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針賦針法

 

《金針賦》是一篇專論針法的著作,為明初針灸學家徐鳳所寫。

《金針賦》共分九節,內容以針刺手法為主,簡明扼要,便於記誦,對後世影響很大。

 

下針十四法

針刺基本手法,竇漢卿《針經指南》中歸納為下針十四法。

即動、搖、進、退、搓、盤、彈、捻、循、捫、攝、按、爪、切等法。

 

《金針賦》對此作了總結歸納,把它連貫起來說:

「爪而切之,下針之法;搖而退之,出針之法;動而進之,催針之法;循而攝之,行氣之法;搓則去病;

彈則補虛;肝腹盤旋,捫為穴閉;重沉豆許曰按,輕浮豆許曰提;一十四法,針要所備。

 

調氣與運氣法

 

《金針賦》四將能調節控制針刺感應向一定方向擴散傳布的針刺方法稱為調氣、

運氣法:「調氣之法,下針至地之後,復人之分。

欲氣上行,將針右捻;欲氣下行,將針左捻。……氣不至者,以手循攝,以爪切掐,以針搖、動、進、捻、搓、彈。

 

直待氣到,以龍虎升騰之法,按之在前。

使氣在後;按之在後,使氣在前;運氣走到疼痛之所,以納氣之法,扶針直插,復向下納,使氣不回。」

運氣下次到疼痛之所上指使針刺感應趨向於病痛部,也就上說使「氣到病所」。

 

《針經指南》曾提到:「捻針,使氣下行到病所。」近人多稱之為「行氣法」。

主要應用捻針法或指壓法,也可配合使用溫灸法捻針法雖可促使針感的產生和擴散,

但《金針賦》所述以左捻或右捻來控制針感的上行或下行,則較難掌握。

 

而以手指按前或按後的方法,則是一種較好的使氣到病所的方法。

如要使氣向上,可用左手拇指緊壓穴位下方「閉其下氣」,則氣得以上行;

如要使氣向下,可緊壓穴位上方「閉其上氣」,則氣得以下行。

 

運氣後再將針直插按納,使氣不迴流,稱為「納氣法」。

《針灸大成.經絡迎隨設為問答》:「有病道遠者,必先使氣直到病所。」

說明針刺時出現「氣到病所」現象,可以加強治療效果。

 

飛經走氣四法

 

飛經走氣包括青龍擺尾、白虎搖頭、蒼龜探穴、赤鳳迎源四法。

簡稱「龍虎龜鳳」,均屬「通經接氣大段之法」。

「若關節阻澀,氣不過者」,可起「過關過節催運氣」的作用。

適用於經絡氣經接氣的催氣手法,以促使針感通經過關而達病所。

 

青龍擺尾

《金針賦》:「青龍擺尾,如扶船舵,不進不退,一左一右,慢慢撥動。」

針法是:斜向淺刺或先深後淺,針尖刺向病所,然後將針柄緩緩擺動,

好像手扶船舵或左或右以正航向一樣,以推動經氣的遠行。

本法在《針灸大成.三衢楊氏補瀉》中稱「蒼龍擺尾」。

 

白虎搖頭

《金針賦》:「白虎搖頭,似手搖鈴,退方進圓,兼之左右,搖而振之。」

方,指提插;圓,指捻轉。

針法是:將針捻入,並用中指撥動針體使針左右搖動,再予上提,

同時進行搖振,有如用手搖鈴一般,可以推動經氣。

 

蒼龜探穴

《金針賦》:「蒼龜探冷凍,如入土之象,一退三進,鑽剔四方。」

針法是:將針刺入穴位後,扤退到淺層,然後更換針尖方向,上下左右多向透刺,逐漸加深,

如龜入土探穴四方鑽剔,有通行經氣的作用。

 

赤鳳迎源

《金針賦》:「赤鳳迎源,展翅之儀,入針到地,提到天,

候針處搖籃,復進其元(指人部、中層),上下左右,四圍飛旋。」

針法是:先將針刺入深層得氣扯再上提到淺層,候針自搖,再插入中層,

然後用提插捻轉,結合一捻一放,形如赤鳳展翅飛旋,有通行經氣的作用。

 

治病八法

《金針賦》描述了燒山火、透天閔、陽中隱陰、陰中隱陽、子午搗臼、進氣與龍虎交戰、留氣、抽添等手法,稱為治病八法。成為後世補瀉手法中的主要內容。

由於這此手法的操作步驟較多,所以對其中一些動作規範化,定出了一定的次數。

即分別以九或六作為基數,一般補法用九陽數,瀉法用六陰數。

 

如補法用三九二十七,或七七四十九(少陽),或九九八十一(老陽)數。

瀉法用三六一十八,或六六三十六(少陰),或八八六十四(老陰)數。

「指下玄微,胸中活法,一有未應,反覆再施。」

 

燒山火、透天涼

《金針賦》:「燒山火,治頑麻冷痹。先淺後深,用九陽而三進三退,慢提緊按,熱至緊閉插針,除寒之有準。」

《針灸大成.三衢楊氏補瀉》:「燒山火能除寒,三進一退熱涌涌。

……凡用針之時,須拈運入五分之中,行九陽之數,……漸漸運入一寸內,三出三入,慢提緊按。

若覺針頭沉緊,其針插之時。熱氣復生,冷氣自除。未效,依前再施也。」

 

針法是:視穴位的可刺深度,分作淺、中、深三層或淺、深兩層操作。

先淺後深,每層(部)依次各作緊按慢提(或用捻轉)法九數,然後退針至淺層,稱之為一度。

 

如此反覆施術數度,使之能引起溫熱感。

本法也可結合其他補瀉手法中的補法同用,如在病人呼氣時進針插針,吸氣時退針出針,出針後迅速捫閉針孔等。

《醫學入門》還「扳倒針頭,令患人吸氣五口,使氣上行,陽回陰退。」燒山火法,為針刺補法的綜合應用。

通過手法使陽氣入內,可使病人在局部或全身出現有溫熱感,所以稱作「燒山火」。

《素問.針解篇》:「刺虛則實之者,針下熱也,氣實乃熱也。」

 

所以說燒山火適用於頑麻冷痹等虛寒之證。

《金針賦》:「透天涼,治肌熱骨蒸。先深後淺,用六陰而三出三入,緊提慢按,徐徐舉針,退熱之可憑。」

《針灸問對》:「一次疾插入地,三次慢按至天,故曰疾按慢提。」

《針灸大成.三衢楊氏補瀉》:「透天閔能除熱,三退一進冷冰冰。

……凡用針時,進一寸內,行六陰之數……若得氣,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鐘退而伸之,退至五分之中,三入三出,

緊提慢按,覺針頭沉緊,徐徐舉之,則閔氣自生,熱前不見古人自除。如不效,依前法再施。」

 

針法是:針刺入後直插深層,分伯淺、中、深三層或淺、深兩層操伯。先後淺,依次在每一層中各緊提慢摟(或捻轉)六數,稱之為一度。如此反覆施術數度,使之能引起涼感。

 

本法也可結合其他補瀉手法中的瀉法同用,

如在病人吸氣時進針插針,在呼氣時退針出針,出針時搖大其孔,不捫其穴等。

透天涼一法與燒山火相對,為針刺瀉法的綜合應用。

 

通過手法使陰氣向外,可使病人出現涼感,所以稱伯「透天涼」。

《素問.針解篇》:「滿而泄之者,針下寒也,氣虛乃寒也。」

所以說透天涼適用於肌熱骨蒸等熱證。

 

綜合來看,燒山火與透天涼兩法主要以徐疾法中的三進一退

或一進三退和提插法中的緊按慢提或緊提慢按結合九六數等法組合而成。

三進一退,即分部(淺、中、深三層)依次逐步推進,而一次直接退針。

三進而一退,體現了徐進疾出的補法原則。

 

一進三退則相反,一次推進到深層,再分三部依次逐步退針。

一進而三退,體現了疾進徐出的瀉法原則。緊按慢提在《醫學入門》中狣「慢提急按」。

緊與慢是指在啎握的基礎上,上下提插時用力的輕或重和動作的快或慢。

緊,指較快較重;乙,指較緩較輕。

 

既緊按,相對的就有慢提,這樣一快一慢及一重一輕的一插一提就形成了緊按慢提這一連續動作。

緊提慢按(急提慢按)則與此相反。

既緊提就有慢按,形成了一快一慢及一重一輕的一提一插的緊提慢按法。

 

根據《難經》的記載,補法須「從衛取氣」「推而內(納)之」,所以採用以按納為主的緊按法。

瀉法須「從榮(營)置氣」「動面伸之」所以採用以抽提為主的緊提法。

 

應用燒山火或透天涼法,以選用肌肉比較豐厚處的穴位為宜,頭面、胸壁、肢端等肌肉淺薄處的穴位不宜使用。

當得氣感應強時,手法也不宜太重,重複次數不要太多。經過數度操作而始終未引起溫熱或涼感的,更不可強為其難。

 

陽中隱陰、陰中隱陽

陽中隱陰(陽中之陰)為先補後瀉法。

《金針賦》:「陽中之陰,先寒後熱。淺而深,以九六之法,則先補後瀉也。」

《針灸大成.三衢楊氏補瀉》:「凡用針之時,先運入五分,乃行九陽之數,如覺微熱,便運一寸內,

卻行六陰之數,以得氣,此乃陽中隱陰,可治先寒後熱之證,先補後瀉也。」

 

針法是:視穴位的可刺深度,分淺(五分)、深(一寸)兩層操作。

先在淺層行補法—緊按慢提九數,再進入深層行瀉法—緊提慢按六數。

陰中隱陽(陰中之陽)與陽中隱陰對稱,為先瀉後補法。

 

《金針賦》:「陰中之陽,先熱後寒。深而淺,以六九之方,則先瀉後補也。」

《針灸大成.三衢楊氏補瀉》:「凡用針之時,先運一寸,乃行六陰之數,如覺微涼,

即退至一分之中,卻行九陽之數,以得氣,此乃陰中隱陽,可治先熱後寒之證,先瀉後補也。」

 

針法操作順序與陽中隱陰相反,

進針後先在深層行瀉法—緊提慢按六數,再退到淺層行補法—緊按慢提九數。

陽中隱陰和陰中隱陽兩法主要由徐疾法和提插法,

亦可用捻轉法組合而成,均屬補瀉兼施法,適用於虛實夾雜之證。

 

子午搗臼、龍虎交戰

子午搗臼:是一種捻轉提插相結合的針刺手法。

子午,指左右捻轉;搗臼,指上下提插。

《金針賦》:「子午搗臼,水蠱膈氣。落穴之後,調氣均勻,針行上下,九入六齣,左右轉之,千遭自平。」

 

針法是:進針得氣後,先緊按慢提九數,再緊提慢按六數,同時結合左右捻轉,反覆施行。

本法導引陰陽之氣,補瀉兼施,又有消腫利水伯用,可用於水腫,氣脹等證。

 

龍虎交戰:則通過左右反覆交替捻轉以鎮痛。龍,指左轉,虎,指右轉;左轉右轉兩法反覆交替進行稱「交戰」。

《金針賦》:「龍虎交戰,左捻九而右捻六,是亦住痛之針。」

 

針法是:進針後先以左轉為主,即大指向前用力捻轉九數;

再以右轉為主,即大指向後用力捻轉六數;如此反覆施行多次,也可分淺、中、深三層重複進行。

 

《針灸大成.三衢楊氏補瀉》:「龍虎交戰手法,三部俱一補一瀉。

……凡用針時,先行左龍則左拈,凡得九數,陽奇零也。

卻行右虎則右拈,凡得六數,陰偶對也。

 

乃先龍後虎而戰之,以得氣補之,故陽中隱陰,陰中隱陽,左捻九而右捻六,是亦住痛之針,

乃得返復之道,號曰龍虎交戰,以得邪盡,方知其所,此乃進退陰陽也。」

子午搗臼與龍虎交戰兩法均以捻轉為主。

 

左轉為「子」為「龍」(陽),右轉為「午」為「虎」(陰)。

《醫學入門》:「從子至午,左行為補;從午至子,右行為瀉。」左轉用九陽數,右轉用六陰數。

 

進氣、留氣與抽添法

進氣法:主要是在深層施行補法。

《金針賦》:「進氣之決:腰背肘膝痛,渾身走注疼。刺九分,行九補,臥針五七吸,待氣上行。」

針法是:進針後刺入深層(九分)施行補法,如緊按慢提九數,然後留針片刻。

留氣法:由徐疾和提插法組合而成。

 

《金針賦》:「留氣之決:痃瘕癖症,針刺七分,用純陽,然後乃直插針,氣來深刺,提針再停。」 

針法是:進針後刺入中層(七分),施行補法,如緊按慢提九數,

然後將針直插至深層,再提針回原處,使氣留針下而消積聚。

 

《針灸大成.三衢楊氏補瀉》:「留氣法能破氣,伸九提六。

留氣運針先七分,純陽得氣十分深,伸時用九提時六,癥瘕消溶氣塊勻。

 

凡用針之時,先運入七分之中,行純陽之數,若得氣,便深刺一寸中,微伸提這,卻退至原處;

若未得氣,依前法再行,可治癥瘕氣塊之疾。」

 

抽添法:抽,指上提法;添,指按納。

本法操作時要淺、深、上下��插搜尋,一提再提,一按再按,所以用「抽添」為名。

《金針賦》:「抽添之訣,癱瘓瘡癩。

取其要穴,使九陽得氣,提按搜尋,大耍運氣周遍,扶針直插,復向下納,回陽倒陰。」

針法是進針後先提插或捻轉九數以促使行氣,再向周圍伯多向提插,然後再向下直刺按納。

《針灸問對》:「抽添即提按出納之狀。抽者,提而數拔也;添者,按而數推也。」

 

難經針法

 

《難經》是一部闡述《內經》中有關脈學、經絡、臟腑、疾病、腧穴、針法等問題的著作,

相傳為秦越人(扁鵲)所作。

全書以質疑問難開工共分難,其中第六十九難至八十一難主要討論針法及其補瀉法的運用。

《難經》進一步豐富了《內經》的理論,對後世針灸學的發展有重要的影響。

 

強調雙手行針

 

左右雙手協同行針,

《靈樞.九針十二原》:「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

指出右手將針刺入穴位時,左手要同時配合加以輔助。

 

《難經》作了進一步的闡述。

《七十八難》:「知為針者信其左;不知為針者信其右。

當刺之時,必先以左手厭(壓)按所針滎輸(泛指穴位)之處,

彈而努之,爪而下之,其氣之來如動脈之狀,順針而刺之。」

 

意指懂得針術的人是重視左手(押手)的作用的,

不懂針術��人才只信賴右手(刺手)的作用,並且具體指出:

當進針的時候,一定要先用左手按壓所要針刺穴位的所在處,

通過彈、爪等法以宣導氣行,使右手所持之針得以順利刺入。

 

另在《八十難》中說:「左手見氣來至,乃內(納,推進)針,針入見氣盡,乃出針。

是維有見加入,有見如出也。」說明左右雙手得協同配合,不僅僅是單指進針這一方面。

臨床實踐證明,在定穴及進針、候氣、催氣、得氣、補瀉、出針等整個行針過程中,

如能充分運用左右雙手的協同配合,可以探明穴位的所在,促使經氣的聚散,

以及感知穴位處的皮肉筋脈骨分布和氣血循行等情況,減輕或免除進出針時的不適感,

穩定腧穴部位和針身以便各種手法的施行等。所以雙手行針法為後世針灸家廣泛應用。

 

補瀉分清營衛

 

營衛之氣的運行,衛氣先行皮膚,先充絡脈,散布在淺表;

營氣行於經隧,處於深里。所以刺衛者宜淺,刺營者宜深。

 

《七十一難》說:「針陽者,臥針而刺之」意指針刺屬於陽得衛分(淺層)要沿皮橫刺,以免損傷深層的營氣。

「刺陰者,先以左手攝按所針滎俞之處,氣散乃內針」,

意指針刺屬於陰的營分(深層)要先用左手按壓穴位,使淺層的衛氣散開後,方可刺入,以免損傷淺表的衛氣。

 

要求「刺榮無(毋)傷衛,刺衛無傷榮」。

這說明針刺候氣時對深淺度要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 

如當深反淺,則未及於營而反傷於衛;當淺反深,則誅伐太過而損及於營。

 

《七十六難》說:「當補之時,從衛取氣;當瀉之時,從榮置氣。……榮衛通行,此其要也。」

《七十八難》中更為具體地指出:「得氣,因推而內(納)之,是謂補;動而伸之,是謂瀉。」

就是說在進針得氣後,將針推進下插的為補法;將針動伸上提的為瀉法。

 

因為補法系從衛分取氣,由淺向深按插,是從衛分引氣深入以納之。

瀉法系從營分散氣,由深向淺抽提,是從營分引氣外出以散之。

《醫學入門》:「補則從衛取氣,宜輕淺而針,從其衛氣隨之於後而濟其虛也。

瀉則從榮棄置其氣,宜重深而刺,取其榮氣迎之於前而瀉奪其實也。」

 

《難經》所說的「推而納(進)之」(以按為主)和「動而伸之」(以提為主)

是《靈樞》補瀉法的推衍。

後世針灸家以《金針賦》為代表,又演變為:補法用先淺後深,緊按慢提法;瀉法用先深後淺,緊提慢按法。

《七十八難》提到:「不得氣,乃與男外女內;不得氣,是謂十死不治也。」

就是說假如針刺時未能得氣,男子可用淺提法候氣於衛分(外),女子可用深插法候氣於營分(內)。

如久求而不得氣,說明營衛之氣衰竭,病情較為危重。

 

論述迎隨與調氣

 

《七十二難》說:「所謂迎隨者,知榮衛之流行,經脈之往來也。隨其逆順而取之,故曰迎隨。

調氣之方,必在陰陽者,知其內外表裡,隨其陰陽而調之。」

迎,指瀉法;隨,指補法。

 

運用補瀉針法必須知曉營衛氣血的傳注分布和盛衰,根據它的順逆以行補瀉。

順著經氣以益其不足為補,所以稱為隨;逆著經氣以損奪其有餘為瀉,所以稱為迎。

 

疾病的產生往往是陰陽失調的緣故,所以針刺調氣也必須以陰陽為基礎,

以人體內外表裡之間的關係為依據,對陰陽的盛衰進行調治。

 

這與《靈樞.終始》:「瀉者迎之,補者隨之,知迎知隨,氣可令和。

和氣之方,必通陰陽。」《靈樞.根結》:「用針之要,在於知調陰與陽。」之意相近。

 

以後,元、明針灸醫家將各種針刺補瀉概稱迎隨。

如補法採用順緊方向而刺,由淺入深(以插法為主)而刺、當氣血衰少時刺,為隨;

瀉法採用逆經方向而刺,由深出淺(以提法為主)而刺,當氣血旺盛時刺,為迎。

 

《針灸大成》中論述針刺補瀉法的一節,即以「經絡迎隨設為問答」作為標題。

《濟生拔萃》中有《雲岐子論經絡迎隨補瀉法》。

後世據此說又引伸具體化而成「針向補瀉」,如《醫學入門》引《圖注難經》說:

 

「手三陽從手至頭,針芒(尖)從外往上為隨,針芒從內往下為迎;

足三陽從頭至足,針芒從內往下為隨,針芒從外往上為迎;

足三陰從足至腹,針芒從外往上為隨,針芒從內往下為迎;

手三陰從胸至手,針芒從內往下為隨,針芒從外往上為迎。」

 

宋代丁德用在注釋《七十二難》時說:

「夫榮衛通流,散行十二經之內,即有始有終。

其始自中焦,注手太陰一經一絡,然後注手陽明一經一絡,其經絡有二十四,日有二十四時,皆相合。

此凡氣始至而用針取之,名曰迎而奪之。其氣流注終而內針,出針捫穴,名曰隨而濟之。」

 

以經脈與日時相配合以行補瀉,後為《針灸聚英》所闡發,

發展而成「十二經病井滎輸經合補虛瀉實」法,實即現在所稱的子午流注針法的一種——納支法。

 

針法結合腧穴特性

 

針法補瀉除涉及人體功能狀態、針灸作用方式外,腧穴選用也是一個因素,

《難經》中主要介紹了以五腧穴為基礎,依據五行生克的關係,

通過配穴的形成而創立的「補母瀉子法」和「瀉南補北法。」

 

補母瀉子法

《六十四難》根據《靈樞.本輸》及陰陽剛柔相濟的原理,以五腧穴配屬五行:

陰經為井木、滎火、輸土、經金、合水;陽經為井金、滎水、輸木、經火、合土。

 

配十天干則肺屬辛金、大腸屬庚金;腎屬癸水,膀胱屬壬水;肝屬乙木,膽屬甲木;

心、心包屬丁火,小腸、三焦屬丙火;脾屬巳土、胃屬戊土。

 

按照五行相生關係,每條經各有一個「母穴」和一個「子穴」。

「母能令子虛,子能令母實」,所以《六十九難》提出了「虛者補其母,實者瀉其子」的補瀉法。

 

如肺屬金,肺虛可補其母穴——輸(土)穴太淵;

肺實可瀉其子穴——合(水)穴尺澤。

 

《七十九難》也舉例作了說明:「迎而奪之者,瀉其子也;隨而濟之者,補其母也。

假令心病,瀉手心主俞,是謂迎而奪之者也;

補手心主井,是謂隨而濟之者也。」

瀉可取心包(火)經的輸(土)穴大陵,補可取心包(火)經的井(木)穴中沖。

 

補母瀉子法除用本經穴位外,也可應用相關經脈上的穴位。

如肺虛可用脾(土)經穴位,或補脾經輸(土)穴太白;

肺實可用腎(水)經穴位,或瀉腎經合(水)穴陰谷。

 

《針灸大成.南豐李氏補瀉》:「凡針逆而迎奪,即瀉其子也,如心之熱病,必瀉於脾胃之分。

針順而隨濟,即補其母也,如心之虛病,必補於肝膽之分。」

即指心(火)之熱病可瀉脾、胃(土)經的穴位,心之虛病可補肝、膽(木)經的穴位。

 

瀉南補北法

《難經.七十五難》根據五行生剋關係,指出對肝實肺虛之證,要用瀉心火,補腎水的方法治療。

說是:「東方實,西方虛,瀉南方,補北方。」

東方屬木代表肝,西方屬金代表肺,南方屬火代表心,北方屬水代表腎。

東方實,西方虛,即肝(木)實、肺(金)虛,是一種「木實侮金」的反克表現。

 

補北(腎)瀉南(心)就是益水制火,即補腎瀉心。

 

火(心)為木(肝)之子,瀉火能抑木,可奪肝(母)之實,又能減少其克金(肺)之力。

水(腎)為金(肺)之子,補水可以制火(心),使火不能刑金,

又能濟金以資肺(母)之虛,使金實得以制木。

 

瀉南補北法可以說是對「虛者補其母,實者瀉其子」一說的補充。

如果按照補母瀉子法,肝實肺虛,法當瀉心火補脾土,而這裡為什麼不補脾土而補腎水。

 

清代葉霖《難經正義》中說:

「夫五行之道,其所畏者,畏所克耳。今火大旺,水大虧,火何畏乎?

惟其無畏,澤愈旺而莫能制,苟非滋水以求勝之,孰能勝也。

……雖瀉火補水並言,然其要又在補水耳。

……今補水而瀉火,火退則木氣削,又金不受克而制木,東方不實矣,

金氣得平,又土不受克而生金,西方不虛矣。

 

若以虛則補母言之,肺虛則當補脾,豈知肝氣正盛,克土之深,雖每日補脾,安能敵其正盛之勢哉?

縱使土能生金,金受火克,亦所得不償失矣,此所以不補土而補水也。

或疑木旺補水,恐水生木,或木愈旺,故聞獨瀉火不補水論,忻然而從之?

殊不知木已旺矣,何待生乎。

 

況水之虛,雖峻補不能復其本氣,安有餘力生木哉,若能生木,則能生火矣。

……瀉火補水,使金得平木,正所謂能治其虛。

不補土,不補金,乃瀉火補水,使金自平,此法之巧而妙者。」

 

瀉井刺滎法

實熱證需瀉井穴時,《難經》中指出可以根據「實者瀉其子」的原則,改以滎穴來代替。

《七十三難》:「諸井者,肌肉淺薄,氣少不足使之,刺之奈何?

然:諸井者木也;滎者火也,火者木之子。當刺井者,以滎瀉之。」

 

因為井穴在手足指(趾)端,此處皮肉淺薄,而氣藏於皮肉之內,則氣較為微小,

不便使用針刺手法,所以說氣少不足使也。

如胃經實證當瀉其井穴歷兌,可改用其滎穴內庭。

 

元代汪機《針灸問對》說:「此說為瀉井者言也,若當補井,則必補其合。」

因此有「瀉井須瀉滎,補井當補合」之說。

 

針法合於四時

 

春夏刺淺,秋冬刺深針

刺深度視針刺部位、病證需要、針感程度而定,也要參考季節這個因素。

《七十難》認為:「春夏者,陽氣在上,人氣變在上,故當淺取之;

秋冬者,陽氣在下,人氣變在下,故當深取之。」

認為人的氣血活動與季節有關。

 

春夏季,自然界的陽氣向上,人體的陽氣也趨向淺層,所以針刺宜淺;

秋冬季,自然界的陽氣向下,人體的陽氣也趨於深層,所以針刺宜深。

 

「春夏溫,必致一陰者,初下針,沉之至腎肝之部,得氣,引持之,陰也。

秋冬寒,必致一陽者,初內針,淺而浮之至心肺之部,得氣,推內之,陽也。

是謂春夏必致一陰,秋冬必致一陽。」

 

意指春夏從深層(肝腎之部)引出陰氣(一陰),秋冬則宜從淺層(心肺之部)納入陽氣(一陽)。

 

春刺井,夏刺滎,季夏刺輸,秋刺經,冬刺合

《七十四難》:「春刺井者,邪在肝;夏刺滎者,邪在心;季夏刺輸者,邪在脾;

秋刺經者,邪在肺;冬刺合者,邪在腎。……四時有數,而並繫於春夏秋冬者也。

針之要妙,在於秋毫者也。」

 

認為井、滎、輸、經、合五腧穴,是與季節相聯繫的,

針刺時要加以注意。其具體內容與《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中

「冬刺井」、「春刺滎」、「夏刺輸」、「長夏刺經」、「秋刺合」

以及《靈樞.四時氣》中「春取經、血脈、分肉之間」、「夏取盛經孫絡」、「秋取經輸。

邪在府,取之合」、「冬取井滎」說法有所不同。

 

擇要列表對照如下

時處《靈樞.本輸》《靈樞.四時氣》《素問.水熱穴論》《難經.七十四難》春春取絡脈諸滎大經分肉之間。

甚者深取之,間者淺取之春取經、血脈、分肉之間。

甚者深刺之,間者淺刺之春取絡脈分肉間(肝氣始生……經脈常深,其氣少,不能深入)春刺井(邪在肝)

夏夏取諸輸孫絡肌肉皮膚之上夏取盛經孫絡,取分間,絕皮膚夏取盛經分腠(心氣始長……邪居淺也)

夏刺滎(邪在心)秋秋取諸合,余如春法秋取經、輸;

邪在府,取之合秋取經、輸(肺將收殺……取輸以瀉陰邪,取合以虛陽邪)秋刺經(邪在肺)

冬冬取諸井、諸輸之分,欲深而留之冬取井、滎,

必深以留之冬取井、滎(腎方閉……取井以下陰逆,取滎以實陽氣)冬刺合(邪在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