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簡史明清時期

明清時期是中國封建社會的後期。統治階級提倡孔孟正統的程朱理學,同時利用佛、道兩教的思想,

在一部分士大夫和知識分於中有的棄士為醫,有的轉儒從醫,又有很多醫家非常重視實踐,勇於創新,

先後出現了很多著名養生學家,進一步豐富和完善了中醫養生學的內容,並使養生學得到更大範圍的發展。

 

在這一時期,中醫養生保健專著的撰輯和出版是養生學史的鼎盛時期。

從明代到新中國建立前夕的580多年中所出版和刊行的養生類著作比明清以前2200多年間

所發行的總量還要多,其發展之迅速和傳播之廣泛,在歷史上是空前的。

另外,從十四世紀末至十九世紀上半葉期間,由於中外交通的發展,中外醫學交流活動亦日益頻繁,

有養生專著被譯成外文出版發行,西方醫藥學傳到中國的也空前增多,

這對世界醫學和我國的醫學和養生學的發展,都有一定促進作用。

 

一、養生重「命門」和治形寶精說

 

至明代,隨著命門學說的發展,產生了以趙獻可、張景岳為代表的溫補派,

他們反對濫用寒涼藥物主張用溫補藥物峻補命門。

 

如趙獻可認為命門真火乃人身之寶,並說:「吾有一譬焉,譬之元霄鰲山之走馬燈,拜者、舞者、飛者、

走者,無一不具,其中間惟是一火耳。火旺則動速,火微則動緩,火熄則寂然不動,

而拜者、舞者、飛者、走者,軀殼未嘗不存也」(《醫貫.內經十二官論》)。

此主張養生及治病,均以保養真火為要。

 

張景岳提出「陽強則壽,陽衰則夭」(《景岳全書.傳忠錄》)的論點,指出:

「欲知所以生死者,須察乎陽,親陽者,察其衰與不衰;欲知所以存亡者,須察乎陰,察陰者,

察其壞與不壞,此保生之本法也」。其重視命門,在理論上較趙獻可全面。

 

張氏認為陽氣陰精之根本皆在命門,「命門主乎兩腎,而兩腎皆屬於命門。

故命門��為水火之府,為陰陽之宅,為精氣之海,為死生之竇,若命門虧損,

則五臟六府皆失所恃,而陰陽病變無所不至」,「即如陰勝於下者,原非陰盛,以命門之火衰也;

陽勝於標者,原非陽盛,以命門水虧也。

水虧其源,則陰虛之病疊出;火衰其本,則陽虛之證迭生」(《類經附翼.求證錄》),

 

故他特別注重用甘溫固本法預防疾病。

這對當時那種濫用寒涼,敗胃傷陽,致成時弊的情況下,是有重要意義的。

與此同時,張景岳還辨證地闡述了形與神,形與生命的關係,明確提出養生之要在於治形寶精的主張。

 

張氏所論之形,實指精血而言。

他認為形賴精血為養,養精血即所以養形。明確提出:「善養生者,必寶其精」(《類經.攝生類》),

指出了節慾保精的重要性。另外,張氏又鮮明地提出了「中年修理」以求振興的卓越見解。

中年時期是人體由盛而衰的轉折時期,這種強調中年調養,求復振興的思想,

對於防止早衰,預防老年病,具有積極的意義。

 

二、綜合調養發展了養生方法

 

明清時期的養生家對於養生理論的認識,都有了進一步的深化。

儘管在精氣神的保養上各有側重,但都強調全面綜合調理,尤其重視調理方法的研究和闡述。

 

(一)調養五臟法

 

李中梓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編著《壽世青編》一書,

在調神、飲食、保精等方面提出了養心說、養肝說、養脾說、養肺說、養腎說、

為五臟調養的完善做出了一定貢獻。

 

高濂的《遵生八箋》從氣功角度提出了養心坐功法、養肝坐功法、養脾坐功祛、養肺坐功法、養腎坐功法,

又對心神調養、四時調攝、起居安樂、飲饌服食及藥物保健等方面做了詳細論述,

極大豐富了調養五臟學說。

 

明末醫家汪綺石著《理虛元鑒》,對虛勞病機的闡發、論治的大法,預防的措施都自成體系,

主張肺脾腎三臟俱重。他說:「治虛有三本,肺、脾、腎是也。

肺為五臟之天,脾為百骸之母,腎為性命之根,治肺治脾治腎,治虛之道畢矣」。

尤其是對虛勞的項防,提出了六節、七防、四護、三候、二守、三禁的原則,對抗老保健有很大意義。

 

(二)藥餌、飲食保健法

 

明代開始,藥餌學說的發展進入了鼎盛時期,萬密齋、龔廷賢、李時珍、李梃等醫家,

繼承了前人的成就,在理論上和方藥的運用原則和方法上,都有闡發和提高,

對醫餌養生形成比較完整的體系做出了貢獻。

 

萬密齋的《養生四要》指出:「無陽則陰無以長,無陰則陽無以化,陰陽互用,如五色成文而不亂,

五味相濟而得和也。凡養生卻邪之劑,必熱無偏熱,寒無偏寒;溫無聚溫,溫多成熱,

涼無聚涼,涼多成寒。陰則奇之,陽則偶之,得其中和,此制方之大旨也」。

這個中和平衡既濟的制方原則,對老年的藥餌養生有直接指導意義。

 

萬氏認為這種保健方法,要從中年開始,未老先防,保健重點在於調補脾腎。

同時,還提出了老年用藥禁忌。

龔廷賢在《壽世保元》中主張老年保健用藥應「溫而不熱,清而下寒,久服則坎離既濟,陰陽協合,

火不炎而神自清,水不滋而精自固,平補之聖藥也」。

又對老年的藥餌攝生強調了兩個原則:一是調補脾胃;二是提倡與血肉有情之品,補益氣血,

填精朴髓,以健身抗老,延年益壽。

 

他首推鹿茸、鹿角,配合人蔘、地黃、枸杞、二冬、黃柏等制方。

《本草綱目》對於藥餌和食養的論述也極為豐富。

提供了有關飲食藥物養生的豐富資料,書中還收集了很多食療方法。

李時珍推崇東垣脾胃之說,主張老年人應培補元氣,調理脾胃,升發清陽,多用溫補之劑,以延年益壽。

李梃認為藥餌保健,用藥宜平和、中和、溫和,補虛在於扶培、緩補、調補,

反對溫熱峻補和濫施汗、吐、下等法。

 

李氏又在《醫學入門》中指出了藥餌養生中食補、峻補、唯補的偏弊,

強調了「量體選藥」的重要原則。

曹庭棟針對老人脾胃虛弱的特點,重視以粥養胃益壽,在《老老恆言》中編製藥粥配方百餘首,

以「備老年之頤養」,可謂集食養保健粥之大成。

 

(三)綜合調理法

 

明清時期的養生保健專書很多,多是強調綜合調理,且要簡要易行。

冷謙撰著的《修齡要旨》是一部內容豐富的氣功與養生保健專書,

詳細論述了四時起居調攝、四季卻病、延年長生、八段錦導引法、導引卻病法等,

書中多以歌訣形式介紹養生要點及具體方法,易於領會實行。

 

萬密齋的《養生四要》,提出了「寡慾、慎動、法時、卻病」諸養生原則,

對於違反這些原則而產生的疾病,皆列有藥物救治方法。

 

清代吳師機撰《理瀹駢文》,這是一部物理治療專書。吳氏提倡膏、藥外貼等理療法,

如引嚏、坐藥、藥浴等。他認為外治之理同內治之理,可以收到與內服湯丸相同的效果。

還認為養生保健不能單純依賴藥餌,如果注意調節生活起居,陶冶性情,對健康則更有益處。

吳氏在外治保健方面為養生開闢了一條新的門徑。

 

三、防病保健強調動靜結合

 

雖然在先秦時期就已初步提出了動靜結合的養生方法,但動靜結合的養生理論和方法,

則在明清時期才進一步明確提出來。

李梃在《醫學入門》中指出:「精神極欲靜,氣血極欲動」。提出靜養精神,動養形體的辨證關係。

方開《摩腹運氣圖考》(又名《延年九轉法》)指出:

「天地本乎陰陽,陰陽主乎動靜,人身一陰陽也,陰陽一動靜也。動靜合宜,氣血和暢,百病不生,乃得盡其天年」。

 

人身之陰需要靜,人身之陽需要動,從而提出了靜以養陰,動以養陽的主張。

人體要保持「陰平陽秘」的健康狀態,就必須動靜適宜,切忌過動過靜,否則就會造成陰陽偏頗,導致疾病。

清代養生家曹庭棟雖認為「養靜為攝生首務」,但他卻很重視動以養生的重要作用。

如在《老老恆言.導引》指出:「導引一法甚多,如八段錦、華佗五禽戲、婆羅門十二法、天竺按摩訣之類,

不過宣暢氣血,展舒筋骸,有益無損」,並創「臥功、坐功、立功三項」,以供老年鍛練之用。

 

又如《老老恆言》載有散步專論,對散步的作用和要求等作了較為全面的論述。

例如,閒暇「散步所以養神」、睡前「繞室行千步,始就枕」,「是以動求靜」,

有助於睡眠,強調了動靜結合的重要性。

 

四、動形養生提倡導引武術健身

 

歷代養生家都十分重視運動養生,導引、氣功、按摩共同成為動形養生的三大支柱。

於導引之木,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馬王堆的漢墓出土的《導引圖》,就繪有40餘種導引姿態的圖象,內容十分豐富。

以後歷代都有不同的發展,到了宋代,在動作和方法上有了很大改進,如太極拳、八段錦等。

 

明代以後,由於武術的發展和《道藏》的成書,又推動了導引術的進步和發展,

在《遵生八箋》載有八種導引,除在國內廣為流傳外,並於1895年譯成英文發行於國外。

 

如明代正德年間羅洪先所撰《仙傳四十九方》,載錄華佗「五禽圖」最為詳盡,

並指出:「凡人身體不安,作此禽獸之戲,汗出,疾即愈矣」,說明了導引保健的重要作用。

 

.乾隆時代,沈金鰲於《雜病源流犀燭》一書中,卷首列有「運動規法」,包括導引、氣功和按摩等,

這些方法多摘自明代曹士珩所撰《保生秘要》一書。可見,導引保件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

在明清時期,經過很多養生家、醫家及眾人的辛勤工作,提煉更新,

使導引養生更加系統、科學,導引的形式更加豐富。例如,靜功和動功與武術的結合,

又促進了太極拳的發展,使其以獨特的風格流傳於國內外,深受人們喜愛,在養生保健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鴉片戰爭之後,衛國保家和練功健身的思想興起,專論氣功、導引、武術之著作也隨之增多,

其中比較突出的如敬慎山房主彩繪二十四幅《導引圖》,將氣功、導引、按摩熔為一爐,

用於養心練精、補虛、防治疾病和強身益壽,有較高的實用價值。

 

由於導引、氣功、拳術熔為一體,使其有理、有法、有方,自成體系,便於練習,

的確起到了「內煉精氣神,外練筋骨皮」的保健延年之效。

在此時期,由於武術流派的空前發展,不論道、佛寺院,還是山寨水鄉,都有練功習武的時尚,

使武術健身得到了很大範圍的普及,發揮了良好的健身禦敵的作用。

這種獨特的健身防身術至今仍受廣大群眾的喜愛。

 

五、重視頤養老年人

 

自從唐代孫思邈提出「養老大例」之後,研究養生保健的對象郁非常重視老年人,尤其是在明清時期更為普及。

頤養對象重視老人還表現在:明清的養生專著大都聯繫到老年人的養生和長壽問題。

而且還有不少養老專著,如《安老懷幼書》、《老老恆言》等,曹庭棟根據自己的長壽經驗,

參閱了三百多家的養生著作,針對老人的特點,進行了全面的論述,具體而實用,

繼承和發揚了中醫養生學,為中醫老年醫學做出了重要貢獻。

 

龔廷賢《壽世保元》和龔居中的《萬壽丹書》,亦有發揮之處。」

此外,明清時期的養生專著還有袁黃的《攝生三要》、胡文煥的《壽養從書》、河濱丈人《攝生要義》、

息齋居士《攝生要語》、陳繼儒《食色紳言》及《男女紳言》、馮曦《頤養詮要》、汪*《壽人經》、

汪潘磨《內功圖說》、尤乘《壽世青編》、黃克楣《壽身小補》等,均對養生保健做出了一定貢獻。

 

明、清初期,中醫養生專著大量發行出版,促進了養生學的深入和普及,

在養生理論上豐富了明以前的養生學內容,提出了溫補腎陽、治形寶精、調養五勝、動靜結合等養生法則。

同時,全面的發展了養生方法,使其具體實用。提倡導引保健、武術健身,使老年養生保健又得到深入發展。

總之,在這一時期,使中醫養生學發展成為既有理論,又有實踐的較為正統的、科學的、完整的專門學說。

 

養生簡史近代與現代

 

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中國逐步地變成了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

與此同時,逐漸興起全盤否定中華民族文化遺產的恩潮,對中醫採取民族虛無主義態度,

使祖國醫學橫遭摧殘。

 

中國養生學也因之而瀕於夭折,養生著作很少,理論和方法亦無任何進展,

其主要著作僅有蔣維僑的《因是子靜坐法》、席裕康的《內外功圖說輯要》、任廷芳的《延壽新書》、

胡宣明編的《攝生論》、沈宗元的《中國養生說集覽》等。

總之,由於排斥、限制和消滅中醫學的政策,使傳統養生學的發展遇到了嚴重的阻力,

處於自發地、緩慢地發展階段。

 

1949年,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後,祖國醫學獲得了新生,中醫養生學也因之而得到較大發展。

特別是近年來、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醫學科學研究的重點已開始從臨床醫學逐漸轉向預防醫學

和康復醫學,傳統的養生保健得到更加迅速的發展,出現了蓬勃向上的局面。

其主要表現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預防保健取得顯著成就

 

解放後,在領導人關於「中國醫藥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應當努力挖掘,加以提高」的指示下,

全國人民堅決貫徹了「面向工農兵,預防為主,團結中醫藥,衛生工作與群眾運動相結合」的衛生工作方針。

開展了以除害滅病為中心的廣泛的群眾性愛國衛生運動,並進行了大規模的防治傳染病工作,

在衛生、藥物預防、除害消毒、隔離、人工免疫等方面提出了許多有效方法。

 

在多種預防方法中把傳統的中醫預防方法和現代醫學的有效預防措施相結合,

收到了切實可靠的防病保健效果。

在短期內,消滅了鼠疫、霍亂、天花、黑熱病等急性傳染病,

其他如瘧疾、麻疹、猩紅熱、白喉、脊髓灰質炎、流腦、痢疾、血絲蟲病、血吸蟲病等

多種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傳染病,也得較好的控制和防治,發病率顯著下降,

大大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這是我國預防保健工作取得的重大成績。

 

二、建立養生保健的科研機構

 

我國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就系統地開展現代老年病學研究,之後成立了老年研究室,

近年來全國各地又相繼成立老年病防治研究所(室)及很多老年保健委員會等組織機構,

廣泛開展老年病防治的科研活動。

 

為了適應形勢的友要,有的科研單位成立了中醫養生研究室,全面研究養生保健的理論和方法,

有效地指導人們的健康保健活動。與之相適應的療養事業,隨著國民經濟建設的發閃,也迅速發展。

 

目前在我國範圍內已形成幾十個風景優美、環地宜人,具有不同特點的療養地和療養區。

根據不同環境氣候特點,建立各種療養院,既利用豐富的天然療養因子,

又採用傳統的攝生保健方法為人們的健康服務。

此外,近年來,各種類型的康復機構相繼在全國各地紛紛建立。普遍採用中西結合方式進行康復療養。

中國傳統養生保健的理論和方法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三、理論研究不斷取得進展

 

解放以來,黨和政府非常關心理論方面的研究,尤其是近幾十年,我國各地探索衰老與長壽的奧秘,

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及老年病學基礎研究和臨床研究,各方面的工作都不斷取得新進展。

對於抗衰老的理論研究,從中醫延年學說和現代科學的角度進行多方面的探索,

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衰老學說和延年益壽的方法。

 

雖說這些學說尚未全面說清衰老這一複雜的生命現象的本質,

但可能從不同角度和深度反映了衰老本質的部分真理。

同樣,對養生保健是有重要指導意義的。

 

不僅如此,有關科學研究單位對很多中國傳統的養生保健方法,使用現代科學方法進行研究。

例如對氣功、太極拳的作用機制進行多方面的研究,對抗衰老藥物和飲食等方面的研究也正在積極進行中,

且不少方面取得了滿意的結果。實踐證明,對養生理論和方法的研究,

進一步促進了養生保健實踐活動的深入廣泛開展。

 

四、開展社會性保健教育

 

隨著科學的進步,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代醫學正由傳統的「生物醫學模式」

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演進,中醫養生學在這個醫學模式轉變的過程中越來越受到重視。

 

近幾十年來,大量重印或校勘注釋出版了歷代一些養生名著,包括一些道、儒、佛、武等家的有關攝生著作。

在整理古代文獻、總結臨床經驗,結合現代研究的基礎上,對養生理論和方法進行了系統的整理,

 

從而先後編著出版了多種專著和科普著作,

又翻譯了不少國外有關養生保健的書刊,特別是普及養生保健的科普期刊雜忐。

同時,報紙、電台、電視台等,廣泛宣傳保健知識。通過醫學、養生科普方面的社會教育,

可使更多的人利用較少的時間學到較多的保健知識,使不同年齡階段的人都能夠自我養生保健,

提高民族素質和全社會的健康水平。

 

五、培養傳統養生專業人才

 

培養人才是整個事業興旺發達的關鍵。各地中醫高等院校相續建立針灸推拿專業,

為傳統養生保健開設有關課程。特別是從1987年開始,國家教委決定開建中醫養生康復專業,

逐步在中醫院校籌辦開設,並且把中醫養生康復概論學科列為中醫學院的課程之一,用以普及教育。

 

除此而外,又開辦多種培訓班、社會養生康復班、老年養生保健班等,傳授傳統養生保健的理論和方法。

中醫傳統的體育如太極拳、導引保健功等與醫療相結合,一直很受重視並已在全國範圍內推廣。

1988年中醫藥管理總局與世界銀行合作,把中醫養生康復專業列為貸款項目進行扶持。

總之,採取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措施和方法培養人才,建立起中醫養生康復體系,

擔負起全國人民的健康保健任務。

 

六、積極開展學術交流活動

 

自六十年代開始,我國就進行全國老年醫學座談會,促進了老年保健研究。

近年來又進行了多種形式和各個系統的防病保健學術交流會及全國養生學術研討會,

對養生保健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目前,世界各國越來越多的人正努力尋求更好的保健方法,

故此在世界範圍內天然醫學、身心醫學及社會醫學等相繼興起,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中國傳統的養生保健在世界範圍內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中國傳統的養生學,既有系統的理論,又有獨特的方法和寶貴的臨床經驗,

如養神、動形、食養、藥餌、氣功、針灸、推拿按摩等。隨著中醫藥學寶庫中的寶藏進一步挖掘,

它將為我國及全人類的保健事業進一步作出貢獻。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中醫養生學繼承了傳統中醫學的理論和古代哲學思想的精華,

以「天人相應」和「形神合一」的整體觀為出發點.主張從綜合分析的角度去看待生命和生命活動。

 

養生方法以保持生命活動的動靜互涵、平衡協調為基本準則。

主張「正氣為本」,提倡「預防為主」,強調辨證思想。要求人們用持之以恆的精神,自覺地、

確地運用養生保健的知識和方法,通過自養自療,提高身體素質和抗衰防病的能力,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生命

 

生命是具有生長、發育活力,並按自然規律發展變化的過程

生、長、壯、老、已」,是人類生命的自然規律。探索生命的規律,對於中醫養生學來說,有著極為深遠的意義。

 

一、生命的起源

 

《內經》認為,生命物質是宇宙中的「太虛元氣」,在天、地、日、月、水、火相互作用下,

由無生命的物質演變化生出來的。天地之間所以有品類無限多樣的物種,都是物質自己的運動和變化,

在時間進行中形成的。

 

《素問.天元紀大論》所說:「太虛廖廓,肇基化元……生生化化,品物咸章」,就是這個意思。

人是最高等的動物,但也不過是「物之一種」,是從萬物群生中分化出來的。

所以《素問.寶命全記淪》說:「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法成」。

 

「人以天地之氣生」,是說人類生命的起源,源於天地日月,其中主要源於太陽的火和地球的水。

太陽是生命能量的源泉,地球的水(凡其所溶解的各種營養物質)是生命形質的原料。

有生命的萬物必須依靠天上的太陽和地上的水才能生存,人類當然也不例外。

「四時法成」,是說人類還要適應四時陰陽變化的規律才能發育成長。

 

因為人生天地之間,自然界中的一切運動變化、必然會直持或間接地對人體的內環境產生影響,

而人體的內環境的平衡協調和人體外界環境的整體統一,是人體得以生存的基礎。

 

在正常情況下,通過人體內部的調節可使內環境與外界自然環境為變化相適應,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如果人的活動違反自然變化的規律,或外界自然環境發生反常的劇變,而人體的調節功能又不能適應時,

人體內、外環境的相對平衡都會遭到破壞而產生疾病。

這說明「適者生存」,仍是生物界不可逾越的客觀規律。人類只有認識自然,才能更好地適應自然,

改造自然,成為自然的主人。

 

二、生命的運動形式

 

《莊子.知北游》說:「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

這就是說,生命活動是自然界最根本的物質-—氣的聚、散、離、合運動的結果,生命是物質運動的形式。

活著的人體,是一個運動變化著的人體。

 

《素問.六微旨大論》進一步指出物質運動的基本形式是「升降出入」,

「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故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

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無器不有」。

 

這就說明,只有運動,才能化生萬物,宇宙間的一切吻質,儘管有大小和生存的時間長短不同,但運動是一致的。

升降出入運動,是人體氣化功能的基本形式,也是臟腑經絡、陰陽氣血矛盾的基本過程。

因此,在生理上人體臟腑經絡的功能活動無不依賴於氣機的升降出入,

如肺的宣發與肅降,脾的升清與胃的降濁,心腎的水火相濟,都是氣機升降出入運動的具體體現。

在預防疾病方面,同樣要保持人體氣機升降正常,才能抗禦邪氣侵犯,免生疾病。

 

三、生命的維持和死亡

 

《素問.生氣通天論》里說:「生之本,本於陰陽」,這就是說,生命的根本,就是陰陽。

究其原因,是由於「陽化氣,陰成形」,而生命過程就是不斷的化氣與成形的過程,

即有機體同外界進行不斷的物質交換和能量交換的過程。

 

化氣與成形,是生命本質自身中的矛盾,兩個對立面是不斷鬥爭的,又是統一的。

化氣與成形,互為消長;任何一方的太過或不及,均可導致另一方受損。

但二者又結合於生命的統一體內,互相依存,互相轉化。

陽氣化為陰精,陰精又化為陽氣,否則「孤陽不生,獨陰不長」。

 

人之所以有生命,在於構成人體的「氣」具有生命力。

人體生命力的強弱,生命的壽夭,就在於元氣的盛衰存在;新陳代謝的生化過程,稱之謂氣化生理;

生命的現象,本源於氣機的升降出入等等,這都反映出氣既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又是人體的生命動力。

正因為氣是生命活動的根本和動力。

 

宋《聖濟總錄》提出:「萬物壯老,由氣盛衰」的觀點,並認為「人之有是形也,因氣而榮,因氣而病」。

張景岳則反覆強調氣在防病延年中的重大意義,指出氣是人體盛衰壽夭的根本。

他說;「蓋以大地萬物皆由氣化;氣存數亦存,氣盡數亦盡,所以生者由乎此,

所以死者亦由乎此,此氣不可不寶,能寶其氣,則延年之道也」。

 

同樣,精、血、津液亦是構成人體及促進人體生長發育的基本物質,

如《靈樞.經脈》篇說:「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骨為十、脈為營、筋為剛、肉為牆、皮膚堅而毛髮長」,

這就說明人體的產生必先從精始,由精而後生成身形五臟,皮肉筋骨脈等。

不僅如此,人出生之後,猶賴陰精的充盈,從而維持人體的正常的生命活動,

故《素問.金匱真言論》說:「精者,身之本也」。

 

若陰精充盈,則生命活動旺盛,身健少病;若陰精衰虛,則生命活動減退,早衰多病。

還有,生命的維持還依賴於神的健康,《靈樞.天年》說:「失神者死,得神者生」。

可見,神的得失關係到生命的存亡。從人體來說,神是機體生命活動的總稱,

整個人體生命活動的外在表現,無不屬於神的範圍。

 

它包括精神意識,運動、知覺在內,以精血為物質基礎,是氣血陰陽對立的兩個方面共同作用的產物。

綜上所述,人體的生命活動,是以體內臟腑陰陽氣血為依據的。

臟腑陰陽氣血平衡,人體才會健康無病,不易衰老,壽命才能得以延長。

 

這就是《素問.生氣通天論》中「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的理論。

但有生必有死,這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

恩格斯說:「生命首先就在於:生命在每一瞬間食它自身,但卻又是別的什麼。

所以生命也是存在於物體和過程本身中的不斷自行產生和自行解決的矛盾;

這一矛盾一停止,生命亦即停止,於是死就來到」。

 

天年

 

一、天年的概念

 

「天年」,是我國古代對人的壽命提出的一個有意義的命題。

天年,就是天賦的年壽,即自然壽命。人的生命是有一定期限的。

古代養生家、醫家認為在百歲到百二十歲間。如《素問.上古天真論》:「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如《尚書.洪範篇》:「壽、百二十歲也」,《養身論》亦說:「上壽百,古今所同」。

此外,老子、王冰也都認為天年為120歲。

 

西德著名學者H.Franke1971年提出如果一個人既未患過疾病,又未遭到外源性因素的不良作用,

則單純性高齡老衰要到120歲才出現:「生理性死亡」。

事實上,120歲的天年期限與一般的長壽調查資料相符,自古至今超過這一生理極限的例子,也是不少的。

 

二、壽命

 

壽命是指從出生經過發育、成長、成熟、老化以至死亡前機體生存的時間,通常以年齡作為衡量壽命長短的尺度。

一般計算年齡的方法又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時間年齡,又稱曆法年齡,是指人出生以後經歷多少時期的個體年齡,

我國常配以生肖屬性,以出生年份來計算其歲數,一般由虛歲或足歲計算年齡。

 

另一種是生物學年齡,是表示隨著時間的推移,其臟器的結構和功能發生演變和衰老情況。

在生物學上又可分為生理年齡與解剖年齡。

 

國外在確定退休準則時,設想應用生理年齡作為指標,可能比時間年齡更勝一籌。

因為時間年齡和生物年齡是不完全相同的,前者取決於生長時期的長短,而後者取決於臟器功能及結構的變化過程。

由於每個人的先天性遺傳因素與後天性環境等因素不同,因此時間年齡和生物學年齡有時不完全相同。

 

此外,還有「心理年齡」,所謂「心理年齡」是指由社會因素和心理因素所造成的人的主觀感受的老化程度。

即主觀感受年齡,也稱「社會心理年齡」,用以表示隨著時間的推移,機體結構和功能的衰老程度。

由於人與人之間的壽命有一定的差別,因此在比較某個時期、某個地區或某個社會的人類壽命時,

通常採用平均壽命。平均壽命常用來反映一個國家或一個社會的醫學發展水平。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人類的壽命不斷增長,但人類的壽命值究竟是多少?

還是一個尚未徹底解決的問題。因為它與先天稟賦的強弱,後天的給養、居住條件、社會制度、

濟狀況、醫療衛生條件、環境、氣候、體力勞動、個人衛生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有關。

接下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