論溫熱本症療法(添加)

自吳氏溫病條辨、王氏溫熱經緯二書行世,而醫家始知傷寒自傷寒,溫熱自溫熱,然皆言新感溫暑居多,

而於伏氣溫熱之理由,尚未發明盡致。茲將歷代前哲言伏氣溫熱之因、症、脈、治,一一詳述於後。

黃帝內經曰冬傷於寒,春必病溫。

尺膚熱甚,脈盛躁者,其脈盛而滑者,病且出也。

有病溫者,汗出輒複熱,而脈躁疾,不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陰陽交,交者死也。故病溫,虛甚死。

經又曰冬傷於寒,春生癉熱。熱病,太陽之脈,色榮顴骨,……與厥陰脈爭見者,死期不過三日。

少陽之脈,色榮頰前,……與少陰脈爭見者,死期不過三日。

熱病三日,而氣口靜,人迎躁者,取之諸陽五十九刺。

熱病七八日,動喘而弦者,急刺之。

熱病七日八日,脈微小,病者溲血,口中幹,一半日而死,脈代者一日死。

 

熱病已得汗出,而脈尚躁,喘且複熱,勿刺膚,喘甚者死。

熱病七日八日,脈不躁,躁不散數,後三日中有汗;三日不汗,四日死;

未曾汗者,勿腠刺之。

 

熱病不知所痛,耳聾不能自收,口幹,陽熱甚,陰頗有寒者,熱在骨髓,死不可治。

熱病已得汗,而脈尚躁盛,此陰脈之極也,死。

其得汗而脈靜者生。熱病者,脈尚躁甚,而不得汗者,此陽脈之極也,死。

脈盛躁,得汗而靜者生。

 

凡熱病不可刺者有九一曰汗不出,大顴發赤,噦者死;二曰泄而腹滿甚者死

三曰目不明,熱不已者死;四曰老人嬰兒熱而腹滿者死;五曰汗大出,嘔,下血者死;

六曰舌本爛,熱不已者死;七曰咳而衄,汗不出,出不至足者死;

八曰髓熱者死;九曰熱而痙者死,腰折、螈 、齒噤 也。

此九者,不可刺也。

當瀉其熱而出其汗,實其陰以補其不足(廉按此二句實治溫熱之總訣)。此軒岐之論溫熱也。

秦越人難經曰濕溫、溫病、熱病,……其所苦各不同。

濕溫之脈,陽濡而弱,陰小而急。溫病之脈,行在諸經,不知何經之動也,各隨其經所在而取之。

熱病之脈,陰陽俱浮,浮之而滑,沉之散澀。

又曰……熱病在內者,取其會之氣穴也

(廉按腑會太倉,臟會季脅,筋會陽陵泉,髓會枕骨,血會膈俞,骨會大杼,脈會太淵,氣會三焦外一筋直兩乳內,

此謂八會,為當時治熱病者取穴用針之法)。此扁鵲之論溫熱也。

張長沙傷寒論

 

(張石頑雲仲景溫病、熱病諸例,向來混入傷寒六經例中,致使後世有以黃芩白虎湯誤治傷寒者,

有以黃芩白虎證誤呼傷寒者;良由混次不分,以致蒙昧千古。

今將溫熱諸條,另析此篇,俾學人知傷寒論自有溫熱症治也。)

 

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若發汗已,身灼熱者,名曰風溫。

風溫為病,脈陰陽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語言難出。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視失溲;若被火者,微發黃色,劇則如驚癇,時螈 ;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與黃芩湯;若嘔者,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主之。

陽明病,脈浮而緊,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

若發汗則躁,心憒憒,反譫語;若加燒針,必怵惕煩躁不得眠;

若下之,則胃中空虛,客氣動膈,心中懊,舌上苔者,梔子豉湯主之。

(廉按陸氏雲心中懊 三句,語意當在汗下溫針之上。)

 

若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

陽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與豬苓湯,以汗多胃中燥,豬苓湯複利其小便故也。

三陽合病,脈浮大,上關上,但欲眠睡,目合則汗。

三陽合病,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面垢。譫語遺尿。

發汗則譫語,下之則額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湯主之。

(廉按陸氏雲白虎湯主之,語意在汗下之上。)傷寒脈浮滑,此表有寒,裡有熱,白虎湯主之。

傷寒,脈滑而厥者,裡有熱也,白虎湯主之。

傷寒脈浮,發熱無汗,其表不解者,不可與白虎湯;渴欲飲水,無表症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傷寒無大熱,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傷寒,若吐若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裡,表裡俱熱,時時惡風,口渴,舌上乾燥而煩,

欲飲水數升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以上三陽發溫熱例)

師曰伏氣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內,欲有伏氣,假令舊有伏氣,當須脈之。

若脈微弱者,當喉中痛似傷,非喉痹也,病患雲實喉中痛,雖爾,今複下利。

少陰病二三日,咽痛者,可與甘草湯,不瘥者,與桔梗湯。

少陰病,下利咽痛,胸滿心煩者,豬膚湯主之。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臥,黃連阿膠湯主之。

少陰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豬苓湯主之。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幹者,急下之,宜大承湯。

(以上少陰發溫熱例)(廉按張石頑曰溫熱自裡達表,故三陽合病最多。

發于三陽者易治,發于三陰者難治。

然發于三陰者,必有所因,或因冷酒傷脾,或因鬱怒傷肝,或因色欲傷腎,皆元氣先傷,伏邪乘虛而發,

設用甘溫調補,豈不助邪轉熾;若行苦寒峻攻,真元立致消亡,雖長沙複起,恐難為力矣。)

 

濕家,其人但頭汗出,背強,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則噦,胸滿,小便不利,舌上如苔者,

以丹田有熱,胸中有寒,渴欲得飲,而不能飲,則口燥煩也。

 

廉按丹田有熱是伏邪,胸中有寒是新感寒濕,此濕痹之偏於熱者,即是濕遏熱伏之一證。

但頭汗出,亦是濕熱上蒸,惟背強欲得被覆向火,確是新感寒濕。

然必兼一身盡痛,關節煩疼。若純是寒濕,誤下必下利不止而死矣。

實因濕未化燥,熱未成實,醫者下之太早,故噦而胸滿,小便不利矣。

張氏石頑主用黃連湯和解其上下之寒熱,卻是濕溫救誤之良法,故餘仿其例,引為長沙論濕溫之症。)

此仲景之論溫熱也。

王氏傷寒例曰

 

冬時嚴寒,……中而即病者,名曰傷寒。

不即病者,寒毒藏於肌膚,至春變為溫病,至夏變為暑病,暑病者,熱極重于溫也。

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溫熱病者,皆由冬時觸寒所致,非時行之氣也。

若更感異氣,變為他病者(廉按異氣者,謂伏邪將發未發之際,又感別異之時氣,引發伏邪而出也),

當根據兩感症病而治之。

如脈陰陽俱盛,重感於寒者,變為溫瘧;陽脈浮滑,陰脈濡弱者,更遇於風,變為風溫;

陽脈洪數,陰脈實大者,更遇溫熱,變為溫毒,溫毒為病最重也;

陽脈濡弱,陰脈弦緊者,更遇瘟氣,變為溫疫。此叔和之論溫熱也。

巢氏諸病源候論

 

……辛苦之人,春夏必有溫熱病者,皆由其冬時觸冒之所致。

有冬月觸冒寒毒,伏至春暖始發病者;

有冬月天時溫暖,人感其氣,未即發病,至春又被積寒所折,毒瓦斯不得發洩,至夏遇熱,溫毒始發者。

皆由表裡受邪,經絡損傷,臟腑俱病也。其候多端,姑言其要

 

(一)溫病發斑候或已發汗吐下,而表證未罷,毒瓦斯不散,故發斑;

                                 溫毒發出於肌膚,斑爛隱疹如錦紋也。

(二)溫病煩候此由陰氣少,陽氣多,故身熱而煩。其毒瓦斯在於心府而煩者,則令人悶而欲嘔;

                              若其胃內有燥糞而煩者,則謬語而繞臍痛也。

(三)溫病狂言候邪盛則四肢實,實則能登高而歌。熱盛於身,故棄衣而走

                            陽盛故妄言罵詈,不避親戚,大熱遍身,狂言而妄聞視也。

(四)溫病嗽候邪熱客於胸府,上焦有熱,其人必飲水水停心下,則上乘於肺,故令嗽。

(五)溫病嘔候胃中有熱,穀氣入胃,與熱相並,氣逆則嘔;或吐下後,飲水多,胃虛冷,亦為嘔也。

(六)溫病噦侯伏熱在胃,令人胸滿,胸滿則氣逆,氣逆則噦。若大下後,胃氣虛冷,亦令致噦。

(七)溫病渴候熱氣入於腎諼,腎臟惡燥,熱盛則腎燥,腎燥則渴引飲。

(八)溫病變成黃候發汗不解,溫毒瓦斯瘀結在胃,小便為之不利,故變成黃。身如金色。

(九)溫毒咽痛候熱毒在於胸府,……上攻咽喉,故痛,或生瘡。

(十)溫病毒攻眼候肝開竅於目,肝氣虛,熱毒乘虛上沖於目,故赤痛,重者生瘡翳也。

(十一)溫病衄候肺主氣而開竅於鼻,邪熱傷於心,故衄。衄者,血從鼻出也。

(十二)溫病吐血候熱毒入,深結於五臟,內有瘀血積,故吐血。

(十三)溫病下利候風熱入於腸胃,故令洞泄;若挾毒,則下黃赤汁及膿血。

(十四)溫病膿血利候熱毒甚者,傷於腸胃,故下膿血如魚腦,或如爛肉汁,此由溫毒瓦斯盛故也。

(十五)溫病大便不通候脾胃有積熱,發汗太過,則津液少,使胃幹,結熱在內,故大便不通。

(十六)溫病小便不通候發汗後,津液少,膀胱有結熱,……故小便不通。

(十七)溫病下部瘡候熱攻腸胃,毒瓦斯既盛,穀氣漸衰,故三蟲動作,食人五臟,故下部生瘡,重者肛爛。

(十八)溫病勞複候為病新瘥,津液未複,血氣尚虛,因勞動早,更生於熱,熱氣還入經絡,複成病也。

                                     故凡梳頭洗浴諸勞事等,皆須慎之。

(十九)溫病食複候凡得溫毒病新瘥,脾胃尚虛,穀氣未複

             若食犬、豬、羊肉,並腸、血、及肥魚、炙脂、膩食,此必大下利,下利則不可複救。

                又禁食餅餌炙膾,棗栗諸生果,難消物,則不能消化,停積在於腸胃,便脹滿結實,

                大小便不通,因更發熱,複成病也。

(二十)溫病陰陽易候陰陽易病者,是男子婦人溫病新瘥,未平復而與之交接,因得病者,名為陰陽易也。

               其男子病新瘥,未平復,而婦人與之交接得病者,名陽易

             其婦人得病雖瘥,未平復,男子與之交接得病者,名陰易。……其病之狀;身體熱沖胸,頭重不舉,

                眼中生眯,四肢拘急,小腹 痛,手足拳,皆即死。

                其亦有不即死者,病苦小腹裡急,熱上沖胸,頭重不欲舉,百節解離,經脈緩弱,氣血虛,骨髓竭,

                便恍恍吸吸,氣力轉少,著床不能搖動,起居仰人,或引歲月方死。

(二十一)溫病交接勞複候病雖瘥,陰陽未和,因早犯房室,令人陰腫縮入腹,腹 痛,名為交接之勞複也。

(二十二)溫病瘥後諸病候其人先有宿疾,或患虛勞風冷,積聚寒疝等疾,

                                                 因溫熱病發汗、吐、下之後,熱邪雖退,而血氣損傷,腑臟皆虛,故因茲而生諸病。

(二十三)熱病煩候此由陽勝於陰,熱氣獨盛,痞結於臟,則三焦隔絕,故身熱而煩。

(二十四)熱病 瘡候此由表虛裡實,熱氣盛則發瘡,重者周布遍身,若瘡色赤頭白,則毒輕;

                                      色紫黑,則毒重。其形如登豆,故名登豆瘡。

(二十五)熱病斑瘡候夫病在表,或未發汗,或已發汗、吐、下後,表證未解,毒瓦斯不散,煩熱而渴,

                                          渴而不能飲,表虛裡實,故身體發斑如錦紋。

(二十六)熱病熱瘡候表有風濕與熱氣相搏,則身體生瘡癢痛而膿汁出,甚者一瘥一劇。

(二十七)熱病口瘡候此由脾臟有熱,沖于上焦,故口生瘡。

(二十八)熱病咽喉瘡候上實下虛,熱氣內盛,熏於咽喉,故生瘡。

(二十九)熱病大便不通候病經發汗,汗出多,則津液少,津液少,則胃幹,結熱在胃,故大便不通。

                                                又有腑臟自生於熱者,此由三焦痞隔,脾胃不和,蓄熱在內,亦大便不通也。

(三十)熱病小便不通候熱在膀胱,流於小腸,熱盛則脾胃幹,津液少,故小便不通。

(三十一)熱病下利候熱氣攻於腸胃,胃虛則下赤黃汁,挾毒則成膿血。

(三十二)熱病 熱氣攻於腸胃,則穀氣衰,所以三蟲動作,食人五臟,及下部,重者肛爛見腑臟。

(三十三)熱病毒攻眼候肝開竅於目,肝氣虛,熱毒乘虛則上沖於目,重者生瘡翳及赤白膜也。

(三十四)熱病毒攻手足候,人五臟六腑井滎俞,皆出於手足指,今毒瓦斯從腑臟而出,循於經絡,攻於手足,故手足指皆腫赤 痛。

(三十五)熱病嘔候胃內有熱,則穀氣不和,新穀入胃,與熱氣相搏,胃氣不平,故嘔。或吐下已後,臟虛亦令嘔也。

(三十六)熱病噦候伏熱在胃,則令人胸滿,胸滿則氣逆,氣逆則噦。若大下已後,飲水多,胃內虛冷,亦令噦也。

(三十七)熱病口幹候此由五臟有虛熱,脾胃不和,津液竭少。故口幹。

(三十八)熱病衄候心臟傷熱所為也,……肺開竅於鼻,邪熱與血氣並,故衄。衄者,血從鼻出也。

(三十九)熱病勞複候夫熱病新瘥,津液未複,血氣尚虛,因勞動早,勞則生熱,熱氣乘虛還入經絡,故複病也。

(四十)熱病後沉滯候凡病新瘥後,食豬肉及羊血、肥魚、脂膩等,必大下利,醫所不能複治也,必至於死。

                                       若食餅餌、粢飴哺炙膾、棗栗諸果物,及堅牢難消之物,胃氣尚虛弱,不能消化,

                                       必結熱複病,還以藥下之。此元方之論溫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