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刺灸

皮膚針療法

 

皮膚針為叢針淺刺法,是以多支短針淺刺人體一定部位(穴位)的一種針刺方法。

它是我國古代「半刺」「浮刺」「毛刺」等針法的發展。

《靈樞.官針》:「半刺者,淺內而疾髮針,無針傷肉,如拔毛狀」「浮刺者,傍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也」

「毛刺者,刺浮痹皮膚也。」皮膚針法可以「疏通經絡」「調和氣血」,促使機體恢復正常,從而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皮膚針針具及術前準備

皮膚針是針頭呈小錘形的一種針具,一般針柄長15-19cm,一端附有蓮蓬狀的針盤,下邊散嵌著不鏽鋼短針。

根據所用針具針支數目多少的不同,又分別稱之為梅花針(五支針)、七星針(七支針)、羅漢針(十八支針)等。

針尖不宜太銳,應呈松針形。

針柄要堅固具有彈性,全束針尖應平齊、防止偏斜、鉤曲、鏽蝕和缺損。

針具的檢查,可用干脫脂棉輕沾針尖,如果針尖有鉤或有缺損時則棉絮易被帶動。

針具在使用前應注意消毒,一般可用75%酒精浸泡30分鐘。

皮膚針針刺方法

右手握針柄,以無名指、小指將針柄未端固定於小魚際,針柄未端露出手掌後約2-5cm

以拇中二指夾持針柄,食指置於針柄中段上面。

叩刺分為三種:

輕刺、重刺和中等刺法。輕刺用力較小,針尖接觸皮膚的時間愈短愈好。

重刺用力稍大,針尖接觸皮膚的時間可稍長。

不論輕刺、重刺都應注意運用腕部彈力,使針尖刺到皮膚後,由於反作用力而使針彈起,這樣可減輕針刺部位的疼痛。

中等度刺法,用力介於輕刺、重刺之間。

叩刺速度要均勻,防止快慢不一、用力不勻地亂刺。

針尖起落要呈垂直方向,即將針垂直地刺下,垂直地提起,如此反覆操作。

防止針尖斜著刺入和向後拖拉著起針,這樣會增加病人的疼痛。

針刺部位須準確,按預定應刺部位下針,每一針之間的距離,一般在1.01.5cm之間。

皮膚針針刺部位

可分為三種,一種是局部叩刺,即在病變局部按經脈循行叩刺,或在其局部由外圍向中心叩刺。

另一種是按經脈辨證循經取穴。

還有一種是整體叩刺,即先刺脊柱兩旁,由背至骶,後刺項部及病變局部。

對某些病變在脊柱附近及其他有關部位上所出現的一些特殊所見(如敏感點、條索狀物,結節等)均為重點叩刺部位。

上述三法可單獨應用,也可結合應用。各部位叩刺順序如下:

頭部、項部、頸部、肩胛部、脊背部、骶部、上肢、面部、眼部、鼻部和耳部。

皮膚針適應範圍

主要的常見適應證有如下幾種:

頭痛、偏頭痛,胸痛、脅痛,失眠,上下肢痛及腰扭傷,口眼喎斜,痹證,呃逆,痿證,胃脘痛、嘔吐,

腹痛,哮喘、咳嗽,遺尿,遺精、陽萎,心悸,眩暈,痛經,小兒驚風,目疾,鼻塞、鼻淵,瘰癧,

皮膚針注意事項

1)注意檢查針具,當發現針尖有鉤毛或缺損、針鋒參差不齊者,須及時修理。

2)針具及針刺局部皮膚(包括穴位)均應消毒。

重刺後,局部皮膚須用酒精棉球消毒並應注意保持針刺局部清潔,以防感染。

3)局部皮膚有創傷及潰瘍者,不宜使用本法。

 

皮內針療法 

 

皮內針是以特製的小型針具固定於腧穴部的皮內或皮下,進行較長時間埋藏的一種方法。

又稱埋針法。臨床需作較長時間留針的病症,可採用本法。

皮內針針具

皮內針是用不鏽鋼特製的小針。

有顆粒型、撳釘型兩種:顆粒型(麥粒型):一般針長約1cm,針柄形似麥粒或呈環形,針身與針柄成一直線。

撳釘型(圖釘型):針身長約0.2-0.3cm,針柄呈環形,針身與針柄呈垂直狀。

   

皮內針針刺方法

針刺前針具和皮膚(穴位)均進行常規消毒。

1)顆粒型皮內針操作方法:

刺入操作:左手拇食指按壓穴位上下皮膚,稍用力將針刺部皮膚撐開固定,右手用小鑷子夾住針柄,

沿皮下將針刺入真皮內,針身可沿皮下平行埋入0.5-1.0cm

 

針刺方向:採取與經脈成十字型交叉狀,例如肺俞(膀胱經背部第一側線上),經線循行是自上而下,

針則自左向右,或自右向左的橫刺,使針與經線成十字交叉型。

根據病情選取穴位。

 

埋藏固定:皮內針刺入皮內後,在露出皮外部分的針身和針柄下的皮膚表面之間粘貼一塊小方形

1.0*1.0cm)膠布,然後再用一條較前稍大的膠布,覆蓋在針上。

這樣就可以保護針身固定在皮內,不致因運動的影響而使針具移動或丟失。

2)撳釘型皮內針:多用於面部及耳穴等須垂直淺刺的部位。

用時以小鑷子或持針鉗夾住針柄,將針尖對準選定的穴位,輕輕刺入,然後以小方塊膠布粘貼固定。

另外,也可以用小鑷子夾針,將針柄放在預先剪好的小方塊膠布上粘住,手執膠布將其連針貼刺在選定的穴位上。

埋針時間的長短,可根據病情決定,一般1-2天,多者可埋6-7天,暑熱天埋針不宜超過2天,以防止感染。

埋針時間的長短,可根據病情決定,一般天,多者可埋天,暑熱天埋針不宜超過天,以防止感染。

皮內針適應範圍

埋針療法臨床多應用於:

神經性頭痛、偏頭痛、胃痛、膽絞痛、脅痛、腕踝關節扭傷等。

還可應用於某些慢性疾病,

如:神經衰弱、高血壓、哮喘、月經不調、面肌痙攣、眼瞼(目閏)動、遺尿、尿頻、痹證等。

皮內針注意事項

1)每次取穴,一般取單側,或取兩側對稱同名穴。

2)埋針要選擇易於固定和不妨礙肢體活動的穴位。

3)埋針後,患者感覺刺痛或妨礙肢體活動時,應將針取出重埋或改用其他穴位。

4)針刺前,應對針體詳細檢查,以免發生折針事故。

5)注意消毒,暑熱天埋針時間不超過2天,以防感染。

 

三棱針療法

 

三棱針是用於點刺放血的針具,

用它刺破患者身體上的一定穴位或淺表血絡,放出少量血液,以治療疾病的方法稱刺絡法。

亦稱為「刺血絡」。

古人對刺絡放血非常重視。

如《靈樞.九針論》談到九針中的鋒針主要就用於「瀉熱出血」。

《素問.血氣形志篇》說「凡治病必先去其血」。

《靈樞.九針十二原》篇中還提出了「宛陳則除之」的治療原則。

《靈樞.官針》中更有「絡刺」、「贊刺」、「豹文刺」等法,雖針具、方法不盡相同,但都屬於刺絡放血法的範疇。

《靈樞.血絡論》還進一步闡明刺血法的應用範圍,如血脈「盛堅橫以赤」,「小者如針」,「大者如筋」等,

並指出有明顯瘀血現象的才能「瀉之萬全」,可見古人對此法是有豐富經驗的。

實踐證明:此法具有開竅、瀉熱、活血、消腫的作用。

三棱針針具

三棱針一般用不鏽鋼製成,針長約6cm,針柄較粗呈圓柱形,

針身呈三棱形,尖端三面有刃,針尖鋒利。

取法於古代九針之一的「鋒針」。

針具在使用前應先進行高壓消毒。

或放入70%—75%的酒精內浸泡2030分鐘。

施針前局部皮膚用含2%碘酒棉球消毒,

再用酒精棉球脫碘。

三棱針針刺方法

三棱針的針刺方法一般分為點刺法、散刺法、瀉血法三種。

點刺法:

針刺前,在預定針刺部位上下用左手拇食指向針刺處推按,使血液積聚於針刺部位,然後消毒。

針刺時左手拇食中三指夾緊被刺部位或穴位,右手持針,用拇食兩指捏住針柄,中指指腹緊靠針身下端,

針尖露出12分,對準針刺的穴位或部位,刺入12分,隨即將針迅速退出,輕擠壓針孔周圍,使其出血少許。

然後用消毒棉球按壓針孔。此法多用於指趾未端穴位如:十宣,十二井穴等處。

散刺法:

散刺法是對病變局部周圍進行點刺的一種方法,根據病變部位大小不同,

可刺1020針以上,由病變外緣環形向中心點刺,以促使淤滯的瘀血或水腫得以排除,

達到「宛陳則除之」,去瘀生新,通經活絡的目的。

 

此法多用於局部瘀血,血腫或水腫,頑癬等,針刺深淺根據局部肌肉厚薄、血管深淺而定。

瀉血法:

先用帶子或橡皮管,結紮在針刺部位上端(近心端),然後迅速消毒。

針刺時左手拇指壓在被針刺部位下端。

右手持三棱針對準被針刺部位的靜脈,刺入脈中(0.5-1分深左右)即將針迅速退出,

使其流出少量血液,出血停止後,再用消毒棉球按壓針孔。

 

當出血時,也可輕輕按靜脈上端,以助瘀血外出,毒邪得瀉。

瀉血法一般隔23天治療一次,出血量較多的可間隔121次。

三棱針適應範圍

三棱針刺絡法具有通經活絡、開竅瀉熱、消腫止痛作用。

各種實證,熱證,瘀證和經絡瘀滯、疼痛等症均可應用。

三棱針注意事項

注意無菌操作,以防感染。

點刺、散刺時,手法宜輕,宜淺,宜快。瀉血法一般出血不宜過多,注意切勿刺傷深部大動脈。

虛證,婦女產後及有自發出血傾向或損傷後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使用。

 

水針療法

 

「水針」又稱「穴位注射」,是選用中西藥物注入有關穴位以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

水針用具及常用藥液

用具:使用消毒的注射器和針頭。

根據使用藥物的劑量大小及針刺的深度

選用不同的注射器和針頭。

 

常用的注射器為1ml(用於耳穴和眼區穴位)、

2ml5ml10ml20ml

常用針頭為4-6號普通注射針頭,牙科用5號長針頭,及封閉用長針頭。

常用藥物:水針的常用藥物有以下幾類:

1)中草藥製劑:復方當歸注射液、丹參、板藍根、威靈仙、徐長卿、夏天無、

腫節風、丁公藤、魚腥草、銀黃注射液等多種中草藥注射液。

 

2)維生素製劑:如維生素B1B6B12,維生素CK3等。

 

3)其他常用藥物:如葡萄糖注射液、生理鹽水、鹽酸普魯卡因注射液,注射用水等。

許多供肌肉注射用的藥物也可考慮作小劑量穴位注射。

水針穴位選擇

1)一般可根據針灸治療時的處方原則進行辨證選穴。

2)作為水針的特點,臨床上常結合經絡、經穴的觸診法選取陽性反應點進行治療:

即用拇指或食指以均勻的力量在患者體表進行按壓、觸摸、滑動,以檢查其有無壓痛、

條索狀或結節等陽性反應物,以及皮膚的凹陷、隆起、色澤的變化等。

 

觸診檢查的部位一般是背腰部的背俞穴,四肢部則沿經絡循行路線觸摸,

尤其是原穴、郄穴、合穴等特定穴部位及一些經驗穴。

有壓痛等陽性反應者,注入反應點往往效果較好,反應不明顯者,也可取有關俞、募、郄穴進行治療。

3)軟組織損傷者可選取最明顯的壓痛點;較長肌肉的肌腹或肌腱損傷時,可取肌肉的起止點;

腰椎間盤突出症,可將藥液注入到神經根附近。

4)耳穴根據耳針療法中耳穴的探查方法選取有關穴位。

水針操作方法

1)操作程序:

根據所選穴位及用藥量的不同選擇合適的注射器和針頭。

局部皮膚常規消毒後,用無痛快速進針法將針刺入皮下組織,然後緩慢推進或上下提插,

探得酸脹等「得氣」感應後,回抽一下,如無回血,即可將藥物推入。

一般疾病用中等速度推入藥液;

慢性病體弱者用輕刺激,將藥液緩慢輕輕推入;急性病體強者可用強刺激,快速將藥液推入。

如需注入較多藥液時,可將注射針由深部逐步提出到淺層,邊退邊推藥,或將注射針更換幾個方向注射藥液。

2)注射角度與深淺:

根據穴位所在部位與病變組織的不同要求,決定針刺角度及注射的深淺。

同一穴位可從不同的角度刺入。

也可按病情需要決定注射深淺度,如三叉神經痛於面部有觸痛點,可在皮內注射成一「皮丘」;

腰肌勞損多在深部,注射時宜適當深刺等。

3)藥物劑量:

穴位注射的用藥劑量決定於注射部位及藥物的性質和濃度。

頭面部和耳穴等處用藥量較小,每個穴位一次注入藥量為0.1-0.5ml,四肢及腰背部肌肉豐厚處用藥量較大,

每個穴位一次注入藥量為2-15ml;刺激性較小的藥物,如葡萄糖、生理鹽水等用量較大,

如軟組織勞損時,局部注射葡萄糖液可用10-20ml以上,而刺激性較大的藥物(如乙醇)以及特異性藥物

(如阿托品、抗生素)一般用量較小,即所謂小劑量穴位注射,

每次用量多為常規用量的1/10-1/3。中藥注射液的常用量為1-2ml

4)療程:

每日或隔日注射一次,反應強烈者亦可隔2-3日一次,穴位可左右交替使用。

10次為一療程,休息5-7天再進行下一個療程的治療。

水針適應範圍

水針療法的應用範圍較廣,凡是針灸的適應症大部分都可用本法治療。

1)運動系統疾病:痹證(肩周炎、風濕性關節炎)、腰腿痛(腰肌勞損、骨質增生、椎間盤突出)、扭傷等。

2)神經系統疾病:頭痛、不寐、口眼歪斜、痿證、三叉神經痛、坐骨神經痛、肋間神經痛、癲狂癇證等。

3)消化系統疾病:胃痛(胃下垂、潰瘍病、胃腸神經官能症)、腹瀉、痢疾等。

4)呼吸系統疾病:咳嗽(急慢性支氣管炎、上呼吸道感染)、哮喘、肺癆等。

5)心血管病:心悸(心動過速)、心痛(冠心病、心絞痛)、高血壓等。

6)外科、皮膚科疾病:乳癰、腸癰、腹痛(潰瘍病穿孔、腸梗阻、膽石證、膽道感染)、

淋證(尿路結石)、風疹、痤瘡、銀屑病等。

7)五官科疾病:咽喉腫痛、目赤腫痛、中耳炎、鼻炎等。

8)婦產科、小兒科疾病:陰挺(子宮脫垂、催產;小兒肺炎、小兒腹瀉等。

9)用於外科手術的麻醉:穴位注射施行針麻的在五官科中用的最多,

用穴有體穴、耳穴,用藥有生理鹽水,維生素注射液及洋金花等中藥製劑。

 

水針注意事項

治療時應對患者說明治療特點和注射後的正常反應。

1、嚴格遵守無菌操作、防止感染,最好每注射一個穴位換一個針頭。

使用前應注意藥物的有效期,不要使用過期藥。

並注意檢查藥液有無沉澱變質等情況,如已變質即應停止使用。

2、注意藥物的性能、藥理作用、劑量、配伍禁忌、副作用和過敏反應。

凡能引起過敏反應的藥物如青、鏈黴素,鹽酸普魯卡因等必須先作皮試,皮試陽性者不可應用。

副作用較嚴重的藥物,不宜採用。刺激作用較強的藥物,應謹慎使用。

3、一般藥液不宜注入關節腔、脊髓腔和血管內。

注射時如回抽有血,必須避開血管後再注射。

如誤入關節腔可引起關節紅腫熱痛等反應;如誤入脊髓腔,會損害脊髓,切須注意。

4、在神經干旁註射時,必須避開神經干,或淺刺以不達神經干所在的深度。

如神經干較淺,可超過神經干之深度,以避開神經干。

如針尖觸到神經干,患者有觸電感,就須退針,改換角度,避開神經干後再注射,以免損傷神經,帶來不良後果。

5、軀幹部穴位注射不宜過深,防止刺傷內臟。

背部脊柱兩側穴位針尖可斜向脊柱,避免直刺而引起氣胸。

6、年老體弱者,注射部位不宜過多,用藥劑量可酌情減少,以免暈針。

孕婦的下腹、腰骶部和三陰交、合谷等孕婦禁針穴位,一般不宜作穴位注射,以免引起流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