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氏千金方

 

風溫之病,脈陰陽俱浮,汗出體重,其息必喘,其形狀不仁,默默但欲眠,下之者,則小便難;

發其汗者,必譫語;加燒針者,則耳聾難言;但吐下之,則遺矢便利,如此疾者,宜服葳蕤湯。

又治溫熱病方十

 

(一)治肝腑臟溫病,陰陽毒,頸背雙筋牽,先寒後熱,腰強急縮,目中生花方。

             (梔子、豆豉、柴胡、鮮生地、大青、芒硝、白術、桂心、生薑、石膏。)

(二)治肝腑臟溫病,陰陽毒,先寒後熱,頸筋攣牽,面目赤黃,身中強直方。

                  (元參、細辛、梔子、黃芩、升麻、芒硝、石膏、竹葉、車前草。)

(三)治心腑臟溫病,陰陽毒,戰掉不安,驚動方,

             (大青、黃芩、梔子、知母、芒硝、麻黃、元參、石膏、生葛根、生地黃。)

(四)治脾腑臟溫病,陰陽毒,頭重頸直,皮肉痹,結核隱起方。

               (大青、羚羊角、升麻、射干、芒硝、梔子、寒水石、元參。)

(五)治肺腑臟溫病,陰陽毒,咳嗽連續,聲不絕,嘔逆方。

(麻黃、梔子、紫菀、大青、元參、葛根、桂心、甘草、杏仁、前胡、石膏。)

(六)治腎腑臟溫病,身面如刺,腰中欲折,熱毒內傷方。

(茵陳、梔子、芒硝、苦參、生葛、鮮生地、石膏、蔥白、豆豉。)

(七)治溫毒攻胃,下黃赤汁,及爛肉汁,赤滯下,伏氣腹痛,諸熱毒方。(梔子、豆豉、薤白。)

(八)治溫病後勞複,或食或飲,或動作方。(梔子、豆豉、石膏、鼠屎。)

(九)治溫病後,食太飽不消,勞複脈實者方。(梔子、豆豉、鼠屎、大黃。)

(十)治溫病後,勞複,氣欲絕方。(麥冬、甘草、大棗、竹葉、粳米。)

又曰凡熱病新瘥後,食堅實難消之物,胃氣尚虛弱,不能消化,必更結熱,適以藥下之,則胃氣虛冷,

大利難禁,不下之必死,下之複危,皆難救也。

熱病及大病之後,多坐此死,不可不慎也。

故凡溫熱病新瘥後,但得食糜粥,寧少食令饑,慎勿飽,不得他有所食,雖思之勿與之也。

引日轉久,可漸食羊肉白糜若羹汁,雉兔鹿肉不可食,豬狗肉亦然。

 

又當靜臥,慎勿早起梳頭洗面,非但體勞。亦不可多言語,用心使意勞煩。

凡此皆令人勞複。余勞尚可,女勞則死,當吐舌數寸,或吐涎而死。

故溫病新瘥,未滿百日,氣力不平復,而犯房室,名為陰陽易之病,皆難治多死。此思邈之論溫熱也。

王氏外台秘要曰……溫熱病,頭痛,骨肉煩疼,口燥心悶者……外寒內熱者,或已下之,

餘熱未盡者,或熱病自得利,有虛熱煩渴者,宜服古今錄驗知母解肌湯。

或已下及自得下,虛熱未歇者,除麻黃,加知母葛根。

 

病熱未除,因而夢泄者,除麻黃,加白薇、人參各二錢,則止。

冬溫未即病,至春被積寒所折,不得發,至夏熱,其春寒解,冬溫毒始發出。

肌中斑爛隱疹如錦紋,而咳心悶,嘔吐清汁,眼赤口瘡,下部亦生瘡,宜服古今錄驗漏蘆橘皮湯,得下為佳。

 

下後餘症未除,更服葛根橘皮湯。溫毒發斑,赤斑者五死一生,黑斑者十死一生,宜服備急黑奴丸。

若渴,但與水,須臾當寒,寒訖便汗,則解。日移五丈不覺,更服一丸。

此療六日胸中當大熱,口噤,名壞病,醫所不療,服此丸多瘥。

若但溫毒發斑,宜服肘後黑膏,使毒從皮中出,則愈。

 

 

溫病有熱,飲水暴冷而呃者,宜服短劇茅根湯,枇杷葉飲子亦效,茅根橘皮湯尤佳。

肺腑臟熱,暴氣斑點,宜服刪繁香豉湯。溫毒病吐下後,有餘熱而渴,宜服深師芍藥湯。

孫之論溫熱也。

朱氏類證活人書

 

夏至以前,發熱惡寒,頭疼身痛,其脈浮緊者,此名溫病也。

病由冬傷於寒,伏至夏至以前,發為溫病,蓋因春溫暖之氣而發也。

治法解肌湯最良。

熱多者,煩渴發熱,不惡寒,或虛煩,並竹葉石膏湯次第服之。

脈尺寸俱浮,頭疼身熱,常自汗出,體重,其息必喘,四肢不收,默默但欲眠,此名風溫也。

其人素傷於風,因複傷於熱,風熱相薄,即發風溫。

主四肢不收,頭疼身熱,當自汗出不解,治在少陰厥陰,不可發汗。

發汗即譫言獨語,內煩躁擾,不得臥,若驚癇,目亂無精。

療之者復發其汗,如此死者,醫殺之也。治法宜葳蕤湯。

 

若身灼熱者,知母幹葛湯;渴甚者,栝蔞根湯;脈浮身重汗出者,漢防己湯。

兩脛逆冷,滿腹滿,多汗,頭目痛苦,妄言,此名濕溫也。

 

病由濕熱相薄,則發濕溫。

其脈陽濡而弱,陰小而急,治在太陰,不可發汗。汗出必不出言,耳聾,不知痛所在,身青面色變,名曰重

如此死者,醫殺之也。白虎加蒼術湯主之。

初春病患肌肉發斑癮疹如錦紋,而咳心悶,但嘔清汁,此名溫毒也。

溫毒發斑者,冬時觸冒疹毒,至春始發。

病初在表,或已發汗吐下,而表證未罷,毒瓦斯不散,故發斑,黑膏主之。

 

又有冬月溫暖,人感乖戾之氣,冬未即病,至春或被積寒所折,毒瓦斯不得泄,至天氣暄熱,溫毒始發,

則肌肉斑爛癮疹如錦紋,而咳心悶,但嘔清汁,葛根橘皮湯主之,黃連橘皮湯尤佳。

病患先熱後寒,尺寸脈俱盛,此名溫瘧也,白虎加桂枝湯主之。

久不愈者,服瘧母煎丸,當自愈。夏月發熱惡寒,頭疼,身體肢節痛重,其脈洪盛者,此名熱病也。

病由冬傷於寒,因暑氣而發為熱病。治法桂枝石膏湯主之,梔子升麻湯亦可選用。此奉議之論溫熱也。

劉河間傷寒六書

 

有表而熱者,謂之表熱;無表而熱者,謂之裡熱。

凡表裡俱熱之症,或半在表,或半在裡,汗之不可,吐之又不可,法當和解;

用涼膈、天水二散合服,水煎解之。或表熱多、裡熱少,天水一,涼膈半;

或裡熱多、表熱少,涼膈一,天水半,合和解之。

 

若仍不能退其熱者,用黃連解毒湯,直清裡熱。

熱勢更甚者,大柴胡合大承氣湯下之,雙除表裡之熱,大柴胡合三一承氣湯亦佳。

下症未全,不可下者,用白虎湯,或知母石膏湯。

其症初起,有暴發而為熱者,病在心肺,宜用局方雄黃解毒丸。

有裡病積熱者,病在腎肝,宜用局方妙香丸。

如上焦熱而煩者,宜用牛黃散。但上焦熱,無他症者,宜用桔梗湯。

中焦有濕熱,不能食而熱者,脾虛也,宜以藿、朴、白術、陳皮之類治之。

中焦有實熱,能食而熱者,胃實也,宜以梔子黃芩湯或三黃丸之類治之。

臟腑熱極,大便閉結者,宜用大黃牽牛散。

若病久憔悴,寢汗發熱,五臟齊損,瘦弱虛煩,腸 下血,骨蒸痿弱,四肢無力,不能運動者,

此久熱骨蒸也,病在下焦肝腎,宜養血益陰,熱能自退,當歸、生地合錢氏地黃丸之類。

 

如熱入血室,發狂不認人者,宜用牛黃膏以宣解之。

如陽狂奔走罵詈,不避親疏,此陽有餘,陰不足,宜用當歸承氣湯下之。

若兩脅肋熱,或一身夜熱,或日晡肌熱者,皆為血熱也,四順飲子主之,

若小便閉而不通,臍下狀如複碗,痛悶不可忍者,乃腸胃乾涸,膻中氣不下,三焦氣不化也,

宜用八正散加沉香、木香,令氣通達,小便自通。此守真之論溫熱也。

李氏此事難知

 

冬傷於寒,春必溫病,蓋因房室勞傷與辛苦之人,腠理開泄,少陰不藏,腎水涸竭而得之。

無水則春木無以發生,故為溫病。至長夏之時,時強木長,因絕水之源,無以滋化,故為大熱病也。

……邪之所感,淺者其病輕而易治,深者其病重而難治,尤深者其病死而不治。

此東垣之論溫熱也。

朱氏脈因證治

 

因房勞辛苦之過,腠理開泄,少陰不藏,觸冒冬時殺厲之氣,嚴寒之毒,中而即病,曰傷寒。

不即病,寒毒藏於肌膚之間,至春變為溫病,至夏變為熱病,皆熱不得發洩,郁蒸於內,

遇感而發,雖曰傷寒,實為熱病,死症甚多。

(一)溫病二三日,體熱腹滿頭痛,飲食如故,脈直而疾者,八日死。

(二)溫病四五日,頭痛腹滿而吐,脈來細勁,十二日死。

(三)溫病八九日,頭身不痛,目不赤,身不變而反利,脈來牒牒,按之不彈手,時大,心下堅,十七日死。

(四)溫病汗不出,出不至足者死。

(五)溫病厥汗出,腎脈強急者生,虛緩者死。

(六)溫病下痢,腹中痛甚者死。

(七)熱病七八日,不汗躁狂,口舌暴燥焦黑,脈反細弱、或代者死。

(八)熱病得汗,脈躁者死,脈轉大者死。

(九)熱病七八日,脈不躁,喘不數,後三日中有汗,不汗者四日死。

(十)熱病脈澀小疾,腹滿膨脹,身熱不得大小便死。

(十一)熱病脈浮大絕,喘而短氣,大衄不止,腹中疼死。

(十二)熱病脈浮洪,腸鳴腹滿,四肢清,注泄死。

(十三)熱病脈絕動疾,便血,奪形肉,身熱甚死。

(十四)熱病脈小疾,咳喘眩悸,奪形肉,身熱死。

(十五)熱病腹脹,便血,脈大,時時小絕,汗出而喘,口幹,視不見者死。

(十六)熱病脈轉小,身熱甚死。

(十七)熱病脈轉小,身熱甚,咳而便血,目陷妄言,循衣縫,躁擾不臥死。

(十八)熱病嘔血,咳而煩滿,身黃腹脹,泄不止,脈絕死。

(十九)熱病螈 ,狂走不能食,腹滿,胸痛引腰脊,嘔血死。

(二十)熱病不知所痛,不能自收,口幹陽熱甚,陰頗有寒者死。

(二十一)熱病在腎,口乾渴,舌燥黃赤,日夜飲水不知,腹大脹尚飲,目無精光者死。

(二十二)熱病喘咳唾血,手足腹腫,面黃,振栗不言,名肺絕死,丁日死(後仿此)。

(二十三)熱病頭痛,嘔宿汗,嘔逆吐血,水漿不入口,狂妄,腹大滿,名脾絕死。

(二十四)熱病煩滿骨痛,嗌腫不可咽,欲咳不能咳,歌笑而哭,名心絕死。

(二十五)熱病僵臥,足不安地,嘔血,血妄行,遺屎溺,名肝絕死。

(二十六)熱病喘悸吐逆,骨痛短氣,目視不明,汗如珠,名腎絕死,此丹溪之論溫熱也。

王氏溯洄集

 

傷寒,以病因而為病名溫病、熱病,以天時與病形而為病名。

傷寒即發於天令寒冷之時,而寒邪在表,閉其腠理

故非辛甘溫之劑,不足以散之,此仲景桂枝、麻黃等湯之所以必用也。

溫病、熱病,後發於天令暄熱之時,伏熱自內而達于外,鬱其腠理,無寒在表,故非辛涼或苦寒或酸苦之劑,不足以解之。

此仲景桂枝、麻黃等湯獨治外者之所以不可用,而後人所處水解散、大黃湯、千金湯、防風通聖散之類兼治內外者之所以可用也。

 

夫即病之傷寒,有惡風惡寒之證者,風寒在表,而表氣受傷故也;

後發之溫病、熱病,有惡風惡寒之證者,重在風寒新中,而表氣亦受傷故也。

若無新中之風寒,則無惡風惡寒之證,故仲景曰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

溫病如此,則知熱病亦如此。……且溫病、熱病,亦有先見表證而後傳裡者。

 

蓋伏熱自內達外,熱鬱腠理,不得外泄,遂複還裡而成可攻之證,非如傷寒從表而始也。

或者不悟此理,乃于春夏溫病、熱病而求浮緊之脈,不亦疏乎!

殊不知緊為寒脈,有寒邪則見之,無寒邪則不見也。

 

其溫病、熱病或見緊脈者,乃重感不正之暴寒,與內傷過度之冷食也。

豈其本然哉!夫溫病、熱病之脈,多在肌肉之分而不甚浮,且右手反盛於左手者,誠由鬱熱在內故也。

其或左手盛或浮者,必有重感之風寒,否則非溫病、熱病,自是暴感風寒之病耳!

 

凡溫病、熱病,若無重感,表證雖間見,而裡病為多,故少有不渴者。

斯時也,法當治裡熱為主,而解表兼之,亦有治裡而表自解者。

余每見世人治溫熱病,雖誤攻其裡,亦無大害;誤發其表,變不可言。

此足以明其熱之自內達外矣。

 

其間有誤攻裡而致大害者,乃春夏暴寒所中之新感症,邪純在表,未入於裡故也,不可與溫病、熱病同論。

……雖然,傷寒與溫病、熱病,其攻裡之法,若果是以寒除熱,固不必求異,其發表之法,斷不可不異也。

若溫病、熱病被時行不正之氣所發,及重感異氣而變者,則又當觀其何時何氣,參酌而治,

尤不可例以仲景即病傷寒藥通治也。

此安道之論溫熱也。

汪氏證治要訣

 

溫與熱有輕重之分,故仲景云若遇溫氣,則為溫病,更遇溫熱,則為溫毒。

熱比溫為尤重故也。苟但冬傷於寒,至春而發,不感異氣,名曰溫病,病稍輕。

溫病未已,更遇溫氣,變為溫毒;亦可名曰溫病,病較重。

此伏氣之溫病也。

 

又有不因冬月傷寒,至春而病溫者,此特春溫之氣,可名曰春溫,如冬之傷寒,秋之傷濕,夏之中暑相同。

此新感之溫病也。以此觀之,是春之病溫,有三種不同

有冬傷於寒,至春發為溫病者;有溫病未已,更遇溫氣,則為溫病,與重感溫氣相雜而為溫病者;

有不因冬傷於寒,不因更遇溫氣,只于春時感春溫之氣而病者。

若此三者,皆可名為溫病,不必各立名色,只要辨其病源之不同而已。

此石山之論溫熱也。

王氏傷寒準繩

 

從立春節後,其中無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壯熱為病者,此屬春時陽氣發於外,冬時伏寒,變為溫病。

按活人所云溫病有二其用升麻解肌湯者,乃正傷寒太陽證,惡寒而不渴者,特以其發于溫暖之時,故謂之溫病爾;

其用竹葉石膏湯者,乃仲景所謂渴不惡寒之溫病也,必須細別,勿令誤也。

 

然不惡寒而渴之溫病,四時皆有之,不獨春時而已,發汗不解,身灼熱者,為風溫。

其證脈浮汗自出,身重多眠。

其病不獨見於春間。脛冷,腹滿、頭痛、渴而熱者,為濕溫。

汗少者,白虎加蒼術;汗多者,白虎加桂枝。

陽脈洪數,陰脈實大者,遇溫熱變為溫毒;初春發斑咳嗽,其病最重。

 

若無汗者,以三黃石膏湯汗之;若有自汗者,宜人參白虎湯主之;

煩熱錯語不得眠者,白虎黃連解毒湯主之;表熱又盛者,加葛根;

若內實大便不通,宜三黃瀉心湯下之,或大柴胡東加芒硝下之亦可。

 

若斑出如錦紋者,多難治,人參化斑湯,元參、升麻合黑膏,大青四物湯主之。

若冬傷於寒,至夏而變為熱病者,此則遇時而發,自內達表之病,俗謂晚發是也,又非暴中暑熱新病之可比。

但新中暑病脈虛,晚發熱病脈盛。此肯堂之論溫熱也。

方氏丹溪心法附餘

 

溫熱之病,皆由秋冬之時,外感風寒,內傷飲食,

其時天氣收藏,不能即發,以致氣血怫鬱,變為積熱。

至春夏之際,又因外感內傷,觸動積熱,其時天氣升浮,故能發出。

其熱自內達外,初以表裡俱熱,宜用涼膈散、雙解散之類,辛涼之劑,兩除表裡之熱。

久則表熱微而裡熱甚,又宜用大柴胡湯、三一承氣湯之類,苦寒之劑以瀉之,則熱退身涼而病自已也。

 

但涼膈、雙解,治表裡俱實者最妙,如初起表虛者多自汗,二方中宜去麻黃、薄荷

裡虛者多泄瀉,二方中宜去芒硝、大黃。

若表裡俱虛,而燥熱煩渴者,宜用人參白虎湯。

今人不諳伏氣溫熱之證,表裡俱熱。

 

認作即病傷寒之證,表熱裡和。

便用麻黃湯、桂枝湯、五積散、聖散子辛溫之劑以發表,則內熱愈甚,而斑黃狂亂之證起矣,

或未用辛涼之劑以發表,便用承氣湯苦寒之劑以攻裡,則表熱未去,而結胸虛痞之證作矣。

故治溫熱病,全在初起時辨明發表、攻裡之先後,方可施治。

此古庵之論溫熱也。

自上古以迄前明,歷代前哲論溫熱之因、症、脈、治,可謂言之詳明矣!

奈近今傷寒專家,尚不知傷寒自傷寒,溫熱自溫熱,更不知傷寒自表傳裡,溫熱自裡達表之病理;

凡遇伏氣溫熱,率稱傷寒,辛溫發表,雜藥亂投,以致輕者重,重者危,危者莫救。

間有明知溫熱,首用辛涼清解,或苦辛開泄者,反誣其將邪遏進。

殊不知溫熱之邪,自內而出,病本熱結在裡,表裡俱熱,自宜雙解表、中、裡三者之熱為正治,何遏之有哉。

茲集諸家名論以表彰之,俾學人知溫熱本證,自有精當之療法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