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大明王

 

中土佛經說 :

  

一、按照中土佛經的說法,孔雀出生後,生性兇殘,

好食人肉, 且能從四五十裡外吸人食肉,

他居住的大雪山,方圓五百里沒有人煙。

一天佛祖遊歷來到大雪山,被孔雀張口鯨吞,

將佛祖的丈六金身吸入腹中。

 

佛祖無奈,只得破其背而出,用他自己的說法就是

“本欲從其便門而出,卻恐有汙佛體,故破其背而出,踏至靈山。”

   

後來佛祖將孔雀“踏至靈山”後,心中起了殺意,

想想咽不下這口氣, 於是對手下說,吾欲為眾生降滅之。

 

一干眾佛一聽,那還了得,先不說這孔雀的父母鳳凰出世時,

連佛祖的菩提樹都還不知在何處,光是那孔雀的兄弟大鵬金翅鳥,

也不是一個善相與的主。

(大鵬金翅鳥以善吃龍而著稱)於是一千菩薩,佛陀,羅漢,尊者,

齊聲勸告說:“尊從其體出,傷之如傷尊母。”

我們的釋迦牟尼尊者權衡了利弊,找了個臺階下,

照他後來宣揚的說法是“故寬之,且封為‘孔雀大明王菩薩’,

受無上自在加持,以空乏其性。”   

 

這句話說穿了就是“齊天大聖”的前傳,

將快活了這麼久的孔雀以一個“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薩”

的名號,困在了靈山上。

 

後來果不其然,大鵬金翅鳥鬧將起來,殺上西方極樂,打得滿天神佛找不到北,最後佛祖無奈,定下了計策,

和大鵬約戰數日之後, 點上佛界眾生,和大鵬鬥了幾天幾夜,方才擒下,帶回靈山后,封為大鵬明王,依樣困住。 

不過大鵬乃孔雀兄弟,故佛祖人前還會尊稱他為舅舅。

 

神話傳說 

 

混沌初開。清而輕上升化天,濃而重下沉作地。日月既明,星辰環繞,逐萬物滋生。百獸拜麒麟為帝,百鳥以鳳凰為王。   

鳳凰,雄為鳳者雌為凰,天地交合,逐生九種:金鳳、彩鳳、火鳳、雪凰、藍凰、孔雀、大鵬、雷鳥、大風。

 

百鳥中以孔雀最美,華麗奪目,霞光漫溢,百花為之羞容,雲彩為之失色。然性傲,不羈。

佛曾嘗與之交往,不得,乃怒,約之大戰於昆侖山下。孔雀兇猛,鯨吞佛,佛艱難破其背而出,大懼,欲殺之。

帝謂曰:不可。孔雀乃鳳凰最寵,殺孔雀則傷鳳凰,諒之,諒之。乃投之無間道中,放逐三界之外——魔界。   

 

孔雀墮於魔界,見滿目創痍,遍地鱗骨,不解,問於一老妖。

妖悲曰,魔界本與三界等份,同享陽日能源,共吸陰月精華。然佛惡其貌醜,體態畸形,乃逐魔全族於無間深淵,並以結界封印。

淵內無日無月,漆黑一片,魔族日益凋零。偶有天賦魔王,破印而出,眾神亦以滋擾三界罪名,群起而攻之,俱不得善終。   

孔雀聽罷,如醍醐灌頂,大徹大悟,逐潛心於魔界修煉,悲魔族之痛苦,哀魔族之憤怒。

期間,唯地藏王菩薩念其不幸,常給予幫助。帝嘗聞孔雀情形,知之,戲謂曰"撒旦"   

 

一千五百年後,孔雀率魔族眾破印而出,直搗玄天,雙方一觸即發,史稱"神魔大戰"

期間愁雲不散,三界不寧。戰況日久,魔族漸漸不支,唯孔雀耀武揚威,無絲毫敗跡。

破三仙八島,九王十星,滿天神佛,無一能敵。 然魔族敗跡以露,孔雀亦無可奈何。

 

地藏王菩薩苦諫之曰,魔族有其哀,三界有其苦,亂世則俱不得安寧。

今戰愈百年,三界凋零,已與魔界無異!佛亦曰,願給予魔界日月精華。孔雀仰天長歎,乃罷。   

三界歸位,魔族重回無間淵中,孔雀亦欲同去,眾神苦勸乃免。歸西天極樂,掌魔界管事,引日月精華,灌溉四界。

周天萬民,皆感其恩德。佛大悅,賜曰"孔雀大明王"

 

孔雀王

  在密宗佛教裡孔雀王亦指孔雀明王   

【孔雀明王】   密教本尊之一。漢譯有摩訶摩瑜利羅闍、佛母大孔雀明王等名,簡稱孔雀明王。

一般明王多現忿怒像,令普通人有難以親近之感。而此一明王則形象優雅、慈藹可親,而且以甚具詩意的孔雀為坐騎。   

據《孔雀明王經》所載,佛世時,有一位比丘遭毒蛇所螫,不勝其苦。

當阿難向釋尊稟告之後,釋尊乃說出一種可供袪除鬼魅、毒害、惡疾的陀羅尼,此即孔雀明王咒。

 

此外,在久遠以前,雪山有一金色大孔雀王,平素持誦該咒甚勤,因此恒得安穩。

有一次,由於貪愛逸樂,與眾多孔雀女到遠地山中嬉遊,而未誦該咒,因此為獵人捕捉。

他在被縛之時,恢復正念,持誦該咒,終於解脫系縛,得到自由。

釋尊的這些開示,就是孔雀明王及其陀羅尼為世人所知的開始。   

 

孔雀明王的形像,一般都是白色,穿白繒輕衣。有頭冠、瓔珞、耳璫、臂釧等裝飾,乘坐金色孔雀。

現慈悲相,有四臂,分別持有吉祥果及孔雀尾等物。其形像,《大孔雀明王畫像壇場儀軌》雲(大正19·440a)︰   ‘

於蓮華胎上畫佛母大孔雀明王菩薩。頭向東方,白色,著白繒輕衣。

頭冠、瓔珞、耳璫、臂釧,種種莊嚴,乘金色孔雀王,結跏趺坐白蓮華上或青綠花上,住慈悲相。

有四臂,右邊第一手執開敷蓮華,第二手持俱緣果,左邊第一手當心掌持吉祥果,第二手執三、五莖孔雀尾。’

孔雀明王四種持物中:蓮華表敬愛,俱緣果表調伏,吉祥果表增益,孔雀尾表息災。

白蓮座表攝取慈悲的本誓,青蓮座表降伏之意。

 

據密教相傳,此明王是毗盧遮那如來的等流身,具攝取、折伏二德,故有上述二種蓮座。此蓮座謂之為‘孔雀座’(mayurasana)。

 

孔雀經法

 

  又,密教有以此孔雀明王為本尊而修之法,稱之為孔雀經法或孔雀明王經法。

此法之主要作用為息災、祈雨或止雨、安產等事。

日本傳此修法甚早,九世紀時修驗道創始人役小角即曾修孔雀咒法而得大靈驗。

平安時代,自空海強調《孔雀明王經》之護國性以來,即為東密所特別重視,尤其廣澤流以之為無雙大秘法。

至十一世紀,孔雀經法擴及現世利益,以祈禱消除天災、除病延命、安產等功效而盛行。

 

西遊記中的描述

  第七十七回 群魔欺本性 一體拜真如,中寫道:  

“自那混沌分時,天開於子,地辟於醜,人生於寅,天地再交合,萬物盡皆生。

萬物有走獸飛禽,走獸以麒麟為之長,飛禽以鳳凰為之長。

那鳳凰又得交合之氣,育生孔雀、大鵬。孔雀出世之時最惡,能吃人,四十五裡路把人一口吸之。

我在雪山頂上,修成丈六金身,早被他也把我吸下肚去。我欲從他便門而出,恐汙真身;是我剖開他脊背,跨上靈山。

欲傷他命,當被諸佛勸解,傷孔雀如傷我母,故此留他在靈山會上,封他做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薩。

大鵬與他是一母所生,故此有些親處。”

 

封神演義中的描述

  孔宣:上古洪荒時期生於天地之間的第一隻孔雀,母親是上古神鳥鳳凰,又名玄鳥,

傳說“天降玄鳥而生商”(《詩經·玄鳥》:“天命玄鳥,降而生商”)。

在鳳凰涅盤後,孔宣代替母親承擔起保護成湯江山的職責。在金雞嶺大戰中,被西方極樂世界准提聖人降伏。

神話中說,鳳凰每次死後,會周身燃起大火,然後其在烈火中獲得重生,並獲得較之以前更強大的生命力,稱之為“鳳凰涅盤”。

如此周而復始,鳳凰獲得了永生,故有“不死鳥”的名稱。

孔雀為鳳凰之子,繼承了母親鳳凰涅盤的本領,自然非常非同凡響。 鳳凰即玄鳥 玄鳥生商 所以孔宣不屬於任何一教。  

 

孔宣是小說《封神演義》裡的人物,並不是佛教人物。

《封神演義》裡說准提道人煉的金身,有十八隻手,後來只傳了孔宣,後來孔宣在釋迦摩尼如來成道的時候,

把他吞入腹中,後來釋迦摩尼從它背上鑽出來的,破而後立,所以孔宣又稱佛母。   

在《封神演義》中,孔宣的實力是准教主級,聖人以下一律無視!

使用的武器是五色神光,分青、黃、赤、黑、白各色,無物不刷,戰勝過哪吒和楊戩,

把薑子牙一系打得毫無還手之力,只得掛出免戰牌,最後被准提道人制服收去。

 

傳說中孔宣是天地間第一隻孔雀,五色神光是它的尾羽,是妖族大聖級的人物。

但是卻不見於封神之前的記載,也沒有在東皇太一手下的天庭裡任職,是個強悍的散仙,封神一役中任金雞嶺總兵。   

鳳凰在龍鳳麒麟三族大戰身受重傷,生下孔宣後便涅槃,孔宣出生時亦因此而先天不足。

之後孔宣經歷無從考究,後出現在封神大戰。孔宣雖鳳凰之後,但因為先天不足,本不應有太大成就,

但孔宣歷經磨難,終有所成,在封神一戰中傲視群雄,已經完全不輸於其母鳳凰。   

孔宣傲骨天成,志向遠大,贊之曰:天下雖大,其一人可往。  孔宣,就是後世信徒所供奉的孔雀大明王菩薩。    

 孔雀明王心咒 :    摩庚攞 迦蘭帝    梭哈

  http://baike.baidu.com/view/7390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