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學

 

緒論

中醫養生學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中國人民非常重視養生益壽,並在生活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創立了既有系統理論、多種流派、多種方法,又有民族特色的中醫養生學,

為中國人民的保健事業和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中醫養生學的概念

 

養生就是根據生命發展的規律,採取能夠保養身體,減少疾病,增進健康,延年益壽的手段,所進行的保健活動。

養生(又稱攝生、道生)一詞最早見於《莊子》內篇。

所謂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長之意;所謂養,即保養、調養、培養、補養、護養之意。

養生是通過養精神、調飲食、練形體、慎房事、適寒溫等各種方法去實現的,是一種綜合性的強身益壽活動。

 

中醫養生學是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探索和研究中國傳統的頤養身心,增強體質,預防疾病,

延年益壽的理論和方法,並用這種理論和方法指導人們保健活動的實用科學。

 

自古以來,人們把養生的理論和方法叫做「養生之道」。

例如《素問.上古天真論》說:「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

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此處的「道」,就是養生之道。能否健康長壽,不僅在於能否懂得養生之道,

而更為重要的是能否把養生之道貫徹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歷代養生家由於各自的實踐和體會不同,他們的養生之道在靜神、動形、固精、調氣、食養

及藥餌等方面各有側重,各有所長。從學術流派來看,又有道家養生、儒家養生、醫家養生、

釋家養生和武術家養生之分,他們都從不同角度闡述了養生理論和方法,豐富了養生學的內容。

在中醫理論指導下,養生學吸取各學派之精華,提出了一系列養生原則。

加形神共養,協調陰陽、順應自然、飲食調養、謹慎起居、和調臟腑、通暢經絡、節慾保精、

益氣調息、動靜適宜等等,使養生活動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例如,飲食養生強調食養、食節、食忌、食禁等;

藥物保健則注意藥養、藥治、藥忌、藥禁等;傳統的運動養生更是功種繁多,

如動功有太極拳、八段錦、易筋經、五離戲、保健功等,

靜功有放鬆功、內養功、強壯功、意氣功、真氣運行法等;

動靜結合功有空勁功、形神樁等,無論選學那種功法,只要練功得法,持之以恆,

都可收到健身防病、益壽延年之效。

 

針灸、按摩、推拿、拔火罐等,亦都方便易行,效果顯著。

諸如此類的方法不僅深受中國人民喜愛,而且遠傳世界各地,為全人類的保健事業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中醫養生學的性質和特點

 

中醫養生學是從實踐經驗中總給出來的科學,是歷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它經歷了五千年億萬次實踐,由實踐上升為理論,歸納出方法,又回到實踐中去驗證,

如此循環往複不斷豐富和發展,進而形成一門獨立的學科。

 

從內容上來看,中醫養生學涉及到現代科學中預防醫學、心理醫學、行為科學、醫學保健、

天文氣象學、地理醫學、社會醫學等多學科領域,實際上它是多學科領域的綜合,

是當代生命科學中的實用學科。

 

中醫養生學以其博大精深的理論和豐富多彩的方法而聞名於世。

它的形成和發展與數千年光輝燦爛的傳統文化密切相關,因此具有獨特的東方色彩和民族風格。

自古以來,東方人、西方人對養生保健,都進行了長期的大量的實踐和探討。

但由於各自的文化背景不同,其養生的觀點也有差異。

中醫養生學是在中華民族文化為主體背景下發生髮展起來的,故此有它自身特點,現略述其概要。

 

一、獨特的理論體系

中醫養生理論,都是以「天人相應」、「形神合一」的整體觀念為出發點,

去認識人體生命活動及其與自然、社會的關係。

特別強調人與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的協調,講究體內氣化升降,以及心理與生理的協調一致。

 

並用陰陽形氣學說、臟腑經絡理論來闡述人體生老病死的規律。

尤其把精、氣、神作為人體之三寶,作為養生保健的核心,進而確定了指導養生實踐的種種原則,

提出養生之道必須「法於陰陽,和於術數」、「起居有常」。

即順應自然,保護生機遵循自然變化的規律,使生命過程的節奏,隨著時間、

空間的移易和四時氣候的改變而進行調整。

 

二、和諧適度的宗旨

養生保健必須整體協調,寓養生於日常生活之中,貫穿在衣、食、住、行、坐、臥之間,事事處處都有講究。

其中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和諧適度。使體內陰陽平衡,守其中正,保其沖和,則可健康長壽。

 

例如,情緒保健要求不卑不亢,「不偏不倚」,中和適度。

又如,節制飲食、節慾保精、睡眠適度、形勞而不倦等,都體現了這種思想。

晉代養生家葛洪提出「養生以不傷為本」的觀點,

不傷的關鍵即在於遵循自然及生命過程的變化規律,掌握適度,注意調節。

 

三、綜合、辨證的調攝

人類健康長壽並非靠一朝一夕、一功一法的攝養就能實現的,而是要針對人體的各個方面,

採取多種調養方法,持之以恆地進行審因施養,才能達到目的。

 

因此,中醫養生學一方面強調從自然環境到衣食住行,從生活愛好到精神衛生,

從藥餌強身到運動保健等,進行較為全面的、綜合的防病保健。

另一方面又十分重視按照不同情況區別對待,反對千篇一律、一個模式,

而是針對各自的不同特點有的放矢,體現中醫養生的動態整體平衡和審因施養的思想。

 

歷代養生家都主張養生要因人、因時、因地制宜,全面配合。

例如,因年齡而異,注意分階段養生;順乎自然變化,四時養生;重視環境與健康長壽的關係,注意環境養生等。

又如傳統健身術的運用原則,提倡根據各自的需要,可分別選用動功、靜功或動靜結合之功,

又可配合導引、按摩等法。這樣,不但可補偏救弊、導氣歸經,有益壽延年之效,

又有開發潛能和智慧之功,從而收到最佳攝生保健效果。

 

四、適應範圍廣泛

養生保健實可與每個人的一生相始終。人生自妊娠於母體之始,直至耄耋老年,

每個年齡階段都存在著養生的內容。人在未病之時,患病之際,病癒之後,都有養生的必要。

 

不僅如此,對不同體質、不同性別、不同地區的人也都有相應的養生措施。

因此,養生學的適應範圍是非常廣泛的。它應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進行全面普及,

提高養生保健的自覺性,把養生保健活動看作是人生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中醫養生學的地位和任務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思想是強身防病,強調正氣作用,防微杜漸治未病;

把握生命和健康的整體觀念及辨證思想;重視心理因素,貫穿始終;

把人類、社會和環境聯繫起來,去理解和對待人體的健康和疾病。

 

當代醫學模式已由生物醫學模式演變為「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

主要任務是控制和降低慢性病的發病率。

其特徵是從治療擴大到預防,從生理擴大到心理,從個體擴大到群體,從醫院擴大到社會。

 

當前首先要處理好醫療和預防的關係,把整個衛生事業納入預防的軌道,推行「三級預防」。

在「三級預防」中,一級預防是最積極的預防,是社會預防的主幹,是預防的前沿,

其基本思想防患於未然,採取主要手段是增進健康和採取特殊的預防保健措施。

 

中醫養生學的思維方式與現代科學發展的思維方法是一致的,

中醫養生學將在今後人類防病保健事業中佔有重要地位。

 

中醫養生學是著重研究和指導常人的保健問題,它的基本任務概括起來有三個面:

一是以科學的觀點和方法全面地、系統地發掘、整理、研究、總結、提高傳統養生理論和方法;

二是結合現代科學手段,對傳統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進行分析研究,探討其實質;

三是針對當前人們面臨的新問題,結合現實情況,提出新理論,創立新方法,進行更大範圍的推廣,

使之成為個體養生和群體保健的指導原則。

 

中醫養生學是一門古老而又新興的學科。

由於歷史條件的限制,它並非已完美無缺,如何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成果,使其內容更加完整、更加科學化,

尚須作評入的探討。此外,還有很多散在民間的養生經驗方法和措施,有待進一步收集、整理和提高。

 

所以,我們不僅要把古人養生的寶貴遺產很好地繼承下來,並且在養生實踐中,

運用現代科學知識與方法,進一步充實、豐富、發展中醫養生學,把它提高到一個的水平。

 

學習的方法和要求

學習中醫養生學,要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即繼承祖國醫藥學遺產,發展獨具特色的預防保健科學,

以便更好地為人類保健事業服務。

學習養生學時,要以辨證唯物主義為指導思想,樹立整體觀念,全面掌握,不可偏廢,

本著理論聯繫實踐的原則,按照循序漸進的規律,採用授課和自學自練相結合的方法。

 

要深入理解、掌握本門課程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本學科的基本理論知識包括的各種養生流派,各有特點,內容範圍很廣,因此對各個流派要有一個基本了解,

特別要掌握其養生理論要點,從而較全面了解中醫養生學的理論體系和特點,加深對本學科的學習和理解。

 

對於傳統養生方法的學習,不僅要全面掌握其養生機理、適用範圍、注意事項,

還要結合其他相關學科的學習,較熟練地掌握動作要領和技能。

養生學的基本著眼點在於指導人們的生活實踐,提高健康水平。

因此,要學以致用,身體力行,指導自己的和他人的養生保健實踐活動。

 

中醫養生學發展簡史

中醫養生學的形成和發展經歷了漫長的歲月,歷代養生家、醫家和廣大勞動人民通過長期的防病保健的實踐,

不斷豐富和發展了攝生保健的內容,逐步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理論體系和系統的養生方法,

對中華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卓越貢獻,並在世界範圍內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為了使中醫養生學能夠得到更好地繼承和發揚,有必要對其學術淵源、

理論特點及形成發展歷史有個大概的了解。茲簡要介紹如下。

 

養生簡史上古時期

我們偉大的祖國,是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如果從原始群居的猿人算起,已經歷了近兩百萬年的漫長過程。

到公元前二十一世紀的夏代,即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建立以前,大概可分為原始群、母系氏族公社、

系氏族公社等幾個歷史階段。

在這個時期內,為了生存和發展,我們的祖先在與大自然鬥爭的過程中,逐漸地認識了自然界,

並通過自己的勞動,努力創造條件,以適應自然、改造自然,維持自己的生存與種族發展。

 

他們懂得了創造簡單工具去尋覓、獵取食物以充飢;擇居處、築巢穴以避風寒、防野獸;

存火種以照明、禦寒、熟食;以及用語言、舞蹈等方式傳遞信息,表達感情等。

火種的發現和應用改善了人類茹毛飲血的飲食條件,人們吃熟食,不僅縮短了對食物的消化過程,

使人體獲得更多的營養,也防止了一些腸道傳染病的發生。對於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患義。

 

火的應用,可使人類戰���嚴寒,溫暖人體的肢體關節、胸腹、腰背,除驅散寒冷之外,

我們的祖先還懂得了一些用火治病的簡單醫療方法,如灸、(火芮)、熨等,用以治病除疾,養生防病。

 

我們的祖先原在河谷地區聚族而居,囚為河谷地區水源充足,土壤肥沃,食物豐富,

可以滿足人類生存的基本需要。即使遇到自然災害,被迫遷徙時,也總要進行一番選擇,

要「觀其流泉」,「度其(阝顯)原」(《詩經.大雅.公劉》),以定其新的居處。

 

這說明,上古時期,由於生存的需要,人類已經注意到居住地域的環境條件的選擇。

不僅如此,由於「古者禽獸多而人少,於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晝拾橡栗、暮棲木上」(《莊子.盜跖》),

說明古人築巢穴、棲木上是為了躲避野獸,以防猛獸的傷害。

 

而為了適應自然界氣候變化,所以,「冬則居營窟,夏則居(木曾)(音「增」Zeng)巢」(《禮記.禮運》)。

「古者民不知衣服,夏多積薪,冬則煬之」_(《莊子.盜跖》),

這說明當時的人們已經懂得改變居住環境以適應寒暑之變。

火種發現,並得到廣泛應用之後,則又進一步懂得了築房舍以安居,開窗戶以透光、通氣。

如:「修火之利,範金合土,以為台、榭、宮室、牖戶」(《禮記.禮運》)。

足以看出,在長期的生活實踐過程中,我們的祖先逐漸懂得了居處環境的好壞,對於人類生存和發展是至關重要的。

 

勞動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手段。

在原始社會,人類靠勞動尋覓食物、索取火種、製造工具、修築巢穴,以充飢、禦寒、逃避野獸、維持生命。

勞動是人類使用工具來改變自然,使之適合於自己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動。

同時,勞動也促進了人類對大自然的認識,開擴了眼界、增長了智慧、保護了生命、強壯了身體。

勞動是與人類生存和發展息息相關的。

 

如《易.繫辭下》中有如下一段傳說:「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作結繩而為網(上四下古),以佃以漁」。

「包犧氏沒,神農氏作,斲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

「神農氏沒,黃帝、堯、舜垂衣賞而天下治,……刳木為舟,剡木為楫,舟楫之利以濟不通,……

服牛乘馬,引重致遠,以利天下。……斷木為杵,掘地為臼,臼杵之利,萬民以濟,……

弦木為弧,剡木為矢,弧矢之利,以咸天下。……

上古穴居而野處,後世聖人易之以宮室,上棟下宇、以待風雨……」。

 

概括地說明了上古時期勞動促進人類社會進步的情形。

由此可以看出,在漫長的勞動實踐中,人們逐步認識到人與自然的關係及生命規律,

並學會運用自然規律去支配自然界,從而改善了人類生活環境,增長了智慧,強壯了身體,延長了壽命。

這說明養生思想的原始萌芽在此時已經開始萌發。

 

養生簡史先秦時期

飲食不節,逸勞過度者,疾共殺之」。這是需要予以注意的。

 

3、倡導飲食衛生 

孔子對於飲食衛生十分重視,為了保證身體健康,他提出了飲食保健的原則,

即《論語.鄉黨》中所說的:「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飲食精,則營養豐富,膾宜細,則味道美,可增進食慾,有利於消化吸收。

並且,提醒人們一定要食新鮮、清潔的食物,以防止疾病的發生。

 

他指出:「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則不食;色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貪。」

強調了食品要精細、烹調要得當,進餐要定時,經久變味、腐敗發臭的食物不宜食用等飲食衛生要求。

同時,也提出了調和飲食五味,要順應四時的原則。

儒家的養生思想,是極寶貴的養生經驗,因而為歷代養生家所遵循。時至今時,仍有其實用價值。

 

(五)先秦雜家養生思想

《呂氏春秋》是先秦雜家的代表作。就養生思想而論,它是先秦諸子著作中,內容最豐富

的。其思想體系不僅承襲了道、儒兩家的內容,也旁采了墨、法等家之說。

全書計一百篇,涉及到養生內容者,約五十篇之多。現將其養生思想的主要學術觀點簡述如下。

 

1、畢敬之務,在乎去害 

 

先秦雜家認為,人活百歲,是生命的自然壽限。

而許多人未能活到這一壽限,究其原因,多由於在生命過程中受到種種危害和干擾。

如果能找出原因,並採取措施排除這些危害和干擾,則有可能使人長壽,達到自然壽限。

這即是「畢其數」。並指出,長壽之「長也者,非短而續之也,畢其數也。

畢數之務,在乎去害」(《呂氏春秋盡數》),

這一學術觀點闡明了人的自然壽限及達到自然壽限的可能性,並指出去害是使人長壽的重要保證。

而「去害」的具體措施,就是養生。

 

2、趨利避害,順應自然 

 

認識和掌握自然規律,發揮人的主觀能動作用,趨利避害,這是雜家養生的原則。

《呂氏春秋.盡數》說:「天生陰陽,寒暑燥濕,四時化,萬物之變,莫不為利,莫不為害。

聖人察陰陽之宜,辨萬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年壽得長焉」。

 

何為害?

 

五味太過,五者充形則生害,此其一,乃飲食為害;

七情太勝,過勝則傷神,乃情志為害,此其二:

六淫太過,太過則傷精,乃六淫為害,此其三。

知其三害而避之,使之無過,自然神安而形壯,年壽得長。」

故凡養生,莫若知本,知本則疾無由至矣」。

知本求因、趨利避害、頤養神形,是雜家養生思想的重要觀點。

 

3、動形以達郁 

 

《呂氏春秋》認為人之精氣血脈以通利流暢為貴,若郁而不暢達,則百病由之而生,

在《達郁》篇中指出:「凡人三百六十節、九竅、五臟、六腑、肌膚,欲其比也;

血脈,欲其通也;筋骨,欲其固也;心志,欲其和也;精氣,欲其行也。

若此,則病無所居,而惡無所由生矣。病之留惡之生也,精氣鬱也」。

同時指出,活動形體是使體內精氣流通以保障生命活

動正常進行的有效措施,「流水不腐,戶樞不螻,動也,形氣亦然,形不動則精不流,精不流則氣鬱」

(《呂氏春秋盡數》)。經常運動形體,則精氣流行,惡無由生。

呂氏提出的這種動形達郁的主張是對養生學的一個重大貢獻。

先秦雜家的養生思想,融合了道、儒、墨、法諸家之長,參以己見,故有其獨特之處。

「畢數之務,在乎���害」、「趨利避害,順應自然」及動形達郁等主張,即是其代表,由此可窺及一斑。

 

二、先秦時期的養生實踐

夏代以後,由於社會的進步,生產的發展,使人們的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得到改善。

在長們的生活實踐中,人們懂得了採取一些措施,講究衛生,以增進健康,防止疾病。

 

(一)  提倡講究個人衛生

 

夏商時期,人們已經有洗臉、洗手、洗腳等習慣。如甲骨文中既有表示洗臉的「沫」字

和表示洗澡的「浴」字。而在《禮記內則》中,則有:「五日則(火覃)湯清浴,三日具沐,

其間面垢,(火覃)湯清浴,足垢,(火覃)湯清洗」的記載,並認識到「頭有創則沐,身有瘍則浴」。

說明在周代,定期沐浴已成了人們的生活習慣。

 

(二)注意飲食調養

 

注意飲食調攝的養生實踐,大概在夏商時代已經開始,到西周及春秋戰國時代,對於食物的分類已經很細緻。

據《周禮》記載,當時已經有了專門管理飲食衛生的食醫,

「掌和王之六食、六飲、六膳、百羞、百醬、八珍之齊」。

同時,對病人的營養和臨床結合起來,創造了「食治學」。

對於飲膳烹飪,也注意到五味調和。《呂氏春秋本味篇》中云:

「調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多後少,其齊甚微,皆由自起。」

 

在殷墟出土的商代甲骨文中,有與現代漢宇「酒」字相似的「**」字。

同時,還發現釀酒場地遺址,說明當時的釀酒業已相當發達。

隨著釀酒的發展,釀醋、制醬、腌制食品也相繼出現。

飲食的改善,不僅可增加營養、開胃進食,也可以健身防病。

如酒可以通血脈,行藥勢;醋可以健胃,並有收斂作用;曲可防治腸胃病等。

 

(二)  導引健身

 

導引是我國傳統的健身術,它將呼吸、動形和自我按摩等內容融成一體。

如果說上古時期,人們作舞以宣導之以療疾病是一種原始、無定型的動作的活。

那麼,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導引已經發展成了保健功,現存最早的、且完整地描述呼吸鍛煉的,

是戰國初的《行氣玉佩銘》,說明這種行氣保健動已形成一種專門學問。

 

(三)  敬老養老

 

敬老養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這一傳統大概自進入文明時代以來就開始了。

對老人的敬養,不僅是禮儀上的待遇,也是具有養生內客的,涉及到情志、起居、飲食等生活諸方

《禮記.內則》中說:「孝子之養老也,樂其心,不違其志;樂其耳目,安其寢處,以其伙食忠養之」,

「凡養老,有虞氏以燕禮,夏侯氏以饗禮,殷人以食禮,周人修而兼用之」。

可以看出,當時在老人養生方面積壘了豐富經驗。 

 

(四)  優生優育與胎教

 

先秦時期,在婚煙制度上,也提出了一些合理主張,如同性不結親、必成年而婚配等。

在《左傳》中,即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之論。

《周禮地官司徒》中說:「男三十而取,女二十而嫁」,這些主張對於中華民族的健康繁衍是十分有益的。

先秦時期,對於妊娠時期的養生保健也十分注意。

如劉向《列女傳》載:「太任(周文王之母)有身,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傲言」,

說明當時對於胎教已有一定的認識。

 

(六)環境衛生

 

先秦時期,對於環境衛生也十分重視。商代的甲骨文中,即有掃帚的「帚」字。

《禮記內則》中,即有「凡內外,雞初鳴,咸盥漱衣服,斂枕簟,掃室堂及庭」,

說明清潔掃除在當時已經成為每個家庭及個人的日常衛生習慣。

 

此外,在公元前四五世紀,我們的祖先就已經懂得了處理污水,當時即有所謂「陶竇」,

據說就是當時的下水溝。對於糞便管理,史載更早即有「廁所」,

《周禮》說:「宮人為其井匽,除其不蠲,去其惡臭」,匽,即路廁。

這都說明當時人們已經注意到環境衛生與人體健康的關係,注意環境衛生是保證健康的有效措施。

 

(七)藥物養生

 

在先秦的有關文獻中,對於延年益壽的藥物已有不少記載,如在《山海經》中收集了藥物百餘種。

其中,有一類為補藥,如櫰(huai音懷)木、櫪木、狌狌(按:同猩猩)等,

具有強壯身體、增強記憶力、延年益壽的功效。

這些藥物為後世養生家、醫家探討抗老防衰、益壽延年的藥物,開闊了思路,提供了可貴的經驗。

 

三、《內經》奠定了養生學理論基礎

 

《內經》總結了先秦時期醫藥學的豐富的實踐經驗,先秦道家、儒家、雜家的養生思想為

《內經》養生理論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貢獻。而《內經》則是集先秦諸子理論及醫藥學實踐之大成,

為中醫養生學的形成奠定了理論基礎。現將其要點歸納如下:

 

(一)對生命起源的認識

 

《內經》認為生命與自然界息息相關,《素問.寶命全形論》指出:「天地合氣,命之曰人」,

認為自然界的陰陽精氣是生命之源,這種認識是符合實際的。

 

(二)天人相應,順應自然

 

《內經》把人與自然界看成一個整體,自然界的種種變化,都會影響人體的生命活動,

即天有所變,人有所應。因而,強調要適應自然變化,避免外邪侵襲。

如《靈樞.本神篇》指出,要「順四時而適寒暑」,《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則提出了「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的四時順養原則。《素問.上古天真論》又明確指出「虛邪賊風,避之有時」,

從而開闢了中醫防病養生的先河。

 

(三)對生命規律的闡述

 

《內經》對人體生、長、壯、老、已的生命規律有精妙的觀察和科學的概括,

不僅注意到年齡階段的變化,也注意到了性別上的生理差���。

如《素問上古天真論》中,男子八歲為一生理階段,女於七歲為一生理階段的生理階段遞變規律,

《靈樞天年》以十歲為一階段的遞變規律,分別詳細闡述了人的生理變化特點。

 

(四)對衰老的認識

 

《內經》詳細論述了衰老的變化過程及衰老表現,並指出情志、起居、飲食,縱慾、過勞等一方面調節失當,

是導致早衰的重要原因,並提出要「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

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素問●上古天真論》),

初步建立了抗老防衰及老年病防治的理論基礎。

 

(五)明確提出養生原則和方法

 

《內經》不僅提出了許多重要的養生原則和行之有效的養生方法,

如調和陰陽,濡養臟腑、疏通氣血、形神兼養、順應自然等原則,以及調情志、慎起居、適寒溫、和五味、

節房事、導引按蹺、針灸等多種養生方法。

而且特彆強調「治未病」這一預防為主的原則,將養生和預防疾病密切結合在一起,這一點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綜上所述,《內經》集先秦諸子之說,參以大量醫療實踐,形成了中醫理論體系,

為中醫養生學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做出了極其重要的貢獻。

總之,先秦時期是我國從原始時代進入文明時代的重要轉折時期。

在這一時期里,生產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使人類更好地認識自然,認識生命。

長期的醫療實踐,為醫學的發展積累了豐富而寶貴的經驗。

先秦諸子的「百家爭鳴」為中醫理論體系的建立打下了初步的基礎,

而《內經》則是這一時期內醫學發展的系統總結和結晶,它為中醫養生學理論體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接下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