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氣、守氣、行氣

 

(一)催氣法

催氣,是指通過各種手法,催促經氣速至的方法。

《神應經》云:"用右手大指及食指持針,細細動搖、進退、搓捻,其針如手顫之狀,是謂催氣"

此外,如刮動針柄、彈搖針身、沿經循攝等法,也都有催氣的作用。

臨床常用的催氣法有:

1.搜氣法:

如針入所定深度後,尚不得氣或氣至不明顯,可將針退至淺層,改變針刺方向,再行針刺。

如仍不得氣,再向前後或左右有目的地直刺或斜刺,反覆進退搜索,以催其氣至。

2.循按法:

針後氣至不暢,或得氣後瞬即消失。

可用手指於針穴附近向上下、左右循按、爪攝或叩擊,以催引其氣至。

3.彈震法:

""是用手指彈動針柄,促其氣至,使針下沉緊:

""是用右手半握拳狀將中指突出,敲震穴位周圍,或用手指彈震,以振動經氣促使氣至。

(二)守氣法

守氣,是指在使用候氣、催氣之法針下得氣後,患者有舒適的感覺時,

醫者需採取守氣方法,守住針下經氣,以保持感應持久。

 

《素問.寶命全形論》指出:"經氣已至,慎守勿失"

《靈樞.小針解》也說:"上守機者,知守氣也。……針以得氣,密意守氣勿失也"

只有守住針下之氣,才能在此基礎上施以不同手法,使針刺對機體繼續發生作用。

常用的守氣方法有:

1.推弩法:

即將針尖頂住有感應的部位,推弩針柄,或用姆指向前或向後捻住針柄,

不使針尖脫離經氣感應處,稍待13min,以保持感應時間延長。

2.搬墊法:

即在針下得氣後,患者有舒適感覺時,醫者刺手將針柄搬向一方,

用手指墊在針體與被針穴位之間,頂住有感覺的部位。

 

如用拇指搬針,即用食指墊針。反之,用食指搬針,即用拇指墊針,以加大經氣感應。

如配合補瀉者,用於補法時,針尖要往裡按著,搬墊的角度要小;

用於瀉法時,針尖要往外提著,搬墊角度要大。

(三)行氣法

行氣,是指在針下得氣基礎上,醫者運用的特定手法,

促使針刺感應向患部傳導或擴散,稱為行氣。

行氣的目的在於,為了進一步激發經氣,推動經氣運行,使之"氣至病所"

 

《針灸大成.經絡迎隨設為問答》指出:"有病道遠者,必先使氣直到病所"

說明針刺得缺後要行氣,使氣至病所,氣至前有效。

施用各種促使經氣運行的針刺手法,統稱行氣法。

行氣法常用的有以下幾種。

1.循攝法:

《金針賦》云:"循而攝之,行氣之法"

臨床常用於經氣不足,氣行緩慢的病例。

施術時,用左手食、中、無名指平按在所針穴位的經絡道路上,

順著經脈循行的方向,上下往來輕柔循攝,以使氣行加速,氣至病所。

2.逼針法:

得氣後如氣不行或氣行不遠,可將針尖於得氣之處,壓住不動,欲使經氣向上行時,針尖略朝向上方。

欲氣向下行時,針尖略朝向下方。

醫者施術時,要集中精神,意氣於針,停留片刻以逼使經氣運行。

 

《席弘賦》在用此法時指出:

"逼針瀉氣便須吸,若補隨呼氣自調",說明施用行氣手法時要配合呼吸補瀉進行。

3.推氣法:

得氣後,若氣行不遠時,可用拇食指將針由得氣處輕輕提起,

使針尖朝向意欲行氣的方向,拇指向前均勻而有力地推捻針柄,

當拇指推至指腹後橫紋時,即輕輕退合,然後再用力向前推第二次。

 

如此反覆施術,直至針下之氣至病所。

此即《金針賦》中"動而進之,推氣之法"與《針經指南》中"推之則行"的行氣手法。

4.按截法:

針刺得氣後,右手握住針柄,左手按壓針穴的上方,然後施以捻轉、提插等手法,

可使經氣下行,反之,按壓針穴下方,可使經氣上行。

 

《金針賦》說:"按之在前,使氣在後,按之在後,使氣在前"

應用此法,必須掌握好針刺方向。如在病所下方取穴針刺時,針尖應斜向上,

在病所上方取穴針刺時,針尖應斜向下。

此外,要充分運用押手的按截,才能達到行氣的目的。

 

針刺手法的輕重

 

針刺手法輕重,是指毫針行針(運針)時所用的刺激量而言。

針刺時手法的用量,應有輕、中、重不同的刺激量之分,才能產生不同的針刺效應。

(一)針刺手法輕重的意義

施行針刺手法的輕重,其目的在於通過手法的不同量,

以激發經氣,調整經絡、臟腑功能,達到補虛瀉實、扶正祛邪的目的。

 

由於機體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不同,加之患者的體質、年齡、病情、病程、腧穴部位、耐受度、

初診複診等具體情況的差異,醫者必須採用相應針刺手法的輕重刺激量,

才能有效地調整功能,促進機體恢復正常。所以,針刺手法的輕重也是決定針刺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針刺手法輕重的量化要求

針刺手法輕重,目前尚無統一的量化標準。

但是如果把針刺手法的刺激量分為不同的強度,使之達到量化的基本要求,這要比無量化要求客觀得多。

針刺手法的輕重,大體上可分輕、中、重三種不同的刺激量;

 

輕者,即在針下得氣基礎上,

施用輕微的提插或捻轉等行針手法,針下感應柔和,行針時間不宜長;

 

中者,是在得氣情況下,

行針時的手法適當加大刺激量,針下感應明顯,行針時間要適中;

 

重者,則在原針下氣至基礎上,

加大行針的力度,使針下感應強烈(患者能耐受為度),行針持續時間要長。

擬定了一個量化要求,有利於臨診針治。

(三)針刺手法輕重的構成因素

針刺手法的輕重,不是單一的手法用量,

而是與使用的針具粗細、長短,刺入的角度、深度,行針時的幅度、頻率等直接有關。

 

一般來說,粗毫針用的指力要重,刺激量大。

細毫針用的指力較輕,刺激量就小,毫針刺入腧穴的角度、深度不同,

其刺激的輕重程度也不同,一般直刺、深刺的量要大些,平刺、淺刺的量就小些。

 

行針時的幅度、頻率不同,與針刺手法輕重密切相關,

提插的幅度大於05cm、捻轉的角度大於180^者,其刺激量就大。

反之,提插的幅度小於03cm、捻轉的角度小於90^者,其刺激量就小。

施行手法時的頻率每分鐘90次以上者,其刺激量大,反之每分鐘60次以下者,其刺激量小。

 

如何掌握毫針針刺手法的輕重,主要對針刺手法量化要求的各個方面基本熟悉後,

多練常練,熟能生巧,就可做到心中有數,指下分明。

(四)針刺手法輕重與針刺補瀉法的關係

針刺補瀉法,是針對病證的虛實而施以補法或瀉法的針刺方法,

《靈樞.經脈》指出:"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的治療原則。

 

針刺手法輕重。

是行針時所用的刺激量,兩者之間是相輔相成、辨證施法、有同有異的關係。

 

古代醫家對針刺補瀉與手法輕重,既有補法宜輕刺、瀉法宜重刺的"輕補重瀉"說,

又有補法宜重刺、瀉法宜輕刺的"重補輕瀉"論,

更有補法可輕可重、瀉法可重可輕的"大補大瀉""平補平瀉"觀。

 

可見,儘管提法不同,經驗各異,但都說明了針刺補瀉與手法輕重的相關性,

就是說針刺補法的刺激量有輕有重,針刺瀉法的刺激���也有重有輕。

 

單純的針刺手法輕重,不能替代針刺的補瀉刺法,而針刺的補瀉效應產生,離不開手法的輕重刺激量。

總之,針刺手法的輕重和刺激量的大小,都是相比較而言的。

施術時,不能以醫者的主觀願望而定,必須客觀地依據辯證施治的原則,

掌握"毋太過,毋不足"的刺激量,防止太過易傷正,不足則留邪之弊,以針下氣至,切中病機為要。

 

留針法

 

當毫針刺人腧穴,行針得氣並施以或補或瀉手法後,將針留置在穴內者稱為留針。

留針是毫針刺法的一個重要環節,對於提高針刺治療效果有重要意義。

 

通過留針,可以加強針刺感應和延長刺激作用,還可以起到候氣與調氣的目的。

針刺得氣後留針與否以及留針時間久暫,應視患合體質、病情、腧穴位置等而定。

如一般病症只要針下得氣並施以適當補瀉手法後,即可出針,或留置1020分。

 

但對一些特殊病症,如慢性、頑固性、痙攣性疾病,可適當延長留針時間。

某些急腹症、破傷風角弓反張者,必要時可留針數小時;

而對老人、小兒患者和昏厥、休克、虛脫患者,不宜久留針,以免貽誤病情。留針方法主要有下列兩種。

(一)靜留針法:

《素問.離合真邪論》有"靜以久留"之說,即是針下氣至後,讓其自然地留置穴內,不再運針,到時出針。

臨床多用於對針感耐受性較差的慢性、虛弱性患者。

此外,病情屬虛或寒需行補法時,按"寒則留之"也用本法。

(二)動留針法:

《針灸大成》云:"病滯則久留針",即將針刺入腧穴先行針待氣至後,留置一定時間;

在留針時間反覆運針;稱為動留針法,亦稱間歇行針法、

本法的作用,在於增強針刺感應,達到補虛瀉實的目的,

此外,臨床用於針後經氣不至者,可邊行針催氣,邊留針候氣,直待氣至。

 

醫者對留針必須重視,首先要排除不適於留針的患者,

如不能合作的兒童、懼針者、初診者、體質過於虛弱者;

其次要排除不宜留針的部位,如眼區、喉部、胸部等;

再次要排除不適宜留針的病情,如尿頻、尿急、咳喘、腹瀉等類病症,

對需要留針、可以留針者,在留針期間,應時刻注意患者的面色和表情,防止暈針等意外發生。

 

出針法

 

出針法出針,又稱起針、退針。

在施行針刺手法或留針、達到預定針刺目的和治療要求後,即可出針。

出針是整個毫針刺法過程中的最後一個操作程序,預示針刺結束。

(一)出針方法:

出針的方法,一般是以左手拇食兩指持消毒干棉球輕輕按壓於針刺部位,

右手持針作輕微的小幅度捻轉,並隨勢將鍾緩緩提至皮下(不可單手猛拔),靜留片刻,然後出針。

(二)出針要求:

出針時,依補瀉的不同要求,分別採取"疾出""徐出"以及"疾按針孔""搖大針孔"的方法出針。

出針後,除特殊需要外,都要用消毒棉球輕壓針孔片刻,以防出血或針孔疼痛。

當針退完後,要仔細查看針孔是否出血,詢問針刺部位有無不適感,檢查核對針數有否遺漏,

還應注意有無暈針延遲反應徵象。

 

針刺異常情況的預防和處理

 

針刺治病是一種安全、有效的療法,但由於種種原因,

有時也可能偶然出現某種異常情況,如暈針、滯針、彎針等,必須立即進行有效處理。

 

暈針

(一)現象

輕度暈針,表現為精神疲倦,頭暈目眩,噁心欲吐;

重度暈針、表現為心慌氣短,面色蒼白,出冷汗,脈象細弱,

甚則神志昏迷,唇甲青紫,血壓下降,二便失禁,脈微欲絕等症状。

(二)原因

多見於初次接受針刺治療的患者,

其他可因精神緊張、體質虛弱、勞累過度、飢餓空腹、大汗後、大瀉後、大出血後等。

也有因患者體位不當,施術者手法過重以及治療室內空氣悶熱或寒冷等。

(三)處理

立即停止針刺,起出全部留針,扶持患者平臥;

頭部放低,松解衣帶,注意保暖。

輕者靜臥片刻,給飲溫茶,即可恢復。

如未能緩解者,用指掐或針刺急救穴,

如人中、素髎、合谷、內關、足三里、湧泉、中沖等,也可灸百會、氣海、關元、神闕等,

必要時可配用現代急救措施。暈針緩解後,仍需適當休息。

(四)預防

對暈針要重視預防,如初次接受針治者,要做好解釋工作,解除恐懼心理。

正確選取舒適持久的體位,盡量採用臥位。

選穴宜少,手法要輕。對勞累、飢餓、大渴時,應囑其休息,進食、飲水後,再予針治。

針刺過程中,應隨時注意觀察患者的神態,詢問針後情況,一有不適等暈針先兆,需及早採取處理措施。

此外,注意室內空氣流通,消除過熱過冷因素。

 

滯針

 

(一)現象

針在穴位內,運針時捻轉不動,提插、出針均感困難。

若勉強捻轉、提插時,則患者感到疼痛。

(二)原因

患者精神緊張,針刺入後局部肌肉強烈攣縮;

或因行針時捻轉角度過大過快和持續單向捻轉等,而致肌纖維纏繞針身所致。

(三)處理

囑患者消除緊張,使局部肌肉放鬆;或延長留針時間,用循、攝、按、彈等手法,

或在滯針附近加刺一針,以緩解局部肌肉緊張。如因單向捻針而致者,需反向將針捻回。

(四)預防

對精神緊張者,應先作好解釋,消除顧慮。並注意行針手法,避免連續單向捻針。

 

彎針

 

(一)現象

針柄改變了進針時刺入的方向和角度、使提插,捻轉和出針均感困難,患者感到針處疼痛。

(二)原因

術者進針手法不熟練,用力過猛,以致針尖碰到堅硬組織;

或因患者在針刺過程中變動了體位,或針柄受到某種外力碰壓等。

(三)處理

出現彎針後,就不能再行手法。如針身輕度彎曲,可慢慢將針退出;

若彎曲角度過大,應順著彎曲方向將針退出。

因患者體位改變所致者,應囑患者慢慢恢復原來體位,使局部肌肉放鬆後,再慢慢退針。

遇有彎針現象時,切忌強拔針、猛退針。

(四)預防

醫者進針手法要熟練,指力要輕巧。

患者的體位要選擇恰當,並囑其不要隨意變動。注意針刺部位和針柄不能受外力碰壓。

 

斷針

 

(一)現象

針身折斷,殘端留於患者腧穴內。

(二)原因

針具質量欠佳,針身或針根有損傷剝蝕。

針刺時針身全部刺入腧穴內,行針時強力提插、捻轉,局部肌肉猛烈攣縮。

患者體位改變,或彎針、滯針未及時正確處理等所致。

(三)處理

囑患者不要緊張、亂動,以防斷針陷入深層。

如殘端顯露,可用手指或鑷子取出。

若斷端與皮膚相平;可用手指擠壓針孔兩旁,使斷針暴露體外、用鑷子取出。

如斷針完全沒入皮內、肌肉內,應在線下定位,用手術取出。

(四)預防

應仔細檢查針具質量,不合要求者應剔除不用。

進針、行針時,動作宜輕巧,不可強力猛刺。

針刺入穴位後,囑患者不要任意變動體位。

針刺時針身不宜全部刺入。遇有滯針、彎針現象時,應及時正確處理。

 

針後異常感

 

(一)現象

出針後,患者不能挪動體位,或重、麻、賬的感覺過強,

或原有症状加重,或針孔出血,或針處皮膚青紫、結節等。

(二)原因

肢體不能挪動,可能是有針遺留,未完全出完,或體位不當,致肢體活動受限;

對過於重、麻、脹針感者,多半是行針時手法過重,或留針時間過長有關;

原有病情加重,多因手法與病情相悖,即補瀉反,病益篤之由;

局部出血、青紫、硬結出現者,都因刺傷血管所致,個別可能由凝血功能障礙引起。

(三)處理

如有遺留未出之針,應隨即起針,退針後讓患者休息片刻、不要急於離開;

對原病加重者,應查明原因,調整治則和手法,另行針治;

局部出血、青紫者,可用棉球按壓和按摩片刻;

因內出血青紫塊較明顯者,應先作冷敷以防繼續出血,再行熱敷,使局部癬血消散。

(四)預防

退針後真清點針數,避免遺漏。

行針手法要柔和適度,避免手法過強和留針過時。

臨診時要認真辯證施治,處方選穴精鍊,補瀉手法適度。

要仔細查詢有無出血病史,對男性患者,要注意排除血友病。

要熟悉淺表解剖知識,避免刺傷血管。

 

針刺引起創傷性氣胸

 

(一)症状

患者突感胸悶、胸痛、氣短、心悸,

嚴重者呼吸困難、紫紺,冷汗、煩躁、恐懼,甚則血壓下降,出現休克等危急現象。

 

檢查時,肋間隙變寬,外脹,叩診呈鼓音,聽診肺呼吸音減弱或消失,氣管可向健側移位。

線胸透可見肺組織被壓縮現象。有的針刺創傷性輕度氣胸者,起針後並不出現症状,

而是過了一定時間才慢慢感到胸悶、胸痛、呼吸困難等症状。

(二)原因

針刺胸部、背部和鎖骨附近的穴位過深,刺穿了胸腔和肺組織,氣體積聚於胸腔而導致氣胸。

(三)處理

一旦發生氣胸,應立即起針,並讓患者採取半臥位休息,要求患者心情平靜,切勿恐懼而反轉體位。

一般漏氣量少者,可自然吸收。

 

醫者要密切觀察,隨時對症處理,如給予鎮咳、消炎類藥物;

以防止肺組織因咳嗽擴大創口,加重漏氣和感染。

對嚴重病例需及時組織搶救,如胸腔排氣、少量慢速輸氧等。

(��)預防

醫者針刺時要集中思想,選好適當體位,根據患者體形肥瘦,掌握進針深度,施行提插手法的幅度不宜過大。

胸背部腧穴應斜刺、橫刺,不宜長時間留針。

 

刺傷腦脊髓

 

(一)症状

如誤傷延腦時,可出現頭痛、噁心、嘔吐、呼吸困難、休克和神志昏迷等。

如刺傷脊髓,可出現觸電樣感覺向肢端放射,甚至引起暫時性肢體癱瘓,有時可危及生命。

(二)原因

腦脊髓是中樞神經統帥周身各種機體組織的總樞紐、總通道,

而它的表層分布有督脈和華佗夾脊等一些重要腧穴,

如風府、啞門、大椎、風池以及背部正中線第一腰椎以上棘突間腧穴。

若針刺過深,或針刺方向、角度不當,均可傷及,造成嚴重後果。

(三)處理

當出現上述症状時,應及時出針。輕者,需安靜休息,經過一段時間後,可自行恢復。

重者則應結合有關科室如神經外科等,進行及時搶救。

(四)預防

凡針刺督脈腧穴--12胸椎以上及華佗夾脊穴,都要認真掌握針刺深度、方向和角度。

如針刺風府,啞門穴,針尖方向不可上斜,不可過深;

懸樞穴以上的督脈腧穴及華佗夾脊穴,均不可深刺。

上述腧穴在行針時只宜捻轉手法,避免提插手法,禁用搗刺手法。

 

刺傷內臟

 

(一)症状

刺傷肝、脾,可引起內出血,肝區或脾區疼痛,有的可向背部放射。

如出血不止,腹腔聚血過多,會出現腹痛、腹肌緊張,並有壓痛及反跳痛等急腹症症状。

刺傷心臟時,輕者可出現強烈刺痛,重者有劇烈撕裂痛,引起心外射血,即刻導致休克等危重情況。

刺傷腎臟,可出現腰痛,腎區叩擊痛,血尿,嚴重時血壓下降、休克。

刺傷膽囊、膀胱、胃、腸等空腔臟器時,可引起疼痛、腹膜刺激征或急腹症等症状。

(二)原因

主要是施術者缺乏解剖學、腧穴學知識,對腧穴和臟器的部位不熟悉,

加之針刺過深,或提插幅度過大,造成相應的內臟受損傷。

(三)處理

損傷輕者,臥床休息一段時間後,一般即可自愈。

如損傷較重,或繼續有出血傾向者,應加用止血藥,或局部作冷敷止血處理,並加強觀察;

注意病情及血壓變化。若損傷嚴重,出血較多,出現休克時,則必須迅速進行輸血等急救措施。

(四)預防

術者要學好解剖學、腧穴學;掌握腧穴結構,明了腧穴下的臟器組織。

針刺胸腹、腰背部的腧穴時,應控制針刺深度,行針幅度不宜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