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志變化

 

情志又稱情感,它是人在接觸和認識客觀事物時,精神心理活動的綜合反映。

 

一、情志變化的保健

 

七情六慾,人皆有之,在一般情況下,屬於正常的精神生理現象。

因為感情的表露乃人之常情,是本能的表現,而且各種情志活動都有抒發自己感情起著協調生理活動的作用。

因為憤怒、悲傷、憂思、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壓抑在心中而不能充分疏泄,便對健康有害,甚至會引起疾病。

 

若能恰當而有目的、合理地使用感情,則有益於健康。

但是,如果情志波動過於持久,過於劇烈,超越了常度,則將引起機體多種功能紊亂而導致疾病。

此時,七情便成了致病因子。因此情感對人體的損益效果,不單取決於情志本身,

而同時取決於人們對感情的態度和使用感情的方式。

 

精神心理保健是人體健康的一個重要環節,現代醫學研究發現,一切對人體不利因素的影響中,

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就是不良的情緒。人的精神狀態正常,機體適應環境的能力以及抵抗疾病的能力會增強,

從而起到防病作用,患病之後,精神狀態良好可加速康復,還可以利用心理活動規律治病。

總之,精神、心理保健不僅直接涉及到健康、壽命,還影響到人們的生活。

因此,在人的一生中重視精神養生是非常重要的。

 

二、影響情志變化的因素

 

人的情志變化是由內外刺激引起的,即外源性因素、內源性因素。

社會因素、環境因素、病理因素,都是導致情志變動的內外因素。

 

(一)社會因素

 

社會因素可以影響人的心理,而人的心理變化又能影響健康。

人們的社會地位和生活條件的變遷,可引起情志變化而生病。

男女之間的婚戀糾葛、家庭生活不協調,或家庭成員的生離死別等精神創傷,均可引起強烈的情志變化。

 

正如《素問.疏五過論》說:「切脈問名,當合男女,離絕菀結,憂恐喜怒,五臟空虛,血氣離守」。

《類經.論治類》註:「離者失其親愛,絕者斷其所懷,菀謂思慮抑鬱,結謂深情難解……」。

此外,社會動亂、流亡生活,飢饉災荒等,都會造成人們精神的異常變化。

社會因素十分複雜,其對人精神上的影響也是很複雜的。

 

(二)環境因素

 

在自然環境中,有些非特異性刺激因素作用於人體,就可使情緒發生相應變化,

引起情緒變化的機理在於他們影響了人體的生理功能活動,通過「心神」的主導作用而反饋在精神方面的表現。

 

例如,四時更迭、月廓圓缺、聲音、氣味、顏色、食物等,都可影響情緒的變化。

異常氣候的劇烈變化更易對人的情緒產生明顯影響。

月相與人體生理密切相關,人的情緒也隨月相的盈虧,而有相應變化。

 

安靜、幽雅、協調的生活環境,令人喜悅的氣味,優美動聽的樂曲,可使人清爽舒暢、精神振奮、提高工作效率。

在喧囂吵鬧、雜亂無章、氣味腥臭的環境中,人會感到心情不舒暢,

壓抑、沉悶,或厭倦、煩躁,工作和學習的效率會明顯下降。

 

不僅如此,不同的色彩會使人產生不同的感覺,從而直接影響人的精神狀態。

由於環境和人類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因此,環境因素是影響人情緒變化的重要方面。

 

(三)病理因素

 

機體臟腑氣血病變,也會引起情志的異常變化。

《素問.調經論》指出:「血有餘則怒,不足則恐」,

《靈樞.本神》說:「肝氣虛則恐,實則怒。……心氣虛則悲,實則笑不止」,

《素問.宣明五氣論》指出:「精氣並於心則喜,並於肺則悲,並於肝則憂,並於脾則畏,並於腎則恐,

是謂五並,虛而相併者也」,這是五臟精氣乘一臟之虛而相併後引起的情志變化。

凡此種種,都說明內臟病變可導致情志的改變,五臟虛實不同,亦可引起不同的情志變化。

 

三、情志對健康的影響

 

在正常情況下,七情活動對機體生理功能起著協調作用,但若七情太過,超過人體自身調節的範圍,

使臟腑氣血功能紊亂,而導致疾病。七情內傷,各有所主,情志對健康的影響也有一定的規律。

 

(一)情志刺激的性質與程度差異

 

七情之中,有六情屬惡性刺激,唯有喜屬於良性刺激。

它為心志,笑為心聲,笑是喜形於外的體現。經常保持喜悅、樂觀的情緒,對健康是有好處的。

故《儒門事親》說:「喜者少病,百脈舒和故也」,憤怒致病較重。

 

《東醫寶鑒.內景篇》說:「七情傷人,惟怒為甚,蓋怒則肝木克脾土,脾傷則四臟俱傷矣」。

怒多傷肝,肝失疏泄,氣機升降逆亂,進而導致其他臟腑功能失調,故表現證情較重。

恐致病較為難治。驚恐多自外來,在思想無準備的情況下,突然大驚卒恐,

如視怪物、聞奇聲、遇險境等,使人驚駭不已。多傷心腎,其治頗為棘手。

 

情志致病還與其刺激的程度強弱有關。根據情志刺激的程度,可分為暴發性和漸進性刺激兩大類。

暴發性刺激,多指突如其來的情志刺激,如意料之外的巨大打擊、重大收穫、巨大的事變或災難、

難以忍受的傷痛等,這些突發性的、強烈的刺激,使人氣血逆亂,導致暴病、急病的發生。

 

《淮南子.精神訓》說:「人大怒破陰,大喜墜陽,大憂內崩,大怖生狂」。

因暴發性刺激致病,多發病急、病情重、甚或天亡。七情之中,喜、怒、驚、恐以刺激量過大、過猛為致病條件。

 

臨床所見因情志劇變導致的心陽暴脫而卒死,肝陽化風而卒中,以及暴聾、暴盲、發狂等情況,大多與喜怒驚恐有關。

漸進性刺激,多是指某些問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未獲得解決或實現,而在這一段時間內保持著持續性的異常精神狀態。

 

如精神緊張、思慮憂愁、悲傷不已等,這類精神刺激傷人精氣,引起氣機失調,致人疾病。

《素問.湯液醪醴論》說:「嗜欲無窮,而憂患不止,精神馳壞,榮泣衛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

憂、思、悲的情志刺激以刺激時間長為致病條件,持續不良的心境,積久而成疾。

因此,要根據不同情志的致病特點,自覺地採取相應的方法進行調節。

 

(二)情志變化的個體差異

 

人的體質有強弱之異,性格有剛柔之別,年齡有長幼之殊,性別有男女之分。

因此,對同樣的情志刺激,則會有不同的情緒反應。

 

1、體質差異 

 

體質強弱不同,對情志刺激的耐受力也有一定的差異。

如《醫宗必讀》說:「外有危險,觸之而驚,心膽強者不能為害,心膽怯者觸而易驚。」

《靈樞.通天》認為人們的體質有陰陽之氣稟賦不同,對情志刺激反應也不同,

「太陰之人,多陰無陽」,精神易抑鬱;「少陰之人,多陰少陽」,心胸狹窄,多憂愁悲傷,鬱郁不歡,

「太陽之人,多陽無陰」,感情易暴發;「少陽之人,多陽而少陰」,愛慕虛榮,自尊心強。

《靈樞.行針》指出:「多陽者多喜,多陰者多怒」。

說明不同體質特點的人對情志刺激產生的好發性各別。

 

2、性格差異 

 

性格是人們個性心理特徵的重要方面。

一般而言,性格開朗樂觀之人,心胸寬廣,遇事心氣平靜而自安,故不易為病;

性格抑鬱之人、心胸狹隘,感情脆弱,情緒常激烈波動,易釀成疾患,

這種耐受性的差異,與人的意志的勇怯密切相關。

意志堅定者,善於控制、調節自己的感情,使之免於過激;意志怯弱者,經不起七情六慾的刺激,

易做感情的俘虜,必然發生病變。

《素問.經脈別論》云:「當是之時,勇者氣行則已,怯者則著而為病也」,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3、年齡差異 

 

如兒童臟腑嬌嫩、氣血未充,中樞神經系統發育尚不完備,多為驚、恐情志致病;

成年人,氣血方剛,奮勇向上,又處在各種錯綜複雜的環境中,易怒、思為病;

老年人,常有孤獨情感,易為憂鬱、悲傷、思慮所致病。

 

4、性別差異 

 

男性屬陽,以氣為主,性多剛悍,對外界刺激有兩種傾向:

一是不易引起強烈變化;一是表現為亢奮形式,多為狂喜、大怒,因氣鬱致病者相對少些。

女性屬陰,以血為先,其性多柔弱,一般比男性更易因情志為患。

 

故《外台秘要方》有「女屬陰,得氣多郁」之說。女性對於情志的刺激,以憂悲、哀思致病為多見。

正如《千金要方》說:「女人嗜欲多於丈夫,感病倍於男子,加以慈戀、愛憎、嫉妒、憂恚、染者堅牢、情不自抑,

所以為病根深,療之難瘥」。誠然,婦女的稟性未必盡如以上所說,但女性多情志為患卻已被臨床所證實。

 

調神養生法

 

歷代養生家把調養精神作為養生壽老之本法,防病治病之良藥,

《淮南子》說:「神清志平,百節皆寧,養性之本也;肥肌膚,充腸腹,供嗜欲,養性之末也」。

《素問.上古大真論》言:「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說明「養生貴乎養神」,不懂得養神之重要,單靠飲食營養、藥物滋補,是難以達到健康長壽目的的。

由於人的精神活動是在「心神」的主導作用下,臟腑功能活動與外界環境相適應的綜合反應,

所以精神調攝必然涉及到多方面的問題。

調神之法概括起來可有:清靜養神、立志養德、開朗樂觀、調暢情志、心理平衡等方面。

 

一、清靜養神

 

清靜,是指精神情志保持淡泊寧靜的狀態。因神氣清淨而無雜念,可達真氣內存,心神平安的目的。

此處之「清靜」是指思想清靜,即心神之靜。

心神不用不動固然屬靜,但動而不妄動,用之不過,專而不亂,同樣屬於「靜」。

我們提倡的思想清靜主要是思想專一,排除雜念,不見異思遷,想入非非,

而是要思想安定,專心致志地從事各項工作、學習。

 

(一)調養心神是養生之本

 

調神攝生,首在靜養。這種思想源於老莊道家學說,後世在內容和方法上不斷有所補充和發展。

養生家認為靜養之要在於養心,道、儒、佛、醫都有此主張。

「儒曰正心,佛曰明心,道曰煉心,要皆參修心學一事」,「萬法唯心,萬道唯心。

心為人之主宰,亦為精氣神之主宰。煉精鍊氣煉神,均須先自煉心始」。

心靜則神清,心定則神凝,「故養生莫要於養心。

 

天玄子曰:「養心之大法有六:曰心廣、心正、心平、心安、心靜、心定,心廣所以容萬類也,

心正所以誠意念也,心平所以得中和也,心安所以寡怨尤也,心靜所以絕攀緣也,心定所以除外累、同大化也』」

(《道家養生學概要》)。凡事皆有根本,養心養神乃養生之根本,心神清明,則血氣和平,有益健康。

 

《內經》從醫學角度提出了「恬淡虛無」的養生防病思想。

《素問.上古天真論》云:「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素問.生氣通天論》說:「清靜則肉腠閉拒,雖有大風苛毒,弗之能害」,這裡從內外兩個方面揭示了調攝的重要原則。

對外,順應自然變化和避免邪氣的侵襲;對內,謹守虛無,心神寧靜,這樣外御內守,真氣從之,邪不能害。

可見,「恬淡虛無」之要旨是保持靜養,思想清靜、暢達情志,使精氣神內守而不散失,

保持人體形神合一的生理狀態,有利於防病去疾,促進健康。

 

近年來,國內外有關學者非常重視思想清靜與健康關係的研究。

生理學研究證實,人在入靜後,生命活動中樞的大腦又回復到人的兒童時代的大腦電波波慢狀態,

也就是人的衰老生化指標得到了「逆轉」。經測定,高水平的氣功師的腦電波與一般人有明顯的不同。

社會調查發現,凡經過重大精神挫折、思想打擊之後,又未得到良好的精神調攝,多種疾病的發病率都有明顯增加。

社會實踐證實,經常保持思想清靜,調神養生,多練氣功,可以有效地增強抗病能力,減少疾病發生,有益身心健康。

 

(二)清靜養神的方法

 

1、少私寡慾 

 

少私,是指減少私心雜念;寡慾,是降低對名利和物質的嗜欲。

老子《道德經》主張:「見素抱樸,少私寡慾。」

《內經》指出「是以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

……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

因為私心太重,嗜欲不止,慾望太高太多,達不到目的,就會產生憂鬱、幻想、失望、悲傷、苦悶等不良情緒,

從而擾亂清靜之神。使心神處於無休止的混亂之中,導致氣機紊亂而發病。

 

如果能減少私心、慾望,從實際情況出發,節制對私慾和對名利的奢望,則可減輕不必要的思想負擔,

使人變得心地坦然,心情舒暢,從而促進身心健康。

而要做到少私寡慾,必須注意下述兩點:

一是明確私慾之害,以理收心。

 

如《醫學入門.保養說》言:「主於理,則人慾消亡而心清神悅,不求靜而自靜也」。

二是要正確對待個人利害得失。

《太上老君養生訣》說:「且夫善攝生者,要先除六害,然後可以保性命延駐百年。何者是也?

一者薄名利,二者禁聲色,三者廉貨財,四者損滋味,五者除佞妄,六者去妒忌」。

六害不除,萬物擾心,神豈能清靜?去六害養心神,確為經驗之談。

 

2、養心斂思 

 

養心,即保養心神;斂思,即專心致志,志向專一,排除雜念,驅逐煩惱。

《醫鈔類編》說:「養心則神凝,神凝則氣聚,氣聚則神全,若日逐攘擾煩,神不守舍,則易衰老。」

所謂凝神,即是心神集中專注一點,不散亂,不昏沉。

可見,這種凝神斂思的養神方法,並非無知、無欲、無理想、無抱負,毫無精神寄託的閒散空虛。

因此,它與飽食終日,無所用心者是絕然不同的。

 

從養生學角度而言,神貴凝而惡亂,思貴斂而惡散。凝神斂思是保持思想清靜的良方。

隨著科學的發展,實驗已證明,清靜養神這種自我調節能保持神經系統不受外界精神因素干擾,

使人體生理功能處於極佳狀態。要想取得保養心神之良效。

必須具備心地光明磊落,志有所專的品德。

 

只有精神靜謐,從容溫和,排除雜念,專心致志,才能做到安靜和調,心胸豁達,神清氣和,樂觀愉快,

這樣不僅有利於學習和工作,而且能使整體協調,生活規律,有利於健康長壽。

 

二、立志養德

 

正確的精神調養,必須要有正確的人生觀。只有對生活充滿信心,有目標、有追求的人,

才能很好地進行道德風貌的修養和精神調攝,更好地促進身心健康。

 

(一)立志修養

 

養生,首先要立志,所謂立志,就是要有為全人類服務的偉大志向,樹立起生活的信念,對生活充滿希望和樂趣。

也就是說要有健康的心理、高尚的理想和道德情操,這是每個人的生活基石和精神支柱。

理想和信念是青少年健康成才的精神保障,有了正確的志向,才會真正促使他們積極探索生命的價值,

尋找生活的真諦,追求知識,陶冶情操,促進身心全面健康發展。

理想和信念又是老年人的延長生命活力的「增壽劑」,不畏老是健康長壽的精神支柱,

產生不畏老精神的重要思想基礎就是晚年的理想和追求。

 

老年人應重視健身養體,心胸開闊,情緒穩定,熱愛生活,為社會發揮「餘熱」,

從而使內心感到無愧於一生的無限快樂的思想,這種思想又有益於健康。

理想和信念是生活的主宰和戰勝疾病的動力。

科學證明人的內在潛力很大,充滿自信心,頑強的意志和毅力是戰勝疾病的極為重要的力量。

《靈樞.本臟篇》言:「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適寒溫,和喜怒者也」。

 

就是說意志具有統帥精神,調和情志,抗邪防病等作用,意志堅強與否與健康密切相關。

事實證明,信念、意志堅定的人,能較好地控制和調節自己的情緒,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生活實踐也證實了不少病殘者靠自己的信心、意志和努力,主宰自己的命運,為社會做出了可貴的貢獻。

綜上所述,樹立理想,堅定信念,充滿信心,量力而行,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是養生保健的重要一環。

現代生理學和生物信息反饋療法研究證明,堅強的意志和信念,能夠影響內分泌的變化,

如白血球大幅度升高,改善生理功能,增強抵抗力,故有益於健康長壽。

 

(二)道德修養

 

古人把道德修養作為養生一項重要內容。儒家創始人孔子早就提出:

「德潤身」,「仁者壽」的理論。他在《中庸》中進一步指出:「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大德必得其壽」。

他認為講道德的人,待人寬厚大度,才能心曠神怡,體內安詳舒泰得以高壽。

 

古代的道家、墨家、法家、醫家等,也都把養性養德列為攝生首務,並一直影響著後世歷代養生家。

唐代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說:「性既自喜,內外百病皆悉不生,禍亂災害亦無由作,此養性之大經也」,

 

明代的《壽世保元》說:「積善有功,常存陰德,可以延年」,

明代王文祿也在《醫先》中說:「養德、養生無二術」。

 

由此可見,古代養生家把道德修養視作養生之根,養生和養德是密不可分的。

他們的養性,道德觀,雖有其歷史的局限性和認識上的片面性,但其積極的一面對道德修養、攝生延年還是頗有益處的。

從生理上來講,道德高尚,光明磊落,性格豁達,心理寧靜,有利於神志安定,氣血調和,

人體生理功能正常而有規律的進行,精神飽滿,形體健壯。這說明養德可以養氣,養神,使「形與神俱」,健康長壽。

 

正如《素問.上古天真論》言:「內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形體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數」。

現代養生實踐證明,注意道德修養,塑造美好的心靈,助人為樂,養成健康高尚的生活情趣,

獲得巨大的精神滿足,是保證身心健康的重要措施。

 

三、開朗樂觀

 

性格開朗,精神樂觀是健身的要素、長壽的法寶,這是人所共知的常理。

 

(一)性格開朗

 

性格是人的一種心理特徵,它主要表現在人已經習慣了的行為方式上。

性格開朗是胸懷寬廣、氣量豁達所反映出來的一種心理狀態。

性格雖然與人的基因和遺傳因素直接相關,但隨著環境和時間的變化,是可以改變的。

人們都有一個使自己的性格適應於自然、社會和自身健康的改造任務。

 

醫學研究已證明,人的性格與健康、疾病的關係極為密切。

情緒的穩定,對一個人的健康起著重要作用。

性格開朗,活潑樂觀,精神健康者,不易患精神病、重病和慢性病,即使患了病也較易治癒,容易康復。

不良性格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它可以從各方面對人體大腦、內臟及其他部位產生危害。

 

培養良好性格的基本原則是,從大處著眼,從具體事情入手,通過自己美好的行為,塑造開朗的性格。

首先要認識到不良性格對身心健康的危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正確對待自己和別人,

看問題、處理問題要目光遠大,心胸開闊,寬以待人,大度處事,不斤斤計較,不鑽牛角尖。

科學、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工作、學習和業餘生活,豐富生活內容,陶冶性情。

 

(二)情緒樂觀

 

情緒樂觀既是人體生理功能的需要,也是人們日常生活的需要。

孔子在《論語》中說:「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可見,樂觀的情緒是調養精神,舒暢情志,防衰抗老的最好的精神營養。

 

精神樂觀可使營衛流通,氣血和暢,生機旺盛,從而身心健康。

正如《素問.舉痛論》云:「喜則氣和志達,營衛調利」。

要想永保樂觀的情緒,首先要培養開朗的性格,因為樂觀的情緒與開朗的性格是密切相關的。

心胸寬廣,精神才能愉快。其次,對於名利和享受,要培養「知足常樂」的思想,

要體會「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道理,這樣可以感到生活和心理上的滿足。

 

再次,培養幽默風趣感,幽默的直接效果是產生笑意。

現代科學研究已證明,笑是一種獨特的運動方式,它可以調節人體的心理活動,促進生理功能,

改善生活環境,使人養成無憂無慮,開朗樂觀的性格,讓生命充滿青春的活力。

 

四、保持心理平衡

 

當代社會的特點之一是競爭。長期處在高節奏的競爭環境中,容易產生焦慮、心力疲勞、神經質等心理現象。

處理不好就會影響心理健康。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保證健康的體魄,就必須培養在競爭中保持心理平衡的能力。

 

(一)培養競爭的意識和心理素質

 

所謂競爭意識,就是要有進取心和高度的責任感。有高度責任感的人,表現於對知識的索取,對技藝的追求和對志趣的傾心。

因此,視野開闊,生活充實。

競爭社會所需要的心理素質,首先要有頑強的毅力,毅力是一種持久堅強的意志,它是精神健康的有力保證。

同時,要有良好的心理承受力。劇烈的競爭常會打破原有的心理平衡,所以必須學會自我調節,做到勝不驕,敗不**

不為瑣事憂慮煩惱。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可心地坦然的迎接新的挑戰。

 

在競爭社會冢,有些人在競爭失敗後,可產生自卑感,社會需要是多方面的,人的興趣和能力也是多種多樣的,

人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從來不曾有過全能的「天才」。

因此,不必為一時一事的失利而苦惱,喪失信心。應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克服自卑感,不斷挖掘自己的潛能,

揚長避短,科學安排工作和學習,就會增加成功率。

 

競爭的社會更易產生嫉妒心理,嫉妒是一種心理現象,它是指對別人比自己優越,

如才華、品德、名聲、成就、相貌等高於自己時,想排除別人優勢而表現一種不甘心和怨恨的強烈情緒狀態,

這種消極的心理狀態會降低人體生理功能而導致身心疾病。

 

消除嫉妒心理的基本方法,就是培養正確的拼搏精神,即樹立歡迎別人超過自己,更有勇氣超過別人的正確觀念。

擺脫一切不良情緒,發揮自己的長處,在可能的範圍內達到最佳水平。

社會的發展將會促進合理的競爭,培養競爭意識,適應社會的需要,就能在當代環境中保持健康的平衡心理,

保證旺盛的精力,健康的體魄,這對自己、對社會都是有益的,也是每個人應該具備的心理素質。

 

張氏主張用攻法防病治病,認為祛邪即所以扶正,邪去則正氣自安,反對唯人蔘、黃芪「為補」的狹隘觀點,

他還提出「養生當用食補,治病當用藥攻」(《儒門事親》)的主張。

他的養生保健的思想核心是「君子貴流不貴滯」的觀點,並指出調飲食、施藥物、戒房勞、練氣功等方法。

在防病保健中,還特別重視人與社會環境的整體觀和機體與情志的整體觀,從而豐富了中醫學中有關心身醫學、醫學社會學的內容。

 

(三)李東垣注重調理脾胃

 

李氏認為促成人之早夭的根本原因在於元氣耗損,他說;「人壽應百歲,……其元氣消耗不得終其天年」

(《蘭室秘藏.脾胃虛損論》,而「元氣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氣無所傷,而後能滋養元氣」

(《脾胃論.脾胃虛實傳變論》)。這說明調養脾胃之氣,維護後天之本,是防病抗衰,延年益壽的一條重要原則。

 

調養脾胃的方法主要概括為三個面:

一是調節飲食護養脾胃。他認為「飲食不節」是釀成內傷的一個重要原因,

「飲食自倍,則脾胃之氣即傷,而元氣亦不能充,則諸病之所由生也」。

故合理飲食是防病保健的一個重要環節;

 

二是調攝情志保護脾胃。李氏指出:「凡憤怒、悲思、恐懼,皆傷元氣」。

說明精神情志密切關係著生理變化,尤其易傷脾胃功能,

因此,須從積極方面調攝,靜心寡慾、不妄作勞,以養元氣;

 

三是防病治病顧護脾胃。東垣防治疾病之立法遣藥,處處考慮到脾胃之升降生化機能,用升發陽氣之法,注重調補脾胃。

東坦以顧護脾胃而益壽延年的精闢理論為養生別樹一幟,另闢一途,為後世實踐所肯定。

 

(四)朱丹溪強調陰氣保養

 

丹溪力倡「相火論」基礎上的「陽常有餘,陰常不足」的學說,並一再強調陰氣「難成易虧」,

因而在治療與養生上,都主張以滋陰為主。

圍繞保陰精,強調順四時以調養神氣,飲食清淡沖和以免升火助濕,節慾保精以息相火妄動,

並為此而著《色慾箴》以戒眾人。

 

在老年病方面,認為老年陰氣暗耗,相火易亢炎為害,故養老大法,總要在於承製相火的亢極。

此外,朱氏對防病於未然的養生理論和方法也有所論述。

綜上所述,金元四家的學術觀點雖異,然崇尚養生則一。

儘管他們所研究的專題各有側重。所得成果也不盡相同,

但等到合流之後,終於彙集成比較完整的養生理論和方法的體系。

 

此外,宋元時期還有不少養生專著,如周守忠的《養生類纂》及《養生月覽》、錢稱《攝生月令》、劉詞《混俗頤生錄》、

愚谷老人《延壽第一伸言》、姜悅《養生月錄》、韋行規《保生月錄》、李鵬飛《三元參贊延壽書》、王珪《泰定養生主論》、

瞿祐《居家宜忌》和《四時宜忌》等,均為養生學的發展作出了不同程度的貢獻。

總之,在這一個時期,湧現出了不少養生學家及養生專著,尤其是金元的學術爭鳴,更促進了養生學的發展。

宋元時期不僅充實和發展了前人的養生理論、原則和方法,而且對老年病學的防治和攝生保健有了突出的發展,

形年了比較完備的體系。中醫養生學發展至此,其理論漸趨完備,其方法更加豐富。

接下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