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時氣病起諸勞複方第十四

 

凡得毒病癒後,百日之內,禁食豬,犬,羊肉,並傷血及肥魚久膩,幹魚則必大下痢,

下則不可複救,又禁食麵食,胡蒜,韭薤,生菜,蝦輩,食此多致復發則難治,

又令到他年數發也,治篤病新起早勞,及食飲多致欲死方。

燒鱉甲服方寸匕。

 

又方,以水服胡粉少許。

又方,粉三升,以暖水和服之,濃覆取汗。

又方,幹蘇一把,水五升,煮取二升,盡服之,無干者生亦可用,加生薑四兩,豉一升。

又方,鼠屎,兩頭尖者二七枚,豉五合,以水三升煎半,頓服之,可服,溫覆取汗愈,

有麻子仁納一升,加水一升,彌良,亦可納枳實,蔥白一虎口也。

 

又方,取伏雞子殼碎之,熬令黃黑,細末,熱湯服一合,溫覆取汗。

又方,大黃,麻黃各二兩,梔子仁十四枚,豉一升,水五升,煮取三升,分再服,當小汗及下痢。

又方,濃煮甘皮服之,蘆根亦佳。覺多而發複方,燒飯篩末,服方寸匕,良。

 

治交接勞複,陰卵腫,或縮入腹,腹中絞痛或便絕方。燒婦人月經衣服方寸匕。

又方,取 子一枚,撞之三十六,放於戶中,逐使喘極,乃刺脅下取血一升,酒一升,

合和飲之,若卒無者,但服血,慎勿使冷,應用。

又方,取所交接婦人衣,覆男子上。一食久,活。

 

又方,取 脛及血,和酒飲之,瘥。

又方,刮青竹茹二升,以水三升,煮令五六沸,然後絞去滓。以竹茹湯溫服之,此方亦通治勞複。

又方,礬石一分,硝三分,末,以大麥粥清,可方寸匕,三服,熱毒隨大小便出。

 

又方,取蓼子一大把,水 取汁,飲一升,幹者濃取汁服之,蔥頭搗,以苦酒和服,亦佳。

又方,蚯蚓數升,絞取汁,服之良。

若瘥後,病男接女,病女接男。安者陰易,病者發複,複者亦必死。

卒陰易病,男女溫病,瘥後雖數十日,血脈未和,尚有熱毒,與之交接者,即得病曰陰易殺人。

甚于時行,宜急治之。

 

令人身體重,小腹急熱上腫胸,頭重不能舉,眼中生 ,膝脛拘急欲死方。

取婦人 ,親陰上者,割取燒末,服方寸匕,日三,小便即利,而陰微腫者,此當愈。

得童女 亦良,若女病亦可用男 。

 

又方,鼠屎兩頭尖者二七枚,藍一把,水五升,煮取二升,盡服之,溫覆取汗。

又方,蚯蚓二十四枚,水一斗,煮取三升,一服,仍取汗,並良。

 

又方,末乾薑四兩,湯和頓服,溫覆取汗,得解止。

又方,男初覺,便灸陰三七壯,若已盡。甚至百壯即愈,眼無妨,陰道瘡複常。

兩男兩女,並不自相易,則易之為名,陰陽交換之謂也。

 

凡欲病患不復,取女人手足爪二十枚,又取女中下裳帶一尺燒灰,以酒若米飲服之。大病瘥後,小勞便鼻衄。

左顧牡蠣十分,石膏五分,搗末,酒服方寸匕,日三四,亦可蜜丸服,如梧子大服之。

大病瘥後多虛汗,及眼中流汗方。 杜仲,牡蠣分等,暮臥水服,五匕則停,不止更作。

 

又方,甘草二兩,石膏二兩,搗末,以漿服方寸匕,日二服,瘥。

又方,龍骨,牡蠣,麻黃根末雜粉以粉身,良。

又瘥複虛煩不得眠。眼中 疼懊 ,豉七合,烏梅十四枚,水四升,先煮梅取二升半,

納豉取一升半,分再服。無烏梅,用梔子十四枚亦得。

 

又方,黃連四兩,芍藥二兩,黃芩一兩,膠三小挺,水六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亦可納乳子黃二枚。

又方,千里流水一石,揚之萬度,二斗半,半夏二兩,洗之,秫米一斗,茯苓四兩,合煮得五升,分五服。

 

附方

《梅師方》,治傷寒瘥後,交接發動,困欲死,眼不開,不能語方。

梔子三十枚,水三升,煎取一升,服。

 

治瘴氣疫癘溫毒諸方第十五

 

屬性:避瘟疫藥幹散,大麻仁,柏子仁,乾薑,細辛各一兩,附子半兩,炮,搗,篩,

正旦以井華水,舉家各服方寸匕。疫極,則日三服。日一服。

老君神明白散,朮一兩,附子三兩,烏頭四兩,桔梗二兩半,細辛一兩,搗,篩,

正旦服一錢匕,一家合藥,則一裡無病,此帶行所遇,病氣皆消。

 

若他人有得病者,便溫酒服之方寸匕,亦得。病已四五日,以水三升,煮散,服一升,覆取汗出也。

赤散方,牡丹五分,皂莢五分炙之,細辛、乾薑、附子各三分,肉桂二分,真珠四分,躑躅四分,

搗,篩為散,初覺頭強邑邑,便以少許納鼻中,吸之取吐,溫酒服方寸匕,覆眠得汗,即瘥,

晨夜行,及視病,亦宜少許以納粉,粉身佳。牛馬疫,以一匕著舌下,溺灌,日三四度,甚妙也。

 

度瘴散,辟山瘴惡氣。若有黑霧鬱勃及西南溫風,皆為疫癘之候方。

麻黃,椒各五分,烏頭三分,細辛、朮、防風、桔梗、桂、乾薑各一分,搗,篩,

平旦酒服一貯盞匕,辟毒諸惡氣,冒霧行,尤宜服之。

 

太乙流金方,雄黃三兩,雌黃二兩,礬石、鬼箭各一兩半。羚羊角二兩,搗為散,

三角絳囊,一兩帶心前並門戶上。月旦青布裹一刀圭。中庭燒溫,病患亦燒熏之,即瘥。

辟天行疫癘,雄黃,丹砂,巴豆,礬石,附子,乾薑,分等,搗,蜜丸,

平旦向日吞之。一丸如胡麻大,九日止,令無病。

 

常用辟溫病散方,真珠,肉桂各一分,貝母三分熬之,雞子白熬令黃黑,三分,

搗篩,歲旦服方寸匕,若歲中多病,可月月朔望服之,有病即愈,病患服者,當大效。

虎頭殺鬼方,虎頭骨五兩,朱砂、雄黃、雌黃各一兩半,鬼臼、皂莢、蕪荑各一兩,

搗,篩,以蠟蜜和如彈丸,絳囊貯系臂,男左,女右,家中懸屋四角,

月朔望夜半,中庭燒一丸,一方有菖蒲、藜蘆,無虎頭、鬼臼、皂莢,作散帶之。

 

趙泉黃膏方,大黃、附子、細辛、乾薑、椒桂各一兩,巴豆八十枚,去心皮,搗細,

苦酒漬之,宿臘月豬膏二斤。煎三上三下,絞去滓,蜜器貯之,初覺勃色便熱,如梧子大一丸,

不瘥,又服亦可,火炙以摩身體數百遍,佳,並治賊風,走遊皮膚,並良,可預合之,便服即愈也。

單行方朮,西南社中柏,東南枝取曝幹,末,服方寸匕,立瘥。

 

又方,正月上寅日,搗女青屑。三角絳囊,貯系戶上帳前,大吉。

又方,馬蹄木搗屑二兩,絳囊帶之,男左,女右。

又方,正月朔旦及七月,吞麻子、小豆各二七枚,又各二七枚,投井中,又以附子二枚,小豆七枚,令女子投井中。

 

又方,冬至日,取雄赤雞作臘,至立春煮食盡,勿分他人,二月一日,取東行桑根,大如指懸門戶上,又人人帶之。

又方,埋鵲於圊前。斷溫病令不相染。著斷發仍使長七寸,盜著病患臥席下。

又方,以繩度所住戶中壁,屈繩結之。

 

又方,密以艾灸病患床四角,各一壯不得令知之,佳也。

又方,取小豆,新布囊貯之,置井中三日出,舉家男服十枚,女服二十枚。

又方,桃木中蟲屎末,服方寸匕。

 

又方,鮑魚頭燒三指撮,小豆七枚,合末服之,女用豆二七枚。

又方,熬豉雜土酒漬,常將服之。

又方,以鯽魚密緻臥下,勿令知之。

 

又方,柏子仁,細辛, 米,乾薑三分,附子一分,末,酒服方寸匕,日服三,服十日。

又方,用麥 服 米,乾薑,又云麻子仁,可作三種服之。

 

附方

《外台秘要》辟瘟方 取上等朱砂一兩,細研,白蜜和丸,如麻子大,

常以太歲日平旦,一家大小,勿食諸物,面向東立,各吞三七丸,永無疾疫。

 

卷三

 

治寒熱諸瘧方第十六

 

治瘧病方。鼠婦,豆豉二七枚,合搗令相和。未發時服二丸,欲發時服一丸。

又方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

又方 用獨父蒜于白炭上燒之,末。服方寸匕。

 

又方 五月五日,蒜一片(去皮,中破之,刀割),合容巴豆一枚(去心皮,納蒜中,令合)。

以竹挾以火炙之,取可熱,搗為三丸。未發前服一丸。不止,複與一丸。

又方 取蜘蛛一枚,蘆管中密塞,管中以綰頸,過發時乃解去也。

 

又方 日始出時,東向日再拜,畢正長跪,向日叉手,當閉氣,以書墨注其管兩耳中,各七注,

又丹書舌上,言子日死,畢,複再拜,還去勿顧,安臥勿食,過發時斷,即瘥。

又方 多煮豉湯,飲數升,令得大吐,便瘥。

 

又方 取蜘蛛一枚,著飯中合丸吞之。

又方 臨發時,搗大附子下篩,以苦酒和之,塗背上。

又方 鼠婦蟲子四枚各一,以飴糖裹之,丸服,便斷,即瘥。

 

又方 常山(搗,下篩成末)三兩,真丹一兩。

白蜜和,搗百杵,丸如梧子。先發服三丸,中服三丸,臨臥服三丸,無不斷者。常用,效。

又方 大開口,度上下唇,以繩度心頭,灸此度下頭百壯,又灸脊中央五十壯,過發時,灸二十壯。

 

又方 破一大豆(去皮),書一片作“日”字,一片作“月”字,

左手持“日”,右手持“月”,吞之立愈。向日服之,勿令人知也。

 

又方 皂莢三兩(去皮,炙),巴豆一兩(去心皮)。搗,丸如大豆大。一服一枚。

 

又方 巴豆一枚(去心皮),射 如巴豆大,棗一枚(去皮)。合搗成丸。先發各服一丸如梧子大也。

又方 常山、知母、甘草、麻黃等分。搗蜜和丸如大豆。服三丸,比發時令過畢。

又方 常山三兩,甘草半兩。水酒各半升,合煮取半升。先發時一服,比發令三服盡。

 

又方 常山三兩(銼)。以酒三升,漬二三日,平旦作三合服。欲嘔之,臨發又服二合,便斷。舊酒亦佳,急亦可煮。

又方 常山三兩,秫米三百粒。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之服,至發時令盡。

又方 若發作無常,心下煩熱。取常山二兩,甘草一兩半。

合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再服,當快吐,仍斷,勿飲食。

 

老瘧久不斷者。常山三兩,鱉甲一兩(炙),升麻一兩,附子一兩,烏賊骨一兩。

以酒六升,漬之,小令近火,一宿成。服一合,比發可數作。

又方 藜蘆、皂莢各一兩(炙),巴豆二十五枚。並搗,熬令黃,根據法搗蜜丸如小豆。

空心服一丸,未發時一丸,臨發時又一丸,勿飲食。

 

又方 牛膝莖葉一把(切)。以酒三升服,令微有酒氣,不即斷。更作,不過三服而止。

又方 末龍骨方寸匕。先發一時,以酒一升半,煮三沸。及熱盡服,溫覆取汗,便即效。

又方 常山三兩,甘草半兩,知母一兩。搗蜜丸。至先發時,服如梧子大十丸,次服減七丸八丸,後五六丸,即瘥。

 

又方 先發二時,以炭火床下,令脊腳極暖被覆,過時乃止。此治先寒後熱者。

又方 先炙鱉甲(搗末)方寸匕。至時令三服盡,用火炙,無不斷。

又方 常山三兩。搗,篩,雞子白和之丸。

空腹三十丸,去發食久三十丸,發時三十丸,或吐或否也,從服藥至過發時,勿飲食。

治溫瘧不下食。知母、鱉甲(炙)、常山各二兩,地骨皮三兩(切),竹葉一升(切),石膏四兩。

以水七升,煮二升五合。分溫三服。忌蒜、熱面、豬、魚。

 

治瘴瘧。常山、黃連、豉(熬)各三兩,附子二兩(炮)。搗,篩,蜜丸。空腹服四丸,欲

發三丸,飲下之,服藥後至過發時,勿吃食。

若兼諸痢者。黃連、犀角各三兩,牡蠣、香豉各二兩,並熬龍骨四兩。

搗,篩,蜜丸服四十丸。日再服,飲下。

 

無時節發者。常山二兩,甘草一兩半,豉五合。綿裹,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再服,快吐。

無問年月,可治三十年者。常山、黃連各三兩。酒一斗,宿漬之,曉以瓦釜煮取六升。

一服八合,比發時令得三服。熱當吐,冷當利,服之無不瘥者,半料合服得。

勞瘧積久,眾治不瘥者。生長大牛膝一大虎口。以水六升,煮取二升。空腹一服,欲發一服。

禳一切瘧。是日抱雄雞,一時令作大聲,無不瘥。

 

又方 未發,頭向南臥,五心及額舌七處,閉氣書“鬼”字。

咒法。發日執一石于水濱,一氣咒云,

眢眢圓圓,行路非難,捉取瘧鬼,送與河官,急急如律令,投于水,不得回顧。

治一切瘧,烏梅丸方。甘草二兩,烏梅肉(熬)、人參、桂心、肉蓯蓉、知母、牡丹各二兩,

常山、升麻、桃仁(去皮尖,熬)、烏豆皮(熬膜取皮)各三兩。

桃仁研,欲丸入之,搗篩,蜜丸,蘇屠臼搗一萬杵。

發日,五更酒下三十丸,平旦四十丸,欲發四十丸,不發日空腹四十丸,晚三十丸,無不瘥。

徐服後,十餘日吃肥肉發之也。

 

凡見瘧。白驢蹄二分(熬),大黃四分,綠豆三分(末),砒霜二分,光明砂半分,雄黃一分。

搗蜜丸如梧子。發日平旦冷水服二丸。七日內忌油。

 

附方

《外台秘要》治瘧不痊。乾薑、高良薑等分。為末,每服一錢,水一中盞,煎至七分服。

《聖惠方》治久患勞瘧、瘴等方。用鱉甲三兩,塗酥炙令黃,去裙為末。臨發時溫酒調下二錢匕。

 

治瘧。用桃仁一百個,去皮尖,於乳缽中細研成膏,不得犯生水,候成膏,入黃丹三錢,丸如梧子大。

每服三丸,當發日,面北用溫酒吞下。如不飲酒,井花水亦得。五月五日午時合,忌雞犬婦人見。

又方 用小蒜不拘多少,研極爛,和黃丹少許,以聚為度,丸如雞頭大,候幹。每服一丸,新汲水下,面東服,至妙。

 

 

治卒發癲狂病方第十七

 

治卒癲疾方。灸陰莖上宛宛中三壯,得小便通,則愈。

又方 灸陰莖上三壯,囊下縫二七壯。

又方 灸兩乳頭三壯,又灸足大趾本聚毛中七壯,灸足小趾本節七壯。

 

又方 取葶藶一升,搗三千杵,取白犬倒懸之,以杖犬,令血出,承取以和葶藶末,服如麻子大一丸,三服取瘥。

又方 莨菪子三升。酒五升,漬之出,曝幹,漬盡酒止。搗服一錢匕,日三,勿多,益狂。

又《短劇》癲狂莨菪散。莨菪子三升。末之,酒一升,漬多日出,搗之,

以向汁和絞去滓,湯上煎,令可丸,服如小豆三丸,日三。

口面當覺急,頭中有蟲行者,額及手足應有赤色處,如此必是瘥候,若未見,服取盡矣。

 

又方 末房葵,溫酒服一刀圭至二三,身潤又小不仁為候。

又方 自縊死者繩,燒三指撮,服之。

凡癲疾,發則僕地,吐涎沫,無知強掠,起如狂,反遺糞者,難治。

治卒發狂方。燒蝦蟆搗末,服方寸匕,日三服之,酒服。

 

又方 臥其人著地,以冷水淋其面,為終日淋之。

治卒狂言鬼語方。針其足大拇趾爪甲下入少許,即止。

又方 以甑帶急合縛兩手,火灸左右脅,握肘頭文俱起,七壯,須臾,鬼語自道姓名,乞去,徐徐詰問,乃解手耳。

 

凡狂發則欲走,或自高貴稱神聖,皆應備諸火炙,乃得永瘥耳。

若或悲泣呻吟者,此為邪魅非狂,自根據邪方治之。

《近效方》,已生蠶紙作灰,酒水任下,瘥。療風癲也。

 

附方

《斗門方》治癲癇。用艾于陰囊下穀道正門當中間,隨年數灸之。

《千金方》治風癲百病。麻仁四升,水六升,猛火煮,令牙生,去滓,煎取七合,

旦空心服,或發或不發,或多言語,勿怪之。但人摩手足須定,凡進三劑愈。

 

又方 治狂邪發無時,披頭大叫,欲殺人,不避水火。苦參以蜜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薄荷湯下。

《外台秘要》治風癇,引脅牽痛,發作則吐,耳如蟬鳴。

天門冬去心皮,曝幹,搗篩。酒服方寸匕。若人久服,亦能長生。

《廣利方》治心熱風癇。爛龍角濃研汁,食上服二合,日再服。

 

《經驗後方》治大人小兒久患風癇,纏喉 嗽,遍身風疹,急中涎潮。

蓋此藥不太吐逆,只出涎水,小兒服一字,瓜蒂不限多少,細碾為末,壯年一字,十五以下、

老怯半字,早晨井花水下。一食須含沙糖一塊,良久涎如水出。

年深涎盡,有一塊如涎布,水上如鑒矣。涎盡,食粥一兩日。

如吐多困甚,即咽麝香湯一盞即止矣。麝細斫,溫水調下。

昔天平尚書覺昏眩,即服之,取涎有效。

 

《明皇雜錄》云,開元中有名醫紀朋者,觀人顏色談笑,知病深淺,不待診脈。

帝聞之,召於掖庭中,看一宮人。每日間則笑歌啼號,若狂疾,而足不能履地。

朋視之曰此必因食飽而大促力,頓僕於地而然。

 

乃飲以云母湯,令熟寐,覺而失所苦,問之乃言因太華公主載誕,宮中大陳歌吹,

某乃主謳,懼其聲不能清且長,吃豚蹄羹飽,而當筵歌大麯,曲罷覺胸中甚熱,戲於砌臺上,

高而墜下,久而方惺,病狂,足不能及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