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病第二十四

 

厥頭痛,面若腫起而煩心,取之足陽明太陰。

厥頭痛,頭脈痛,心悲,善泣,視頭動脈反盛者,刺盡去血,後調足厥陰。

 

厥頭痛,貞貞頭重而痛,寫頭上五行,行五,先取手少陰,後取足少陰。

厥頭痛,意善忘,按之不得,取頭面左右動脈,後取足太陰。

 

厥頭痛,項先痛,腰脊為應,先取天柱,後取足太陽。

厥頭痛,頭痛甚,耳前後脈涌有熱,瀉出其血,後取足少陽。

真頭痛,頭痛甚,腦盡痛,手足寒至節,死不治。

 

頭痛不可取於腧者,有所擊墮,惡血在於內,若肉傷,痛未已,可則刺,不可遠取也。

頭痛不可刺者,大痹為惡,日作者,可令少愈,不可已。

頭半寒痛,先取手少陽陽明,後取足少陽陽明。

 

厥心痛,與背相控,善瘈,如從後觸其心,傴僂者,腎心痛也,先取京骨、崑崙,發狂不已,取然谷。

厥心痛,腹脹胸滿,心尤痛甚,胃心痛也,取之大都、大白。

 

厥心痛,痛如以錐針刺其心,心痛甚者,脾心痛也,取之然谷、太溪。

 厥心痛,色蒼蒼如死狀,終日不得太息,肝心痛也,取之行間、太沖。

 

厥心痛,臥若徒居,心痛間,動作,痛益甚,色不變,肺心痛也,取之魚際、太淵。

 真心痛,手足清至節,心痛甚,日發夕死,夕發旦死。心痛不可刺者,中有盛聚,不可取於腧。

 

腸中有蟲瘕及蛟蛕,皆不可取以小針;

心腸痛,憹作痛,腫聚,往來上下行,痛有休止,腹熱喜渴涎出者,是蛟蛕也。

以手聚按而堅持之,無令得移,以大針刺之,久持之,蟲不動,乃出針也。

恐腹濃痛,形中上者。

 

耳聾無聞,取耳中;耳鳴,取耳前動脈;

耳痛不可刺者,耳中有膿,若有干聆聊,耳無聞也;

耳聾取手小指次指爪甲上與肉交者,先取手,後取足;

耳鳴取手中指爪甲上,左取右,右取左,先取手,後取足。

 

足髀不可舉,側而取之,在樞合中,以員利針,大針不可刺。病注下血,取曲泉。

 風痹淫礫,病不可已者,足如履冰,時如入湯中,股脛淫礫,煩心頭痛,時嘔時悗,

眩已汗出,久則目眩,悲以喜恐,短氣,不樂,不出三年死也。

 

 

病本第二十五

  

 

先病而後逆者,治其本;先逆而後病者,治其本;

先寒而後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後生寒者,治其本;先熱而後生病者,治其本。 

先泄而後生他病者,治其本,必且調之,乃治其他病。

 

先病而後中滿者,治其標;先病後泄者,治其本;先中滿而後煩心者,治其本。

有客氣,有同氣。大小便不利治其標,大小便利,治其本。

 

病發而有餘,本而標之,先治其本,後治其標;

病發而不足,標而本之,先治其標,後治其本,謹詳察間甚,以意調之,間者並行,甚為獨行;

先小大便不利而後生他病者,治其本也。

 

  

雜病第二十六

 

厥挾脊而痛者,至頂,頭沉沉然,目(目巟)(目巟)然,腰脊強。取足太陽膕中血絡。

厥胸滿面腫,唇漯漯然,暴言難,甚則不能言,取足陽明。 

厥氣走喉而不能言,手足清,大便不利,取足少陰。 

厥而腹向向然,多寒氣,腹中穀穀,便溲難,取足太陰。

 

嗌干,口中熱如膠,取足少陰。 

膝中痛,取犢鼻,以員利針,發而間之。針大如氂,刺膝無疑。 

喉痹不能言,取足陽明;能言,取手陽明。

瘧不渴,間日而作,取足陽明;渴而日作,取手陽明。

 

齒痛,不惡清飲,取足陽明;惡清飲,取手陽明。

聾而不痛者,取足少陽;聾而痛者,取手陽明。

 

衄而不止,衄血流,取足太陽;衄血,取手太陽。不已,刺宛骨下;不已,刺膕中出血。

腰痛,痛上寒,取足太陽陽明;痛上熱,取足厥陰;不可以俛仰,取足少陽。

中熱而喘,取足少陰膕中血絡。

喜怒而不欲食,言益小,刺足太陰;怒而多言,刺足少陽。

 

顑痛,刺手陽明與顑之盛脈出血。 

項痛不可俛仰,刺足太陽;不可以顧,刺手太陽也。 

小腹滿大,上走胃,至心,淅淅身時寒熱,小便不利,取足厥陰。 

腹滿,大便不利,腹大,亦上走胸嗌,喘息喝喝然,取足少陰。 

腹滿食不化,腹向向然,不能大便,取足太陰。 

心痛引腰脊,欲嘔,取足少陰。 

心痛,腹脹,牆牆然,大便不利,取足太陰。 

心痛,引背不得息,刺足少陰;不已,取手少陽。

 

心痛引小腹滿,上下無常處,便溲難,刺足厥陰。 

心痛,但短氣不足以息,刺手太陰。 

心痛,當九節刺之,按,已刺按之,立已;不已,上下求之,得之立已。

顑痛,刺足陽明曲周動脈,見血,立已;不已,按人迎於經,立已。 

氣逆上,刺膺中陷者,與下胸動脈。 

腹痛,刺臍左右動脈,已刺按之,立已;不已,刺氣街,已刺按之,立已。

 

痿厥為四末束悗,乃疾解之,日二;不仁者,十日而知,無休,病已止。 

歲以草刺鼻,嚏,嚏而已;無息,而疾迎引之,立已;大驚之,亦可已。

 

 

 

周痹第二十七

 

 

黃帝問於岐伯曰:周痹之在身也,上下移徒隨脈,其上下左右相應,間不容空,

願聞此痛,在血脈之中邪?將在分肉之間乎?何以致是?

其痛之移也,間不及下針,其慉痛之時,不及定治,而痛已止矣。

何道使然?願聞其故?岐伯答曰:此眾痹也,非周痹也。

 

黃帝曰:願聞眾痹。

岐伯對曰:此各在其處,更發更止,更居更起,以右應左,以左應右,非能周也。更發更休也。

黃帝曰:善。刺之奈何?

岐伯對曰:刺此者,痛雖已止,必刺其處,勿令復起。

 

帝曰:善。願聞周痹何如?

岐伯對曰:周痹者,在於血脈之中,隨脈以上,隨脈以下,不能左右,各當其所。

 

黃帝曰:刺之奈何?

岐伯對曰:痛從上下者,先刺其下以過之,後刺其上以脫之。

痛從下上者,先刺其上以過之,後刺其下以脫之。

 

黃帝曰:善。此痛安生?何因而有名?

岐伯對曰:風寒濕氣,客於外分肉之間,迫切而為沫,沫得寒則聚,聚則排分肉而分裂也,

分裂則痛,痛則神歸之,神歸之則熱,熱則痛解,痛解則厥,厥則他痹發,發則如是。

 

帝曰:善。余已得其意矣。此內不在臟,而外未發於皮,獨居分肉之間,真氣不能周,故名曰周痹。

故刺痹者,必先切循其下之六經,視其虛實,及大絡之血結而不通,及虛而脈陷空者而調之,熨而通之。

其瘈堅轉引而行之。

 

黃帝曰:善。余已得其意矣,亦得其事也。九者經巽之理,十二經脈陰陽之病也。

 

口問第二十八

 

黃帝閒居,辟左右而問於岐伯曰:余已聞九針之經,論陰陽逆順,六經已畢,願得口問。

岐伯避席再拜曰:善乎哉問也,此先師之所口傳也。

 

黃帝曰:願聞口傳。

岐伯答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於風雨寒暑,陰陽喜怒,飲食居處,大驚卒恐。

則血氣分離,陰陽破敗,經絡厥絕,脈道不通,陰陽相逆,衛氣稽留,經脈虛空,血氣不次,乃失其常。

論不在經者,請道其方。

 

黃帝曰:人之欠者,何氣使然?

岐伯答曰:衛氣晝日行於陽,夜半則行於陰,陰者主夜,夜者臥;

陽者主上,陰者主下;故陰氣積於下,陽氣未盡,陽引而上,陰引而下,陰陽相引,故數欠。

陽氣盡,陰氣盛,則目瞑;陰氣盡而陽氣盛,則寤矣。瀉足少陰,補足太陽。

 

黃帝曰:人之噦者,何氣使然?

岐伯曰:谷入於胃,胃氣上注於肺。

今有故寒氣與新谷氣,俱還入於胃,新故相亂,真邪相攻,氣並相逆,復出於胃,故為噦。補手太陰,瀉足少陰。

 

黃帝曰:人之唏者,何氣使然?

岐伯曰:此陰氣盛而陽氣虛,陰氣疾而陽氣徐,陰氣盛而陽氣絕,故為唏。補足太陽,瀉足少陰。 

 

黃帝曰:人之振寒者,何氣使然?

岐伯曰:寒氣客於皮膚,陰氣盛,陽氣虛,故為振寒寒慄,補諸陽。

黃帝曰:人之噫者,何氣使然?

岐伯曰:寒氣客於胃,厥逆從下上散,復出於胃,故為噫。補足太陰陽明,一曰補眉本也。

 

黃帝曰:人之嚏者,何氣使然?

岐伯曰:陽氣和利,滿於心,出於鼻,故為嚏。補足太陽榮眉本,一曰眉上也。

 

黃帝曰:人之嚲者,何氣使然?

岐伯曰:胃不實則諸脈虛;諸脈虛則筋脈懈惰;

筋脈懈惰則行陰用力,氣不能復,故為嚲。因其所在,補分肉間。

 

黃帝曰:人之哀而泣涕出者,何氣使然?

岐伯曰:心者,五臟六腑之主也;目者,宗脈之所聚也,上液之道也;口鼻者,氣之門戶也。

故悲哀愁憂則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搖則宗脈感,宗脈感則液道開,液道開,故泣涕出焉。

液者,所以灌精濡空竅者也,故上液之道開則泣,泣不止則液竭;

液竭則精不灌,精不灌則目無所見矣,故命曰奪精。補天柱經俠頸。

 

黃帝曰:人之太息者,何氣使然?

岐伯曰:憂思則心系急,心系急則氣道約,約則不利,故太息以伸出之,補手少陰心主,足少陽留之也。

 

黃帝曰:人之涎下者,何氣使然?

岐伯曰:飲食者,皆入於胃,胃中有熱則蟲動,蟲動則胃緩,胃緩則廉泉開,故涎下,補足少陰。

 

黃帝曰:人之耳中鳴者,何氣使然?

岐伯曰:耳者,宗脈之所聚也,故胃中空則宗脈虛,虛則下溜,脈有所竭者,故耳鳴,

補客主人,手大指爪甲上與肉交者也。

 

黃帝曰:人之自齧舌者,何氣使然?

岐伯曰:此厥逆走上,脈氣輩至也。

少陰氣至則齧舌,少陽氣至則齧頰,陽明氣至則齧唇矣。視主病者,則補之。

 

凡此十二邪者,皆奇邪之走空竅者也。故邪之所在,皆為不足。

故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耳為之苦鳴,頭為之苦傾,目為之眩。

中氣不足,溲便為之變,腸為之苦鳴。

下氣不足,則乃為痿厥心悗。補足外踝下留之。

 

黃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腎主為欠,取足少陰;肺主為噦,取手太陰、足少陰;

唏者,陰與陽絕,故補足太陽,瀉足少陰;

振寒者,補諸陽;噫者,補足太陰陽明;

 

嚏者,補足太陽眉本;嚲,因其所在,補分肉間;

泣出補天柱經俠頸,俠頸者,頭中分也;

太息,補手少陰、心主、足少陽,留之;涎下補足少陰;

 

耳鳴補客主人,手大指爪甲上與肉交者;

自齧舌,視主病者,則補之。

目眩頭傾,補足外踝下留之;

痿厥心悗,刺足大趾間上二寸,留之,一曰足外踝下留之。

 

 

 師傳第二十九

黃帝曰:余聞先師,有所心藏,弗著於方,余願聞而藏之,則而行之,

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無病,上下和親,德澤下流,子孫無優,傳於後世,無有終時,可得聞乎?

 

岐伯曰:遠乎哉問也。

夫治民與自治,治彼與治此,治小與治大,治國與治家,未有逆而能治之也,夫惟順而已矣。

順者,非獨陰陽脈,論氣之逆順也,百姓人民皆欲順其志也。

 

黃帝曰:順之奈何?

岐伯曰:入國問俗,入家問諱,上堂問禮,臨病人問所便。

 

黃帝曰:便病人奈何?

岐伯曰:夫中熱消癉,則便寒;寒中之屬,則便熱。

胃中熱則消谷,令人懸心善飢。臍以上皮熱,腸中熱,則出黃如糜。

臍以下皮寒,胃中寒,則腹脹;腸中寒,則腸鳴飧泄。

胃中寒,腸中熱,則脹而且泄,胃中熱,腸中寒,則疾飲,小腹痛脹。

 

黃帝曰:胃欲寒飲,腸欲熱飲,兩者相逆,便之奈何?

且夫王公大人,血食之君,驕恣從欲輕人,而無能禁之,禁之則逆其志,順之則加其病,便之奈何?治之何先?

岐伯曰:人之情,莫不惡死而喜生,告之以其敗,語之以其善,導之以其所便,

開之以其所苦,雖有無道之人,惡有不聽者乎?

 

黃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春夏先治其標,後治其本;秋冬先治其本,後治其標。

 

黃帝曰:便其相逆者奈何?

岐伯曰:便此者,食飲衣服,亦欲適寒溫,寒無凄愴,暑無出汗。

食飲者,熱無灼灼,寒無滄滄。寒溫中適,故氣將持,乃不致邪僻也。

 

黃帝曰:本藏以身形肢節_肉,候五臟六腑之大小焉。

今夫王公大人,臨朝即位之君,而問焉,誰可捫循之,而後答乎?

岐伯曰:身形肢節者,藏府之蓋也,非面部之閱也。

 

黃帝曰:五藏之氣,閱於面者,余已知之矣,以肢節知而閱之,奈何?

岐伯曰:五藏六府者,肺為之蓋,巨肩陷咽,候見其外。 

黃帝曰:善。 

岐伯曰:五藏六府,心為之主,缺盆為之道,骷骨有餘以候__ 

黃帝曰:善。

 

岐伯曰:肝者,主為將,使之候外,欲知堅固,視目小大。

黃帝曰:善。

 

岐伯曰:脾者,主為衛,使之迎糧,視唇舌好惡,以知吉凶。

黃帝曰:善。

 

岐伯曰:腎者,主為外,使之遠聽,視耳好惡,以知其性。

黃帝曰:善。願聞六府之候。

 

岐伯曰:六府者,胃為之海,龐骸、大頸、張胸,五穀乃容。鼻隧以長,以候大腸。

唇厚、人中長,以候小腸。目下果大,其膽乃橫。鼻孔在外,膀胱漏泄。

鼻柱中央起,三焦乃約,此所以候六府者也。

上下三等,藏安且良矣。

 

  

決氣第三十

 

 

黃帝曰:余聞人有精、氣、津、液、血、脈,余意以為一氣耳,今乃辨為六名,余不知其所以然。

岐伯曰:兩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謂精。

 

何謂氣?

岐伯曰: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是謂氣。

 

何謂津?

岐伯曰:腠理髮泄,汗出溱溱,是謂津。

 

何謂液?

岐伯曰:谷入氣滿,淖澤注於骨,骨屬屈伸,泄澤補益腦髓,皮膚潤澤,是謂液。

 

何謂血?

岐伯曰: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

 

何謂脈?

岐伯曰:壅遏營氣,令無所避,是謂脈。

 

黃帝曰:六氣有,有餘不足,氣之多少,腦髓之虛實,血脈之清濁,何以知之?

岐伯曰:精脫者,耳聾;氣脫者,目不明;津脫者,腠理開,汗大泄;

液脫者,骨屬屈伸不利,色夭,腦髓消,脛痹,耳數鳴;

血脫者,色白,夭然不澤,其脈空虛,此其候也。

 

黃帝曰:六氣者,貴賤何如?

岐伯曰:六氣者,各有部主也,其貴賤善惡,可為常主,然五穀與胃為大海也。

 

 

腸胃第三十一

 

黃帝問於伯高曰:余願聞六府傳谷者,腸胃之大小長短,受谷之多少奈何?

伯高曰:請盡言之,谷所從出入淺深遠近長短之度:

唇至齒長九分,口廣二寸半;齒以後至會厭,深三寸半,大容五合;

舌重十兩,長七寸,廣二寸半;咽門重十兩,廣一寸半。

 

至胃長一尺六寸,胃紆曲屈,伸之,長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徑五寸,大容三斗五升。

小腸後附脊,左環回日迭積,其注於迴腸者,外附於臍上。

回運環十六曲,大二寸半,徑八分分之少半,長三丈三尺。

迴腸當臍左環,回周葉積而下,回運還反十六曲,大四寸,徑一寸寸之少半,長二丈一尺。

廣腸傳脊,以受迴腸,左環葉脊上下,辟大八寸,徑二寸寸之大半,長二尺八寸。

腸胃所入至所出,長六丈四寸四分,回曲環反,三十二曲也。

 

 

平人絕谷第三十二

 

 

黃帝曰:願聞人之不食,七日而死,何也?

伯高曰:臣請言其故。 

胃大一尺五寸,徑五寸,長二尺六寸,橫屈受水谷三斗五升,其中之谷,常留二斗,

水一斗五升而滿,上焦泄氣,出其精微,慓悍滑疾,下焦下溉諸腸。

 

小腸大二寸半,徑八分分之少半,長三丈二尺,受谷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 

迴腸大四寸,徑一寸寸之少半,長二丈一尺,受谷一斗,水七升半。 

廣腸大八寸,徑二寸寸之大半,長二尺八寸,受谷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

 

腸胃之長,凡五丈八尺四寸,受水谷九斗二升一合合之大半,此腸胃所受水谷之數也。

平人則不然,胃滿則腸虛,腸滿則胃虛,更虛更滿,故氣得上下,五臟安定,血脈和利,精神乃居,

故神者,水谷之精氣也。

故腸胃之中,當留谷二斗,水一斗五升;故平人日再後,後二升半,

一日中五升,七日五七三斗五升,而留水谷盡矣;

故平人不食飲七日而死者,水谷精氣津液皆盡故也。

 

 

海論第三十三

 

黃帝問於岐伯曰:余聞刺法於夫子,夫子之所言,不離於營衛血氣。

夫十二經脈者,內屬於腑臟,外絡於肢節,夫子乃合之於四海乎。

岐伯答曰:人亦有四海,十二經水。經水者,皆注于海,海有東西南北,命曰四海。

黃帝曰:以人應之奈何?

岐伯曰:人有髓海,有血海,有氣海,有水谷之海,凡此四者,以應四海也。

 

黃帝曰:遠乎者,夫子之合人天地四海也,願聞應之奈何?

岐伯曰:必先明知陰陽表滎腧所在,四海定矣。

 

黃帝曰:定之奈何?

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其輸上在氣街(沖),下至三里;

沖脈者,為十二經之海,其輸上在於大杼,下出於巨虛之上下廉;

膻中者,為氣之海,其輸上在於柱骨之上下,前在於人迎,

腦為髓之海,其輸上在於其蓋,下在風府。

 

黃帝曰:凡此四海者,何利何害?何生何敗?

岐伯曰:得順者生,得逆者敗;知調者利,不知調者害。

 

黃帝曰:四海之逆順奈何?

岐伯曰:氣海有餘者,氣滿胸中,悗息面赤;氣海不足,則氣少不足以言。

血海有餘,則常想其身大,怫然不知其所病;血海不足,亦常想其身小,狹然不知其所病。

水谷之海有餘,則腹滿;水谷之海不足,則飢不受穀食。

髓海有餘,則輕勁多力,自過其度;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脛酸眩冒,目無所見,懈怠安臥。

 

黃帝曰:余已聞逆順,調之奈何?

岐伯曰:審守其俞,而調其虛實,無犯其害,順者得復,逆者必敗。黃帝曰:善。

 

 

五亂第三十四

 

 

黃帝曰:經脈十二者,別為五行,分為四時,何失而亂?何得而治?

岐伯曰:五行有序,四時有分,相順則治,相逆則亂。

 

黃帝曰:何謂相順?

岐伯曰:經脈十二者,以應十二月。十二月者,分為四時。

四時者,春秋冬夏,其氣各異,營衛相隨,陰陽已知,清濁不相干,如是則順之而治。

 

黃帝曰:何為逆而亂,

岐伯曰:清氣在陰,濁氣在陽,營氣順脈,衛氣逆行,清濁相干,亂於胸中,是謂大悗。

故氣亂於心,則煩心密嘿,俛首靜伏;亂於肺,則俛仰喘喝,接手以呼;

亂於腸胃,是為霍亂;亂於臂脛,則為四厥;亂於頭,則為厥逆,頭重眩仆。

 

黃帝曰:五亂者,刺之有道乎?

岐伯曰:有道以來,有道以去,審知其道,是謂身寶。

黃帝曰:善。願聞其道。

 

岐伯曰:氣在於心者,取之手少陰心主之俞;

氣在於肺者,取之手太陰滎,足少陰俞,氣在於腸胃者,取之足太陰陽明,不下者,取之三里,

氣在於頭者,取之天柱大杼,不知,取足太陽滎俞;

氣在於臂足,取之先去血脈,後取其陽明少陽之滎俞。

 

黃帝曰:補瀉奈何?

岐伯曰:徐入徐出,謂之導氣。

補瀉無形,謂之同精。是非有餘不足也,亂氣之相逆也。

 

黃帝曰:允乎哉道,明乎哉論,請著之玉版,命曰治亂也。

 

 

脹論第三十五

 

黃帝曰:脈之應於寸口,如何而脹?

岐伯曰:其脈大堅以澀者,脹也。

 

黃帝曰:何以知藏府之脹也。岐伯曰:陰為藏,陽為府。

 

黃帝曰:夫氣之令人脹也,在於血脈之中耶,臟腑之內乎?

岐伯曰:三者皆存焉,然非脹之舍也。

 

黃帝曰:願聞脹之舍。

岐伯曰:夫脹者,皆在於臟腑之外,排臟腑而郭胸脅,脹皮膚,故命曰脹。

 

黃帝曰:臟腑之在胸脅腹里之內也,若匣匱之藏禁器也,名有次舍,異名而同處,

一域之中,其氣各異,願聞其故。

黃帝曰:未解其意,再問。

 

岐伯曰:夫胸腹,臟腑之郭也。膻中者,心主之宮城也;

胃者,太倉也;咽喉、小腸者,傳送也;

胃之五竅者,閭里門戶也;廉泉、玉英者,津液之道也。

 

故五臟六腑者,各有畔界,其病各有形狀。

營氣循脈,衛氣逆為脈脹;衛氣並脈循分為膚脹。

三里而瀉,近者一下,遠者三下,無問虛實,工在疾瀉。

 

黃帝曰:願聞脹形。

岐伯曰:夫心脹者煩心短氣,臥不安;

肺脹者,虛滿而喘咳;

肝脹者,脅下滿而痛引小腹;

脾脹者,善穢,四肢煩俛,體重不能勝衣,臥不安;

腎脹者,腹滿引背央央然,腰髀痛。

 

六府脹,胃脹者,腹滿,胃脘痛,鼻聞焦臭,妨於食,大便難;

大腸脹者,腸鳴而痛濯濯,冬日重感於寒,則餐泄不化;

小腸脹者,少腹慎脹,引腰而痛;

膀胱脹者,少腹而氣癃;

三焦脹者,氣滿於皮膚中,輕輕然而不堅;

膽脹者,脅下痛脹,口中苦,善太息。

 

凡此諸脹者,其道在一,明知逆順,針數不失,瀉虛補實,神去其室,

致邪失正,真不可定,麤之所敗,謂之天命;

補虛瀉實,神歸其室,久塞其空,謂之良工。

 

黃帝曰:脹者焉生?何因而有?

岐伯曰:衛氣之在身也,常然並脈,循分肉,行有逆順,陰陽相隨,乃得天和,五臟更始,四時循序,五穀乃化。

然後厥氣在下,營衛留止,寒氣逆上,真邪相攻,兩氣相搏,乃合為脹也。

 

黃帝曰:善。何以解惑?

岐伯曰:合之於真,三合而得。帝曰:善。

 

黃帝問於岐伯曰:脹論言無問虛實,工在疾瀉,近者一下,遠者三下,今有其三而不下者,其過焉在?

岐伯對曰:此言陷於肉肓,而中氣穴者也。

不中氣穴,則氣內閉,針不陷肓,則氣不行,上越中肉,則衛氣相亂,陰陽相逐。

其於脹也,當瀉不瀉,氣故不下,三而不下,必更其道,氣下乃止,不下復始,可以萬全,烏有殆者乎?

其於脹也,必審其彌,當瀉則瀉,當補則補,如鼓應桴,惡有不下者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