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晝夜晨昏與人體的關係

 

一天之內隨晝夜陰陽消長進退,人的新陳代謝也發生相應的改變。

《靈樞.順氣一日分十四時》說:「以一日分為四時,朝則為春、日中為夏、日人為秋、夜半為冬」。

雖然晝夜寒溫變化的幅度並沒有象四季那樣明顯,但對人體仍有一定的影響。

 

所以《素問.生氣通天論》說:「故陽氣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已虛,氣門乃閉」。

說明人體陽氣白天多趨向於表,夜晚多趨向於里。由於人體陽氣有晝夜的周期變化,所以對人體病理變化亦有直接影響。

 

正如《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說:「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晝安、夕加、夜甚……朝則人氣始生,病氣衰,

故旦慧;日中人氣長,長則勝邪,故安;夕則人氣始衰,邪氣始生,故加;夜半人氣入臟,邪氣獨居於身,故甚也」。

 

現代科學實踐證明,正常小鼠血清溶菌酶含量和白細胞的總數,表現為白天逐漸升高,夜晚降低的晝夜節律性變化,

這正是中醫的生氣通天說的內容之一。

根據此理論,人們可以利用陽氣的日節律,安排工作、學習,發揮人類的智慧和潛能,以求達到最佳的效果。

同時,還可以指導人類的日常生活安排,提高人體適應自然環境的能力,使之為人類養生服務。

 

(三)日月星辰和人體的關係

 

人體的生物節律不僅受太陽的影響,而且還受月亮盈虧的影響。

《素問.八正神明論》說:「月始生,則血氣始精,衛氣始行;月郭滿,則血氣實,肌肉堅;

月郭空,則肌肉減,經絡虛,衛氣去,形獨居」,這說明人體生理的氣血盛衰與月亮盈虧直接相關,

 

故《素問.八正神明論》又指出:「月生無瀉,月滿無補,月郭空無治」的原則。

這是因為人體的大部分是由液體組成,月球吸引力就象引起海洋潮夕那樣對人體中的體液發生作用,這就叫做生物潮。

 

它隨著月相的盈虧,對人體產生不同影響。滿月時,人頭部氣血最充實,內分泌最旺盛,容易激動。

現代醫學研究證實,婦女的月經周期變化、體溫、激素、性器官狀態、免疫功能和心理狀態等都以一月為周期。

 

正如《婦人良方》中指出的:「經血盈虧,應時而下,常以三旬一見,以象月則盈虧也」。

 

兒的出生也受月相影響,月圓出生率最高,新月前後最低。月相變化為何對人體產生影響呢?

美國精神病學家利伯解釋為:人體的每個細胞就象微型的太陽系,具有微弱的電磁場,

月亮產生的強大的電磁力能影響人的荷爾蒙、體液和興奮神經的電解質的複雜平衡,

這就引起了人的情緒和生理相應變化。

 

(四)地理環境與人體的關係

 

地理環境的不同和地區氣候的差異,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著人體的生理活動。

例如,南方多濕熱,人體腠理多疏鬆;北方多燥寒,人體腠理多緻密。若一旦易地而居,需要一個適應過程。

《素問.異法方宜論》以:「東方之域……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為癰瘍,其治宜砭石。

……西方者,……其民華食而脂肥,故邪不能傷其形體,其病生於內,其治宜毒藥。

……北方者,……其民樂野處而乳食,臟寒生滿病,其治宜灸(火芮)。

……南方者,……其民嗜酸而食(月付),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攣痹,其治宜微針。

……中央者,……其民食雜而不勞,其病多痿厥寒熱,其治宜導引按蹻」。

 

這些論述的基本精神是,由於地域環境的不同,人們的體質和疾病情況也不一樣。

因此,要根據具體情況,做出不同的處理。

綜上所述,中醫養生學在「生氣通天」的觀念指導下,把人體看成是與天相應相通的,

精氣神三位一體的、以五臟為核心的有機整體。人的生命活動與天地大自然是密切聯繫在一起的。

 

二、順應自然和主觀能動作用

 

天地、四時、萬物對人的生命活動都要產生影響,使人體產生生理或病理的反應。

在這個自然界的大系統中要想求得自身平衡,首先是順應自然規律,利用各種條件為自身服務。

順應自然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遵循自然界正常的變化規律,二是慎防異常自然變化的影響。

順應四時氣候變化規律,是養生保健的重要環節。

 

故《靈樞.本神》指出:「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

如是僻邪不至,長生久視」,《呂氏春秋.盡數》亦指出:「天生陰陽寒暑燥濕,四時化,萬物之變,莫不為利,莫不為害。

聖人察陰陽之宜,辨萬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壽長焉」。

 

這就是說,順應自然規律並非被動的適應,而是採取積極主動的態度,

先要掌握自然變化的規律,以期防禦外邪的侵襲。

 

因此,中醫養生學的「天人相應」觀體現了以人為中心的環境觀念和生態觀念的思想。

它一方面強調適應自然,另一方面則強調天人相分,突出人的主觀能動作用。

古代哲學家最早揭示人的卓越位置的是老子。

他在《道德經》中說:「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荀子更進一步指出:「水火有氣而無生,草木有生而無知,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荀子.王制》)。

 

「有義」,指思想行為符合一定的標準。這是人類所特有的,所以人「最為天下貴」。

 

《素問.寶命全形論》亦說:「天復地載,萬物悉備,莫貴於人」,

《靈樞.玉版》則指出:「人者,天地之鎮也」。萬物之中,只有人類最為寶貴,只有人類能夠征服自然。

把《白虎通》聽說的「天之為言鎮也,居之理下,為人鎮也」的觀點做了明確的修正,

突出了人的主觀能動作用。

 

正是這種思想文化環境為養生實踐提供了認識方法和思想基礎。

例如道教經典《太平經》反覆論及重命養身、樂生惡死的主張。

指出:「人居天地之間,人人得壹生,不得重生也」,所以要珍惜生命。

「人最善者,莫若常欲樂生」,為此又提出了「自愛自好」的養生說,

「人慾去凶而遠害,得長壽者,本當保知自愛自好自親,以此自養,乃可無凶害也」。

只有通過自我養護和鍛煉。才能得到長壽。

 

應該承認,這是一種積極的養生觀念。它與那種將生死壽夭歸結為「天命」的觀點比較起來,

滿了可貴的奮鬥精神,為中國養生學的發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道家很多經典著作中,都提出修身養性、延年益壽為第一要旨的思想。

正是在這一思想基礎上,提出了中國古代養生史上一個響亮的口號——「我命在我不在天」(《抱朴子內篇.黃白》)。

強調生命之存亡、年壽之長短,不是決定於天命,而是取決於自身。

 

這一口號包含著一種積極主動的人生態度,在養生史上產生過巨大的影響和深遠的意義。

後世的養生家在這種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以主動進取的精神去探索和追求人類的健康長壽,

爭取把握自身生命自由的思想影響下,促使他們多方採擷、創造了許多養生方術,

如食養、服氣、外丹、內丹、房中術等。儘管有時走入歧途,但為探索延年益壽積累了一定經驗。

以人為核心的生態觀念,有一個鮮明的思想特徵。即,事實上,人不僅可以認識自然,更可以利用、改造、保護自然,

立起更加有利於健康長壽的自然環境,造福於人類。

 

三、人與社會的統一觀

 

《內經》主張:「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長久」,這裡明確把天文、地理、人事作為一個整體看待。

人不僅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且是社會的一部分,不僅有自然屬性,更重要的還有社會屬性。

人體和自然環境是辨證的統一,人體和社會環境也是辨證的統一。

 

所謂社會環境,包括社會政治、社會生產力、生產關係、經濟條件、勞動條件、衛生條件、生活方式以及文化教育、

家庭結交等各種社會聯繫。社會環境一方面供給人們所需要的物質生活資料,滿足人們的生理需要,

另一方面又形成和制約著人的心理活動,影響著人們生理和心理上的動態平衡。

一旦人體——社會穩態失調,就可以導致疾病。因此,醫學和疾病與社會狀況有密切關係。

社會的各種因素都可以通過情緒的中介和機體功能的失調引起疾病。

隨著醫學模式的演變,社會醫學、心身醫學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越來越顯示出重視社會因素和心理保健對人類健康的重要性。

當代社會的人口結構正在發生著重大變化,健康的標準有了新的改變,疾病譜也發生了變化。

 

目前危害人類生命的是心血管病、腦血管病、癌症和意外死亡(車禍、自殺等),

這四項的死亡人數佔全年死亡人數的80%以上。

據國內外大量的資料分析說明,這些病的致病與死亡原因多與社會因素、心理因素密切把關,

這充分說明人類的疾病和健康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而出現相應的變化。

 

因為人是生活在社會中,社會的道德觀念、經濟狀況、生活水平、生活方式、飲食起居、政治地位、人際關係等,

都會對人的精神狀態和身體素質產生直接影響。就人類壽命而言,歷史發展的總趨勢是隨著科學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而增長。

可見,防病保健並非單純醫學本身的問題,而是需要用社會學的基本理論和研究方法結合醫學全面認識疾病��防治疾病,

才能從根本上提高人類的健康水平。

 

形神合一

 

形神合一主要在於說明心理與生理的對立統一、精神與物質的對立統一、本質與現象的對立統一等。

所謂形,指形體,即肌肉、血脈、筋骨、臟腑等組織器官是物質基礎;

所謂神,是指情志、意識、思維為特點的心理活動現象,以及生命活動的全部外在表現,是功能作用。

 

二者的辨證關係是,相互依存、相互影響,密不可分的一個整體。

神本於形而生,依附於形而存,形為神之基,神為形之主。

 

一、形神合一的生命觀念

 

(一)神為生命之主

 

「形神合一」構成了人的生命,神是生命的主宰。

人的生命活動概括起來可分為兩大類:

即以物質、能量代謝為主的生理性活動;另一類是精神性活動。

 

在人體統一整體中,起統帥和協調作用的是心神。

只有在心神的統帥調節下,生命活動才表現出各臟器組織的整體特性、整體功能、整體行為、整體規律,

故《素問.靈蘭秘典論》說:「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則下安,……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使道閉塞而不通,形乃大傷」,

 

也正如張景岳說:「神雖由精氣化生,但統權精氣而為運用之者,又在吾心之神」。

人體不但自身各部分間保持著密切的相互協調關係,而且與外界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境)也有著密切的聯繫。

 

保持機體內外環境的相對平衡協調,也是靠「神」來實現的,

故《素問.至真要大論》說:「天地之大紀,人神之通應也」。

 

神動則氣行,神注則氣往,以意領氣,驅邪防病,又是氣功健身的道理所在。

如《靈樞.本臟》所說:「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適寒溫,和喜怒者也。

志意和則精神專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臟不受邪矣。

寒溫和則六腑化谷,鳳痹不作,經脈通利,肢節得安矣」,神在機體衛外抗邪中起著主導作用。

 

人類的精神活動是相當複雜的,中醫用「五神」(神魂魄意志)、「五志」(怒喜思憂恐)等概念加以概括,

並在長期的生活實踐和醫療實踐的基礎上,用「五行學說」與五臟聯繫起來,

認為這些精神活動是臟腑的功能表現,而且都是在「心神」的主宰下進行的,

所以故張景岳在《類經》中說:「人身之神,唯心所主,……此即吾身之元神也。

外如魂魄志意五種五志之類,孰匪元神所化而統乎一心」。

 

(二)形為生命之基

 

神以形為物質基礎,「形具」才能「神生」。

戰國思想家荀況在《荀子.天論》中說:「天職既立,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

這裡的「天」,是指自然界;「形」指人之形體;「神」指精神。

其意為,人的形體及精神活動都是自然界的規律在起作用,自然界物質變化的必然結果,

只要具備了人的形體結構,才能產生精神活動。

 

《內經》對形體與精神關係的論述,如《靈樞.本神》說:「肝藏血,血舍魂」,

「脾藏營,營舍意」,「心藏脈,脈舍神」,「肺藏氣,氣舍魄」,「腎藏精,精舍志」。

這不僅闡明了精、氣、營、血、脈是「五神」的物質基礎,而且說明了五髒的生理功能與「五神」活動的關係。

五臟藏精化氣生神,神接受外界刺激而生情,神活動於內,情表現於外,這就是五臟與神、情的密切關係。

中醫養生學把精氣神視為人生「三寶」,

強調精、氣、營、衛、血、津液等精微,是「神」活動的物質基礎。

 

《素問.上古天真論》指出:「積精」可以「全神」,

陶弘景《養性延命錄》說:「神者精也,保精則神明,神明則長生」,精的盈虧關係到神的盛衰,

李東垣《脾胃論》說:「氣乃神之祖,精乃氣之子。氣者,精神之根蒂也,大矣哉!積氣以成精,積精以全神」,

 

說明精氣足才能使神的活動健全。

《素問.八正神明論》說:「血氣者,人之神,不可不謹養」,

《靈樞.平人絕谷》說:「血脈和利,精神乃居」。

 

以上這些論述,都是強調血氣精微是神活動的基礎。人體的物質基礎充盛,人之精神旺盛,

故《素問.上古天真論》說;「形體不敝,精神不散」。

因為精神思維活動需要大量的氣血精微來供應,所以臨床上認為勞神太過,則心血暗耗;

心血虧虛,則神志不寧。神志不寧,外表出現各種心理活動異常。

 

(三)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徵

 

從本原上說,神生於形,但從作用上說,神又主宰形,形與神的對立統一,便形成了人體生命這一有機統一的整體。

《靈樞.天年》篇說:「血氣已和,營衛已通,五臟已成,神氣舍心,魂魄畢具,乃成為人」。

 

只有血氣、五臟、精神、魂魄畢具,才會表現出生命力,才會是一個活體的人。

同篇又說:「五臟皆虛,神氣皆去,形骸獨居而終矣」,明確指出了死亡的概念就是形神分離。

張景岳在《類經》中,進一步闡發了「形神合一」的生命觀,

他說:「人稟天地陰陽之氣以生,借血肉以成其形,一氣周流於其中以成其神,形神俱備,乃為全體」。

 

可見,人體生命運動的特徵,即是精神活動和生理活動的總體概括。

人生的生命活動是十分複雜的,以物質、能量代謝為特徵的臟腑功能活動,

和以臟腑的生理活動相應的高級精神活動(意識、思維、情感等)的協調統一,

是在「心神」主導作用下完成的。

 

現代研究表明,社會——心理因素並不是人類情緒變化的唯一刺激因素。

自然現象的變化同樣可以引起情緒發生相應變化。

如四時更迭、月廓圓缺、顏色.聲音、氣味、食物等,都可作用於人體,使之發生情緒改變,進而影響人體生理活動。

這說明人體的生理、心理活動是隨時隨地互相轉化,相互影響,有機地統一在一起的。

 

「形神合一」的生命觀的具體內容,為中醫養生學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並長期有效地指導著中醫的臨床實踐,且為現代科學進一個弄清生命的本質,提供了可貴的線索。

 

二、形神共養

 

形神共養,即不僅要注意形體的保養,而且還要注意精神的攝養,使得形體健壯,精神充沛,

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從而身體和精神都得到均衡統一的發展。

中醫養生學的養生方法很多,但從本質上看,歸納起來,不外「養神」與「養形」兩大部分,

即所謂「守神全形」和「保形全神」。

 

(一)守神全形

 

在形神關係中,「神」起著主導作用,「神明則形安」。

故中醫養生觀是以「調神」為第一要義,養生必須充分重視「神」的調養。

調神攝生的內容很豐富,可以從多方面入手。

 

①清靜養神:精神情志保持淡泊寧靜狀態,減少名利和物質慾望,和情暢志,協調七情活動,使之平和無過極。

②四氣調神:順應一年四季陰陽之變調節精神,使精神活動與五臟四時陰陽關係相協調。

③氣功練神:通過調身、調心、調息三個主要環節,對神志、臟腑進行自我鍛煉。

④節慾養神:雖說性慾乃陰陽自然之道,但過度則傷精耗神、節慾可保精全神。

⑤修性怡神:通過多種有意義的活動,如繪畫、書法、音樂、下棋、雕刻、種花、集郵、垂釣、旅遊等,

培養自己的情趣愛好,使精神有所寄託,並能陶冶情感,從而起到移情養性、調神健身的作用。

總之,守神而全形,就是從「調神」入手,保護和增強心理健康以及形體健康,達到調神和強身的統一。

 

(二)保形全神

 

形體是人體生命存在的基礎,有了形體,才有生命,有了生命才能產生精神活動和具有生理功能。

因此,保養形體是非常重要的。

張景岳說:「形傷則神氣為之消」,「善養生者,可不先養此形以為神明之宅;

善治病者,可不先治此形以為興復之基乎」?

這很著重強調神依附形而存在,形盛則神旺,形衰則神表,形體衰亡,生命便可告終。

 

如何做好保形全神呢?

人體形體要不斷地從自然界獲取生存的物質,進行新陳代謝,維持人體生命活動。

「保形」重在保養精血,《景岳全書》說:「精血即形也,形即精血」,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指出:「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

 

陽氣虛損,要溫補陽氣,陰氣不足者,要滋養精血。可用藥物調林及飲養,以保養形體。

此外,人體本身就還自然界一個組成部分。

因此,保養身體必須遵循自然規律,做到生活規律、飲食有節、勞逸適度、避其外邪、

堅持鍛煉等,才能有效地增強體質,促進健康。

養神和養形有著密切的關係,二者不可偏廢,要同時進行。

「守神全形」和」保形全神」,是在「形神合一」論推導下,對立統一規律在養生學中的運用,

其目的是為了達到「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

 

動靜互涵

 

一、動靜互涵的概念

 

動和靜,是物質運動的兩個方面或兩種不同表現形式。

人體生命運動始終保持著動靜和諧的狀態,維持著動靜對立統一的整體性,從而保證了人體正常的生理活動功能。

《周易》說:「一陰一陽之謂道」,「剛柔者,立本者也」。

宇宙間的一切事物的變化,無不是陰陽相互對應的作用,在陰陽交錯的往來中,陰退陽進,陽隱陰顯,

相互作用,相反相成,生化不息。

 

王夫之《周易外傳》說:「動靜互涵,以為萬變之宗」。辨證法認為,孤陽不生,獨陰不長。

故陰陽互涵互根是宇宙萬物的根本法則,也是生命活動的要諦。

《思問錄》謂:「太極動而生陽,動之動也;靜而生陰,動之靜也」,

「方動即靜,方靜旋動,靜即含動,動不舍靜」,「靜者靜動,非不動也」。

 

又《張子正蒙注》說:「動而不離乎靜之存,靜而皆備其動之理,敦誠不息,則化不可測。」

這就是說「動」不離「靜」,「靜」不離「動」,「動靜」相對立,而又相互依存。

 

因此,無論只承認運動或者只承認靜止的觀點都是不對的。

所以王夫之又說:「流俗滯於物以為實,遂於動而不返,異端虛則喪實,靜則廢動,皆違性而失其神也」

(《張子正蒙注》)。只承認一方面而否認另一方面,把運動和靜止割裂開來,都是違反事物運動變化的本質的。

 

朱熹亦明確指出:「靜者,養動之根,動者所以行其靜」。

動與靜互為其根.無靜不能動,無動不能靜,陰靜之中已有陽動之根,陽動之中自有陰靜之理,

說明動靜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古代哲學認為,既無絕對之靜,亦無絕對之動。「動靜」即言運動,但動不等於動而無靜,靜亦不等於靜止,

而是動中包含著靜,靜中又蘊伏著動,動靜相互為用,才促進了生命體的發生髮展,運動變化。

 

二、生命體的動靜統一觀

 

生命體的發展變化,始終處在一個動靜相對平衡的自身更新狀態中。

事物在平衡、安靜狀態下,其內部運動變化並未停止。當達到一定程度時,平衡就要破壞而呈現出新的生滅變化。

正如《素問.六微旨大論》所言:「岐伯曰:成敗倚伏生乎動,動而不已,則變作矣。

 

帝曰:有期乎?岐伯曰:不生不化,靜之期也。

帝曰:不生不化乎?岐伯曰: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

故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

 

這裡清楚論述了動和靜的辨證關係,並指出了升降出入是宇宙萬物自身變化的普遍規律。

人體生命活動也正是合理地順應萬物的自然之性。

 

周述官說:「人身,陰陽也;陰陽,動靜也。動靜合一,氣血和暢,百病不生,乃得盡其天年」

(《增演易筋洗髓.內功圖說》)。由此可見,人體的生理活動、病理變化、診斷治療、預防保健等,

都可以用生命體的動靜對立統一觀點去認識問題、分析問題、指導實踐。

從生理而言,陰成形主靜,是人體的營養物質的根源;陽化氣主動,是人體的運動原動力。

形屬陰主淨,代表物質結構,是生命的基礎;氣屬陽主動,代表生理功能,是生命力的反映。

 

就具體的臟腑功能亦是如此,例如心屬火,主動:腎屬水,主靜。只有「水火既濟」、「心腎相交」,才能保持正常生理狀態。

實際上,人體有關飲食的吸收、運化、水液的環流代謝、氣血的循環貫注、化物的傳導排泄,

其物質和功能的相互轉化等,都是在機體內臟功能動靜協調之下完成的。

 

因此,保持適當的動靜協調狀態,才能促進和提高機體內部的「吐故納新」的活動,

使各器官充滿活力,從而推遲各器官的衰老改變。

從病理而講,不論是「六淫」所傷,還是「七情」所致的病理變化,

都是因為人體升降出入的運動形式發生障礙,導致體內陰陽動靜失去了相對平衡協調,

出現了陰陽的偏盛偏衰的結果。

 

三、動靜結合的攝生保健

 

運動和靜養是中國傳統養生防病的重要原則。

「生命在於運動」是人所共知的保健格言,它說明運動能鍛煉人體各組織器官的功能,

促進新陳代謝可以增強體質,防止早衰。

但並不表明運動越多越好,運動量越大越好。也有人提出「生命在於靜止」。

認為軀體和思想的高度靜止,是養生的根本大法,突出說明了以靜養生的思想更符合人體生命的內在規律。

 

以動靜來劃分我國古代養生學派,老莊學派強調靜以養生,重在養神;

以《呂氏春秋》為代表的一派,主張動以養生,重在養形。

他們從各自不同的側面,對古代養生學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他們在養生方法上雖然各有側重,但本質上都提倡動靜結合,形神共養。

只有做到動靜兼修,動靜適宜,才能「形與神俱」達到養生的目的。

 

(一)靜以養神

 

我國歷代養生家十分重視神與人體健康的關係,認為神氣清靜,可致健康長壽。

由於「神」有易動難靜的特點,「神」有任萬物而理萬機的作用,常處於易動難靜的狀態,故情靜養神就顯得特別重要。

老子認為「靜為躁君」,主張「致虛極,寧靜篤」。

即要盡量排除雜念,以達到心境寧靜狀態。

 

《內經》從醫學角度提出了「恬淡虛無」的攝生防病的思想。

後世的很多養生家對「去欲」以養心神的認識,無論在理論和方法上都有深化和發展。

三國的嵇康,唐代的孫思邈,明代萬全等都有精闢的論述。

清代的曹庭棟在總結前人靜養思想的基礎上,賦於「靜神」新的內容。

他說:「心不可無所用,非必如槁木,如死灰,方為養生之道」,「靜時固戒動,動而不妄動,亦靜也」。

 

曹氏對「靜神」的解釋使清靜養神思想前進了一大步。

「靜神」實指精神專一,屏除雜念及神用不過。正常用心,能「思索生知」,對強神健腦會大有益處。

但心動太過,精血俱耗,神氣失養而不內守,則可引起臟腑和機體病變。

 

靜神養生的方法也是多方面的,如少私寡慾、調攝情志、順應四時、常練靜功等。

就以練靜功而言,其健身機制卻體現出「由動入靜」、「靜中有動」、「以靜制動」、「動靜結合」的整體思想。

帶練靜功有益於精神內守,而靜神又是氣功鍛煉的前提和基礎。

 

(二)動以養形

 

形體的動靜狀態與精氣神的生理功能狀態有著密切關係,靜而乏動則易導致精氣郁滯、氣血凝結,久即損壽。

所以,《呂氏春秋.達郁》說:「形不動則精不流,精不流則氣鬱」,

《壽世保元》說:「養生之道,不欲食後便臥及終日穩坐,皆能凝結氣血,久則損壽」。

 

運動可促進精氣流通,氣血暢達,增強抗禦病邪能力,提高生命力,故張子和強調「惟以血氣流通為貴」(《儒門事親》)。

適當運動不僅能鍛煉肌肉、四肢等形體組織,還可增強脾胃的健運功能,促進食物消化輸布。

 

華佗指出:「動搖則谷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

脾胃健旺,氣血生化之源充足,故健康長壽。

動形的方法,多種多樣,如勞動、舞蹈、散步、導引、按蹻等,以動形調和氣血,疏通經絡、通利九竅、防病健身。

 

(三)動靜適宜

 

《類經附翼.醫易》說:「天下之萬理,出於一動一靜」。

我國古代養生家們一直很重視動靜適宜,主張動靜結合、剛柔相濟。

動為健,靜為康,動以養形,靜以養氣,柔動生精,精中生氣,氣中生精,是相輔相成的。

實踐證明,能將動和靜,勞和逸,緊張和鬆弛。這些既矛盾又統一的關係處理得當,協調有方,則有利於養生。

從《內經》的「不妄作勞」,到孫思邈的「養性之道,常欲小勞」,都強調動靜適度,

從湖南馬王堆出土竹簡的導引圖中的導引術,華佗的五禽戲,到後世的各種動功的特點,

概括言之就是動中求靜。

動淨適宜的原則,還突出了一個審時度勢的辨證思想特點。

 

從體力來說,體力強的人可以適當多動,體力較差的人可以少動,皆不得疲勞過度。

從病情來說,病情較重,體質較弱的,可以靜功為主,配合動功,隨著體質的增強,可逐步增加動功。

從時間上來看,早晨先靜後動,以便有益於一天的工作;晚上宜先動後靜,有利於入睡。

總之,心神欲靜,形體欲動,只有把形與神、動和靜有機結合起來,才能符合生命運動的客觀規律,有益於強身防病。

 

協調平衡

 

所謂「協調」,是指調節人體自身的生理功能狀態,及其與外在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

所謂「平衡」有兩層意思:

一是指機體自身各部分間的正常生理功能的動態平衡;

二是指機體功能與自然界物質交換過程中的相對平衡。協調平衡是中醫養生學的重要理論之一。

 

一、協調平衡與生命活動

 

中醫養生學從陽陽對立統一、相互依存的觀點出發,認為臟腑、經絡、氣血津液等等,

必須保持相對穩定和協調,才能維持「陰平陽秘」的正常生理狀態,從而保證機體的生存。

 

正如恩格斯所說:「物體相對靜止的可能性,暫時平衡的可能性,是物質分化的根本條件,因而也是生命的根本條件」。

為了求得這種「暫時平衡狀態」的「生命的根本條件」,保持人體陰陽的協調平衡就成為一條重要的養生法則。

無論精神、飲食、起居的調攝,還是自我保健或藥物的使用,都離不開陰陽協調平衡,以平為期的宗旨。

人體生命運動的過程也就是新陳代謝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人體內的多種多樣的新陳代謝,都是通過陰陽協調完成的。

 

體內的各種矛盾,諸如吸收與排泄、同化與異化、酶的生成與滅活、酸鹼的產生和排泄等等,

都在對立統一的運動中保持相對協調平衡,而且貫穿生命運動過程的始終,

從而使體溫、血糖、血脂、血中pH值等內環境因素都相對穩定在一定的生理範圍內,

保持人體本身陰陽動態平衡。

 

與此同時,人體通過陰陽消長運動和自然界進行物質交換,攝取周圍環境的物質,水、空氣、食物等供應機體需要;

又把機體所產生的廢物排出體外,維持人與自然界的協調平衡。

所以,人體就是一個陰陽運動協調平衡的統一整體,人生歷程就是一個陰陽運動平衡的過程。

 

陰陽平衡是人體健康的必要條件。養生保健的根本任務,就是運用陰陽平衡規律,協調機體功能,達到內外協調平衡。

人體複雜的生命活動是以五臟為主體,臟腑功能的綜合反映。

因此,首先要協調臟腑的生理功能,使其成為一個有機整體。

 

在協調機體功能時,要特別注意情志平衡,喜、怒、憂、思、悲、恐、驚等情志過激,

都可影響臟腑,造成臟腑功能失衡而孽生百病,而疾病又可反饋人的情志,造成惡性循環。

因此,必須隨時調整機體生理與外界環境的關係,才能維護其協調平衡的狀態。

人體生命活動是有規律的,符合規律的運動就有利於生命的存在,違背了規律,則有害於生命。

正常的運動在於機體「內在運動」與「外在運動」的和諧,運動的恰當及其相互間的協調一致。

「內在運動」,是指臟腑、氣血精氣的生理運動;「外在運動」,是指腦力、體力活動和體育運動的總和。

 

前者是維護生命的「供給性」運動,後者是保持生命活力的「耗性」運動。

如果這種「供銷」關係不協調,就會產生「生命危機」,過度疲勞、疾病、甚至死亡。

大量的生活實踐已證明,不適當的運動會破壞人體內外環境的平衡,

加速人體某些器官的損害和一些生理功能失調,進而引起疾病,最終縮短人的生命過程。

可見,任何運動都有各自的限度。這個限度即是《內經》所說的:「以平為期」。

 

二、協調平衡與保健功法

 

掌握生命活動的規律,圍繞燮理陰陽進行養生保健,使其達到陰陽平衡,乃是中醫養生理論的關鍵所在。

正如《素問.至真要大論》所云:「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

「以平為期」,就是以保持陰陽的動態平衡為準則。

 

中國的傳統健身術和功法,都體現了這一思想,傳統功法概括為:

虛實、剛柔、吸斥、動靜、開合、起落、放收、進退,稱為八法。

它完全符合陰陽變化之理,及「對立統一」、「協調平衡」的自然規律。

 

太極拳運動更是把人體看成一個太極陰陽整體,主張虛中有實、實中有虛、剛柔相濟、動靜相兼,

每個姿勢和每個動作都體現相反相成、陰陽平衡的特點。

可見,協調平衡是生命整體運動之核心。

根據這一理論原則,很多學者進行了平衡保健研究,提出了新的養生保健方法,

例如:

 

(一)元素平衡保健法

 

我國古代的五行學說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物質之間的運動變化而生成的,

而且在五行之間存在著相生和相剋的「生克制化」的聯繫,從而維持著自然界的生態平衡和人體生理的協調平衡。

現代研究認為,元素的形成、地球的形成和人類進化都是物質演化到某個階段達到動態平衡的結果。

根據物質演化規律認為,人類要健康長壽,就必須遵循物質交換的平衡協調的規律。

 

現代醫學研究證明:

人的生命活動過程中,由於新陳代謝的不協調,可使體內某些元素積累過多,或某些元素不足,

出現元素平衡失調,導致疾病和早衰。

當前很多非感染性疾病,大多與元素平衡失調有關。

 

例如,危害人類健康最大的心血管病和癌症的產生與體內物質交換平衡失調密切相關。

有些地方病,如甲狀腺腫由於缺碘所致,克山病因缺硒所造成。

 

醫療實踐證明,科學地進行飲食保健,可有效地防治很多非感染性疾病。

強化某些微量元素亦可預防或改善很多地方病的情況。

 

平衡保健理論研究認為,在人生不同年齡階段,要根根不同的生理特點,及時研究體內元素的平衡保健,

開發、製作出相應的保健飲食,糾正體內元素的失調,維持體內各種元素的協調平衡,將會有益於人類的健康。

接下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