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熱穴論篇第六十一

 

黃帝問曰:少陰何以主腎,腎何以主水? 

岐伯對曰:腎者,至陰也;至陰者,盛水也。肺者,太陰也;少陰者,冬脈也。

故其本在腎,其末在肺,皆積水也。

 

帝曰:腎何以能聚水而生病? 

岐伯曰:腎者,胃之關也。關門不利,故聚水而從其類也。

上下溢於皮膚,故為胕腫。胕腫者,聚水而生病也。

 

帝曰:諸水皆生於腎乎? 

岐伯曰:腎者牝藏也,地氣上者,屬於腎,而生水液也。

故曰:至陰勇而勞甚,則腎汗出,腎汗出逢於風,內不得入於臟腑,外不得越於皮膚,客於玄府,

行於皮里,傳為胕腫,本之於腎,名曰風水。所謂玄府者,汗空也。

 

帝曰:水俞五十七處者,是何主也? 

岐伯曰:腎俞五十七穴,積陰之所聚也,水所從出入也。尻上五行行五者,此腎俞。

故水病下為胕腫、大腹,上為喘呼、不得臥者,標本俱病,故肺為喘呼,腎為水腫,

肺為逆不得臥,分為相輸俱受者,水氣之所留也。

 

伏菟上各二行,行五者,此腎之街也。三陰之所交結於腳也。

踝上各一行,行六者,此腎脈之下行也,名曰太沖。凡五十七穴者,皆臟之陰絡,水之所客也。

 

帝曰:春取絡脈分肉何也? 

岐伯曰:春者木始治,肝氣始生,肝氣急,其風疾。

經脈常深,其氣少,不能深入,故取絡脈分肉間。

 

帝曰:夏取盛經分腠何也? 

岐伯曰:夏者火始治,心氣始長,脈瘦氣弱,陽氣留溢,熱熏分腠,內至於經。

故取盛經分腠,絕膚而病去者,邪居淺也。所謂盛經者,陽脈也。

 

帝曰:秋取經俞何也? 

岐伯曰:秋者金始治,肺將收殺,金將勝火,陽氣在合,陰氣初勝,濕氣及體陰氣未盛,未能深入,

故取俞以瀉陰邪,取合以虛陽邪,陽氣始衰,故取於合。

 

帝曰:冬取井滎何也? 

岐伯曰:冬者水始治,腎方閉,陽氣衰少,陰氣堅盛,巨陽伏沉,陽脈乃去,

故取井以下陰逆,取滎以實陽氣。故曰:冬取井滎,春不鼽衄。

 

帝曰:夫子言治熱病五十九俞,餘論其意,未能領別其處,願聞其處,因聞其意。 

岐伯曰:頭上五行行五者,以越諸陽之熱逆也,大杼、膺俞、缺盆、背俞,此八者,以瀉胸中之熱也。

氣街、三里、巨虛上下廉,此八者,以瀉胃中之熱也。

雲門、骨、委中、髓空,此八者,以瀉四肢之熱也。

五臟俞傍五,此十者,以瀉五臟之熱也。凡此五十九穴者,皆熱之左右也。

 

帝曰:人傷於寒,而傳為熱,何也? 

岐伯曰:夫寒盛則生熱也。

 

 

調經論篇第六十二

 

黃帝問曰:余聞刺法言,有餘瀉之,不足補之,何謂有餘,何謂不足? 

岐伯對曰:有餘有五,不足亦有五,常欲何問?

 

帝曰:願盡聞之。 

岐伯曰:神有餘,有不足;氣有餘,有不足;血有餘,有不足;

形有餘,有不足;志有餘,有不足。凡此十者,其氣不等也。

 

帝曰:人有精氣、津液、四肢、九竅、五臟十六部,三百六十五節,乃生百病,百病之生,皆有虛實。

今夫子乃言有餘有五,不足亦有五,何以生之乎?

 

岐伯曰:皆生於五臟也。夫心藏神,肺藏氣,肝藏血,脾藏肉,腎藏志,而此成形。

志意通,內連骨髓而成身形五臟。五臟之道,皆出於經隧,以行血氣。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是故守經隧焉。

 

帝曰:神有餘不足何如? 

岐伯曰:神有餘則笑不休,神不足則悲。

血氣未並,五臟安定,邪客於形,洒淅起於毫毛,未入於經絡也。故命曰神之微。

 

帝曰:補瀉奈何? 

岐伯曰:神有餘則瀉其小絡之血,出血勿之深斥;無中其大經,神氣乃平。

神不足者,視其虛絡,按而致之,刺而利之,無出其血,無泄其氣,以通其經,神氣乃平。

 

帝曰:刺微奈何? 

岐伯曰:按摩勿釋,著針勿斥,移氣於不足,神氣乃得復。

 

帝曰:善。(氣)有餘不足奈何? 

岐伯曰:氣有餘則喘咳上氣,不足則息利少氣。血氣未並,五臟安定,皮膚微病,命曰白氣微泄。

 

帝曰:補瀉奈何? 

岐伯曰:氣有餘則瀉其經隧,無傷其經,無出其血,無泄其氣。不足則補其經隧,無出其氣。

 

帝曰:刺微奈何? 

岐伯曰:按摩勿釋,出針視之曰,我將深之,適人必革,精氣自伏,邪氣散亂,無所休息,氣泄腠理,真氣乃相得。

 

帝曰:善。血有餘不足奈何? 

岐伯曰:血有餘則怒,不足則恐,血氣未並,五臟安定,孫絡水溢,則經有留血。

 

帝曰:補瀉奈何? 

岐伯曰:血有餘則瀉其盛經,出其血;不足則視其虛經,內針其脈中,久留而視,脈大疾出其針,無令血泄。

 

帝曰:刺留血奈何? 

岐伯曰:視其血絡,刺出其血,無令惡血得入於經,以成其疾。

 

帝曰:善。形有餘不足奈何? 

岐伯曰:形有餘則腹脹,徑溲不利。不足則四肢不用,血氣未並,五臟安定。肌肉蠕動,命曰微風。

 

帝曰:補瀉奈何? 

岐伯曰:形有餘則瀉其陽經,不足則補其陽絡。

 

帝曰:刺微奈何? 

岐伯曰:取分肉間,無中其經,無傷其絡,衛氣得復,邪氣乃索。

 

帝曰:善。志有餘不足奈何? 

岐伯曰:志有餘則腹脹飧泄,不足則厥。血氣未並,五臟安定,骨節有動。

 

帝曰:補瀉奈何? 

岐伯曰:志有餘則瀉然筋血者,不足則補其復溜。

 

帝曰:刺未並奈何? 

岐伯曰:即取之無中其經,邪所乃能立虛。

 

帝曰:善。余已聞虛實之形,不知其何以生? 

岐伯曰:氣血以並,陰陽相傾,氣亂於衛,血逆於經,血氣離居,一實一虛。

血並於陰,氣並於陽,故為驚狂。血並於陽,氣並於陰,乃為炅中。

血並於上,氣並於下,心煩惋善怒。血並於下,氣並於上,亂而喜忘。

 

帝曰:血並於陰,氣並於陽,如是血氣離居,何者為實?何者為虛? 

岐伯曰:血氣者喜溫而惡寒,寒則泣不能流,溫則消而去之,是故氣之所並為血虛,血之所並為氣虛。

 

帝曰: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今夫子乃言血並為虛,氣並為虛,是無實乎? 

岐伯曰:有者為實,無者為虛,故氣並則無血,血並則無氣。

今血與氣相失,故為虛焉。絡之與孫絡俱輸於經,血與氣並則為實焉。

血之與氣並走於上,則為大厥,厥則暴死,氣復反則生,不反則死。

 

帝曰:實者何道從來?虛者何道從去?虛實之要。願聞其故。 

岐伯曰:夫陰與陽皆有俞會。陽注於陰,陰滿之外,陰陽均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

夫邪之生也,或生於陰,或生於陽。其生於陽者,得之風雨寒暑;其生於陰者,得之飲食居處,陰陽喜怒。

 

帝曰:風雨之傷人奈何? 

岐伯曰:風雨之傷人也,先客於皮膚,傳入於孫脈,孫脈滿則傳入於絡脈,絡脈滿則輸於大經脈,

血氣與邪並,客於分腠之間,其脈堅大,故曰實。實者,外堅充滿不可按之,按之則痛。

 

帝曰:寒濕之傷人,奈何? 

岐伯曰:寒濕之中人也,皮膚不收,肌肉堅緊,榮血泣,衛氣去,故曰虛。

虛者,聶辟氣不足,按之則氣足以溫之,故快然而不痛。

 

帝曰:善。陰之生實奈何? 

岐伯曰:喜怒不節,則陰氣上逆,上逆則下虛,下虛則陽氣走之。故曰實矣。

 

帝曰:陰之生虛奈何? 

岐伯曰:喜則氣下,悲則氣消,消則脈虛空。因寒飲食,寒氣熏滿,則血泣氣去,故曰虛矣。

 

帝曰:經言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余已聞之矣,不知其所由然也。 

岐伯曰:陽受氣於上焦,以溫皮膚分肉之間,令寒氣在外,則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則寒氣獨留於外,故寒慄。

 

帝曰:陰虛生內熱奈何? 

岐伯曰:有所勞倦,形氣衰少,谷氣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氣熱,熱氣熏胸中,故內熱。

 

帝曰:陽盛生外熱奈何? 

岐伯曰:上焦不通利,則皮膚緻密,腠理閉塞,玄府不通,衛氣不得泄越,故外熱。

 

帝曰:陰盛生內寒奈何? 

岐伯曰:厥氣上逆,寒氣積於胸中而不瀉,不瀉則溫氣去寒獨留,則血凝泣,凝則脈不通,其脈盛大以澀,故中寒。

 

帝曰:陰與陽並,血氣以並,病形以成,刺之奈何? 

岐伯曰:刺此者取之經隧。取血於營,取氣於衛。用形哉,因四時多少高下。

 

帝曰:血氣以並,病形以成,陰陽相傾,補瀉奈何? 

岐伯曰:瀉實者,氣盛乃內針,針與氣俱內,以開其門,如利其戶,針與氣俱出,精氣不傷,邪氣乃下,

外門不閉,以出其疾,搖大其道,如利其路,是謂大瀉,必切而出,大氣乃屈。

 

帝曰:補虛奈何? 

岐伯曰:持針勿置,以定其意,候呼內針,氣出針入,針空四塞,精無從去,方實而疾針,氣入針出,

熱不能還,閉塞其門,邪氣布散,精氣乃得存,動氣候時,近氣不失,遠氣乃來,是謂追之。

 

帝曰:夫子言虛實者有十,生於五臟,五臟五脈耳。夫十二經脈皆生其病,今夫子獨言五臟。

夫十二經脈者,皆絡三百六十五節,節有病必被經脈,經脈之病,皆有虛實,何以合之?

 

岐伯曰:五臟者故得六腑與為表裡,經絡支節,各生虛實,其病所居,隨而謂之。

 

病在脈,調之血;病在血,調之絡;病在氣,調之衛;病在肉,調之分肉;病在筋,調之筋;病在骨,調之骨。

燔針動刺其下及與急者。病在骨焠針藥熨。病不知所痛,兩蹻為上。

身形有痛,九候莫病,則繆刺之痛在於左而右脈病者巨刺之。必謹察其九候,針道備矣。

 

 

繆刺論篇第六十三

 

黃帝問曰:余聞繆刺,未得其意,何謂繆刺? 

岐伯對曰:夫邪之客於形也,必先舍於皮毛,留而不去,入舍於孫脈,留而不去,入舍於絡脈,

留而不去,入舍於經脈,內連五臟,散於腸胃,陰陽俱感,五臟乃傷,此邪之從皮毛而入,極於五臟之次也。

如此則治其經焉。今邪客於皮毛,入舍於孫絡,留而不去,閉塞不通,不得入於經,流溢於大絡,而生奇病也。

夫邪客大絡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與經相干,而佈於四末,其氣無常處,不入於經俞,命曰繆刺。

 

帝曰:願聞繆刺,以左取右,以右取左,奈何?其與巨刺何以別之? 

岐伯曰:邪客於經,左盛則右病,右盛則左病,亦有移易者,左痛未已,而右脈先病,

如此者,必巨刺之,必中其經,非絡脈也。故絡病者,其痛與經脈繆處,故命曰繆刺。

 

帝曰:願聞繆刺奈何?取之何如? 

岐伯曰:邪客於足少陰之絡,令人卒心痛、暴脹、胸脅肢滿、無積者,刺然骨之前出血,

如食頃而已,不已左取右,右取左。病新發者,取五日已。

 

邪客於手少陽之絡,令人喉痹,舌倦口乾,心煩,臂外廉痛,手不及頭,刺手中指次指爪甲上,

去端如韭葉,各一痏,壯者立已,老者有頃已,左取右,右取左,此新病數日已。

 

邪客於足厥陰之絡,令人卒疝暴痛。

刺足大指爪甲上與肉交者,各一痏,男子立已,女子有頃已,左取右,右取左。

 

邪客於足太陽之絡,令人頭項肩痛。刺足小指爪甲上與肉交者,各一痏,立已。

不已,刺外踝下三痏,左取右,右取左,如食頃已。

 

邪客於手陽明之絡,令人氣滿胸中,喘息而肢胠,胸中熱。

刺手大指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葉,各一痏,左取右,右取左,如食頃已。

 

邪客於臂掌之間,不可得屈。刺其踝後,先以指按之痛,乃刺之。

以月死生為數,月生一日一痏,二日二痏,十五日十五痏,十六日十四痏。

 

邪客於足陽蹻之脈,令人目痛,從內眥始。

刺外踝之下半寸所各二痏,左刺右,右刺左,如行十里頃而已。

 

人有所墮墜,惡血留內,腹中滿脹,不得前後。先飲利藥,此上傷厥陰之脈,下傷少陰之絡。

刺足內踝之下,然骨之前,血脈出血,刺足跗上動脈。不已,刺三毛上各一痏,

見血立已,左刺右,右刺左,善悲驚不樂,刺如右方。

 

邪客於手陽明之絡,令人耳聾,時不聞音。刺手大指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葉各一痏,立聞。

不已,刺中指爪甲上與肉交者,立聞。其不時聞者,不可刺也。

耳中生風者,亦刺之如此數,左刺右,右刺左。

 

凡痹往來,行無常處者,在分肉間痛而刺之,以月死生為數,用針者,隨氣盛衰,以為痏數,

針過其日數則脫氣,不及日數則氣不瀉,左刺右,右刺左,病已止,不已復刺之如法,

月生一日一痏,二日二痏,漸多之,十五日十五痏,十六日,十四痏,漸少之。

 

邪客於足陽明之經,令人鼽衄,上齒寒。

刺足中指次指爪甲上與肉交者,各一痏,左刺右,右刺左。

 

邪客於足少陽之絡,令人脅痛,不得息,咳而汗出。

刺足小指次指爪甲上與肉交者,各一痏,不得息立已,汗出立止,咳者溫衣飲食,一日已。

左刺右,右刺左,病立已,不已,覆刺如法。

 

邪客於足少陰之絡,令人嗌痛,不可內食,無故善怒,氣上走賁上。

刺足下中央之脈,各三痏,凡六刺,立已。

左刺右,右刺左,嗌中腫,不能內唾,時不能出唾者,刺然骨之前,出血立已,左刺右,右刺左。

 

邪客於足太陰之絡,令人腰痛,引少腹控眇,不可以抑息,刺腰尻之解,兩胛之上,是腰俞,

以月死生為痏數,髮針立已,左刺右,右刺左。

 

邪客於足太陽之絡,令人拘攣、背急、引脅而痛,刺之從項始,數脊椎俠脊,

按疾之應手如痛,刺之傍三痏,立已。

 

邪客於足少陽之絡,令人留於樞中痛,髀不可舉,刺樞中,以毫針,寒則久留。

針以月死生為數,立已。

 

治諸經刺之,所過者不病,則繆刺之。 

耳聾、刺手陽明,不已,刺其通脈,出耳前者。 

齒齲,刺手陽明。不已,刺其脈,入齒中,立已。

 

邪客於五臟之間,其病也,脈引而痛,時來時止,視其病繆刺之於手足爪甲上,

視其脈,出其血,間日一刺,一刺不已,五刺已。

 

繆傳引上齒,齒唇寒痛,視其手背脈血者,去之,足陽明中指爪甲上一痏,

手大指次指爪甲上各一痏,立已,左取右,右取左。

 

邪客於手足少陰太陰足陽明之絡,此五絡皆會於耳中,上絡左角,五絡俱竭,

令人身脈皆動,而形無知也,其狀若屍,或曰屍厥。

 

刺其足大指內側爪甲上,去端如韭葉,後刺足心,後刺足中指爪甲上各一痏,

後刺手大指內側,去端如韭葉,後刺手心主,少陰銳骨之端,各一痏,立已。

不已,以竹管吹其兩耳,鬄其左角之發,方一寸燔治,飲以美酒一杯,不能飲者,灌之,立已。

 

凡刺之數,無視其經脈,切而從之,審其虛實而調之。不調者,經刺之;

有痛而經不病者,繆刺之。因視其皮部有血絡者,盡取之,此繆刺之數也。

 

 

四時刺逆從論篇第六十四

 

厥陰有餘病陰痹;不足病生熱痹;滑則病狐疝風;澀則病少腹積氣。

 

少陰有餘皮痹隱軫;不足病肺痹;滑則病肺風疝;澀則病積溲血。

 

太陰有餘,病肉痹,寒中;不足病脾痹;滑則病脾風疝;澀則病積,心腹時滿。

 

陽明有餘,病脈痹身時熱;不足病心痹;滑則病心風疝;澀則病積,時善驚。

 

太陽有餘病骨痹,身重;不足病腎痹;滑則病腎風疝;澀則病積,善時巔疾。

 

少陽有餘病筋痹、脅滿;不足病肝痹,滑則病肝風疝;澀則病積,時筋急目痛。

 

是故春氣在經脈,夏氣在孫絡;長夏氣在肌肉,秋氣在皮膚,冬氣在骨髓中。

 

帝曰:余願聞其故。 

岐伯曰:春者天氣始開,地氣始泄,凍解冰釋,水行經通,故人氣在脈。

夏者經滿氣溢,入孫絡受血,皮膚充實。長夏者,經絡皆盛,內溢肌中。

秋者天氣始收,腠理閉塞,皮膚引急。冬者,蓋藏血氣在中。

內著骨髓,通於五臟。是故邪氣者,常隨四時之氣血而入客也。

至其變化,不可為度,然必從其經氣,辟除其邪,除其邪則亂氣不生。

 

帝曰:逆四時而生亂氣奈何? 

岐伯曰:春刺絡脈,血氣外溢,令人少氣;

春刺肌肉,血氣環逆,令人上氣;春刺筋骨,血氣內著,令人腹脹。

 

夏刺經脈,血氣乃竭,令人解(亻亦);

夏刺肌肉,血氣內卻,令人善恐;夏刺筋骨,血氣上逆,令人善怒。

 

秋刺經脈,血氣上逆,令人善忘,秋刺絡脈,氣不外行,令人臥,不欲動;

秋刺筋骨,血氣內散,令人寒慄。

 

冬刺經脈,氣血皆脫,令人目不明;冬刺絡脈,內氣外泄,留為大痹,

冬刺肌肉,陽氣竭絕,令人善忘。

 

凡此四時刺者,大逆之病,不可不從也,反之則生亂氣相淫病焉。

故刺不知四時之經,病之所生,以從為逆,正氣內亂,與精相薄,必審九候,正氣不亂,精氣不轉。

 

帝曰:善。刺五臟中心一曰死,其動為噫。中肝五日死,其動為語。

中肺三日死,其動為咳。中腎六日死,其動為嚏欠。

中脾十日死,其動為吞。刺傷人五臟必死,其動則依其藏之所變候,知其死也。

 

 

標本病傳論篇第六十五

 

黃帝問曰:病有標本,刺有逆從奈何? 

岐伯對曰:凡刺之方,必別陰陽,前後相應,逆從得施,標本相移,

故曰有其在標而求之於標,有其在本而求之於本,有其在本而求之於標,有其在標而求之於本。

故治有取標而得者,有取本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有從取而得者。

故知逆與從,正行無問,知標本者,萬舉萬當,不知標本,是謂妄行。

 

夫陰陽逆從,標本之為道也,小而大,言一而知百病之害,少而多,淺而博,可以言一而知百也。

以淺而知深,察近而知遠,言標與本,易而勿及。

 

治反為逆,治得為從。 

先病而後逆者,治其本;先逆而後病者,治其本。 

先寒而後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後生寒者,治其本。

 

先熱而後生病者,治其本;先熱而後生中滿者,治其標。 

先病而後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後生他病者,治其本。必先調之,乃治其他病。 

先病而後先中滿者,治其標;先中滿而後煩心者,治其本。

 

人有客氣有同氣。 

小大不利,治其標;小大利,治其本。 

病發而有餘,本而標之,先治其本,後治其標。病發而不足,標而本之,先治其標,後治其本。

 

謹察間甚,以意調之;間者並行,甚者獨行,先以小大不利而後生病者,治其本。 

夫病傳者心病,先心痛,一日而咳,三日脅肢痛,五日閉塞不通,身痛體重,三日不已死。冬夜半,夏日中。

 

肺病喘咳,三日而脅肢滿痛,一日身重體痛,五日而脹,十日不已死。冬日入,夏日出。 

肝病頭目眩脅肢滿,三日體重身痛,五日而脹,三日腰脊少腹痛脛酸,三日不已死。冬日入,夏早食。

 

脾病身痛體重,一日而脹,二日少腹腰脊痛,脛酸,三日背(月呂)筋痛,小便閉,十日不已死。冬入定,夏晏食。 

腎病少腹腰脊痛(骨行)酸,三日背(月呂)筋痛,小便閉,三日腹脹,三日兩脅肢痛,三日不已死。冬大晨,夏晏晡。

 

胃病脹滿,五日少腹腰脊痛(骨行)酸,三日背(月呂)筋痛,小便閉,五日身體重,六日不已死。冬夜半後,夏日眣。 

膀胱病,小便閉,五日少腹脹,腰脊痛(骨行)酸,一日腹脹,一日身體痛,二日不已死。冬雞鳴,夏下晡。

 

諸病以次是相傳,如是者,皆有死期,不可刺。間一臟止及至三四臟者,乃可刺也。

 

 

天元紀大論篇第六十六

 

黃帝問曰: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濕風。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思憂恐。

論言五運相襲,而皆治之,終期之日,周而復始,余已知之矣。

願聞其與三陰三陽之候奈何合之?

 

鬼臾區稽首再拜對曰:昭乎哉問也。

夫五運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

 

故物生謂之化,物極謂之變;陰陽不測謂之神;神用無方,謂之聖。 

夫變化之為用也,在天為玄,在人為道,在地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

 

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天為濕,在地為土;

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天為寒,在地為水。

故在天為氣,在地成形,形氣相感,而化生萬物矣。

 

然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

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金木者,生長之終始也。

氣有多少,形有盛衰,上下相召,而損益彰矣。

 

帝曰:願聞五運之主時也如何? 

鬼臾區曰:五氣運行,各終期日,非獨主時也。

 

帝曰:請問其所謂也。 

鬼臾區曰:臣稽考太始天元冊文曰:太虛廖廓,肇基化元,萬物資始,

五運終天,布氣真靈,總統坤元,九星懸朗,七曜周旋。

曰陰曰陽,曰柔曰剛,幽顯既位,寒暑弛張,生生化化,品物咸章,臣斯十世,此之謂也。

 

帝曰:善。何謂氣有多少,形有盛衰? 

[鬼臾區曰:陰陽之氣,各有多少,故曰三陰三陽也。

形有盛衰,謂五行之治,各有太過不及也。故其始也,有餘而往,不足隨之;

不足而往,有餘從之。知迎知隨,氣可與期。應天為天符,承歲為歲直,三合為治。

 

帝曰:上下相召奈何? 

鬼臾區曰:寒暑燥濕風火,天之陰陽也,三陰三陽上奉之。

木火土金水,地之陰陽也,生長化收藏下應之。

 

天以陽生陰長,地以陽殺陰藏。 

天有陰陽,地亦有陰陽。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陰陽也,生長化收藏,故陽中有陰,陰中有陽。

所以欲知天地之陰陽者,應天之氣,動而不息,故五歲而右遷;

應地之氣,靜而守位,故六期而環會。動靜相召,上下相臨,陰陽相錯,而變由生也。

 

帝曰:上下周紀,其有數乎? 

鬼臾區曰:天以六為節,地以五為制。周天氣者,六期為一備;

終地紀者,五歲為一周。君火以明,相火以位。

五六相合,而七百二十氣為一紀,凡三十歲,千四百四十氣,凡六十歲,而為一周,不及太過,斯皆見矣。

 

帝曰:夫子之言,上終天氣,下畢地紀,可謂悉矣。

余願聞而藏之,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昭著,上下和親,德澤下流,子孫無憂,傳之後世,無有終時,可得聞乎?

 

鬼臾區曰:至數之機,迫迮以微,其來可見,其往可追,敬之者昌,慢之者亡,

無道行弘,必得天殃。謹奉天道,請言真要。

 

帝曰:善言始者,必會於終,善言近者,必知其遠,是則至數極而道不惑,所謂明矣。

願夫子推而次之,令有條理,簡而不匱,久而不絕,易用難忘,為之綱紀。至數之要,願盡聞之。

 

鬼臾區曰:昭乎哉問?明乎哉道!如鼓之應桴,響之應聲也。

臣聞之,甲乙之歲,土運統之;乙庚之歲,金運統之;丙辛之歲,水運統之;

丁壬之歲,木運統之;戊癸之歲,火運統之。

 

帝曰:其於三陰三陽合之奈何? 

鬼臾區曰:子午之歲,上見少陰;丑未之歲,上見太陰;

寅申之歲,上見少陽;卯酉之歲,上見陽明;辰戊之歲,上見太陽;已亥之歲,上見厥陰。

少陰所謂標也,厥陰所謂終也。

 

厥陰之上,風氣主之;少陰之上,熱氣主之;太陰之上,濕氣主之;

少陽之上,相火主之;陽明之上,燥氣主之;

太陽之上,寒氣主之。所謂本也,是謂六元。

 

帝曰:光乎哉道,明乎哉論!請著之玉版、藏之金匱,署曰天元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