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刪補醫方3

醫宗金鑑  清吳謙等原著 

 

 

01. 桂枝湯──治風寒在表,脈浮弱,自汗出,頭病發熱,惡風惡寒,鼻鳴乾嘔等證,及雜證自汗、盜汗、虛損、

                        虛瘧亦可用。若脈浮緊,汗不出者,酒客病風寒而汗出者,禁用。

 

  桂枝 芍藥  生薑 甘草 大棗

 

〔註〕名曰桂枝湯者,君以桂枝也。桂枝辛溫,辛能散邪,溫從陽而扶衛。

芍藥酸寒,酸能斂汗,寒走陰而益營。桂枝君芍藥,是於發散中寓斂汗之意;

芍藥臣桂枝,是於固表中有微汗之道焉。生薑之辛,佐桂枝以解肌表。

且大棗之甘,佐芍藥以和營裡。甘草甘平,有安內攘外之能,用以調和中氣,即以調和表裡調和諸藥矣。

以桂、芍之相需,薑、棗之相得,藉甘草之調和陽表陰裡,氣衛血營,並行而不悖,是剛柔相濟以為和也。

 

 

 

若汗不出麻黃證也,脈浮緊者麻黃脈也,固不可與桂枝湯。

然初起無汗,當用麻黃發汗,如汗解後復煩,脈浮數者,與下後脈仍浮,氣上衝者,

及下後下痢止而身痛不休者,皆用此以解外。

 

何也?蓋此時表雖不解,腠理已疏,邪不在皮毛而在肌肉,且經汗下,津液已傷,故脈證雖同麻黃而主治當屬桂枝矣。

 

粗工妄謂桂枝湯專治中風,不治傷寒,使人疑而不用;又謂專發肌表不治他病。

不知此湯倍芍藥,生薑加人參,名桂枝新加湯,用以治營表虛寒,肢體疼痛;倍芍藥加飴糖,名小建中湯,

用以治裡虛心悸,腹中急痛;再加黃耆,名黃耆建中湯,用以治虛損虛熱,自汗盜汗。因知仲景之方,可通治百病也。

 

02. 麻黃湯──治太陽風寒在表,頭項強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痛,惡風寒無汗,胸滿而喘,

其脈浮緊或浮數者,用此發汗。 雖有是證,若脈浮而弱,汗自出,或尺中脈微與遲者,俱不可用。

風、寒、濕成痹,肺經壅塞,昏亂不語,冷風哮吼最宜。

 

  麻黃 桂枝 甘草 杏仁  

 

〔註〕:凡風寒在表,脈浮緊數無汗者,皆表實也,宜麻黃湯主之。

名曰麻黃湯者,君以麻黃也。麻黃性溫,味辛而苦,其用在迅升。

桂枝性溫,味辛而甘,其能在固表。證屬有餘,故主以麻黃必勝之算也。

 

監以桂枝制節之妙也。杏仁之苦溫佐麻黃,逐邪而降逆。甘草之甘平,佐桂枝和內而拒外。

飲入於胃,行氣於元府,輸精於皮毛,斯毛脈合精,溱溱汗出,在表之邪必盡去而不留,痛止喘平,寒熱頓解。

不須啜粥而藉汗於穀也。

 

其不用薑、棗者,以生薑之性橫散於肌,礙麻黃之迅升,大棗之性泥滯於膈,礙杏仁之速降,

此欲急於直達,稍緩則不迅,橫散則不升矣。

 

然則為純陽之劑,過於發散,如單刀直入之將,用之若當,一戰成功,不當則不戢而召禍。

故可一而不可再,如汗後不解,便當以桂枝代之。

 

不知此湯合桂枝湯,名麻桂各半湯,用以和太陽留連未盡之寒熱。

去杏仁加石膏合桂枝湯,名桂枝二越婢一湯,用以解太陽熱多寒少之寒熱。

 

若陽盛於內而無汗者,又有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以散太陰肺之邪。

若陰盛於內而無汗者,又有麻黃附子細辛甘草湯,以溫散少陰腎家之寒。

 

金匱要略以此方去桂枝,千金方以此方桂枝易桂,皆名還魂湯, 用以治邪在太陰,猝中暴厥,口噤氣絕,下咽奏效。

而皆不溫覆取汗。 是知麻黃湯之峻與不峻,而溫覆與不溫覆。

此仲景用方之心法,豈常人所能得而窺耶!

 

03. 大青龍湯──治太陽風寒兩傷,營衛同病。

傷寒之脈而見中風之證,中風之脈而見傷寒之證,二證俱不出汗而煩躁者,用此兩解發汗。

雖有是證,若脈微弱,自汗出者,不可服之,服必亡陽。

 

  麻黃 桂枝 杏仁 甘草 生薑  大棗 石膏 

 

〔註〕仲景於表劑中加大寒辛甘之品,則知麻黃證之發熱,熱全在表;大青龍證之煩躁,兼肌裡矣。

初病太陽即用石膏者,以其辛能解肌熱,寒能清胃火,甘能生津液,是預保陽明存津液之先著也。

粗工疑而畏之,當用不用,必致熱結陽明,斑黃狂冒,紛然變出矣。

 

觀此則可知石膏乃中風傷寒之要藥,得麻、桂而有青龍之名,得知草而有白虎之號也。

 服後取微汗,汗出多者,溫粉撲之。

一服得汗,停其後服,蓋戒人即當汗之證,亦不可過汗也。

 

所以仲景桂枝湯中不用麻黃者,是欲其不大發汗也;麻黃湯中用桂枝者,恐其過汗無制也。

若不慎守其法,汗多亡陽,變生諸逆,表遂空虛而不任風,陰盛格陽而更煩躁不得眠也。

 

04. 小青龍湯──治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

或渴,或痢,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及雜病膚脹,水腫證,用此發汗而利水。

 

  麻黃 芍藥  五味子 甘草 乾薑 半夏  桂枝  細辛

 

(1)若渴者,去半夏加栝蔞根三兩。                         (2)若噎者,去麻黃加附子 一枚。

(3)若小便不利少腹滿者,去麻黃加茯苓四兩。   (4)若喘者,去麻黃加杏仁 去皮,尖 半升。   

(5)若微痢者,去麻黃加蕘花如雞子 熬令赤色。

  

〔註〕:太陽停飲有二:一中風,表虛有汗,五苓散證也;一傷寒,表實無汗,小青龍湯證也。

表實無汗,故合麻桂二方以解外。去大棗者,以其性泥也。去杏仁者,以其無喘也,有喘者加之。

去生薑者,以有乾薑也,若嘔者仍用。

佐乾薑、細辛,極溫極散,使寒與水俱從汗而解。

佐半夏逐痰飲,以清不盡之飲。佐五味收肺氣,以斂耗傷之氣。

 

若渴者,去半夏加花粉,避燥以生津也。若微痢與噎,小便不利,少腹滿,俱去麻黃,遠表以就裡也。

加附子以去噎散寒,則噎可止。加茯苓以利水,則微痢少腹滿可除矣。

 

此方與越婢湯同治水飲溢於表,而為膚脹、水腫,宜發汗外解者,無不隨手而消。

越婢治有熱者,故方中君以石膏以散陽水也。小青龍治有寒者,故方中佐以薑,桂以消陰水也。

 

05. 葛根湯──治太陽、陽明兩經合病,頭項強痛,背亦牽強,脈浮無汗惡風者,及表不解,下痢而嘔者,並宜服此發汗。

 

  葛根 麻黃 桂枝 芍藥 甘草 生薑  大棗 

 

〔註〕是方也,即桂枝湯加麻黃、葛根。麻黃佐桂枝發太陽營衛之汗。葛根君桂枝解陽明肌表之邪。

不曰桂枝湯加麻黃、葛根,而以葛根命名者,其意重在陽明,以嘔利屬陽明多也。

二陽表急,非溫服覆而取汗,其表未易解也。 或嘔或痢,裡已失和,雖啜粥而胃亦不能輸精於皮毛,故不須啜粥也。

 

頭項強痛,下連於背,牽動不寧,是筋傷於風矣。不喘不煩躁,不乾嘔,是裡不病,無汗惡風,病只在表。

若表病而兼下利,則是表實裡虛矣。比麻黃、青龍二證較輕,然項強連背拘強,更甚於項強無汗,不失為表。

但脈浮不緊,故不從乎麻黃,而於桂枝方加麻黃倍葛根以去實,小變麻桂之法也。

 

蓋葛根為陽明主藥,凡太陽有陽明者,則佐入太陽藥中; 凡少陽有陽明者,則佐入少陽藥中,無不可也。

李杲定為陽明經藥。 

張潔古云:未入陽明者,不可便服。豈二人未讀仲景書乎?

要知葛根、桂枝,俱是解肌和裡之藥,故有汗、無汗、下利、不下利,俱可用。與麻黃之專於發表者不同也。

金匱治太陽病無汗,小便反少,氣上衝胸,口噤不得語,欲作剛痙。

  

06. 桂枝麻黃各半湯──

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發,

脈微緩者,為欲癒也。脈微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虛,不可更發汗更下更吐也。

面色反有熱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癢,宜桂枝麻黃各半湯。

 

  桂枝 芍藥 麻黃 生薑 甘草 大棗 杏仁

 

07. 桂枝二麻一湯──服桂枝湯,大汗出、脈洪大者,與桂枝湯如前法。

若形如瘧,日再發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黃一湯。

 

  桂枝 芍藥 麻黃 甘草 杏仁 生薑 大棗

 

〔註〕服桂枝湯大汗出,脈洪大不解,若煩渴者,則表邪已入陽明,白虎湯證也。

今脈雖洪大而不煩渴,則為表邪仍在太陽,故與桂枝湯如前法也。

 

若脈不洪大,壯熱亦減,惟寒熱如瘧,日再發者,雖屬輕邪,然終為微寒所持,非汗出必不解也,

宜桂枝二麻黃一湯,稍發營衛之汗。

不用麻黃桂枝各半湯者,蓋因已大汗出,不欲其發營衛汗,欲其和營衛汗也。

 

08. 桂枝二越婢一湯──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弱者,此無陽也,不可更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湯。

 

  桂枝 芍藥  甘草  石膏 麻黃 大棗 生薑  

 

〔註〕桂枝二越婢一湯,即大青龍以杏仁易芍藥也。名雖越婢輔桂枝,實則大青龍之變制也。

去杏仁惡其從陽而辛散。用芍藥以其走陰而酸收。以此易彼,裁而用之,則主治不同也。

以桂枝二主之,則不發汗,可知越婢一者,乃麻黃石膏二物。

不過取其辛涼之性,佐桂枝二中和表而清熱,則是寓微汗於不發之中亦可識也。

非若大青龍以石膏佐麻黃,而為發汗驅熱之重劑也。

 

桂枝二麻黃一湯,治若形如瘧,日再發者,汗出必解,而無熱多寒少,故不用石膏之涼也。

桂枝麻黃各半湯,治如瘧狀,熱多寒少,而不用石膏更倍麻黃者,

以其面有沸鬱熱色,身有皮膚作癢,是知熱不向裡而向表,令得小汗以順其勢,故亦不用石膏之涼裡也。

桂枝二越婢一湯,治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而用石膏者,以其表邪寒少,

肌裡熱多,故用石膏之涼,佐麻桂以和營衛,非發營衛也。

   

09. 越婢湯──治風水惡風,一身悉腫,脈浮不渴,續自汗出,無大熱者。又治裡水,一身面目黃腫,

                        其脈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令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越婢加朮湯主之。

 

  麻黃 石膏 生薑 大棗 甘草  惡風加附子 炮。

 

〔集註〕麻黃、石膏二物,一甘熱,一甘寒,合而用之,脾偏於陰則和以甘熱,胃偏於陽則和以甘寒。

乃至風熱之陽,水寒之陰,凡不和於中土者,悉得用之何也?

中土不和,則水穀不化其精悍之氣以實營衛。營衛虛,則或寒,或熱之氣,皆得壅塞其隧道,而不通於表裡。

所以在表之風水用之,而在裡之水兼渴,而小便自利者,咸必用之,無非欲其不害中土耳。

不害中土,自足消患於方萌矣。

 

甘者,土之本味,所以脾氣不和,和以甘熱,胃氣不清,清以甘寒。

麻黃之甘熱,走手足太陰經,連於皮膚,行氣於三陰,以祛陰寒之邪;

石膏之甘寒,走手足陽明經,達於肌肉,行氣於三陽,以祛風熱之邪。

 

既用其味甘以入土,用其寒,熱以和陰陽,用其性善走以發越脾氣,更以甘草和中緩急,二藥相協而成功。

大棗之甘,補脾中之血;生薑之辛,益胃中之氣。惡風者陽虛,故加附子以益陽。

風水者,則加朮以散皮膚間風水氣,發穀精以宣營衛,與麻黃、石膏為使,引其入土也。

婢之名,不亦宜乎?

 

10.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治溫熱內發,表裡俱熱,頭痛身疼,不惡寒反惡熱,無汗而喘,大煩大渴,

                              脈陰陽俱浮者,用此發汗而清火。若脈浮弱沉緊,沉細惡寒,自汗出而不渴者,禁用。

 

  麻黃 杏仁 甘草 石膏

 

〔集註〕:柯琴曰:石膏為清火之重劑,青龍、白虎皆賴以建功,然用之不當,適足以招禍。

故青龍以無汗煩躁,得薑、桂以宣衛外之陽也; 白虎以有汗煩渴,須粳米以存胃中之液也。

 

此但熱無寒,故不用薑、桂,喘不在胃而在肺,故不須粳米。

其意重在存陰,不必慮其亡陽也,故於麻黃湯去桂枝之監制,取麻黃之專開,杏仁之降,甘草之和,倍石膏之大寒,

除內外之實熱,斯溱溱汗出,而內外之煩熱與喘悉除矣。

 

11. 麻黃附子細辛湯──治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二三日無裡證者。

 

  麻黃 附子 細辛 熱微者,以甘草易細辛微發汗。

 

〔集註〕少陰主裡,應無表證;病發於陰,應有表寒。今少陰始受寒邪而反發熱,是有少陰之裡,而兼有太陽之表也。

太陽之表脈應不沉,今脈沉者,是有太陽之證,而見少陰之脈也。

 

故身雖熱而脈則沉也。所以太陽病而脈反沉,便用四逆以急救其裡; 此少陰病而表反熱,便於表劑中加附子以預固其裡。

夫發熱無汗,太陽之表不得不開,沉為在裡,少陰之樞又不得不固。

 

設用麻黃開腠理,細辛散浮熱,而無附子以固元陽,則少陰之津液越出,太陽之微陽外亡,去生便遠。

惟附子與麻黃並用,則寒邪雖散,而陽不亡;此裡病及表,脈沉而當發汗者,與病在表脈浮而發汗者逕庭也。

若表微熱,則受寒亦輕,故以甘草易細辛而微發其汗,甘以緩之,與辛以散之者,又少間矣。

 

12. 桂枝加附子湯──太陽病發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此方主之。

 

  桂枝湯加附子一枚 炮去皮,破八片。煎服法同

 

〔集註〕發汗太過,陽無所止息,而汗出不止矣。汗多亡陽,元府不閉,風乘虛入,故復惡風;

津液外泄,不能潤下,故小便難。四肢者,諸陽之本;

陽氣者,柔則養筋,開闔不得,風寒從之,故筋急而屈伸不利也。

 

是方以附子加入桂枝湯中,大補表陽也;表陽密,則漏汗自止,惡風自罷矣。

汗止津回,則小便自利,四肢自柔矣。 汗漏不止,與大汗出同,而從化變病則異。

服桂枝,麻黃後,大汗出而大煩渴,是陽陷於裡,急當救陰,故用白虎加人參湯。

服桂枝、麻黃湯,大汗出遂漏不止,是陽亡於外,急當救陽,故用桂枝加附子湯。

要知發汗之劑,用桂枝不當,則陽陷於裡者多;用麻黃不當,則陽亡於外者多。

因桂枝湯有芍藥而無麻黃,故雖汗大出,而元府尚能自閉,多不致亡陽於外耳。

 

13. 芍藥甘草附子湯──發汗病解,反惡寒者,虛故也,此方主之。

 

  芍藥 甘草 附子  

 

〔集註〕發汗病解而反惡寒,比未汗時更甚,其陽虛可知矣。

夫太陽、少陰為表裡,太陽之病,本由少陰之虛,不能藏精而為陽之守也。

今惡寒反見於發汗病解後,是寒邪已從汗解,太陽陽虛不能衛外而為陰之使也,則陽亡之兆已見於此。

若仍以桂枝湯攻表,非以扶陽反以亡陽也。 故以芍藥收少陰之精氣,甘草緩陰邪之上行,附子補坎宮之少火,

但使腎中元陽得位,在表之虛陽惡寒自解耳。

 

14. 桂枝甘草湯──治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

 

  桂枝 甘草  

 

〔集註〕:柯琴曰:汗出多,則心液虛,中氣餒,故悸。叉手自冒,則外有所衛,得按則內有所依,如此不堪之狀,望之而知其虛矣。

桂枝本營分藥,得麻黃,則令營氣外發而為汗,從辛也; 得芍藥,則收斂營氣而止汗,從酸也;得甘草,則補中氣而養血,從甘也。

 

故此方以桂枝為君,獨任甘草為佐,以補陽氣生心液。甘溫相得,斯氣血和而悸自平。

不須附子者,以汗雖多而未至於陽亡。不須芍藥者,以汗已止而嫌其陰斂也。

 

15. 桂枝加芍藥加大黃湯──本太陽病,醫反下之,因而腹滿時痛者屬太陰也,桂枝加芍藥湯主之。

大實痛者桂枝加大黃湯主之。

 

桂枝加芍藥湯──於桂枝湯方內,更加芍藥三兩,隨前共六兩,餘依桂枝湯法。

桂枝加大黃湯──即桂枝加芍藥湯方內,更加大黃一兩。

 

〔集註〕 太陰主出,太陰病則腐穢之出不痢,故滿而時痛; 陽明主內,陽明病則腐穢燥而不行,故大實而痛;

大實痛是陽明病,不是太陰病。 

仲景因表證未解,陽邪已陷入於太陰,故倍芍藥以益脾調中,而除腹滿時痛,此用陰和陽法也。

若表邪未解,而陽邪陷入於陽明,則加大黃以潤胃通結,而除其大實痛,此雙解表裡法也。

 

凡妄下必傷胃氣,胃氣虛則陽邪襲陰,故轉屬太陰;胃液涸則兩陽相搏,故轉屬陽明。

屬太陰則腹滿時痛而不實,陰道虛也;屬陽明則腹滿大實而痛,陽道實也。

滿而時痛,是下痢之兆,大實而痛,是燥屎之徵。

故倍加芍藥,小變建中之劑,稍加大黃,微示調胃之方。

 

16. 小建中湯──傷寒表未解,或心悸而煩,或腹中急痛,而脈陽濇陰弦者。

 

  桂枝 芍藥 生薑  甘草  膠飴  大棗 

 

〔註〕是方也,即桂枝湯倍芍藥加膠飴。 名曰小建中,謂小小建立中氣,以中雖已虛,表尚未和,不敢大補也。

故以桂枝湯仍和營衛。倍芍藥加膠飴調建中州,而不啜稀粥溫服令汗,蓋其意重在中虛,而不在傷寒之表也。

  

17. 炙甘草湯──治傷寒脈結代,心動悸者。又治肺痿,咳吐多,心中溫溫液液者。

 

  甘草 生薑 桂枝 麥門冬 麻子仁 大棗 人參 阿膠 生地黃

 

〔集註〕 仲景於脈弱陰弱者,用芍藥以益陰,陽虛者,用桂枝以通陽,甚則加人參以生脈,未有用地黃、麥冬者。

              豈以傷寒之法義重扶陽乎?抑陰無驟補之法歟?

  此以心虛脈結代,用生地黃為君,麥冬為臣,峻補真陰,開後學滋陰之路也。

地黃、麥冬,味雖甘而氣則寒,非發陳、蕃莠之品,必得人參、桂枝以通陽脈,生薑、大棗以和衛營,阿膠補血,酸棗安神,

甘草之緩,不使速下,清酒之猛捷於上行,內外調和,悸可寧而脈可復矣。

 

酒七升水八升,只取三升者,久煎之則氣不峻,此虛家用酒之法。

且知地黃、麥冬得酒最良。此證當用酸棗仁,肺痿用麻子仁可也。如無真阿膠,以龜板膠代之。

 

18. 桂枝人參湯 附:葛根黃芩黃連湯──

太陽外證未解,而數下之,遂協熱而痢,痢下不止, 表裡不解,脈微弱,心下痞硬者,桂枝人參湯主之。

桂枝證,醫反下之,痢遂不止,其脈促喘而汗出者,葛根黃連黃芩湯主之。

 

桂枝人參湯──桂枝 甘草 人參 白朮 乾薑       

葛根黃芩黃連湯──葛根  黃連 黃芩 甘草

 

 

19. 白虎湯──治陽明證,汗出渴欲飲水,脈洪大浮滑,不惡寒反惡熱。

 

  石膏 知母 甘草 粳米  

 

〔集註〕陽明邪從熱化,故不惡寒而惡熱; 熱蒸外越,故熱汗自出;熱爍胃中,故渴欲飲水;

邪盛而實,故脈滑,然猶在經,故兼浮也。 蓋陽明屬胃,外主肌肉,雖有大熱而未成實,終非苦寒之味所能治也。

 

石膏辛寒,辛能解肌熱,寒能勝胃火,寒性沉降,辛能走外,兩擅內外之能,故以為君。

知母苦潤,苦以瀉火,潤以滋燥,故以為臣。用甘草、粳米調和於中宮,且能土中瀉火,作甘稼穡,

 

寒劑得之緩其寒,苦藥得之平其苦,使沉降之性,皆得留連於味也。 得二味為佐,庶大寒之品無傷損脾胃之慮也。

煮湯入胃,輸脾歸肺,水精四布,大煩大渴可除矣。

 

白虎為西方金神,取以名湯,秋金得令,而炎暑自解矣。

更加人參以補中益氣而生津,協和甘草、粳米之補,承制石膏、知母之寒,瀉火而土不傷,乃操萬全之術者。

 

20. 白虎加人參湯──治太陽中熱,汗出惡寒,身熱而渴者,暍是也。

 

  石膏 知母 甘草 粳米   人參  

 

〔集註〕 然傷寒、中風,皆有背微惡寒,與時時惡風而渴者,亦以白虎人參湯治之。

蓋為火爍肺金,肺主氣者也; 肺傷則衛氣虛,衛虛則表不足,由是汗出身熱惡寒。

 

石膏能治三焦火熱,功多於清肺,退肺中之火,故用為君。

知母亦就肺中瀉心火,滋水之源,人參生津益所傷之氣而為臣。粳米、甘草補土以資金為佐也。

 

21. 豬苓湯──治陽明病,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少陰病下痢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

 

  豬苓 茯苓、阿膠、滑石、澤瀉  

 

〔集註〕 方中阿膠質膏養陰而滋燥,滑石性滑去熱而利水,佐以二苓之滲瀉,

既疏濁熱而不留其瘀壅,亦潤真陰而不苦其枯燥, 是利水而不傷陰之善劑也。

故太陽利水用五苓者,以太陽職司寒水,故加桂以溫之,是暖腎以行水也。

 

陽明、少陰之用豬苓,以二經兩關津液,特用阿膠、滑石以潤之,是滋養無形以行有形也。

利水雖同,寒溫迥別,惟明者知之。

 

22. 五苓散 附:茵陳五苓散─治脈浮小便不利,熱微消渴者。

發汗已,脈浮數煩渴者。 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裡證,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

 

  茯苓 豬苓 白朮 澤瀉    

 

〔註〕:是方也,及太陽邪熱入腑,水氣不化,膀胱表裡藥也。

治水逆,水入則吐;一治消渴,水入則消。 夫膀胱者,津液之腑,氣化則能出矣。

邪熱入之,若水盛則水壅不化而水蓄於上,膀胱之氣化不行,致不便不利也。

 

若熱盛則水為熱耗,而水消於上,膀胱之津液告竭,致小便不利也。

水入吐者,是水盛於熱也;水入消者,是熱盛於水也。

二證皆小便不利,故均得而主之。然小便利者不可用,恐重傷津液也。

 

由此可知五苓散非治水熱之專劑,乃治水熱小便不利之主方也。

君澤瀉之鹹寒,鹹走水腑,寒勝熱邪。佐二苓之淡滲,通調水道,下輸膀胱,並瀉水熱也。

用白朮之燥濕,健脾助土,為之堤防以制水也。用桂之辛溫,宣通陽氣,蒸化三焦以行水也。

澤瀉得二苓下降,利水之功倍,小便利而水不蓄矣。

 

白朮須桂上升,通陽之效捷,氣騰津化渴自止也。若發熱表不解,以桂易桂枝,服後多服暖水,令汗出癒。

 

是此方不止治停水小便不利之裡,而猶解停水發熱之表也。加人參名春澤湯,其意專在助氣化以生津。

加茵陳名茵陳五苓散,治濕熱發黃,表裡不實,小便不利者,無不克也。

 

23. 桂枝湯去芍藥加茯苓白朮湯──治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

                                                           桂枝去芍藥加茯苓白朮湯主之。

 

  於桂枝湯方內,去芍藥加茯苓,白朮 餘依桂枝湯法煎服。小便利則癒。

 

〔註〕服桂枝湯已汗也,或下之已下也,今仍有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之表;

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停飲之裡; 無汗表不解,心下有水氣,當用小青龍汗之。

今無汗表不解,有水氣,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而不用小青龍者,以其已經汗下,表裡俱虛也。

故仍用桂枝湯以解表,去芍藥之酸收,避無汗心下之滿;加茯苓之燥滲,因水停小便不利也。

餘依桂枝湯法煎服,謂依桂枝湯法取汗也。小便利則癒,謂飲病輸水道則癒也。

 

此方即桂苓甘朮湯而有生薑、大棗。其意專在解肌,利水次之,故用生薑,大棗佐桂枝,以通津液取汗也。

桂苓甘朮湯不用生薑,大棗而加茯苓,其意專在利水,扶陽次之,故倍加茯苓君桂枝,於利水中扶陽也。

故方後不曰依服桂枝湯方也。

 

24. 十棗湯──治太陽中風表解,漐漐汗出而不惡寒,裡有水氣,小便不利,嘔逆短氣,心下至脅痞滿硬痛者。

                        此治水之急方也。

 

  大棗 甘遂、大戟、芫花 各等分。

搗為散, 先煮大棗肥者十枚 ,去滓,納藥末,強人一錢,羸人服半錢, 平旦溫服。 

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再服,加半錢。得快下後,糜粥自養。

 

〔集註〕仲景治水之方,種種不同,此其最峻者也。凡水氣為患,或喘或咳,或悸或噎,或吐或痢,病在一處而止。

此則水邪留結於中,心腹脅下痞滿硬痛,三焦升降之氣阻隔難通。

此時表邪已罷,非汗散之法所宜,裡飲實盛,又非淡滲之品所能勝,

非選逐水至峻之品以折之,則中氣不支,束手待斃矣。

 

甘遂、芫花、大戟三味,皆辛苦氣寒而稟性最毒,併舉而用之,氣味相濟相須,

故可夾攻水邪之巢穴,決其瀆而大下之,一舉而患可平也。

然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以毒藥攻邪,必傷及脾胃,使無沖和甘緩之品為主宰,則邪氣盡而大命亦隨之矣。

 

然此藥最毒,參朮所不能君,甘草又與之相反,故選十棗之大而肥者以君之,一以顧其脾胃,一以緩其峻毒。

得快痢後,糜粥自養,一以使穀氣內充,一以使邪不復作。此仲景用毒攻病之法,盡美又盡善也。

 

 

醫宗金鑑 刪補名醫方論 卷八

 

01. 小柴胡湯──治傷寒五、六日,寒熱往來,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口苦耳聾,脈弦數者,

                            此是少陽經半表半裡之證,宜此湯以和解之。

 

  柴胡 黃芩 人參 半夏 甘草 生薑  大棗

  

(1)若胸中煩而不嘔 去半夏 人參 加栝蔞實            (2)若渴者 去半夏加人參 栝蔞根。  

(3)若腹中痛,去黃芩加芍藥。                             (4)若脅下痞硬,去大棗加牡蠣。      

(5)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黃芩加茯苓。        (6)若不渴外有微熱者,去人參加桂枝,溫覆取微似汗癒。 

(7)若咳者,去人參、大棗、生薑,加五味子、乾薑。

 

〔集註〕方中以柴胡疏木,使半表之邪得從外宣,黃芩清火,使半裡之邪得從內徹。半夏豁痰飲,降裡氣之逆。

參補久虛,助生發之氣。甘草佐柴、芩調和內外,薑、棗佐參、夏通達營衛,相須相濟,使邪無內向而外解也。

至若煩而不嘔者,火成燥實而逼胸,故去人參、半夏加栝蔞實也。

渴者,燥已耗液而逼肺,故去半夏加栝蔞根也。

腹中痛,木氣散入土中,胃陽受困,故去黃芩以安土,加白芍以戢木也。

 

脅下痞硬者,邪既留則木氣實,故去大棗之甘而泥,加牡蠣之鹹而軟也。

心下悸,小便不利者,水邪侵乎心矣, 故去黃芩之苦而伐,加茯苓之淡而滲也。

 

不渴身肌有微熱者,半表之寒尚滯於肌,故去人參加桂枝以解之也。

咳者,半表之寒湊入於肺,故去參、棗加五味子,易生薑為乾薑以溫之;雖肺寒不減黃芩,恐乾薑助熱也。

總之,邪在少陽,是表寒裡熱,兩鬱不得升之,故小柴胡之治,所謂升降浮沉則順之也。

 

02. 大柴胡湯──治熱結在內,心下急嘔不止,鬱鬱微煩,柴胡證仍在者,與大柴胡湯下之。

 

  柴胡 黃芩 半夏 芍藥 枳實 大黃  生薑  大棗

 

〔註〕柴胡證在又復有裡,故立少陽兩解法也。以小柴胡湯加枳實、芍藥者,仍解其外以和其內也。

去參、草者,以裡不虛。稍加大黃,以瀉結熱。倍生薑者,因嘔不止也。

斯方也,柴胡得生薑之倍,解半表之功捷,枳、芍得大黃之少,攻半裡之效徐,雖云下之,亦下中之和劑也。

 

03. 柴胡桂枝湯──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肢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此太陽少陽併病也,柴胡桂枝湯主之。

 

  柴胡 桂枝 人參 甘草  半夏   黃芩  芍藥  大棗   生薑  

 

〔集註〕仲景書中最重柴、桂二方,以桂枝解太陽肌表,又可以調諸經之肌表; 小柴胡解少陽半表,亦可以和三陽之半表。

故於六經病外,獨有桂枝證,柴胡證之稱,見二方之任重不拘於經也。

 

如陽浮陰弱條,是仲景自為桂枝證之注釋;血弱氣虛條,是仲景自為柴胡證之注釋。

桂枝有壞病,柴胡亦有壞病,桂枝有疑似證。

柴胡亦有疑似證。病如桂枝證而實非,若腳攣急與胸中痞硬者是已。

病如柴胡證而實非,本渴而飲水嘔食穀嘔,與但欲嘔胸中痛微溏者是已。

  

04. 黃芩湯──治太陽,少陽合病,自下利者。若嘔者,加半夏、生薑。

 

  黃芩、甘草、芍藥   大棗

 

〔集註〕此之合病者,頭痛,胸滿口苦,咽乾,目眩,或往來寒熱,或脈大而弦,半表之邪,

不待太陽傳遞而即合。少陽裡氣失守,所以下痢,陽熱漸盛,所以上嘔。

故用黃芩湯清熱益陰,半裡清而半表自解矣。

 

柯琴曰:太陽、少陽合病,是熱邪已入少陽之裡。膽火下攻於脾,故自下痢,上逆於胃,故兼嘔也。

與黃芩湯,酸苦相濟,調中以存陰也。 熱不在半表,故不用柴胡,今熱已入半裡,故黃芩主之。

雖非胃實,亦非胃虛,故不須人參以補中。兼嘔者,故仍加半夏、生薑,以降逆也。

 

05. 黃連湯──治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

 

  黃連 乾薑  甘草  人參  桂枝 半夏  大棗  

 

〔集註〕熱在胸中,有煩躁鬱悶之證可知。胃中反有邪氣,以寒邪被格在下故也。

此證寒熱俱有,較之大青龍之寒熱,已向近裡一層,故其證不見之表裡際,而只見之上下際。

腹中痛者,陰邪在胃而寒乃獨治於下也。欲嘔吐者,陽邪在胸,而熱乃獨治於上也。

 

此為上下相格治法,亦寒熱並施,而辛寒易以苦寒,辛熱加以苦熱,更以人參、半夏以補宣中氣,升降陰陽。

自此條而互及瀉心諸湯,皆其法也。

 

成無己曰:濕家下後,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熱,胸中有寒,是邪氣入裡而為下熱上寒也。

此傷寒傳裡而為下寒上熱也。  喻昌曰:陰陽悖逆,皆當和解法。

 

06. 黃連阿膠湯──治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臥。

 

  黃連 黃芩 芍藥 雞子黃 阿膠

 

〔集註〕此少陰病之瀉心湯也。凡瀉心必藉連、芩,而導引有陰陽之別。

病在三陽,胃中不和,而心下痞硬者,虛則加參、甘補之,實則加大黃下之。

病在少陽,而心中煩不得臥者,既不得用參,甘以助陽,亦不得用大黃以傷胃矣。

 

用芩、連以直折心火,用阿膠以補腎陰,雞子黃佐芩、連於瀉心中補心血,芍藥佐阿膠於補 陰中斂陰氣,

斯則心腎交合,水升火降。是以扶陰瀉陽之方,變而為滋陰和陽之劑也。

是則少陰之火,各歸其部,心中之煩不得臥可除矣。經曰:陰平陽秘,精神乃治。斯方之謂歟!

 

07. 理中湯丸──治中氣不運,腹中不實,口失滋味,病久不食,臟腑不調,與傷寒直中太陰,自痢不渴,寒多而嘔等證。

 

  人參 白朮 甘草  乾薑    

  

(1)若臍上築者,腎氣動也,去朮加桂四兩。        (2)多吐者,去朮加生薑三兩。 

(3)下多者,還用朮。                                            (4)悸者,加茯苓二兩。 

(5)渴欲得水者,加朮,足前成四兩半。               (6)腹中痛者,加人參,足前成四兩半。

(7)寒者,加乾薑,足前成四兩半。                      (8)腹滿者,去朮加附子一枚。服湯後如食頃,飲熱粥一升許,微自溫勿發衣被。

 

〔集註〕陽之動始於溫,溫氣得而穀精運,穀氣升而中氣贍,故名曰理中, 實以燮理之功,予中焦之陽也。

若胃陽虛,則中氣失宰,膻中無發宣之用,六腑無灑陳之功,猶如釜薪失焰, 故下致清榖,上失滋味,五臟凌奪,諸證所由來也。

參、朮、炙草,所以守中州,乾薑辛以溫中,必假之以焰釜薪而騰陽氣,是以穀入於陰,長氣於陽,上輸華蓋,

下攝州都,五臟六腑,皆以受氣,此理中之旨也。

 

若水寒互勝,即當脾腎雙溫,加以附子,則命門益土母溫矣。

白朮補脾,得人參則壅氣,故臍下動氣;吐多腹滿者,去朮也。加桂以伐腎邪,加生薑以止嘔也。加附子以消陰也。

下多者濕勝也,還用朮燥濕也。渴欲飲水飲渴也,加朮使飲化津生也。

心下悸停水也,加茯苓導水也。腹中痛倍人參,虛痛也。寒者加乾薑,寒甚也。

 

08. 乾薑附子湯  茯苓四逆湯──下後復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者,乾薑附子湯主之。

                                                   

 乾薑 附子 生用

 

茯苓四逆湯──傷寒厥而心下悸,發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躁者,茯苓四逆湯主之。 

 

茯苓 人參 甘草 乾薑 附子 生用

 

 

09. 附子湯──治少陰病,身痛手足寒,骨節痛,口中和,背惡寒,脈沉者。

 

  附子 茯苓 人參  白朮  芍藥  

 

〔註〕少陰為寒水之臟,故傷寒之重者多入少陰,所以少陰一經最多死證。

方中君附子二枚者,取其力之銳,且以重其任也。

生用者,一以壯少火之陽,一以散中外之寒,則惡寒自止,身痛自除,手足自溫矣;

所以固生氣之原,令五臟六腑有本, 十二經脈有根,脈自不沉,骨節可和矣。

更佐白朮以培土,芍藥以平木,茯苓以伐水。

水伐火自旺,旺則陰翳消, 木平土益安,安則水有制,制則生化。

此萬全之術,其畏而不敢用,束手待斃者,曷可勝計耶!

 

10. 四逆湯──治脈沉厥逆等證。

 

  甘草 乾薑 附子 生用

 

〔註〕:方名四逆者,主治少陰中外皆寒,四肢厥逆也。 君以炙草之甘溫,溫養陽氣。臣以薑、附之辛溫,助陽勝寒。

甘草得薑、附,鼓腎陽溫中寒,有水中暖土之功。薑附得甘草,通關節走四肢,有逐陰回陽之力。

腎陽鼓寒,陰消則陽氣外達,而脈升手足溫矣。

 

11. 通脈四逆湯──通脈四逆湯

 

  治少陰下痢清穀,裡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赤色,或腹痛,或乾嘔,或咽痛,

或痢止脈不出者。 厥陰下痢清穀,裡寒外熱,汗出而厥者主之。

 

  乾薑 甘草  附子 生用         (1)面色赤者,加蔥九莖。                (2)腹中痛者,去蔥加芍藥二兩。  

(3)嘔者,加生薑二兩。       (4)咽痛,去芍藥,加桔梗一兩。     (5)痢止脈不出者,加人參二兩。

 

〔註〕今脈微欲絕,裡寒外熱,是腎中陰盛,格陽於外,故主之也。

倍乾薑加甘草佐附子,易名通脈四逆湯者,以其能大壯元陽,主持中外,共招外熱反之於內。

蓋此時生氣已離,亡在俄頃,若以柔緩之甘草為君,豈能疾呼外陽耶?故易以乾薑。

 

然必加甘草與乾薑等分者,恐渙漫之餘,薑,附之猛不能安養元氣,所謂有制之師也。

若面赤者,加蔥以通格上之陽。腹痛者,加芍藥以和在裡之陰。嘔逆者,加生薑以止嘔。

咽痛者,加桔梗以利咽。痢止脈不出氣少者,俱倍人參,以生元氣而復脈也。

 

12. 白通湯 白通加豬膽汁湯──治少陰病,下痢脈微者,與白通湯。

痢不止,厥逆無脈,乾嘔煩者,白通加豬膽汁湯主之。服湯脈暴出者死,脈微續者生。       

 

蔥白 乾薑  附子 生用

 

  白通加豬膽汁湯──蔥白 乾薑 附子 生用  人尿  豬膽汁  和令相得,分溫再服

 

〔註〕:是方也,即四逆湯減甘草加蔥白也,而名之曰白通者,以蔥白能通陽氣也。

減甘草者,因其緩也;加尿膽者,從其類也。

下咽之後,冷體既消,熱性便發,情且不違而致大益,則二氣之拒格可調,上下之陰陽可通矣。

 

13. 真武湯──治少陰水氣為患,腹痛下痢,四肢沉重疼痛,小便不利,其人或咳或嘔,或小便利而下痢者,用此加減。

 

  白朮 茯苓 白芍 大附子 生薑     

 

(1)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細辛、乾薑各一兩。        (2)若小便利者,去茯苓。     

(3)若下痢,去芍藥加乾薑二兩。                                 (4)若嘔,去附子加生薑,足成半斤。

 

〔註〕:小青龍湯治表不解有水氣,中外皆寒實之病也。 真武湯治表已解有水氣,中外皆寒虛之病也。

真武者,北方司水之神也,以之名湯者,藉以鎮水之義也。

夫人一身制水者脾也,主水者腎也,腎為胃關,聚水而從其類,倘腎中無陽,則脾之樞機雖運,而腎之關門不開,

 

水即欲行,以無主制,故泛溢妄行而有是證也。 用附子之辛熱,壯腎之元陽,則水有所主矣。

白朮之苦燥建立中土,則水有所製矣。 生薑之辛散,佐附子以補陽,於主水中寓散水之意。

茯苓之淡滲,佐白朮以健土,於制水中寓利水之道焉。 而尤妙在芍藥之酸收,仲景之旨微矣。

  

14.當歸四逆湯  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治手足厥冷,脈細欲絕者,主之。若其人內有久寒,加吳茱萸、生薑。

 

  當歸 桂枝 芍藥 細辛 通草 甘草  大棗

 

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於前湯內加吳茱萸 生薑  

 

〔註〕此方取桂枝湯,君以當歸者,厥陰主肝為血室也。

佐細辛味極辛,能達三陰,外溫經而內溫臟。通草其性極通,善開關節,內通竅而外通營。

倍加大棗,即建中加飴用甘之法。減去生薑,恐辛過甚而迅散也。

  

15. 吳茱萸湯──治厥陰病,乾嘔吐涎沫,頭痛者。少陰證,吐痢手足厥冷,煩躁欲死者。陽明食穀欲嘔者。

 

  吳茱萸 人參 生薑 大棗  

 

〔集註〕:羅謙甫曰:仲景救陽諸法,於少陰四逆湯必用薑附;通脈四逆湯倍加乾薑,其附子生用;

附子湯又加生附至二枚。所以然者,或壯微陽使之外達,或招飛陽使之內返,此皆少陰真陽失所,故以回陽為亟也。

 

至其治厥陰,則易以吳茱萸,而併去前湯諸藥,獨用人參、薑、棗者,蓋人身厥陰肝木雖為兩陰交盡,

而一陽之真氣實起其中,此之生氣一虛,則三陰濁氣直逼中上,不惟本經諸證悉具,將陽明之健運失職,

以至少陰之真陽浮露而吐痢,厥逆,煩躁欲死,食穀欲嘔,種種叢生矣。吳茱萸得東方震氣,辛苦大熱,

能達木鬱,直入厥陰,降其盛陰之濁氣,使陰翳全消,用以為君。

 

人參秉沖和之氣,甘溫大補,能接天真,挽回性命,升其垂絕之生氣,令陽光普照,用以為臣。

佐薑、棗和胃而行四末。斯則震坤合德,木土不害,一陽之妙用成,而三焦之間無非生生之氣矣,諸證有不退者乎?

蓋仲景之法,於少陰則重固元陽,於厥陰則重護生氣,學者當深思而得之矣。

 

16. 烏梅丸──治厥陰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饑而不欲食,食即吐蚘。又主久痢。

 

  烏梅 細辛 乾薑 黃連 當歸 附子  蜀椒  桂枝  人參  黃柏   

 

〔集註〕:柯琴曰:六陰惟厥為難治。其本陰,其標熱,其體木,其用火,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

或收、或散、或逆、或從,隨所利而行之,調其中氣使之和平,是治厥陰法也。

 

厥陰當兩陰交盡,又名陰之絕陽,宜無熱矣。 第其具合晦朔之理,陰之初盡即陽之初生,所以厥陰病熱,是少陽使然也。

火王則水虧,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氣有餘便是火也。木勝則剋土,故飢不欲食。

蟲為風化,饑則胃中空虛,蚘聞食臭出,故吐蚘也。

  仲景立方,皆以甘辛苦味為君,不用酸收之品,而此用之者,以厥陰主肝木耳。

 

洪範曰:木曰曲直作酸。內經曰:木生酸,酸入肝。君烏梅之大酸,是伏其所主也。

配黃連瀉心而除疼,佐黃柏滋腎以除渴。先其所因也。連柏,治厥陰陽邪則有餘,不足以治陰邪也。

 

椒、附、辛、薑大辛之品並舉,不但治厥陰陰邪,且肝欲散,以辛散之也。

又加桂枝、當歸,是肝臟血,求其所屬也。寒熱雜用,則氣味不和,佐以人參,調其中氣。

以苦酒浸烏梅,同氣相求,蒸之米下,資其穀氣。加蜜為丸,稍與而漸加之,緩則治其本也。

 

蚘,昆蟲也,生冷之物與濕熱之氣相成,故藥亦寒熱互用,且胸中煩而吐蚘,則連、柏是寒因熱用也。

蚘得酸則靜,得辛則伏,得苦則下,信為治蟲佳劑。久痢則虛,調其寒熱,酸以收之,下痢自止。

 

17. 赤石脂禹餘糧湯──治久痢不止,大腸虛脫,服理中丸而利益甚者。

 

  赤石脂 禹餘糧   

 

〔集註〕甘薑、參、朮可以補中宮元氣之虛,而不足以固下焦脂膏之脫。

痢在下焦,故不得以理中之劑收功矣。然大腸之不固,仍責在胃,關門之不閉,仍責在脾。

二石皆土之棈氣所結,實胃而濇腸,急以治下焦之標者,實以培中宮之本也。

要知此證土虛而火不虛,故不宜於薑、附。

若濕甚而虛不甚,復痢不止者,故又當利小便也。

 

18. 白頭翁湯──治厥陰熱痢,下重,脈沉弦,渴欲飲水者。

 

  白頭翁 黃連 黃柏 秦皮  

 

〔註〕三陰俱有下利證,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也;自利而渴者,屬少陰也。

惟厥陰下利屬於寒者,厥而不渴下痢清穀;屬於熱者,消渴下重,下利膿血。

 

此熱利下重,乃火鬱濕蒸,穢氣奔迫廣腸魄門,重滯而難出,《內經》云暴注下迫者是矣。

君以白頭翁寒而苦辛,臣以秦皮寒而苦濇。 寒能勝熱,苦能燥濕,辛以散火之鬱,濇以收下重之利也。

 

佐黃連清上焦之火,則渴可止。使黃柏瀉下焦之熱,則痢自除也。

治厥陰熱利有二,初痢用此方,以苦燥之,以辛散之,以濇固之,是謂以寒治熱之法;

久痢則用烏梅丸之酸以收火,佐以苦寒,雜以溫補,是謂逆之從之,隨所痢而行之,調其氣使之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