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金鑑--外科心法要訣
十二經循行部位歌
【方歌】手之三陽手外頭,手之三陰胸內手,足之三陽頭外足,足之三陰足內走。
【注】手之三陽手外頭者,謂手陽明大腸經,從手次指內側之端,上行手臂外之上行(音杭),至頭鼻孔兩旁也;
手少陽三焦經,從手四指外側之端,上行手臂外之中行,至頭耳前動脈也;
手太陽小腸,經從手小指外側之端,上行手臂外之下行,至頭耳中珠子也。
手之三陰胸內手者,謂手太陰肺經,從胸乳上循行臑內,下行肘臂內之上行,至手大指內側之端也;
手厥陰心包絡經,從腋下乳外,循行臑內,下行肘臂內之中行,至手中指之端也;
手少陰心經,從腋筋間循行臑外,外行肘臂內之下行,至手小指內側之端也。
足之三陽頭外足者,謂足陽明胃經,從頭目下循頰頸乳中,下行腹外股膝跗之前行,至足二指之端也;
足少陽膽,經從頭目外眥,循行繞耳顱巔,下行脅跨膝跗之中行,至足四指外側之端也;
足太陽膀胱經,從頭目內眥,循行額巔項背,外行臀膕〔月專〕踝之後行,至足小指外側之端也。
足之三陰足內走者,謂足厥陰肝經,從足大指外側之端,循行前行上內踝上膕膞,膝之中行,內行陰器腹脅之外行,上至乳下也;
足太陰脾經,從足大指內側之端,循內聯踝膝裡股內之中行,上行腹中至季脅也;
足少陰腎經,從足心循內聯踝足跟內側之後行,上腹內至胸也。諸陽行外,諸陰行裡,四肢背腹皆如此也。
頭前正面歌
【方歌】頭督唇任五中行,眥傍足太顴手陽,側上足少繞耳手,鼻傍手明唇足方。
【注】頭之正面分五行(音杭),其中行上嘴唇以上,屬督脈;下嘴唇以下,屬任脈,此為中行也。
其第二行,目內眥旁上,屬足太陽經,鼻旁下,屬手陽明經,此為第二行也。
其第四行,面顴骨外旁,屬手太陽經;頭側上,屬足少陽經;繞耳前後,屬手少陽經,此為第四行也。
其第三行唇旁,屬足陽明經,為第三行也。
頭後項頸歌
【方歌】頭後七行督中行,惟二足太足少陽,頸前任中二足明,三手四行手太陽,五足少陽六是手,七足太陽督中行。
【注】頭後項頸分七行,其中行屬督脈,惟兩旁第二行屬足太陽經,其餘第三行、四行、五行,皆屬足少陽經。
頸前中行屬任脈,二行屬足陽明經,三行屬手陽明經,四行屬手太陽經,五行屬足少陽經,六行屬手少陽經,
七行屬足太陽經,項後中行屬督脈經也。
胸腹脊背歌
【方歌】胸腹二行足少陰,三足陽明四太陰,五足厥陰六少陽,脊背二三足太陽。
【注】胸腹之中行屬任脈,兩旁第二行屬足少陰腎經,第三行屬足陽明胃經,第四行屬足太陰脾經,
乳下脅上第五行屬足厥陰肝經,脅後第六行屬足少陽膽經,脊外兩旁二行、三行俱屬足太陽膀胱經,脊之中行屬督脈經。
手膊臂外內歌
【方歌】手膊臂外上手明,中手少陽下太陽,手膊臂內上中下,手太厥少分三行。
【注】手膊臂之外面,系手三陽經部位也。上行屬手陽明經,中行屬手少陽經,下行屬手太陽經。
手膊臂之內面,系手三陰經部位也。上行屬手太陰經,中行屬手厥陰經,下行屬手少陰經。
足膝外內歌
【方歌】足膝外前足陽明,中行少陽後太陽,足膝之內前中後,足厥太少分三行。
【注】足膝之外面,系足三陽經部位也。前行屬足陽明經,中行屬足少陽經,後行屬足太陽經。
足膝之內面,系足三陰經部位也。足大指外側之前行,股內之中行,屬足厥陰經。
內側之中行,股內之前行,屬足太陰經。足心繞踝之後行,屬足少陰經。
(外科心法要訣之十四經省畧)
脈部位歌
【方歌】脈為血脈百骸通,大會之地寸口宗,掌後高骨名關上,關之前後寸尺名。
【注】脈者血之府也。周身血脈,運行貫通,十二經中,皆有動脈。
獨取寸口者,蓋以其經每至寅時,各經之氣皆上朝而大會於肺,故曰寸口宗也。
掌後有高骨隆起,界於尺脈、寸脈之間,名曰關部。關前之位,其名曰寸;關後之位,其名曰尺。
尺、寸者,謂從關上至魚際長一寸,從關下至尺澤長一尺,故名之也。
脈分主歌
【方歌】上焦候寸下焦尺,中焦之候屬兩關,包絡與心左寸應,膽與肝家在左關,膀胱小腸腎左尺,
胸中及肺右寸間,胃與脾脈右關取,大腸並腎右尺班。
【注】兩寸之脈,主候上焦胸中;兩關之脈,主候中焦膈中;兩尺之脈,主候下焦腹中。
左寸之脈,浮候包絡,沈以候心;左關之脈,浮以候膽,沈以候肝;左尺之脈,浮候膀胱、小腸,沈以候腎。
右寸之脈,浮候胸中,沈以候肺;右關之脈,浮以候胃,沈以候脾;右尺之脈,浮候大腸,沈亦候腎。
此遵《內經》分配三部診脈法也。 偽訣以大腸、小腸配寸,三焦、命門配尺,包絡竟置不問,悉屬不經。
滑壽以左尺候小腸、膀胱,右尺候大腸。千古隻眼也,當從之。
浮沈脈歌
【方歌】浮沈從內上下行,皮浮屬肺血心經,筋沈屬肝骨沈腎,肌肉為脾候在中。
【注】脈從內上行者,謂之浮;脈從內下行者,謂之沈。然心、肺俱浮,於皮毛取之而得者,肺之浮也;
於血脈取之而得者,心之浮也。故曰皮浮屬肺血心經也。肺腎俱沈,以筋平取之而得者,肝之沈也;
至骨取之而得者,腎之沈也。故曰筋沈屬肝骨沈腎也。肌肉在浮沈之間,屬脾。其候在中,故曰候在中也。
凡脈以部位而得名者,皆統于浮沈,故以浮沈為提綱,以統濡、弱、芤、伏、牢、革、虛、實、微、散諸脈也。
濡弱芤伏牢革諸脈歌
【方歌】浮沈無力曰濡弱,中取無力芤脈看,沈極筋骨為伏脈,浮沈極力革牢參。
【注】浮而無力謂之濡脈,沈而無力謂之弱脈,浮沈有力,中取無力,狀如蔥管,謂之芤脈。
沈極推至筋骨,按之而始得者,謂之伏脈。浮而極有力者,謂之革脈。沈而極有力者,謂之牢脈。
虛實微散諸脈歌
【方歌】三部有力曰實脈,三部無力虛脈稱,三部無力而且小,似有如無微脈名,三部無力而且大,渙漫不收散脈形。
【注】浮、中、沈三部俱有力,謂之實脈。浮、中、沈三部俱無力,謂之虛脈。浮、中、沈三部無力,
按之且小,似有似無,謂之微脈。浮、中、沈三部無力,按之且大,渙漫不收,謂之散脈。
遲數緩疾結促代諸脈歌
【方歌】三至為遲六至數,四至為緩七至疾,緩止為結數止促,動止難還代脈識。
【注】一呼一吸,謂之一息。一息三至,謂之遲脈。一息四至,謂之緩脈。一息六至,謂之數脈。
一息七至,謂之疾脈。緩脈動時一止,謂之結脈。數脈動時一止,謂之促脈。
結促之脈,動而中止,不能自還,謂之代脈。凡脈以至數而得名者,皆統于遲數。
故以遲數為提綱,以統緩、疾、結、促、代五脈也。
滑澀弦緊洪細大長短動諸脈歌
【方歌】滑脈如珠溜不定,澀脈滯澀往來艱,弦脈端直細且勁,緊比弦粗勁且彈。
來盛去衰洪脈是,細則如絲大豁然,長脈迢迢短縮縮,如豆搖搖作動看。
【注】形狀如珠,滑溜不定,謂之滑脈。往來滯澀,進退維艱,謂之澀脈。
狀如弓弦,細而端直,按之且勁,謂之弦脈。較弦則粗,按之勁,左右彈者,謂之緊脈。
上來應指而盛,下去減力而衰。謂之洪脈,脈形軟直如絲者,謂之細脈。脈形粗大豁然者,謂之大脈。
來去迢迢而長,謂之長脈。來去縮縮而短,謂之短脈。其形如豆,約約動搖不移者,謂之動脈。
凡脈以形狀而得名者,皆統於滑澀。故以滑澀為提綱,以統弦、緊、洪、細、大、長、短、動八脈也。
癰見疽脈、疽見癰脈歌
【方歌】癰脈脈宜洪大數,若逢牢短化膿難,疽脈最宜沈與弱,浮大且散命歸泉。
【注】癰乃陽毒,應見陽脈。若洪大而數,則毒易潰。若見牢短之脈,則為陰凝氣少,故曰化膿難也。
疽乃陰毒,脈應見沈與弱,是為順脈。若見浮大而散,則為陽脫氣敗,故曰命歸泉也。
癰疽伏脈歌
【方歌】癰疽伏脈理當明,毒閉於經六脈停,審證無凶宜穿發,氣通脈道自然行。
【注】癰疽二證,有見伏脈者,皆由於毒氣閉塞經絡,榮衛壅滯之故,以致六脈停止,沈伏不見也。
若審其證無凶象,非死脈也。治之惟宜穿通經絡,宣發榮衛,使氣得通,而脈道自然行矣。
腫瘍潰瘍浮脈歌
【方歌】腫瘍浮脈恐多虛,或有風寒在表居,潰後脈浮氣外瀉,頻加補劑始相宜。
【注】腫瘍脈浮者,非氣血不足,即為風寒在表,須詳證施治。潰瘍脈浮者,乃氣從外瀉,須補劑調養,始為合法。
腫瘍潰瘍沈遲脈歌
【方歌】腫瘍沈脈多毒閉,潰後多毒在記憶體,無力須詳毒內陷,遲寒數熱更當分。
【注】腫瘍不當,脈沈而脈沈者,乃毒閉使然也。潰後而沈者,是毒尚存於內也。
若沈而無力,恐內虛毒陷,當詳審之,沈而遲則為兼寒,沈而數則為兼熱,更當分別。
腫瘍潰瘍數脈歌
【方歌】腫瘍數脈宜熱毒,數且兼洪欲作膿,潰後洪大為病進,膿出洪數治無功。
【注】腫瘍脈數,作膿兼洪,皆正應之脈也。若潰後洪大,膿出數洪者,皆為邪盛正虛,病脈相反,其病日進,治亦無功。
腫瘍潰瘍滑脈歌
【方歌】腫瘍滑脈尚為順,初起有痰治痰宜,潰後痰多恐氣乏,喘生毒陷死之機。
【注】滑主流通。腫瘍初起,脈滑無痰,尚為順脈。若有痰,則當以治痰為急,恐潰後痰多氣乏,必致喘生毒陷而死也。
腫瘍潰瘍澀脈歌
【方歌】腫瘍澀脈屬毒滯,有力為實無力虛,潰後脈澀為傷血,急補氣血莫遲疑。
【注】澀主滯澀。腫瘍初起脈澀者,乃氣血為毒滯之征。若按之有力,毒滯為實;按之無力,正損為虛,不可不辨。
若潰後脈澀,為傷血不足之象,急當大補氣血,莫遲疑也。
腫瘍潰瘍虛實脈歌
【方歌】腫瘍脈虛宜內托,潰後內虛大補寧,腫瘍脈實宜消散,潰後如實毒未清。
【注】腫瘍未潰脈虛者,不須攻毒,惟宜內托;已潰脈應虛者,急當以大補收功。
如腫瘍未潰,脈實者,當消毒散毒;已潰脈實者,乃毒氣猶未清也。
腫瘍潰瘍長脈歌
【方歌】腫瘍長脈為有餘,消散之方任所施,潰後得之為氣治,條然和暢不須醫。
【注】腫瘍見脈長者,乃氣血有餘,消散之方,任意施治。潰後脈長者,乃氣之暢也,故曰氣治,不待醫藥自能愈也。
腫瘍潰瘍短脈歌
【方歌】腫瘍短脈元氣虛,大加補劑如相宜,潰後脈短為虛甚,補之仍短決死期。
【注】腫瘍脈短者,元氣虛也,非大加補益之劑不可。潰後脈短者,虛之甚也,若補之而脈仍短者,則為敗證,其死必矣。
腫瘍潰瘍洪脈歌
【方歌】腫瘍洪脈陽熱盛,宣熱攻毒必有功,潰後洪脈毒留內,治之不退自然凶。
【注】腫瘍未潰,脈洪者熱盛也,宣熱攻毒之法可施;若潰後脈洪者,邪盛也服藥而脈洪不退者,為正虛邪盛,其凶不免。
腫瘍潰瘍微脈歌
【方歌】腫瘍微脈為虛候,內托受補始能痊,潰後見此雖為順,微細無神作逆觀。
【注】腫瘍脈微者,乃虛候也,當以內托補劑為主,受補者方能痊可。
若潰後脈微,雖為順候,設按之微細無神,則根本已虧,亦當作逆證觀也。
腫瘍潰瘍動緊脈歌
【方歌】腫瘍將發脈動緊,乃因毒氣外搏經,潰後見之毒內搏,此為殘賊證不輕。
【注】腫瘍見動脈、緊脈者,乃毒氣外搏於經之象也。若潰後見動、緊之脈,則為毒氣內搏於臟腑之象。
蓋動、緊乃殘賊之脈,潰後不宜見之,故曰證不輕也。
腫瘍潰瘍緩脈歌
【方歌】腫瘍脈緩何須藥,和緩從容最吉祥,潰後見之為胃好,便和飲食自然康。
【注】腫瘍脈緩,乃氣血和平,不待服藥,自然安愈之吉兆也。
潰後見之,則為胃和,飲食自甘,二便自調,其證自然康寧也。
腫瘍潰瘍芤弦脈歌
【方歌】腫瘍芤脈血原虛,潰後見芤理所宜,腫瘍弦脈邪作痛,潰後而弦邪病脾。
【注】腫瘍未潰,脈芤者,其血必素虛也。潰後見芤,乃去血之後,亦理之所宜也。
腫瘍脈弦者,乃毒攻作痛之象,蓋弦主痛也;若潰後脈弦者,則為肝邪侮脾,蓋弦乃肝脈也。
腫瘍潰瘍牢脈歌
【方歌】腫瘍牢脈為邪固,未作膿時脈見牢,已潰見牢邪難已,結核瘰曆不能消。
【注】腫瘍脈牢,未作膿時見之,主毒邪牢固難消;潰後見之,邪亦難已。若一切結核瘰曆,見此牢脈,皆主牢固不能消之候也。
腫瘍潰瘍濡弱脈歌
【方歌】腫瘍濡弱脈不足,扶虛托裡始能痊,潰後雖為脈病應,但無虛候始得安。
【注】腫瘍脈見濡弱不足者,必用扶元托裡之劑,始能痊也。
潰後脈見濡弱,雖為脈病相應,但無虛證,始得安全。若精神疲憊,飲食不思,亦危候也。
腫瘍潰瘍散脈歌
歌訣;腫瘍散脈最可愁,毒盛氣散不能收,潰後見散亦為逆,急投補固或無憂。
【注】腫瘍最忌散脈,蓋散脈為毒盛氣散,不能收功之診。潰後見之,亦主逆也。急投補虛收固之劑,或有生者。
腫瘍潰瘍大細脈歌
【方歌】腫瘍脈大為順候,潰後脈大不相宜,腫瘍潰後脈細小,總主癰疽氣血虛。
【注】腫瘍脈大為正實,毒必易出,為順候也。潰後脈大為病進,其毒雖化,為不宜也。
腫瘍、潰瘍,脈見細小者,總屬氣血兩虛,惟宜大補為主。
腫瘍潰瘍促脈歌
【方歌】促脈無分腫潰瘍,總為陽結不宜常,漸退毒散猶可愈,常進不退必然亡。
【注】腫瘍、潰瘍脈見促者,皆為陽結,但宜暫而不宜常也。
如促脈漸漸而退,則毒亦漸漸而散,猶或可愈。若常進不退,其亡必矣。
腫瘍潰瘍結代脈歌
【方歌】腫瘍結脈為陰結,急宜溫解始能康,潰後見結陰虛歇,如代之歇定然亡。
【注】腫瘍脈結者,乃陰結也。急用溫散解毒之劑,始可獲效。
若潰後見結脈,則為陰虛之歇止,尚不主死。若如代脈之歇,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則為真臟之脈,見定主亡也。
十二經氣血多少歌
【方歌】多氣多血惟陽明,少氣太陽厥陰經,二少太陰常少血,血虧行氣補其榮。
氣少破血宜補氣,氣血兩充功易成,厥陰少陽多相火,若發癰疽最難平。
【注】人之十二經,有氣血多少之分,多則易愈,少則難痊,瘍醫明此,臨證可豫知癰疽、
瘡瘍之始終難易,而用藥消補之法始當也。如手陽明大腸、足陽明胃,此二經常多氣多血;
手太陽小腸、足太陽膀胱、手厥陰包絡、足厥陰肝,此四經常多血少氣;
手少陽三焦、足少陽膽、手少陰心、足少陰腎、手太陰肺、足太陰脾,此六經常多氣少血。
大法血多者則破其血;氣多者則行其氣。氣少者難於起發,宜托補之;血少者難於收斂,宜滋養之;
氣血兩充,則易於起發,易於收斂。惟手足厥陰、少陽四經,倍多相火,此四經若發癰疽,肌肉難長,
瘡口難合,倘過用驅毒峻利之藥,以伐其氣,以消其血,必難收功。
故明其經之氣血多少,則用藥不致有妄汗妄下之弊矣。
癰疽總論歌
【方歌】
癰疽原是火毒生,經絡阻膈氣血凝。外因六淫八風感,內因六欲共七情,飲食起居不內外,負挑趺撲損身形,
膏梁之變榮衛過,藜藿之虧氣血窮。疽由筋骨陰分發,肉脈陽分發曰癰,瘍起皮裡肉之外,瘡發皮膚癤通名。
陽盛焮腫赤痛易,陰盛色黯陷不疼,半陰半陽不高腫,微痛微焮不甚紅。五善為順七惡逆,見三見四死生明。
臨證色脈須詳察,取法溫涼補汗攻。善治傷寒雜證易,能療癰疽腫毒精。
【注】經云,諸痛癢瘡瘍,皆屬心火,故曰癰疽原是火毒生也。癰疽皆因榮衛不足,氣血凝結,經絡阻隔而生。
故曰經絡阻隔氣血凝也。其因有三:外因、內因、不內外因也。
外因者,由於春之風,夏之熱暑,長夏之濕,秋之燥,冬之寒也。
當其時而至,則為正氣;非其時而至,或過盛,則為淫邪。凡此六淫為病,皆屬外因。
亦有因於八風相感,如冬至日,正北大剛風;立春日,東北凶風;春分日,正東嬰兒風;
立夏日,東南弱風;夏至日,正南大弱風;立秋日,西南謀風;秋分日,正西剛風;
立冬日,西北折風。應時而至,主生養萬物;不應時而至,主殺害萬物。若人感受,內生重病,外生癰腫。
凡此八風為病,亦屬外因。故曰外因六淫八風感也。
內因者,起於耳聽淫聲,眼觀邪色,鼻聞過臭,舌貪滋味,心思過度,意含妄生,皆損人神氣,凡此六欲為病,皆屬內因。
又有喜過傷心,怒過傷肝,思過傷脾,悲過傷肺,恐過傷腎,憂久則氣結,卒驚則氣縮。
凡此七情為病,亦屬內因。故曰內因六欲共七情也。不內外因者,由於飲食不節,起居不慎。
過飲醇酒,則生火,消灼陰液;過飲茶水,則生濕停飲;過食五辛,則損氣血;
傷饑失飽,則傷脾胃,凡此皆飲食之致病也。晝日過勞,挑輕負重,跌撲閃墜等類,損其身形;
夜不靜息,強力入房,勞傷精氣,凡此皆起居之致病也。
其起于膏梁厚味者,多令人榮衛不從,火毒內結;起于藜藿薄食者,多令人胃氣不充,氣血虧少,凡此亦屬不內外因也。
人之身體,計有五層:皮、脈、肉、筋、骨也。
發於筋骨間者,名疽,屬陰;發於肉脈之間者,名癰,屬陽;
發于皮裡肉外者,名曰瘍毒;只發於皮膚之上者,名曰瘡癤。
凡癰疽陽盛者,初起焮腫,色赤疼痛,則易潰易斂,順而易治,以其為陽證也。
陰盛者,初起色黯不紅,塌陷不腫,木硬不疼,則難潰難斂,逆而難治,以其為陰證也。
半陰半陽者,漫腫不高,微痛不甚,微焮不熱,色不甚紅,此證屬險。
若能隨證施治,不失其宜,則轉險為順,否則逆矣。
五善者,五善之證也,諸瘡見之為順,則易治。七惡者,七惡之證也,諸瘡見之為逆,則難治。
凡患癰疽者,五善為順,七惡為逆。見三善者,則必生;見四惡者,則必死也。
醫者于臨證之時,須詳察色脈,宜溫者溫之,宜涼者涼之,宜補者補之,宜汗者汗之,宜攻者攻之,庶有濟也。
然外證癰疽,猶如內證傷寒。善治傷寒,則雜病無不易治;能療癰疽,則諸瘡無不精妙。
蓋以能辨表裡、陰陽、虛實、寒熱也。
癰疽陽證歌
【方歌】陽證初起焮赤痛,根束盤清腫如弓,七日或疼時或止,二七瘡內漸生膿。
痛隨膿減精神爽,腐脫生新氣血充,嫩肉如珠顏色美,更兼鮮潤若榴紅。
自然七惡全無犯,應當五善喜俱逢,須知此屬純陽證,醫藥調和自有功。
【注】凡癰疽初起,焮熱赤痛根束者,暈不散也;盤清者,不漫腫也;
腫如弓者,高腫也。此皆屬陽之證。故潰膿脫腐,生新收口,俱見易也。
癰疽陰證歌
【方歌】陰證初起如粟大,不紅不腫疙瘩僵,木硬不痛不焮熱,瘡根平大黯無光。
七朝之後不潰腐,陷軟無膿結空倉,瘡上生衣如脫甲,孔中結子似含芳。
紫黑膿稀多臭穢,若見七惡定知亡,須知此屬純陰證,雖有岐黃命不長。
【注】凡癰疽初起,如粟米大之疙答,不紅不腫,不焮熱,木硬不痛,瘡根散漫,色黯無光者,
此皆屬陰之證,故不潰腐。空倉無膿,生衣如甲葉不脫,孔中結子,如花含子,紫黑膿清臭穢俱見,難愈也。
癰疽半陰半陽歌
【方歌】陰陽相半屬險證,陽吉陰凶生死昭,似陽微痛微焮腫,如陰半硬半腫高。
腫而不潰因脾弱,潰而不斂為膿饒,五善之證雖兼有,七惡之證不全逃。
若能飲食知味美,二便調和尚可療,按法施治應手效,陽長陰消自可調。
【注】凡癰疽,似陽不甚焮熱腫痛,似陰不甚木硬平陷,此屬半陰半陽之險證。若漸生善證則生,漸生惡證則死也。
癰疽五善歌
【方歌】心善精神爽,言清舌潤鮮,不躁不煩渴,寤寐兩安然。
肝善身輕便,不怒不驚煩,指甲紅潤色,溲和便不難。 脾善唇滋潤,知味喜加餐,膿黃稠不穢,大便不稀幹。
肺善聲音響,不喘無嗽痰,皮膚光潤澤,呼吸氣息安。 腎善不午熱,口和齒不幹,小水清且白,夜臥靜如山。
【注】寤寐者,醒與睡也。不怒不驚者,不自怒驚也。溲者,小水也。便者,大便也。不午熱者,不午後發熱也。
癰疽七惡歌
【方歌】一惡神昏憒,心煩舌燥幹,瘡色多紫黑,言語自呢喃。
二惡身筋強,目睛正視難,瘡頭流血水,驚悸是傷肝。 三惡形消瘦,瘡形陷又堅,膿清多臭穢,不食脾敗難。
四惡皮膚槁,痰多韻不圓,喘生鼻扇動,肺絕必歸泉。 五惡時引飲,咽喉若燎煙,腎亡容慘黑,囊縮死之原。
六惡身浮腫,腸鳴嘔呃繁,大腸多滑泄,臟腑敗之端。 七惡瘡倒陷,如剝鱔一般,時時流污水,四肢厥逆寒。
【注】呢喃,言語不清也。驚悸,心驚跳也。消瘦,肌肉消瘦也。
皮膚槁,幹槁也。韻不圓,不響亮也。鼻扇動,鼻孔扇動也。咽喉若燎煙,幹熱嗆痛也。容慘,不樂也。
囊縮,外腎縮也。嘔呃,嘔而作格逆也。如剝鱔,瘡面無皮,似剝皮鱔魚之狀也。
癰疽順證歌
【方歌】順證初起小漸大,憎寒壯熱漸焮疼,氣盛頂尖高腫起,血盛根腳收束紅。
陽證二七膿熟潰,陰證廿一膿始成,已潰醃氣無滃氣,腐脫新生飲食增。瘡形雖大終無害,老少壯弱俱成功。
【注】癰疽初起,從小而大,漸漸憎寒壯熱,漸漸疼痛焮赤。氣盛者,頂尖高腫而起;血盛者,則根腳收束而紅,此順證也。
陽證則十四日,而膿即熟者,陽性速也;陰證必待廿一日,而膿始成者,陰性遲也。
已潰膿有醃氣,而無滃氣者,則腐肉易脫,新肉易生。飲食自增,瘡形雖大,終無害也。醃氣即俗呼"哈拉"氣也。
癰疽逆證歌
【方歌】逆證黍米不知疼,漫腫不熱頂塌平,未老白頭堅且硬,舌幹煩躁不生膿。
肉腫瘡陷豬肝紫,遺尿直視並撮空,眼神透露精神短,身縮循衣唇吻青,面若塗脂皮枯槁,唇白腹脹定難生。
已潰內堅皮破爛,腐後心煩膿水清,新肉不生多臭穢,頭低項軟憔悴容。
陽病指甲青必絕,陰病顴紅命必終。鼻生煙煤譫妄語,新肉板片瀉直傾,面色土黃耳枯黑,人中抽縮溝坦平。
口張氣出無回返,鼻孔相扇隨息行,汗出如珠不易散,血水如腩痰膠凝。
肉綻爛斑神離亂,滿面黑氣慘天庭,綿潰內似葡萄簽,眼眶迷漫黑氣濃。
以上無論腫與潰,但逢此證悉屬凶。
【注】癰疽初起,形如黍米,不知疼痛,漫腫不熱,頂見平塌,未潰白頭,
按之堅硬,舌幹煩躁,此等逆證,決不化膿。肉腫瘡不腫而陷,其色如豬肝之紫者,是毒邪已深也。
若更見遺尿直視,神露神短,撮空循衣,唇吻青,面若塗脂,皮膚枯槁,唇白腹脹,種種惡候,斷無生理。
已潰後,內堅皮爛,腐後心煩,膿水清稀,新肉不生,臭穢難近,頭低項軟,形容憔悴,
陽病指甲青色,陰病兩顴紅赤,以至眼眶迷漫黑氣濃等證,無論毒之腫潰,但逢此數者,皆為凶證難治也。
癰疽辨腫歌
【方歌】
虛漫實高火焮紅,寒腫木硬紫黯青,濕深肉綿淺起皰,風腫宣浮微熱疼,痰腫硬綿不紅熱,鬱結更硬若岩棱,
氣腫皮緊而內軟,喜消怒長無熱紅。疼血跌撲暴腫熱,產後閃挫久瘀經,木硬不熱微紅色,將潰色紫已成膿。
【注】人之氣血,周流不息,稍有壅滯,即作腫矣。 然腫有虛腫、實腫、寒腫、濕腫、風腫、痰腫,有鬱結傷肝作腫,有氣腫,
有跌撲瘀血作腫,有產後與閃挫瘀血作腫,諸腫形勢各異。
如虛者漫腫;實者高腫;火腫者色紅皮光,焮熱僵硬;寒腫者其勢木硬,色紫黯青;
濕腫者,皮肉重墜,深則按之如爛綿,淺則起光水皰,破流黃水;
風腫者,皮膚拘皺不紅,其勢宣浮微熱微疼;痰腫者,軟如綿,硬如饅,不紅不熱;
鬱結傷肝作腫者,不紅不熱,堅硬如石棱角,狀如岩凸;
氣腫者,以手按之,皮緊而內軟,遇喜則消,遇怒則長,無紅無熱,皮色如常;
跌僕瘀血作腫者,暴腫大熱,胖脹不紅;
產後與閃挫瘀血作腫者,瘀血久滯於經絡,忽發則木硬不熱微紅,若膿已成而將潰者,其色必紫。
諸腫形狀如此,不可一概而論也。
癰疽辨痛歌
【方歌】輕痛肌肉皮膚淺,重痛深在骨筋間,虛痛饑甚不脹閉,喜人揉按臨時安。
實痛飽甚多脹閉,畏人挨按痛難言,寒痛喜暖色不變,熱痛焮痛遇冷歡。
膿痛鼓長按複起,瘀痛隱隱潰不然,風痛氣痛皆走注,風刺氣刺細心看。
【注】痛由不通,然亦種種不一,
有輕痛、重痛、虛痛、實痛、寒痛、熱痛、膿痛,瘀血凝結作痛、風痛、氣痛之別。
輕痛者,肌肉皮膚作痛,屬淺;重痛者,痛徹筋骨,屬深。
虛痛者,腹肌則甚,不脹不閉,喜人揉按,臨時可安;
實痛者,食飽則甚,又脹又閉,畏人挨按,痛不可言。
寒痛者,痛處定而不移,皮色不變,遇暖則喜;
熱痛者,皮色焮赤,遇冷則歡。膿痛者,增寒壯熱,形勢鼓長,按而複起。
瘀血凝結作痛者,初起隱隱作痛,微熱微脹,將潰則色紫微痛,既潰則不疼。
風痛者,走注甚速。氣痛者,流走無定,刺痛難忍。
諸痛如此,不可不詳辨也。
癰疽辨膿歌
【方歌】癰疽未成宜消托,已成當辨有無膿,按之堅硬無膿象,不熱無膿熱有膿。 大軟應知膿已熟,半軟半硬膿未成。
按之即起膿已有,不起無膿氣血窮。深按速起稀黃水,深按緩起壞汙膿。實而痛甚內是血,內是氣兮按不疼。
輕按即痛知膿淺,重按方疼深有膿。薄皮剝起其膿淺,皮不高阜膿必濃。稠黃白膿宜先出,桃紅紅水次第行。
肥人膿多瘦人少,反此當究有變凶。稠黃氣實虛稀白,粉漿污水定難生。汗後膿穢猶可愈,膿出身熱治無功。
【注】凡看癰疽瘡瘍,形勢未成者,即用內消之法;若形勢已成,即用內托之法,當辨膿之有無淺深。
以手按之堅硬者,無膿之象。按之不熱者無膿,熱者有膿,按之大軟者內已熟;
半軟半硬者,膿未全成;按之指起即複者,有膿;不復者無膿,其氣必窮而虛甚也。
深按之而速起者,內是稀黃水;深按之而緩起,內是壞汙膿。
按之實而痛甚者,內必是血;按之虛而不疼者,內必是氣。輕按即痛者,其膿淺;重按方痛者,其膿深。
薄皮剝起者,其膿必淺;皮色不變,不高阜者,其膿必稠。
大抵癰疽瘡瘍,先宜出黃白稠膿,次宜出桃花膿,再次宜流淡紅水。
胖人宜於膿多 , 瘦人宜於膿少。若胖人膿少,是肉不腐;瘦人膿多,是肉敗壞,皆非吉也。
又凡氣實者多稠黃膿,氣虛者多稀白膿,半虛半實者多稠白膿。
又有膿出如粉漿,如污水者,謂之敗漿,不治之證也,命必難生。
惟汗後膿穢者可愈,若膿已出,而身猶大熱不休者,治亦無功。
蓋癰疽之得膿,如傷寒之得汗,汗出而反大熱者,壞傷寒也;膿出而身猶大熱者,壞癰疽也。
癰疽辨癢歌
【方歌】初起作癢因風熱,潰後膿漚或冒風,將斂作癢生新肉,癢若蟲行氣血充。
【注】癢屬風,亦各有因。凡腫瘍初起,皮膚作癢者,為風熱相搏。
潰後作癢者,輕由膿漚,甚由瘡口冒風,故突起疙瘩,形如小米。抓破之後,津水者,是脾濕;
津血者,是脾燥。若將斂作瘩者,緣初腫時肌肉結滯,氣血罕來,及至將斂,氣血漸充,助養新肉,故癢也。
然必癢若蟲行,方稱美疾。他如疥癬作癢,皆屬風淫,勿視為一類也。
癰疽辨暈歌
【方歌】真暈應知非腫痕,瘡旁形狀若紅筋,藏府蘊受銳毒發,三暈可愈五傷身。
【注】俗以腫痕為暈,非真暈也。真暈生於瘡口之旁,狀若紅筋,皆由藏府蘊受銳毒而成,二三暈可治,五暈難醫。
【方歌】癰疽瘡瘍初如粟,麻癢焮痛即大毒。不論陰陽灸最宜,炙後湯洗膏固護,內用疏解與宣通,外宜敷藥四圍束。
輕證神燈照三枝,平塌須急補不足,高腫不可過於攻,內熱毒盛須消毒。
二便秘結宜通利,臟胕宣通方為福,十日以後瘡尚堅,鈹針點破最宜先,半月之後膿若少,藥筒拔提膿要粘。
瘡已潰爛腐不脫,當腐剪破開其竅,能令膿管得通流,自然瘡頭無閉塞。
頻將湯洗忌風吹,去腐須當上靈藥,生肌散用將斂時,保養須勤毋怠惰。
切忌膿出投寒涼,冬宜溫室夏明窗,肌肉長平將瘡斂,謹慎調理更加詳,新肉如珠皮不斂,若失保養命多亡。
【注】癰疽瘡瘍初起如粟,若麻癢焮痛者,即毒甚也。
七日以前,形勢未成,不論陰陽,俱先當灸之。輕者使毒氣隨火而散,重者拔引鬱毒,通徹內外,實良法也。
灸完即用湯洗之法,洗完用太乙膏貼於瘡頂上,預防風襲;
內服疏解宣通之劑,如神授衛生湯、內疏黃連湯、蟾酥丸之類;週邊敷藥,如沖和膏、玉龍膏之類,四圍束之。
輕證以神燈照照之,每用三枝。如形勢已成,當因證施治。
平塌者宜投補劑,以益其不足,使毒外出;高腫者不可過於攻伐,以傷元氣,致難潰斂;
內熱盛者,須佐消毒之劑,以防毒熾;二便秘結者,急用通利之方,使臟腑宣通,方為佳兆。
如十日之後,瘡尚堅硬,必須用鈹針,當頭點破;半月之後,膿尚少者,急用藥筒拔法拔之,
膿血膠粘者為順,紫血稀水者為逆;過二十一日,縱有稀膿,亦難治矣。
若已潰之後,腐仍不脫,堵塞瘡口者,用刀剪當頭剪開寸餘,使膿管通流,自然瘡不閉塞。
拔膿剪腐已完,用方盤一個,瘡下放定,將豬蹄湯以軟帛淋洗瘡上,併入孔內,輕手擦淨內膿,
庶敗腐宿膿,隨湯而出,以淨為度。再以軟帛疊成七八重,勿令太幹,帶湯乘熱,覆於瘡上,
兩手輕按片時,帛溫再換。如此洗按四五次,血氣疏通,患者自然爽快。
每日如是洗之,謹避風寒。腐肉處以黃靈藥摻之,候腐肉脫盡,已見紅肉時,
洗後隨用抿腳挑玉紅膏於手心上,捺化搽塗瘡口內,外用太乙膏蓋之。
不數日新肉頓生,瘡勢將斂,以生肌散或珍珠散撒之,保養謹慎,不可怠緩。
膿出後切忌投以寒涼之藥,患者冬宜溫室,防其寒也。夏宜明窗,避風暑也。
肌肉長平,瘡斂時尤加小心,謹慎調理。即使新肉如珠,皮口將斂, 若調理疏忽,失於保養,恐致虛脫暴變,命必危亡矣。
內消治法歌
【方歌】內消表散有奇功,脈證俱實用最靈,脈證俱虛宜兼補,發渴便秘貴疏通。
清熱解毒活氣血,更看部位屬何經,主治隨加引經藥,毒消肌肉自然平。
【注】經云:發表不遠熱。又雲:汗之則瘡已。故曰內消表散有奇功也。
惟脈證俱實者,斯可用之。若脈證俱虛,便宜兼補,發渴便秘,須急疏行,不可概施表散之劑也。
癰疽皆因氣血凝結,火毒太盛所致。故以清熱解毒,活氣活血為主。
更宜詳看部位,屬何經絡,即用引經之藥以治之,則腫痛自消,肌肉自平矣。
內托治法歌
【方歌】已成不起更無膿,堅硬不赤或不疼,膿少清稀口不斂,大補氣血調衛榮。
佐以袪毒行滯品,寒加溫熱禦寒風,腫消腫出腐肉脫,新生口斂內托功。
【注】凡瘡腫已成,不能突起,亦難消膿或堅腫不赤而疼,或不疼,膿少清稀,瘡口不合,皆氣血虛也。
宜以大補氣血,調和榮衛為君,袪毒為佐,加以辛香,行其鬱滯,加以溫熱,禦其風寒,候膿出腫消,腐肉盡去,氣血充足,新肉自然生矣。
虛實治法歌
【方歌】癰疽未膿炙最良,藥服托裡自安康,發熱惡寒身拘緊,無汗表散功最長。
腫硬口幹二便秘,下利毒熱自然涼,焮痛熱盛煩躁渴,便和清熱自吉昌。
內膿不出瘀肉塞,用刀開割法相當,軟漫無膿不腐潰,宜服溫補助生陽。
潰後新肉如凍色,倍加溫熱自吉祥,大汗亡陽桂枝附,自汗肢厥四逆湯。
脾虛潰後肌消瘦,膿水清稀面白黃,不眠發熱瘡口懈,食少作渴大便溏,宜服清補助脾劑,投方應證保無妨。
【注】凡治癰疽,不問陰陽表裡,日數遠近但未見膿時,俱宜灸之。
焮腫發熱脈浮者,宜用托裡之藥。若脈緊,發熱惡寒,遍身拘緊無汗者,宜用表散之藥。
腫硬口幹,二便穢澀者,宜用下利之藥,以泄其毒。熱焮痛勢深,煩躁飲冷,口燥舌幹便和者,宜用清熱之藥。
內膿不出,瘀肉堵塞瘡口者,用刀開割之,軟漫無膿,不腐潰者,陽虛也。助以溫補之劑以生其陽。
潰後新肉生遲,如凍色者,肉冷肌寒也,宜倍加溫熱之藥。如大汗不止者,亡陽也。
宜用桂枝附子等藥。自汗肢厥者,宜用四逆湯 。若潰後肌肉消瘦,膿水清稀,面色黃白者,脾虛也;
不寐發熱者,虛火上炎也;瘡口懈大者,氣陷不固也;食少作渴,大便溏者,脾虛熱也,俱宜服清補助脾之藥。
癰疽針法歌
【方歌】取膿除瘜用鈹針,輕重疾徐在一心,皮薄針深傷好肉,肉厚針淺毒猶存。
腫高且軟針四五,堅腫宜針六七分,腫平肉色全不變,此證當針寸許深。
背腹肋脅生毒患,扁針斜入始全身,欲大開口針斜出,小開直出法須遵。
氣虛先補針宜後,膿出證退效如神,用在十日半月後,使毒外出不傷人。又有不宜用針處,癭瘤冬月與骨筋。
【注】經云癰氣之瘜者,當以針開除去之。又云:鈹針末如鋒銳,以取大膿。故曰取膿除瘜用鈹針也。
其輕重疾徐,自有一定,在人心度量用之,不可亂施。蓋皮薄針深,反傷好肉,肉厚針淺,毒又難出。
大抵腫高而軟者在肌肉,針四五分;腫下而堅者在筋脈,針六七分;腫平肉色不變者,附於骨也,宜針寸許;
若毒生背腹肋脅等處,宜偏針斜入,以防透膜。針既透膿,視瘡口必有膿意如珠,斯時欲大開口,則將針斜出;
欲小開口,則將針直出。所謂逆而奪之,順而取之也。
隨以棉紙撚蘸元珠膏度之,使膿會齊,二、三時將拈取出,瘡口貼太乙膏 ,四圍敷烏龍骨。
元氣虛者,必先補而後針,膿一出則諸證悉退。再者,用針自有其時,不可太早,亦不可太遲,
如十日之間,瘡尚堅硬,用鈹針當項點破。半月後不作膿腐者,用鈹針品字樣,三孔開之,
不問深淺,以知痛為住,隨用藥筒拔法拔之。又有不宜針者,如癭瘤、結核之類,肚臍骨節近筋之處, 及冬月閉藏之時,皆在所禁也。
癰疽砭法歌
【方歌】癰疽腫赤走不定,赤遊丹毒紅絲疔,時毒瘀血壅盛證,砭石治法最宜行。
只須刺皮無傷肉,磁鋒對患最宜輕,毒血遇刺皆出盡,腫消紅散有奇功。
【注】凡癰疽紅腫色赤,遊走不定,及赤遊丹毒,紅絲疔走散 ,時毒瘀血壅盛等證,皆宜行砭石之法。
然忌其太深,《內經》所謂刺皮無傷肉也。法用細磁器擊碎,取有鋒芒者一塊,用箸一根,將頭劈開,夾而縳之,
用二指輕捺箸梢,以磁鋒對患處,懸寸許,再用重箸一根,頻擊箸頭,令毒血遇刺皆出,至次日腫未全消, 再量行砭之,以腫消紅散為度。
癰疽炙法歌
【方歌】癰疽初起七日內,開結拔毒灸最宜,不痛灸至痛方止,瘡疼灸至不疼時。
法以濕紙覆其上,幹處先灸不宜遲,蒜灸黃蠟附子灸,豆豉蠐螬各用之。
【注】凡癰疽初起,七日以前,開結拔毒,非灸不可。不痛者灸至知痛,瘡疼者灸至不疼。
蓋著毒則不痛,至好肉則痛,必灸至知痛者,令火氣至好肉方止也。
著皮肉未壞處則痛,著毒則不痛,必灸至不疼者,令火氣著毒方止也。 法以紙蘸水滿覆患上,看紙先幹處,即先灸之。
但灸法貴于早施,如證起二、三日即灸,十證可全八九;四、五日灸者,十證可全六七; 六、七日灸者,十證可全四五,愈早愈妙。
其法不一,有隔蒜灸者,有當肉灸者,有用黃蠟灸者,有用附子灸、豆豉灸、蠐螬灸者。
一壯灸至百壯,以效為度。至艾壯之大小,則量瘡勢以定之。
然灸有應忌者,如腎俞發不宜灸,恐消腎液;手指不宜,灸因皮肉澆薄,恐皮裂肉努。
至於頭乃諸陽之首,諸書俱雲禁灸,若誤灸逼毒入裡,令人痰喘上湧,反加大腫。
然遇純陰下陷之證,必當灸之,不灸則不能回陽。若半陰半陽之證,則仍當禁而不灸。
方法:隔蒜炎法
大蒜切成片,約三錢,厚安瘡頭上,用大艾壯灸之,三壯即換一蒜片。
若漫腫無頭者,以濕紙覆其上,視其先幹處,置蒜片灸之。兩三處先幹,兩三處齊灸之。
有一點白粒如粟,四圍紅腫如錢者,即于白粒上灸之。
若瘡勢大,日數多者,以蒜搗爛,鋪於瘡上,艾鋪蒜上灸之。蒜敗再易,以知痛甚為效。
凡癰疽流注、鶴膝風,每日灸二、三十壯,癰疽陰瘡等證,艾數必多,宜先服護心散,以防火氣入內。
灸小兒,先將蒜置大人臂上,燃艾候蒜溫,即移于小兒毒上,其法照前。
經云:寒邪客於經絡之中則血泣,血泣則不通,不通則衛氣從之,壅遏而不得行,故熱,大熱不止則肉腐為膿。
蓋毒原本於火,然與外寒相搏,故以艾火、蒜灸之,使開結其毒,以移深居淺也。
二法:黃蠟灸法
凡癰疽、發背、惡瘡、頑瘡,先以濕面隨腫根作圈,高寸餘,實貼皮上,如井口形,
勿令滲漏,圈週邊布數重,防火氣烘膚,圈內鋪蠟屑三、四分厚,次以銅漏杓盛桑木炭火,懸蠟上烘之,
令蠟化至滾,再添蠟屑,隨添以井滿為度。皮不痛者毒淺,灸至知痛為度;皮痛者毒深,灸至不知痛為度。
去火杓,即噴冷水少許於蠟上,俟冷起蠟,蠟底之色青黑,此毒出之征也。
如漫腫無頭者,亦以濕紙試之,於先幹處灸之,初起者一、二次即消,已成者二、三次即潰。
瘡久潰不斂,四圍頑硬者,即於瘡口上灸之,蠟從孔入,愈深愈妙,其頑腐瘀膿盡化,收斂甚速。
三法:附子餅灸法
生川附子為末,黃酒合作餅如三錢厚,安瘡上以艾壯灸之,每日灸數壯,但令微熱,勿令疼痛。
如餅乾,再易餅灸之,務以瘡口紅活為度。治潰瘍氣血俱虛,不能收斂,或風寒襲之,以致血氣不能運行者,實有奇驗。
四法:豆豉餅灸法
癰疽發背,已潰未潰,用江西淡豆豉為末,量瘡大小,黃酒合作餅,厚三分,置患處灸之, 餅乾再易餅。如已有瘡孔,勿覆孔上,
四布豉餅,列艾其上灸之,使微熱,勿令肉破,如熱痛急易之。 日灸三度,令瘡孔出汗即瘥。
五法:蠐螬灸法
疳瘺惡瘡,諸藥不驗者,取蠐螬剪去兩頭,安瘡口上,以艾灸之,七壯一易,不過七枚,無不效者。
方劑:麥冬粳米飲
主治:此方治癰疽陰瘡,法當艾灸,或灸太過者,或陽瘡不應灸而誤灸者,
以致火毒入裡,令患者頭項浮腫,神昏痰湧,吁吁作喘,急服此藥,以清解火毒甚效。
組成:麥門冬(去心)粳米(各三錢)水二鐘,煎一鐘,徐徐熱服。
【方歌】麥門粳米各等分,能醫灸後頭項腫,神昏痰湧作喘聲,水煎徐徐功最勇。
癰疽烙法歌
【方歌】烙針二枚須一樣,箸大頭圓七寸長,燃時蘸油燒火上,斜入向軟烙斯良,一烙不透宜再烙,膿水流出始安康。
再用紙拈入烙口,外貼膏藥古稱強。此法今時不常用,惟恐患者畏驚惶,今時多用陽燧錠,代火針烙實奇方。
【注】癰疽流注,經久不消,內潰不痛,宜用火針烙之。二枚一樣,形如箸粗,頭圓,長七寸。
拈時蘸香油炭火上燒紅,於瘡頭近下斜入,向軟處烙之。一烙不透再烙,必得膿水不假手按流出,
方用綿紙撮拈如繩狀,隨深淺拈入烙口,餘紙分開,外貼膏藥,此古法也,今罕用之。
蓋恐患者驚懼,故以陽燧錠代之。
方劑:陽燧錠
組成:蟾酥(末)朱砂(末)川鳥(末)草烏(末,各五分)直僵蠶(末,一條)
以上共和勻,用硫黃一兩五錢,置杓內,微火燉化;次入前蟾酥等末,攪勻;
再入當門子麝香二分,冰片一分,攪勻;即傾入濕磁片內,速蕩轉成片,俟冷取收磁罐內。
用時取甜瓜子大一塊,要上尖下平,先用紅棗肉擦灸處,粘藥於上,用燈草蘸油,拈火焠藥錠上,
灸五壯或七壯、九壯畢,即飲米醋半酒鐘,候起小皰。用線針串破,出黃水些須,貼萬應膏,其毒即消。
如風氣痛,用箸子於骨縫中按之,酸痛處以墨點記,灸之。
再諸瘡初起,於腫處各灸三、五壯立瘥。
【方歌】陽燧錠灸寒腫瘡,朱砂二烏僵硫黃,火煉加蟾共冰麝,乘熱傾出成片良。
神燈照法歌
【方歌】癰疽輕證七日時,神燈照法最相宜,未成自消已成潰,即發即腐實稱奇。
油浸灼火周圍照,初用三根漸加之,頭後敷藥貼患上,有膿湯洗不宜遲。
【注】凡癰疽輕證,初起七日前後,神燈照法最宜。
能使未成者自消,已成者自潰,不起發者即起發,不腐者即腐,實有奇驗。
將神燈照麻油浸透,用火點著,離瘡半寸許,自外而內,周圍徐徐照之,火頭向上,藥氣入內,
毒氣隨火解散,自不致內侵臟腑。初用三根,漸加至四、五根,候瘡勢漸消時,仍照之。
但照後即用敷藥,圍敷瘡根,比瘡暈大二、三分為率。瘡口用萬應膏貼之。
如幹及有膿,用豬蹄湯潤洗之。如已潰,大膿瀉時,不必用此照法。
方法:神燈照法方
組成:朱砂雄黃血竭沒藥(各二錢)麝香(四分)共為細末,每用三分。紅綿紙裹藥搓撚,長七寸,麻油浸透聽用。
【方歌】神燈照法功速急,麝沒雄朱血竭宜,為末紙裹麻油潤,火點熏瘡火毒離。
桑柴火烘法歌
【方歌】癰疽初起腫且疼,重若負石不潰膿,桑柴烘法能解毒,止痛消腫有奇功。
新桑樹根劈條用,木枝長有九寸零,劈如指粗一頭燃,吹滅用火患處烘。
片時火盡宜再換,每用三四枝方靈,每日須烘二三次,腫潰腐脫新肉生。
【注】凡癰疽初起腫痛,重若負石,堅而不潰者,桑柴烘之,能解毒止痛,消腫散瘀,毒水一出,即能內消。
若潰而不腐,新肉不生,疼痛不止者,用之助陽氣,散瘀毒,生肌肉,移深居淺,實有奇驗。
法用新桑樹根,劈成條,或桑木枝,長九寸,劈如指粗,一頭燃著吹滅,用火向患處烘片時,火盡再換。
每次烘三、四枝,每日烘二、三次,以知熱、腫潰、肉腐為度,此古法也。
但桑柴火力甚猛,宜用於未潰之先,可以生髮陽氣,速潰速腐。
若已潰之後,或瘡口寒,或天氣寒,或肌肉生遲者,亦須烘之,使肌肉常暖。
法以桑木燒作紅炭,以漏杓盛之,懸患上,自四圍烘之瘡口,或高或低,總以瘡知熱為度。
每日烘後,再換敷貼之藥。蓋肌肉遇暖則生,潰後烘法,亦瘍科所不可缺也。
牛膠蒸法歌
【方歌】癰疽發背痔漏瘡,牛膝蒸法最相當。熬稠攤紙貼患上,醋煮軟布熱蒸良。溫易瘡癢膿出盡,洗法膠紙貫眾湯。
【注】癰疽、發背、痔漏、惡瘡、臁瘡、久頑不斂等瘡,用牛皮膠一塊,水熬稀稠得所,攤厚紙上,
每剪一塊貼瘡口。次用釅醋煮軟布二塊,乘熱罨膠紙上蒸之,稍溫再易,蒸至瘡癢膿出至盡。
豫用貫眾二兩,煎湯熱洗,去膠紙,外用膏藥貼之。次日照前蒸洗,直至膿盡瘡幹為度。
藥筒拔法歌
【方歌】癰疽陰證半月間,不發不潰硬而堅,重如負石毒膿鬱,致生煩躁拔為先,鈹針放孔品字樣,膿鮮為順紫黑難。
【注】癰疽陰證,十五日前後,瘡不起發,膿至深不能外潰,瘡勢堅硬,重如負石,毒膿內潰好肉,致生煩躁。
宜用藥筒拔法為先,令毒膿得門路而出。豫將竹筒藥水煮熱;次用鈹針置瘡頂一寸之內,品字樣放開三孔,
深一寸或半寸,量瘡之高下,取竹筒乘于瘡孔上,拔出膿血,紅黃鮮明者,為順證,易治;
若膿血紫黑者,為敗證,難治。
方劑:煮竹筒方
組成:羌活獨活紫蘇蘄艾菖蒲白芷甘草(各五錢)連須蔥(二兩)
水十碗,熬數滾聽用。次用鮮竹嫩竹一段,長七寸,徑口一寸半,一頭留節,刮去青皮,厚約分許,
靠節鑽一小孔,以杉木條塞之,放前藥水內,煮數十滾,將藥水鍋置患人榻前,取筒傾去藥水,
乘熱急合瘡頂針孔上,按緊自然吸住。待片時藥筒已溫,拔去杉木塞子,其筒易落,外用膏藥蓋貼,勿令受風。
膿血不盡,次日再煮,仍按舊孔再拔,治陰瘡擠膿不受疼之良法也,勿忽之。
如陽瘡,則不必用此法,恐傷氣血,慎之。
【方歌】藥水煮筒有奇能,令瘡膿出不受疼,菖蘇羌獨艾芷草,整蔥竹筒水煎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