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針療法

 

芒針是一種特製的長針,用較細而富有彈性的不鏽鋼絲製成,因形狀細長發麥芒,故稱為芒針。

芒針是由古代九針之一的「長針」發展而來。

常用芒針的長度為寸,也有長度在一尺以上的。

芒針操作手法較為複雜,應用前必須練習基本功,掌握人體穴位深部解剖知識。

同時,必須嚴格注意手法操作,做到膽大心細,切勿輕率疏忽。

芒針針具

芒針的結構可分為以下四個部分:

針尖(針芒):

針的前端鋒銳部分,應圓利,不宜太銳。

針身:針尖和針柄之間。

芒針的長短、粗細的不同規格,

主要指針身而言。針身應圓滑、粗細均勻。

針根:針身與針柄交界的地方。

此處要牢固、以防脫落。

針柄:在針身之後,

一般用銅絲或銀絲繞成,呈圓筒狀。

臨床應用時,一般以5.0寸、6.0寸、8.0寸長

26號、28號粗細的芒針用途較多,8.0寸以上的芒針,一般臨床應用較少。

芒針治療特點

本療法有疏通經絡、調節人體臟俯功能的作用。

如芒針針刺鳩尾、巨闕穴位、可以調節上焦和全身的功能,治頭部,神志方面的疾病,如精神分裂症、躁狂症;

針刺中脘則調節中焦與全身的功能,可治療消化系統疾病;

針刺水分、陰交等穴可以治療下焦疾病。

 

芒針的異常輕巧,利用鋼絲的彈性,緩緩按壓,以達到進針時最大限度的減輕疼痛或無痛。

使良好的感應隨著針體移動,有的放矢的達到有關部位。

如對氣海穴施用不同刺法和手法,可使感應上行或下行;

對秩邊穴用不同手法,變換針刺方向、深度,可使感應向下肢擴散、向肛門及會陰、尿道放散,也可向少腹部放散。

 

芒針治療時,選穴要「少而精」,一般只須選用1-2個主要穴位即可,如坐骨神經痛取環跳,腰痛取帶脈等。

 

芒針針刺方法

芒針的各種刺法及補瀉手法,都是由針刺基本手法演變而來。

主要可分為五種。

1、進針:

進針時要避免疼痛,盡量達到無痛進針。

臨床施術時,一方面要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使其消除對針刺治療的恐懼心理,

另一方面,要注意針具是否合格,指力是否有力和運用的適當。

進針時先取好穴位,局部皮膚消毒後,刺手執針,使針尖抵觸穴位,然後押手配合,

利用指力和腕力,壓捻結合,迅速刺過表皮。

穿皮時手法動作要敏捷,以減輕病人痛感。

捻轉宜輕巧,幅度不宜過大。最好在180-360度間為宜。

2、出針:

在針刺施術完畢後,應把針退出。

方法是緩緩退向皮膚表面,再輕輕抽出,以免出血或疼痛。

如出針後發生血液從針孔迅速溢出或噴射者,為針尖刺破小動脈所致,此時不論補法或瀉法,

均應以干棉球立即按壓出血處,靜止片刻,直到血液停止溢出為止。

3、捻轉:

當進針達到一定深度後,可以施行捻轉手法。

在針體進出過程中,始終使針處於捻轉之下的轉動狀態。

在捻轉時務必輕捻緩進,左右交替;以拇指對食、中兩指的前後捻轉為主,不能只向單一方向捻轉。

如果不是這樣,針身易纏繞肌肉纖維,增加患者疼痛。

捻轉還有另一種含意,就是在刺入一定深度後,捻轉的動作按一定的規律結合輕重、

快慢的不同要求,可以起到一定的補瀉作用。

4、輔助手法:

所謂芒針的輔助手法,是在針刺到一定深度時,為達到應有針感而採用的輔助手法。

這主要靠押手的動作,以及刺手的靈巧配合。

方法時押手食指輕輕向下循按針身,如雀啄之狀;

同時,刺手略呈放射狀變換針刺方向,以擴大針感。

5、變換針刺方向刺法:

比如刺太陽穴,直刺僅能刺入一寸許,為了深刺以治療疾病,則在刺入0.5-0.6寸深時變為斜刺,

這時就要靠押手的準確動作來改變針刺的角度與方向,以達到針刺目的。

這種刺法要根據穴位的不同解剖特點,響應地改變押手所掌握的針刺角度,

以使針尖沿著變換的方向,順利深入。如天突穴,面部透穴等均應採用變向刺法。

針刺穴位的順序是自上而下,若一個患者須採用三種體位時,

先針背部,再針側部,後針腹部。即先請患者俯臥,再側臥,最後取仰臥位。

有人治療小兒麻痹症、腦炎後遺症等沿背部督脈經自下而上進行皮下透刺。

第一針由長強穴透至命門穴;第二針由命門穴透至至陽穴;第三針由至陽穴透至大椎穴。

對初診懼針的患者,可先針刺其不易看到的穴位,如腰部或臀部的穴位,以避免患者緊張。

此外,在特殊情況下,應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周密考慮,然後再決定如何操作。

總之,以減輕患者痛苦,免除其緊張,而又便於施術操作為主。

醫者的態度在芒針針刺操作中更為重要,施術過程中,務必十分專心,審慎從事,持針必須運用好指力。

在操作過程中要集中精力,注意針刺手法是否恰當,針刺過程中密切觀察患者的反應,使患者能和醫生合作,配合治療。

醫者必須認真負責,膽大心細,注意力要集中在手法操作上。

同時要及時注意在治療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問題,以防止暈針和其他事故。

芒針適應範圍

一般可用於癱瘓、神經根炎、多發性神經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炎、胃下垂、

中風、昏迷、癲、狂、癇、哮喘、咳血、子宮脫垂,以及運動系統等疾患。

但因芒針的針身較長、刺入較深,應選擇適宜於深刺的穴位,進行治療。

芒針療法注意事項

1、患者如初次接受芒針治療,要耐心地對他作一般情況介紹,勸其不要驚懼,不可隨便移動體位。

並注意取穴宜少、手法宜輕。

2、對肌肉過於緊張堅韌不易進針,刺下每感疼痛,或皮膚十分鬆弛者,進針時必須格外小心,

可以用轉移患者注意力的方法輔助之。

3、診斷未明的急性疾病,切勿濫用芒針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4、過飢、過飽、酒醉、過度疲勞和某些不能合作的患者,應改在較宜的情況下再施行芒針治療。

 

 

火針療法

火針是用火燒紅的針尖迅速刺入穴內,以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

早在《靈樞.官針》中就記:有「淬刺者,刺燔針則取痹也。」

《傷寒論》中也論述了火針的適應證和不宜用火針醫治的病候。

《千金翼方》有「處癤癰疽,針惟令極熱。」的論述。

《針灸大成》中總結了明以前用火針治療的經驗,可以參考。

本法具有溫經散寒,通經活絡作用,因此在臨床可用於對虛寒癰腫等症的治療。

  

火針針具

一般用較粗的不鏽鋼針,如圓利針或242寸不鏽鋼針。

也有用特製的針具,如彈簧式火針、三頭火針及用鎢合金所制的火針等。

彈簧式火針進針迅速並易於掌握針刺深度,三頭火針常用於對體表痣、疣的治療。

火針操作方法

1.選穴與消毒:

火針選穴與毫針選穴的基本規律相同,根據病症不同而辨證取穴。

選定穴位後要採取適當體位以防止患者改變姿勢而影響取穴的準確性。

取穴應根據病情而定,一般宜少,實證和青壯年患者取穴可略多。

選定穴位候進行嚴密消毒。消毒方法宜先用碘酒消毒,後用酒精棉球脫碘,以防感染。

2.燒針:

燒針是使用火針的關鍵步驟,《針灸大成.火針》說「燈上燒,令通紅,用方有功。

若不紅,不能去病,反損於人。」

因此,在使用前必須把針燒紅,才能作用。較為方便的方法是用酒精燈燒針。

3.針刺與深度:

針刺時,用燒紅的針具,迅速刺入選定的穴位內,即迅速出針。

關於針刺深度,《針灸大成.火針》中說:刺針「切忌太深,恐傷經絡,太淺不能去病,惟消息取中耳。」

火針針刺的深度要根據病情、體質、年齡和針刺部位的肌肉厚薄、血管深淺而定。

一般而言,四肢、腰腹針刺稍深,可刺2-5分深,胸背部穴位針刺宜淺,可刺12分深。

火針適應範圍

火針有溫經通絡、祛風散寒的作用。

主要用於痹證、胃下垂、胃脘痛、泄瀉、痢疾、陽萎、瘰癧、風疹、月經不調、痛經、小兒疳積及扁平疣、痣等。

火針療法注意事項

1.面部應用火針要慎重。

《針灸大成.火針》說:「人身諸處,皆可行火針,惟面上忌之。」

因火針刺後,有可能遺留有小疤痕,因此除治療面部痣和扁平疣外,一般面部不用火針。

2.對於血管和主要神經分布部位亦不宜施用火針。

3.在針刺後,局部呈現紅暈或紅腫未能完全消失時,則應避免洗浴,以防感染。

4.發熱的病症,不宜用火針。

5.針後局部發癢,不能用手搔抓,以防感染。

6.針孔處理:如果針刺13分深,可不作特殊處理。

若針刺4-5分深,針刺後用消毒紗布貼敷,用膠布固定12天,以防感染。

 

耳針療法

 

耳針,是指使用短毫針針刺或其他方法刺激耳穴,以診治疾病的一種方法。

古代醫著中就有「耳脈」、耳與臟腑經絡的生理病理關係,以及借耳診治疾病的理論和方法等記載。

30多年來,通過大量的臨床實踐和實驗研究,耳穴診治方法迅速發展,已初步形成了耳穴診治體系。

 

耳與臟腑經絡的關係

 

1.耳與骯臟的關係

耳與臟腑的生理、病理有著密切的聯繫。與生理相關的如

《素問.金匱真言論》說:「南方赤色,入通於心,開竅於耳,藏精於心」,

《靈樞.五閱五使》說:「耳者,腎之官也」,

《靈樞.脈度》說:「腎氣通於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

《千金方》說:「心氣通於舌,非竅也,其通於竅者,寄見於耳,榮華於耳」,

《證治準繩》說:「腎為耳竅之主、心為耳竅之客」,

《雜病源流犀燭》說:「肺主氣,一身之氣貫於耳」。而

《釐正按摩要術》在彙集前人經驗基礎上,提出了耳背與五臟的關係,

指出「耳珠屬腎,耳輪屬脾,耳上輪屬心,耳皮肉屬肺,耳背玉樓屬肝」的生理聯繫。

 

與病理相關的如《素問.臟器法時論》說:「肝病者,……虛則****無所視,耳無所聞」,

《素問.玉機真臟論》說:「脾為孤臟,……其不及則令人九竅不通」,

《證治準繩》說:「肺氣虛則少氣,……是以耳聾」。

而察耳的形態、色澤等改變,可「視其外應,以知其內臟」的病變,

如《靈樞.本臟》說:耳「黑色小理者腎小,……耳薄不堅者腎脆」,

《證治準繩》說:「凡耳輪紅潤者生,或黃或黑或青而枯燥者死,薄而白、薄而黑者皆為腎敗」。

現代科學研究表明,耳與臟腑器官在生理上密切聯繫,不僅存在著相關性,

而且具有相對特異性,這為耳針法診治疾病提供了客觀依據。

2.耳與經絡的關係

《內經》中所記述的經脈循行分布,說明耳與經絡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繫。

近年來的耳穴經絡感傳實驗,也表示耳與經絡的相關性。

在手足六陽經經脈循行中,有的直接入耳中,有的分布於耳郭周圍。

手足六陰經經脈循行,雖不直接上行至耳,但通過各自的經別與陽經相合,間接地上達於耳。

 

所以,《靈樞.口問》說:「耳者,宗脈之所聚也」,可見耳與經絡的關係在《內經》時期已奠定了基礎。

後世醫著又多有闡述,如《醫學真經》說:「十二經脈,上終於耳,其陰陽諸經,適有交並」,

《丹溪心法》說:「蓋十二經絡,上絡於耳」、「耳為諸宗脈客所附」,

《類經國翼》說:「手足三陰三陽之脈皆入耳中」,《奇經八脈考》一書還從奇經八脈角度,闡述了耳和經絡的關係。

 

耳廓與耳穴

 

1.耳郭是外耳的組成部分,

位於下頜窩和顳骨、乳突之間,呈垂直方向生長。

耳的前外面凹陷,後內面隆凸。

2.耳郭以彈性纖維軟骨為支架,

並附有韌帶、脂肪、結締組織和退化的肌肉,

以及覆蓋在外層的皮下組織和皮膚等結構。

 

耳廓的神經分布極為豐富,其中脊神經有來自頸叢的耳大神經和枕小神經,

腦神經有來自三叉神經分支的耳顳神經、面神經耳支、

迷走神經分支和舌咽神經分支合成的耳支及來自頸動脈叢的交感神經。

耳廓的動脈,來自頸外動脈的分支顳淺動脈和耳後動脈,在耳廓深部沿軟骨膜行走。

 

顳淺動脈在外耳門前方分出三支主要供應耳郭前面,耳後動脈從下耳根沿耳郭背面上行,

主要供應耳郭背面。耳廓靜脈起於耳廓淺層,前面匯成23支較大靜脈,經顳淺靜脈注入頸外靜脈。

耳背小靜脈亦匯成35支,經耳後靜脈記入頸外靜脈。

 

耳廓的淋巴多成網狀,主要流入耳郭周圍的淋巴結。根據其流向分成前、後、下三組,

前組流入耳前淋巴結和腮腺淋巴結,後組流入耳後淋巴結和乳突淋巴結,

下組流入耳後淋巴結,三組淋巴結均匯入頸上淋巴結。

3.耳穴的分布

耳穴在耳廓上的分布有一定的規律,

一般與頭腦、面部相應的耳穴多分布在耳垂和對耳屏;

與上肢相應的耳穴多分布在耳舟;

與軀體和下肢相應的耳穴多分布在對耳輪體部和對耳輪上下腳;

與腹腔臟器相應的耳穴多分布在耳甲艇;

與胸腔臟器相應的耳穴多分布在耳甲腔;

與消化道相應的耳穴多分布在耳輪腳周圍;

與耳鼻咽喉相應的耳穴多分布在耳屏四周。

 

耳穴輔助診斷方法

人體有病時,往往會在耳郭上的一定部位出現各種陽性反應,

如相關部位的耳穴電阻值下降、痛閾值降低、皮膚色澤、形態改變等。

 

耳郭上耳穴部位的陽性反應,既是輔助診斷的依據,也是治療疾病的刺激點,

因而探查陽性反應點是正確使用耳穴診治的重要操作內容。

 

耳穴探查方法很多,常用的有:望診法(用肉眼或放大鏡在自然光線下,直接觀察耳郭皮膚有無變色變形等徵象,

但應排除色素痣、凍瘡及隨生理變化而出現的反應等假陽性)、

壓痛法(用彈簧探棒等在與疾病相應的部位由周圍向中心,以均勻的壓力仔細探查。

 

當患者出現皺眉、眨眼、呼痛、躲閃等反應,且與周圍有明顯差異者,可作為診治時參考)、

電測法(用耳穴電子探測儀器,測定皮膚電阻、電位、電容等變化,如電阻值降低,導電量增加,形成良導點者,

可供參考)等。臨床應用時,應互相參照,有機結合,才能全面了解陽性反應點的位置與變化,

摒除假陽性,為耳針診治提供依據。 

 

處方選穴原則

 

耳針法臨床常用的處方選穴原則主要有:

按部處方選穴法,即根據病人患病部位,選取相應耳穴,如胃病取胃穴、目病取眼穴,肩痹取肩關節穴等;

辨證處方選穴法,根據藏象、經絡學說,選取相應耳穴,如骨痹、耳聾耳鳴、脫髮等取腎穴,

因腎主骨,開竅於耳,其華在發,故取腎穴主之;

又如偏頭痛,屬足少陽膽經的循行部位,可取膽穴治之。

 

根據現代醫學理論取穴法,如月經不調取內分泌穴,消化道潰瘍取皮質下、交感穴等。

根據臨床實踐經驗取穴法,如神門穴有較明顯的止痛、鎮靜作用,耳尖穴對外感發熱、

血壓偏高等有較好的退熱、降壓效果等。上述耳針處方選穴原則,既可單獨使用,亦可配合互用。

選穴時要掌握耳穴的共性和特性,用穴要少而精。

 

耳針操作程序

 

首先要定準耳穴。根據處方所列耳穴,在穴區內探尋陽性反應點,作好標記,為施治的刺激點;

要嚴格消毒。耳郭組織結構特殊,使用耳針法時,必須實施兩次消毒法,

即除了針具與醫者手指消毒外、耳穴皮膚應先用2%碘酊消毒,再用75%乙醇消毒並脫碘;

正確選用刺激方法。耳穴的刺激方法較多,應根據患者、病情、穴位、時令等具體情況靈活選用。

 

耳針刺激方法

 

耳針法的刺激方法很多,目前臨床常用的有下列幾種。

1)毫針法:

即用毫針刺激耳穴以治療疾病的方法。

進針時,醫生用左手拇食兩指固定耳郭,中指托著針刺部位的耳背,這樣既可掌握針刺的深度,

又可減輕針刺時的疼痛,用右手持針,在選定的反應點或耳穴處進針。

 

進針的方法有捻入法和插入法兩種。

針刺的深度應視耳郭局部的厚薄、穴位的位置而定,一般刺入23分深即可達軟骨,

其深度以毫針能穩定而不搖擺為宜,但不可刺透耳郭背面皮膚。

 

刺激強度應根據患者的病情、體質、耐痛度而靈活掌握。

針刺手法以小幅度捻轉為主。若局部感應強烈,可不行針。

留針時間一般是2030min,慢性病、疼痛性疾病可適當延長,小兒、老年人不宜多留。

起針時,左手托住耳背,右手起針,並用消毒干棉球壓迫針孔,以防出血,必要時再用2%碘酒棉球塗擦1次。

一般來說,急性病證,兩側耳穴同用;

慢性病證,每次用一側耳郭,兩耳交替針刺,710次為一療程,療程間歇23天。

耳針療效的高低與取穴的準確有關,為提高療效,特別是對疼痛一類的急性病,可採用一穴多針法。

2)電針法:

指將傳統的毫針法與脈衝電流刺激相結合的一種方法。

利用不同波形的脈衝電刺激,強化針刺耳穴的刺激作用,從而達到增強療效的目的。

凡適合耳針治療的疾病均可採用。

具體方法是將毫針分別刺入所選定的耳穴後,

把性能良好的電針儀的電流輸出調節旋鈕撥至「0」位,然後將一對輸出導線之正負極分別連接在兩根毫針柄上,

選擇好所需的波形和頻率,再打開電針儀的開關,慢慢調節電流輸出旋鈕,使電流強度逐漸增大至所需的刺激量。

治療完畢後可先將旋鈕撥回「0」位,再關閉電源開關,撤去導線,最後起針。

一般每次通電時間以1020min為宜,療程與毫針法相同。

3)埋針法:

指將皮內針埋於耳穴內,作為一種微弱而持久的刺激,達到治療目的的方法。

具有持續刺激、鞏固療效等作用,適用於一些疼痛性疾病、慢性病,或因故不能每天接受治療的患者,

也可用於鞏固某些疾病治療後的療效。

操作方法是嚴格消毒局部皮膚,醫者左手固定耳郭,繃緊耳針處的皮膚,

右手用鑷子夾住消毒的皮內針柄,輕輕刺入所選耳穴內,

一般刺入針體的23,再用膠布固定。

 

著用環形撳釘狀皮內針時,因針環不易拿取,可直接將針環貼在預先剪好的小塊膠布上,再按撳在耳穴內。

 

一般僅埋患側單耳,每次埋針35穴,每日自行按壓35次,留針35天。

必要時也可埋兩耳。若埋針處痛甚時,可適當調整針尖方向和深淺度,埋針處不要淋濕浸泡,

夏季埋針時間不宜過長,埋針後耳郭局部跳痛不適,需及時檢查埋針處有無感染;

若有感染現象,起針後,針眼處紅腫或有膿點,當立即採取相應措施。

4)壓籽法:

指選用質硬而光滑的小粒藥物種子或藥丸等貼壓耳穴以防治疾病的方法,

又稱壓豆法、壓丸法,是在耳毫針、埋針治病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簡易方法。

不僅能收到毫針、埋針同樣的療效、而且安全、無創、無痛,

且能起到持續刺激的作用,易被患者接受。

 

此法適用於耳針治療的各種病症,特別適宜於老人、兒童、懼痛的患者和需長期進行耳穴刺激的息者。

壓籽法所用材料可因地制宜,植物種子、藥物種子、藥丸等,

 

凡是具有表面光滑,質硬無副作用,適合貼壓穴位面積大小的物質均可選用,

不留行籽、油菜籽、萊菔子、六神丸、喉症丸、綠豆、小米等。

 

植物藥物種子和小藥丸。

操作方法是先在耳郭局部消毒,將材料粘附在05×05cm大小的膠布中央,

然後貼敷於耳穴上,並給予適當按壓,使耳郭有發熱、脹痛感(即「得氣」)。

一般每次貼壓一側耳穴,兩耳輪流,31換,也可兩耳同時貼壓。

 

在耳穴貼壓期間,應囑患者每日自行按壓數次,每次穴12min。使用此法時,應防止膠布潮濕或污染;

耳郭局部有炎症、凍瘡時不宜貼壓;

對膠布過敏者,可縮短貼壓時間並加壓腎上腺、風溪穴,或改用毫針法;

按壓時,切勿揉搓,以免搓破皮膚,造成感染。

 

臨床應用中,也有根據病情需要選用一些藥液將王不留行籽或其他壓耳的種子浸泡,

可起到壓耳與藥物的共同治療作用以提高療效。

5)溫灸法:

指用溫熱作用刺激耳郭以治療疾病的方法,有溫經散寒、疏通經絡的功效,

多用於虛證、寒證、痹證等,溫灸的材料可用艾條、艾絨、燈芯草、線香等。

艾條灸可溫灸整個耳郭或較集中的部分耳穴。

艾炷灸時,先用大蒜汁塗在選好的耳穴上,然後將麥粒大小的艾炷粘附其上,用線香點燃施灸,

當皮膚感到灼熱即換炷再灸,一般每次灸13穴,每穴灸39壯,

 

此法適用於面癱、腰腿痛、痄腮、纏腰火丹、痹證等。

燈芯草灸,即將燈芯草的一端浸蘸香油後,用火柴點燃,對準耳穴迅速點灸,

每次~2穴,兩耳交潛,適用於痄腮、目赤腫痛、纏腰火丹等。

 

若需對單個耳穴施灸時,可將衛生線香點燃後,對準選好的耳穴施灸,

香火距皮膚約1cm,以局部有溫熱感為度,每穴灸35min

適用於腰腿痛、落枕、肩凝症等。溫灸耳穴,應注意不要燒燃頭髮和燙傷皮膚。

6)刺血法:

用三棱針在耳郭皮膚上刺出血的治療方法,有鎮靜開竅、泄熱解毒、消腫止痛、去瘀生新等作用,

用於實熱、陽閉、瘀血、熱毒等多種病症。

操作方法是先按摩耳郭使其充血,常規消毒後,手持針具用點刺法在耳穴處放血35滴,

然後用消毒干棉球擦拭、按壓止血。

一般隔日1次,急性病可12次。孕婦、出血性疾病和凝血功能障礙者忌用,體質虛弱者慎用。

7)水針法:

即藥物穴位注射法,是用微量藥物注入耳穴,通過注射針

對耳穴的刺激及注入藥物的藥理作用達到治療疾病目的的方法。

根據病情選用相應的注射藥液,所用針具為1m1注射器和26號注射針頭。

將抽取的藥液緩慢地注入耳穴的皮下,每次~3穴,每穴注入0103m1

隔日1次,710次為一療程。

使用本法應注意嚴格消毒,做到無菌操作;

凡能導致過敏反應的藥物,如青黴素、普魯卡因,須先作皮膚過敏試驗、陰性者方可使用;

要了解所選藥物的藥理作用、禁忌證、有效期,對有較大副作用和刺激性的及超過有效期的藥物都不使用。

8)磁療法:

是用磁場作用於耳穴治療疾病的方法,

具有鎮痛、止癢、催眠、止喘和調整植物神經功能等作用,

適用於各類痛證、哮喘、皮膚病、神經衰弱、高血壓等。

如用直接貼敷法即把磁珠放置在膠布中央直接貼於耳穴上(類似壓籽法),

或用磁珠或磁片異名極在耳郭前後相對貼,可使磁力線集中穿透穴位,更好地發揮作用。

 

間接貼敷法則是用紗布或薄層脫脂棉把磁珠(片)包起來,

再固定在耳穴上,這樣可減少磁珠(片)直接接觸皮膚而產生的某些副作用。

磁療時,採用的磁體不宜過多過大,磁場強度不宜過強,

約有5%~10%的患者在行磁療時出現頭暈、噁心、乏力、局部灼熱或刺癢等不良反應,

若持續數分鐘不消失時,可將磁體取下,即可消失。

9)光針法:

又稱耳穴雷射照射,是用對人體組織有刺激作用和熱作用的雷射照射耳穴以治療疾病的方法,

是古老的耳針和現代雷射技術相結合的一種新療法。

此法無痛無創,簡便易行;適應證廣,

特別適宜於治療高血壓、哮喘、心律不齊、痛經、過敏性鼻炎、複發性口瘡等。

 

目前臨床常用的是氦-氖雷射治療儀,

使用時,應調節電壓至紅色雷射束穩定輸出時,即可順序照射耳穴,

每次照13穴,每穴照35min10次為一療程。

切忌眼睛直視雷射束,以免損傷,必要時可戴防護鏡。

10)按摩法:

是在耳郭不同部位用手進行按摩、提捏、點掐以防治疾病的方法,

常用的方法有自身耳郭按摩法和耳郭穴位按摩法。

前者包括全耳按摩、手摩耳輪和提捏耳垂。

 

全耳按摩,是用兩手掌心依次按摩耳郭腹背兩側至耳郭充血發熱為止;

手摩耳輪,是兩手握空拳,以拇食兩指沿著外耳輪上下來回按摩至耳輪充血發熱為止;

提捏耳垂,是用兩手由輕到重提捏耳垂35min

以上方法可用於多種疾病的輔助治療和養生保健。

耳郭穴位按摩法是醫生用壓力棒點壓或揉按耳穴,也可將拇指對準耳穴,

食指對準與耳穴相對應的耳背側,拇食兩指同時掐按。此法可用於耳針療法的各種適應證。

 

耳針適應範圍

 

耳針在臨床治療的疾病很廣,不僅用於治療許多功能性疾病,

而且對一部分器質性疾病,也有一定療故。其適應證舉例如下:

1.各種疼痛性疾病如對頭痛、偏頭痛、三叉神經痛,肋間神經痛、帶狀皰疹、坐骨神絡痛等神經性疼痛;

扭傷、挫傷、落枕等外傷性疼痛;五官、顱腦、胸腹、四肢各種外科手術後所產生的傷口痛;

麻醉後的頭痛、腰痛等手術後遺痛,均有較好的止痛作用。

2.各種炎症性病症如對急性結合膜炎、中耳炎、

牙周炎、咽喉炎、扁桃體炎、腮腺炎、氣管炎、腸炎、盆腔炎、風濕性關節炎、

面神經炎、末梢神經炎等,有一定的消炎止痛功效。

3.一些功能紊亂性病症如對眩暈症、心律不齊、

高血壓、多汗症、腸功能紊亂、月經不調、遺尿、神經衰弱、癔症等,

具有良性調整作用,促進病症的緩解和痊癒。

4.過敏與變態反應性病症如對過敏性鼻炎、哮喘、

過敏性結腸炎、蕁麻疹等,能消炎、脫敏、改善免疫功能。

5.內分泌代謝性病症如對單純性甲狀腺腫、

甲狀腺功能亢進、經絕期症候群等,有改善症状、減少藥量等輔助治療作用。

6.一部分傳染病症如對菌痢、瘧疾、青年扁平疣等,

有恢復和提高機體的兔疫防禦功能,加速疾病的治癒。

7.各種慢性病症如對腰腿痛、肩周炎、消化不良、肢體麻木等,

有改善症状、減輕痛苦的作用。耳針除上述病症外,還可用於針刺麻醉中(耳針麻醉)。

也可用於婦產科方面,如催產、催乳等。也能用於預防感冒、暈車、暈船,

以及預防和處理輸血、輸液反應。還可用於戒煙、減肥,國外還用於戒毒等。

 

耳針注意事項

 

1)嚴格消毒,防止感染。

耳郭暴露在外,結構特殊,血液循環較差,容易感染,且感染後易波及軟骨,

嚴重者可致軟骨壞死、萎縮而導致耳郭畸變,故應重視預防。

一旦感染,應立即採取相應措施,如局部紅腫疼痛較輕,可塗25%碘酒,每日~3次;

重者局部塗擦四黃膏或消炎抗菌類的軟膏,並口服抗生素。

如局部化膿,惡寒發熱,白細胞增高,發生軟骨膜炎,當選用相應抗生素注射,

並用01%~02%的慶大黴素沖洗患處,也可配合內服清熱解毒劑,外敷中草藥及外用艾條灸之。

2)耳郭上有濕疹、潰瘍、凍瘡破潰等,不宜用耳穴治療。

3)有習慣性流產的孕婦禁用耳針治療;

婦女懷孕期間也應慎用,尤其不宜用子宮、卵巢、內分泌、腎等穴。

4)對年老體弱者、有嚴重器質性疾病者、高血壓病者,治療前應適當休息,

治療時手法要輕柔,刺激量不宜過大,以防意外。

5)耳針法亦可能發生暈針,應注意預防並及時處理。

6)對肢體活動障礙及扭傷的患者,

在耳針留針期間,應配合適量的肢體活動和功能鍛煉,有助於提高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