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治病當問其所便

《黃帝針經》云︰中熱消瘴則便寒,寒中之屬則便熱。

胃中熱則消穀,令人懸心善飢,臍以上皮熱;腸中熱,則出黃如糜,臍以下皮寒。

胃中寒,則腹脹;腸中寒,則腸鳴飧泄。

脹;腸中熱,胃中寒,則脹而且泄。非獨腸中熱則泄,胃中寒傳化亦泄。

胃欲熱飲,腸欲寒飲,雖好惡不同,春夏先治標,秋冬先治本。

衣服,寒無淒愴,暑無出汗;熱無灼灼,寒無愴愴,寒溫中適,故氣將持,乃不致邪僻也。

此規矩法度,乃常道也,正理也,揆度也,當臨事製宜。以反常合變耳。

 

胃氣下溜五臟氣皆亂其為病互相出見論

黃帝曰︰何謂逆而亂?

岐伯曰︰清氣在陰,濁氣在陽,營氣順脈,衛氣逆行,清濁相干,亂於胸中,是為大

故氣亂於心,則煩心密嘿, 首靜伏。亂於肺,則 仰喘喝,按手以呼。

亂於腸胃,則為霍亂。亂於臂脛,則為四厥。亂於頭,則為厥逆,頭重眩仆。

 

《大法》云︰從下上者,引而去之。又法云︰在經者,宜發之。

黃帝曰︰五亂者,刺之有道乎?

岐伯曰︰有道以來,有道以去,審知其道,是謂身寶。

黃帝曰︰願聞其道。

岐伯曰︰氣在於心者,取之手少陰心主之輸(神門、大陵)。

滋以化源,補以甘溫,瀉以甘寒,以酸收之,以小苦通之,以微苦辛甘輕劑,同精導氣,使複其本位。

氣在於肺者,取之手太陰榮,足少陰輸(魚際並太淵輸)。

太陰以苦甘寒。乃亂於胸中之氣,以分化之味去之;若成痿者,以導濕熱;若善多涕,從權治以辛熱。

仍引胃氣前出陽道,不令濕土克腎,其穴在太溪。

氣在於腸胃者,取之足太陰、陽明;不下者,取之三里(章門、中脘、三里)。

 

因足太陰虛者,於募穴中導引之於血中。

有一說,腑輸、去腑病也,胃虛而致太陰無所 稟者,於足陽明胃之募穴中引導之。

如氣逆上而霍亂者,取三里,氣下乃止,不下複始。

 

氣在於頭者,取之天柱、大杼;不知,取足太陽榮、輸(通谷深,束骨深)。

 

先取天柱、大杼,不補不瀉,以導氣而已。取足太陽膀胱經中,不補不瀉,深取通谷、束骨。

丁心火,己脾土穴中以引導去之。如用藥,於太陽引經藥中,少加苦寒、甘寒以導去之,清涼為之輔佐及使。

氣在於臂足,取之先去血脈,後取其陽明、少陽之榮輸(二間、三間深取之,內庭、陷谷深取之)。

 

視其足、臂之血絡盡取之,後治其痿、厥,皆不補不瀉,從陰深取,引而上之。

上之者,出也,去也。皆陰火有餘,陽氣不足,伏匿於地中者。

血,營也,當從陰引陽,先於地中升舉陽氣,次瀉陰火,乃導氣同精之法。

黃帝曰︰補瀉奈何?

岐伯曰︰徐入徐出,謂之導氣;補瀉無形,謂之同精。是非有餘不足也,亂氣之相逆也。

帝曰︰允乎哉道,明乎哉論,請著之玉版,命曰治亂也。

 

陰病治陽陽病治陰

《陰陽應象論》云︰審其陰陽,以別柔剛,陽病治陰,陰病治陽,定其血氣,各守其鄉,血實宜決之,氣虛宜掣引之。

夫陰病在陽者,是天外風寒之邪乘中而外入,在人之背上腑 、臟,是人之受天外客邪。

亦有二說︰中於陽則流於經。此病始於外寒,絡歸外熱,故以治風寒之邪,治其各臟之;

非止風寒而已,六淫濕、暑、燥、火,皆五臟所受,乃筋骨血脈受邪,各有背上五臟以除之。

傷寒一說從仲景,中八風者,有風論;中暑者,治在背上小腸 ;中濕者,治在胃;中燥者,治在大腸

此皆六淫客邪有餘之病,皆瀉在背之腑 。若病久傳變,有虛有實,各隨病之傳變,補瀉不定,只治在背腑

 

另有上熱下寒。

經曰︰陰病在陽,當從陽引陰,必須先去絡脈經隧之血。

若陰中火旺,上騰於天,致六陽反不衰而上充者,先去五臟之血絡,引而下行,天氣降下,則下寒之病自去矣,慎勿獨瀉其六陽。

此病陽亢,乃陰火之邪滋之,只去陰火,只損血絡經隧之邪,勿誤也。

 

陽病在陰者,病從陰引陽,是水穀之寒熱,感則害人六腑。

又曰︰飲食失節,及勞役形質,陰火乘於坤土之中,致穀氣、營氣、清氣、胃氣、元氣不得上升,

滋於六腑之陽氣,是五陽之氣先絕於外,外者,天也。

下流伏於坤土陰火之中。

皆先由喜、怒、悲、憂、恐,為五賊所傷,而後胃氣不行,勞役飲食不節繼之,則元氣乃傷。

當從胃合三里穴中推而揚之,以伸元氣,故曰從陰引陽。

若元氣愈不足,治在腹上諸腑之募穴;若傳在五臟,為九竅不通,隨各竅之病,治其各臟之募穴於腹。

故曰,五臟不平,乃六腑元氣閉塞之所生也。

又曰︰五臟不和,九竅不通,皆陽氣不足,陰氣有餘,故曰陽不勝其陰。

凡治腹之募,皆為元氣不足,從陰引陽勿誤也。

若錯補四末之,錯瀉四末之餘,錯瀉者,差尤甚矣。

按岐伯所說,況取穴於天上,天上者,人之背上五臟六腑之,豈有生者乎?

興言及此,寒心徹骨﹗

若六淫客邪及上熱下寒,筋骨皮肉血脈之病,錯取穴於胃之合,及諸腹之募者必危,亦岐伯之言下工,豈可不慎哉。

 

三焦元氣衰旺

《黃帝針經》云︰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耳為之苦鳴,頭為之苦傾,目為之瞑。

中氣不足,溲便為之變,腸為之苦鳴。下氣不足,則為痿厥心,補足外踝下留之。

此三元真氣衰憊,皆由脾胃先虛,而氣不上行之所致也。加之以喜、怒、悲、憂、恐,危亡速矣。

 

 

脾胃論 卷下  金元 李東垣

 

 

大腸小腸五臟皆屬於胃胃虛則俱病論

《黃帝針經》云︰手陽明大腸,手太陽小腸,皆屬足陽明胃。

小腸之穴,在巨虛下廉,大腸之穴,在巨虛上廉,此二穴,皆在足陽明胃三里穴下也。

大腸主津,小腸主液。大腸、小腸受胃之榮氣,乃能行津液於上焦,溉灌皮毛,充實腠理。

若飲食不節,胃氣不及,大腸、小腸無所稟受,故津液涸竭焉。

《內經》云︰耳鳴、耳聾,九竅不利,腸胃之所生也。此 胃弱不以滋養手太陽小腸、手陽明大腸。故有此証。

然亦止從胃弱而得之,故聖人混言腸胃之所生也。或曰︰子謂混言腸胃所生,亦有據乎?

予應之曰︰《玉機真臟論》云︰脾不及,令人九竅不通,謂脾為死陰,受胃之陽氣,能上升水穀之氣於肺,上充皮毛,散入四臟;今脾無所稟,不能行氣於臟腑,故有此証,此則脾虛九竅不通之謂也。

 

雖言脾虛,亦胃之不足所致耳。

此不言脾,不言腸胃,而言五臟者又何也?

予謂︰此說與上二說無以異也,蓋謂脾不受胃之稟命,致五臟所主九竅,不能上通天氣,皆閉塞不利也,故以五臟言之。此三者,止是胃虛所致耳。然亦何止於此,胃虛則五臟、六腑、十二經、十五絡、四肢,皆不得營運之氣,而百病生焉,豈一端能盡之乎。

 

脾胃虛則九竅不通論

真氣又名元氣,乃先身生之精氣也,非胃氣不能滋之。

胃氣者,穀氣也,榮氣也,運氣也,生氣也,清氣也,衛氣也,陽氣也。

又天氣、人氣、地氣,乃三焦之氣。分而言之則異,其實一也,不當作異名異論而觀之。

 

飲食勞役所傷,自汗小便數,陰火乘土位,清氣不生,陽道不行,乃陰血伏火。

況陽明胃土,右燥左熱,故化燥火而津液不能停;且小便與汗,皆亡津液。

津液至中宮變化為血也。脈者,血之府也,血亡則七神何依,百脈皆從此中變來也。

眾之百病,莫大於中風,有汗則風邪客之,無汗則陽氣固密,腠理閉拒,諸邪不能傷也。

 

或曰︰經言陽不勝其陰,則五臟氣爭,九竅不通;又脾不及則令人九竅不通,名曰重強;

又五臟不和,則九竅不通;又頭痛耳鳴,九竅不通利,腸胃之所生也。

請析而解之?

答曰︰夫脾者,陰土也,至陰之氣,主靜而不動;胃者,陽土也,主動而不息。

陽氣在於地下,乃能生化萬物。故五運在上,六氣在下。

其脾長一尺,掩太倉,太倉者,胃之上口也。

脾受 胃稟,乃能熏蒸腐熟五穀者也。胃者,十二經之源,水穀之海也,平則萬化安,病則萬化危。

五臟之氣,上通九竅。五臟稟受氣於六腑,六腑受氣於胃。

六腑者,在天為風、寒、暑、濕、燥、火,此無形之氣也。

胃氣和平,榮氣上升,始生溫熱。濕熱者,春夏也,行陽二十五度。

六陽升散之極,下而生陰,陰降則下行為秋冬,行陰道,為寒涼也。

胃既受病,不能滋養,故六腑之氣已絕,致陽道不行,陰火上行。

五臟之氣,各受一腑之化,乃能滋養皮膚血脈筋骨,故言五臟之氣已絕於外,是六腑生氣先絕,五臟無所稟受,而氣後絕矣。

肺本收下,又主五氣,氣絕則下流,與脾土疊於下焦,故曰重強。

胃氣既病則下溜。經云︰濕從下受之,脾為至陰,本乎地也,有形之土,下填九竅之源,使不能上通於天,故曰五臟不和,則九竅不通。

胃者,行清氣而上,即地之陽氣也,積陽成天,曰清陽出上竅,曰清陽實四肢,曰清陽發腠理者也。

脾胃既為陰火所乘,穀氣閉塞而下流,即清氣不升,九竅為之不利。

胃之一腑病,則十二經元氣皆不足也。氣少則津液不行,津液不行則血虧,故筋骨皮肉血脈皆弱,是氣血俱羸弱矣。

勞役動作,飲食飢飽,可不慎乎。凡有此病者,雖不變易他疾,已損其天年,更加之針灸用藥差誤,欲不夭枉得乎?

 

胃虛臟腑經絡皆無所受氣而俱病論

夫脾胃虛,則濕土之氣溜於臍下,腎與膀胱受邪。

膀胱主寒,腎為陰火,二者俱弱,潤澤之氣不行。大腸者,庚也,燥氣也,主津;小腸者,丙也,熱氣也,主液。

此皆屬胃,胃虛則無所受氣而亦虛,津液不濡,睡覺口燥咽乾,而皮毛不澤也。

甲膽,風也,溫也,主生化周身之血氣;丙小腸,熱也,主長養周身之陽氣。

亦皆稟氣於胃,則能浮散也,升發也;

胃虛則膽及小腸溫熱生長之氣俱不足,伏留於有形血脈之中,為熱病,為中風,其為病不可勝紀,青、赤、黃、白、黑五腑皆滯。

三焦者,乃下焦元氣生發之根蒂,為火乘之,是六腑之氣俱衰也。

腑者,腑庫之腑,包含五臟及形質之物而藏焉。

且六腑之氣,外無所主,內有所受。

感天之風氣而生甲膽,感暑氣而生丙小腸,感濕化而生戊胃,感燥氣而生庚大腸,感寒氣而生壬膀胱,感天一之氣而生三焦,此實父氣,無形也。

風、寒、暑、濕、燥、火,乃溫、熱、寒、涼之別稱也,行陽二十五度,右遷而升浮降沉之化也,其虛也,皆由脾胃之弱。

 

以五臟論之,心火亢甚,乘其脾土曰熱中,脈洪大而煩悶。

《難經》云︰脾病,當臍有動氣,按之牢若痛。動氣,築築然堅牢,如有積而硬,若似痛也,甚則亦大痛,有是則脾虛病也,無則非也。

更有一辨,食入則困倦,精神昏冒而欲睡者,脾虧弱也。

且心火大盛,左遷入於肝木之分,風濕相搏,一身盡痛,其脈洪大而弦,時緩,或為眩運戰搖,或為麻木不仁,此皆風也。

脾病,體重即痛,為痛痺,為寒痺,為諸濕痺,為痿軟失力,為大疽大癰。

 

若以辛熱助邪,則為熱病,為中風,其變不可勝紀。

木旺營運,北越左遷,入地助其腎水,水得子助,入脾為痰涎,自入為唾,入肝為淚,入肺為涕,乘肝木而反克脾土明矣。

當先於陰分補其陽氣升騰,行其陽道而走空竅,次加寒水之藥降其陰火,黃柏、黃連之類是也。

先補其陽,後瀉其陰,脾胃俱旺而複於中焦之本位,則陰陽氣平矣。

火曰炎上,水曰潤下,今言腎主五液,上至頭,出於空竅,俱作泣、涕、汗、涎、唾者何也?

曰︰病癇者,涎沫出於口,冷汗出於身,清涕出於鼻,皆陽蹺、陰蹺、督、沖四脈之邪上行,腎水不任煎熬,沸騰上行為之也。

此奇邪為病,不系五行陰陽十二經所拘,當從督、沖、二蹺、四穴中奇邪之法治之。

 

五臟外有所主,內無所受。謂無所受盛,而外主皮毛、血脈、肌肉、筋骨及各空竅是也;

若胃氣一虛,脾無所稟受,則四臟經絡皆病。

況脾全藉胃土平和,則有所受而生榮,周身四臟皆旺,十二神守職,皮毛固密,筋骨柔和,九竅通利,外邪不能侮也。

 

胃虛元氣不足諸病所生論

夫飲食勞役皆自汗,乃足陽明化燥火,津液不能停,故汗出小便數也。

邪之大者,莫若中風。風者,百病之長,善行而數變。

雖然,無虛邪,則風雨寒不能獨傷人,必先中虛邪,然後賊邪得入矣。

至於痿、厥逆,皆由汗出而得之也。且冬陽氣伏藏於水土之下,如非常泄精,陽氣已竭,則春令從何而得,萬化俱失所矣。在人則飲食勞役,汗下時出,諸病遂生。予所以諄諄如此者,蓋亦欲人知所慎也。

 

忽肥忽瘦論

《黃帝針經》云︰寒熱少氣,血上下行。夫氣虛不能寒,血虛不能熱,血氣俱虛,不能寒熱。

而胃虛不能上行,則肺氣無所養,故少氣;衛氣既虛,不能寒也。

下行乘腎肝助火為毒,則陰分氣衰血虧,故寒熱少氣。

血上下行者,足陽明胃之脈衰,則衝脈並陽明之脈,上行於陽分,逆行七十二度,脈之火大旺,逆陽明脈中,血上行,其血沖滿於上;若火時退伏於下,則血下行,故言血上下行,俗謂之忽肥忽瘦者是也。

 

經曰︰熱傷氣。又曰︰壯火食氣。

故脾胃虛而火勝,則必少氣,不能衛護皮毛,通貫上焦之氣而短少也。

陰分血虧,陽分氣削,陰陽之分,周身血氣俱少,不能寒熱,故言寒熱也。

《靈樞經》云︰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此則胃氣平而上行也。

 

天地陰陽生殺之理在升降浮沉之間論

《陰陽應象論》云︰天以陽生陰長,地以陽殺陰藏。

然歲以春為首,正,正也;寅,引也。

少陽之氣始於泉下,引陰升而在天地人之上,即天之分,百穀草木皆甲坼於此時也。

至立夏少陰之火熾於太虛,則草木盛茂,垂枝布菜。

乃陽之用,陰之體,此所謂天以陽生陰長。

經言歲半以前,天氣主之,在乎升浮也。

 

至秋而太陰之運,初自天而下逐,陰降而徹地,則金振燥令,風厲霜飛,品物咸殞,其枝獨存,若乎毫毛。

至冬則少陰之氣複伏於泉下,水冰地坼,萬類周密。陰之用,陽之體也,此所謂地以陽殺陰藏。

經言歲半以後,地氣主之,在乎降沉也。

至於春氣溫和,夏氣暑熱,秋氣清涼,冬氣冷洌,此則正氣之序也。

故曰︰履端於始,序則不愆。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如環無端,運化萬物,其實一氣也。

 

設或陰陽錯綜,勝複之變,自此而起。萬物之中,人一也,呼吸升降,效象天地,準繩陰陽。

蓋胃為水穀之海,飲食入胃,而精氣先輸脾歸肺,上行春夏之令,以滋養周身,乃清氣為天者也;

升已而下輸膀胱,行秋冬之令,為傳化糟粕,轉味而出,乃濁陰為地者也。

若夫順四時之氣,起居有時,以避寒暑,飲食有節,及不暴喜怒,以頤神志,常欲四時均平,而無偏勝則安。

不然,損傷脾胃,真氣下溜,或下泄而久不能升,是有秋冬而無春夏,乃生長之用,陷於殞殺之氣,而百病皆起;

或久升而不降亦病焉。於此求之,則知履端之義矣。

 

陰陽壽夭論

《五常政大論》云︰陰精所奉其人壽,陽精所降其人夭。

夫陰精所奉者,上奉於陽,謂春夏生長之氣也;

陽精所降者,下降於陰,謂秋冬收藏之氣也。

且如地之伏陰,其精遇春而變動,升騰於上,即曰生發之氣;

升極而浮,即曰蕃秀之氣,此六氣右遷於天,乃天之清陽也。

陽主生,故壽。

 

天之元陽,其精遇秋而退,降墜於下,乃為收斂殞殺之氣;

降極而沉,是為閉藏之氣,此五運左遷入地,乃地之濁陰也。

陰主殺,故夭。根於外者,名曰氣立,氣止則化絕。

根於內者,名曰神機,神去則機息。皆不升而降也。

 

地氣者,人之脾胃也,脾主五臟之氣,腎主五臟之精,皆上奉於天。

二者俱主生化,以奉升浮,是知春生夏長,皆從胃中出也。

故動止飲食,各得其所,必清必淨,不令損胃之元氣,下乘腎肝,及行秋冬殞殺之令,則亦合於天數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