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穴位
穴位(acupoint),學名腧穴(腧讀shù)
是臟腑、經絡氣血輸注出入的特殊部位,也是針灸、推拿等療法主要的施術部位。
多為神經末梢密集或較粗的神經纖維經過的地方。又稱孔穴、穴、穴道等。
「腧」通「輸」,或從簡作「俞」,輸有轉輸的含義,俞有氣血留存的含義。
「穴」是空隙的意思。由於輸穴名稱多使用在特定穴中的五輸穴中,俞穴名稱多使用在特定穴中的背俞穴中,
所以對穴位進行總稱呼時使用「腧穴」二字。《黃帝內經》又稱之為「節」、「會」、「氣穴」、「氣府」等;
《針灸甲乙經》中則稱之為「孔穴」;《太平聖惠方》有稱做「穴道」;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通稱為「腧穴」;《神灸經綸》則稱為「穴位」。
《素問.氣府論》解釋腧穴是「脈氣所發」;《靈樞.九針十二原》說是「神氣之所遊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
說明腧穴並不是孤立於體表的點,而是與深部組織器官有著密切聯繫、互相輸通的特殊部位。
「輸通」是雙向的。從內通向外,反應病痛;從外通向內,接受刺激,防治疾病。
從這個意義上說,腧穴又是疾病的反應點和治療的刺激點。
人體腧穴各有自己的位置。腧穴定位的準確與否,可直接影響治療效果。
現代臨床常用的腧穴定位與取穴法有骨度折量法、體表標誌法和手指比量法。
骨度折量法是將人體的各個部位分成若干等分折量取穴的方法,每一等分作為一寸。
如足三里在外膝眼下3寸,上巨虛在外膝眼下6寸,可根據屈膝時外膝眼至外踝中點連線分為16寸(16等分)來取定。
因其大都以骨骼來衡量,所以稱骨度折量法。
體表標誌法是以人體五官、毛髮、指甲、乳頭、臍窩、骨關節和肌肉隆起等部位作為標誌來確定腧穴部位的方法。
如兩眉之間取印堂穴,兩乳之間的中點取膻中穴等。
手指比量法是用手指或手指的某一部位作為比量腧穴部位的方法。
其中,用中指中節兩端橫紋頭之間距離(屈指時)作1寸的,稱中指同身寸法。
用拇指指節橫紋兩端之間距離作1寸的,稱拇指同身寸法。用食、中、環、小四指相併作為3寸的稱一夫法。
註:「一指寬」是指大拇指最粗部分的寬度;
「兩指寬」則是指食指與中指並列,第二關節(指尖算起的第二個關節)部分所量的寬度。
手指的大小、寬度,依年齡、體格、性別而有極大的不同。
以此法確定人體穴位圖解中所提及的穴道時,請以患者的指寬度來找。
穴道,也就是出現反應的地方。身體有異常,穴道上便會出現各種反應。
這些反應包括:
1.用手指一壓,會有痛感(壓痛);
2.以指觸摸,有硬塊(硬結);
3.稍一刺激,皮膚便會刺癢(感覺敏感);
4.出現黑痔、斑(色素沉澱);
5.和周圍的皮膚產生溫度差(溫度變化)等。
這些反應有無出現,是有無穴道的重要標誌。
臨床取穴常以骨度法為主,再結合其他取穴方法。
同時還必須注意患者的體位、姿勢,並且要上下左右互相參照。取穴的原則要領大致可以歸納為:
1.按照分寸,做到心中有數
2.觀察體表標誌定穴
3.採取適當的姿勢取穴
某些穴位應採取坐姿取穴,而某些穴位則以臥式取穴為宜;
有些穴位應伸直肢體取之,而有些穴位則應屈曲肢體取之。臨證時還須依具體情況而定。
此外,還可結合一些簡便的活動標誌取穴。
4.取五穴而用一穴,取三經而用一經
古人有"取五穴用一穴而必端,取三經用一經而必正"之說。
意思是說,正確的取穴方法,是取某一個穴位時,必須要了解它上下左右的穴位;
定某一經時,必須要參照其周圍幾條經脈的循行。這樣全面參考才能正確地定位取穴。
全身的經穴,督脈和任脈位於正中線,它們的穴位較易確定,
因此任督脈的穴位常可作為兩旁經穴定位的參考依據。而頭部和肩部的腧穴比較複雜,取穴時須仔細分別。
取肢體外側面的穴位時,主要觀察筋骨的凹陷等骨性標誌;而取肢體內側面的穴位時,除注意體表標誌外,還應注意動脈的搏動等。
腧穴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輸注臟腑經絡氣血,溝通體表與體內臟腑的聯繫。
在臨床上,醫生利用腧穴的功能特點,可以對疾病進行診斷和治療。
在疾病發生時,相應的腧穴往往可出現壓痛、酸楚、麻木、結節、腫脹、變色、丘疹、脫屑、凹陷等各種反應。
腧穴上所出現的不同病理反應是疾病過程中臟腑經絡氣血失調的結果。
因此,利用腧穴的病理反應特點可以幫助診斷疾病,現在常用的方法有:
1.捫穴診斷法,如同時壓迫足三里,左穴敏感者屬胃病,右穴敏感者屬十二指腸病。
2.望穴診斷法,如望舌下靜脈(金津、玉液)對人體內瘀血有意義。
3.耳穴望診法,察看耳部皮膚的變色、變形、變性等。
4.儀器測定法,多利用穴位的導電特性診斷疾病。
通過針灸、推拿等治療方法刺激相應的腧穴,可以疏通經絡,激發經氣,調整氣血運行,達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刺激腧穴治療疾病的作用不僅對局部臟腑、器官病症有效,
而且對相應經脈循行路線上與該穴相距較遠的臟腑、器官病症也有效果。
這是腧穴的近治和遠治作用。腧穴的遠治作用,在十四經穴上反映尤其突出。
此外,某些腧穴還有特殊的治療作用,可專治某病,如至陰穴可矯正胎位,治療胎位不正。
功效分類法,即根據腧穴功效而排列腧穴的方法。該方法強調腧穴與辨證施治之間的聯繫。
將十四正經的全部腧穴和常用經外奇穴根據其主要功效加以分類,分別歸屬於等17項類別之下,
便於根據辨證結果選擇恰當腧穴。
此分類法,不僅可供針灸等專業人員參考,
還特別適用於其他專業的臨床醫生根據中醫辯證的結果而選用相應的腧穴,
使其能夠快捷、便利、準確地掌握針灸、按摩等手段治療疾病。
解表穴(12穴)
風府穴、大椎穴、陶道穴、玉枕穴、大杼穴、風門穴、風池穴、當陽穴、顳顬穴、太陽穴、百蟲窩穴、京骨穴
清熱穴(85穴)
天柱穴、小海穴、少海穴、通里穴、陰郄穴、神門穴、少府穴、曲澤穴、築賓穴。
上星穴、尺澤穴、孔最穴、魚際穴、虎口穴、前谷穴、百勞穴、灸癆穴、身柱穴、靈台穴。
陽白穴、頭臨泣穴、五處穴、頷厭穴、懸顱穴、懸厘穴、曲鬢穴、浮白穴、腦空穴、頭竅陰穴、
完骨穴、濁浴穴、五樞穴、足五里穴、膽囊穴、光明穴、中封穴、足臨泣穴、地五會穴、俠溪穴。
曲池穴、手三里穴、下廉穴、合谷穴、三間穴、二白穴、下極俞穴、下腰穴、尾窮骨穴、長強穴、
陽綱穴、肓門穴、小腸俞穴、闌尾穴、下巨虛穴、解溪穴、沖陽穴、內庭穴。
瘈脈穴、消濼穴、天井穴、支溝穴、外關穴、陽池穴、淵腋穴。
夾承漿穴、地合穴、齦交穴、頰里穴、角孫穴、耳尖穴、顴髎穴、肘尖穴、溫溜穴、偏歷穴、
陽溪穴、二間穴、臂間穴、八邪穴、大指甲根穴、乳上穴、腰俞穴、崑崙穴、外踝尖穴、八風穴、內踝尖穴。
止咳平喘化痰穴(31穴)
天突穴、氣舍穴、水突穴、天府穴、列缺穴、小指尖穴、璇璣穴、華蓋穴、紫宮穴、玉堂穴、肋頭穴、
胸堂穴、俞府穴、彧中穴、神藏穴、靈墟穴、神封穴、氣戶穴、庫房穴、屋翳穴、膺窗穴、雲門穴、
中府穴、周榮穴、天溪穴、崇骨穴、灸哮穴、定喘穴、魄戶穴、譩譆穴、豐隆穴。
消食導滯穴(16穴)
上脘穴、中脘穴、建里穴、下脘穴、臍中四邊穴、幽門穴、不容穴、承滿穴、梁門穴、
關門穴、太乙穴、長谷穴、食竇穴、腹哀穴、接脊穴、四縫穴。
益氣壯陽穴(28穴)
百會穴、石關穴、商曲穴、神闕穴、氣海穴、石門穴、關元穴、胃上穴、大巨穴、提托穴、
脊中穴、命門穴、腰陽關穴、脾俞穴、腎俞穴、中膂俞穴、意舍穴、胃倉穴、志室穴、
京門穴、環跳穴、足三里穴、仆參穴、束骨穴、太溪穴、商丘穴、公孫穴、太白穴。
補陰穴(9穴)
肺俞穴、膏肓穴、腰眼穴、小兒龜胸穴、臍上臍下穴、大赫穴、橫骨穴、照海穴、然谷穴。
溫里穴(13穴)
龍頷穴、三角灸穴、大橫穴、腹結穴、胃俞穴、氣海俞穴、大腸俞穴、
關元俞穴、會陽穴、關儀穴、地機穴、漏谷穴、大都穴。
平肝息風穴(15穴)
鼻交頞中穴、髮際穴、神庭穴、前頂穴、本神穴、率骨穴、天沖穴、後頂穴、
強間穴、滑肉門穴、筋縮穴、太沖穴、行間穴、足心穴、里內庭穴。
理氣穴(49穴)
天容穴、人迎穴、缺盆穴、極泉穴、天泉穴、俠白穴、青靈穴、經渠穴、中泉穴、中魁穴、
膻中穴、中庭穴、步廊穴、胸鄉穴、輒筋穴、天池穴、乳根穴、期門穴、日月穴、大包穴、
鳩尾穴、巨闕穴、腹通谷穴、陰都穴、肓俞穴、天樞穴、外陵穴、章門穴、府舍穴、氣沖穴、
羊矢穴、急脈穴、至陽穴、中樞穴、血壓點穴、厥陰俞穴、督俞穴、胃管下俞穴、肝俞穴、
膽俞穴、肘椎穴、膈關穴、魂門穴、痞根穴、後腋穴、上巨虛穴、陽陵泉穴、外丘穴、中都穴。
理血穴(10穴)
太淵穴、養老穴、陰交穴、膈俞穴、竹杖穴、陽剛穴、閭上穴、血海穴、三陰交穴、合陽穴。
調經止帶穴(26穴)
中注穴、經中穴、四滿穴、氣穴、氣門穴、絕孕穴、維胞穴、歸來穴、子宮穴、沖門穴、
帶脈穴、維道穴、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下髎穴、白環俞穴、陰廉穴、陰包穴、
曲泉穴、陰谷穴、蠡溝穴、交信穴、營池穴、水泉穴、獨陰穴。
利水通淋穴(15穴)
水分穴、利尿穴、中極穴、水道穴、曲骨穴、三焦俞穴、胞肓穴、膀胱俞穴、
淋泉穴、委陽穴、箕門穴、陰陵泉穴、復溜穴、大鐘穴、陷谷穴。
安神穴(19穴)
安眠穴、伴星穴、燕口穴、支正穴、陽谷穴、手逆注穴、郄門穴、間使穴、內關穴、靈道穴、
大陵穴、臣覺穴、巨闕俞穴、神道穴、神堂穴、心俞穴、腰奇穴、女膝穴、足通谷穴。
開竅蘇厥穴(28穴)
水溝穴、兌端穴、承漿穴、懸命穴、內迎香穴、四神聰穴、勞宮穴、後溪穴、少澤穴、少沖穴、
關沖穴、中沖穴、商陽穴、少商穴、十宣穴、十王穴、奪命穴、乳中穴、會陰穴、委中穴、
金門穴、隱白穴、大敦穴、厲兌穴、足竅陰穴、至陰穴、氣端穴、湧泉穴。
利竅穴(63穴)
睛明穴、攢竹穴、瞳子髎穴、球後穴、承泣穴、四白穴、魚腰穴、上明穴、絲竹空穴、
睛中穴、眉沖穴、承光穴、目窗穴、頭維穴、翳明穴、天牖穴、拳尖穴、大骨空穴、鳳眼穴。
迎香穴、上迎香穴、禾髎穴、素髎穴、囟會穴、通天穴、承靈穴、散笑穴、鼻流穴。
耳門穴、聽宮穴、顱息穴、聽會穴、會宗穴。
正營穴、腦戶穴、啞門穴、頰車穴、大迎穴、上廉泉穴、廉泉穴、洪音穴、扶突穴、
天鼎穴、唇里穴、聚泉穴、海泉穴、金津穴、玉液穴、龍玄穴。
巨髎穴、印堂穴、曲差穴、上關穴、耳和髎穴、絡卻穴、下關穴、翳風穴、
天窗穴、四瀆穴、三陽絡穴、中渚穴、液門穴、小骨空穴。
袪風除濕穴(12穴)
肩髎穴、臂中穴、伏兔穴、陰市穴、髖骨穴、梁丘穴、鶴頂穴、
膝眼穴、犢鼻穴、條口穴、陵後穴、膝關穴。
舒筋活絡穴(54穴)
牽正穴、地倉穴、肩髎穴、肩貞穴、臑會穴、臂臑穴、手五里穴、肘髎穴、上廉穴、
清冷淵穴、手踝穴、腕骨穴、肩前穴、澤前穴、腰痛點穴(威靈穴精靈穴)、落枕穴、
五虎穴、新設穴、頸臂穴、肩井穴、天髎穴、巨骨穴、秉風穴、曲垣穴、天宗穴、
肩中俞穴、肩外俞穴、附分穴、懸樞穴、肩頭穴、臑俞穴、夾脊穴、新建穴、居髎穴、
十七椎穴、秩邊穴、髀關穴、拇趾里橫紋穴、風市穴、中瀆穴、膝陽關穴、陽交穴、
陽輔穴、懸鐘穴、丘墟穴、承扶穴、殷門穴、浮郄穴、膝旁穴、承筋穴、承山穴、飛揚穴、跗陽穴、申脈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