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聚英    高武

 

子午流注逐日按時定穴歌

甲日戌時膽竅陰,丙子時中前谷滎,戊寅陷谷陽明俞,返本丘墟木在寅,

庚辰經注陽溪 穴,壬午膀胱委中尋,甲申時納三焦水,滎合天干取液門。

 

乙日酉時肝大敦,丁亥時滎少府心,己丑太白、太沖穴,辛卯經渠是肺經,癸巳腎宮陰 谷合,乙未勞宮火穴滎。

 

丙日申時少澤當,戊戌內庭治脹康,庚子時在三間俞,本原腕骨可祛黃,

壬寅經火昆侖 上,甲辰陽陵泉合長,丙午時受三焦木,中渚之中仔細詳。

 

丁日未時心少沖,己酉大都脾土逢,辛亥太淵、神門穴,癸丑複溜腎水通,乙卯肝經曲 泉合,丁巳包絡大陵中。

 

戊日午時厲兌先,庚申滎穴二間遷,壬戌膀胱尋束骨,沖陽土穴必還原,

甲子膽經 陽輔是,丙寅小海穴安然,戊辰氣納三焦脈,經穴支溝刺必痊。

 

己日巳時隱白始,辛未時中魚際取,癸酉太溪、太白原,乙亥中封內踝比,丁丑時合少 海心,己卯間使包絡止。

 

庚日辰時商陽居,壬午膀胱通谷之,甲申臨泣為俞木,合谷金原返本歸,

丙戌小腸陽谷 火,戊子時居三裡宜,庚寅氣納三焦合,天井之中不用疑。

 

辛日卯時少商本,癸巳然谷何須忖,乙未太沖原太淵,丁酉心經靈道引,己亥脾合陰陵泉,辛丑曲澤包絡准。

 

壬日寅時起至陰,甲辰膽脈俠溪滎,丙午小腸後溪俞,返求京骨本原尋,

三焦寄有陽池穴,返本還原似嫡親,戊申時注解溪胃,大腸庚戌曲池真,

壬子氣納三焦寄,井穴關沖一片金,關沖屬金壬屬水,子母相生恩義深。

 

癸日亥時井湧泉,乙丑行間穴必然,丁卯俞穴神門是,本尋腎水太溪原,

包絡大陵原並過,己巳商丘內踝邊,辛未肺經合尺澤,癸酉中沖包絡連,子午截時安定穴,留傳後學莫忘

 

上流注歌。徐氏所撰。還原化本之理。血氣所納之穴。斯昭昭矣。

 

孫真人十三鬼穴歌

百邪癲狂所為病。針有十三穴須認。

凡針之體先鬼宮。次針鬼信無不應。一一從頭逐一求。

三針足大指甲下。名曰鬼壘入二分。四針掌後大陵穴。入寸五分為鬼心。

五針申脈名鬼路。火針三下七鋥鋥。第六卻尋大杼上。入發一寸名鬼枕。

 

七刺耳垂下五分。名曰鬼床針要溫。八針承漿名鬼市。從左出右君須記。

九針間使鬼營上。十針上星名鬼堂。十一陰下縫三壯。女玉門頭為鬼藏。

十二曲池名鬼臣。火針仍要七鋥鋥。十三舌頭當舌中。此穴須名是鬼封。

手足兩邊相對刺。若逢孤穴只單通。此是先師真妙訣。狂猖惡鬼走無蹤。

 

八法手訣歌

春夏先深而後淺。秋冬先淺而後深。隨處按之呼吸輕。迎而吸之尋內關。補虛瀉實公孫是。

先淺後深陽數法。前二後三陽數定。臨泣公孫腸中病。脊頭腰背申脈攻。照海咽喉並小腹。

 

內關行處治心疼。後前上外肩背。列缺針時脈氣通。急按慢提陰氣升。急提慢按陽氣降。

取陽取陰皆六數。達人刺處有奇效。

 

八法飛騰定十干八卦歌

壬甲之日公孫乾。乙癸坤宮申脈連。庚日外關屬震卦。丙從艮位內關便。

戊日臨泣坎象卦。後辛日巽宮遷。丁日兌宮針照海。己應列缺與離前。

 

三陰三陽歌

丙手太陽壬足陽。庚手陽明戊足鄉。焦手少陽甲足類。

辛手太陰己足詳。丁手少陰癸足論。心包厥陰乙足量。

 

一論甲竅陰。膽足少陽經。乙木是大敦。肝經足厥陰。

丙少澤小腸。名為手太陽。丁心少沖在手鄉。辛少商為肺。

太陰掌上詳。壬至陰膀胱。原是足太陽。湧泉腎經穴。足上少陰鄉。

三焦為父手少陽。包絡足上厥陰母。

 

甲膽原來屬竅陰。三焦足是少陽經。乙木屬肝名大敦。包絡同歸踝厥陰。

丙似少陽少澤鄉。 庚似商陽大腸絡。戊屬厲胃足陽明。

 

血忌歌

行針須要明血忌。

正丑二寅三之未。四申五卯六酉宮。七辰八戌九居巳。十亥十一月午當。臘子更加逢日閉。

 

逐日人神歌

初一十一二十一起。足拇鼻柱手小指。

初二十二二十二日。外踝髮際外踝位。

初三十三二十三。股。初。腕

 

九宮尻神歌

尻神所在足跟由。坤內外踝聖人留。震宮牙口分明記。巽位還居乳口頭。

中宮肩骨連尻骨。為醫精曉尻神法。萬病無干禁忌憂。

 

太乙人神歌

立春艮上起天留。戊寅己丑右足求。春分左脅倉門震。乙卯日見定為仇。立夏戊辰己巳巽。

秋分倉果西方兌。辛酉還從右脅謀。立冬左足加新洛。戊戌己亥乾位收。冬至坎方臨葉蟄。

壬子腰尻下竅流。五臟六腑並臍腹。招搖諸戊己中州。潰治癰疽當須避。犯其天忌疾難瘳。

 

雜病十一穴歌

攢竹絲空主頭疼。偏正皆宜向此針。更去大都除瀉動。風池針刺三分深。曲池合谷先針瀉。

更向大都針眼痛。太淵穴內用針行。牙疼三分針呂細。齒疼依前指上明。更推大都左之右。

交互相迎仔細迎。聽會兼之與聽宮。七分針瀉耳中聾。耳門又瀉三分許。更加七壯灸聽宮。

 

大腸經內將針瀉。曲池合谷七分中。醫者若能明此理。針下之時便見功。肩背並和肩膊疼。

曲池合谷七分深。未愈尺澤加一寸。更於三間次第行。各入七分于穴內。少風二腑刺心經。

穴內淺深依法用。當時蠲疾兩之經。咽喉以下至於臍。胃脘之中百病危。心氣痛時胸結硬。

 

傷寒嘔噦悶涎隨。列缺下針三分許。三分針瀉到風池。二指三間並三里。中沖還刺五分依。

汗出難來刺腕骨。五分針瀉要君知。魚際經渠並通裡。一分針瀉汗淋漓。二指三間及三里。

大指各刺五分宜。汗至如若通遍體。有人明此是良醫。四肢無力中邪風。眼澀難開百病攻。

 

 

精神昏倦多不語。風池合谷用針通。兩手三間隨後瀉。三里兼之與太沖。各入五分于穴內。

迎隨得法有神功。風池手足指諸間。右瘓偏風左曰癱。各刺五分隨後瀉。更灸七壯便身安。

三里陰交行氣瀉。一寸三分量病看。每穴又加三七壯。自然癱瘓即時安。肘痛將針刺曲池。

 

經渠合谷共相宜。五分針刺于二穴。瘧病纏身便得離。未愈更加三間刺。五分深刺莫憂疑。

又兼氣痛憎寒熱。間使行針莫用遲。腿胯腰疼痞氣攻。髖骨穴內七分窮。更針風市兼三里。

一寸三分補瀉同。又去陰交瀉一寸。行間仍刺五分中。剛柔進退隨呼吸。去疾除病捻指工。

 

肘膝疼時刺曲池。進針一寸是相宜。左病針右右針左。依此三分瀉氣奇。膝痛三寸針犢鼻。

三里陰交要七次。但能仔細尋其理。劫病之功在片時。

 

半身不遂患偏風。肩曲池列缺同。陽陵泉兮手三里。合谷絕骨丘墟中。環跳昆侖照海穴。

肘不能屈治腕骨。偏風卻治沖陽窟。身體反折肝俞中。中風肘攣內關突。目戴上治絲竹空。

吐涎百會絲竹同。不識人治水溝穴。臨泣合谷三穴攻。脊反折兮治風府。並治啞門真有補。

 

風痺天井曲澤中。少海委中兼陽輔。驚癇神庭與百會。前頂湧泉絲竹類。神闕一壯鳩尾三。

七穴治之斯為貴。風勞曲泉膀胱俞。只有膀胱七壯宜。風疰腎俞膀胱穴。三壯百會肝與脾。

風眩臨泣與陽谷。再有申脈同腕骨。風痛臨泣百會攻。肩井肩膠曲池窟。兼治天井並內間。

 

通前七穴不可忽。口眼喎斜治太淵。列缺申脈與二間。內庭行間地五等。水溝頰車合谷連。

複有通谷不可失。十一穴治病即痊。喑啞間使與支溝。合谷魚際並複溜。靈道陰谷然谷穴。

兼治通谷疾即瘳。凡人口噤不可開。頰車承漿合谷該。風癇疾發僵仆地。風池百會灸無災。

 

又曰:半身不遂雲中風。七處各灸三壯同。如風在左灸在右。患右灸左艾氣通。

尋穴須從百 會起。次及耳前之髮際。第三肩井四風市。六是絕骨五三里。乃若曲池居第七。

灸之神效無 可比。二椎五椎各七壯。狀如半棗核大炷。以此同灸二椎上。中風目戴不能語。

 

傷寒

身熱頭疼攢竹穴。大陵神門與少澤。合谷魚際中渚間。液門委中與太白。洒淅惡寒栗鼓頷。

寒熱風池與少海。魚際少沖合谷在。複溜太白臨泣中。八穴治之病自瘥。傷寒汗不出風池。

魚際二間兼經渠。過經不解期門上。餘熱不盡先曲池。次及三里與合谷。二穴治之餘熱除。

 

腹脹三里內庭中。陰証傷寒神闕攻。灸壯須及二三百。庶幾能保命不終。大熱曲池及三里。

複溜不失患者起。嘔噦百會曲池中。間使勞宮商丘底。腹寒熱氣少沖中。商丘太沖行間同。

 

三陰交兮與隱白。陰陵三壯炷火紅。發狂間使與百勞。合谷複溜四穴焦。不省人事中渚穴。

三里大敦二穴燒。秘塞照海與章門。小便不通陰谷焚。更兼陰陵通二穴。治之患者效自臻。

 

痰喘咳嗽

咳嗽列缺與經渠。須用百壯灸肺俞。尺澤魚際少澤穴。前谷解溪昆侖隈。膻中七壯不可少。

肺俞百勞乳根穴。風門肺俞咳血關。唾血內損治勞宮。間使神門太淵同。魚際瀉兮尺澤補。

曲泉太溪只在中。肝脾三壯肺俞兮。終及然谷與太沖。唾血振寒治太溪。三里列缺太淵宜。

 

嘔血曲池神門穴。魚際通前三穴醫。吐膿不愈治膻中。吐濁尺澤間使攻。列缺少商與前穴。

此患治之四穴同。嘔食不化治太白。嘔吐通裡與曲澤。勞宮陰陵太中。照海太沖大都穴。

通谷胃俞與肺俞。再兼一穴是隱白。患者嘔逆治大陵。嘔噦太淵治之寧。喘嘔欠伸經渠上。

 

治之無恙樂太平。上喘曲澤大陵中。神門魚際三間攻。商陽解溪昆侖穴。 中肺俞十穴同。

喘嗽隔食治膈俞。喘滿三間商陽宜。肺脹氣搶脅下痛。陰都太淵肺俞除。喘息難行治中脘。

期門上廉三穴善。諸虛百損等極病。五勞七傷失精証。大椎膏肓脾胃肺。下脘三里首肩井。

 

傳尸骨蒸肺痿法。膏肓肺俞四花穴。乾嘔間使三十壯。膽俞通谷及隱白。乳下寸半要識真。

灸之神效勝服藥。噫氣勞宮與大敦。少商太淵與神門。太溪陷谷與太白。八穴治之神效臻。

 

痰涎陰谷與前谷。複溜三穴不可忽。結積留飲病不瘳。膈俞五壯通谷灸。數嗽而喘治太淵。

一穴治之病自痊。

 

諸積聚

氣塊冷氣一切氣。氣海針灸病可愈。心氣連脅裡大陵。支溝上脘兼百會。結氣上喘及伏梁。

氣海百壯不可少。巨闕五穴通前論。氣逆商丘與尺澤。三陰交兮與太白。喘逆神門足臨泣。

 

陰陵昆侖不可失。太沖神門二穴中。噫氣下逆病可攻。支溝前谷攻咳逆。大陵曲泉三里同。

陷谷前谷行間穴。臨泣肺俞十穴通。患者咳逆無所出。三里取之為第一。後取太白與太淵。

 

魚際太淵不可失。竅陰之穴及肝俞。通前七穴斯為畢。咳逆振寒治少商。更兼天突灸三壯。

久病咳兮少商穴。天柱三壯病即康。厥氣衝腹及解溪。天突通前二穴宜。短氣大陵尺澤上。

 

少氣間使神門醫。大陵少沖三里穴。下廉行間兼肺俞。然谷至陰與氣海。十一穴治病自除。

欠氣通裡及內庭。諸積三里治之寧。陰谷解溪通谷穴。上脘肺俞膈俞應。脾俞三焦俞上治。

 

九穴治之命不傾。腹中氣塊穴頭針。二寸半兮二七焚。塊中一穴鐵三寸。灸之二七塊猶存。

塊尾一穴針三寸。灸至七壯塊漸分。胸中膨脹氣又喘。合谷期門乳根善。

 

醫者若欲灸人哮。天突尾窮骨尖高。又法背上有一穴。量穴須用線一條。

環頸垂下至鳩尾。尖上截斷牽脊背。線頭盡處是穴端。灸至七壯真為貴。

 

腹痛脹滿

腹痛三里與內關。陰陵複溜太溪連。昆侖陰谷陷谷穴。太白中脘與行間。氣海膈俞脾俞穴。

疝氣心痛諸氣痛。足之大指次指下。中節橫紋灸五壯。男左女右無虛假。兩足並灸無所分。

 

細按神經亦云可。小腹脹痛氣海焚。繞臍痛兮治水分。小腹痛兮治陰市。承山下廉及中封。

複溜小海關元穴。肩俞隨年壯大敦。夾臍痛兮治上廉。臍痛中封與曲泉。再兼水分通三穴。

 

太沖太白引腰痊。少商陰市腹滿祛。三里曲泉昆侖穴。隱白大都陷谷中。商丘通谷與太白。

行間一穴不可遺。十二穴治勝服藥。腹肋滿兮治陽陵。三里上廉三穴精。心腹脹滿絕骨上。

 

更兼一穴是內庭。小腹脹滿痛中封。然谷內庭大敦中。腹脹陰市與尺澤。三里曲泉陰谷穴。

陰陵商丘公孫中。內庭太溪與太白。厲兌膈俞及腎俞。中脘大腸俞太白。脹而胃滿治膈俞。

 

腹堅大兮治丘墟。三里陰陵解溪上。沖陽期門水分宜。此病治之通九穴。更有神闕膀胱俞。

寒熱堅大沖陽焚。鼓脹複溜與公孫。中封太白三陰交。更兼一穴是水分。腹寒不食陰陵燒。

 

痰癖腹寒三陰交。腹鳴寒熱複溜上。一穴治之命堅牢。胸腹膨脹氣鳴疾。合谷三里期門高。

 

心脾胃

心痛間使與曲池。內關大陵神門醫。太淵太溪通谷穴。巨闕百壯通心俞。心痛食不化中脘。

心煩陽與神門。魚際腕骨少商焚。解穴與太白穴。更兼至陰與公孫。煩渴心熱與曲澤。

 

心煩怔忡魚際穴。卒心疼兮不可忍。吐冷酸水難服藥。此患灸足最為良。得效最速不虛謔。

大指次指內紋中。各一壯炷如小麥。思慮過多無心緒。少力忘前失後起。尋穴須從百會中。

 

患者灸之病自除。心風灸心俞中脘。患者煩悶腕骨觀。虛煩口乾肺俞攻。煩悶不臥治太淵。

公孫隱白陰陵泉。肺俞三陰交六穴。治之何患病不痊。煩心喜噫治少商。再兼太陷谷康。

 

心痺悲恐神門穴。大陵魚際定吉昌。懈惰須治照海中。心驚恐兮曲澤攻。天井靈道神門穴。

大陵魚際二間同。液門百會厲兌上。通谷巨闕與少沖。章門通前十四穴。治之立見有神功。

 

嗜臥百會與天井。二間三間太溪頂。照海厲兌及肝俞。嗜臥不言膈俞應。不得臥兮治太淵。

公孫隱白陰陵泉。並治三陰交穴上。通宵得寢期安然。支滿不食治肺俞。振寒不食沖陽宜。

 

胃熱不食下廉穴。胃脹不食水分宜。心中恍惚天井上。再兼巨闕與心俞。心喜笑兮陽 中。

陽谷神門大陵同。列缺魚際複溜上。再兼肺俞與勞宮。胃痛太淵與魚際。三里腎俞肺俞治。

 

胃俞再兼兩乳下。一寸廿一壯病愈。翻胃下脘取之先。後取三里瀉宜然。胃俞脾俞及中脘。

三焦俞兮大腸俞。食兮下咽有神功。不能食兮治胃俞。少商三里然谷宜。再及大腸膈俞穴。

 

通前六穴皆常醫。若不嗜食治中封。然谷內庭厲兌中。隱白陰陵泉上穴。脾俞胃俞小腸同。

食多身疲脾胃俞。脾寒二間與中渚。液門合谷商丘中。中封照海陷谷裡。太溪至陰腰俞端。

 

兼治三陰交乃止。乃若胃熱治懸鐘。胃寒有痰膈俞攻。脾虛腹脹谷不消。只治三里最為高。

脾病溏泄若不愈。此病須治三陰交。脾虛不便治商丘。三陰交灸三十休。膽虛嘔逆兼帶熱。

若治氣海病即瘳。

 

心邪癲狂

心邪癲狂攢竹穴。陽池間使與尺澤。癲狂肺俞至百壯。曲池一七理所當。小海少海間使穴。

癲癇攢竹神門中。天井小海金門同。商丘行間與通谷。心俞後背鬼眼攻。通前總計十一穴。

 

心俞百壯有神功。鬼擊間使與支溝。癲疾上星百會頭。風池曲池與尺澤。陽池脘骨與商丘。

解溪後溪及申脈。昆侖然谷通谷求。承山針三分速出。灸至百壯疾即瘳。狂言陽溪與太淵。

 

並及昆侖與下廉。狂言不樂太陽穴。多言用治百會尖。癇狂言語無尊卑。唇裡中央肉縫宜。

灸上一壯如小麥。又用鋼刀割斷奇。患者狂言數回顧。宜治陽谷液門穴。喜笑陽池及大陵。

 

並及水溝與列缺。喜哭百會水溝中。目妄視兮風府攻。鬼邪須治間使穴。仍針後起鬼宮。

試問鬼宮何所在。要識此穴即人中。二鬼信兮手大指。甲下入肉三分是。三鬼壘兮足大指。

 

甲下入肉二分是。四鬼心兮即太淵。治之須至入寸半。男從左兮女從右。起針之法依此等。

五鬼路兮即申脈。火針七處三分下。六鬼枕兮大杼上。入發一寸非虛假。耳前髮際七鬼床。

 

八鬼市穴即承漿。九鬼營即勞宮穴。上星穴是入鬼堂。火針七穴鬼堂用。鬼藏陰下縫三壯。

十二鬼臣即曲池。火針亦與曲池宜。十三輪該是鬼封。即是舌下一寸縫。依次而行針灸備。

 

二者兼到有神功。假如見鬼治陽谿。凡人魘夢商丘宜。中惡不省水溝穴。中脘氣海當兼醫。

不省人事用三里。大敦一穴相兼治。發狂少海間使中。合谷後溪絲竹空。並兼複溜穴在內。

 

治之立待有神功。狂走風府陽谷安。狐魅神邪狂與癇。兩手兩足大拇指。用繩縛定灸四尖。

 

要識此穴名鬼眼。灸至三壯病必痊。小兒奶癇驚癇証。亦依此法一壯燃。卒狂間使合谷中。

並及後溪三穴攻。驚螈指掣啞門穴。陽谷脘骨與勞宮。帶脈一穴並四穴。通前五穴收全功。

 

呆痴神門少商宜。湧泉一穴與心俞。登高而歌攝衣走。久狂神門及後溪。並及沖陽共三穴。

等閑感應似神通。收驚百會解溪頭。暴驚下廉一穴求。癲疾前谷後溪穴。解溪金門及水溝。

再兼一穴是申脈。按穴治之此疾瘳。

 

霍亂

霍亂陰陵承山穴。次及解溪與太白。霍亂吐瀉治關沖。支溝三里與尺澤。再及太白一穴內。

再及中封承山穴。陰陵陽輔與關沖。

 

瘧疾

瘧疾百會與經渠。前谷三穴實相宜。溫瘧中脘大椎穴。乃若久瘧治腰俞。假如瘧疾發寒熱。

頭痛脘骨神效得。寒瘧三門治之精。假如心煩治神門。寒瘧不食治公孫。內庭厲兌共三穴。

 

久瘧中渚商陽焚。此疾兼治丘墟穴。叮嚀醫者識此文。熱多寒少間使中。再兼三里有神功。

脾寒發瘧大椎穴。間使乳根三穴同。

 

腫脹

渾身浮腫治曲池。合谷三里內庭醫。行間三陰交六穴。治之此病絕根株。水腫列缺腕骨醫。

再兼神闕十八穴。速除此疾無毫厘。四肢浮腫曲池中。通裡合谷中渚同。液門三里三陰交。

 

風腫身浮解 攻。水腫氣脹滿複溜。並兼神闕功效收。水脹脅滿陰陵泉。遍身腫滿疾久纏。

更兼飲食又不化。腎俞百壯病即痊。凡人消痺治太 。傷飽身黃章門醫。紅癉合谷與百會。

 

委中三里與曲池。黃癉百勞腕骨中。三里湧泉中脘同。然谷太沖複溜穴。膏肓大陵與勞宮。

還有脾俞兼在內。太沖一穴在中封。

 

多汗合谷補之先。次瀉複溜汗即干。少汗先瀉合谷穴。次補複溜病即痊。有汗列缺與曲池。

中渚液門及魚際。合谷支溝與經渠。大陵少商商陽等。大都委中與俠溪。陷谷厲兌二十二穴。

 

痺厥

風痺尺澤陽輔區。積癖痰痺治膈俞。寒厥太淵液門穴。假如痿厥治丘墟。尸厥如死不知事。

厥逆列缺與中沖。金門大都內庭中。厲兌隱白大敦穴。須治八穴為有功。曲泉尺澤與支溝。

少海前谷三里頭。三陰交與曲泉穴。照海內庭太白丘。行間大都十二穴。次第詳治病即瘳。

 

腸痔大便

腸鳴三里陷谷焚。公孫太白與章門。神闕胃俞三焦俞。三陰交兮與水分。腸鳴而泄神闕穴。

並治一穴三陰交。泄不止兮亦神闕。泄不覺兮治中脘。痢疾曲泉太 便。太沖丹田與脾俞。

 

兼治小腸俞最善。便血承山並複溜。太沖太白四穴求。大便不禁丹田穴。兼治大腸俞即瘳。

大便不通治太白。承山照海太沖宜。小腸俞穴與太白。章門穴與膀胱俞。大便下重治承山。

 

解溪太白帶脈間。閉塞照海與太白。兼治章門如神丹。瀉泄曲泉隱白宜。陰陵然谷三焦俞。

京骨中脘脾俞穴。肩俞大腸俞天樞。五痔承山與委中。飛揚陽輔複溜同。俠 氣海會陰穴。

 

長強之穴與太沖。腸風百壯灸尾窮。假如大小便不通。三百壯灸胃脘穴。功效最速如神通。

腸癰痛治太白中。陷谷大腸俞與同。乃若脫肛治百會。灸至七壯是尾窮。此疾須用治三穴。

 

隨年壯兮灸臍中。患者血痔泄腹痛。承山複溜二穴攻。若是痔疾骨疽蝕。承山商丘收神功。

久痔宜治二白間。須兼長強與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