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瘧篇第三十六

 

足太陽之瘧,令人腰痛頭重,寒從背起,先寒後熱,熇熇暍暍然,熱止汗出,難已,刺郄中出血。 

足少陽之瘧,令人身體解(亻亦),寒不甚,熱不甚,惡見人,見人心惕惕然,熱多汗出甚,刺足少陽。 

足陽明之瘧,令人先寒,洒淅洒淅,寒甚久乃熱,熱去汗出,喜見日月光火氣,乃快然。刺足陽明跗上。

 

足太陰之瘧,令人不樂,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熱汗出,病至則善嘔,嘔已乃衰,即取之。 

足太陰之瘧,令人嘔吐甚,多寒熱,熱多寒少,欲閉戶牖而處,其病難已。 

足厥陰之瘧,令人腰痛,少腹滿、小便不利、如癃狀,非癃也。數便,意恐懼,氣不足,腹中悒悒,刺足厥陰。

 

肺瘧者,令人心寒,寒甚熱,熱間善驚,如有所見者,刺手太陰陽明。 

心瘧者,令人煩心甚,欲得清水,反寒多,不甚熱,刺手少陰。

 

肝瘧者,令人色蒼蒼然太息,其狀若死者,刺足厥陰見血。 

脾瘧者,令人寒,腹中痛。熱則腸中鳴,鳴已汗出,刺足太陰。

 

腎瘧者,令人洒洒然,腰脊痛,婉轉大便難,目眴眴然,手足寒。刺足太陽少陰。 

胃瘧者,令人且病也,善飢而不能食,食而支滿腹大。刺足陽明太陰橫脈出血。

 

瘧發身方熱,刺趾上動脈,開其空,出其血,立寒。 

瘧方欲寒,刺手陽明太陰,足陽明太陰。

 

瘧脈滿大急,刺背俞,用中針傍五胠俞各一,適肥瘦出其血也。 

瘧脈小實急,灸脛少陰,刺指井。

 

瘧脈滿大急,刺背俞,用五胠俞、背俞各一,適行至於血也。 

瘧脈緩大虛,便宜用藥,不宜用針。

 

凡治瘧,先發如食頃,乃可以治,過之,則失時也。

諸瘧而脈不見,刺十指間出血,血去必已。先視身之赤如小豆者,盡取之。

 

十二瘧者,其發各不同時,察其病形,以知其何脈之病也。

先其發時,如食頃而刺之,一刺則衰,二刺則知,三刺則已,不已刺舌下兩脈出血,

不已刺郄中盛經出血,又刺項已下挾脊者必已。舌下兩脈者,廉泉也。

 

刺瘧者,必先問其病之所先發者,先刺之。先頭痛及重者,先刺頭上及兩額兩眉之間中出血;

先項背痛者,先刺之。先腰脊痛者,先刺郄中出血。先手臂痛者,先刺手少陰陽明十指間;

先足脛酸痛者,先刺足陽明十指間出血。

 

風瘧,瘧發則汗出惡風,刺三陽經背俞之血者。 

(骨行)酸痛甚,按之不可,名曰胕髓病。以鑱針,針絕骨出血,立已。

 

身體小痛,刺至陰。諸陰之井無出血,間日一刺。 

瘧不渴,間日而作,刺足太陽。渴而間日作,刺足少陽。 

濕瘧汗不出,為五十九刺。

 

 

氣厥論篇第三十七

 

黃帝問曰:五臟六腑寒熱相移者何? 

岐伯曰:腎移寒於肝,癰腫少氣。

 

脾移寒於肝,癰腫筋攣。 

肝移寒於心,狂隔中。 

心移寒於肺,肺消。肺消者飲一溲二,死不治。 

肺移寒於腎,為涌水。涌水者,按腹不堅,水氣客於大腸,疾行則嗚濯濯,如囊里漿水之病也。

 

脾移熱於肝,則為驚衄。 

肝移熱於心,則死。 

心移熱於肺,傳為鬲消。 

肺移熱於腎,傳為柔痓。 

腎移熱於脾,傳為虛,腸澼死,不可治。

 

胞移熱於膀胱,則癃溺血。 

膀胱移熱於小腸,鬲腸不便,上為口糜。

 

小腸移熱於大腸,為虙瘕,為沉。 

大腸移熱於胃,善食而瘦入,謂之食亦。 

胃移熱於膽,亦曰食亦。 

膽移熱於腦,則辛頞鼻淵。鼻淵者,濁涕不下止也,傳為衄蔑瞑目。故得之氣厥也。

 

 

咳論篇第三十八

 

黃帝問曰:肺之令人咳何也? 

岐伯對曰: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

 

帝曰:願聞其狀? 

岐伯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氣,邪氣以從其合也。

其寒飲食人胃,從肺脈上至於肺,則肺寒,肺寒則外內合,邪因而客之,則為肺咳。

 

五臟各以其時受病,非其時各傳以與之。 

人與天地相參,故五臟各以治時,感於寒則受病,微則為咳,甚者為泄為痛。 

乘秋則肺先受邪,乘春則肝先受之,乘夏則心先受之,乘至陰則脾先受之,乘冬則腎先受之。

 

帝曰:何以異之? 

岐伯曰:肺咳之狀,咳而喘息有音,甚則唾血。

 

心咳之狀,咳則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狀,甚則咽腫,喉痹。 

肝咳之狀,咳則兩脅下痛,甚則不可以轉,轉則兩胠下滿。 

脾咳之狀,咳則右脅下痛,陰陰引肩背,甚則不可以動,動則咳劇。 

腎咳之狀,咳則腰背相引而痛,甚則咳涎。

 

帝曰:六腑之咳奈何?安所受病? 

岐伯曰:五臟之久咳,乃移於六腑。

 

脾咳不已,則胃受之。胃咳之狀,咳而嘔,嘔甚則長蟲出。 

肝咳不已則膽受之,膽咳之狀,咳嘔膽汁。 

肺咳不已則大腸變之,大腸咳狀,咳而遺失。 

心咳不已則小腸受之,小腸咳狀,咳而失氣,氣與咳俱失。 

腎咳不已則膀胱受之,膀胱咳狀,咳而遺溺。

 

久咳不已則三焦受之,三焦咳狀,咳而腹滿不欲食飲。 

此皆緊於胃關於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腫氣逆也。

 

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治臟者治其俞,治腑者治其合,浮腫者治其經。

 

帝曰:善。

 

 

舉痛論篇第三十九

 

黃帝問曰:余聞善言天者,必有驗於人,善言古者,必有合於今;

善言人者,必有厭於已。如此則道不惑而要數極,所謂明也。 

今余問於夫子,令言而可知,視而可見,捫而可得,令驗於己而發矇解惑,可得而聞乎?

 

岐伯再拜稽首曰:何道之問也? 

帝曰:願聞人之五臟卒痛,何氣使然?

 

岐伯對曰:經脈流行不止,環周不休,寒氣入經而稽遲。

泣而不行,客於脈外,則血少,客於脈中則氣不通,故卒然而痛。

 

帝曰:其痛或卒然而止者;或痛甚不休者;或痛甚不可按者;或按之而痛止者;

或按之無益者;或喘動應手者;或心與背相引而痛者;或脅肋與少腹相引而痛者;

或腹痛引陰股者;或痛宿昔而成積者;或卒然痛死不知人,有少間復生者;

或痛而嘔者;或腹痛而後泄者;或痛而閉不通者。凡此諸痛,各不同形,別之奈何?

 

岐伯曰:寒氣客於脈外,則脈寒,脈寒則縮蜷,縮蜷則脈絀急,則外引小絡,故卒然而痛。

得炅則痛立止,因重中於寒,則痛久矣。

 

寒氣客於經脈之中,與炅氣相薄,則脈滿,滿則痛而不可按也。

寒氣稽留,炅氣從上,則脈充大而血氣亂,故痛甚不可按也。

 

寒氣客於腸胃之間,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絡急引故痛。

按之則血氣散,故按之痛止。

 

寒氣客於挾脊之脈則深,按之不能及,故按之無益也。 

寒氣客於沖脈,沖脈起於關元,隨腹直上,寒氣客則脈不通,脈不通則氣因之,故喘氣應手矣。

 

寒氣客於背俞之脈,則脈泣,脈泣則血虛,血虛則痛。

其俞注於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則熱氣至,熱氣至則痛上矣。

 

寒氣客於厥陰之脈,厥陰之脈者,絡陰器,繫於肝。

寒氣客於脈中,則血泣脈急,故脅肋與少腹相引痛矣。

 

厥氣客於陰股,寒氣上及少腹,血泣在下相引,故腹痛引陰股。 

寒氣客於小腸膜原之間,絡血之中,血泣不得注入大經,血氣稽留不得行,故宿昔而成積矣。 

寒氣客於五臟,厥逆上泄,陰氣竭,陽氣未入,故卒然痛死不知人,氣復反則生矣。

 

寒氣客於腸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嘔也。 

熱氣留於小腸,腸中痛,癉熱焦渴,則堅干不得出,故痛而閉不通矣。

 

帝曰:所謂言而可知者也,視而可見奈何? 

岐伯曰:五臟六腑固盡有部,視其五色,黃赤為熱,白為寒,青黑為痛,此所謂視而可見者也。

 

帝曰:捫而可得奈何? 

岐伯曰:視其主病之脈堅,而血及陷下者,皆可捫而得也。

 

帝曰:善。余知百病生於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

寒則氣收,炅則氣泄,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九氣不同,何病之生?

 

岐伯曰:怒則氣逆,甚則嘔血及飧泄,故氣上矣。 

喜則氣和志達,榮衛通利,故氣緩矣。 

悲則心系急,肺布葉舉,而上焦不通,榮衛不散,熱氣在中,故氣消矣。

 

恐則精卻,卻則上焦閉,閉則氣還,還則下焦脹,故氣不行矣。 

寒則腠理閉,氣不行,故氣收矣。 

炅則腠理開,榮衛通,汗大泄,故氣泄。

 

驚則心無所依,神無所歸,慮無所定,故氣亂矣。 

勞則喘息汗出,外內皆越,故氣耗矣。 

思則心有所存,神有所歸,正氣留而不行,故氣結矣。

 

 

腹中論篇第四十

 

黃帝問曰:有病心腹滿,旦食則不能暮食,此為何病? 

岐伯對曰:名為鼓脹。

 

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治之以雞矢醴,一劑知,二劑已。

 

帝曰:其時有複發者,何也? 

岐伯曰:此飲食不節,故時有病也。雖然其病也已時,故當病氣聚於腹也。

 

帝曰:有病胸脅支滿者,妨於食,病至則先聞腥臊臭,出清液,先唾血,

四支清,目眩,時時前後血,病名為何,何以得之?

 

岐伯曰:病名血枯,此得之年少時,有所大脫血。

若醉入房,中氣竭,肝傷,故月事衰少不來也。

 

帝曰:治之奈何?復以何術? 

岐伯曰:以四烏鰂骨一藘茹,二物併合之,丸以雀卵,大小如豆,以五丸為後飯,飲以鮑魚汁,利腸中,及傷肝也。

 

帝曰:病有少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此為何病?可治不? 

岐伯曰:病名曰伏梁。

 

帝曰:伏梁何因而得之? 

岐伯曰:裹大膿血,居腸胃之外,不可治,治之每切按之致死。

 

帝曰:何以然? 

岐伯曰:此下則因陰,必下膿血,上則迫胃脘,生膈俠胃脘內癰,此久病也,難治。

居臍上為逆,居臍下為從,勿動亟奪,論在刺法中。

 

帝曰:人有身體髀股(骨行)皆腫,環臍而痛,是為何病? 

岐伯曰:病名伏梁,此風根也。其氣溢於大腸而著於肓,肓之原在臍下,故環臍而痛也。

不可動之,動之為水溺澀之病。

 

帝曰:夫子數言熱中,消中,不可服高梁芳草石藥。石藥發瘨,芳草發狂。

夫熱中消中者,皆富貴人也,今禁高梁,是不合其心,禁芳草石藥,是病不愈,願聞其說。

 

岐伯曰:夫芳草之氣美,石藥之氣悍,二者其氣急疾堅勁,故非緩心和人,不可以服此二者。

 

帝曰:不可以服此二者,何以然? 

岐伯曰:夫熱氣慓悍,藥氣亦然,二者相遇,恐內傷脾,脾者土也,而惡木,服此藥者,至甲乙日更論。

 

帝曰:善。有病膺腫,頭痛胸滿腹脹,此為何病?何以得之? 

岐伯曰:名厥逆。

 

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灸之則瘖,石之則狂,須其氣並,乃可治也。

 

帝曰:何以然? 

岐伯曰:陰氣重上,有餘於上,灸之則陽氣入陰,入則瘖,石之則陽氣虛,虛則狂,須其氣並而治之,可使全也。

 

帝曰:善。何以知懷子之且生也? 

岐伯曰:身有病而無邪脈也。

 

帝曰:病熱而有所痛者何也? 

岐伯曰:病熱者陽脈也,以三陽之動也。人迎一盛少陽,二盛太陽,三盛陽明,入陰也。

夫陽入於陰,故病在頭與腹,乃(月真)脹而頭痛也。

 

帝曰:善。

 

 

刺腰痛篇第四十一

 

足太陽脈令人腰痛,引項脊尻背如重狀,刺其郄中。太陽正經出血,春無見血。

 

少陽令人腰痛,如以針刺其皮中,循循然不可以俯仰,不可以顧。

刺少陽成骨之端出血,成骨在膝外廉之骨獨起者,夏無出血。

 

陽明令人腰痛,不可以顧,顧如有見者,善悲。

刺陽明於(骨行)前三痏,上下和之出血,秋無見血。

 

足少陰令人腰痛,痛引脊內廉。刺少陰於內踝上二痏。

春無見血,出血太多,不可復也。

 

厥陰之脈令人腰痛,腰中如張弓弩弦。刺厥陰之脈,在腨踵魚腹之外,循之累累然,乃刺之。

其病令人善言默默然不慧,刺之三痏。

 

解脈令人腰痛,痛引肩,目(盳盳)然,時遺溲。

刺解脈,在膝筋肉分間郄外廉之橫脈出血,血變而止。

 

解脈令人腰痛如引帶,常如折腰狀,善恐。

刺解脈,在郄中結絡如黍米,刺之血射,以黑見赤血而已。

 

同陰之脈令人腰痛,痛如小錘居其中,怫然腫。

刺同陰之脈在外踝上絕骨之端,為三痏。

 

陽維之脈令人腰痛,痛上怫然腫。刺陽維之脈,脈與太陽合端下間,去地一尺所。

 

衡絡之脈令人腰痛,不可以俛仰,仰則恐仆,得之舉重傷腰,衡絡絕,惡血歸之。

刺之在郄陽、筋之間,上郄數寸,衡居為二痏出血。

 

會陰之脈令人腰痛,痛上漯漯然汗出。汗干令人慾飲,飲已欲走。

刺直腸之脈上三痏,在蹻上郄下五寸橫居,視其盛者出血。

 

飛陽之脈令人腰痛,痛上怫怫然,甚則悲以恐。

刺飛陽之脈,在內踝上五寸,少陰之前,與陰維之會。

 

昌陽之脈令人腰痛,痛引膺,目(盳盳)然,甚則反折,舌卷不能言。

刺內筋為二痏。在內踝上大筋前太陰後,上踝二寸所。

 

散脈令人腰痛而熱,熱甚生煩,腰下如有橫木居其中,甚則遺溲。

刺散脈在膝前骨肉分間,絡外廉,束脈為三痏。

 

肉里之脈令人腰痛,不可以咳,咳則筋縮急。

刺肉里之脈,為二痏,在太陽之外,少陽絕骨之後。

 

腰痛挾脊而痛至頭,几几然,目(盳盳)然僵仆,刺足太陽郄中出血。

 

腰痛上寒,刺足太陽陽明;上熱刺足厥陰;不可以俛仰,刺足少陽;

中熱而喘,刺足少陰,刺郄中出血。

 

腰痛上寒不可顧,刺足陽明;上熱刺足太陰;中熱而喘,刺足少陰。 

大便難,刺足少陰;少腹滿,刺足厥陰。

如折不可以俛仰,不可舉,刺足太陽;引脊內廉,刺足少陰。

 

腰痛引少腹控眇,不可以仰;

刺腰尻交者,兩髁胛上,以月生死為痏數,髮針立已,左取右,右取左。

 

 

風論篇第四十二

 

黃帝問曰:風之傷人也,或為寒熱,或為熱中,或為寒中,或為癘風,

或為偏枯,或為風也,其病各異,其名不同。

或內至五臟六腑,不知其解,願聞其說。

 

岐伯對曰:風氣藏在皮膚之間,內不得通,外不得泄。 

風者,善行而數變,腠理開,則洒然寒,閉則熱而悶。

其寒也,則衰食飲;其熱也,則消肌肉。故使人怢栗而不能食,名曰寒熱。

 

風氣與陽明入胃,循脈而上至目內眥,其人肥,則風氣不得外泄,則為熱中而目黃;

人瘦則外泄而寒,則為寒中而泣出。

 

風氣與太陽俱入,行諸脈俞,散於分肉之間,與衛氣相干,其道不利。

故使肌肉憤(月真)而有瘍,衛氣有所凝而不行,故其肉有不仁也。

 

癘者,有榮氣熱腑,其氣不清,故使其鼻柱壞而色敗,皮膚瘍潰。

風寒客於脈而不去,名曰癘風,或名曰寒熱。

 

以春甲乙傷於風者為肝風,以夏丙丁傷於風者為心風,以季夏戊己傷於邪者為脾風,

以秋庚辛中於邪者為肺風,以冬壬癸中於邪者為腎風。

 

風中五臟六腑之俞,亦為臟腑之風,各入其門戶,所中則為偏風。 

風氣循風府而上,則為胸風,風入系頭,則為目風,眼寒。

 

飲酒中風,則為漏風。 

入房汗出中風,則為內風。 

新沐中風,則為首風。

 

久風入中,則為腸風,飧泄。 

外在腠理,則為泄風。 

故風者,百病之長也,至其變化,乃為他病也,無常方,然致有風氣也。

 

帝曰:五臟風之形狀不同者何?願聞其診,及其病能。 

岐伯曰:肺風之狀,多汗惡風,色皏然白,時咳短氣,晝日則差,暮則甚,診在眉上,其色白。

 

心風之狀,多汗惡風,焦絕善怒嚇,赤色,病甚則言不可快,診在口,其色赤。 

肝風之狀,多汗惡風,善悲,色微蒼,噎干善怒,時憎女子,診在目下,其色青。 

脾風之狀,多汗惡風,身體怠墮,四支不欲動,色薄微黃,不嗜食,診在鼻上,其色黃。 

腎風之狀,多汗惡風,面龐然浮腫,脊痛不能正立,其色炲,隱曲不利,診在肌上,其色黑。 

胃風之狀,頸多汗,惡風,食飲不下,膈塞不通,腹善脹,失衣則(月真)脹,食寒則泄,診形瘦而腹大。

 

首風之狀,頭面多汗,惡風、當先風一日,則病甚,頭痛不可以出內,至其風日,則病少愈。 

漏風之狀,或多汗,常不可單衣,食則汗出,甚則身汗,喘息惡風,衣常濡,口乾善渴,不能勞事。 

泄風之狀,多汗,汗出泄衣上,口中干,上漬其風,不能勞事,身體盡痛,則寒。

 

帝曰:善。

 

 

痹論篇第四十三

 

黃帝問曰:痹之安生? 

岐伯對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 

其風氣勝者為行痹,寒氣勝者為痛痹,濕氣勝者為著痹也。

 

帝曰:其有五者何也? 

岐伯曰:以冬遇此者為骨痹,以春遇此者為筋痹;以夏遇此者為脈痹;以至陰遇此著為筋痹;以秋遇此者為皮痹。

 

帝曰:內舍五臟六腑,何氣使然? 

岐伯曰:五臟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內舍於其合也。

故骨痹不已,復感於邪,內會於腎;筋痹不已,復感於邪,內會於肝;

脈痹不已,復感於邪,內會於心;肌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脾;

皮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肺;所謂痹者,各以其時重感於風寒濕之氣也。

 

凡痹之客五臟者,肺痹者,煩滿喘而嘔。 

心痹者,脈不通,煩則心下鼓,暴上氣而喘,噎干善噫,厥氣上則恐。

 

肝痹者,夜臥則驚,多飲,數小便,上為引如懷。 

腎痹者,善脹,尻以代踵,脊以代頭。 

脾痹者,四支解墮,發咳嘔汁,上為大塞。

 

腸痹者,數飲而出不得,中氣喘爭,時發飧泄。 

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內痛,若沃以湯,澀於小便,上為清涕。 

陰氣者,靜則神藏,躁則消亡。

 

飲食自倍,腸胃乃傷。 

淫氣喘息,痹聚在肺;淫氣憂思,痹聚在心;淫氣遺溺,痹聚在腎;

淫氣乏竭,痹聚在肝;淫氣肌絕,痹聚在脾。諸痹不已,亦益內也。

其風氣勝者,其人易已也。

 

帝曰:痹,其時有死者,或疼久者,或易已者,其何故也? 

岐伯曰:其入臟者死,其留連筋骨問者疼久,其留皮膚間者易已。

 

帝曰:其客於六腑者何也? 

岐伯曰:此亦其食飲居處,為其病本也。六腑亦各有俞,風寒濕氣中其俞,而食飲應之,循俞而入,各舍其腑也。

 

帝曰:以針治之奈何? 

岐伯曰:五臟有俞,六腑有合,循脈之分,各有所發,各隨其過,則病瘳也。

 

帝曰:榮衛之氣,亦令人痹乎? 

岐伯曰:榮者水谷之精氣也,和調於五臟,灑陳於六腑,乃能入於脈也。

故循脈上下貫五臟,絡六腑也。衛者水谷之悍氣也。其氣慓疾滑利,不能入於脈也。

故循皮膚之中,分肉之間,熏於肓膜,散於胸腹,逆其氣則病,從其氣則愈,不與風寒濕氣合,故不為痹。

 

帝曰:善。痹或痛、或不仁、或寒、或熱、或燥、或濕,其故何也? 

岐伯曰:痛者寒氣多也,有寒故痛也。

 

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榮衛之行澀,經絡時疏,故不通,皮膚不營,故為不仁。 

其寒者,陽氣少,陰氣多,與病相益,故寒也。 

其熱者,陽氣多,陰氣少,病氣勝,陽遭陰,故為痹熱。 

其多汗而濡者,此其逢濕甚也。陽氣少,陰氣盛,兩氣相盛,故汗出而濡也。

 

帝曰:夫痹之為病,不痛何也? 

岐伯曰:痹在於骨則重;在於脈則血凝而不流;在於筋則屈不伸;在於肉則不仁;在於皮則寒。故具此五者,則不痛也。

 

凡痹之類,逢寒則蟲,逢熱則縱。 

帝曰: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