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脈第十

 

雷公問於黃帝曰:「禁脈」之言,凡刺之理,經脈為始,營其所行,制其度量,內次五藏,外別六府,願盡聞其道。

黃帝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骨為干,脈為營,筋為剛,肉為牆,

皮膚堅而毛髮長,谷入於胃,脈道以通,血氣乃行。

 

雷公曰:願卒聞經脈之始也。

黃帝曰:經脈者,所以能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

 

肺手太陰之脈,起於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膈屬肺,從肺系橫出腋下,下循臑內,

行少陰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內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魚,循魚際,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從腕後直出次指內廉出其端。

 

是動則病肺脹滿,膨脹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則交兩手而瞀,此為臂厥。

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氣,喘渴,煩心,胸滿,臑臂內前廉痛厥,掌中熱。

氣盛有餘,則肩背痛,風寒汗出中風,小便數而欠。氣虛則肩背痛,寒,少氣不足以息,溺色變。

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

盛者,寸口大三倍於人迎,虛者,則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大腸手陽明之脈,起於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兩骨之間,

上入兩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骨之前廉,

上出於柱骨之會上,下入缺盆,絡肺,下膈,屬大腸。

其支者,從缺盆上頸,貫頰,入下齒中,還出挾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挾鼻孔。

 

是動則病齒痛,頸腫。

是主津液所生病者,目黃,口乾,鼽衄,喉痹,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氣有餘則當脈所過者熱腫;

虛則寒慄不復。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

盛者,人迎大三倍於寸口;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胃足陽明之脈,起於鼻之交頞中,旁納太陽之脈,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挾口環唇,下交承漿,

卻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髮際,至額顱;

其支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膈,屬胃,絡脾;

其直者,從缺盆下乳內廉,下挾臍,入氣沖中;

其支者,起於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氣沖中而合,以下髀關,抵伏兔,下膝臏中,下循脛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內間;

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別下入中趾外間;其支者,別跗上,入大趾間出其端。

 

是動則病洒洒振寒,善呻,數欠,顏黑,病至則惡人與火,聞木聲則惕然而驚,心欲動,獨閉戶塞牖而處。

甚則欲上高而歌,棄衣而走,賁向腹脹,是為骭厥。

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瘧溫淫,汗出,鼽衄,口喎,唇胗,頸腫,喉痹,大腹水腫,膝臏腫痛,

循膺乳、氣沖、股、伏兔、骭外廉、足跗上皆痛,中趾不用,氣盛則身以前皆熱,其有餘於胃,則消谷善飢,溺色黃;

氣不足則身以前皆寒慄,胃中寒則脹滿。

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

盛者,人迎大三倍於寸口,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脾足太陰之脈,起於大趾之端,循趾內側白肉際,過核骨後,上內踝前廉,上踹內,循脛骨後,

交出厥陰之前,上膝股內前廉,入腹,屬脾,絡胃,上膈,挾咽,連吞本,散舌下;

其支者,復從胃,別上膈、注心中。

 

是動則病舌本強,食則嘔,胃脘痛,腹脹,善噫,得後與氣,則快然如衰,身體皆重。

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體不能動搖,食不下,煩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閉,黃疸,

不能臥,強立,股膝內腫厥,足大趾不用。

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

盛者,寸口大三倍於人迎,虛者,寸口反小於人迎。

 

心手少陰之脈,起於心中,出屬心系,下膈,絡小腸;其支者,從心系,上挾咽,系目系;

其直者,復從心系卻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內後廉,行太陰心主之後,下肘內,循臂內後廉,

抵掌後銳骨之端,入掌內後廉,循小指之內,出其端。

 

是動則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飲,是為臂厥。

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黃,脅痛,臑臂內後廉痛厥,掌中熱痛。

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

盛者,寸口大再倍於人迎,虛者,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小腸手太陽之脈,起於小指之端,循手外側,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內側兩筋之間,

上循臑外後廉,出肩解,繞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絡心,循咽,下膈,抵胃,屬小腸;

其支者,從缺盆循頸上頰,至目銳眥,卻入耳中;其支者,別頰上?,抵鼻,至目內眥,斜絡於顴。

 

是動則病嗌痛,頷腫,不可以顧,肩似拔,臑似折。

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聾、目黃,頰腫,頸、頷、肩、臑、肘、臂外後廉痛。

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

盛者,人迎大再倍於寸口,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膀胱足太陽之脈,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其支者,從巔至耳上角;

其直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髆內,挾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屬膀胱;

其支者,從腰中下挾脊,貫臀,入膕中;

其支者,從髆內左右,別下,貫胛,挾脊內,過髀樞,循髀外,從後廉,下合膕中,

以下貫踹(腨)內,出外踝之後,循京骨,至小趾外側。

 

是動則病沖頭痛,目似脫,項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膕如結,踹(腨)如裂,是為踝厥。

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瘧、狂、癲疾、頭?項痛,目黃、淚出,鼽衄,項、背、腰、尻、膕踹(腨)、

腳皆痛,小趾不用。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

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

盛者,人迎大再倍於寸口,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腎足少陰之脈,起於小趾之下,邪走足心,出於然谷之下,循內踝之後,別入跟中,

以上踹(腨)內,出膕內廉,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絡膀胱;

其直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

 

是動則病飢不欲食,面如漆柴,咳唾則有血,喝喝而喘,坐而欲起,目(盳盳)如無所見,心如懸若飢狀。

氣不足則善恐,心惕惕如人將捕之,是為骨厥。

是主腎所生病者,口熱,舌干,咽腫,上氣,嗌干及痛,煩心,心痛,黃疸,

腸澼,脊股內後廉痛,痿厥,嗜臥,足下熱而痛。

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

灸則強食生肉,緩帶披髮,大杖重履而步。盛者,寸口大再倍於人迎,虛者,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心主手厥陰心包絡之脈,起於胸中,出屬心包絡,下膈,歷絡三焦;

其支者,循胸出脅,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內,行太陰、少陰之間,入肘中,

下臂,行兩筋之間,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

其支者,別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是動則病手心熱,臂肘攣急,腋腫,甚則胸脅支滿,心中憺憺大動,面赤,目黃,喜笑不休。

是主脈所生病者,煩心,心痛,掌中熱。

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

盛者,寸口大一倍於人迎,虛者,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三焦手少陽之脈,起於小指次指之端,上出兩指之間,循手錶腕,出臂外兩骨之間,上貫肘,

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陽之後,入缺盆,布膻中,散落心包,下膈,循屬三焦;

其支者,從膻中上出缺盆,上項系耳後,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頰至?

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過客主人前,交頰,至目銳眥。

 

是動則病耳聾渾渾焞焞,嗌腫,喉痹。是主氣所生病者,汗出,目銳眥痛,

頰痛,耳後、肩、臑、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

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

盛者,人迎大一倍於寸口,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膽足少陽之脈,起於目銳眥,上抵頭角下耳後,循頸行手少陽之前,至肩上卻交出手少陽之後,入缺盆;

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銳眥後;其支者,別銳眥,下大迎,合於手少陽,

抵於?下,加頰車,下頸,合缺盆,以下胸中,貫膈,絡肝,屬膽,循脅里,出氣沖,繞毛際,橫入髀厭中;

其直者,從缺盆下腋,循胸,過季脅下合髀厭中,以下循髀陽,出膝外廉,下外輔骨之前,

直下抵絕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趾次趾之間;

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之間,循大指歧骨內,出其端,還貫爪甲,出三毛。

 

是動則病口苦,善太息,心脅痛,不能轉側,甚則面微有塵,體無膏澤,足外反熱,是為陽厥。

是主骨所生病者,頭痛,頷痛,目銳眥痛,缺盆中腫痛,腋下腫,馬刀俠癭,汗出振寒,

瘧,胸、脅、肋、髀、膝外至脛、絕骨、外踝前及諸節皆痛,小趾次趾不用。

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

盛者,人迎大一倍於寸口,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肝足厥陰之脈,起於大趾叢毛之際,上循足跗上廉,去內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陰之後,

上膕內廉,循股陰,入毛中,過陰器,抵小腹,挾胃,屬肝,絡膽,上貫膈,布脅肋,循喉嚨之後,

上入頏顙,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脈會於巔;其支者,從目系下頰里,環唇內;

其支者,復從肝,別貫膈,上注肺。

 

是動則病腰痛不可以俛仰,丈夫(疒貴)疝,婦人少腹腫,甚則嗌干,面塵,脫色。

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滿,嘔逆,飧泄,狐疝,遺溺,閉癃。

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

盛者,寸口大一倍於人迎,虛者,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手太陰氣絕,則皮毛焦。太陰者,行氣溫於皮毛者也。

故氣不榮,則皮毛焦;皮毛焦,則津液去皮節;津液去皮節者,則爪枯毛折;毛折者,則毛先死。

兩篤丁死,火勝金也。

 

手少陰氣絕,則脈不通;脈不通,則血不流;血不流,則發色不澤,故其面黑如漆柴者,血先死。

壬篤癸死,水勝火也。

 

足太陰氣絕者,則脈不榮肌肉。唇舌者,肌肉之本也。

脈不榮,則肌肉軟;肌肉軟,則舌萎人中滿;人中滿,則唇反;唇反者,肉先死。

甲篤乙死,木勝土也。

 

足少陰氣絕,則骨枯。少陰者,冬脈也,伏行而濡骨髓者也,故骨不濡,則肉不能著也;

骨肉不相親,則肉軟卻;肉軟卻,故齒長而垢,發無澤;發無澤者,骨先死。

戊篤己死,土勝水也。

 

足厥陰氣絕,則筋絕。厥陰者,肝脈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於陰氣,而脈絡於舌本也。

故脈弗榮,則筋急;筋急則引舌與卵,故唇青舌卷卵縮,則筋先死。

庚篤辛死,金勝木也。

 

五陰氣俱絕,則目系轉,轉則目運;目運者,為志先死;志先死,則遠一日半死矣。

六陽氣絕,則陰與陽相離,離則腠理發泄,絕汗乃出,故旦占夕死,夕占旦死。

 

經脈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間,深而不見;其常見者,足太陰過於外踝之上,無所隱故也。

諸脈之浮而常見者,皆絡脈也。

六經絡,手陽明少陽之大絡,起於五指間,上合肘中。

飲酒者,衛氣先行皮膚,先充絡脈,絡脈先盛。故衛氣已平,營氣乃滿,而經脈大盛。

脈之卒然動者,皆邪氣居之,留於本末,不動則熱,不堅則陷且空,不與眾同,是以知其何脈之動也。

 

雷公曰:何以知經脈之與絡脈異也?

黃帝曰:經脈者,常不可見也,其虛實也,以氣口知之。脈之見者,皆絡脈也。

 

雷公曰:細子無以明其然也。

黃帝曰:諸絡脈皆不能經大節之間,必行絕道而出入,複合於皮中,其會皆見於外。

故諸刺絡脈者,必刺其結上甚血者。雖無結,急取之,以瀉其邪而出其血。留之發為痹也。

 

凡診絡脈,脈色青,則寒,且痛;赤則有熱。胃中寒,手魚之絡多青矣;胃中有熱,魚際絡赤。

其暴黑者,留久痹也。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熱氣也。其青短者,少氣也。

 

凡刺寒熱者,皆多血絡,必間日而一取之,血盡而止,乃調其虛實。

其小而短者,少氣,甚者,瀉之則悶,悶甚則仆,不得言,悶則急坐之也。

 

手太陰之別,名曰列缺。起於腕上分間,並太陰之經,直入掌中,散入於魚際。

其病實則手銳掌熱;虛則欠(去欠),小便遺數。取之去腕寸半。別走陽明也。

 

手少陰之別,名曰通里。去腕一寸半,別而上行,循經入於心中,系舌本,屬目系。

其實則支膈,虛則不能言。取之掌後一寸,別走太陽也。

 

手心主之別,名曰內關。去腕二寸,出於兩筋之間,循經以上,繫於心包絡。

心系實則心痛,虛則為頭強。取之兩筋間也。

 

手太陽之別,名曰支正。上腕五寸,內注少陰;其別者,上走肘,絡肩髃。

實則節弛肘廢;虛則生,小者如指痂疥。取之所別也。

 

手陽明之別,名曰偏歷。去腕三寸,別入太陰;其別者,上循臂,乘肩髃,上曲頰傷齒;

其別者,入耳,合於宗脈。實則齲聾;虛則齒寒痹隔。取之所別也。

 

手少陽之別,名曰外關。去腕二寸,外繞臂,注胸中,合心主。

病實則肘攣,虛則不收。取之所別也。

 

足太陽之別,名曰飛揚。去踝七寸,別走少陰。

實則鼽窒,頭背痛;虛則鼽衄。取之所別也。

 

足少陽之別,名曰光明,去踝五寸,別走厥陰,下絡足跗。

實則厥,虛則痿躄,坐不能起。取之所別也。

 

足陽明之別,名曰豐隆。去踝八寸。別走太陰;

其別者,循脛骨外廉,上絡頭項,合諸經之氣,下絡喉嗌。

其病氣逆則喉痹瘁瘖。實則狂巔,虛則足不收,脛枯。取之所別也。

 

足太陰之別,名曰公孫。去本節之後一寸,別走陽明;

其別者,入絡腸胃,厥氣上逆則霍亂,實則腸中切痛;虛則鼓脹。取之所別也。

 

足少陰之別,名曰大鐘。當踝後繞跟,別走太陽;

其別者,並經上走於心包下,外貫腰脊。

其病氣逆則煩悶,實則閉癃,虛則腰痛。取之所別者也。

 

足厥陰之別,名曰蠡溝。去內踝五寸,別走少陽;

其別者,經脛上睪,結於莖。其病氣逆則睪腫卒疝。實則挺長,虛則暴癢。取之所別也。

 

任脈之別,名曰尾翳。下鳩尾,散於腹。

實則腹皮痛,虛則癢搔。取之所別也。

 

督脈之別,名曰長強。挾膂上項,散頭上,下當肩胛左右,別走太陽,入貫膂。

實則脊強,虛則頭重,高搖之,挾脊之有過者。取之所別也。

 

脾之大絡,名曰大包。出淵腋下三寸,布胸脅。

實則身盡痛,虛則百節盡皆縱。此脈若罷絡之血者,皆取之脾之大絡脈也。

 

凡此十五絡者,實則必見,虛則必下。視之不見,求之上下。人經不同,絡脈亦所別也。

 

 

經別第十一

 

 黃帝問於岐伯曰:

余聞人之合於天地道也,內有五臟,以應五音、五色、五時、五味、五位也;外有六腑,以應六律。

六律建陰陽諸經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節、十二經水、十二時、十二經脈者,此五臟六腑之所以應天道。

夫十二經脈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學之所始,工之所止也。

粗之所易,上之所難也。請問其離合,出入奈何?

岐伯稽首再拜曰:明乎哉問也!此粗之所過,上之所息也,請卒言之。

 

足太陽之正,別入於膕中,其一道下尻五寸,別入於肛,屬於膀胱,散之腎,循膂,當心入散;

直者,從膂上出於項,復屬於太陽,此為一經也。足少陰之正,至膕中,別走太陽而合,上至腎,

當十四椎出屬帶脈;直者,系舌本,復出於項,合於太陽,此為一合。

成以諸陰之別,皆為正也。

 

足少陽之正,繞髀入毛際,合於厥陰,別者入季脅之間,循胸里屬膽,散之上肝,貫心以上挾咽,

出頤頜中,散於面,系目系,合少陽於外眥也。足厥陰之正,別跗上,上至毛際,合於少陽,與別俱行,此為二合也。

 

足陽明之正,上至脾,入於腹里屬胃,散之脾,上通於心,上循咽出於口,上頞?,還系目系,合於陽明也。

足太陰之正,上至髀,合於陽明,與別俱行,上結於咽,貫舌中,此為三合也。

 

手太陽之正,指地,別於肩解,入腋走心,系小腸也。

手少陰之正,別入於淵腋兩筋之間,屬於心,上走喉嚨,出於面,合目內眥,此為四合也。

 

手少陽之正,指天,別於巔,入缺盆,下走三焦,散於胸中也。

手心主之正,別下淵腋三寸,入胸中,別屬三焦,出循喉嚨,出耳後,合少陽完骨之下,此為五合也。

 

手陽明之正,從手循膺乳,別於肩?,入柱骨,下走大腸,屬於肺,上循喉嚨,出缺盆,合於陽明也。

手太陰之正,別入淵腋少陰之前,入走肺,散之大陽(腸),上出缺盆,循喉嚨,複合陽明,此六合也。

 

 

經水第十二 

 

 

黃帝問於岐伯曰:經脈十二者,外合於十二經水,而內屬於五臟六腑。

夫十二經水者,其有大小、深淺、廣狹、遠近各不同;

五臟六腑之高下、大小、受谷之多少亦不等,相應奈何?

夫經水者,受水而行之;五臟者,合神氣魂魄而藏之;六腑者,受谷而行之,受氣而揚之;

經脈者,受血而營之。合而以治,奈何?刺之深淺,灸之壯數,可得聞乎?

 

岐伯答曰:善哉問也!天至高不可度,地至廣不可量,此之謂也。

且夫人生於天地之間,六合之內,此天之高,地之廣也,非人力之所能度量而至也。

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視之。

其藏之堅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脈之長短,血之清濁,氣之多少,

十二經之多血少氣,與其少血多氣,與其皆多血氣,與其皆少血氣,皆有大數。

其治以針艾,各調其經氣,固其常有合乎。

 

黃帝曰:余聞之,快於耳不解於心,願卒聞之。

岐伯答曰:此人之所以參天地而應陰陽也,不可不察。

足太陽外合清水,內屬於膀胱,而通水道焉。

足少陽外合於渭水,內屬於膽。

足陽明外合于海水,內屬於胃。

足太陰外合於湖水,內屬於脾。

足少陰外合於汝水,內屬於腎。

足厥陰外合於澠水,內屬於肝。

手太陽外合於淮水,內屬於小腸,而水道出焉。

手少陽外合於漯水,內屬於三焦。

手陽明外合於江水,內屬於大腸。

 

手太陰外合於河水,內屬於肺。

手少陰外合濟水,內屬於心。

手心主外合於漳水,內屬於心包。

凡此五臟六腑十二經水者,外有源泉,而內有所稟,此皆內外相貫,如環無端,人經亦然。

故天為陽,地為陰,腰以上為天,腰以下為地。

故海以北者為陰,湖以北者為陰中之陰;

漳以南者為陽,河以北至漳者為陽中之陰;

漯以南至江者,為陽中之太陽,此一隅之陰陽也,所以人與天地相參也。

 

黃帝曰:夫經水之應經脈也,其遠近淺深,水血之多少,各不同,合而以刺之奈何?

岐伯答曰:足陽明,五臟六腑之海也,其脈大,血多氣盛,熱壯,刺此者不深勿散,不留不瀉也。

足陽明刺深六分,留十呼。足太陽深五分,留七呼。

足少陽深四分,留五呼。足太陰深三分,留四呼。足少陰深二分,留三呼。足厥陰深一分,留二呼。

手之陰陽,其受氣之道近,其氣之來疾,其刺深者,皆無過二分,其留,皆無過一呼。

其少長、大小、肥瘦,以心擦之,命曰法天之常,灸之亦然。

灸而過此者,得惡火則骨枯脈澀,刺而過此者,則脫氣。

 

黃帝曰:夫經脈之大小,血之多少,膚之厚薄,肉之堅脆及膕之大小,可為量度乎?

岐伯答曰:其可為度量者,取其中度也。不甚脫肉,而血氣不衰也。若夫度之人,消瘦而形肉脫者,

惡可以度量刺乎。審、切、循、捫、按,視其寒溫盛衰而調之,是謂因適而為之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