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思巴

 

嗡  阿阿爾  亞地達  雅西爾   巴札吽 

八思巴(意為聖者;1235年-1280年),西藏佛教薩迦派第五代祖師。

本名羅卓堅贊(blo-gros-rgyal-mtshan),

或譯洛珠堅贊,意為「聖者慧幢」,烏思藏薩斯迦人(今西藏薩迦縣)。

 

生平簡介藏曆第四繞迥之木羊年(1235年,端平二年)三月六日誕生,

父桑查索南堅贊,母更噶吉。自幼聰慧,3歲時能口誦蓮花修法,

4歲隨薩迦班底達赴阿裏的吉莊帕巴瓦底寺,

7歲時,能「誦經數十萬言,能約通其大義,國人號之聖童。」

 

鐵豬年(1251年)夏,由闊端之子蒙哥汗帶領至六盤山見忽必烈,

被視為施主與福田。

此年八思巴接受薩班臨終前所傳衣缽及法螺等物,

遂成為薩迦派的新教主,史稱藏傳佛教薩迦派五祖。

後跟隨忽必烈左右。木虎年(1254年)受賜「優禮僧人詔書」。

 

1255年,在忽必烈面前與西京道教辯論,他以淵博的學識,無礙的辯才,

使以道教首領為首的道士理屈詞窮,俯首認輸。忽必烈遂焚道教經卷,歸還道家占據的佛剎。

中統元年(1260年)他被忽必烈封為帝師,受玉印,任中原法王,統領全國佛教。

中統四年(1263年),歸返西藏,行前被封為藏區政教之主,受賜珠寶冊印,

中統五年(1264年)建立總制院,兼任總制院使。

 

1269年,八思巴將自己根據吐蕃文字而設計的一套蒙古新文字獻給元世祖忽必烈,共有41個字母,1000多個字,

同年忽必烈下詔以這套文字統一蒙古語文字。後世史學家稱這套文字為八思巴字,或稱方體字。

 

1270年,八思巴再此為忽必烈灌頂,元世祖為報答他的灌頂之恩和造字之功,

將烏思藏地區十三萬戶被指定為八思巴的供養地。

還晉封他為帝師、大寶法王。「百年之間,朝廷所敬禮而尊信之者,無所不用其極。

雖帝後賓妃,皆因受戒而為之膜拜。正衙朝會,百官班列,而帝師亦或專席於坐隅。」

 

1274年回到薩迦,塑造七尊金身,寫成200多函《甘珠爾》經。至元十七年(1280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八思巴在薩迦南寺圓寂,時年四十六歲。

忽必烈建大窣堵波於京師,賜號「皇天之下一人之上宣文輔治大聖至德普覺真智佑國如意大寶法王西天佛子大元帝師」。

仁宗延祐五年(1318年)於大興教寺建帝師八思巴殿。

英宗至治三年(1323年)於上都建八思巴帝師寺。今西藏 日喀則德欽頗章宮  保存八思巴朝見忽必烈的壁畫。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5%AB%E6%80%9D%E5%B7%B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