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金鑑--外科心法要訣
外科卷下 \ 雜證部
跌撲
【方歌】跌撲之證屬尋常,複元活血湯最良,已破亡血八珍服,未破血瘀大成湯。
【注】此證有已破、未破之分,亡血、瘀血之別,如尋常跌撲,微傷皮肉,疼痛未破者,以複元活血湯散瘀活血;
若損傷筋骨,血流過多不止者,即為亡血,急用花蕊石散 幹撒止血,內服八珍湯,加酒炙骨碎補、續斷、紅花;
若從高跌墜,未曾損破皮肉者,必有瘀血流注臟腑,人必昏沈不醒,二便秘結,當以大成湯通利二便,其人自醒。
若便利不醒者,灌獨參湯救之。
方劑:大成湯
組成:大黃(三錢)樸硝枳殼(麩炒,各二錢)厚樸當歸紅花木通蘇木陳皮甘草(生,各一錢)
水二鐘,煎八分,不拘時服。服後二時不行,渣再煎,加蜜三匙沖服。
【方歌】大成活瘀便立通,硝黃枳殼厚歸紅,木通蘇木陳皮草,煎服不行加蜜沖。
又方:複元活血湯
組成:當歸尾(二錢)柴胡(一錢五分) 穿山甲(炙,研)紅花栝蔞仁(各七分)甘草(五分)
桃仁(十七個)大黃(三錢)水二鐘,酒二鐘,煎一鐘。食遠服,以利為度。
【方歌】複元活血跌撲證,惡血流瘀積滯疼,山甲柴紅栝蔞草,桃仁歸尾大黃行。
又方:花蕊石散(見發無定處血痔)八珍湯、獨參湯(俱見潰瘍門)
金瘡
【方歌】金瘡須宜驗傷痕,輕傷皮肉重傷筋,外撒如聖桃花散,血多八珍湯獨參。
【注】此證有金刀傷、箭鏃傷、磁鋒傷。須看傷痕深淺,輕者皮肉破損,血流不住,以桃花散撒之;
重者筋斷血飛,系大脈已傷,用如聖金刀散撒上,以絹帛紮住,止而複流,再撒。
若藥痂過厚拘痛者,以生肌玉紅膏塗傷處;外貼陀僧膏,長筋止痛生肌治之。
無論輕重傷破出血,初服三黃寶蠟丸;傷破微出血者,服黎洞丸;
若出血過多,其人面黃眼黑,不可專攻瘀血,宜用八珍湯;甚者獨參湯,先固根本,二方俱加蘇木、紅花,兼調瘀血。
此證雖系好肉暴傷,然驗脈法形證,亦可以定生死。
如傷血過多,脈見虛、細、沈、小、和緩者生,若脈見浮、洪、數、大、實、虛促者死。
被傷入肺者二七死,左脅下傷內者,腸全斷者,少腹下傷內者,傷處繁多者,
老人左股壓碎者,傷破陰子者,肩內耳後傷透於內者,死。
凡傷天聰穴與眉角,腦後臂裡跳脈,髀內陰股,兩乳上下,心下鳩尾,及五臟六腑之俞者,皆死。
腦後出髓而不能語,目睛直視,喉中沸聲,口急唾出,兩手妄舉者,亦死。
又有腹皮損破腸出者,看腸若僅傷一半者,可治。
先以大麥煮粥,取濃汁,溫洗其腸,以桑皮尖茸為線,蘸花蕊石散,縫腸傷口,急於縫處塗活雞冠血,
隨以清油塗腸令潤,將腸輕輕納入腹內;外用生人長髮密縫腹傷口之裡肉,留外皮撒月白珍珠散,以待生肌斂口。
若傷口大者,不能外縫,以陀僧膏護貼,候自潰膿,即按潰瘍門治法。
縫後勿驚笑,以米飲少少飲之,漸增,待二十日後,再吃濃粥,調理而愈。
方劑:三黃寶蠟丸
組成:藤黃(制法見黎洞丸內)天竹黃(無真者,九轉南星代之)
紅芽大戟劉寄奴血竭(各三兩)孩兒茶雄黃(各三兩)樸硝(一兩)
當歸尾(一兩五錢)鉛粉汞(即水銀)乳香麝香(各三錢)琥珀(二錢)
各研極細末,稱准和一處,將水銀同鉛粉,在鐵鍋內,火上熱研成末,入煎藥內,共研勻;
用煉淨黃蠟二十四兩,放磁器內,坐滾水中化開,將藥入內攪勻。
病重者每丸一錢,病輕者每丸五分,熱黃酒調服,尚受傷至重,速服數次,服藥後飲酒出汗更妙,
又治一切惡瘡,以香油化開,敷之甚效。
【方歌】三黃寶蠟琥天竹,大戟兒茶硝寄奴,雄竭藤黃鉛粉汞,乳歸麝碾去其粗。
蠟丸黃酒熱調服,外治惡瘡油化敷,能療金瘡傷損證,續筋瘀散痛全無。
又方:黎洞丸
組成:三七生大黃阿魏孩兒茶天竹黃血竭乳香沒藥(各二兩)雄黃(一兩)
山羊血(無真者,以小子羊鮮心血代之)冰片麝香牛黃(各二錢五分,以上各研細末)
藤黃(以秋荷葉露泡之,隔湯煮十餘次,去浮沉,取中,將山羊血拌入,曬乾,二兩)
取秋露水化藤黃,拌藥搗千餘下,如幹,加煉蜜少許為丸,重一錢,黃蠟封固。
每用一丸,黃酒化服;外敷亦用黃酒磨塗此藥。如在夏天修和,取天落水拌之為丸。
【方歌】黎洞金瘡跌撲傷,發背癰疽諸惡瘡,瘰癧刑傷瘋犬咬,蜂蛇蠍毒服敷良,
三七大黃冰麝魏,兒茶天竹竭藤黃,羊血雄黃牛乳沒,秋露和丸酒化強。
又方:桃花散(見發無定處血箭)如聖金刀散(見足部脫疽)生肌玉紅膏、陀僧膏、八珍湯、獨參湯、
月白珍珠散(俱見潰瘍門)花蕊石散(見發無定處血痔)
箭頭入肉(附毒)
【方歌】箭頭入肉鉗不出,解骨丸納羊脂敷,燋銅毒箭金汁解,射菵中人藍汁塗。
【注】箭頭嵌入肉內,鉗不出者,宜解骨丸納傷口內,外用羊腎脂細嚼貼之。
覺癢忍之,極癢箭頭漸冒,撼動拔出,即以人尿洗之,貼陀僧膏,日換,傷口自斂。
又有毒箭二種,交廣蠻夷用燋銅作箭鏃甚毒,人若中之,才傷皮肉,便悶膿沸爛而死,
急飲金汁,外亦用金汁抹之。若金汁一時不得,即灌人糞汁並外敷之,非此不能解毒也。
又一種以毒藥喂箭,名為射菵,人若中之甚毒,急用葛氏方,用藍靛汁一碗灌之,外亦用塗抹傷處;
一法用大豆、豬、羊血,內服外敷,解毒亦效。又箭鏃不出者,搗鼠肝塗之,或鼠腦搗塗即出。
方劑:解骨丸
組成:蜣螂(研)雄黃(研)象牙末(各等分)共和勻煉蜜為丸,如黍米大,納傷口處。
【方歌】解骨丸能拔箭鏃,蜣螂雄黃功效速,象牙末加蜜煉丸,大如黍米納傷處。
又方:陀僧膏(見潰瘍門)
鐵針入肉
【方歌】鐵針入肉隨氣遊,走向心胸險可愁;烏鴉翎灰酒調服,膏貼針出始免憂。
【注】凡鐵針誤入肉中,無眼者不動,有眼者隨氣遊走,若走向心窠胸膛者險。
急用烏鴉翎數根,炙焦黃色,研細末,酒調服一錢或二錢俱可,外用神聖膏貼三、五次,其針自出。
前法用在一、二日間效。
方劑:神聖膏
組成:用車脂輦油,不拘多少,研如膏,調磁石末,攤紙上,如錢許貼之,每日二換。
鐵針誤入咽喉
【方歌】誤吞鐵針入咽喉,急飲蝦蟆血數頭,針不即吐笤籮散,或食飴糖出不留。
【注】鐵針誤入咽喉,無藥可施,宜用癩蝦蟆數個,將頭剁去,倒垂流血,以碗接之,得一杯許,
灌入喉中,移時連針吐出,針自軟曲一方用舊笤籬煅存性,研末,
每服三錢,黃酒調服,亦能化針,或用飴糖一斤,食盡便出。
誤吞銅錢
【方歌】誤吞銅錢雖無疼,久留腹中病必成,荸薺能化堅為軟,多食無傷可化銅。
【注】誤吞銅錢,多食荸薺,即能化堅為軟,若誤吞鐵骨等物,腸中不能轉送,覺墜者,多食青菜豬油,
自然送入大腸,與糞同出,甚效。
骨鯁咽喉
【方歌】骨鯁咽喉最可憂,吐咽刺痛礙咽喉,魚骨須用鴨涎灌,獸骨狗涎灌即瘳。
【注】此證由咽物急迫,骨鯁於咽喉,妨礙飲食,吐咽刺痛,宜急治之,然有魚骨獸骨之分,
誤吞魚骨者,用河中養蓄活鴨,倒掛垂涎,以磁碗接下,令患人仰臥,頻灌,其骨盡化,
誤吞獸骨者,用狗一隻,倒掛接涎如前法,頻灌其骨盡化俱效,
若失治,咽喉腫痛潰膿,宜用冰硼散吹之,不可妄服涼藥,若骨勢大者,與飲食難下,餓倒胃氣者,俱屬難救。
方劑:冰硼散(見口部鵝口瘡)
杖瘡
【方歌】杖瘡須宜看其形,已破未破要分明,清涼拈痛膏破用,敷之消腫並止疼。
未破瘀血須當砭,湯劑急宜用大成,玉紅膏貼瘀腐痛,搽之新肉自然生。
【注】此瘡有已破、未破之分,已破者隨杖後用清涼拈痛膏敷之,疼腫即消,未破瘀血內攻者,急宜砭去瘀血,
內服大成湯,便通自愈,如傷處瘀腐作疼者,生肌玉紅膏搽之,自然腐化,新生,其效甚捷。
方劑:清涼拈痛膏
組成:如意金黃散一兩,加樟腦末三錢和勻,又用生白石灰塊三四斤許,以水泡開水高石灰二三指,
露一宿,將石灰面上浮起油水,結如雲片者輕輕,帶水起入碗內,有水一鐘,對香油一鐘,
竹筋攪百轉血成稠膏,調前藥稀稠得所不用湯洗,遍敷傷處,紙蓋布紮夏月一日,冬月二日,
方用蔥湯淋洗乾淨,仍再敷之,以腫消痛止為度。
【方歌】清涼拈痛金黃散,加入樟腦末三錢,杖瘡破後多疼痛,石灰水油調敷痊。
又方:大成湯(見跌僕)生肌玉紅膏(見潰瘍門)如意金黃散(見腫瘍門)
夾傷
【方歌】夾傷禁用藥貼敷,朱砂燒酒可調塗,瓊液散服隨飲醉,腫勢必消痛自除。
複受重刑潰破者,代杖湯藥速宜圖,氣血弱者當大補,六真膏貼痛即無。
【注】夾傷即擠傷也,禁用敷藥高藥,及泥塗等法,恐後必作腫成膿,受刑初宜服代杖丹以護心,
隨用銀珠或朱砂末,燒酒調敷傷處,再著一人以手十指尖,輕啄患者腳心,先覺癢,次覺疼為止,
次者一二人以筆管于患者腳面上,輕輕趕之,助通血脈,候傷處凹者突起,四圍腫大為度,即服瓊液散,
隨飲至醉,次日揩去所敷銀朱,只用洗杖傷湯,日燙二三次,次日再服瓊液散,其腫自消痛即止矣,
如複受重刑,以致破潰者,外貼瓊液膏,內服代杖湯,繼宜大補氣血,易於收功,生肌時換貼六真膏,其效其捷。
方劑:代杖丹
組成:丁香蘇木蚯蚓(去土)無名異丹皮肉桂木鱉子乳香沒藥自然銅(火煅,醋淬七次,各一兩)
上為末,煉蜜和丸,二錢重。用一丸黃酒化下。
【方歌】代杖護心血不攻,丁香蘇木蚓無名,丹皮肉桂木鱉子,乳香沒藥自然銅。
又方:瓊液散
組成:鬧羊花為末,每服五分,壯者七分,先飲醇酒至半酣,次用調藥服下,再飲至大醉為度,
靜臥勿語,語則發麻,至次日其麻方解,消腫止疼,其功甚捷,連服三五次,弱者間一日再服。
【方歌】瓊液散消瘀血滯,豫酌酒至半酣時,鬧羊花末調服下,瓊漿複之醉如癡。
又方:洗杖湯
組成:陳皮透骨草南星天門冬地骨皮天靈蓋(各五錢)象皮(切碎,一兩) 水煎浸洗,日三二次。
【方歌】洗杖湯陳透骨星,天冬地骨共天靈,象皮水煎日勤洗,夾傷消腫又除疼。
又方:瓊液膏
組成:當歸尾鬧羊花紅花白芷蒲黃(各二兩)香油一斤,浸藥七日,炸枯去渣,入白蠟黃蠟各一兩,
溶化盡,絹濾淨,稍溫再入冰片六分,沒藥乳香末各六錢,攪勻攤貼。
【方歌】瓊液膏貼夾傷破,歸鬧紅花芷蒲黃,油炸又下白黃蠟,再加冰片沒乳香。
又方:代杖湯
組成:乳香沒藥蘇木(各二錢)蒲黃木通枳殼(麩炒)甘草(生)當歸尾丹皮木耳
穿山甲(炙,研,各一錢)土木鱉(焙,五錢)酒水煎服。
【方歌】代杖湯醫夾傷驗,乳沒蒲黃通枳甘,歸尾丹皮鱉木耳,酒煎蘇木炙穿山。
又方:六真膏
組成:樟腦(三兩)孩兒茶滴乳香血竭沒藥三七(各三錢)共為末,用豬脂油十二兩,碗盛水煮化,
將藥入油內,和勻攤貼。
【方歌】六真膏貼夾杖傷,樟腦兒茶滴乳香,竭沒三七脂油化,和敷諸瘡也相當。
竹木刺入肉
【方歌】諸刺入肉系外傷,螻蛄搗塗最為良,如刺已出仍作痛,再塗螻蛄即無妨。
【注】諸刺入肉,外傷之證也。
軟淺者以針撥出,硬深者搗螻蛄塗之,少時即出,如刺已出而仍作痛者,再以螻蛄塗之即愈。
破傷風
【方歌】皮肉損破外傷風,初覺牙關噤不松,甚則角弓反張狀,吐涎抽搐不時寧。
四因動靜驚潰審,陷縮神昏不語凶,在表宜汗裡宜下,半表半裡以和平。
【注】此證由破傷皮肉,風邪襲入經絡,初起先發寒熱,牙關噤急,甚則身如角弓反張之狀,
口吐涎沫,四肢抽搐,無有甯時,不省人事,傷口鏽澀,然傷風有四,
因動受、靜受、驚受、瘡潰後受,皆可傷風,動而受者,怒則氣上,其人跳躍,
皮肉觸破,雖被風傷,風入在表,因氣血鼓旺,不致深入屬輕,
靜受者,起作和平之時,氣不充鼓,偶被破傷,風邪易於入裡屬重,驚受者,驚則氣陷,
偶被傷破,風邪隨氣直陷入陰,多致不救屬逆,若風邪傳入陰經者,則身涼自汗,傷處反覺平塌陷縮,
甚則神昏不語,嘬口舌知,其證貴乎早治,當分風邪在表在裡,或半表半裡,以施汗下和三法,
如邪在表者,寒熱拘急,口噤咬牙,宜服千里奔散,或雄鼠散汗之,次以蜈蜙星風散頻服,追盡臭汗,
如邪在裡者,則驚而抽搐,臟腑秘澀,宜江鏢丸下之,如邪在半表半裡,無汗者宜羌麻湯主之,
若頭汗多出,而身無汗者,不可發汗,宜榆丁散和之,若自汗不止,二便秘赤者,宜大芎黃湯主之,
又有發表太過,臟腑雖和,自汗不止者,宜防風當歸散服之,發表之後,表熱不止者,宜小芎黃湯服之,
攻裡之後,裡熱不止,宜栝石湯服之,若傷時血出過多,不可再汗,宜當歸地黃湯主之。
至於生瘡潰後受風者,因生瘡潰而未合,失於調護,風邪乘虛侵入瘡口,先從瘡圍起粟作癢,
重則牙緊項軟下視,不宜發汗,誤汗令人成痙,當以參歸養榮湯,加僵蠶主之,先固根本,風邪自定,
若手足戰掉不已者,宜朱砂指甲散主之,若痰盛抽搐身涼者,宜黑花蛇散主之,外治之法,
遇初破之時,一二日間,當用灸法,命汗出其風邪方解,若日數已多,即禁用灸法,
宜羊尾油煮微熟,絹包乘熱熨破處,數換拔盡風邪,未盡者次日再熨兼用漱口水洗之,
日敷玉真散,至破口不鏽生膿時,換貼生肌玉紅膏,緩緩收斂。
按語:劉完素只論三陽汗下和三法,而不論三陰者,蓋風邪傳入陰經,其證已危,
如腹滿自利,口燥咽幹,舌卷囊縮等類,皆無可生之證,故置而不論也。
方劑:千里奔散
組成:用行遠路騾蹄心,陰陽瓦煅存性,研細,每服三錢,熱黃酒沖服。
【方歌】千里奔散破傷風,口噤拘急寒熱攻,騾蹄火煅存性研,每服三錢黃酒沖。
又方:雄鼠散
組成:活雄鼠一枚,用鐵線縛繞,陰陽瓦煅存性,研為細末,作一服熱黃酒調下。
【方歌】雄鼠破傷風居表,活鼠一枚鐵線繞,陰陽瓦煅存性研,酒調盡服風邪了。
又方:蜈蚣星風散
組成:蜈蚣(二條)江鰾(三錢)南星防風(各二錢五分)共研細末,每用二錢,黃酒調服,一日二服。
【方歌】蜈蚣星風邪未散,搜風發汗去風源,南星江白防風末,酒服經絡自通宣。
又方:江鰾丸
組成:天麻雄黃(各一錢)蜈蚣(二條)江鰾僵蠶(炒)野鴿糞(炒,各五分)
共研細末,作兩分,一分飯丸如梧桐子,朱砂為衣,一分加巴豆霜二分五厘,飯丸加梧桐子大,
每用朱砂藥二十丸,加巴豆藥一丸,二服加二丸,白滾水送下,至便利為度,再服朱砂藥,病癒即止。
【方歌】江鰾破傷風入裡,驚兼抽搐下之宜,天麻蜈蚣僵鴿糞,雄黃巴霜丸朱衣。
又方:羌麻湯
組成:羌活麻黃川芎防風枳殼(麩炒)白茯苓石膏煅黃芩細辛甘菊花蔓荊子前胡甘草(生,各七分)白芷薄荷(各五分)
生薑三片,水二鐘,煎八分服
【方歌】羌麻湯芎風枳殼,苓芷石膏芩薄荷,細辛菊蔓前甘草,發汗破傷風即瘥。
又方:榆丁散
組成:防風地榆紫花地丁馬齒莧(各五錢)共研細末,每服三錢,溫米湯調下。
【方歌】榆丁破傷風為患,頭汗身無不宜散,此藥米湯服解和,防榆地丁馬齒莧。
又方:大芎黃湯
組成:黃芩羌活大黃(各二錢)川芎(一錢)水煎服,以微利為度。
【方歌】大芎黃治破傷風,汗多便秘小水紅,水煎黃芩與羌活,大黃切片共川芎。
又方:防風當歸散
組成:防風當歸川芎生地(各二錢五分)水煎服。
【方歌】防風當歸表太過,臟腑雖調汗出多,只將四味水煎服,川芎生地共相和。
又方:小芎黃湯
組成:川芎(三錢)黃芩(二錢)甘草(生,五分)水煎溫服。
【方歌】小芎黃湯發散後,表熱猶存用此醫,芎芩甘草煎溫服,退熱除根神效奇。
又方:栝石湯
組成:栝蔞仁(九錢)滑石(一錢五分)蒼 朮(米泔水浸,炒)南星赤芍陳皮(各一錢)
白芷黃柏黃芩黃連(各五分)甘草(生,二分) 生薑三片,水三鐘,煎一鐘服之。
【方歌】栝石芍芷柏芩連,蒼 朮南星陳草煎,醫治破傷風下後,熱猶不解服之痊。
又方:當歸地黃湯
組成:當歸熟地川芎蒿本白芍(酒炒)防風白芷(各一錢)細辛(五分)水煎服。
【方歌】當歸地黃芎蒿本,白芍防風芷細辛,破傷之時血出甚,服此滋榮風不侵。
又方:參歸養榮湯
組成:人參當歸川芎白芍(酒炒)熟地白 朮(土炒)白茯苓陳皮(各一錢)
甘草(炙,五分)生薑三片,紅棗肉二枚,水煎服。
【方歌】參歸養榮榮衛虛,潰瘡失護風邪居,生薑三片二枚棗,八珍湯內入陳皮。
又方:朱砂指甲散
組成:人手足指甲(燒存性,用六錢)朱砂南星獨活(各二錢)共研細末,每用四錢,熱黃酒調下。
【方歌】朱砂指甲散神效,破傷風侵手足搖,每用四錢熱酒服,南星獨活指甲燒。
又方:黑花蛇散
組成:麻黃(炙,一兩)黑花蛇(即烏蛇,酒浸,六錢)天麻白附子乾薑川芎附子(制)
草烏(泡,去皮,各五錢)蠍稍(二錢五分)共研細末,每服一錢,熱黃酒調下,日二服。
【方歌】黑花蛇散蠍麻黃,天麻白附子乾薑,川芎附子草烏泡,善卻風痰醫破傷。
又方:玉真散
組成:白芷南星白附子天麻羌活防風(各一兩)共研細末,唾津調濃,敷傷處。
如破傷風初起,角弓反張,牙關緊急,每用三錢,熱童便調服亦妙。
【方歌】玉真散芷共南星,白附天麻羌活風,破傷風襲傳經絡,熱酒調服立奏功。
又方:生肌玉紅膏(見潰瘍門)
發痙
【方歌】潰瘍發痙類破傷,有汗為柔無汗剛,膿血出多成此證,補正驅邪要審詳。
【注】此類勢類破傷風,牙緊體強,肢搐背反,有汗曰柔痙,無汗曰剛痙,由潰瘍亡血過多所致。
治宜大補氣血,以十全大補湯加鉤藤鉤、梔子、天麻。服之不應者,服獨參湯;手足逆冷加桂、附,誤作風痙,汗之則危。
方劑:十全大補湯、獨參湯(俱見潰瘍門)
湯火傷
【方歌】湯燙火燒皮爛疼,皰起挑破使毒輕,煩躁作嘔防毒陷,便秘神昏氣喘凶。
【注】此證系好肉暴傷,湯燙火燒,皮膚疼痛,外起燎皰。即將皰挑破,放出毒水使毒輕也。
其證雖屬外因,然形勢必分輕重,輕者施治,應手而愈;
重者防火毒熱氣攻裡,令人煩躁,作嘔便秘,甚則神昏悶絕。
初傷用冷燒酒一鐘,于無意中望患者胸前一潑,被吃一驚,其氣必一吸一呵,則內之熱毒,隨呵而出矣。
仍作煩悶者,以新童便灌之。外初用清涼膏塗之,解毒止痛,不致臭爛,次以罌粟膏塗之。
痛止生膿時,換黃連膏貼之收斂。火毒攻裡者,宜四順清涼飲服之,務令二便通利,則毒熱必解。
初終禁用冷水、井泥浸塌傷處,恐熱毒伏於內,寒滯束於外,致令皮肉臭爛,神昏便秘,
端肩氣喘,多致不救。外花炮火藥烘燎者,治法同前。
方劑:嬰粟膏
組成:嬰粟花(十五朵,無花以殼代之)香油四兩,將嬰粟炸枯,濾淨,入白蠟三錢溶化盡,
傾入碗內,待將凝之時,下輕粉二錢,攪勻燉水中,令冷取出。臨用時,抿腳挑膏,
手心中捺化,搽於傷處,綿紙蓋之,日換二次,其痛自止。次日用軟帛挹淨腐皮,再搽之。
【方歌】嬰粟膏醫湯火燒,香油罌粟共煎熬,白蠟更兼真輕粉,患上搽塗痛即消。
又方:清涼膏
組成:水潑開石灰末一升,加水四碗,攪渾澄清;取清汁一碗,加香油一碗,以箸順攪數百轉,其稠粘如糊,用雞翎蘸掃傷處。
又方:黃連膏(見鼻部鼻瘡)四順清涼膏(見面部痄腮)
凍瘡
【方歌】凍瘡觸犯嚴寒傷,氣血肌肉硬腫僵,涼水揉〔塌〕覺熱散,大忌烘火立成瘡。
【注】此證由觸犯嚴寒之傷,傷及皮肉著凍,以致氣血凝結,肌肉硬腫,僵木不知痛癢。
即在著凍之處,塾衣揉搓,令氣血活動;次用涼水頻洗覺熱,僵木處通活如故則已。
若日久凍僵,疙瘩不散,用冰一塊,絹包〔塌〕之,以僵疙瘩化盡為度,此從治之法也。
若暴凍即著熱,或進暖屋,或用火烘湯泡,必致肉死損形,輕則潰爛,重則骨脫筋連,急剪去筋,否則浸淫好肉。
初治宜人參養榮湯,加醇酒服之;潰爛者,外按癰疽潰瘍治法。亦有經年不愈者,用獨勝膏敷之甚效。
方劑:獨勝膏
組成:於六月初六、十六、二十六日,用獨頭蒜杵爛,日中曬熱,塗於凍發之處,即于日中曬乾。忌患處著水。
又方:人參養榮湯(見潰瘍門)
人咬傷
【方歌】人咬系受牙毒傷,腫痛臭爛異尋常,始終惟宜童便洗,蟾酥條餅功最良。
【注】此傷由人牙齒食用炙搏之物,漸漬有毒,故一受其傷,則腫痛臭爛,異於尋常。
初咬時,用熱童便浸傷處,洗去牙黃汙血,貼蟾酥餅,以萬應膏蓋之,出微膿即愈。
若失治,則爛痛發腫,仍用童便浸洗;
次用油紙撚點火,於患處熏之,良久插蟾酥條如傷口大,作餅罨上,萬應膏蓋之。
俟腫消時,用蔥白二兩,甘草五錢,水煎,日洗一次,換生肌玉紅膏,蓋貼萬應膏收口。
一法:隨於咬後,即用童便洗之,人糞塗之;腫潰時,人中黃熬湯時洗。較諸治法尤覺神效。
方劑:蟾酥餅、蟾酥條(俱見疔瘡門)萬應膏、生肌玉紅膏(俱見潰瘍門)
熊虎狼傷人
【方歌】熊虎狼傷致成瘡,內外服洗葛根湯,青布燃熏鐵湯洗,獨窠栗子嚼塗傷。
【注】熊、虎、狼牙爪傷人皮肉成瘡者,初宜葛根濃煎,內服一、二鐘,外洗日十度;
或煮生鐵有味者洗之。又用青布急卷為繩,燃著納竹筒中,注瘡口熏之出毒水;次宜獨窠粟子,生嚼塗傷口效。
馬咬傷
【方歌】馬咬傷時損肌肉,粟子嚼爛敷患處,若逢毒氣入裡者,馬齒莧湯速宜服。
【注】此傷用粟子嚼爛敷之。毒氣入裡,心煩嘔悶者,馬齒莧煎湯,飲之即效;
外用馬鞭子挽手,及鞭穗煅灰存性,研末,豬脂搗合貼之,俱效。
瘋犬咬傷
【方歌】瘋犬咬傷毒最深,刺吮糞灸尿洗淋,頂心紅發當拔去,三年禁忌保終身。
【注】犬因五臟受毒而成瘋犬,故輕其咬,必致傷人,九死一生之證也。
初被咬時,急就咬處刺令出毒血,以口含漿水吮洗傷處。或以拔法拔之,或以人尿淋洗,拭幹,
即用核桃殼半邊,以人糞填滿,罨在咬處,上著艾灸之,殼焦糞幹再易;
灸至百壯,以玉真散唾津調敷,次日再灸,漸灸至三、五百壯為度。
于初灸時,即服扶危散,逐惡物血片,從小水中出;
若毒物血片,堵塞莖中,致小水澀滯若淋者,即服琥珀碧玉散以通利之。
被咬之人,頂心有紅發一根,速當拔去。
一法:用豆豉研末,香油調稠,丸如彈子大,常揩拭所咬處;
掏開看豉丸內若有狗毛茸茸然,此系毒氣已出,易丸再揩,至無茸毛方止,甚效。
始終禁忌,必當慎重,終身忌食狗肉,及蠶蛹、赤豆;百日內忌見麻物,忌飲酒;
三年內忌食一切毒物及房事,可常食杏仁,以防其毒。
若治遲,犬毒入心,顥亂腹脹,口吐白沫者,用虎頭骨、虎牙、虎脛骨為末,酒調二錢服之;
若發狂叫喚,人聲似犬聲,眼神露白者逆。終始犯禁忌者不救。
方劑:扶危散
組成:斑蝥(按日數用之。如犬咬已七日用七個,十日用十個,去翅、足,加糯米同炒,去米)
滑石(水飛,一兩)雄黃(一錢)麝香(二分)共研細末,每服一錢,溫酒調下,不飲酒者米湯調下。
【方歌】扶危散治瘋犬咬,斑蝥糯米一同炒,滑石雄黃與麝香,研加酒服毒即掃。
又方:琥珀碧玉散
組成:滑石(六兩)甘草(一兩)琥珀(五錢)青黛(八分)共研細末,每服三錢,燈心煎湯調下。
【方歌】琥珀碧玉用六一,黛珀同加研極細,燈心湯調服三錢,滑澀能醫小水利。
又方:瘋犬咬傷拔法
組成:用砂燒酒壺兩個,盛多半壺燒酒,先以一壺上火令滾無聲,傾去酒,即按在破傷瘡口,
拔出黑血水,滿則自落;再以次壺仍按瘡口,輪流提拔,以盡為度,其證立愈。
又方:玉真散(見破傷風)
馬汗驢涎入瘡
【方歌】潰瘡誤犯馬汗傷,焮痛紫腫瘡四旁,急砭腫處出紫血,烏梅嚼爛塗敷良。
患者煩熱毒攻腹,強弱量服馬莧湯,更有驢涎入瘡者,冬瓜青皮末敷瘡。
【注】此證系潰瘡未合,誤入馬汗之毒,以致瘡口四旁,忽複焮痛紫腫。宜急砭腫處,令出紫血,
烏梅嚼爛,塗於瘡上。若患者煩悶發熱,恐毒入腹,以致不救,急用醇酒濃煎馬齒莧飲之,盡醉為效。
但馬齒莧其性寒滑,凡瘡潰未合,氣血未複,而又受此汗毒,必量人壯弱,用一兩或五錢。
更有驢涎入瘡者,形證與馬汗毒同,宜冬瓜片下青皮,曬乾研末敷之,熬湯洗之亦可;
毒甚者亦用馬齒莧酒飲之立效。
蛇咬傷
【方歌】蛇咬傷時即飲醋,仍宜用繩紮患處,再服五靈共雄黃,腫消口合自如故。
【注】凡被蛇咬傷者,即時飲好醋一、二碗,使氣不隨血走,以繩紮傷處兩頭。
若昏困,宜用五靈脂五錢,雄黃二錢五分,共為末,酒調二錢灌之。
少時咬處出黃水,水盡則腫消,以雄黃末摻之,口合而愈。
蜈蚣咬傷
【方歌】蜈蚣咬傷用雄雞,倒控雞涎手蘸之,抹搽傷處痛立止,甚飲雞血最相宜。
【注】此傷取雄雞倒控少時,以手蘸雞口內涎抹搽傷處,其痛立止;甚者,生雞血乘熱飲之,立效。
蠍螫蠶咬
【方歌】蠍螫急取大蝸牛,搗爛塗之痛立休,蠶咬須將苧根搗,取汁搽塗患即瘳。
【注】凡蠍螫,取大蝸牛一個,搗爛塗之,其痛立止。
一時不得蝸牛,即將螫處擠去毒水,急用膏藥烤熱貼之,亦能止痛。蠶咬者,用苧根搗汁塗之即愈。
射工傷
【方歌】射工傷人必癢痛,甚則骨肉爛成瘍,豆豉搗敷白芷洗,已爛海螵蛸末良。
【注】射工,即樹間雜毛蟲也,又名瓦刺蟲。
人觸著,則能放毛射人,初癢次痛,勢如火燎,久則外癢內痛,骨肉皆爛,諸藥罔效。
用豆豉清油搗敷痛癢之處,少時則毛出可見,去豆豉用白芷煎湯洗之。如肉已爛,用海螵蛸末摻之即愈。
蚯蚓傷
【方歌】蚯蚓咬傷受毒氣,眉髯脫落全無跡,法用鹽湯頻頻洗,久則其毒自然去。
【注】蚯蚓咬傷,即受蚯蚓之毒。令人眉髯皆落,狀如大麻風,但夜則蚓鳴於體中為異耳。
宜用鹽湯頻頻洗之,其毒自去。
天蛇瘡
【方歌】天蛇瘡發肌膚中,似癩非癩是其形,證因草內蜘蛛毒,複被露水侵始生。
【注】此證生於肌膚,似癩非癩,是草中花蜘蛛蟞傷,複被露水所侵而致。
法宜秦艽一味煎湯,徐徐飲之;外敷二味拔毒散甚效。
方劑:二味拔毒散(見腫瘍門)
蠼〔蟲叟〕傷
【方歌】蠼〔蟲叟〕隱壁尿射人,誤著皮膚水皰淫,痛如火烙如豆大,鹽湯二味拔毒侵。
【注】此蟲一名多腳蟲,藏於壁間,以尿射人。
若誤中其毒,令人皮膚起燎漿水泡,痛如火烙,初如飯糝,之如豆大。
宜鹽湯綿塌瘡上,數換即消;甚則毒延遍身,搔癢不休,宜二味拔毒散敷之甚效。
方劑:二味拔毒散(見腫瘍門)
百蟲入耳
【方歌】蟲偶入耳勿驚慌,燒肉香氣近耳旁,獨坐夜燈引蟲出,麻油滴耳使蟲殃。
【注】百蟲偶然誤入耳中(如蠅、蚊小蟲),以麻油數點滴入耳竅,蟲即死取出。
如蜒蚰等物入者,以肉炙香,置於耳旁,蟲聞香自出。
夜間暗入者,切勿驚慌響叫,逼蟲內攻,宜端坐點燈光向耳竅,其蟲見光自出。
若對面有人,其蟲不出,人皆旁避方效。
外科卷下 \ 嬰兒部
赤遊丹毒
【方歌】胎毒初患赤遊丹,腹肢先後內外參,人服外貼兼砭血,紅輕紫重黑難痊。
【注】小兒赤游丹之證,皆由胎毒所致。
欲發之時,先身熱,啼叫,驚搐不寧,次生紅暈,由小漸大,其色如丹,遊走無定,起於背腹,流散四肢者順;
起於四肢,流入胸腹者逆。或初生之後,外用熱水洗浴,兼以火烘衣物,觸動內毒,遂成此證。
治之者,先宜砭出惡血,看血色紅者輕,紫者重,黑者死。
次宜牛、羊肉片,遍貼紅暈處,微幹再易,俟肉片不幹,換如意金黃散,用藍靛清汁調敷,
內初服大連翹飲,次服消毒犀角飲。大便秘結,加生大黃三、五分,若煩躁、唇焦、面赤者,宜服五福化毒丹;
若失治,毒氣入裡,腹脹堅硬,聲音雌啞,吮乳不下嚥者,宜服紫雪散下之。
一、二日間,身輕腹軟,熱退身涼,砭處肉活,乳哺如常者生,反此者不治。
方劑:大連翹飲
組成:連翹(去心)當歸赤芍防風木通滑石(水飛)牛蒡子(炒,研)蟬蛻(去足、翅)
瞿麥石膏煅荊芥甘草(生)柴胡黃芩梔子(生,研)車前子(各五分)
水二鐘,燈心二十根,煎八分,子與乳母同服。
【方歌】大連翹飲赤遊丹,歸芍防通滑蒡蟬,瞿麥石膏荊芥草,柴芩梔子共車前。
又方:消毒犀角飲
組成:犀角(鎊)防風(各一錢)甘草(生,五分)黃連(生,三分)
水二鐘,燈心二十根,煎四分,徐徐服之。
【方歌】消毒犀角飲黃連,防風甘草共和煎,赤遊丹毒啼驚搐,氣粗身熱服之安。
又方:五福化毒丹
組成:人參赤茯苓桔梗(各二兩)牙硝青黛黃連龍膽草(各一兩)甘草(生,五錢) 玄參朱砂(各三錢)
冰片(五分)共研細末,煉蜜為丸,如芡實大,金箔為衣。 每服一丸,薄荷、燈心煎湯化服。
【方歌】五福化毒清熱速,瘡瘤丹毒服即除,參苓桔草硝冰黛,黃連膽草玄參朱。
又方:如意金黃散(見腫瘍門)紫雪散(見舌部重舌)
胎瘤
【方歌】嬰兒初產患胎瘤,胎熱瘀血是根由,色紫漸大熟透刺,放出膿汁自可瘳。
【注】此證由胎前孕母積熱,以致胞熱,更兼血瘀滯結而成。
多生頭上及胸乳間,初如李核,漸大如饅,色紫微硬,漫腫不甚疼痛。
嬰兒初生即有者,候過滿月熟透,方可針之,放出赤豆汁或膿水汁,其腫即消。
初服五福化毒丹,兼貼黃連膏;潰貼生肌玉紅膏,生肌斂口。
若滿月後生者,必待膿鼓熟透針之。若瘤皮含血絲者,詳注於紅絲瘤。
方劑:五福化毒丹(見赤遊丹毒)黃連膏(見鼻部鼻瘡)生肌玉紅膏(見潰瘍門)
紅絲瘤
【方歌】嬰兒初生紅絲瘤,皮含血絲先天由,精中紅絲腎伏火,相傳患此終難瘳。
【注】此證一名胎瘤,發無定處,由小漸大,嬰兒落草,或一、二歲之間患之。瘤皮色紅,中含血絲,亦有自破者。
治法雖同胎瘤,但此患由先天腎中伏火,精有血絲,以氣相傳,生子故有此疾,終變火證,潰處亦難收斂。
胎〔斂〕瘡
【方歌】〔斂〕瘡始發頭眉間,胎中血熱受風纏,幹癢白屑濕淫水,熱極紅暈類火丹。
【注】此證生嬰兒頭項,或生眉端,又名奶癬。癢起白屑,形如癬疥,由胎中血熱,落草受風纏綿,
此系幹〔斂〕;有誤用燙洗,皮膚起粟,搔癢無度,黃水浸淫,延及遍身,即成濕〔斂〕。
俱服消風導赤湯,幹者抹潤肌膏;濕者用嫩黃柏頭末,與滑石等分撒之。膿痂過厚,再以潤肌膏潤之,
又有熱極皮膚火熱,紅暈成片,遊走狀如火丹,治法不宜收斂,只宜外發,宜服五福化毒丹,
亦以潤肌膏抹之;癢甚者,俱用烏雲膏搽之。乳母俱忌河海魚腥、雞、鵝、辛辣、動風、發物,緩緩自效。
方劑:消風導赤湯
組成:生地赤茯苓(各一錢)牛蒡(炒,研)白蘚皮金銀花南薄荷葉木通(各八分)黃連(酒炒)
甘草(生,各三分)燈心五十寸,水煎,徐徐服。
【方歌】消風導赤醫胎〔斂〕,疏風清熱蒡黃連,白蘚生地赤苓薄,銀花燈草木通甘。
又方:烏雲膏
組成:松香末(二兩)硫黃末(一兩)研勻,香油拌如糊,攤南青布下少半指厚,卷成條,線紮之;
再用香油泡一日,取出刮去餘油,以火點著一頭,下用粗碗接之,布灰陸續剪去,
取所滴藥油,浸冷水內一宿,出火毒抹之。
【方歌】烏雲膏搽胎〔斂〕瘡,油拌松香末硫黃,布攤卷紮香油泡,火燃去灰用油良。
又方:潤肌膏(見頭部白屑風)五福化毒丹(見赤遊丹毒)
痘癰
【方歌】痘癰毒留經絡中,發無定處腫不紅,留於肌肉為治易,結于骨節難成功。
【注】此證因出大痘,漿灌不足,以致毒漿不得透發,留結經絡之中,隨處可生。
小如李者為毒,大如桃者為癰,漫腫不紅,亦無焮痛,身熱多煩。若生單個者,毒在肌肉屬順,易治;
連發數處者,船小載重屬險;若結於骨節之間,或成對發出者,其毒已盛,潰破之後,滲洩氣血,不能斂口屬逆。
初發不可強消,俱宜服透膿散,外敷烏龍膏;膿熟針之,加味太乙膏貼之;
若氣血虛弱者,兼服保元湯。潰後潮熱全退,毒氣方淨,否則他處又發。忌生冷、硬面、發物。
方劑:保元湯
組成:人參白朮(土炒)當歸黃耆(各一錢)甘草(炙,三分)
生薑一片,紅棗肉二枚,水二鐘,煎八分,食遠服。
【方歌】保元湯補真元氣,脾胃虛弱服更宜,人參白朮炙甘草,當歸姜棗共黃耆。
又方:透膿散、烏龍膏(見腫瘍門)加味太乙膏(見潰瘍門)
葡萄疫
【方歌】葡萄疫同葡萄狀,感受癘疫鬱凝生,遍身發點青紫色,毒攻牙齒類疳形。
【注】此證多因嬰兒感受癘疫之氣,郁於皮膚,凝結而成。大、小青紫斑點色,狀如葡萄,發於遍身,惟腿脛居多;
甚則邪毒攻胃,以致牙齦腐爛,臭味出血,形類牙疳,而青紫斑點,其色反淡,久則令人虛羸。
初起宜服羚羊角散,久虛者宜服胃脾湯,米疳水漱口。以非疳散日擦四、五次即效。
近見中年之人下虛者,亦患此證,治法同前。
方劑:羚羊角散
組成:羚羊角(鎊)麥冬(去心)黃芩知母牛蒡子(炒,研)防風元參(各八分)甘草(生,二分)
水二鐘,竹葉十片,煎六分,食遠服。
【方歌】羚羊角散麥冬芩,知蒡防風草元參,葡萄疫發初宜服,煎加竹葉效如神。
又方:胃脾湯
組成:白朮(土炒)遠志(去心)麥冬(去心)沙參茯神陳皮(各六分)
五味子甘草(炙,各五分)水二鐘,煎六分,食遠服。虛弱自汗者,去沙參,加人參、黃耆各五分。
【方歌】胃脾湯治葡萄疫,日久虛添羸弱宜, 朮遠麥冬五味子,沙參甘草茯陳皮。
又方:非疳散
組成:冰片(四分)人中白(煅去臭氣,存性)五倍子(炒茶褐色,存性,各一兩)
共研細末;先用米泔水漱口,後擦此藥。
【方歌】非疳中白煅五倍,二味同研冰片兌,醫治諸疳患處擦,清熱止疼去臭穢。
胎驚丹毒
【方歌】胎驚丹毒面初生,形如水痘根微紅,時出時隱延頸項,繼發丹毒赤遊同。
【注】此證因孕母受驚,傳襲子胎。嬰兒初生之後,周歲以上,忽兩眼胞紅暈,面色青黯,煩熱夜啼,
或面如燕脂,此屬伏熱在內,散發於面,狀如水痘,根腳微紅,時出時隱,延及項項,繼發丹毒。
初用四聖散洗目,其形色順逆,治法皆同赤遊丹。
若此患延及胸乳,痰喘抽搐,此屬火毒攻裡,防變驚風,宜服百解散、五和湯救之。
方劑:四聖散
組成:木賊秦皮紅棗子燈心黃連(各五錢)共研粗末,每用二錢,水一鐘,煎七分,去渣,頻洗兩目。
【方歌】四聖散治熱毒侵,木賊秦皮棗燈心,再入黃連研粗末,煎湯去渣洗目頻。
又方:百解散
組成:幹葛(二兩五錢)升麻赤芍(二兩)甘草(生,一兩五錢) 黃芩(一兩)麻黃(炙,七錢五分)
肉桂(揀薄者,刮去粗皮,二錢五分)共研粗末,每服二錢,水一鐘,薑二片,蔥一根,煎七分,不拘時溫服。
【方歌】百解驚丹毒內攻,煎服不致變驚風,幹葛麻黃芩桂草,升麻赤芍共薑蔥。
又方:五和湯
組成:大黃枳殼(麩炒)甘草(炙,各七錢五分)赤茯苓當歸(酒洗,各五錢)
共研粗末,每服二錢,水一鐘,煎七分,不拘時服。
【方歌】五和甘草並當歸,赤苓枳殼大黃隨,驚丹延乳添抽搐,煎服火毒即刻推。
滯熱丹毒
【方歌】滯熱丹毒赤遊形,傷乳多食滯熱生,較之赤遊走緩慢,先宜消食次宜清。
【注】此證初發,形若赤遊丹,較之赤游丹遊走緩慢。因嬰兒乳食過多,不能運化,蘊熱于內,達於肌表而生。
發熱面赤,口酸,舌有黃胎,宜服保和丸,先消食滯。若唇焦便秘者,宜一撚金服之,
丹毒仍作者,宜犀角散服之。其餘治法,俱按赤遊丹。
方劑:保和丸
組成:白茯苓半夏(制)山查肉神曲(炒,各一兩)陳皮蘿蔔子(炒)
連翹(去心)上研細末,粥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白滾水化下。
【方歌】保和丸用茯苓夏,陳皮蘿蔔子山查,神曲連翹丸水服,能消乳積效堪嘉。
又方:一撚金
組成:人參大黃黑醜白醜檳榔(各等分)共為細末,每服一字,蜜水調下。
【方歌】一撚金醫食火積,唇焦便秘服通利,大黃黑白醜人參,檳榔為末須加蜜。
又方:犀角散
組成:犀角屑升麻防己山梔樸硝黃芩黃耆(各一錢)牛黃(五分)上為細末,每服五分,竹葉煎湯調下,量兒加減用之。
【方歌】犀角散治丹毒赤,升麻防己共山梔,硝芩黃耆牛黃末,竹葉湯調服無時。
嬰兒瘡瘍
【方歌】嬰兒瘡瘍乳火成,因食厚味滯火凝,更兼六淫氣感受,腫潰治法按疽癰。
【注】凡嬰兒生瘡瘍小癤,多由乳母七情之火,或過周歲能飲食者,由過食幹焦厚味,而生滯火,
更兼六淫之氣感受,皆能成之。但發表、攻裡、托裡、消毒等法,及腫潰外治,俱按癰疽腫瘍、潰瘍門。
嬰兒純陽,火證居多,非峻劑不能勝其病,但肌體臟腑柔脆,應效即止,不可過劑。
垂癰
【方歌】嬰兒垂癰上腭生,喉前結腫色紅疼,積熱凝結宜刺破,服五福丹抹冰硼。
【注】此證生於喉前上腭,下垂如珠,紅腫脹痛,不能吮乳。三、四日後,宜用針刺一、二分,放出膿血,
其腫痛即減。由積熱凝結而成,宜服五福化毒丹,兼用冰硼散,抹於癰處,日三抹之。乳母常忌魚腥、辣物。
方劑:五福化毒丹(見赤游單毒) 冰硼散(見口部鵝口瘡)
胎風
【方歌】胎風初起皮色紅,狀如湯潑火燒同,證由孕母多積熱,清胃湯服即有功。
【注】此證又名胎赤,嬰兒初生,身熱皮紅,狀如湯潑火燒,由孕母過食辛香熱物,以致脾胃積熱。
乳母宜服清胃湯 ,嬰兒亦飲少許,外皮焮赤,用煅石膏研細敷之。
如無焮赤,乃孕母脾虛,用粳米粉敷之。若兒大能食米麵,身熱皮紅者,系腑熱內蒸,濕氣外乘之故,即名玉爛瘡。
宜如意金黃散,蜜水調敷,內服導赤湯即效。
方劑:清胃湯(見齒部牙衄)如意金黃散(見腫瘍門)導赤湯(見口部口衄)
臍瘡
【方歌】臍瘡兒臍破水傷,草紙燒灰敷最良,久而不愈風邪襲,恐發風癇緊緊防。
【注】此證由水濕傷臍所致。若久不愈,則發抽搐,又因風邪外襲也,恐變風癇。
宜大草紙燒灰敷之,或加枯礬;或再加龍骨燒上等分,入麝香少許,撒之即效。
臍突
【方歌】臍突胎中積熱生,總由孕母失調停,兒臍突出腫赤大,宜清母子即臍平。
【注】此證兒臍突出,赤腫虛大是也。由孕母失于調停,兒在腹胎,受母積熱,既生之後,兒臍即腫。
宜清母子之熱,兒臍不必敷治,恐反為害。如旬日外,兒臍忽腫,如吹不赤,撚動微響,或驚悸作啼者,
宜用白芍藥湯加薏苡仁,令兒服之,外以外消散敷之即愈。
方劑:白芍藥湯
組成:白芍(酒炒,一兩)澤瀉(五錢)甘草(生,一錢二分)肉桂(揀薄者刮去粗皮,一錢)
共研粗末,每用二錢,水一鐘,煎四分,空心頻服。臍下痛加鉤藤一錢,生薑一片,食鹽五厘。
【方歌】白芍藥湯澤瀉甘,再加肉桂共粗研,專醫臍腫驚啼叫,空心煎服醫二錢。
又方:外消散
組成:大黃牡蠣(煅,各五錢)樸硝(二錢) 共研細末,用活田螺數十枚,洗淨,
再以清水半盆養之,過宿取田螺清水,調藥敷於患處,其螺仍放水中,勿害,方效。
【方歌】外消散敷臍突冒,大黃煅牡蠣樸硝,活田螺用清水泡,過宿取水將藥調。
陰腫
【方歌】陰腫之證小兒生,久坐陰濕寒氣凝,或因怒叫氣結閉,寒熱虛實擇可行。
【注】此證即古名脫囊。由久坐陰濕之地,為寒氣所凝而成;
間或有因怒叫氣閉,結聚于下而成者,俱宜用桃仁丸主之。
若寒氣客于厥陰、少陰者,則陰囊腫痛,腹痛冷汗,引縮二子入腹,痛止方出,謂之內吊,宜烏梅散、勻氣散主之。
有陰莖全縮不見,或不縮而陰囊腫大光亮,不燥不疼者,肝腎氣虛也,宜橘核煎湯,調勻氣散服之。
囊腫及四肢俱腫,二便不利者,膀胱蘊熱,風熱相乘也,宜白牽牛散主之。
若女兒陰戶腫脹者,心熱相傳也,宜導赤湯服之,或五苓散用薏苡、車前子煎湯調服。
外治法,但敷立消散,甚效。
方劑:桃仁丸
組成:桃仁(去皮、尖,炒微黃,七錢五分)白蒺藜(微炒,去刺)桂心丹皮(各五錢)
黑牽牛(頭末,二錢五分)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黍粒大。每服十丸,黃酒送下。
【方歌】桃仁丸逐陰腫疾,怒氣閉結或濕襲,蒺藜牽牛桂丹皮,研末蜜丸如黍粒。
又方:烏梅散
組成:烏梅肉甘草(半生,半炙)元胡索(各五錢)鉤藤鉤乳香沒藥(各二錢五分)
共搗粗末,每服二錢,水一鐘,煎七分服。
【方歌】烏梅散用乳香沒,鉤藤甘草元胡索,陰囊腫兼腹中疼,煎服必先研粗末。
又方:勻氣散
組成:桔梗(炒,二兩)陳皮(去白,一兩)茴香(炒)縮砂仁(炒,各五錢)
甘草(炙,四錢)薑炭(二錢五分)共研細末,每服五分或一錢,白滾水調下。
【方歌】勻氣散因外寒侵,陰囊腫痛汗淋淋,桔梗陳皮甘草炙,茴香薑炭縮砂仁。
又方:白牽牛散
組成:白牽牛(半生,半熟)甘草(炙)橘紅白 朮(土炒)
桑白皮木通(各一錢)水煎服。
【方歌】白牽牛散草橘紅,白朮桑白皮木通,陰囊相兼四肢腫,能逐膀胱熱結壅。
又方:五苓散
組成:白朮(土炒)赤茯苓(各一錢五分)豬苓澤瀉(各一錢)桂心(五分)水煎服。
【方歌】五苓白 朮桂心加,赤茯苓除心火邪,豬苓澤瀉能分利,調和臟腑效堪誇。
又方:立消散
組成:赤小豆風化硝赤芍枳殼(麩炒)商陸(俱不宜見火,曬乾,共研為末,各五錢)
用側枯葉煎湯,候冷調敷腫處。
【方歌】立消陰囊腫痛注,因受風寒濕熱毒,赤小豆與風化硝,芍枳同研加商陸。
又方:導赤湯(見口部口糜)
脫肛
【方歌】小兒脫肛肺虛源,補中益氣湯居先,腫硬作痛除積熱,臓毒翻肛臓連丸。
【注】此證由小兒氣虛,肛脫於外,用補中益氣湯加羌活、白芍、煨薑主之。
如腫硬疼痛者,有濕熱在內,當用清熱除濕之劑以清之。若生臓毒,肛門翻出者,以臓連丸為主。
外治以五倍子、老蔥頭、樸硝煎湯洗之。腫用坎宮錠子塗之,俱效。
方劑:補中益氣湯(見潰瘍門)臓連丸(見臀部痔瘡門)坎宮錠子(見腫瘍門)
肛門作癢
【方歌】肛門作癢系蟲傷,下唇必生小白瘡,九味蘆薈丸與服,外撒銅綠共雄黃。
【注】此證系小兒肛門作癢,由蟲蝕也。視其下唇內,必生小白瘡;或耳之前後,結小核如串珠者是也。
書曰:下唇有瘡,蟲蝕其肛,宜用蘆薈丸服之。外用雄黃、銅綠等分為末,撒之即效。
方劑:蘆薈丸(見齒部牙衄)
遺毒
【方歌】遺毒稟受結胎先,無皮身赤未易痊,肌膚紅點次斑爛,染受尚可稟毒難。
【注】此證系先天遺毒於胞胎,有稟受、染受之分。
稟受者由父母先患楊梅,而後結胎元,嬰兒生後,則周身色赤無皮,毒攻九竅,以致爛斑,患此難愈,百無一生。
染受者,乃先結胎元,父母後患楊梅,毒氣傳於胎中,嬰兒既生,則頭上坑凹,肌膚先出紅點,
次發爛斑,甚者毒攻口角、眼眶、耳鼻,及前陰、穀道破爛。
初宜人中黃細末三五分,土茯苓煎湯調稠,日用二三服。腫用太乙紫金錠散水磨塗之。
破爛者用黃柏蜜炙為末撒之,幹用香油調搽。投藥應效者,後服二黃散,十中可保三四。
若毒延遍身,日夜多啼,不吃乳食者,屬毒甚氣微,終難救治。
方劑:二黃散
組成:胡黃連山慈茹(各二錢)甘草(生,一錢五分)牛黃(七分)上為細末,每服三分,蜜湯調服。
【方歌】二黃散治遺毒方,胡連甘草共牛黃,山慈菇研為細末,每服三分加蜜湯。
又方:太乙紫金錠(見胸部脾發疽)
痘裡夾癭
【方歌】痘裡夾癭生頸項,形如桃李瓜棗狀,證兼身熱多渴煩,痰氣凝結致此恙。
【注】此證結於頸項,或生耳後腋下,形如桃李棗瓜,身熱煩渴,由痰氣凝結所致。
痘初起即發癭者,治宜托裡、消痰、解毒,如木通、桔梗、生地、甘草、蟬蛻、芍藥、荊芥等藥,缺一不可;
若芩連等藥,及耗爍之劑,俱不可用。若痘發在三四日而作癭者,則毒隨痘泄,毒隨痘灌,自可挽全而無害,
宜服三消散。倘斯時紅腫,將膿一潰,則元氣泄,而痘漿必不能充灌;
乘未潰時,急用黃耆衛元湯補之。若痘至七八日,灌漿時而發癭者,沖和飲子主之。
若痘瘡苔蠟色而作癭者,宜消毒兼保元氣;潰後宜生肌玉紅膏貼之。
方劑:三消散
組成:當歸赤芍天花粉甘草牛蒡子(炒,研)白茯苓生地黃紅花蟬蛻(去足、翅)木通半夏(制,各八分)
水二鐘,燈心二十根,煎六分服。
【方歌】三消痘發三四日,痰凝結癭須當治,歸芍天花甘蒡苓,生地紅蟬通夏制。
又方:黃耆衛元湯
組成:黃耆人參當歸桔梗紅花甘草(炙)白芍(酒炒)防風(各一錢)水煎,不拘時服。
【方歌】黃耆衛元癭腫起,已潰未潰急補之,人參歸桔紅花草,防風芍藥服無時。
又方:沖和飲子
組成:麥門冬(去心)人參桔梗當歸黃耆柴胡白芍(酒炒)白茯苓天花粉荊芥防風連翹(去心)
白朮(土炒,各七分)水煎服。
【方歌】沖和飲子麥門冬,參桔歸耆柴芍苓,花粉荊防翹白朮,痘發七天痰氣凝。
又方:生肌玉紅膏(見潰瘍門)
痘疔
【方歌】痘疔不與痘瘡同,俗呼賊痘是其名,色紫黯黑硬如石,諸證蜂起難灌膿。疔有多般須宜記,再審何處發其形。
捲簾疔生舌根底,大小不一最易明。火珠疔生鼻孔內,闐塞噴火面赤紅。眼沿生疔名忘汲,腫如封蛤熱煩增。
豢虎疔於耳內見,腎毒攻耳致成形。燕窩疔生兩腋下,面赤譫語更腫疼。注命疔生足心裡,紫筋直透足股中。
透腸疔在肛內發,痛如錐刺一般同。驪龍疔生尿孔內,身熱譫語便不通。法按疔名施醫治,自然諸證悉能平。
【注】此證名多,治不一法。痘生五六日間,或三五枚,或六七枚,雜于諸痘之間,
其色紫黯,甚則黑硬如石,有此以致諸證蜂起,不能灌膿。
如捲簾疔生於舌根底,小如黑豆,大似葡萄,令兒舌卷喉痛,急用銀鉤鉤破,去淨惡血,
隨以苦茶漱口,搽拔疔散,再以冰片、硼砂、青黛、黃連、薄荷、荊芥、炒僵蠶共為細末,吹用。
火珠疔生於鼻孔內,闐塞噴火,面赤眼紅,亦用銀鉤鉤破,用黃連膏加冰片,滴入鼻孔,內服瀉金散。
忘汲疔生於眼沿,腫如封蛤,煩熱而紫,宜挑破用燕脂嚼汁點之,兼蒲公英、菊花煎湯洗之。
豢虎疔生於耳內,于膿成之時,宜挑破搽拔疔散。
燕窩疔生於腋下,腫硬面赤譫語,如疔在左腋潛注,則右體之痘沈伏失色,右亦如之,亦挑破去其根,
用拔疔散搽之,服消毒飲子。注命疔生兩足心,腫硬如錢、如豆、如椒,有紫筋直透足股,挑之去淨惡血,
用田螺水點之,次用慎火草綠豆浸脹,搗爛敷之。透腸疔生肛門旁,在六七朝腫硬如錐,挑之,
銀花、防風煎湯令洗之,次用輕粉、珍珠、冰片、白蘞末塗之,內服黃連解毒湯。
驪龍疔生尿孔內,於五六朝身熱、譫語、眼翻、肢厥、腹脹、小水閉澀,
急用蟾酥、牛黃、冰片、麝香研末,次用黃連細茶濃煎,候冷取半匙調末,以細軟稻心蘸之,送入孔內,服消毒飲子甚效。
方劑:瀉金散
組成:犀角(鎊)牛蒡子(炒,研)紅花生地桔梗赤芍紫蘇甘草(生,各一錢)水煎服。
【方歌】瀉金散治火毒疔,面赤眼紅鼻內疼,犀蒡紅花生地桔,赤芍紫蘇甘草生。
又方:消毒飲子
組成:白茯苓生地連翹(去心)牛蒡子(炒,研)紅花甘草(生)
犀角(鎊)木通赤芍(各一錢)燈心二十根,水煎服。
【方歌】消毒飲子苓生地,翹蒡紅花甘草犀,木通芍藥燈心共,善卻疔毒火證宜。
又方:拔疔散(見齒部牙疔)黃連膏(見鼻部鼻瘡)田螺水(見臀部)黃連解毒湯(見耳部黑疔)
痘裡發丹
【方歌】痘裡發丹因熱極,宜施涼血散毒劑,塗抹內服量寒涼,外用化斑湯浴洗。
【注】此證由內熱甚極而成,內宜服生地、牛蒡、芍藥、甘草、木通、荊穗等藥,其毒自消。
腫痛者加柴胡、羌活;頭頂盛者,毒湊上焦也,宜用炒黃連、柴胡、甘草、車前子、梔子等藥。
外用化斑解毒湯洗浴,量服寒涼藥及豬膽、京墨、冰片塗抹。丹之形色,與赤遊丹毒參考。
方劑:化斑解毒湯(見肋部內發丹毒)
痘爛
【方歌】痘爛浸淫無完膚,水淬茶葉帶濕鋪,上隔草紙令兒臥,一夜膿幹爛即除。
【注】此證系出痘破爛,身無完膚,膿水浸淫,沾粘衣服,宜用茶葉揀去梗,入滾水一炸,即撈起;
再揀去梗,濕鋪床上,上隔草紙,令兒臥之,一夜膿幹甚效。
痘風瘡
【方歌】痘風瘡生先作癢,次延成片水浸淫,痘後遇風甚成癩,麥錢散搽效可申。
【注】此證由痘後遇風所致。先發細瘡作癢,次延成片,脂水漸長浸淫,宜滲濕救苦散搽之,兼避風、戒口;
甚者,搔癢毒水浸淫,肌無完膚,即成痘癩,急用十全大補湯大補氣血,兼散風苦參丸以清熱解毒,二方合而服之。
外塗麥錢散甚效。
方劑:滲濕救苦散
組成:蜜陀僧滑石(各二兩)白芷(五錢)上研細末,幹用白蜜調搽,濕則幹撒。
【方歌】滲濕救苦散白芷,蜜陀僧研入滑石,痘風瘡起癢成片,白蜜調搽可去之。
又方:麥錢散
組成:小麥(炒焦,存性,一合)硫黃(四錢)白砒(一錢) 共研細,又加煙膠末八錢,枯礬末、
川椒末各三錢,共和勻。先以蔥湯洗淨患處,香油調塗,油紙蓋紮,三日一換。
【方歌】麥錢痘風成癩恙,小麥炒加砒硫黃,次入煙膠枯礬末,川椒香油調上良。
又方:十全大補湯(見潰瘍門)散風苦參丸(見發無定處癬)
逐日人神所在不宜針灸歌
【方歌】人神走注須當記,足大指兮屬初一,外踝二日股內三,四日在腰五日寄,六手七日內踝存,
八腕九尻腰背十,十有一日鼻柱間,十二日兮在髮際,十三注於牙齒中,十四常在胃脘聚,
遍身十五十六胸,十有七日氣沖集,十八股內足十九,二十日在內踝麗,二十一日手小指,
念二外踝神所寓,肝及足兮二十三,在手陽明念四日,二十五日足陽明,念六在胸念七膝,
二十八日伏于陰,念九即在膝脛室,三十日兮在足跌,人神所在刺灸忌。
十二時人神歌
【方歌】子踝醜腰寅在目,卯面辰頭巳手屬,午胸未腹申在心,酉背戍頭亥股續。
十二支日人神所在歌
【方歌】子不治頭君須認,醜日腰耳寅胸應,卯日鼻脾辰膝腰,巳手午心真快捷方式,
未頭手足申頭背,酉行膝背同其類,戍日在陰頭面間,亥日遊行頭頸位。十二支神禁灸歌,男除女破應該會。
十 干日不宜用針,犯之病多反復
【方歌】甲不治頭乙耳喉,丙肩丁背與心求;戊巳腹脾庚腰肺,辛膝壬當腎脛收,癸日不宜針手足,十幹不犯則無憂。
九宮尻神歌
【方歌】尻神所在有根由,坤內外踝聖人留,震宮牙口膞膞宜記,巽位還居乳口頭,
中宮肩骨連尻骨,面目從幹上游,手膊兌宮難砭灸,艮宮腰項也須休,離膝肋脅針難下,
坎肘還連肚腳求,為醫精曉尻神歌,萬病無干禁忌憂。
方劑:升打靈藥固罐法
組成:宜用陽城罐,將罐〔槁〕熱,搗大蒜於罐外遍擦之,再〔槁〕再擦,如是三四次;
次以薑醋入罐內蕩之煮之,以幹為度;次用黃土二分、煤灰二分,
以馬毛以鹽水合之,固罐一指厚,陰乾,裂縫再固,必要完固聽用。
又方:升打靈藥封罐口法
組成:入藥畢,蓋鐵盞,用鐵絲〔金攀〕畢;用石膏、無名異等分,食鹽減半俱煅過,為極細末,醋調成膏;
次加炭火二三塊於盞內,燒盞熱,以筆蘸藥周圍塗之,隨幹隨塗,以口平為率。
一用石膏生、白礬、食鹽三味等分為末,水調塗之如前。
又方:煉金頂砒法
組成:用鉛一斤,小罐內炭火煨化,投白砒二兩於化烊鉛上,煉煙盡為度,取起冷定,打開,
金頂砒結在鉛面上,取下聽用。
又方:制寒食麵法
組成:用白曲一斤,外再以麵半斤,水調稠厚,趕成薄片二塊,將前麵包合于內,周圍捏緊;
于清明正日蒸熟,掛透風處陰乾,用面包藏,勿經女手,愈久愈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