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風濕羌活湯

羌活(一兩) 防風(去蘆) 蒼朮(酒浸,去皮) 黃耆(以上各一錢) 升麻(七分) 炙甘草 獨活 柴胡(以上各五分)

 川芎(去頭痛) 黃柏 橘皮 本(以上各三分) 澤瀉(去鬚,一分) 豬苓(去黑皮) 茯苓(以上各二分) 黃連(去鬚,一分)

咀。每服秤三錢或五錢,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稍熱服,量虛實施用。

如有不盡証候,依加減法用之。

 

夫脈弦洪緩,而沉按之中之下得時一澀,其証︰

四肢滿悶,肢節煩疼,難以屈伸,身體沉重,煩心不安,忽肥忽瘦,四肢懶倦,口失滋味,腹難舒伸,

大小便清利而數,或上飲下便,或大便澀滯不行,一二日一見,夏月飧泄,米穀不化,或便後見血,見白膿,

胸滿短氣,膈咽不通,或痰嗽稠粘,口中沃沫,食入反出,耳鳴耳聾,目中流火,視物昏花,

肉紅絲,熱壅頭目,不得安臥,嗜臥無力,不思飲食,調中益氣湯主之。

 

調中益氣湯

黃耆(一錢) 人參(去蘆頭,有嗽者去之) 甘草 蒼朮(以上各五分) 柴胡(上氣不足胃氣與脾氣下溜,乃補上氣,從陰引陽也)

橘皮(如腹中氣不得運轉,更加一分) 升麻(以上各二分) 木香(一分或二分)

上件銼麻豆大。都作一服,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渣,帶熱,宿食消盡服之。

寧心絕思,藥必神效,蓋病在四肢血脈,空腹在旦是也。

 

如時頭熱躁,是下元陰火蒸蒸發也,加真生地黃二分、黃柏三分,無此証則去之。

如大便虛坐不得,或大便了而不了,腹中常逼迫,血虛血澀也,加當歸身三分;

如身體沉重,雖小便數多,亦加茯苓二分,蒼朮一錢,澤瀉五分,黃柏三分,時暫從權而祛濕也,不可常用,

兼足太陰已病,其脈亦絡於心中,故顯濕熱相合而煩亂;

如胃氣不和,加湯洗半夏五分,生薑三片;有嗽,加生薑,生地黃二分,以製半夏之毒;

如痰厥頭痛,非半夏不能除,此足太陰脾所作也;

如兼躁熱,加黃柏、生地黃以上各二分;

如無以上証,只服前藥;如夏月,須加白芍藥三分;如春月腹中痛,尤宜加。

如惡熱而渴,或腹痛者,更加芍藥五分,生黃芩二分。

如惡寒腹中痛,加中桂三分,去黃芩,謂之桂枝芍藥湯,亦於芍藥湯中加之同煎;

如冬月腹痛,不可用芍藥,蓋大寒之藥也。只加乾薑二分,或加半夏五七分,以生薑少許製之。

 

如秋冬之月,胃脈四道為衝脈所逆,並脅下少陽脈二道而反上行,病名曰厥逆,

《內經》曰︰逆氣上行,滿脈去形,明七神昏絕,離去其形而死矣,

其証︰氣上沖咽不得息,而喘急有音,不得臥,加吳茱萸五分或一錢五分,湯洗去苦,觀厥氣多少而用之。

 

如夏月有此証,為大熱也,蓋此病隨四時為寒熱溫涼也,宜以酒黃連、酒黃柏、酒知母各等分,為細末,熱湯為丸。

梧桐子大,每服二百丸,白湯送下,空心服。

仍多飲熱湯,服畢少時,便以美飲食壓之,使不令胃中留停,直至下元,以瀉衝脈之邪也。

大抵治飲食勞倦所得之病,乃虛勞七損証也,當用溫平,甘多辛少之藥治之,是其本法也。

 

如時上見寒熱,病四時也,又或將理不如法,或酒食過多,或辛熱之食作病,或寒冷之食作病,

或居大熱大寒之處益其病,當臨時製宜,暫用大寒大熱治法而取效,此從權也,

不可以得效之故而久用之,必致難治矣。

 

《黃帝針經》云︰從下上者,引而去之。上氣不足,推而揚之。

蓋上氣者,心肺上焦之氣,陽病在陰,從陰引陽,宜以入腎肝下焦之藥,引甘多辛少之藥,使升發脾胃之氣,又從而去其邪氣於腠理皮毛也。

又云︰視前痛者,常先取之,是先以繆刺瀉其經絡之壅者,為血凝而不流,故先去之,而後治他病。

 

長夏濕熱胃困尤甚用清暑益氣湯論

《刺志論》云︰氣虛身熱,得之傷暑,熱傷氣故也。

《痿論》云︰有所遠行勞倦,逢大熱而渴,渴則陽氣內伐,內伐則熱舍於腎;腎者,水臟也。

今水不能勝火,則骨枯而髓虛,足不任身,發為骨痿。

故《下經》曰︰骨痿者,生於大熱也。此濕熱成痿,令人骨乏無力,故治痿獨取於陽明。

時當長夏,濕熱大勝,蒸蒸而熾,人感之多四肢困倦,精神短少,懶於動作,胸滿氣促,肢節沉疼;

或氣高而喘,身熱而煩,心下膨痞,小便黃而數,大便溏而頻,或痢出黃如糜,或如泔色;

或渴或不渴,不思飲食,自汗體重;或汗少者,血先病而氣不病也。

其脈中得洪緩,若濕氣相搏,必加之以遲,遲、病雖互換少瘥,其天暑濕令則一也。宜以清燥之劑治之。

《內經》曰︰陽氣者,衛外而為固也,炅則氣泄。

今暑邪干衛,故身熱自汗,以黃耆甘溫補之為君;

人參、橘皮、當歸、甘草,甘微溫,補中益氣為臣;

蒼朮、白朮、澤瀉,滲利而除濕,升麻、葛根,甘苦平,善解肌熱,又以風勝濕也。

濕勝則食不消而作痞滿,故炒曲甘辛,青皮辛溫,消食快氣,腎惡燥,急食辛以潤之,故以黃柏苦辛寒,借甘味瀉熱補水虛者滋其化源;

以人參、五味子、麥門冬,酸甘微寒,救天暑之傷於庚金為佐。名曰清暑益氣湯。

 

清暑益氣湯

黃耆(汗少減五分) 蒼朮(泔浸,去皮) 升麻(以上各一錢) 人參(去蘆) 澤瀉 神曲(炒黃) 橘皮 白朮(以上各五分)

 麥門冬(去心) 當歸身 炙甘草(以上各三分) 青皮(去白二分半) 黃柏(酒洗去皮,二分或三分) 葛根(二分) 五味子(九枚)

上件同 咀。都作一服,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渣,大溫服,食遠。劑之多少,臨病斟酌。

此病皆由飲食勞倦,損其脾胃,乘天暑而病作也,

但藥中犯澤瀉、豬苓、茯苓、燈心、通草、木通,淡滲利小便之類,皆從時令之旺氣,

以瀉脾胃之客邪,而補金水之不及也。

此正方已是從權而立之,若於無時病濕熱脾旺之証,或小便已數,腎肝不受邪者誤用之,必大瀉真陰,

竟絕腎水,先損其兩目也,複立變証加減法於後。

心火乘脾,乃血受火邪,而不能升發,陽氣伏於地中;

地者,人之脾也。必用當歸和血,少用黃柏以益真陰。

脾胃不足之証,須少用升麻,乃足陽明、太陰引經之藥也。

使行陽道,自脾胃中右遷,少陽行春令,生萬化之根蒂也。

更少加柴胡,使諸經右遷,生發陰陽之氣,以滋春之和氣也。

 

脾虛,緣心火亢甚而乘其土也;

其次肺氣受邪,為熱所傷,必須用黃耆最多,甘草次之,人參又次之,三者皆甘溫之陽藥也。

脾始虛,肺氣先絕,故用黃耆之甘溫,以益皮毛之氣,而閉腠理,不令自汗而損其元氣也。

上喘氣短懶語,須用人參以補之。

心火乘脾,須用炙甘草以瀉火熱,而補脾胃中元氣;甘草最少,恐資滿也。

若脾胃之急痛,並脾胃大虛,腹中急縮,腹皮急縮者,卻宜多用之。

經云︰急者緩之。若從權,必加升麻以引之,恐左遷之邪堅盛,卒不肯退,反致項上及腎尻肉消而反行陰道,

故使引之以行陽道,使清氣之出地,上遷而上行,以和陰陽之氣也。

若中滿者,去甘草;咳甚者,去人參。如口乾嗌乾者,加干葛。

 

脾胃既虛,不能升浮,為陰火傷其生發之氣,營血大虧,營氣伏於地中,陰火熾盛,日漸煎熬,血氣虧少;

且心包與心主血,血減則心無所養,致使心亂而煩,病名曰 ;者,心惑而煩悶不安也。

是清氣不升,濁氣不降,清濁相干,亂於胸中,使周身血逆行而亂。

《內經》云︰從下上者,引而去之。故當加辛溫、甘溫之劑生陽,陽生則陰長。

已有甘溫三味之論。或曰︰甘溫何能生血,又非血藥也?

仲景之法,血虛以人參補之,陽旺則能生陰血也。更加當歸和血。

又宜少加黃柏,以救腎水。蓋甘寒瀉熱火,火減則心氣得平而安也。

如煩亂猶不能止,少加黃連以去之,蓋將補腎水,使腎水旺而心火自降,扶持地中陽氣矣。

如氣浮心亂,則以朱砂安神丸鎮固之。得煩減,勿再服,以防瀉陽氣之反陷也。

如心下痞,亦少加黃連。氣亂於胸,為清濁相干,故以橘皮理之,又能助陽氣之升而散滯氣,又助諸甘辛為用也。

 

長夏濕土客邪大旺,可從權加蒼朮、白朮、澤瀉,上下分消其濕熱之氣也。

濕氣大勝,主食不消化,故食減,不知穀味,加炒曲以消之。

複加五味子、麥門冬、人參,瀉火益肺氣,助秋損也,此三伏中長夏正旺之時藥也。

 

隨時加減用藥法

濁氣在陽,亂於胸中,則 滿閉塞,大便不通。

夏月宜少加酒洗黃柏大苦寒之味,冬月宜加吳茱萸大辛苦熱之藥以從權,乃隨時用藥,以泄濁氣之不降也。

借用大寒之氣於甘味中,故曰甘寒瀉熱火也。亦須用發散寒氣,辛溫之劑多,黃柏少也。

 

清氣在陰者,乃人之脾胃氣衰,不能升發陽氣,故用升麻、柴胡助辛甘之味,以引元氣之升,不令飧泄也。

堵塞咽喉,陽氣不得出者曰塞;

陰氣不得下降者曰噎。夫噎塞、迎逆於咽喉胸膈之間,令諸經不行,則口開、目瞪、氣欲絕。

當先用辛甘氣味俱陽之藥,引胃氣以治其本,加堵塞之藥以瀉其標也。

寒月陰氣大助陰邪於外,於正藥內加吳茱萸,大熱大辛苦之味,以瀉陰寒之氣。

暑月陽盛,則於正藥中加青皮、陳皮、益智、黃柏,散寒氣,瀉陰火之上逆;

或以消痞丸合滋腎丸。滋腎丸者,黃柏、知母,微加肉桂,三味是也。

或更以黃連別作丸,二藥七八十丸,空心約宿食消盡服之,待少時,以美食壓之,不令胃中停留也。

 

如食少不飢,加炒曲;如食已心下痞,別服橘皮枳朮丸;

如脈弦,四肢滿閉,便難而心下痞,加甘草、黃連、柴胡;

如腹中氣上逆者,是衝脈逆也,加黃柏三分,黃連一分半以泄之;

如大便秘燥,心下痞,加黃連、桃仁,少加大黃、當歸身;

如心下痞,夯悶者,加白芍藥、黃連;

如心下痞,腹脹,加五味子、白芍藥、縮砂仁;

如天寒,少加乾薑或中桂;如心下痞,中寒者,加附子、黃連;

如心下痞,嘔逆者,加黃連、生薑、橘皮;

如冬月,不加黃連,少入丁香、藿香葉;如口乾嗌乾,加五味子、葛根;

如脅下急或痛甚,俱加柴胡、甘草;如胸中滿悶郁郁然,加橘紅、青皮,木香少許;

如頭痛有痰,沉重懶倦者,乃太陰痰厥頭痛,加半夏五分,生薑二分或三分;

如腹中或周身間有刺痛,皆血澀不足,加當歸身;

如噦,加五味子多,益智少;

如食不下,乃胸中胃上有寒,或氣澀滯,加青皮、陳皮、木香,此三味為定法;

如冬天,加益智仁、草豆蔻仁;

如夏月,少用,更加黃連;如秋月,氣澀滯,食不下,更加檳榔、草豆蔻仁、縮砂仁,或少加白豆蔻仁;

如三春之月,食不下,亦用青皮少,陳皮多,更加風藥,以退其寒覆其上;

如初春猶寒,更少加辛熱,以補春氣之不足,以為風藥之佐,益智、草豆蔻皆可也;

如脈弦者,見風動之証,以風藥通之;

如脈澀,覺氣澀滯者,加當歸身、天門冬、木香、青皮、陳皮。有寒者,加桂枝、黃耆;

如胸中窒塞,或氣閉悶亂者,肺氣澀滯而不行,宜破滯氣,青皮、陳皮,少加木香、檳榔;

如冬月,加吳茱萸、人參,或胸中窒塞,閉悶不通者,為外寒所遏,使呼出之氣不得伸故也,

必寸口脈弦,或微緊,乃胸中大寒也,若加之以舌上有白苔滑者,乃丹田有熱,胸中有寒明矣。

丹田有熱者,必尻臀冷,前陰間冷汗,兩丸冷,是邪氣乘其本,而正氣走於經脈中也。

遇寒,則必作陰陰而痛,以此辨丹田中伏火也。加黃柏、生地黃,勿誤作寒証治之。

如秋冬天氣寒涼而腹痛者,加半夏,或益智,或草豆蔻之類;

 

如發熱,或捫之而肌表熱者,此表証也,只服補中益氣湯一二服,亦能得微汗則涼矣;

如腳膝痿軟,行步乏力,或疼痛,乃腎肝中伏濕熱,少加黃柏,空心服之,不愈,更增黃柏,加漢防己五分,則腳膝中氣力如故也;

如多唾,或唾白沫者,胃口上停寒也,加益智仁;

如少氣不足以息者,服正藥二三服;

氣猶短促者,為膈上及表間有寒所遏,當引陽氣上伸,加羌活、獨活, 本最少,升麻多,柴胡次之,黃耆加倍。

 

腸下血論

《太陰陽明論》云︰食飲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陰受之則入五臟,入五臟則滿閉塞,下為飧泄,久為腸

夫腸 者,為水穀與血另作一派,如○ 桶涌出也。

今時值長夏,濕熱大盛,正當客氣勝而主氣弱也,故腸 之病甚,以涼血地黃湯主之。

 

涼血地黃湯

黃柏(去皮,銼,炒) 知母(銼,炒,以上各一錢) 青皮(不去皮穰) 槐子(炒) 熟地黃 當歸(以上各五分)

上件 咀。都作一服,用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渣,溫服。

如小便澀,臍下悶,當下之;如有傳變,隨証加減︰

如腹中動搖有水聲,而小便不調者,停飲也,診顯何臟之脈,以去水飲藥瀉之;

假令脈洪大,用瀉火利小便藥之類是也;

如胃虛不能食,而大渴不止者,不可用淡滲之藥止之,乃胃中元氣少故也,與七味白朮散補之;

如發熱惡熱,煩躁,大渴不止,肌熱不欲近衣,其脈洪大,按之無力者,或兼目痛鼻乾者,非白虎湯証也,

此血虛發躁,當以黃耆一兩、當歸身二錢, 咀,水煎服;

如大便閉塞,或裡急後重,數至圊而不能便,或少有白膿,或少有血,慎勿利之,

利之則必致病重,反鬱結而不通也,以升陽除濕防風湯舉其陽,則陰氣自降矣。

 

升陽除濕防風湯

蒼朮(泔浸,去皮淨,四兩) 防風(二錢) 白朮 白茯苓 白芍藥(以上各一錢)

上件 咀。除蒼朮另作片子,水一碗半,煮至二大盞,納諸藥,同煎至一大盞,去渣,稍熱服,空心食前。

如此証飧泄不禁,以此藥導其濕;如飧泄及泄不止,以風藥升陽,蒼朮益胃去濕;

脈實,脹,閉塞不通,從權以苦多甘少藥泄之;如得通,複以升陽湯助其陽,或便以升陽湯中加下泄藥。

 

脾胃虛不可妄用吐藥論

《六元政紀論》云︰木郁則達之者,蓋木性當動蕩軒舉,是其本體,今乃鬱於地中,無所施為,即是風失其性。

人身有木郁之証者,當開通之,乃可用吐法,以助風木,是木郁則達之之義也。

又說,木郁達之者,蓋謂木初失其性,鬱於地中,今既開發,行於天上,是發而不郁也,是木複其性也,有餘也;

有餘則兼其所勝,脾土受邪,見之於木郁達之條下,不止此一驗也。

又厥陰司天,亦風木旺也,厥陰之勝,亦風木旺也,俱是脾胃受邪,見於上條,其說一同。

或者不悟“木郁達之”四字之義,反作“木郁治之”,重實其實,脾胃又受木製,又複其木,正謂補有餘而損不足也。

既脾胃之氣先已不足,豈不因此而重絕乎﹗

再明胸中窒塞當吐,氣口三倍大於人迎,是食傷太陰。上部有脈,下部無脈,其人當吐,不吐則死。

以其下部無脈,知其木郁在下也,塞道不行,而肝氣下絕矣。

兼肺金主塞而不降,為物所隔,金能克木,肝木受邪,食塞胸咽,故曰在上者因而越之。

 

仲景云︰實煩以瓜蒂散吐之;如經汗下,謂之虛煩,又名懊,煩躁不得眠,知其木郁也,以梔子豉湯吐之。

昧者將膈咽不通,上支兩脅,腹脹,胃虛不足,乃濁氣在上則生 脹之病吐之。

況胃虛必怒,風木已來乘陵胃中,《內經》以鐵落鎮墜之,豈可反吐,助其風木之邪?

不主吐而吐,其差舛如天地之懸隔。大抵胸中窒塞,煩悶不止者,宜吐之耳。

 

安養心神調治脾胃論

《靈蘭秘典論》云︰心者,君主之宮,神明出焉。凡怒、忿、悲、思、恐、懼,皆損元氣。

夫陰火之熾盛,由心生凝滯,七情不安故也。心脈者,神之舍,心君不寧,化而為火,火者,七神之賊也。

故曰陰火太盛,經營之氣,不能頤養於神,乃脈病也。

神無所養,津液不行,不能生血脈也。心之神,真氣之別名也,得血則生,血生則脈旺,脈者神之舍。

若心生凝滯,七神離形,而脈中唯有火矣。

善治斯疾者,惟在調和脾胃,使心無凝滯,或生歡忻,或逢喜事,或天氣暄和,居溫和之處,或食滋味,

或眼前見欲受事,則慧然如無病矣,蓋胃中元氣得舒伸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