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病證的針灸治療

 

中風

 

本病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語言不利為主證。

其發生多由肝陽偏亢,氣血上逆所致。中風包括腦溢血、腦血栓形成,腦栓塞等腦血管意外疾病。

1.閉證:

神志昏沉,牙關緊閉,兩手緊握,面赤氣粗、喉中痰鳴、二便閉塞、脈弦滑而數。

治法:取督脈和十二井穴為主,平肝熄風,開竅啟閉,用毫針瀉法或點刺出血。

處方:水溝、十二井、太沖、豐隆、勞宮。

加減:牙關緊閉加頰車、合谷;語言不利加啞門、廉泉、通里、關沖。

2脫症

主治:目合口張、手撒遺溺、鼻鼾息微、四肢逆冷、脈象細弱等。

治法:取任脈經穴為主,用大艾炷灸之。

處方:關元。神閼(隔鹽灸)

附註:

1)凡年高形盛氣虛,或肝陽亢越,自覺頭暈、指麻者,宜注意飲食起居,並針灸風市、足三里等穴作為預防措施。

2)指導病員進行癱瘓肢體的功能鍛煉,並配合推拿、理療。

3)腦血管意外急性期應採取綜合治療措施。

 

感冒

 

1.風寒感冒

主證:頭痛、四肢酸楚,鼻塞流涕,咽癢咳嗽,咯稀痰、惡寒發熱(或不熱)、無汗、脈浮緊、舌苔薄白。

治法:取手太陰、陽明和足太陽經穴為主,毫針淺刺用瀉法;體虛者平補平瀉,並可用灸。

處方:列缺、風門、風池、合谷。

2.風熱感冒

主證:發熱汗出、微惡寒、咳嗽痰稠、咽痛、口渴、鼻燥、脈浮數、苔薄微黃。

治法:取手太陰、陽明、少陽經穴為主。毫針淺刺用瀉法。

處方:大椎、曲池、合谷、魚際、處關。

 

中暑

1.輕證

主證:身熱少汗、頭暈、頭痛、胸悶、噁心、煩渴、倦怠思睡、舌苔白膩,脈濡數。

治法:取督脈和手陽明經穴為主,毫針刺用瀉法。

處方:大椎、曲池、合谷、內關。

2.重證

主證:壯熱口渴、唇燥膚熱、煩躁神昏、甚至轉筋、抽搐、苔黃、舌紅、脈洪數;

氣陰兩脫,則見面色蒼白、汗出氣短、血壓下降、四肢抽搐、神志不清、舌淡、脈細數。

治法:取督脈和任脈經穴為主。署熱蒙心針刺用瀉法;氣陰兩脫可用灸法。

處方:百會、人中、十宣、曲澤、委中、陽陵泉、承山、神閼、關元。

轉筋者,近取筋會、陽陵泉和承山穴以舒筋解痙。氣陰兩脫急取神閼、關元艾灸以回陽救逆。

加減:渴飲加金津、玉液以清熱生津。

 

哮喘

1.實證

風寒外襲,證見咳嗽、咯吐稀痰、形寒無汗、頭痛口不渴、脈浮緊、苔薄白;

因痰熱者多見咯痰粘膩色黃、咯痰不爽、胸中煩滿、咳引胸痛,或見身熱口渴、大便秘結、脈骨數、苔黃膩。

治法:取手太陰經穴為主。毫針刺用瀉法,風寒可酌用灸法;痰熱可兼取足陽明經穴,不宜灸。

處方:膻中、列缺、肺俞、尺澤。

風寒加風門;痰熱加豐隆;喘甚加天突、定喘。

2.虛證

主證:病久肺氣不足,證見氣息短促、語言無力,動則汗出,舌質淡或微紅,脈細數或軟無力。

如喘促日久,以致腎虛不能納氣,則神疲氣不得續,動則喘息、汗出、肢冷、脈象沉細。

治法:調補肺腎之氣為主。毫針用補法,可酌情用灸。

處方:肺俞、膏肓俞、氣俞、足三里、太淵、太溪。

附註:

1)哮喘伴有支氣管炎者,應在哮喘發作緩解後,積極治療支氣管炎。

2)發作發嚴重或持續不解者,應配合藥物治療。

3)須注意預防。氣候轉冷及時添衣;過敏體質應注意避免接觸致敏原和過敏食物。

 

嘔吐

 

主證:寒客胃脘、時吐清水或稀涎、進食則吐、苔白脈遲、喜暖畏寒、或大便溏薄。

熱蘊則為多食即吐、嘔吐酸苦熱臭、口渴、喜寒惡熱、便秘脈數苔黃、痰飲蓄,多見胸痞眩暈、

嘔吐痰涎、或見心悸、苔白脈滑。宿食不消,則見脘腹脹滿或疼痛、食入更甚、曖氣食臭、

便秘矢氣、苔厚膩脈滑實。肝氣橫逆,多見脅痛嘔酸、脈弦。

胃氣虛弱,則嘔吐時作。食不甘味,納少,便溏、神疲、脈弱、苔薄膩。

治法:取足陽明經穴為主。寒者留針多灸;熱則疾出不灸;

肝氣犯胃、瀉足厥陰經穴,補足陽明經穴;中虛宜兼補脾氣。

處方:中脘、內關、足三里、公孫。

熱吐加合谷、金津玉液;寒吐加上脘、胃俞;

痰飲加膻中、豐隆、食積者配下脘、璇璣;肝逆則加太沖;中氣虛者兼用脾俞、章門。

 

附:呃逆

呃逆多由邪氣與積滯中阻,或暴怒氣逆,胃膈氣失宣降所致。

主證為呃感連續,聲短而頻。如偶發者不治自愈。

如發作不止,則宜寬膈和胃、降逆調氣,可取內關、足三里、或加巨閼、膈俞。

 

 

瀉泄

 

瀉泄又稱腹瀉,是指大便次數增多,便質稀溏或呈水樣而言。包括急慢性腸炎,腸結核等疾患。

1.急性瀉泄

主證:若偏寒濕則糞質清稀、水谷相雜、腸鳴腹痛、口不渴、身寒喜溫、脈遲、舌苔白滑;

偏於濕熱則所下黃糜熱臭、腹痛、肛門灼熱、尿短赤、脈濡數、舌苔黃膩或兼有身熱口渴等。

治法:以疏調腸胃氣機為主。偏寒者可留針,並用艾條或隔姜灸;偏熱者用瀉法。

處方:中脘、天樞、足三里、陰陵泉。

2.慢性泄瀉

主證:如屬脾虛則面色萎黃、神疲肢軟、納差、喜曖畏寒、便溏、脈濡緩無力、舌嫩苔白;

腎虛則每日黎明前,腹微痛、痛即欲便,或腹鳴而不痛,腹部與下肢畏寒、脈沉細、舌淡、苔白。

治法:以健脾胃與溫腎陽為主。針用補法,可多灸。

處方:脾俞、中脘、章門、天樞、足三里、腎虛者加命門、關元。

 

 

痢疾

 

本病為常見腸道傳染病。臨床以腹痛、里急後重、痢下赤白膿血為主證。

一般分為濕熱痢、寒濕痢、噤口痢、休息痢等。

主證:濕熱痢主證為腹痛、下痢赤白、里急後重,

併兼見肛門灼熱、尿短赤、脈滑數、苔黃膩或惡寒發熱、心煩口渴等。

寒濕痢則下痢粘白凍、喜暖畏寒、胸脘痞悶、口淡不渴、苔白膩、脈濡緩或遲。

噤口痢主證為痢下赤白飲食不進,食則嘔惡。

休息痢則久延不愈,屢發屢息,或輕或重,發則下痢膿血、腹痛、里急後重,休止則大便時干時稀。

治法:取手足陽明經穴為主。毫針刺用瀉法;偏寒者加灸;久痢宜兼顧脾腎。

處方:合谷、天樞、上巨虛(或足三里)。濕熱痢加曲池、內庭;

寒濕痢加中脘、氣海;噤口痢加中脘、內庭;休息痢兼用脾俞、胃俞、關元、腎俞。

 

 

便秘

 

糞便常在腸內滯留二天以上,糞質堅硬,排便時艱澀難下者,稱為便秘。分實秘、虛秘。

1.主證

實秘

便次減少,常須三、五日量次或更長時間。便則努爭,堅澀難下。

如屬熱邪壅結,則身熱、煩渴、口臭、喜涼、脈滑實、苔黃燥;

氣機郁滯者,每見脅腹脹滿或疼痛、噫氣頻作、納食減少、脈弦、苔薄膩。

虛秘

屬氣血虛弱者,則見面色唇甲光白無華、頭眩心悸、神疲氣怯、舌淡苔薄、脈虛細等。

如陰寒凝結,可有腹冷痛、喜熱畏寒、脈沉遲舌痰苔白潤等證。

2.治法:取大腸經俞、募穴及下合穴為主。實秘用瀉法,虛秘針用補法,寒秘可則灸。

3.處方:大腸俞、天樞、支溝、上巨虛。熱結加合谷、曲池;氣滯加中脘、行間;氣血虛弱加脾俞、腎俞;寒秘灸氣海、神閼。

 

 

癃閉

 

本病以排尿困難,甚或小便閉塞不通為主證。病勢緩,點滴而下者謂之「癃」;

病勢急小便不通,欲溲不下者稱為「閉」。

1.腎氣不足

主證:小便淋瀝不爽、排尿無力、面色晄白、神氣怯弱、腰膝酸軟、舌淡、脈沉細而尺弱。

治法:以取足少陰經穴為主,輔以膀胱經背俞穴,針用補法或用灸。

處方:陰谷、腎俞、三焦俞、氣海、委陽。

2.溫熱下注

主證:小便量少、熱赤、甚至閉寒不通、小腹脹、口渴、舌紅苔黃、脈數。

治法:以取足太陰經穴為主,針用瀉法、不灸。

處方:三陰交、陰陵泉、膀胱俞、中極。

3.外傷

主證:小便不利、欲解不下、小腹脹滿、有外傷或手術病史。

治法:以通調膀胱氣機為主,針灸酌選。

處方:中極、三陰交。

 

 

淋證

 

淋證是指小便頻數、淋瀝刺痛、溲之不盡等證而言,包括現代醫學的泌尿系感染和泌尿繫結石等病。

 

1.主證

排尿時莖中澀痛、淋漓不盡;或見小腹脹滿,點滴難下;甚或突然腰痛;

有兼尿中見血;或尿時挾砂石;或小便渾濁、粘稠如膏。亦有不耐勞累,遇勞而發作者。

2.治法:以疏利膀胱氣血、利尿定痛為主,針用瀉法或平補平瀉。

3.處方;膀胱俞、中極、陰陵泉、行間、太溪。

加減:如尿血加血海、三陰交;小便如膏加腎俞、照海;

少腹痛滿加曲泉;尿中結石加委陽、然谷;遇勞即發者去行間加灸百會、氣海。

 

遺精

 

可分夢遺和滑精。凡有夢而遺精者名夢遺;無夢而精自滑出的為滑精。

1.主證:夢遺每在睡夢中發生遺泄、睡眠不安、陽事易舉。

如久遺而又頻繁者,可有頭暈、精神不振、耳鳴腰酸等證。

滑精則不拘晝夜,動念則常有精液滑出,形體瘦弱,脈細軟,甚至心悸、陽萎等。

2.治法:夢遺以交通心腎為主,針用平補平瀉法;滑精以補腎為主,針用補法或針灸並用。

3.處方:關元、大赫、志室。

夢遺加心俞、神門、內關;滑精加腎俞、太溪、足三里。

 

陽痿

 

1.主證:陰莖痿軟不能勃起或勃起不堅。常伴頭暈目眩、面色晄白、神疲腰膝酸軟、脈細弱等證。

2.治法:以補腎氣為主,針用補法或針灸並用。

3.處方:腎俞、命門、三陽交、關元。

[附註]本病多屬功能性,因此在治療時可加強作思想工作,治療時停止房事。

 

 

不寐

 

指以經常不易入睡或睡不深熟為特徵的一種病證。

1.主證:

難以入寐,寐而易醒,醒後不易再睡,亦有時寐時醒甚或徹夜不寐等。

病因不同,各有兼證;如屬心脾虧損,則為多夢易醒、心悸、健忘、易汗出、脈多細弱;

腎虛則頭暈、耳鳴、遺精、腰酸、舌紅、脈細數;

心膽氣虛則見心悸多夢、喜驚易恐、舌淡、脈弦細;

精志抑鬱肝陽上擾則為性情急燥易怒、頭暈、頭痛、脅脹脹痛、脈弦;

胃中不和則見脘悶曖氣或脘腹脹痛、苔厚膩,脈滑等證。

2.治法:以安神為主。根據辯證選穴,針用補法或平補平瀉法,或針灸並用。

3.處方;神門、三陰交。

心脾虧損加心俞、厥陰俞、脾俞;腎虧加心俞、太溪;

心膽氣虛加心俞、膽俞、大陵、丘墟;肝陽上擾配肝俞、間使、太沖;脾胃不和配胃俞、足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