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聚英    高武

 

十五絡脈

手太陰之別。名曰列缺。 實則手銳掌熱。瀉之。虛則欠。小便遺數。補之。

手少陰之別。名曰通裡。 實則支滿。瀉之。虛則不能言。補之。

手心主之別。名曰內關。 實則心痛。瀉之。虛則頭強。補之。

 

手太陽之別。名曰支正。 實則節弛肘廢。瀉之。虛則生疣。小如指。痂疥。補之。

手陽明之別。名曰偏歷。 實則齲聾。瀉之。虛則齒寒痺隔。補之。

手少陽之別。名曰外關。 實則肘攣。瀉之。虛則不收。補之。

 

足太陽之別。名曰飛揚。 實則鼽窒。頭背痛。瀉之。虛則鼽衄。補之。

足少陽之別。名曰光明。 實則厥。瀉之。虛則痿 。坐不能起。補之。

足陽明之別。名曰豐隆。 氣逆則喉痺卒喑。實則狂癲。瀉之。虛則足不收脛枯。補之。

 

足太陰之別。名曰公孫。 厥氣上逆則霍亂。實則腸中切痛。瀉之。虛則鼓脹。補之。

足少陰之別。名曰大鐘。 其病氣逆則煩悶。實則閉癃。瀉之。虛則腰痛。補之。

足厥陰之別。名曰蠡溝。 其病氣逆則睪丸卒痛。實則挺長。瀉之。虛則暴癢。補之。

 

任脈之別。名曰尾翳。 實則腹皮痛。瀉之。虛則癢瘙。補之。

督脈之別。名曰長強。 實則脊強。瀉之。虛則頭重。補之。

脾之大絡。名曰大包。 實則身盡痛。瀉之。虛則百節盡皆縱。補之。

 

凡此十五絡者。實則必見。虛則必下。視之不見。求之上下。人經不同。絡脈異所別也

又按胃之大絡。名曰虛裡。其動應衣。脈宗氣也。而不系于補瀉之列。

 

蓋中焦之氣盛衰而。則其氣未嘗不補瀉也。

特以非別走他經。故不在諸絡之例。此所以舉豐隆而不屬虛裡也歟

 

十二原穴

三焦行於諸陽。故置一俞曰原。

又曰:三焦者。水穀之道路。原氣之別使也。主通行三氣。經歷五臟六腑。

原者。三焦之尊號。故所至輒為原也。

 

太淵(肺) 大陵(心包) 太沖(肝) 太白(脾) (腎) 神門(心) 陽池(三焦)

 京骨(膀胱) 丘墟(膽) 沖陽(胃) 合谷(大腸) 腕骨(小腸)

按。難經云。五臟六腑之有病者。皆取其原。

 

王海藏曰:假令補肝經。于本經原穴補一針。(太沖穴是)如瀉肝經。于本經原穴亦瀉一針。餘仿此。

自太淵至神門皆為俞。自陽池至腕骨為原。海藏皆為十二原者。

豈五臟無原。以俞為原。六腑有原。取原而不取俞耶。

 

五臟募穴

中府(肺之募) 巨闕(心之募) 章門(脾之募) 期門(肝之募) 中脘(胃之募)

按難經云。陽病行陰。故令募在陰。(腹曰陰。募皆在腹。)

東垣曰:凡治腹之募。皆為原氣合。及諸脈之募者。必危。

 

五臟俞穴

(俞猶委輸之輸。言經氣由此而輸于彼也。)肺俞(三椎下各開寸半) 心俞(五椎下各開寸半)

肝俞(九椎下各開寸半) 脾俞(十一椎下各開寸半) 腎俞(十四椎下各開寸半)

按難經云。陰病行陽。(背為陽)故令俞在陽。(人之俞皆在背)

東垣曰:天外風寒之邪。乘於外寒。終歸外熱。以故治風寒之邪。治其各臟之俞。

 

八會穴

腑會中脘   臟會章門   筋會陽陵泉   髓會絕骨   血會鬲俞   骨會大杼   脈會太淵   氣會膻中

難經云。熱病在內者。取會之氣穴也。

 

五臟六腑井滎俞原經合

五臟六腑井滎俞原經合圖 ()

 

針灸聚英    高武

 

 

卷二

騎竹馬法

治癰疽惡瘡發背。男左女右。臂腕中橫紋起。用薄篾一條。量至中指齊肉盡處。

不量爪甲截徐扛起。足要離地五寸許。兩旁更以兩人扶定。毋令動搖不穩。

卻以前量長篾。貼定竹杠豎起。從尾尻骨。貼脊量至篾盡處。以筆點記。此不是穴。

 

卻用後取同身寸篾。取兩寸平折。 自中橫量兩頭各一寸。方是灸穴。可灸三壯。

依法量穴。在督脈脊中至陽、筋束二穴中外。太陽行背二行鬲俞、肝俞之內。非正當穴也。

 

四花穴法

崔知悌云。灸骨蒸勞熱。灸四花穴。以稻稈心量口縫如何闊。斷其多少。

以如此長。裁紙四卻環在結喉下垂向背後。看稻稈止處。即以前小孔紙當中安。分為四花灸紙角也。

可灸七壯初疑四花穴。古人恐人不識點穴。故立此捷法。當必有合於五臟俞也。

 

今依此法點穴。果合旺。故取此以補之。

膽者肝之府。藏血。故亦取是俞也。崔氏止言四花。而不言鬲俞、膽俞四穴者。為粗工告也。

今只依揣摸脊骨鬲俞、膽俞為正。然人口有大小。闊狹不同。故四花亦不準。

 

灸癆穴法

資生經云。久癆。其狀手足心熱。多盜汗。精神困頓。骨節疼寒。初發咳嗽。漸吐膿血。

肌紋處截斷。卻將此草自鼻尖量。從頭正中(分開頭心發貼肉量)至脊。以草盡處用墨點記。

別用草一條。令病患自然合口量闊狹截斷。卻將此草于墨點上平折兩頭盡處量穴。

灸時隨年多灸一壯。如年三十。灸三十一。累效。

依此量之。其穴合五椎兩旁三寸。心俞二穴也。豈心主血。故灸之歟。

 

取腎俞法

千金注云:凡取腎俞者。在平處立。以杖子約量至臍。又以此杖子。當背脊骨上量之。

知是與臍平處也。然後相去各寸半取其穴。則腎俞也。

按此法以臍準腎俞雖似。然肥人腹垂則臍低。瘦人腹平則臍平。今不論肥瘦。均以杖量之。未有準也。

 

竇氏八穴

(或云。少室隱者之所傳。劉氏曰:八穴用為輔治。非拘於法取者也。)

 

公孫(足太陰脾。通衝脈。合於心胸。主治二十七証。)

九種心痛 心胃 痰鬲涎悶 心胸 臍腹痛脹 三焦胃脅肋疼痛心脾 產後血迷心主

小腸心 水隔酒痰 肝胃 中滿不快反胃嘔吐 腹脅脹滿痛 脾胃 腸風下血

大腸包絡 脫肛不收(大人小兒)大腸肺 氣隔 心肺 食隔不下 胃脾 食積疼痛 胃脾 癖氣

小兒食癖 小腸心主 兒枕痛(婦人血塊) 小腸三焦 酒癖 胃三焦 腹鳴 小腸胃 血刺痛

肝脾 小兒脾瀉 脾腎 瀉腹痛 大腸胃 胸中刺痛心 瘧疾心痛 心包絡

上病公孫悉主之。先取公孫。後取內關。

 

內關(手厥陰心包絡。通陰維。主治二十五証。)

 

中滿不快 心胃 傷寒 心主 心胸痞滿 肝胃 吐逆不定

脾胃 胸滿痰隔 肺心腹痛 肺九種心痛 心主胃 脅肋痛 肝膽 婦人血刺痛 心肝 腸鳴 大腸

積塊痛 男子酒癖 脾肺 二膈並心下痞痛 心脾胃 氣膈食不下 胃心肺 腹肋脹痛 脾胃心主

下血 大腸  傷寒結胸 胃裡急後重 小腸 食膈不下 心主胃 瘧寒熱(新添有驗)

上病証。內關悉主之。

 

臨泣(此足臨泣也。足少陽膽經。通帶脈。合於目。上走耳後頰頸缺盆胸鬲。主治二十五証。)

足趺腫痛 手足麻 小腸三焦 手指顫掉 肝心主 赤眼冷淚 膀胱 咽喉腫痛 三焦 腿胯痛

腳膝腫痛 胃肝 四肢不遂 頭風腫 膀胱 頭頂腫 膀胱 浮風瘙癢 肺身體腫 腎胃

身體麻 肝脾 頭目眩 膀胱 筋攣骨痛 肝胃 頰腮痛 大腸 雷頭 風膽 眼目腫痛 肝心

中風手足不舉 耳聾 腎膽 上列病証。臨泣悉主之。先取臨泣。後取外關。

 

外關(手少陽三焦經。通陽維。主治二十七証。)

肢節腫痛 腎膊冷痛 三焦 鼻衄 手足發熱 三焦 手指節痛不能屈伸 三焦 遂膽胃 筋骨疼痛

肝腎 迎風淚出 赤目疼痛 肝心 腰背腫痛 手足麻痛並無力 眼腫 頭風掉眩痛 膀胱

傷寒表熱 膀胱 破傷風 肝胃 手臂痛 大腸 三焦 頭項痛 小腸 盜汗 心主 目翳或隱澀

 產後身腫 胃腎 腰胯痛 雷頭 風膽

上病証。外關悉主之。

 

後谿(手太陽小腸經。通督脈。合於內 。走頭項耳戶膊小腸膀胱。主治二十四証。)

手足攣急 手足顫掉 肝三焦 頭風痛 三焦膀胱 傷寒不解 膀胱 盜汗不止肺心 喉閉塞

腎肺胃 頰腮腫痛 胃小腸 傷寒項強或痛 膀胱 膝脛腫痛 手足麻 眼赤腫 肝心 傷寒頭痛

膀胱 表汗不出 肺胃 迎風淚下 肝膽 破傷風搐 產後 汗出惡風 喉痺 肺肝 腳膝腿疼

手麻痺 大腸 上病後 穴主之。先取後 。後取申脈。

 

申脈(足太陽膀胱經。通陽蹺。主治二十五証。)

腰背強痛 膀胱 肢節煩痛 腎肝 手足不遂 胃肺 傷寒頭痛 膀胱 身體腫滿 面自汗 癲癇

目赤腫痛 膀胱 傷風自汗 頭風癢痛 眉棱痛 膀胱 雷頭風 手臂痛 大腸 臂冷 三焦

產後自汗 鼻衄 破傷風 肢節腫 痛腎肝 腿膝腫痛 耳聾 手足麻 吹奶

洗頭風 膀胱 手足攣 腎產後惡風

上病。申脈穴主之。先取申脈。後取後

 

列缺(手太陰肺經。通任脈。合肺及肺系喉嚨胸鬲。主治三十一証。)

寒痛泄瀉 婦人血積痛或敗血 咽喉腫痛 死胎不出及胎衣不下 牙齒腫 食噎不下

臍腹撮痛 心腹痛 腸鳴下痢 大腸 痔癢痛漏血 大腸 心痛 溫痢 產後腰痛

腎肝 產後發狂 產後不語 心包絡 米谷不化 男子酒癖 胃肝 乳癰腫痛 婦人血塊

肝腎 溫病不瘥 吐逆不止 脾胃 小便下血 小腸小便不通 膀胱 大便閉塞 大腸 大便下血 大腸

胃腸痛病 心胃 諸積 心胃 上病。列缺悉主之。先取列缺。後取照海。

 

照海(足少陰腎經。通陰蹺。主治二十七証。)

喉嚨閉塞 小便冷痛 腎肝 小便淋澀不通 膀胱 婦人血暈 肝腎 膀胱氣痛

膀胱 胎衣不下 臍腹痛 小腹脹滿 小腸 腸女 下血 大腸 飲食不納反胃吐食 男子癖並酒積

肺肝 腸鳴下痢腹痛 大腸 中滿不快 食不化 婦人血積 心兒枕痛 胃肝 難產 腎肝 泄瀉

嘔吐 酒積 氣塊 脾肝 腎酒痺 胃肝 氣膈 心主 大便不通 大腸 食勞黃

脾胃 足熱厥 心主 上病。照海悉主之。先取照海。後取列缺。

 

上法。先刺主証之穴。隨病左右上下所在取之。仍循捫道引。按法祛除。

如病未已。必求合穴。未已則求之。須要停針待氣。使上下相接。快然無其所苦。而後出針。

按此八穴。治法溥博。亦許學士所謂廣絡原野。冀獲一免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