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明院 (僅供學術資料參考)
持明院
持明院內有四大明王,很容易令人誤認為屬軍事重地,不動明王統率金剛部,降三世明王統率事業部,大威德金剛統率蓮花部,
軍荼利明王統率寶部,雖然四大明王威風澟澟,但是中尊卻安排了溫柔的般若佛母,真令人難解其意?
當年善無畏請大唐中土宮庭的畫工繪製胎藏界曼荼羅時,善無畏獨中當中般若佛母之位置,而天空上之雲彩自然分佈在不同位置,
標示出胎藏界曼荼羅四百多尊佛菩薩之分佈位置,當曼荼羅的圖畫完工之後,善無畏離開中尊之位置,
畫工就把般若佛母的畫像填入在這個空位上,事實上是般若佛母替代了金剛大阿闍梨的位置。
功能
如果要表示威武的戰鬥能力,其實不必動用到四大明王之力量,如果以現代政府的形式闡述,持明院其實應用在木火土金水之五行運作,
以及資源回收的作用功能可以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收集材料整頓廢墟處理殘垣廢屋,可以包含工兵之應用,逢山開路、遇水架撟、能夠快速辦理打交通運輸業務;
然後又可以應用化工能力進行消毒滅菌、清理生化戰爭遺留下來的毒害,以及營建各類簡易土木工程,都可以列入持明院的工作範圍。
進入持明院的修行者,必須完成五次元的修持目標。所謂五神通具足就是的宗教能力的條件。
|
此院的中尊為般若波羅密,原本在經中並無此尊。 此位原是阿闍梨位,是安坐曼荼羅前的位置, 但是在曼荼羅畫之後,阿闍梨移位出於壇城之外,這個位置就成為空位。 這個位置亦稱為佛室,後世則以般若菩薩代替阿闍梨之位置。 |
|||||
般若菩薩又稱為般若佛母,示現為女相,身穿磨衣,代表六度的事業,面上有三眼,代表三部的智慧,而六臂則表示具足六波羅密於一身。 |
||||||
佛 號 |
功 能 |
身 色 |
結 印 |
種子字 |
三 昧 耶 |
咒 語 |
般若菩薩 |
其面上 三目分別代表佛部蓮花部金剛部之特德而六臂表一身具足六波羅蜜此外亦代表大日如來的正法輪身是大日如來智慧的具體實踐尊形三目六臂頭戴寶冠身呈肉色披著甲冑左第一手持梵篋當胸次手仰掌置臍下第三手仰掌屈食指舒餘四指右第一手持蓮花印次手垂膝上舒展五指作與願印第三手屈臂豎掌屈無名指舒餘四指端坐蓮花上 |
梵篋印 |
|
梵篋 |
唵 地 室哩輸嚕多尾惹曳 娑嚩訶 |
|
大威德 明王 |
尊形全身青黑色呈忿怒形六面六臂六足坐於瑟瑟座上背有迦樓羅燄光左右第一手內縛二中指伸豎相拄左第二手持戟第三手持輪右第二手持劍第三手持棒,是阿彌陀佛的忿怒相. |
普通根本印 |
|
棒 |
唵 紇唎 ,置力 尾訖 哩多娜曩 吽 薩嚩設咄論 娜捨野 薩担婆野 薩野 薩担婆野 娑發吒 娑發吒 娑嚩賀 |
|
勝三世 明王 |
主要彰顯摧滅眾生惑障之果德與降三世明王係同體異名 |
身呈青黑色現至極忿怒之相頭戴寶冠手持金剛杵有猛燄圍繞周身 |
外五鈷印 |
|
五鈷杵 |
南麼 三曼多伐折囉皾 訶 訶 訶 微薩麼曳 薩婆怛他揭多微灑也 三婆嚩怛噁路枳也微若也 吽 惹 莎訶 |
降三世 明王 |
即密教五大明王之第二尊是金剛部之教令輪身降伏貪嗔痴三毒與欲界色界無色界等三界故稱降三世,是不空成就佛的忿怒相. |
三面八臂或四面八臂色青其左右第一手結降三世印左三臂各執弓索三叉戟右三臂各執矢劍五鈷鈴背生火燄安坐於蓮花上 |
降三世印 |
|
五鈷金剛杵 |
唵 遜婆 儞遜婆 吽屹哩恨拏 屹哩恨拏 吽 屹哩恨拏播野 吽 阿那 野呼 婆誐鍐嚩日囉 吽 發吒 |
不動明王 |
不動明王是 阿閦如來的忿怒化身勅受如來教命示現忿怒相常住火生三昧焚燒內外障難及諸煩惱摧滅一切魔軍冤敵其誓願為一切眾生奴僕受行者殘食供養畫夜護行者令其圓滿無上菩提 |
身呈青黑色頭頂蓮花髮編成長辮垂下右手持劍表斷煩惱惡魔左手持索表自在方便安坐瑟瑟座 |
獨鈷印 |
|
慧劍 |
曩麼 薩嚩 怛他糵帝毗藥 薩嚩 目契毗藥 薩嚩他 怛囉吒 賛拏摩賀 路灑拏 久 佉呬 佉呬 薩嚩 尾覲喃 吽 怛囉吒 憾 含 |
註:世傳不動明王是毗盧遮那佛忿怒相 ,但是持明院中只有四大明王,故應該是中尊不必有忿怒身,忿怒相應屬四方佛的專業.
(僅供學術資料參考)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