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言

 

針灸學是研究針刺和艾灸等治法的一門學科,是中國醫學寶貴遺產之一。

其內容主要包括經絡、腧穴、針灸方法及臨床治療等部分。

由於其具有操作簡便、適應症廣、療效明顯和經濟安全等優點。因此數千年來深受廣大勞動人民的歡迎。

 

針法和灸法是兩種不同的治療方法。

針法是運用各種金屬針刺入穴位,運用不同手法進行治病的方法;

灸法是採用艾條、艾柱點燃後熏灼穴位治病的方法。

由於二者都是通過調整經絡臟腑氣血的功能達到治病的目的,常配合使用,所以合稱為針灸。

 

針灸學的形成和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

早在新石器時代。人們即利用銳利的小石片(即「砭石」)砭刺體表某些部位來治療疾病。

此即針法萌芽階段的所謂「砭術」。據《說文解字》載:「砭,以石刺病也」。

《山海經》亦有「有石如玉,可以為針」之說。這是關於石針的較早記載。

 

灸法的產生在火的發現和應用之後,人們在用火的過程中,逐漸發現身體的某一部位受到火的烤灼而感覺舒適或病痛減輕,

經反覆實踐,選擇了易於點燃、火力溫和並且具有溫通血脈作用的艾,作為施灸的原料,從而形成了灸術。

《素問.異法方宜論》說:「苦惱寒生滿病,其治宜灸」,即指此言。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針具也由石針、骨針、竹針而逐步改變為銅針、鐵針、不鏽鋼針。

同時由於醫療經驗的不斷豐富,針灸腧穴不斷增多的基礎上,前人便按照腧穴的主治作用,

結合針刺的感應情況和古代的解剖知識,把這些具有相同或類似作用的散在腧穴進行歸類,

並從理論上加以闡述,逐步形成了經絡學說。

 

據文獻考察,早在三千年以前,我國醫家已把針灸臨床經驗進行了初步總結。

1972年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周代醫書,即記載有「足臂十一脈灸經」和「陰陽十一脈灸經」兩篇《帛書》。

《帛書》除載有經脈循行路線上的各種疼痛、痙攣、麻木、腫脹等局部症状及眼、耳、口、鼻等器官症状外,

還有一些全身症状,如煩心、嗜臥、惡寒等。當時對這些病症,都是用灸法治療的。

 

戰國時代的《黃帝內經》對經絡、腧穴、針炙的適應症、禁忌症及治療原理等,

作了比較詳細的論述,從而奠定了以經絡學說為核心的針灸理論體系。

 

現存最早的論述針灸的專書是晉代皇甫謐編著的《針灸甲乙經》(公元282年)。

該書在《內經》的基礎上,對針灸理論進行了整理,依照不同部位確定了三百丸個穴名,

為針灸專科的產生奠定了基礎,在針灸學發展上起了承前啟後的作用。

 

唐代孫思邈在《千金方》中繪製了三幅彩色針灸挂圖,

分別把人體正面、背面、側面的十二經脈、奇經八脈用不同顏色繪出。

王燾又繪成了十二幅彩圖,並在《外台秘要》中重點介紹了灸法,

唐代「太醫署」中設有針灸專科,有針博士、針助教、針工等。從事專業工作。

北宋王惟一編《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公元1026年),

當時曾刻在兩塊石碑上,樹立在汴京(今河南開封),供學習者拓印和閱讀。

公元一0二七年,王氏還創造了兩座針灸銅人,為我國最早的針灸模型。

明代楊繼洲的《針灸大成》(公元1601年)彙集歷代諸家學說,廣搜文獻,

是繼《內經》《甲乙經》之後的又一次針灸學術大總結。

 

此後,由於西洋醫學的傳入和反動統治者的崇洋媚外政策、針灸醫學遭到摧殘,處於奄奄一息的境地。

 

新中國成立後,針灸學得到迅猛發展,各地先後成立了中醫學院,設立了研究針灸的專門機構。

尤其是近年來,許多中醫學院設立了針灸系,培養了大批的高級針炙專門人才,針灸在全國範圍內得到了普及。

 

針灸醫學對其他國家的醫療保健事業也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約在公元六世紀,針灸醫學傳入朝鮮,七世紀時朝鮮曾以《針灸甲乙經》等書為教材。

公元五六二年我國吳人知聰攜帶《甲乙經》東渡,把它介紹到日本。

公元七0一年,日本開設針灸科,至今還開辦針灸專科學校。

 

公元十七世紀末葉,針灸學傳入歐洲。

近年來,許多國家除醫院設有針灸專科外,還紛紛成立了一些研究針灸的專門機構和針灸學院等,

並多次召開國際性針灸學術會議,1987年成立了世界針灸聯合會。

世界衛生組織也已宣布,可用針灸治療的疾病約300餘種,療效較好的約100餘種,可治癒的約67種。

針灸醫學已成為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財富。

 

經絡總論

 

經絡學說是祖國醫學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針灸學的理論核心。

《內經》關於經絡的記載說,它內屬於臟腑,外絡於肢節,溝通內外,貫串上下,

將人體各部的組織器官聯繫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並藉以運行氣血,營養全身,使人體各部的功能活動得以保護協調和相對平衡。

 

經絡是運行氣血的通路。

經和絡既有聯繫又有區別。經指經脈,猶如途徑,貫通上下,溝通內外,

是經絡系統中的主幹;絡為絡脈,它譬如網路,較經脈細小,縱橫交錯,遍布全身,是經絡系統中的分支。

 

所謂經氣即經絡之氣,概指經絡運行之氣及其功能活動。

經氣活動的主要特點是循環流注、如環無端、晝夜不休。

人體通過經氣的運行,以調節全身各部的機能活動,從而使整個機體保持了協調和相對平衡。

 

經絡學說是闡述人體經絡系統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其與臟腑相互關係的理論體系,

對針灸臨床實踐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經絡的組成和作用

 

經絡系統由十二經脈、奇經八脈,十五絡脈和十二經別、十二經筋、十二皮部及許多孫絡、浮絡等組成。(表10-1

 

 

 

十二經脈

意義-十二臟腑所屬的經脈,又稱正經
作用-運行氣血的主要幹道
特點-分手足三陰三陽四組,與臟腑連屬,有表裡相配,其循環自肺經開始至肝經止,

周而復始循環不息,各經均有專定的腧穴

奇經八脈

意義-不直接連屬臟腑,無表裡相配,故稱奇經
作用-加強經脈之間的聯繫,以調節十二經氣血
特點-任督兩脈隨十二經組成循環的通路,並在專定的腧穴,

其他六脈不隨十二經循環,腧穴都依附於十二經脈

十二經別

意義-正經旁出的支脈
作用-加強表裡經脈深部的聯繫,以補正經在體內外循環的不足
特點-循環路線走向均由四肢別出走入深部(胸、腹)復出淺部(頭、頸)

十二經筋

意義-十二經脈所屬的筋肉體系
作用-聯結肢體骨肉,維絡周身,主司關節運動
特點-循環走向自四肢末稍走向軀幹,終於頭身,不入臟腑,多結聚於四肢關節和肌肉豐富之處

十二皮部

意義-十二經脈所屬的皮膚體質
作用-聯結皮內,加強十二經脈與體表的聯繫,是十二經脈在體表一定皮膚部位的反應區

特點-分區基本上和十二經脈在體表的循行部位一致

十五絡

意義-本經別走鄰經而分出的支絡部
作用-加強表裡陰陽兩經的聯繫與調節
特點-十二經脈和任督兩脈各有一個別絡加上脾之大絡,共為十五別絡

孫絡-絡脈最細小的分支,網羅全身

 

(一)十二經脈

十二經脈即手三陰(肺、心包、心),手三陽(大腸、三焦、小腸),足三陽(胃、膽、膀胱),

足三陰(脾、肝、腎)經的總稱。由於它們隸屬於十二臟腑,為經絡系統的主體,故又稱為「正經」。

 

十二經脈的命名是結合臟腑、陰陽、手足三個面而定的。陽分少陽、陽明、太陽;陰分大陰、厥陰、太陰。

根據臟屬陰、腑屬陽、內側為陰、外側為陽的原則,把各經所屬臟腑結合循行於四肢的部位,訂出各經的名稱。

(表10-2)即屬臟而循行於肢體內側的為陰經,否則為陽經。十二經脈的作用主要是聯絡臟腑、肢體和運行氣血,濡養全身。

 

 

陰經 (屬臟)

陽經 (屬腑)

循行部位 (陰經行於內側,陽經行於外側)

太陰肺經
厥陰心包經
少陰心經

陽明大腸經
少陽三焦經
太陽小腸經

上肢

前線
中線
後線

太陰脾經
厥陰肝經
少陰腎經

陽明胃經
少陽膽經
太陽膀胱經

下肢

前線
中線
後線

 

十二經脈的循行特點是:

凡屬六臟(五臟加心包)的經脈稱「陰經」,它們從六臟發出後,多循行於四肢內側及胸腹部,

上肢內側者為手三陰,下肢內側者為足三陰經。

凡屬六腑的經脈標為「陽經」,它們從六腑發出後,多循行四肢外側面及頭面,軀幹部,

上肢外側者為手三陽經,下肢外側者為足三陽經。

 

十二經脈的頭身四肢的分布規律是:手足三陽經為「陽明」在前,「少陽」在中(側),

「太陽」在後;手足三陰經為「太陰」在前,「厥陰」在中,「少陰」在後。

十二經脈的走向規律為「手之三陰從胸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靈樞.逆順肥瘦》)

 

十二經脈通過支脈和經絡脈的溝通銜接,形成六組「絡屬」關係。即在陰陽經之間形成六組「表裡頭系」。

陰經屬臟絡腑,陽經屬臟絡臟。(表10-3)。

 

陰經
陽經

太陰肺經 (外側)
陽明大腸經

厥陰心包經(中間)
少陽三焦經

少陰心經(內側)
太陽小腸經

表裡相對

陽經
陰經

陽明胃經(前側)
太陰脾經

少陽膽經 (外側)
厥陰肝經

太陽膀胱經(後側)
少陰腎經

表裡相對

 

十二經脈的流注次序為:

起於肺經→大腸經→胃經→脾經→心經→小腸經→膀胱經→腎經→心包經→三焦經→膽經→肝經,

最後又回到肺經。周而復始,環流不息。(表10-4)。

 

(二)奇經八脈

奇經八脈是任、督、沖、帶、陰維、陽維、陰蹺、陽蹺脈的總稱。

它們與十二正經不同,既不直屬臟腑,又無表裡配合,故稱「奇經」。

其生理功能,主要是對十二經脈的氣血運行,起溢蓄、調節作用。

任脈:為諸條陰經交會之脈,故稱「陰脈之海」,具有調節全身陰經經氣的作用。

督脈稱「陽脈之海」,諸陽經均與其交會,具有調節全身陽經經氣的作用。

沖脈為「十二經之海」,十二經脈均與其交會,具有涵蓄十二經氣血的作用。

帶脈約束諸經。陰維脈,陽維脈分別調節六陰經和六陽經的經氣,以維持陰陽協調和平衡。

 

陰蹺、陽蹺脈共同調節肢體運動和眼瞼的開合功能。

奇經八脈中的腧穴,大多寄附於十二經之中,唯任、督二脈,各有其專屬的腧穴,

故與十二經相提並論,合稱為「十四經」。

十四經,是針灸學科內容的重要部分,由於十四經具有一定的循環路線和病候及其專屬腧穴主治;

它不但是經絡系統的主幹,而且在臨床上還是辯證歸經(診斷疾病)和循經取穴施治的基礎。

因此,學習針灸學,必須熟悉和掌握十四經所具有的特點。

 

(三)十五絡脈

十二經脈和任、督二脈各自別出一絡,加上脾之大絡,總計15條,稱為十五絡脈。

十二經脈的別絡均從本經四肢肘膝關節以下的絡穴分出,走向其相表裡的經脈,即陰經別絡於陽經,陽經別絡於陰經。

 

手太陰別絡從列缺分出,別走手陽明;手少陰別絡從通里分出,別走手太陽;

手厥陰別絡從內關分出,別走手少陽;手陽明別絡從偏歷分出,別走手太陰;

手太陽別絡從支正分出,別走手少陰;手少陽別絡從外關分出,別走手厥陰;

足陽明別絡從豐隆分出,別走足太陰;足太陽別絡從飛揚分出,別走足少陰;

足少陽別絡從光明分出,別走足厥陰;足太陰別絡從公孫分出,別走足陽明;

足少陰別絡從大鐘分出,別走足太陽;足厥陰別絡從蠡溝分出,別走足少陽。

 

任脈、督脈的別絡以及脾之大絡主要分布在頭身部。

任脈的別脈從鳩尾分出後散佈於腹部;督脈的別絡從長強分出後散佈於頭,左右別走足太陽經;

脾之大絡從大包分出後散佈於胸脅。

 

《靈樞.經脈》曰:「凡此十五絡者,實則必見,虛則必下,視之不見,求之上下,人經不同,絡脈異所別也。」

此外,還有從絡脈分出的浮行於淺表部位的浮絡和細小的孫絡,分布極廣,遍布全身。

四肢部的十二經別絡,加強了十二經中表裡兩經的聯繫,溝通了表裡兩經的經氣,補充了十二經脈循行的不足。

軀幹部的任脈別絡、督脈別絡和脾之大絡,分別溝通了腹、背和全身經氣,輸布氣血以濡養全身組織。

 

(四)十二經別

十二經別是十二正經離、入、出、合的別行部分,是正經別行深入體腔的支脈。

十二經別多從四肢肘膝關節以上的正經別出(離),經過軀幹深入體腔與相關的臟腑聯繫(入),

再淺出於體表上行頭項部(出),在頭項部,陽經經別合於本經的經脈,陰經經別合於其相表裡的陽經經脈(合)。

 

十二經別按陰陽表裡關係匯合成六組,在頭項部合於六陽經脈,故有「六合」之稱。

足太陽、足少陰經別從膕部分出,入走腎與膀胱,上出於項,合於足太陽膀胱經;

足少陽、足厥陰經別從下肢分出,行至毛際,入走肝膽,上繫於目,合於足少陽膽經;

足陽明、足太陰經別從髀部分出,入走脾胃,上出鼻安,合於足陽明胃經;

手太陽、手少陰經別從腋部分出,入走心與小腸,上出目內眥,合於手太陽小腸經;

手少陽、手厥陰經別分別從所屬正經分出,進入胸中,入走三焦,上出耳後,合於手少陽三焦經;

手陽明、手太陰經別從所屬正經分出,入走肺與大腸,上出缺盆,合於手陽明大腸經。

由於十二經別有離、入、出、合於表裡之間的特點,不僅加強了十二經脈的內外聯繫,

更加強了經脈所屬絡的臟腑在體腔深部的聯繫,補充了十二經脈在體內外循行的不足。

 

由於十二經別通過表裡相合的「六合」作用,使得十二經脈中的陰經與頭部發生了聯繫,

從而擴大了手足三陰經穴位的主治範圍。

如手足三陰經穴位之所以能主治頭面和五官疾病,與陰經經別合於陽經而上頭面的循行是分不開的。

此外,由於十二經別加強了十二經脈與頭面部的聯繫,故而突出了頭面部經脈和穴位的重要性及其主治作用。

 

(五)十二經筋

十二經筋是十二經脈之氣輸佈於筋肉骨節的體系,是附屬於十二經脈的筋肉系統。

其循行分布均起始於四肢末端,結聚於關節骨骼部,走向軀幹頭面。

 

十二經筋行於體表,不入內臟,有剛筋、柔筋之分。

剛(陽)筋分布於項背和四肢外側,以手足陽經經筋為主;柔(陰)經分布於胸腹和四肢內側,以手足陰經經筋為主。

足三陽經筋起於足趾,循股外上行結於頁(面);足三陰經筋起於足趾,循股內上行結於陰器(腹);

手三陽經筋起於手指,循臑外上行結於角(頭);手三陰經筋起於手指,循臑內上行結於賁(胸)。

經筋具有約束骨骼,屈伸關節,維持人體正常運動功能的作用。

經筋為病,多為轉筋、筋痛、痹證等,針灸治療多局部取穴而瀉之,

如《靈樞.經筋》載:「治在燔針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輸」。

 

(六)十二皮部

十二皮部是十二經脈功能活動反映於體表的部位,也是絡脈之氣散布之所在。

十二皮部的分布區域是以十二經脈在體表的分布範圍,即十二經脈在皮膚上的分屬部分為依據而劃分的,

故《素問.皮部論篇》指出:「欲知皮部,以經脈為紀者,諸經皆然。」

由於十二皮部居於人體最外層,又與經絡氣血相通,故是體機的衛外屏障,起著保衛機體、抗禦外邪和反映病證的作用。

近現代臨床常用的皮膚針、穴位敷貼法等,均以皮部理論為指導。

 

經絡的標本、根結、氣街、四海

 

經絡與全身各部的聯繫是複雜多樣的,除了前面所介紹的內容之外,還有標本、根結、氣街、四海等理論。

這些理論是在論述經絡的分布和氣血運行的基礎上,進一步闡述經絡腧穴上下內外的對應關係,

強調了人體四肢與頭身、內臟與體表的特定聯繫,說明了四肢下端的特定穴與頭、胸、腹、背腧穴的對應關係。

掌握這些理論,不僅可以加深對經絡分布的特殊規律和氣血運行的特殊狀況的認識,而且可以有效地指導臨床實踐。

 

(一)標本

「標本」主要指經脈腧穴分布部位的上下對應關係。

「標」原意是樹梢,意為上部,與人體頭面胸背的位置相應;「本」是樹根,意為下部,與人體四肢下端相應。

十二經脈均有「標」部與「本」部。如足太陽之本,在跟以上五寸中,穴為跗陽,

其標在兩絡命門(目),穴為睛明。根據《靈樞.衛氣》所載十二經脈標本的位置,結合相應腧穴列表如下。

                                                          本               標

十二經脈

                     部 位       相關腧穴          部位        相應腧穴

足太陽  跟以上5寸中    跗陽             兩絡命門(目)  睛明

足少陽  竅陰之間      足竅陰  窗籠    (耳)之前   聽會

足少陰  內踝下上3寸中   交信、復溜          背俞與舌下兩脈   腎俞、廉泉

足陽明  厲兌        厲兌              頰下、挾頏顙    人迎

足厥陰  行間上5寸所    中封             背俞       肝俞

足太陰  中封前上4寸中   三陰交            背俞與舌本    脾俞、廉泉

手太陽  外踝之後      養老              命門(目)之上1寸 攢竹

手少陽  小指次指之間上2寸 中渚             目後上角、目外眥 絲竹空

手陽明  肘骨中上至別陽   曲池              顏下合鉗上     迎香

手太陰  寸口之中      太淵              腋內動脈      中府

手少陰  銳骨之端      神門              背俞        心俞

手厥陰  掌後兩筋之間2寸  內關              腋下3寸      天池

 

(二)根結

「根結」指經氣的所起與所歸,反映出經氣上下兩極間的關係。

「根」指根本、開始,即四肢末端的井穴;「結」指結聚、歸結,即頭、胸、腹部。

.竇漢卿在《標幽賦》中指出「更窮四根三結,依標本而刺無不痊」,

意為十二經脈以四肢為「根」,以頭、胸、腹三部為「結」。《靈樞.根結》記載了三陰三陽的根與結。

經脈   根(井穴)   結

太陽        至陰     命門(目)

陽明        厲兌     顙大(鉗耳) 頭

少陽        竅陰     窗籠(耳)

太陰        隱白     太倉(胃)………腹

少陰        湧泉     廉泉……………頭頸

厥陰        大敦     玉英、膻中………胸

十二經脈的「根」與「本」,「結」與「標」位置相近或相同,意義也相似。

「根」有「本」意,「結」有標」意。「根」與「本」部位在下,皆經氣始生始發之地,

為經氣之所出;「結」與「標」部位在上,皆為經氣所結、所聚之處,為經氣之所歸。

 

但它們在具體內容上又有所區別,即「根之上有本」,「結之外有標」,說明「標本」的範圍較「根結」為廣。

「標本」理論強調經脈分布上下部位的相應關係,即經氣的集中和擴散;

而「根結」理論則強調經氣兩極間的聯繫,反映出「根」與「結」之間經氣流注較為集中。

標本根結的理論補充說明了經氣的流注運行狀況,即經氣循行的多樣性和彌散作用,

強調了人體四肢與頭身的密切聯繫,說明四肢肘膝以下的特定穴治療遠離腧穴部位的臟腑及頭面五官疾病,

頭身部穴位治療四肢疾病有其生理基礎,為臨床治療「上病下取」、「下病上取」等提供了理論依據。

 

(三)氣街

「氣街」是經氣聚集通行的共同通路。

《靈樞.衛氣》記載:「請言氣街:胸氣有街,腹氣有街,頭氣有街,脛氣有街。」

《靈樞.動輸》又指出:「四街者,氣之徑路也。」說明了頭、胸、腹、脛部有經脈之氣聚集循行的通路。

《靈樞.衛氣》對氣街有較詳細記載:

「故氣在頭者,止之於腦。氣在胸者,止之膺與背腧。氣在腹者,止之背腧,與沖脈於臍左右之動脈者。

氣在脛者,止之於氣街,與承山踝上以下。」由此可見,氣街具有橫向為主、上下分部、緊鄰臟腑、

前後相連的特點,橫貫臟腑經絡,縱分頭、胸、腹、脛是其核心內容。

氣街理論主要闡述人體頭、胸、腹部前後聯繫的徑路問題。

臨床常用的俞募配穴、前後配穴以及偶刺法等,均以氣街理論為立法依據。

 

(四)四海

「四海」即髓海、血海、氣海、水谷之海的總稱,為人體氣血精髓等精微物質匯聚之所。

「海」是江河之水歸聚之處。經絡學說認為十二經脈內流行的氣血像大地上的水流一樣,

如百川歸海,故《靈樞.海論》指出:「人有髓海、有血海、有氣海、有水谷之海,凡此四者,以應四海也。」

四海的部位與氣街的部位類似,髓海位於頭部,氣海位於胸部,水谷之海位於上腹部,血海位於下腹部,各部之間相互聯繫。

四海主持全身的氣血、津液,其中腦部髓海為元神之府,是神氣的本源,臟腑經絡活動的主宰;

胸部為氣海,宗氣所聚之處,貫心脈而行呼吸;

胃為水谷之海,是營氣、衛氣的化源之地,即氣血化生之外,

沖脈為十二經之海,起於胞宮,伴足少陰經上行,為十二經之根本,三焦原氣之所出,乃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又稱血海。

四海理論進一步明確了經氣的組成和來源,四海病變,主要分為有餘、不足兩大類,臨床上可據此辨證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