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氣、血、津液

 

精、氣、血、津液學說中的精、氣概念,與中國古代哲學的精、精氣、氣範疇有著密切的關係:

但哲學上的精、精氣、氣範疇是標示世界本原的物質存在,是抽象的概念:

而精、氣、血、津液學說中的精、精氣、氣則是醫學科學中的具體物質概念。

 

在精、氣、血、津液學說中,精、氣、血、津液等雖然是生命的基本物質,屬於生命科學的具體物質概念:

但是.我們理解其內涵時。必須按中國傳統的有體有用,體用如——的思維模式來認識,

把精、氣、血、津液理解為實體及其作用、功能、屬性的辯證統一精,氣、血、津液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

 

基本物貢:

 

精,乏指人體內一切有用的精微物貢;

氣,是人體內活力很強,運行不息.無形可見的極細微物質。既是人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機體生命活動的動力;

血,是紅色的液態物質;津液。是人體內的正常水液的總稱:精、氣、血、津液,

既是臟腑經絡及組織器官生理活動的產物,又是臟腑經絡及組織器官生理活動的物質基礎。

 

精:氣.血、津液是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其運動變化規律也是人體生命活動的規律

精:氣:血、津液的生成和代謝,有賴於駐腑經絡受組織器官的生理活動,

而臟腑經絡及組織器官的生理活功,又必須依靠氣的推動、溫煦等作用.精、血、津液的滋養和濡潤,

因此,精、氣,血、津液與臟腑經絡及組織器官的生理和病理有著密切關係。

 

氣與精、血、津液分陰陽.則氣為陽。陽氣動,具有推動、溫煦等作用,宣運行不息而;

宜郁滯;精、血、津液為陰,陰主靜,具有滋養、濡潤作用,宜寧謐、秘藏而不宜妄泄。

 

生命物質雖有精、氣、血、津液之分,怛皆本源於氣:故曰:「人有精、氣、津、液,立、脈.余意以為—氣耳」,

《靈樞.決氣》:氣聚而成形,散而無形—氣與精,血液.津液相對而言.則氣無形。

而精、血、津液有貢:氣與精、血、津液的相互化生與轉化,體現了在生命活動中,形化為氣。

 

氣化為形,形氣相互轉化的氣化過程:精血同源、津血同源,精、津液化而為血,血涵蘊精與津液:

故中醫學對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又常以氣血既稱,強調「人之生。

以氣血為本;人之病,未有不先傷其氣血者」《婦人良方.調經門》「氣血者.人之所賴以生者也」

(《醫宗必讀.古今元氣不同論》)。

 

氣和血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兩大基本物貢,氣之與血,異名同類.兩相維附,氣非血不和,血非氣不運:

但「氣為主,血為輔, 氣為重,血為輕」《醫學真傳.氣血》):

「氣血俱要,而補氣在補血之先,陰陽並需,而養陽庄滋陰之上」《醫宗必讀.水火陰陽論》):

人之生死由乎氣.氣之為用,無所不生,一有不凋,則無所不病、氣有不調之處即病本所在之地,

故治病以氣為首務:所謂「行醫不識氣,治病何從據,堪笑道中人,未到知音處」(《景岳全書.諸氣》引王應震語)。

 

精,氣、血、津液學說,以氣血為要。而氣血之中,尤以氣為最。

 

 

一、精的基本概念

 

(一)精的哲學含義

 

中醫學精、氣、血、津液學說中精的概念,濫觴於中國古代哲學氣一元論中的「精氣說」。

在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發展史上,在氣的概念的演變過程中,

以《管子》為代表將氣範疇規定為精、精氣,提出了精氣說,認為精氣是最細微而能變化的氣,

是最細微的物質存在,是世界的本原,是生命的來源。

 

《管子》精氣說中的精、精氣與氣一元論的氣範疇的含義同義。

精、精氣即是氣,是形成天地萬物和人類的精微物質,是最細微的物質存在。

精氣說是一種接近原子論的唯物主義思想。

 

(二)精的醫學含義

 

精(精氣)在中醫學上,其義有五:

 

1.精泛指構成人體和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夫精者,身之本也」(《素問.金匱真言論》)。

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後天之精。稟受於父母,充實於水谷之精,而歸藏於腎者,謂之先天之精;

由飲食物化生的精,稱為水谷之精。 水谷之精輸布到五臟六腑等組織器官,便稱為五臟六腑之精。

泛指之精又稱為廣義之精。

 

2精指生殖之精,即先天之精。系稟受於父母,與生俱來,為生育繁殖,構成人體的原始物質。

兩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謂精」(《靈樞.決氣》)。生殖之精又稱為狹義之精。

 

3精指臟腑之精,即後天之精臟腑之精來源於攝入的飲食物,通過脾胃的運化及臟腑的生理活動,

化為精微,並轉輸到五臟六腑,故稱為五臟六腑之精

 

4.精是指精、血、津、液的統稱,「精有四:曰精也,曰血也,曰津也,曰液也」(《讀醫隨筆.氣血精神論》)。

     實為生命物質氣、血、精、津、液的概稱。

 

5.精指人體正氣。「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素問.通評虛實論》),

「邪氣有微甚,故邪盛則實;正氣有強弱,故精奪則虛」(《類經.疾病類》)。

 

總之,在中醫學的精、氣、血、津液學說中,精或稱精氣是一種有形的,多是液態的精微物質。

其基本含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廣義的精,泛指構成人體和維持生命活動的精微物質,包括精、血、津、液在內。

狹義的精,指腎藏之精,即生殖之精,是促進人體生長、發育和生殖功能的基本物質。

 

二、精的生成

 

人之精根源於先天而充養於後天,「人之始生,本乎精血之原;人之既生,由乎水谷之養。

非精血,無以充形體之基;非水谷,無以成形體之壯」(《景岳全書.脾胃》)。從精的來源言,則有先天與後天之分。

 

(一)先天之精

 

「人始生,先成精』』(《靈樞.經脈》),「精合而形始成,此形即精,精即形也」(《景岳全書.小兒補腎論》)。

父母生殖之精結合,形成胚胎之時,便轉化為胚胎自身之精,此既稟受於父母以構成臟腑組織的原始生命物質。

「胎成之後,陽精之凝,尤仗陰氣護養。故胎嬰在腹,與母同呼吸,共安危」(《幼幼集成》)。

胚胎形成之後,在女子胞中,直至胎兒發育成熟,全賴氣血育養。

胞中氣血為母體攝取的水谷之精而化生。

因此,先天之精,實際上包括原始生命物質,以及從母體所獲得的各種營養物質,主要秘藏於腎

 

(二)後天之精

 

胎兒月足離懷,出生之後,賴母乳以長氣血,生精神,益智慧。

「婦人乳汁沖任氣血所化』』(《景岳全書.婦人規下》)。脾胃為水谷之海,氣血之父。

「水谷之精氣為營,悍氣為衛,營衛豐盈,灌溉諸臟。

為人身充皮毛,肥腠理者,氣也;潤皮膚,美顏色者,血也。

所以水谷素強者無病』』(《幼幼集成》):「以人之稟賦言,則先天強厚者多壽,先天薄弱者多夭。

 

三、精的功能

 

精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精微物質,其生理功能如下。

 

(一)繁衍生殖

 

生殖之精與生俱來,為生命起源的原始物質,具有生殖以繁衍後代的作用。

這種具有生殖能力的精稱之為天癸。男子二八天癸至,精氣溢瀉;女子二七而天癸至,月事應時而下。

精盈而天癸至,則具有生殖能力。男女媾精,陰陽和調,胎孕方成,故能有子而繁衍後代:

俟至老年,精氣衰微,天癸竭而地道不通,則喪失了生殖繁衍能力。

 

(二)生長發育

 

人之生始於精,由精而成形,精是胚胎形成和發育的物質基礎。

人出生之後,猶賴月精的充養,才能維持正常的生長發育。

隨著精氣由盛而衰的變化,人則從幼年而青年而壯年而步入老年,呈現出生長壯老已的生命運動規律;

這是臨床上補腎以治療五軟五遲等牛—長發育障礙和防治早衰的理論依據。

 

(三)生髓化血

 

腎藏精,精生髓.腦為髓海。

故腎精充盛,則腦髓充足而肢體行動靈活,耳目聰敏。

精盈髓充則腦自健,腦健則能生智慧,強意志,利耳目,輕身延年。

故防治老年性痴呆多從補腎益髓人手。「腎生骨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髓居骨中,骨賴髓以養。腎精充足,則骨髓充滿,骨骼因得髓之滋養而堅固有力,運動輕捷。

齒為骨之餘,牙齒亦賴腎精生髓而充養,腎精充足則牙齒堅固而有光澤。

 

(四)濡潤臟腑

 

人以水谷為本,受水谷之氣以生:飲食經脾胃消化吸收,轉化為精:

水谷精微不斷地輸市到五臟六腑等全身各組織器官之中,起著滋養作用,維持人體的正常生理活動。

其剩餘部分則歸藏於腎,儲以備用:腎中所藏之精,既貯藏又輸泄,如此生生不息。

「腎者,主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臟盛乃能泄,是精藏於腎而非王於腎也。

 

一、氣的基本概念

 

天人關係問題是中國古代哲學,特別是《內經》時代哲學領域激烈爭論的重大問題之一,

中醫學從天地大宇宙,人身小宇宙的天人統一觀出發,用氣範疇論述了天地自然和生命的運動變化規律。

 

(一)氣的哲學含義

 

氣是一種至精至微的物質,是構成宇宙和天地萬物的最基本元素。

運動是氣的根本屬性,氣的勝復作用即氣的陰陽對立統一,是物質世界運動變化的根源。

氣和形及其相互轉化是物質世界存在和運動的基本形式,天地萬物的發生、發展和變化,皆取決於氣的氣化作用。

 

(二)氣的醫學含義

 

中醫學從氣是宇宙的本原,是構成天地萬物的最基本的元素這一基本觀點出發,

認為氣是構成人體的最基本物質,也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

 

生命的基本物質,除氣之外,尚有血、津液、精等,但血、津液和精等均是由氣所化生的。

在這些物質中,「精、氣、津、液、血、脈,無非氣之所化也」(《類經.臟象類》)。

所以說,氣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

 

1.氣是構成人體的最基本物質:

關於人的起源和本質,中醫學認為,人和萬物都是天地自然的產物。

要探討人的起源和本質,必須首先研究人在宇宙中生存的場所和與人關係最為密切的自,然環境。

「善言人者,求之於氣交……」,「何謂氣交?……上下之位,氣交之中,人之居也」(《素問.六微旨大論》)。

氣交是人生活的場所,是下降的天氣和上升的地氣相互交匯的地方。

在這裡,由於陰陽的運動變化,有四季之分,寒暑之別,既有天之六氣的影響,又有地之五行生剋的作用。

人就是生活在這樣的地點、環境之中。

 

氣是一種至精至微的物質,是構成自然萬物的原始材料。

人和自然萬物一樣,也是天地自然之氣合乎規律的產物。因此,氣也是構成人體生命的最基本物質。

 

精(精氣)是生命的基礎。

在中醫學中,精氣(精)的醫學含義,則泛指天地陰陽五行之氣內化於人體之中而形成的,

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精微物質,包括先天之精和後天之精。

在論述生命的形成時,精氣則特指生殖之精和與生俱來的生命物質,是人體生命的基礎。 

其具體過程為「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骨為干,脈為營,筋為剛,肉為牆,

皮膚堅而毛髮長,穀人於胃,脈道以通,血氣乃行」(《靈樞.經脈》),

「血氣已和,營衛已通,五臟已成,神氣舍心,魂魄畢具,乃成為人」(《靈樞.天年》)。

 

男女生殖之精稱為天癸,天癸既充,精氣溢瀉,月事以時下,男女相合,兩精和暢,陰陽交媾,胎孕乃成。

父母之精合而成形,由胚胎而形成軀體的腦髓、骨骼、血脈、筋肉、皮膚、毛髮、五臟六腑。

隨著人身形體的形成,新的生命活動也就開始了,人的生命機能亦隨之產生了。

 

2氣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 氣化作用是生命活動的基本特徵。

人的生命機能來源於人的形體,人的形體又依靠攝取天地自然界的一定物質才能生存。

生命活動是物質自然界的產物,人類必須同自然界進行物質交換,才能維持生命活動

「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五氣人鼻,藏於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聲能彰。

五味人口,藏於腸胃,味有所藏,以養五氣,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素問.六節臟象論》)。

氣與味(味由氣化生,味亦是氣),即空氣、水、食物經口鼻進人人體後,

經過一系列的氣化過程轉化為機體各部分的生命物質(五臟六腑之精氣)和生命機能。 

 

 

二、氣的生成

 

人體之氣,就生命形成而論,「生之來謂之精」,

有了精才能形成不斷發生升降出入的氣化作用的機體,則精在氣先,氣由精化。

其中,先天之精可化為先天之氣;後天之精所化之氣與肺吸人的自然界的清氣相合而為後天之氣。

先天之氣與後天之氣相合而為人體一身之氣。 

人體的氣,源於先天之精氣和後天攝取的水谷精氣與自然界的清氣,通過肺、脾胃和腎等臟腑生理活動作用而生成。

 

(一)氣的來源

 

構成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氣,其來源有二。

 

1.先天之精氣:

這種精氣先身而生,是生命的基本物質,稟受於父母,故稱之為先天之精。

 

2.後天之精氣:

後天之精包括飲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和存在於自然界的清氣。

因為這類精氣是出生之後,從後天獲得的,故稱後天之精。

氣由精化,後天之精化而為後天之氣。

 

(二)生成過程

 

人體的氣,從其本源看,是由先天之精氣、水谷之精氣和自然界的清氣三者相結合而成的。

氣的生成有賴於全身各臟腑組織的綜合作用,其中與肺、脾胃和腎等臟腑的關係尤為密切。

 

1.肺為氣之主:

肺為體內外之氣交換的場所,通過肺的呼吸吸人自然界的清氣,呼出體內的濁氣,實現體內外之氣的交換。

通過不斷的呼濁吸清,保證了自然界的清氣源源不斷地進人體內,參與了人體新陳代謝的正常進行。

 

肺在氣的生成過程中主要生成宗氣。

人體通過肺的呼吸運動,把自然界的清氣吸人於肺,與脾胃所運化的水谷精氣,

在肺內結合而積於胸中的上氣海(膻中),形成人體的宗氣。

「夫合先後(指先天之氣和後天之氣——作者注)而言,即大氣之積於胸中,

司呼吸,通內外,周流一身,頃刻無間之宗氣者是也」(《醫宗金鑒.刪補名醫方論》)。

 

宗氣走息道以行呼吸,貫心脈而行氣血,通達內外,周流一身,以維持臟腑組織的正常生理功能,

從而又促進了全身之氣的生成。

 

2.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 胃司受納,脾司運化,一納一運,生化精氣。

脾升胃降,納運相得,將飲食化生為水谷精氣, 靠脾之轉輸和散精作用,把水谷精氣上輸於肺,

再由肺通過經脈而布散全身,以營養五臟六腑、 四肢百骸,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

脾胃為後天之本,在氣的生成過程中,脾胃的腐熟運化功能尤為重要。

 

3.腎為生氣之源:腎有貯藏精氣的作用,腎的精氣為生命之根,生身之本。

腎所藏之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後天之精。先天之精是構成人體的原始物質,為生命的基礎。

後天之精,又稱五臟六腑之精,來源於水谷精微,由脾胃化生並灌溉五臟六腑。

實際上,先天之精和後天之精在腎臟中是不能截然分開的。

 

三、氣的功能

 

氣,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它對於人體具有十分重要的多種生理功能。

故曰:「氣始而生化,氣散而有形,氣布而蕃育,氣終而象變,其致一也」(《素問.五常政大論》)。

「氣者,人之根本也」(《難經.八難》)。

「人之生死,全賴乎氣。氣聚則生,氣壯則康,氣衰則弱,氣散則死」(《醫權初編》)。

氣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推動作用

 

氣的推動作用,指氣具有激發和推動作用。

氣是活力很強的精微物質,能激發和促進人體的生長發育以及各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的生理功能,

能推動血液的生成、運行,以及津液的生成、輸布和排泄等。

 

(二)溫煦作用

 

氣的溫煦作用是指氣有溫暖作用,故曰「氣主煦之」(《難經.二十二難》)。

氣是機體熱量的來源,是體內產生熱量的物質基礎。

其溫煦作用是通過激發和推動各臟腑器官生理功能,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來實現的。

氣分陰陽,氣具有溫煦作用者,謂之陽氣。

具體言之,氣的溫煦作用是通過陽氣的作用而表現出來的。「人體通體之溫者,陽氣也」(《質疑錄》)。

 

(三)防禦作用

 

氣的防禦作用是指氣護衛肌膚、抗禦邪氣的作用。人體機能總稱正氣。

中醫學用氣的觀點解釋病因和病理現象,用「正氣」代表人體的抗病能力,用「邪氣」標示一切致病因素,

用正氣不能抵禦邪氣的侵襲來說明疾病的產生。

 

氣的防禦作用主要體現為:

 

1.護衛肌表,抵禦外邪。 皮膚是人體的藩籬,具有屏障作用。

肺合皮毛,肺宣發衛氣於皮毛,「衛氣者,為言護衛周身,溫分肉,肥腠理,不使外邪侵襲也」

(《醫旨緒餘.宗氣營氣衛氣》)。衛氣行於脈外,達於肌膚,而發揮防禦外邪侵襲的作用。

 

2.正邪交爭,驅邪外出。

邪氣侵入機體之後,機體的正氣奮起與之抗爭,正盛邪祛,邪氣迅即被驅除體外,如是疾病便不能發生。

「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麗惡寒」(《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

 

3.自我修復,恢復健康。

在疾病之後,邪氣已微,正氣未復,此時正氣足以使機體陰陽恢復平衡,則使機體病癒而康復。

總之,氣的盛衰決定正氣的強弱,正氣的強弱則決定疾病的發生髮展與轉歸。

 

(四)固攝作用

 

氣的固攝作用,指氣對血、津液、精液等液態物質的穩固、統攝,以防止無故流失的作用。

「陰陽勻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日平人」(《素問.調經論》)。

「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陽強不能密,陰氣乃絕」(《素問.生氣通天論》)。

人體中的陽氣是生命的主導,若失常而不固,陰氣就會耗傷衰竭,引起疾病甚至死亡。

所以,氣的固攝作用,泛言之,實為人體陽氣對陰氣的固密調節作用。

 

氣的固攝作用具體表現為:

 

1.氣能攝血,約束血液,使之循行於脈中,而不致於逸出脈外。 

2.氣能攝津,約束汗液、尿液、唾液、胃腸液等,調控其分泌量或排泄量,防止其異常丟失。

 

3.固攝精液,使之不因妄動而頻繁遺泄。 

4.固攝臟腑經絡之氣,使之不過於耗失,以維持臟腑經絡的正常功能活動。

氣的固攝作用實際上是通過臟腑經絡的作用而實現的。

 

固與散、泄、脫相對。

氣的固攝作用減退,必將導致機體陰陽、氣血、精神、津液的耗散、遺泄、脫失。

其病輕者為散,為泄,重者為脫。

凡汗出亡陽,精滑不禁,泄痢不止,大便不固,小便自遺,久嗽亡津,歸於氣脫;

凡下血不止,崩中暴下,諸大亡血,歸於血脫。

 

(五)營養作用

 

氣的營養作用,指氣為機體臟腑功能活動提供營養物質的作用。具體表現在三個面:

 

其一,人以水谷為本,水谷精微為化生氣血的主要物質基礎。氣血是維持全身臟腑經絡機能的基本物質。

因此說,水谷精氣為全身提供生命活動所必需的營養物質。

 

其二,氣通過衛氣以溫養肌肉、筋骨、皮膚、腠理。

所謂「衛氣者,本於命門,達於三焦,以溫肌肉、筋骨、皮膚」《讀醫隨筆.氣血精神論》),

通過營氣化生血液,以營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 故曰:「營者水谷之精,和調於五臟,灑陳於六腑,

乃能人於脈也……灌溉一身」(《婦人良方.調經門》),

 

其三,氣通過經絡之氣,起到輸送營養,濡養臟腑經絡的作用。

故曰:「其流溢之氣,內溉臟腑,外濡腠理」(《靈樞.脈度》)。

 

(六)氣化作用

 

氣化,在不同的學術領域有不同的含義。 在中國古代哲學上,氣化是氣的運動變化,即陰陽之氣的變化,

泛指自然界一切物質形態的一切形式的變化。 

在中醫學上,氣化的含義有二:

 

1.氣化指自然界六氣的變化。

「歲候,其不及太過,而上應五星。……承天而行之,故無妄動,無不應也。

卒然而動者,氣之交變也,其不應焉。故曰:應常不應卒。此之謂也。

帝曰:其應奈何?岐伯曰:各從其氣化也」(《素問.氣交變大論》)。

 

2.氣化泛指人體內氣的運行變化。

氣化是在氣的作用下,臟腑的功能活動,精氣血津液等不同物質之間的相互化生,

以及物質與功能之間的轉化,包括了體內物質的新陳代謝,以及物質轉化和能量轉化等過程。

氣化的過程包括形化、氣化及形氣轉化。

在這一過程中,既有有形物質向氣的轉化,如食物經脾胃腐熟運化之後化為營氣,

又有氣向有形物質的轉化,如營氣在心肺的作用下而化為血液。

 

氣的推動、溫煦、防禦、固攝、營養、氣化等功能,雖然不盡相同,但密不可分,

在生命活動中相互促進,協調配合,共同維繫著人的生命過程。

氣是維持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這種生命物質——氣,經常處於不斷自我更新和自我複製的新陳代謝過程中。

 

四、氣的運動

 

(一)氣機的概念

 

氣的運動稱為氣機。機者有樞機、樞要、關鍵之意。運動是氣的根本屬性。

氣的運動是自然界一切事物發生髮展變化的根源,故稱氣的運動為氣機。

氣化活動是以氣機升降出入運動為具體體現的。氣機升降出入運動就是氣的交感作用。

人體是一個不斷地發生著升降出入的氣化作用的機體。

 

人體的氣處於不斷的運動之中,它流行於全身各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無處不有,

氣的升降出入運動一旦停止,就失去了維持生命活動的作用,人的生命活動也就終止了。

 

(二)氣機的形式

 

1.氣機運動的基本規律:

位有高下,則高者下降,下者上升;氣有盈虛,則盈者溢出,虛者納入,故有高下盈虛的陰陽對立,

就必然產生氣的升降出入的運動,這是事物的辯證法。

「升降出入,無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則分,生化息矣。故無不出入,無不升降」(《素問.六微旨大論》)。

 

升降出入是機體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過程,諸如呼吸運動、水谷的消化吸收、津液代謝、氣血運行等,

無不賴於氣的升降出人運動才能實現。升降出入存在於一切生命過程的始終。

「死生之機,升降而已」(《素問.六微旨大論》),是對生命規律的高度概括。

 

2.臟腑氣機運動的一般規律:氣的升降出入運動,只有通過臟腑經絡的生理活動才能具體體現出來。

換言之,機體的各種生理活動都是氣升降出入運動的具體體現。

 

人體臟腑的生理功能,無非是升其清陽,降其濁陰,攝其所需,排其所棄。

人體臟腑經絡,精氣血津液,均賴氣機升降出入而相互聯繫,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並與它周圍環境不斷地進行新陳代謝。

升降運動是臟腑的特性,是物質運動的規律。

 

臟腑氣機升降的一般規律:

人體的生命活動,內而消化循環,外而視聽言行,無一不是臟腑升降運動的表現。

「出入」則是升降運動的外在表現,與升降運動密切聯繫。

一般說來,五臟貯藏精氣,宜升;六腑傳導化物,宜降。

就五臟而言,心肺在上,在上者宜降;肝腎在下,在下者宜升;脾居中而通連上下,為升降的樞紐。

左右為陰陽之道路,肝主升發,從左而升,肺主肅降,從右而降,肝左肺右,猶如兩翼,為氣機升降的道路。

 

六腑,「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靈樞.本臟》),

雖然傳化物而不藏,以通為用,宜降,但在飲食物的消化和排泄過程中,也有吸收水谷精微、津液的作用。

如膽之疏泄膽汁、胃之腐熟水谷、小腸之泌別清濁、大腸之主津液等等。

可見,六腑的氣機運動是降中寓升。

 

五、氣的分類

 

《內經》以降,歷代醫家多宗「氣本一元」之說。

如喻昌認為「氣有外氣,天地之氣也;有內氣,人身之元氣也。

氣失其和則為邪氣,氣得其和則為正氣,亦為真氣。但真氣所在,其義有三,曰上、中、下也。

 

上者,所受於天,以通呼吸者也;中者,生於水谷,以養營衛也;

下者,氣化於精,藏於命門;……人之所賴,惟此氣耳」(《醫門法律.先哲格言》)。

「身形之中,有營氣,有衛氣,有宗氣,有臟腑之氣,有經絡之氣,各為區分」(《醫門法律.明胸中大氣之法》)。

喻氏將人身所有的氣統屬於真氣。

何夢瑤亦認為「氣一耳,以其行於脈外,則曰衛氣;行於脈中,則曰營氣;聚於胸中,則曰宗氣。

名雖有三,氣本無二」(《醫碥.氣》)。

 

基於「氣本一元」之說,就元氣、宗氣、營氣和衛氣而言,元氣在生命之初,源於父母之精,

是生命物質系統中最高層次、最根本的氣,對人體的代謝和機能起推動和調節作用;

而宗氣、營氣、衛氣均來自後天的水谷精氣與清氣,根據其主要組成部分,

分布部位和功能特點不同而稱謂各異,它們是較低層次的氣,能供給人體以營養和動力。

  

(一)元氣

 

1.基本含義:

「真氣又名元氣」(《脾胃論.脾胃虛則九竅不通論》)。故中醫文獻上常常元氣、原氣、真氣通稱。

但是,人體之氣的真氣是先天之氣和後天之氣的統稱,包括元氣、宗氣、營氣、衛氣等。

元氣屬真氣的下位概念,不應與真氣混稱。

據元、原的本始之意,元氣、原氣為生命本始之氣。

在胚胎中已經形成,秘藏於腎中,與命門有密切聯繫,為先天之氣。

 

2.生成與分布

 

1)生成:元氣根於腎,其組成以腎所藏的精氣為主,依賴於腎中精氣所化生。

「命門者……原氣之所系也」(《難經.三十六難》)。「命門為元氣之根」(《景岳全書.傳忠錄.命門余義》)。

腎中精氣,雖以先天之精為基礎,又賴後天水谷精氣的培育。

所以李東垣說:「元氣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氣無所傷,而後能滋養元氣。

若胃氣之本弱,飲食自倍,則脾胃之氣即傷,而元氣亦不能充」(《脾胃論,脾胃虛實傳變論》)。

 

2)分布:

元氣發於腎間(命門),通過三焦,沿經絡系統和腠理間隙循行全身,內而五臟六腑,

外而肌膚腠理,無處不到,以作用於機體各部分。「命門為元氣之根,為水火之宅」(《景岳全書.傳忠錄.命門余義》)。

「人身血肉之軀皆陰也,父母構精時,一點真陽,先身而生,藏於兩腎之中,

而一身之元氣由之以生,故謂生氣之原」(《醫門法律.陰病論》)。

可見,腎為元氣之根。元氣從腎發出,經三焦循經脈而行。

 

沖脈、帶脈、維脈、撟脈等八條奇經雖不參加元氣的循行,但對全身之氣的分布有調節作用。

元氣除並營衛之氣行於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之外,運行於本經經別之中。

 

總之,元氣始於腎間,經下、中、上三焦,由手太陰肺經進入十二正經中,

佈於周身,蓄於奇經,溢三百穴,然後再經腠理和大小絡脈匯聚於四肢末端的井穴,

入本經至經別,直接深入臟腑,繼而淺出頭頸部經穴、胸腹募穴和背部俞穴,自奇經總集於任督二脈,下歸腎臟。

 

元氣在循行過程中,經過了人體的各臟腑、經絡及體表組織。

元氣循此路徑,周而復始地循環,以發揮其正常的生理功能。

 

3.主要功能:

元氣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本始物質,有推動人體的生長和發育,溫煦和激發臟腑、

經絡等組織器官生理功能的作用,為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

 

 

(二)宗氣

 

1.基本含義:宗氣又名大氣,「膻中者,大氣之所在也。大氣亦謂之宗氣」(《靖盒說醫》)。

由肺吸入的清氣與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氣結合而成,其形成於肺,聚於胸中者,謂之宗氣;

宗氣在胸中積聚之處,稱作「上氣海」,又名膻中。

因此宗氣為後天之氣運動輸布的本始,故名曰宗氣。實際上宗氣是合營衛二氣而成的。

 

2.生成與分布

 

1)生成:宗氣是由水谷精微和自然界的清氣所生成的。

飲食物經過脾胃的受納、腐熟,化生為水谷精氣,水谷精氣賴脾之升清而轉輸於肺,

與由肺從自然界吸入的清氣相互結合而化生為宗氣。肺和脾胃在宗氣的形成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故曰:「膻中宗氣主上焦息道,恆與肺胃關通」(《醫門法律.明辨息之法》)。

因此,肺的呼吸功能和脾胃之運化功能正常與否,直接影響著宗氣的盛衰。

 

2)分布:宗氣積聚於胸中,貫注於心肺之脈。

其向上出於肺,循喉嚨而走息道,經肺的作用而布散於胸中上氣海。

所謂「其大氣之摶而不行者,積於胸中,命曰氣海」(《靈樞,五味》)。

其向下賴肺之肅降而蓄于丹田(下氣海),並注入足陽明之氣街(相當於腹股溝部位)而下行於足:

所以說:「宗氣留于海,其下者,注於氣街;其上者,走於息道」(《靈樞.刺節真邪》)。

 

3.主要功能:宗氣的主要生理功能有三個面。

 

1)走息道而司呼吸:宗氣上走息道,推動肺的呼吸,即「助肺司呼吸。」

所以凡言語、聲音、呼吸的強弱,均與宗氣的盛衰有關。

故臨床上對語聲低微,呼吸微弱,脈軟無力之候,稱肺氣虛弱或宗氣不足。

 

2)貫心脈而行氣血:宗氣貫注入心脈之中,幫助心臟推動血液循行,即「助心行血」,

所以氣血的運行與宗氣盛衰有關。由於宗氣具有推動心臟的搏動、調節心率和心律等功能,

故曰:「胃之大絡,名曰虛里(相當於心尖搏動部位),貫膈絡肺,出於左乳下,

其動應衣(手),脈宗氣也。……乳之下,其動應衣,宗氣泄也」(《素問.平人氣象論》)。

 

3)人體的視、聽、言、動等機能與之相關:

「宗氣者,動氣也。凡呼吸、言語、聲音,以及肢體運動,筋力強弱者,宗氣之功用也」(《讀醫隨筆.氣血精神論》)。

 

(三)營氣

 

1.基本含義:

營氣,是血脈中的具有營養作用的氣。因其富於營養,故稱為營氣。

所以說:「營氣者,出於脾胃,以濡筋骨、肌肉、皮膚,充滿推移於血脈之中而不動者也」(《讀醫隨筆.氣血精神論》)。

由於營氣行於脈中,而又能化生血液,故常常「營血」並稱。營氣與衛氣相對而言,屬於陰,故又稱為「營陰」。

 

2.生成與分布

 

1)生成:

營氣是由來自脾胃運化的水谷精氣中的精粹部分和肺吸人的自然界清氣相結合所化生的。

宗氣是營衛之所合,其中運行於脈中者,即為「營氣」。

所以說:「營者,水谷之精氣也,和調於五臟,灑陳於六腑,乃能人於脈也,

故循脈上下,貫五臟絡六腑也」(《素問.痹論》)。

 

2)分布:

營氣通過十二經脈和任督二脈而循行於全身,貫五臟而絡六腑。

十二經循行:營氣出於中焦(脾胃),循行到手太陰肺經,由手太陰肺經傳注到手陽明大腸經,

再傳至足陽明胃經,以後依次傳注到足太陰脾經、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

足少陰腎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足厥陰肝經,

最後由足厥陰肝經復注入手太陰肺經,構成了營氣在十二經脈中循行流注於全身的通路。

此為營氣的十二經循行。 

 

3.主要功能:營氣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化生血液和營養全身兩個方面。

 

1)化生血液:營氣經肺注入脈中,成為血液的組成成分之一。

「營氣者,泌其津液,(據李德新(全國高等中醫院校函授教材.中醫基礎理論》)注之於脈,化以為血」(《靈樞.邪客》)。

「上注於肺脈,乃化而為血」(《靈樞.營衛生會》)。

 

2)營養全身:營氣循脈流注全身,為臟腑、經絡等生理活動提供營養物質。

營運全身上下內外,流行於中而滋養五臟六腑,布散於外而澆灌皮毛筋骨。

 

(四)衛氣

 

1.基本含義:衛,有「護衛」、「保衛」之義。

衛氣是行於脈外之氣。衛氣與營氣相對而言,屬於陽,故又稱「衛陽」。

「蓋陽氣為衛,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毛,肥腠理,司開合,此皆衛外而為固也」(《衛生寶鑒》)。

衛氣,其性傈疾滑利,活動力強,流動迅速。所以說:「衛者,水谷之悍氣也」((素問.痹論》)。

 

2.生成與分布

 

1)生成:

衛氣同營氣一樣,也是由水谷精微和肺吸人的自然的清氣所化生。

所以說:「人受氣於谷,穀人於胃,以傳與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

營在脈中,衛在脈外。營周不休,五十而復大會。陰陽相貫,如環無端」(《靈樞.營衛生會》)。

 

2)分布:

「衛氣之行,一日夜五十周於身,晝日行於陽二十五周,夜行於陰二十五周,周於五臟。

是故平旦陰盡,陽氣出於目,目張則氣上行於頭,循項下足太陽,循背下至小趾之端。

其散者,別於目銳眥,下手太陽,下至手小指之端外側。

其散者,別於目銳眥,下足少陽,注小趾次趾之間。以上循手少陽之分側,下至小指次指之間。

 

總之,衛氣晝循六腑行於陽二十五周,夜沿五臟行於陰二十五周,凡五十周。

附行於脈外,循皮膚之中,分肉之間,熏於肓膜,散於胸腹。

 

3.主要功能:表現在防禦、溫煦和調節三個面。

 

護衛肌表,防禦外邪入侵:衛氣的這一作用是氣的防禦功能的具體體現。

衛氣既可以抵禦外邪的入侵,又可驅邪外出。

故曰:「衛氣者,為言護衛周身,溫分肉,肥腠理,不使外邪侵犯也」(《醫旨緒餘.宗氣營氣衛氣》)。

 

溫養臟腑、肌肉、皮毛:衛氣的這一作用是氣的溫煦作用的具體體現。

衛氣可以保持體溫,維持臟腑進行生理活動所適宜的溫度條件。

衛氣對肌肉、皮膚等的溫煦,使肌肉充實,皮膚潤滑。

所以周學海說:「衛氣者,熱氣也。凡肌肉之所以能溫,水谷之所以能化者,衛氣之功用也。

虛則病寒,實則病熱」(《讀醫隨筆.氣血精神論》)。

 

調節控制肌腠的開合、汗液的排泄:衛氣的這一作用是氣的固攝作用的具體體現。

衛氣根據人體生命活動的需要,通過有規律地調節肌腠的開合來調節人體的水液代謝和體溫,

以維持人體內環境與外環境的平衡。

 

一、血的基本概念

 

血,即血液,是循行於脈中的富有營養的紅色的液態物質,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之一。

血主於心,藏於肝,統於脾,佈於肺,根於腎,有規律地循行脈管之中,在脈內營運不息,充分發揮灌溉一身的生理效應。

 

脈是血液循行的管道,又稱「血府」。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

血液不能在脈內循行而溢出脈外時,稱為出血,即「離經之血」。

由於離經之血離開了脈道,失去了其發揮作用的條件,所以,就喪失了血的生理功能。

 

二、血的生成

 

(一)血液化生的物質基礎

 

1.血液的最基本的物質,故曰是謂血」(《靈樞.決氣》):

「血者水谷之精氣也……故雖心主血脾和胃,血自生矣」(《婦人良方.調經門》)。

「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肝藏血,亦皆統攝於脾,補由於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是血液生成的最基本物質,

所以有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的說法。飲食營養的優劣,脾胃運化功能的強弱,直接影向著血液的化生。

 

2.營氣:營氣是血液的組成部分曠「夫生血之氣,營氣也。

營盛即血盛,營衰即血衰,相依為命,不可分離也」(《讀醫隨筆.氣血精神論》)。

 

3.精髓:…『血即精之屬也」(《景岳全書.血證》)。 「腎為水臟,主藏精而化血」(《侶山堂類辨.辨血》)。

「腎藏精,精者,血之所成也」(《諸病源候論.虛勞病諸候下》)。 由上觀之,精髓也是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質。

 

4.津液:「營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脈,化以為血」(《靈樞.邪客》)。

「中焦出氣如露,上注溪谷,而滲孫脈,津液和調,變化而赤為血」(《靈樞.癰疽》)。

津液可以化生為血,不斷補充血液量,以使血液滿盈。

「津亦水谷所化,其濁者為血,清者為津,以潤臟腑、肌肉、脈絡,使氣血得以周行通利而不滯者此也。

凡氣血中,不可無此,無此則槁澀不行矣」(《讀醫隨筆.氣血精神論》),所以,血液的盈虧與津液有密切關係。

 

(二)血液生成與臟腑的關係

 

1.心:心主血脈,

一則行血以輸送營養物質,使全身各臟腑獲得充足的營養,維持其正常的功能活動,從而也促進血液的生成。

二則水谷精微通過脾的轉輸升清作用,上輸於心肺,在肺吐故納新之後,復注於心脈化赤而變成新鮮血液。

「血為心火之化,以其為心火所成……故經謂心生血,又云血屬於心」(《醫碥.血》)。

 

2.肺:肺主一身之氣,參與宗氣之生成和運行。

氣能生血,氣旺則生血功能亦強,氣虛則生血功能亦弱。氣虛不能生血,常可導致血液衰少。

肺通過主一身之氣的作用,使臟腑之功能旺盛,從而促進了血液的生成。

肺在血液生成中的作用,主要是通過肺朝百脈、主治節的作用而實現的。

 

3.脾: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是化生血液的最基本物質。

「血者水谷之精也。源源而來,而實生化於脾」(《景岳全書.傳忠錄.臟象別論》)。

「胃中水谷之清氣,借脾之運化成血,故曰生化於脾」(《醫碥.血》)。

若中焦脾胃虛弱,不能運化水谷精微,化源不足,往往導致血虛。

可見,中醫學已認識到血液與營養物質的關係,也已認識到脾是一個造血器官。

 

4.肝:肝主疏泄而藏血。

肝臟是一個貯血器官。因精血同源,肝血充足,故腎亦有所藏,精有所資,精充則血足。

另外,肝臟也是一個造血器官,所以《內經》云:「肝……其充在筋,以生血氣」(《素問.六節臟象論》)。

 

5.腎:腎藏精,精生髓。

精髓也是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質,故有血之源頭在於腎之說。

中醫不僅認識到骨髓是造血器官,腎對血液的生成有調節作用,

而且也認識到腎精是通過肝臟的作用而生成血液的,

所以說:「血之與氣,異名同類,雖有陰陽清濁之分,總由水谷精微所化。

 

三、血的循行

 

1.血液循行的方向:

脈為血之府,脈管是一個相對密閉,如環無端,自我銜接的管道系統。

血液在脈管中運行不息,流佈於全身,環周不休,以營養人體的周身內外上下。

血液循行的方式為「陰陽相貫,如環無端」,「營周不休。」

故曰:「營在脈中,衛在脈外,營周不休,五十而復大會,陰陽相貫,如環無端」(《靈樞.營衛生會》)。

 

2.血液運行的機制:

血液正常循行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一是脈管系統的完整性,二是全身各臟腑發揮正常生理功能,特別是與心、肺、肝、脾四臟的關係尤為密切。

 

心主血脈:「人心動,則血行諸經」(《醫學人門.臟腑》)。

心為血液循行的動力,脈是血液循行的通路,血在心的推動下循行於脈管之中。

心臟、脈管和血液構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系統。

 

肺朝百脈:

心臟的搏動是血液運行的基本動力,而血非氣不運,血的運行,又依賴氣的推動,隨著氣的升降而運至全身。

肺司呼吸而主一身之氣,調節著全身的氣機,輔助心臟,推動和調節血液的運行。

 

脾主統血:

五臟六腑之血全賴脾氣統攝,脾之所以統血,與脾為氣血生化之源密切相關。

脾氣健旺,氣血旺盛,則氣之固攝作用也就健全,而血液就不會逸出脈外,以致引起各種出血。

 

肝主藏血:

肝主藏血,具有貯藏血液和調節血流量的功能。

根據人體動靜的不同情況,調節脈管中的血液流量,使脈中循環血液維持在一個恆定水平上。

此外,肝的疏泄功能能調暢氣機,一方面保障著肝本身的藏血功能,另一方面對血液通暢地循行也起著一定的作用。

 

從上可以看出,血液正常地循行需要兩種力量:推動力和固攝力。

推動力是血液循環的動力,具體地體現在心主血脈,肺助心行血及肝的疏泄功能方面。

固攝力,它是保障血液不致外溢的因素,具體地體現在脾的統血和肝藏血的功能方面。

這兩種力量的協調平衡維持著血液的正常循行。

 

若推動力量不足,則可出現血液流速緩慢、滯澀,甚者血瘀等改變;

若固攝力量不足,則可導致血液外溢,出現出血症。

綜上所述,血液循行是在心、肺、肝、脾等臟腑相互配合下進行的。

因此,其中任何一個臟腑生理功能失調,都會引起血行失常。

 

四、血的生理功能

 

(1)營養滋潤全身

 

血的營養作用是由其組成成分所決定的。

血循行於脈內,是其發揮營養作用的前提和血沿脈管循行於全身,為全身各臟腑組織的功能活動提供營養。

《難經.二十二難》將血的這一作用概括為「血主濡之」。

全身各部(內臟、五官、九竅、四肢、百骸)無一不是在血的濡養作用下而發揮功能的。

 

血的濡養作用可以從面色、肌肉、皮膚、毛髮等方面反映出來。

血的濡養作用正常,則面色紅潤,肌肉豐滿壯實,肌膚和毛髮光滑等。

當血的濡養作用減弱時,機體除臟腑功能低下外,還可見到面色不華或萎黃,肌膚乾燥,

肢體或肢端麻木,運動不靈活等臨床表現。

 

「故凡為七竅之靈,為四肢之用,為筋骨之和柔,為肌肉之豐盛,以至滋臟腑,

安神魂,潤顏色,充營衛,津液得以通行,二陰得以調暢,凡形質之所在,無非血之用也」(《景岳全書.血證》)。

 

(2)神志活動的物質基礎

 

血的這一作用是古人通過大量的臨床觀察而認識到的:無論何種原因形成的血虛或運行失常,

均可以出現不同程度的神志方面的症状。心血虛、肝血虛,常有驚悸、失眠、多夢等神志不安的表現,

失血甚者還可出現煩躁、恍惚、癲狂、昏迷等神志失常的改變。

可見血液與神志活動有著密切關係,所以說「血者,神氣也」(《靈樞.營衛生會》)。 

 

津液

 

一、津液的概念

 

津液是人體一切正常水液的總稱。津液包括各臟腑組織的正常體液和正常的分泌物,

胃液、腸液、唾液、關節液等。習慣上也包括代謝產物中的尿、汗、淚等。

故曰:「汗與小便,皆可謂之津液,其實皆水也」(《讀醫隨筆,氣血精神論》)。

津液以水分為主體,含有大量營養物質,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

 

在體內,除血液之外,其他所有正常的水液均屬於津液範疇。

 

津液廣泛地存在於臟腑、形體、官竅等器官組織之內和組織之間,起著滋潤濡養作用。

同時,津能載氣,全身之氣以津液為載體而運行全身並發揮其生理作用。

津液又是化生血液的物質基礎之一,與血液的生成和運行也有密切關係。

所以,津液不但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也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

 

津與液雖同屬水液,但在性狀、功能及其分布部位等方面又有一定的區別。

一般地說,性質清稀,流動性大,主要布散於體表皮膚、肌肉和孔竅等部位,並滲入血脈,起滋潤作用者,稱為津;

其性較為稠厚,流動性較小,灌注於骨節、臟腑、腦、髓等組織器官,起濡養作用者,稱之為液:

「津液各走其道,故三焦出氣,以溫肌肉,充皮膚,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為液」(《靈樞.五癃津液別》)。

 

二、津液的代謝

 

(一)津液的生成

 

津液的生成、輸布和排泄,是一個涉及多個臟腑一系列生理活動的複雜的生理過程。

 

「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

(《素問.經脈別論》),是對津液代謝過程的簡要概括。

 

津液來源於飲食,通過脾、胃、小腸和大腸消化吸收飲食中的水分和營養而生成的。其具體過程是:

 

脾胃腐熟運化胃為水谷之海,主受納腐熟,賴游溢精氣而吸收水谷中部分精微。

「水之入胃,其精微灑陳於臟腑經脈,而為津液」(《讀醫隨筆.燥濕同形同病》)。

脾主運化,賴脾氣之升清,將胃腸吸收的谷氣與津液上輸於心肺,而後輸布全身。

故曰:「津液與氣人於心,貫於肺,充實皮毛,散於百脈」(《脾胃論.脾胃勝衰論》)。

 

小腸主液小腸泌別清濁,吸收飲食物中大部分的營養物質和水分,上輸於脾,而布散全身,

並將水液代謝產物經腎輸入膀胱,把糟粕下輸於大腸。

 

大腸主津大腸接受小腸下注的飲食物殘渣和剩餘水分屜,將其中部分水濃重新吸收,

使殘渣形成糞便而排出體外。大腸通過其主津功能參與人體內律灣的生成。

 

津液的生成是在脾的主導下,由胃、小腸、大腸的參與而共同完成的,但與其他臟腑也不無關係。

 

(二)津液的輸布

 

津液的輸布主要依靠脾、肺、腎、肝、心和三焦等臟腑生理功能的綜合作用而完成的。

 

心主血脈「中焦蒸水谷之津液,化而為血,獨行於經隧」(《侶山堂類辨.辨血》)。

「津液和調,變化而赤為血」(《靈樞.癰疽》)。

心屬火,為陽中之太陽,主一身之血脈。津液和血液賴心陽之動力,方能正常運行,環周不休。

 

脾氣散精脾主運化水谷精微,通過其轉輸作用,一方面將津液上輸於肺,由肺的宣發和肅降,

使津液輸布全身而灌溉臟腑、形體和諸竅。另一方面,又可直接將津液向四周布散至全身,

即脾有「灌溉四旁」之功能,所謂「脾主為胃行其津液」(《素問.厥論》)的作用。

 

肺主行水肺主行水,通調水道,為水之上源。肺接受從脾轉輸而來的津液之後,

一方面通過宣發作用將津液輸布至人體上部和體表,另一方面,通過肅降作用,將津液輸布至腎和膀胱以及人體下部形體。

 

腎主津液「腎者水臟,主津液:」(《素問.逆調論》)。

腎對津液輸布起著主宰作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腎中陽氣的蒸騰氣化作用,是胃「游溢精氣」、脾的散精、肺的通調水道,

以及小腸的分別清濁等作用的動力,推動著津液的輸布。

二,由肺下輸至腎的津液,在腎的氣化作用下,清者蒸騰,經三焦上輸於肺而布散於全身,濁者化為尿液注入膀胱。

 

肝主疏泄肝主疏泄,使氣機調暢,三焦氣治,氣行則津行,促進了津液的輸布環流。

 

三焦決瀆三焦為「決瀆之官」,氣為水母,氣能化水布津,三焦對水液有通調決瀆之功,是津液在體內流注輸布的通道。

 

津液的輸布雖與五臟皆有密切關係,但主要是由脾、肺、腎和三焦來完成的。

脾將胃腸而來的津液上輸於肺,肺通過宣發肅降功能,經三焦通道,使津液外達皮毛,內灌臟腑,輸布全身。

 

(三)津液的排泄

 

津液的排泄與津液的輸布一樣,主要依賴於肺、脾、腎等臟腑的綜合作用,其具體排泄途徑為:

 

汗、呼氣肺氣宣發,將津液輸布到體表皮毛,被陽氣蒸騰而形成汗液,由汗孔排出體外。

肺主呼吸,肺在呼氣時也帶走部分津液(水分)。

 

尿液為津液代謝的最終產物,其形成雖與肺、脾、腎等臟腑密切相關,但尤以腎為最。

腎之氣化作用與膀胱的氣化作用相配合,共同形成尿液並排出體外。

腎在維持人體津液代謝平衡中起著關鍵作用,所以說:「水為至陰,其本在腎」。

 

糞大腸排出的水谷糟粕所形成的糞便中亦帶走一些津液。腹瀉時,大便中含水多,帶走大量津液,易引起傷津。

 

綜上所述,津液代謝的生理過程,需要多個臟腑的綜合調節,其中尤以肺、脾、腎三臟為要,

故曰:「蓋水為至陰,故其本在腎;水化於氣,故其標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景岳全書.腫脹》)。

若三臟功能失調,則可影響津液的生成、輸布和排泄等過程,破壞津液代謝的平衡,

從而導致津液生成不足,或環流障礙,水液停滯,或津液大量丟失等病理改變。

 

三、津液的功能

 

津液的功能主要包括滋潤濡養、化生血液、調節陰陽和排泄廢物等。

 

(一)滋潤濡養

 

津液以水為主體,具有很強的滋潤作用,富含多種營養物質,具有營養功能。

津之與液,津之質最輕清,液則清而晶瑩,厚而凝結。

精、血、津、液四者在人之身,血為最多,精為最重,而津液之用為最大。

內而臟腑筋骨,外而皮膚毫毛,莫不賴津液以濡養。

 

「津亦水谷所化,其濁者為血,清者為津,以潤臟腑、肌肉、脈絡,使氣血得以周行通利而不滯者此也。

凡氣血中不可無此,無此則槁澀不行矣……液者,淖而極厚,不與氣同奔逸者也,

亦水谷所化,藏於骨節筋會之間,以利屈伸者。

 

(二)化生血液

 

津液經孫絡滲入血脈之中,成為化生血液的基本成分之一。

津液使血液充盈,並濡養和滑利血脈,而血液環流不息。

故曰:「中焦出氣如露,上注溪谷,而滲孫脈,津液和調,變化而赤為血」(《靈樞.癰疽》),

「水人於經,其血乃成」(《脾胃論.用藥宜忌論》)。

 

(三)調節陰陽

 

在正常情況下,人體陰陽之間處於相對的平衡狀態。

津液作為陰精的一部分,對調節人體的陰陽平衡起著重要作用。臟腑之陰的正常與否,與津液的盛衰是分不開的。

人體根據體內的生理狀況和外界環境的變化,通過津液的自我調節使機體保持正常狀態,以適應外界的變化。

如寒冷的時候,皮膚汗孔閉合,津液不能借汗液排出體外,而下降入膀胱,使小便增多;

夏暑季節,汗多則津液減少下行,使小便減少。當體內丟失水液後,則多飲水以增加體內的津液。 

 

(四)排泄廢物

 

津液在其自身的代謝過程中,能把機體的代謝產物通過汗、尿等方式不斷地排出體外,使機體各臟腑的氣化活動正常。

若這一作用受到損害和發生障礙,就會使代謝產物瀦留於體內,而產生痰、飲、水、濕等多種病理變化。

 

四、五臟化液

 

(一)五臟化液的概念

 

汗、涕、淚、涎、唾五種分泌物或排泄物稱之為五液。

五液由五臟所化生,即心為汗,肺為涕,肝為淚,脾為涎,腎為唾。

五液由五臟所化生並分屬於五臟,故稱五臟化液,又稱五臟化五液。

 

(二)五臟與五液的關係

 

五液屬津液範疇,皆由津液所化生,分布於五臟所屬官竅之中,起著濡養、滋潤以及調節津液代謝的作用。

五液的化生、輸布和排泄是在津液的化生、輸布和排泄的氣化過程中完成的,

是多個臟腑,特別肺、脾、腎等綜合作用的結果。

但五臟是臟象學說的核心,故又將汗、涕、淚、涎、唾分屬於五臟。

故曰:「人之一身,有涕、淚、涎、唾、便、溺,皆屬一水之化,而發於九竅之中」(《質疑錄》)。

「汗與小便,皆可謂之津液」(《讀醫隨筆.氣血精神論》)。

五臟與五液的關係是津液代謝過程中,整體調節與局部調節的統一。

 

1.汗為心之液:什麼是汗?

「陽加於陰謂之汗」(《素問.陰陽別論》)。「陽」,是指體內的陽氣;「陰」,是指體內的陰液。

所謂「陽加於陰謂之汗」,是說汗液為津液通過陽氣的蒸騰氣化後,從玄府(汗孑L)排出的液體。

汗液的分泌和排泄,還有賴於衛氣對腠理的開闔作用。

腠理開,則汗液排泄;腠理閉,則無汗。 因為汗為津液所化,血與津液又同出一源,因此有「汗血同源」之說。

 

血又為心所主,汗為血之液,氣化而為汗,故有「汗為心之液」之稱。

正如李中梓所說:「心之所藏,在內者為血,發於外者為汗,汗者心之液也」(《醫宗必讀.汗》)。

由於汗與血液,生理上有密切聯繫,故它們在病理上也互相影響。

就汗與血液的關係而言,汗出過多,可耗血傷津。

 

2.涕為肺之液:

涕是由鼻內分泌的粘液,有潤澤鼻竅的功能。

鼻為肺之竅,五臟化液,肺為涕。在肺的生理功能正常時,鼻涕潤澤鼻竅而不外流。

若肺感風寒,則鼻流清涕;肺感風熱,則鼻流濁涕;如肺燥,則鼻干涕少或無涕。

 

3.涎為脾之液:

涎為口津,唾液中較清稀的稱作涎:涎具有保護和清潔口腔的作用。

在進食時涎分泌較多,還可濕潤和溶解食物,使之易於吞咽和消化。

在正常情況下,涎液上行於口但不溢於口外。

若脾胃不和,則往往導致涎液分泌急劇增加,而發生口涎自出等現象,故說脾在液為涎。

 

4.淚為肝之液:

肝開竅於目,淚從目出。淚有濡潤、保護眼睛的功能。

在正常情況下,淚液的分泌,是濡潤而不外溢,

但在異物侵入目中時,淚液即可大量分泌,起到清潔眼目和排除異物的作用。

在病理情況下,則可見淚液分泌異常。如肝的陰血不足,淚液分泌減少,常現兩目乾澀;

如風火赤眼,肝經濕熱,可見目眵增多,迎風流淚等。此外,在極度悲哀的情況下,淚液的分泌也可大量增多。

 

5.唾為腎之液:

唾與涎同為口津,即唾液。較稠者為唾,較稀薄者為涎。

脾之液為涎而腎之液為唾:唾液除了具有濕潤與溶解食物,使之易於吞咽,以及清潔和保護口腔的作用外,

還有滋養腎精之功:因唾為腎精所化,多唾或久唾。則易耗腎精,所以氣功家常吞咽津唾以養腎精。

 

 

氣血精津液的關係

氣、血、津液、精等均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均賴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不斷地補充,

在臟腑組織的功能活動和神的主宰下,它們之間又相互滲透、相互促進、相互轉化。

在生理功能上,又存在著相互依存、相互制約和相互為用的密切關係。

 

一、氣與血的關係

 

氣屬陽,主動,主煦之;血屬陰,主靜,主濡之?這是氣與血在屬性和生理功能上的區別。

但兩者都源於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和腎中精氣,在生成、輸布(運行)等方面關係密切,

故曰:「氣中有血,血中有氣,氣與血不可須臾相離,乃陰陽互根,自然之理也」(《難經本義》)。

 

(一)氣對血的作用

 

氣對血的作用,是氣為血之帥,氣為血帥包含著三方面的意義:氣能生血,氣能行血,氣能攝血。

 

1.氣能生血:

氣能生血是指氣的運動變化是血液生成的動力。

從攝入的飲食物轉化成水谷精微,從水谷精微轉化成營氣和津液,從營氣和津液轉化成赤色的血,

其中每一個轉化過程都離不開氣的運動變化,而氣的運動變化又是通過臟腑的功能活動表現出來的。

 

2.氣能行血:

氣能行血指氣的推動作用是血液循行的動力。

氣一方面可以直接推動血行,如宗氣,另一方面又可促進臟腑的功能活動,通過臟腑的功能活動推動血液運行。

「運血者即是氣」(《血證論.陰陽水火氣血論》),「氣行乃血流」(《素問.五臟生成論》王冰注)。

 

3.氣能攝血:

氣能攝血即氣對血的統攝作用。

氣的固攝作用使血液正常循行於脈管之中而不逸於脈外。

「人身之生,總之以氣統血」,「血之運行上下,全賴乎脾」(《血證論.臟腑病機論》)。

「血所以麗氣,氣所以統血。非血之足以麗氣也,營血所到之處,則氣無不麗焉;

非氣不足以統血也,衛氣所到之處,則血無不統焉。氣為血帥故也」(《張聿青醫案》)。

 

(二)血對氣的作用

 

血對氣的作用,即血為氣之母。血為氣母是指氣在生成和運行中始終離不開血。

血為氣母的含義有二:

其一,血能生氣。

氣存血中,血不斷地為氣的生成和功能活動提供水谷精微:

水谷精微是全身之氣的生成和維持其生理功能的主要物質基礎。

 

而水谷精微又賴血以運之,藉以為臟腑的功能活動不斷地供給營養,使氣的生成與運行正常地進行。

所以血盛則氣旺,血衰則氣少。

其二,血能載氣,「守氣者即是血」,「載氣者,血也」(《血證論.陰陽水火氣血論》)。

 

二、氣與精的關係

 

(一)氣對精的作用

 

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後天之精。精依氣生,氣化為精。

精之生成源於氣,精之生理功能賴於氣之推動和激發。

如腎精之秘藏,賴元氣固護於外。氣聚則精盈,氣弱則精走。

元氣虧損,腎失封藏,每見失精之害。

精乃氣之子」,精之與氣,本自互生,精氣充足,則神自旺。

 

(二)精對氣的作用

 

「精化為氣,元氣由精而化也」(《類經,陰陽類》)。

精藏於腎,腎精充盛,盛乃能瀉,不斷地供給五臟六腑,以促進臟腑的生理活動。

五臟六腑的功能正常,則元氣方能化生不已。精盈則氣盛,精少則氣衰。

故元精失則元氣不生,元陽不充。

所以失精家每見少氣不足以息,動輒氣喘,肢倦神疲,懶於語言等氣虛之證。

 

三、氣與津液的關係

 

氣屬陽,津液屬陰,這是氣和津液在屬性上的區別,但兩者均源於脾胃所運化的水谷精微,

在其生成和輸布過程中有著密切的關係。在病理上病氣即病水,病水即病氣。

所以在治療上,治氣即是治水,治水即是治氣。

 

(一)氣對津液的作用

 

氣對津液的作用表現為氣能生津、行津、攝津三個面。

 

1.氣能生津:

氣是津液生成與輸布的物質基礎和動力。

津液源於水谷精氣,而水谷精氣賴脾胃之腐熟運化而生成。

氣推動和激發脾胃的功能活動,使中焦之氣機旺盛,運化正常,則津液充足。

 

如太陽蓄水證,水熱互結於膀胱,氣化不行,津液不布,則口渴而小便不利,治以五苓散助氣化而散水邪,

膀胱津液得以化氣,升騰於上,敷佈於臟腑而還為津液,不生津而渴自止。所以氣旺則津充,氣弱則津虧。

 

2.氣能行津:

氣能行津指氣的運動變化是津液輸布排泄的動力。

氣的升降出入運動作用於臟腑,表現為臟腑的升降出入運動。

脾、肺、腎、肝等臟腑的升降出入運動完成了津液在體內的輸布、排泄過程,

所謂「氣行水亦行」(《血證論.陰陽水火氣血論》)。

當氣的升降出入運動異常時,津液輸布、排泄過程也隨之受阻。

 

由於某種原因,使津液的輸布和排泄受阻而發生停聚時,則氣的升降出入運動亦隨之而不利。

由氣虛、氣滯而導致的津液停滯,稱作氣不行水;由津液停聚而導致的氣機不利,稱作水停氣滯。

兩者互為因果,可形成內生之水濕、痰飲,甚則水腫等病理變化。

這是在臨床上治療水腫行氣與利水法常常並用的理論依據之一。

 

3.氣能攝津:

氣能攝津是指氣的固攝作用控制著津液的排泄。

體內的津液在氣的固攝作用控制下維持著一定的量。

若氣的固攝作用減弱,則體內津液任意經汗、尿等途徑外流,

出現多汗、漏汗、多尿、遺尿的病理現象,臨床治療時應注意補氣固津。

 

(二)津液對氣的作用

 

水可化氣」(《程杏軒醫案續錄》),「氣生於水」(《血證論.陰陽水火氣血論》)。

水谷化生的津液,通過脾氣升清散精,上輸於肺,再經肺之宣降通調水道,下輸於腎和膀胱。

在腎陽的蒸動下,化而為氣,升騰敷佈於臟腑,發揮其滋養作用,以保證臟腑組織的正常生理活動,

 

故云:「水精四布,五經並行」(《素問.經脈別論》)。

此外,津液是氣的載體,氣必須依附於津液而存在,否則就將渙散不定而無所歸。

因此,津液的丟失,必導致氣的耗損。

如暑病傷津耗液,不僅口渴喜飲,且津液虛少無以化氣,而見少氣懶言、肢倦乏力等氣虛之候。

若因汗、吐太過,使津液大量丟失,則氣亦隨之而外脫,形成「氣隨液脫」之危候,

故曰:「吐下之餘,定無完氣」(《金匱要略心典》)。

 

四、血與精的關係

 

精能化血,血能生精,精血互生,故有「精血同源」之說。

 

(一)血對精的作用

 

「夫血者,水谷之精氣也,和調於五臟,灑陳於六腑,

男子化而為精,女子上為乳汁,下為經水」(《赤水玄珠.調經門》)。

「精者,血之精微所成」(《讀醫隨筆.氣血精神論》)。

血液流於腎中,與腎精化合而成為腎所藏之精。

由於血能生精,血旺則精充,血虧則精衰。臨。床上每見血虛之候往往有腎精虧損之徵。

 

(二)精對血的作用

 

「血即精之屬也,但精藏於腎,所蘊不多,而血富於沖,所至皆是」(《景岳全書,血證》)。

腎藏精,精生髓,髓養骨,「骨髓堅固,氣血皆從」(《素問.生氣通天論》)。

由此可見,精髓是化生血液的重要物質基礎。精足則血足,所以腎精虧損可導致血虛。

目前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用補腎填精之法而獲效。以補腎為主治療血虛,就是以精可化血為理論依據的。

 

五、血與津液的關係

 

血與津液均是液態物質,均有滋潤和濡養作用,與氣相對而言,二者均屬於陰,在生理上相互補充,病理上相互影響。

 

(一)血對津液的作用

 

運行於脈中的血液,滲於脈外便化為有濡潤作用的津液。

「十二經脈,三百絡,其血氣皆上於面而走空竅,……其氣之津液,皆上熏於面」(《靈樞.邪氣臟腑病形》)。

當血液不足時,可導致津液的病變。

如血液瘀結,津液無以滲於脈外,以濡養皮膚肌肉,則肌膚乾燥粗糙甚至甲錯。

失血過多時,脈外之津液滲人脈中以補償血容量的不足,

因之而導致脈外的津液不足,出現口渴、尿少、皮膚乾燥等表現。

所以,中醫有「奪血者無汗」,「衄家不可發汗」,「亡血者,不可發汗」之說。

 

(二)津液對血的作用

 

津液和血液同源於水谷精微,被輸佈於肌肉、腠理等處的津液,不斷地滲入孫絡,成為血液的組成成分。

所以,有「津血同源」之說。汗為津液所化,汗出過多則耗津,津耗則血少,故又有「血汗同源」之說。

如果津液大量損耗,不僅滲入脈內之津液不足,甚至脈內之津液還要滲出於脈外,形成血脈空虛、津枯血燥的病變。

所以,對於多汗奪津或精液大量丟失的患者,

不可用破血逐瘀之峻劑,故《靈樞.營衛生會》有「奪汗者無血」之說。

 

血與津液均是周流於全身的液態物質,不僅同源於水谷精微,而且在運行輸布過程中相輔相成,

互相交會,津可人血,血可成津,「水中有血,血中有水」,「水與血原並行而不悖」

 

血能病水,水能病血。水腫可導致血瘀,血瘀亦可導致水腫,這是臨證屢見不鮮的。

瘀血也可是水腫形成後的病理產物,而水腫則往往有瘀血見證。

「汗出過多則傷血,下後亡津液則傷血,熱結膀胱則下血,是水病而累血也」(《血證論.陰陽水火氣血論》)。

這裡唐氏把汗、津液以及膀胱所藏之液均歸於水類。陰水過多地損耗必然使陰血發生虛或瘀的變化。

 

「吐血咳血,必兼痰飲,血虛則精竭水結,痰凝不散,失血家往往水腫,瘀血化水,亦發水腫,

是血病而兼水也」(《血證論.吐血》)。例如心咳、肺咳,往往可以繼發水腫。

另外,血、水還可以同時發病,例如婦女經閉水腫、外傷瘀血水腫等。

由於血液與津液在病理上常互相影響而並存,故在治療上應注意水病治血、血病治水、水血兼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