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十三方考》

外科著作。張覺人編。《外科十三方》約為明代著作。原書記述外科病的13個有效方劑。

作者姓張,佚名,是一位民間醫生。本書依賴師徒授受,相互抄錄流傳至今。有多種傳本,因珍秘而從未刊印。

編者根據所看到的幾種抄本,加以校勘考證,結合個人臨床經驗,並將自己的一些其他驗方附入其內,編撰而成。

1955年由上海衛生出版社印行(修訂本)。

 

上篇

 

囑言

夫人之一身,血脈貫通,似河海周流而無絲毫阻滯,

設一旦有邪毒竄入五臟、六腑,或風濕中入皮膚肌腠之間,便血脈不行,而患斯作矣。

但毒之所發,變應萬千,有中於臟者,有中於腑者,有中于陽分、陰分、氣分、血分者,種種原因,不一而足。

發于陽者,則紅腫高碩而痛甚,發于陰者,則低塌平伏以灰白,或則日輕夜重,或則晝重夜輕,其呈象頗不一致。

症之初起,以草藥愈者有之,而久治不效者亦有之,遷延日久,遂有成繭及不收口之諸般壞象矣。

吾門在此萬般困難、諸醫束手時,而有四味異藥、十三奇方以濟之,

此種困難遂迎刃而解,醫盡世間奇症,從未輕授外人,得之者可坐獲濃利,救濟群生,

此中至藥,雖南面王不易也,吾子孫當世代遵守,是所至囑!

 

又據黃承昊折肱漫錄第七卷,腫毒條有云

凡患毒者,多服十三方及仙方活命飲以敗毒,但老弱之人不能堪此,故薛立齋以托裡敗毒散易之。”

又醫藥編有云一人患瘧,久不愈,以金蚣丸投之,瘧止”云云。

黃氏為明季萬曆丙辰進士,折肱漫錄成於崇禎乙亥,是外科十三方之來,當不始自清代矣。

 

總論歌

儂等著論總提綱,陰陽內外悉分張,癰疽發處分赤白,瘡癤起時別暗光,滿腹仁恩留赤子,一腔慈愛著青囊,

百骸中毒分表裡,三關直透識陰陽,回生妙術傳釜水,救死奇方著蜀疆,且看杏林多秀色,

須知橘井有泉香,愚民莫負儂醫惠,轉盼乾坤樂更長。

 

癰疽總論

夫癰疽之症,本由心經而發,何以發自心經,因實火動而成癰疽,雖有各症,亦當分內因、外因、不內外因。

內因者,乃心、肝、脾、肺、腎及心包絡等處,或因寒熱而血凝氣滯,或膏粱濃味而遺諸毒;

外因者,乃肩挑背負,勞苦奔趨,而迎暑濕風邪,擾動氣血不和,此外因也;

不內外因者,乃五臟受傷而邪毒透入也。癰疽之發,分筋、骨、韌、皮、膚五類。

癰發於血脈之間,屬陽,為順症;疽發於筋骨之內,屬陰,為逆症。發于皮內者為瘍,發於膚上者為癤。

凡症宜視陰陽,詳察善惡,若見三善,縱然沉重,亦無大害;如見四惡,雖然微小,亦必喪亡。

凡業醫者,不可徒從表裡、寒熱而辨陰陽,以貽害於人也。

 

癰疽總論歌

癰疽原是火毒生,經絡阻隔氣血凝,外因六淫八風感,內因六欲並七情,飲食起居多失慎,

肩挑背負損其身,膏粱之變營衛過,藜藿之軀氣血貧,疽由筋骨陰分發,癰從陽分肉脈生,

瘍起皮裡肉之外,瘡發皮膚為失榮,陽盛腫赤痛易,陰盛色暗陷不疼,半陰半陽不高腫,

微痛微熱紅亦輕,五善為順七惡逆,見三見四可分明,臨症色脈須詳察,溫涼補汗攻應分,

善治傷寒雜症易,能察癰疽腫毒精。

 

癰疽總論歌解

經云諸痛癢瘡,皆屬心火。故曰癰疽原是火毒生也。

癰疽皆因營衛不和,氣血凝結,經絡阻隔而生,故曰經絡阻隔氣血凝也。

其因有三,內因、外因、不內外因是也。

外因者,由於春之風,夏之暑濕,秋之燥,冬之寒也,當其時而至,則為正氣,非其時而至,或過盛,則為淫邪。

凡此六淫為病,皆屬外因。亦有因八風相感,如冬至日正北大剛風,春分日正東嬰兒風,

秋分日正西罡風,立夏日東南弱風,立冬日西北折風,應時而至,則生養萬物,不應時而至,

則殺害生靈萬物,若人感受,則內生重病,外發癰疽。

 

凡此八風為病,皆屬於外,故亦曰外因六淫、八風感也。

內因者,耳聽淫聲,目視邪色,鼻聞過臭,舌食滋味,心思過度,意念妄生,皆損人神,

凡此六淫為病,皆屬內因,故曰內因六欲並七情也。

不內外因者,飲食不節,起居不慎,過飲醇酒則生火,消爍陰液,過飲茶水則生濕,過食五辛則損氣血,

過饑過飽則傷脾胃,凡此種種,皆飲食之致病;晝夜過勞,擔輕負重,跌撲損墜等類,損其身形,

夜不靜息,強力入房,勞傷精氣,此起居之病也。

其起於膏粱濃味者,多令人營衛不和,火毒內結,起于藜藿薄食者,多令人胃氣不充,氣血虧少,

凡此種種,皆不內外因也。

人之身體,計有五層,皮、脈、肉、筋、骨也。發於筋骨間者曰疽,屬陰;

發於血脈間者曰癰,屬陽;發于皮裡肉外者曰瘍毒,只發於皮膚上者名曰瘡癤。

凡癰疽陽盛者,初起 腫,色赤,疼痛,則易潰易斂,順而易治,以其為陽症也。

陰盛者,初起色黯,不紅,塌陷,不腫,木硬不疼,則難潰難斂,逆而難治,以其為陰症也。

 

半陰半陽者,漫腫不高,微痛不甚,色不甚紅,此症屬險,若能隨症施治,

不失其時,則亦可轉險為順,否則逆矣。

五善者,五善之症也,諸瘡見之則為順,則易治;七惡者,七惡之症也,諸瘡見之則為逆,則難治。

凡患癰疽者,五善為順,七惡為逆,如見三善者必生,見四惡者必死矣。

爾後學業醫者,當於臨症之際詳察其色,宜溫者則溫之,宜涼者則涼之,宜補則補,宜汗則汗,

宜攻則攻,果能如是,庶有濟而不誤也。

然而外症癰疽,猶如內症傷寒,能善治傷寒者,則雜症無不易治,能善療癰疽者,

則諸瘡無不精妙,蓋以其能辨表裡、陰陽、虛實、寒熱也。

 

癰疽陽症歌

陽症初起 赤痛,根束盤清腫如弓,七日或疼或時止,二七瘡內漸生膿,毒隨膿出精神爽,

腐脫新生氣血充,嫩肉如珠顏色美,更兼鮮潤若榴紅,自然七惡全無犯,應當五善喜相逢,

須知此屬純陽症,醫藥調和自有功。

凡癰疽初起,掀熱赤痛,根束者,暈不散也;盤清者,不漫腫也;如弓者,高腫也,易潰易斂,此為順症。

詳察細審,自易見功。

 

癰疽陰症歌

陰症初起如粟大,不紅不腫疙瘩僵,木硬不痛不 腫,瘡根平大黯無光,三七之後不潰腐,

軟陷無膿結空倉,瘡上生衣如脫甲,孔中結子似菡房,紫黑膿稀多臭穢,

如見七惡定必亡,須知此屬純陰症,縱有岐黃命不長。

凡癰疽初起,不紅不腫,不 熱,狀似粟米疙瘩,木硬不痛,七朝之後,不潰不斂,

瘡上生衣,如脫殼樣,口如花結子,此屬逆症。倘見七惡,必定死亡;

如現五善一、二者,尚可勉強救治,否則徒勞。

 

陰陽相半歌

陰陽相半屬險症,陽吉陰凶生死昭,似陽微痛微 腫,如陰半硬半腫高,腫而不潰因脾弱,潰而不斂為膿磽,

五善之症雖兼有,如現七惡豈全逃,飲食若能知味美,二便調和尚可療,按法醫治應手效,陽長陰消自可調。

半陰半陽,皆屬險症,似陽不甚燒熱,似陰不甚木硬,多現順症宜可救,如現逆症則難療。

如陰升陽泄者,縱然多險,尚有一線生機。

 

癰疽善惡歌

法則無他審症先,陰陽兩症必須參,五善七惡休咎定,明哲先當仔細觀。

夫病分內外,審症宜詳,病由臟腑經絡而發,癰疽亦自臟腑而成,

內症必先察其表裡,外症亦當審其陰陽,審症既確,施治自易。

癰疽陽症之形,發為紅腫,大燒大熱,頭尖色赤,病者時畏寒熱,口乾發渴,不思飲食,只喜茶水,此陽症也。

陰症色青,不燒不熱,不紅不腫,患者飲食不多,精神猶暢。

此陰症也,又有陰症似陽者,患部先紅而猶赤,時燒時退,或有或無,疼痛不堪,口中焦渴,

人多眩暈,此陽症兼陰也。如患者周身寒冷,汗淋漓,瘡頭豐滿,色多黑赤,頭尖體圓,此陰症兼陽也。

欲治外症,無他妙法,當先辨其陰陽,次當詳其五善、七惡。

 

五善者,一聲音洪亮,二精神舒展,三瘡形陽症紅紫,陰症赤白,四飲食無減,五靜睡不煩,此善症也,

若得一、二善者,所患雖重,亦自無虞。

七惡者,一聲音沉滯,二坐臥難安,三頭多眩悶,四陽帶黑赤,陰帶紅紫,五瘀血時流,六周身寒冷,

七人多恍惚,此七惡見其一、二者,皆不可救藥。業此者審察宜詳,不可忽大意。

 

癰疽五善歌

心善精神爽,言清色潤鮮,不躁不煩渴,寤寐兩相安。

肝善身輕便,不怒不驚煩,指甲紅潤色,起坐覺安然。

脾善唇滋潤,知味喜加餐,膿黃不臭穢,大便不稀乾。

肺善聲音響,不喘無嗽痰,皮膚光潤澤,呼吸氣相安。

腎善不午熱,口和齒不乾,小溲清且白,夜臥靜如山。

 

癰疽七惡歌

一惡神昏憒,心煩舌燥乾,瘡色多紫黑,言語見呢喃。

二惡身筋強,目睛正視難,瘡頭流血水,驚悸是傷肝。

三惡形消瘦,瘡形陷又堅,膿清多臭穢,脾敗食不甘。

四惡皮膚槁,痰多韻不圓,喘生鼻頻扇,肺絕定歸泉。

五惡時引飲,咽喉若燎煙,腎亡容慘黑,囊縮死之原。

六惡身浮腫,腸鳴嘔呃繁,大腸多滑泄,臟腑敗之端。

七惡瘡倒陷,如剝 一般,時時流污水,四肢厥逆寒。

 

諸般壞症歌

初起如粟癢微生,未老頭白痛漸增,一日寒熱發戰起,三四發泡硬如疔,晝夜昏沉癢不止,

四紅五紫六日青,人若犯此無膿症,十人之中九不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