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體類要  薛己

 

撲傷之症治驗

 

血脫煩躁

有一患者,兩脅脹悶,欲咳不咳,口覺血腥,遍身臀腿脹痛,倦怠不食,煩渴脈大,此血脫煩躁也,與童便酒及砭患處,出死血糜肉甚多。

忽發熱煩躁汗出,投以獨參湯三劑少止,又用補氣血、清肝火之藥數劑,飲食稍進。

後用獨參湯間服,諸症悉退,飲食頓加,但不能多寐,以歸脾東加山梔、竹茹,四劑而熟睡。

因勞心遂煩渴自汗,脈大無力,以當歸補血湯二劑而安;

又以十全大補去川芎加麥門、五味、牡丹、地骨、麻黃根、炒浮麥,數劑而汗止,死肉且潰;又二十餘劑而新肉生。

 

血虛發躁

有一患者,煩躁面赤,口乾作渴,脈洪大,按之如無。

餘曰︰此血虛發躁也,遂以當歸補血湯二劑即止。

後日晡發熱,更以四物加柴胡、牡丹、地骨、黃柏、知母治之,熱退而瘡斂。

東垣云︰發熱惡寒,大渴不止,其脈大而無力者,非白虎湯症,此血虛發躁也,宜用當歸補血湯治之。

裴先生云︰肌熱躁熱,目赤面紅,其脈洪大而虛,此血虛也,若誤用白虎湯,輕則危,重則斃。

 

氣虛血熱

有一患者,頭額出汗,熱渴氣短,煩躁骨痛,瘀肉不潰,遂割去之,出鮮血,服芩、連之藥益甚,

其脈洪大而微,此氣血俱虛,邪火熾盛所致,以四物加參、耆、朮、炙草,少用柴胡、炒芩,二劑頭汗頓止;

又加麥門、五味、肉桂,二劑諸症悉退。

後用參、耆、歸、朮、炒芍、熟地、麥門、五味,十餘劑瘀血潰而膿水稠矣。但新肉不生,以前藥倍用白朮而斂。

 

瘀血泛注

有一患者,瘀血流注,腰膂兩足俱黑。

隨飲童便酒,砭出瘀血糜肉,投以小柴胡湯,去半夏加山梔、芩、連、骨碎補,以清肝火;

用八珍、茯苓,以壯脾胃,死肉潰而新肉生。

後瘡複潰,得靜調治,年餘而痊。

有一患者,瘀血攻注,陰囊潰而成漏,膿水清稀。

所服皆寒涼之劑,診其肝脈短澀,餘脈浮而無力,此肝木受肺金克製,又元氣虛,不能收斂,

遂用壯脾胃生氣血之方,元氣少複。後終歿于金旺之日。

 

瘀血作痛

有一患者,腫痛發熱,作渴汗出。

餘曰︰此陰血受傷也。先砭去惡穢,以通壅塞。後用四物、柴胡、黃芩、山梔、丹皮、骨碎補,以清肝火而愈。

有一患者,傷處揉散,惟腫痛不消。

餘曰︰此瘀血在內,宜急砭之。不從。

余以蘿卜自然汁調山梔末敷之,破處以當歸膏貼之,更服活血之劑而瘥。

數年之後,但遇天陰,仍作癢痛,始知不砭之失。

有一患者,臀腿黑腫,而反不破,但脹痛重墜,皆以為內無瘀血,惟敷涼藥,可以止痛。

餘診其尺脈澀而結,此因體肥肉濃,瘀血蓄深,刺去即愈,否則內潰,有爛筋傷骨之患。

餘入針四寸,漂黑血數升,腫痛遂止;是日發熱惡寒,煩渴頭痛,此氣血俱虛而然也,以十全大補之劑遂瘥。

 

肝火作痛

有一患者,瘀血內脹,痛發熱,口乾作渴,飲食不甘,四肢倦怠。

余曰︰此肝火熾盛,脾土受製,故患前症。喜其稟實年壯,第用降火清肝活血之劑而愈。

 

肝火忿怒有一患者,患處脹痛,悲哀忿怒,此厥陽之火,為七情激之而然耳,遂砭去瘀血,

以小柴胡東加山梔、黃連、桔梗而安。後用生肝血、養脾氣之藥,瘡潰而斂。

 

肝火脅脹

有一患者,患處脹痛,發熱欲嘔,兩脅熱脹,肝脈洪大。

餘曰︰肝火之症也。但令飲童便,並小柴胡東加黃連、山梔、歸梢、紅花,諸症果退。

此症若左關脈浮而無力,以手按其腹,反不脹者,此血虛而肝脹也,當以四物、參、苓、青皮、甘草之類治之。

若左關脈洪而有力,胸脅脹痛者,按之亦痛,此怒氣傷肝之症也,以小柴胡、芎、歸、青皮、芍藥、桔梗、枳殼主之。

蓋此症不必論其受責之輕重,問其患處去血之曾否,但被人扭按甚重努力恚怒 ,以傷其氣血,瘀血歸肝,多致前症。

甚則胸脅脹滿,氣逆不通,或血溢口鼻,卒至不救。

 

肝膽虛症

有一患者,愈後口苦,腰脅脹痛。

服補腎行氣等藥不愈。餘按其肝脈浮而無力,此屬肝膽氣血虛而然耳,用參、耆、歸身、地黃、白朮、麥門、五味,治之而愈。

 

血虛腹痛

有一患者,杖後服四物、紅花、桃仁、大黃等劑,以逐瘀血,腹反痛,更服一劑痛益甚,按其腹不痛。

餘曰︰此血虛也,故喜按而不痛,宜溫補之劑。

遂以歸身、白朮、參、耆、炙草二劑,痛即止。

 

氣虛不潰

有一患者,瘀血已去,飲食少思,死肉不潰,用托裡之藥,膿稍潰而清,此血氣虛也,非大補不可。彼不從。

餘強用大補之劑,飲食進而死肉潰,但少寐,以歸脾東加山梔二劑而寐,因勞心煩躁作渴,脈浮洪大,以當歸補血湯二劑而安。

 

寒凝不潰

有一患者,受刑太重,外皮傷破,瘀血如注,內肉糜爛黯腫,上胤胸背,下至足指,昏 憒不食。

隨以黑羊皮熱貼患處,灌以童便酒薄粥,更以清肝活血、調氣健脾之劑,神思稍蘇 ,始言遍身強痛。

又用大劑養血補氣之藥,腫消食進。時仲冬瘀血凝結,不能潰膿,

又用大補之劑,壯其陽氣,其膿方熟,遂砭去,洞見其骨,塗以當歸膏,及服前藥百餘劑,肌肉漸 生。

 

脾虛不斂

有一患者,潰而不斂,以內有熱毒,欲用寒涼之藥。

餘曰︰此血氣俱虛,而不能斂耳,非歸、茯、參、之類,培養脾土,則肌肉何由而生?

豈可複用寒涼克伐之藥,重損氣血哉﹗遂用前藥治之而愈。

 

血虛筋攣

有一患者,腹脹嘔吐眩暈,用柴胡、黃芩、山梔、紫蘇、杏仁、枳殼、桔梗、川芎、當歸、赤芍、紅花、桃仁,四劑而定。

後又出血過多,昏憒目黑,用十全大補等藥而蘇。

時肌肉潰爛,膿水淋漓,筋攣骨痛,餘切其脈浮而澀,沉而弱。

此因氣血耗損,不能養筋,筋虛不能束骨,遂用養氣血之藥,治之而愈。

 

腎虛氣逆

有一患者,杖瘡愈後,失於調理,頭目不清,服祛風化痰等藥,反眩暈;

服牛黃清心丸,又肚腹疼痛,杖痕腫癢,發熱作渴,飲食不思,痰氣上升,以為杖瘡餘毒複作,診左尺脈洪大,按之如無。

餘曰︰此腎經不足,不能攝氣歸源。

遂用人參、黃耆、茯苓、陳皮、當歸、川芎、熟地、山藥、山茱萸、五味、麥門、炙草,服之而尋愈。

後因勞,熱渴頭痛,倦怠少食,用補中益氣東加麥門、五味而痊。

 

濕熱乘肝

有一患者,愈後腿作痛。

餘意膿血過多,瘡雖愈,肝經血氣尚未充實,而濕熱乘虛也。

遂以八珍加牛膝、木瓜、蒼朮、黃柏、防己、炙草以祛濕熱,養陰血,痛漸止;

乃去防己、黃柏,服之遂瘳。

 

肝經鬱火

有一患者,瘀血失砭,脹痛煩渴。

縱飲涼童便,渴脹頓止,以蘿蔔細搗塗之,瘀血漸散。

已而患處作癢,仍塗之癢止。

後口乾作渴,小腹引陰莖作痛,小便如淋,時出白津,此肝經鬱火也,

遂以小柴胡東加大黃、黃連、山梔飲之,諸症悉退;再用養血等藥而安。

夫小腹引陰莖作痛等症,往往誤認為寒症,投以熱劑,則諸竅出血,或二便不通,以及危殆,輕亦損其目矣。

 

痛傷胃嘔

有一患者,痛甚發熱,嘔吐少食,胸膈痞滿。

用行氣破血之劑益甚,口乾作渴,大便不調,患處色黯。

餘曰︰此痛傷胃氣所致。遂以四君、當歸、炒芩、軟柴、藿香,二劑諸症漸愈;

又用大補之劑,潰之而瘳。

 

藥傷胃嘔

有一患者,發熱痛。

服寒涼藥,更加口乾作渴,肚腹亦痛,自以為瘀血欲下之。

餘按其肚腹不痛,脈細微而遲,飲食惡寒。

此涼藥傷胃而然也,急用六君加芍藥、當歸、炮附子各一錢,服之前症益甚,反加譫語面赤。

餘意其藥力未至耳。前藥再加附子五分,服之即睡,覺來諸病頓退而安。

 

氣血不損

有一患者,瘀血雖去,飲食形氣如故,但熱渴焮痛,膈痞有痰,

以小柴胡湯加天花粉、貝母、桔梗、山梔,二劑少愈;

又加生地、歸尾、黃芩、柴胡、山梔、花粉而愈。

餘治百餘人,其杖後血氣不虛者,惟此一人耳,治者審之。

 

行氣之非

有一患者,服行氣之劑,胸痞氣促,食少體倦,色黯膿清,此形氣俱虛之症也。

先用六君、桔梗二劑,胸膈氣和;後用補中益氣去升麻,加茯苓、半夏、五味、麥門治之,元氣漸複而愈。

若用前劑,戕賊元氣,多致不救。

 

下血之非

有一患者,去其患處瘀血,用四物、柴胡、紅花治之,痛頓止。

但寒熱口乾,飲食少思,用四物、白朮、茯苓、柴胡、黃芩、花粉,四劑寒熱即退;

用六君、芎、歸、藿香,而飲食進。

腐肉雖潰,膿水清稀,以前藥倍用參、耆、歸、朮、茯苓,二十餘劑腐肉俱潰,膿水漸稠。

誤服下藥一鐘,連瀉四次,患處色黯。喜其脈不洪數,乃以十全大補倍加肉桂、麥門、五味數劑,肉色紅活,新肉漸生。

喜在壯年,易於調理,又月餘而愈,否則不救。

凡杖瘡跌撲之症,患處如有瘀血,止宜砭去,服壯元氣之劑。

蓋其氣已損,切不可再用行氣下血之藥,複損脾胃,則運氣愈難行達於下,而反為敗症,怯弱者多致夭枉。

 

寒藥之非

有一患者腫痛,敷寒涼之藥,欲內消瘀血,反致臀腿俱冷瘀血,並胸腹痞悶。

餘急去所敷之藥,以熱童便酒洗患處,服六君、木香、當歸,敷回陽膏,臀腿漸溫;

又以前藥去木香,加川芎、藿香、肉桂,四劑瘀血解;

乃刺之,更以壯脾胃、養氣血得痊。蓋氣血得溫則行,得寒則凝,寒極生熱,變化為膿。

腐潰深大,血氣既敗,肌肉無由而生,欲望其生難矣。

 

不砭之非

有一患者,發熱煩躁,用四物、黃芩、紅花、軟柴、山梔、花粉,煩熱已清,瘀血深蓄,欲針出之,不從。

忽牙關緊急,患處刺痛,始針去膿血即安;用托裡養血,新肉漸長,忽患處瘙癢,此風熱也,用祛風消毒之劑而痊。

 

不補之非

有一患者,臀腿脹痛,發熱煩躁,刺去死血,脹痛少寬,熱躁愈甚,此血脫邪火旺而然也。

急用獨參湯補之,少愈;又以健脾胃養氣血藥治之,腐肉漸潰遂愈。

大抵此症宜預調補,以顧收斂,切不可伐其氣血,不行補益,以至不能收斂矣。

 

破傷風表症

有一患者,仲夏誤傷手,腰背反張,牙關緊急,脈浮而散,此表症也,

遂用羌活防風湯一劑即解。此症若在秋冬腠理緻密之時,須用麻黃之類以發汗。

此乃暴傷,氣血不損之治法也。

 

破傷風裡症

有一患者,杖處略破而患此,脈洪大而實,此裡症也。

用大芎黃湯一劑,大便微行一次,悉退。

若投表藥必死,宜急分表裡虛實而治之,庶無誤矣。

 

膿內類破傷風

有一患者,寒熱口乾,用四物、參、耆、白朮、軟柴、炒芩、麥門、五味,四劑少退,餘欲砭去瘀血。

不從。後怔忡不寐,飲食少思,牙關牽緊,頭目疼痛,惡寒發熱,此膿內也,遂砭去之即安;

以八珍,棗仁、麥門、五味,二十劑前症漸愈;又用前藥及獨參湯,瘀肉漸潰。

後因勞又少寐盜汗,以歸脾湯、麥門、五味、遠志而痊,後牙關脹悶,面目焮赤,又似破傷風,仍以為虛,用八珍等藥亦安。

 

膿潰類破傷風

有一患者,腹脹喘促,作渴寒熱,臀腿糜爛,與死肉相和,如皮囊盛糊。

用童便煎四物、桃仁、紅花、柴胡、黃芩、麥門、花粉,服之頓退。

彼用黑羊皮貼之益甚。後砭去膿血甚多,氣息奄奄,唇口微動,牙關緊急,患處色黯。或欲用破傷風藥。

餘曰︰此氣血虛而變症也。用參、耆、芎、歸、白朮,並獨參湯入乳汁,元氣複而諸症愈,及用十全大補湯調理而安。

此症若膿瘀內者,宜針之。若潰後口噤遺尿,而類破傷風等症者,乃氣血虛極也,急用大補之劑。

若素多痰患風症者,宜清痰降火。若因怒而見風症者,宜清肝降火。

若人不慎房勞,而忽患前症,此由腎水不足,心火熾甚,宜滋陰補氣血為主,若誤作風症,治之即死

 

內虛變痓( 痓當作痙)

有一患者,內潰針出膿三五碗。遂用大補之劑,翌日熱甚汗出,足冷口噤,腰背反張,眾欲投發散之劑。

餘曰︰此氣血虛極而變痙也,若認作風治則誤矣。用十全大補等藥而愈。

此症多因傷寒汗下過度,與產婦潰瘍氣血虧損所致,但當調補氣血為善。若服克伐之劑,多致不救。

 

有一患者,兩月餘矣,瘡口未完,因怒發痙,瘡口出血。

此怒動肝火而為患耳,用柴胡、芩、連、山梔、防風、桔梗、天麻、鉤藤鉤、甘草,治之頓愈。

劉宗濃先生云︰ 有屬風火之熱內作者,有因七情怒氣而作者,亦有濕熱內盛、痰涎壅遏經絡而作者。

惟宜補虛降火、敦土平木、清痰去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