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系統(Circulatory System)
血液循環系統是血液在體內流動的通道,分為心血管系統和淋巴系統兩部分。
淋巴系統是靜脈系統的輔助裝置,而一般所說的循環系統指的是心血管系統。
心血管系統是由心臟、動脈、毛細血管及靜脈組成的一個封閉的運輸系統。
由心臟不停的跳動、提供動力推動血液在其中迴圈流動,為機體的各種細胞提供了賴以生存的物質,
包括營養物質和氧氣,也帶走了細胞代謝的產物二氧化碳。
同時許多激素及其他資訊物質也通過血液的運輸得以到達其靶器官,以此協調整個機體的功能,
因此,維持血液循環系統於良好的工作狀態,是機體得以生存的條件,而其中的核心是將血壓維持在正常水準。
人體的循環系統由體循環和肺循環兩部分組成
體循環開始于左心室。血液從左心室搏出後,流經主動脈及其派生的若干動脈分支,
將血液送入相應的器官。動脈再經多次分支,管徑逐漸變細,血管數目逐漸增多,最終到達毛細血管,
在此處通過細胞間液同組織細胞進行物質交換。
血液中的氧和營養物質被組織吸收,而組織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代謝產物進入血液中,變動脈血為靜脈血。
此間靜脈管徑逐漸變粗,數目逐漸減少,直到最後所有靜脈均彙集到上腔靜脈和下腔靜脈,
血液即由此回到左心房,從而完成了體循環過程。
肺循環自右心室開始。靜脈血被右心室搏出,經肺動脈到達肺泡周圍的毛細血管網,
在此排出二氧化碳,吸收新鮮氧氣,變靜脈血為動脈血,
然後再經肺靜脈流回左心房。左心房的血再入左心室,
又經大循環遍佈全身。
這樣血液通過體循環和肺循環不斷地運轉,完成了血液迴圈的重要任務。
脈管系統包括心血管系統和淋巴系統,是人體內一套封閉的管道系統。
心血管系統由心、動脈、毛細血管和靜脈組成,其中有血液迴圈流動。
淋巴系統包括淋巴管道,淋巴器官和淋巴組織,淋巴沿淋巴管道向心流動,
最後匯入靜脈。
脈管系統的功能,主要是將消化器官吸收的營養物質和肺吸入的氧氣輸送到身體各器官的組織和細胞,
供它們進行新陳代謝;
同時又將各器官的組織和細胞的代謝產物,如二氧化碳及尿素等運送至肺,
腎和皮膚等器官排出體外,以保證人體新陳代謝的正常進行。
此外,內分泌腺(或組織)所分泌的激素也借脈管系統輸送至相應的靶器官,以調節其生理功能。
淋巴器官和淋巴組織還能產生淋巴細胞和抗體,參與身體的免疫反應。
心血管系統的組成
1.心(cor) 主要由心肌構成,
是心血管系統的動力器官。
心分為四個腔,即左、 右心房和左、右心室。
心房接受靜脈,心室發出動脈。同側的心房與心室借房室口相通。
在房室口和動脈口周緣附有瓣膜,它們有如閥門,當血液順流時開放,
逆流時關閉,從而保證血液能定向流動。
2.動脈(arteria) 是運送血液離開心的血管,
從心室發出後,反復分支,越分越細,最後移行于毛細血管。
動脈管壁較厚,能承受較大的壓力。
大動脈管壁彈性纖維較多,有較大的彈性,心室射血時管壁擴張,
心室舒張時管壁回縮,促使血液繼續向前流動。
中、小動脈,特別是小動脈管壁的平滑肌較發達,
可在神經體液調節下收縮或舒張,以改變管腔和大小,影響局部血流阻力。
(a)中動脈的結構特點 內膜由內皮、內皮下層、內彈性膜組成。
內皮下層位於內皮之外,為較薄的疏鬆結締組織,內含少量平滑肌纖維。
內彈性膜由彈性蛋白構成,彈性膜上有許多小孔。
在中動脈的橫切面上,因血管壁收縮,使內彈性膜呈波浪狀,可做為內、中膜的分界線;
中膜較厚,主要由10∼40層平滑肌組成,故稱肌性動脈;
在平滑肌之間有少量彈性纖維和膠原纖維。
平滑肌纖維的舒縮可控制管徑的大小,調節器官的血流量。
此外平滑肌纖維具有產生結締組織和基質的功能;
外膜厚度與中膜相近,由疏鬆結締組織組成。
在外膜與中膜交界處有外彈性膜相隔,外膜中有小血管、淋巴管神經分佈。
(b)小動脈和微動脈的結構特點 管徑在0.3∼1mm之間,為小動脈,
管壁結構與中動脈相似,但各層均變薄,內彈性膜明顯,中膜含數層平滑肌,
外彈性膜不明顯,平滑肌舒縮可使管徑變小,增加血流阻力,因此小動脈也稱外周阻力血管;
管徑在0.3mm以下者為微動脈,管壁由內皮和1∼2層平滑肌構成,外膜較薄。
(c)大動脈的結構特點 大動脈又稱彈性動脈,如主動脈、肺動脈、無名動脈、
頸總動脈、鎖骨下動脈和髂總動脈等。
大動脈與中動脈是漸變的,其間沒有明顯界限。內膜比中動脈內膜厚,
內彈性膜與中膜的彈性膜相連續;中膜:
最厚,主要由40∼70層有孔的彈性膜構成,故又稱彈性動脈。
在彈性膜之間還有平滑肌及少量膠原纖維和彈性纖維;
外膜較薄,由結締組織構成,其中有營養血管、淋巴管、神經等。
外彈性膜與中彈性膜相連,故分界不清。
3.毛細血管( capillary ) 是連於動、靜脈末梢之間的細小動脈,管徑約8∼10μm,相互吻合成網,
除軟骨、角膜、晶狀體、毛髮、被覆上皮和牙釉質外,遍佈於全身各處。
在代謝較旺盛的器官(如心、肝、腎等)毛細血管網較為稠密,
而於代謝較低的器官(如肌腱、平滑肌等)則較為稀疏,毛細血管壁很薄,
主要由一層內皮細胞構成,通透性較大,有利於血液與組織、細胞之間進行物質交換。
在光鏡下觀察,各組織、器官中毛細血管的構造基本相同。
但電鏡下,不同器官的毛細血管的內皮細胞在結構上有所差異。據此,可將毛細血管分為三類:
(a)連續型毛細血管(continuous capillary):
連續型毛細血管較多見,分佈於肌肉組織、結締組織、
中樞神經系統、皮膚及肺等器官內。
其管壁特點是由一層連續性內皮和外周完整的基膜構成。
周細胞處的基膜分成兩層包繞周細胞。
內皮細胞周邊部薄,胞核部較厚,並凸管腔。
質內除有一般的細胞器外,尚可見到較多的吞飲小泡。
相鄰細胞間可見到間斷的緊密連接。
(b)有孔型毛細血管(fenestrated capillary):
有孔型毛細血管分佈在胃腸粘膜、某些內分泌腺和腎血管等。
其結構特點是內皮細胞無核處甚薄,有許多貫通細胞全層的小孔,
一般孔的直徑為60∼100nm,有的孔上有薄的隔膜封閉,
厚度為4∼6nm。有些毛細血管如腎血管球孔上無隔膜。
內皮細胞含吞飲小泡很少,基膜連續,周細胞較少。
相鄰細胞之間也為緊密連接形式。
(c)血竇(sinusoid)
是指肝、脾、骨髓及某些內分泌腺中的管腔較大而不規則的毛細血管,
又稱竇狀毛細血管。內皮細胞間有較寬的縫隙,基膜不連續甚至缺如,周細胞較少。
4. 靜脈(vein) 是運送血液流回心的血管,起自毛細血管,在向心彙集的過程中,不斷接受屬支,逐漸變粗,
最後注入心房。與相應的動脈相比,靜脈管壁較薄,管徑較大,彈性較小,收縮力微弱,容血量較大。
心有節律地舒縮,將血液射入動脈,最後經毛細血管分佈至全身各部組織,
在此與細胞和組織進行氣體和物質交換後,
再經靜脈返回心。如此迴圈不止,稱為血液迴圈。
靜脈的結構特點 靜脈管腔由小到大,管壁逐漸增厚,管壁結構也由薄變厚。
根據管徑的大小亦可分為小、中、大三級。中靜脈及小靜脈與相應的動脈比較,有如下特點:
a.靜脈數量多,管徑大而不規則,管壁薄彈性小,故靜脈管壁常塌陷。
b.靜脈管壁內、外彈性膜不發達,故三層結構分界不清。
中膜薄,環形平滑肌束分佈稀疏。
外膜較厚,在部分中靜脈和大靜脈的外膜層含有縱行平滑肌束。
c.靜脈常有靜脈瓣,靜脈瓣由內膜向管腔突出形成,有防止血液逆流的作用。
什麼是血液迴圈,心臟在血液迴圈中起何作用?
心血管系統是一個相對密閉的管道系統,由心臟和血管系統組成,血液在其中按一定方向流動,
迴圈不已,稱為血液迴圈。
根據血液在體內迴圈路徑不同,把血液迴圈分為體循環和肺循環。
全身的靜脈血都匯入右心房,經三尖瓣流入右心室,心臟收縮時將血液射入肺動脈,
流經兩肺的毛細血管, 進行氣體交換,充分吸收氧氣和排出二氧化碳後,
暗紅的靜脈血又變成了鮮紅的動脈血, 然後由肺靜脈送向左心房。
從右心室到左心房這一血液流動途徑稱為小迴圈,即肺循環。
接著,左心房的動脈血經二尖瓣流入左心室,當心臟收縮時,左心室內的新鮮血液首先被泵到主動脈,
並通過逐級動脈分支到達毛細血管,流經全身(包括心肺)進行物質交換,
把氧氣和營養物質運送到器官組織和細胞,並帶走新陳代謝產生的廢物和二氧化碳,成為靜脈血,
最後由上、下腔靜脈和冠狀竇將靜脈血帶回右心房。
從左心室到右心房這一血液運行途徑,稱為大循環,即體循環。
心臟是一個泵血的肌性動力器官,是血液迴圈動力的源泉。
通過心臟有節奏的收縮和舒張,推動血液在血管系統中不停地流動,
從而維持人體正常的生命活動。心臟泵出血液的速度是十分驚人的,
它以每秒8米的速度射出血液。
當人體活動量增加時,它泵出較多的血液以滿足人體生命活動的需要;
當人體處於安靜狀態時,則泵出較少的血液。
如果心臟這一中心驅動泵停止了跳動,血液迴圈就要終止,生命即告結束。
循環系統
循環系統是連續而封閉的管道系統,包括心血管系統和淋巴系統兩個部分,
心血管系統由心臟、動脈、毛細血管和靜脈組成。
心臟是輸送血液流動的泵,心臟搏出的血液經動脈到毛細血管,毛細血管的管壁薄,
血液在此與周圍組織進行物質交換;
靜脈起始端也參與物質交換,但主要是將物質交換後的血流到心臟。
淋巴管系統是一個輔助的迴圈管道,由毛細淋巴管、淋巴管和淋巴導管組成。
毛細淋巴管為淋巴管系統的起始部分,位於組織中,進入毛細淋巴管的組織液稱淋巴。
淋巴流經粗細不等的淋巴管,最後匯合成右淋巴導管和胸導管,導入大靜脈。
循環系統的一些細胞還具有內分泌功能。
血液迴圈
心臟和血管組成機體的循環系統,血液在其中按一定方向流動,
周而復始,稱為血液迴圈。血液迴圈的主要功能是完成體內的物質運輸,
運輸代謝原料和代謝產物,使機體新陳代謝能不斷進行;
體內各內分泌腺分泌的激素,或其他體液因素,通過血液的運輸,
作用於相應的靶細胞,實現機體的體液調節;
機體內環境理化特性相對穩定的 維持和血液防衛功能的實現,也都有賴於血液的不斷迴圈流動。
心血管活動的調節
人體在不同的生理狀況下,各器官組織的代謝水準不同,
對血流量的需要也不同。機體的神經和體液機制可對心臟和各部分血管的活動進行調節,
從而適應各器官組織在不同情況下對血流量的需要,協調地進行各器官之間的血流分配。
一、神經調節
心肌和血管平滑肌接受自主神經支配。
機體對心血管活動的神經調節是通過各種心血管反射實現的。
(一)心臟和血管的神經支配
1.心臟的神經支配 支配心臟的傳出神經為心交感神經和心迷走神經。
(a)心交感神經及其作用:
心交感神經的節前神經元位於脊髓第1-5胸段的中間外側柱,
其軸突末梢釋放的遞質為乙醯膽鹼,
後者能啟動節後神經元膜上的N型膽鹼能受體。
心交感節後神經元位於星狀神經節或頸交感神經節內。
節後神經元的軸突組織心臟神經叢,支配心臟各個部分,包括竇房結、房室交界、房室束、心房肌和心室肌。
在動物實驗中看到,兩側心交感神經對心臟的支配有所差別。
支配竇房結的交感纖維主要來自右側心交感神經,支配房室交界的交感主要來自左側心交感神經。
在功能上,右側心交感神經興奮時以引起心率加快的效應為主,
而左側心交感神經興奮則以加強心肌收縮能力的效應為主。
(b)心迷走神經及其作用:
支配心臟的副交感神經節前纖維行走於神經幹中。
這些節前神經元的細胞體位於延髓的迷走神經背核和疑核,在不同的動物中有種間差異。
在胸腔內,心迷走神經纖維和心交感神經一起組成心臟神經叢,並和交感纖維伴行進入心臟,
與心內神經節細胞發生突觸聯繫。
心迷走神經的節前和節後神經元都是膽鹼能神經元。
節後神經纖維支配竇房結、心房肌、房室交界、房室速及其分支。
心室肌也有迷走神經支配,但纖維末梢的數量遠較心房肌中為少。
兩側心迷走神經對心臟的支配也有差別,但不如兩側心交感神經支配的差別顯著。
右側迷走神經對竇房結的影響佔優勢;左側迷走神經對房室交界的作用佔優勢。
一般說來,心迷走神經和心交感神經對心臟的作用是相對抗的。
但是當兩者同時對心臟發生作用時,其總的效應並不等於兩者分別作用時發生效應的代數和。
在多數情況下,心迷走神經的作用比交感神經的作用佔有較大的優勢。
(c)支配心臟的肽能神經元:用免疫細胞化學方法證明,
心臟中存在多種神經纖維,如神經肽Y、血管活性腸肽、降鈣素基因相關肽、
阿片肽等。現已知一些肽類遞質可與其他遞質,如單胺和乙醯膽鹼,
共存於同一神經元內,並共同釋放。
2.血管的神經支配 除真毛細血管外,血管壁都有平滑肌分佈。
不同血管的平滑肌的生理特性有所不同,有些血管平滑肌有自發的肌源性活動,
而另一些血管平滑肌很少有肌源性活動。
但絕大多數血管平滑肌都受局部組織代謝產物影響。
支配血管平滑肌的神經纖維可分為縮血管神經纖維和舒血管神經纖維兩大類,兩者又統稱為血管運動神經纖維。
(a)縮血管神經纖維:縮血管神經纖維都是交感神經纖維,故一般稱為並感縮血管纖維,
其節前神經元位於脊髓胸、腰段的中間外側柱內,末梢釋放的遞質為乙醯膽鹼。
節後神經元位於椎旁和椎前神經節內,末梢釋放的遞質為去甲腎上腺素。
(b)舒血管神經纖維;體內有一部分血管除接受縮血管纖維支配外,還接受舒血管纖維支配。
舒血管神經纖維主要有以下幾種:
1)交感舒血管神經纖維:有些動物如狗和貓,支配骨骼肌微動脈的交感神經中除有縮血管纖維外,
還有舒血管纖維。交感舒血管纖維末梢釋放的遞質為乙醯膽鹼。
交感舒血管纖維在平時沒有緊張性活動,只有在動物處於情緒激動狀態和發生防禦反應時才發放衝動,
使骨骼肌血管舒張,血流量增多。在人體內可能也有交感舒血管纖維存在。
2)副交感舒血管神經纖維:少數器官如腦膜、唾液腺、胃腸外分泌腺和外生殖器等,
其血管平滑肌除接受交感縮血管纖維支配外,還接受副交感舒血管纖維支配。
3)脊髓背根舒血管纖維:皮膚傷害性感覺傳入纖維在外周末梢可發生分支。
當皮膚受到傷害性刺激時,感覺衝動一方面沿傳入纖維向中樞傳導,
另一方面可在末梢分叉處沿其他分支到達受刺激部位鄰近的微動脈,使微動脈舒張,局部皮膚出現紅暈。
4)血管活性腸肽神經元:有些自主神經元內有血管活性腸肽和乙醯膽鹼共存,
例如支配汗腺的交感神經元和支配頜下腺的副交感神經元等。
這些神經元興奮時,其末稍一方面釋放乙醯膽鹼,引起腺細胞分泌;
另一方面釋放血管活性腸肽,引起舒血管效應,使局部組織血流增加。
循環器官片切 (從左至右) 1心肌 2動靜脈血管 3小動脈 4肺血管 5腎血管 6大靜脈 7蛙血液 8人體血液 |
(二)心血管中樞
神經系統對心血管活動的調節是通過各種神經反射來實現的。
在生理學中將與控制心血管活動有關的神經元集中的部位稱為心血管中樞。
控制心血管活動的神經元並不是只集中在中樞神經系統的一個部位,
而是分佈在中樞神經系統從脊髓到大腦皮層的各個水準上,
它們各具不同的功能, 又互相密切聯繫,使整個心血管系統的活動協調一致,並與整個機體的活動相適應。
1.延髓心血管中樞 一般認為,最基本的心血管中樞位於延髓。
這一概念最早是在19世紀70年代提出的。它基於以下的動物實驗結果:
在延髓上緣橫斷腦幹後,動物的血壓並無明顯的變化,刺激坐骨神經引起的升血壓反射也仍存在;
但如果將橫斷水準逐步移向腦幹尾端,則動脈血壓就逐漸降低,刺激坐骨神經引起的升血壓反射效應也逐漸減弱。
當橫斷水準下移至延髓閂部時,血壓降低至大約5.3kPa(40mmHg)。
這些結果說明,心血管的正常的緊張性活動不是起源於脊髓,而是起源於延髓,
因為只要保留延髓及其以下中樞部分的完整,就可以維持心血管正常的緊張性活動,並完成一定的心血管反射活動。
一般認為,延髓心血管中樞至少可包括以下四個部位的神經元:
(a)縮血管區:
引起交感縮血管神經正常的緊張性活動的延髓心血管神經元的細胞體,
位於延髓頭端的腹外側部,稱為C1區。
這些神經元內含有腎上腺素,它們的軸突下行到脊髓的中間外側柱。
心交感緊張也起源于此區神經元。
(b)舒血管區:
位於延髓尾端腹外側部A1區(即在C1區的尾端)的去甲腎上腺素神經元,
在興奮時可抑制C1區神經元的活動,導致交感縮血管緊張降低,血管舒張。
(c)傳入神經接替站:
延髓孤束核的神經元接受由頸動脈竇、
主動脈弓和心臟感受器經舌咽神經和迷走神經傳入的資訊,
然後發出纖維至延髓和中樞神經系統其他部位的神經元,
繼而影響心血管活動。
(d)心抑制區:
心迷走神經元的細胞體位於延髓的迷走神經背核和疑核。
2.延髓以上的心血管中樞 在延髓以上的腦幹部分以及大腦和小腦中,也都存在與心血管活動有關的神經元。
它們在心血管活動調節中所起的作用較延髓心血管中樞更加高級, 特別是表現為對心血管活動和機體其他功能之間的複雜的整合。
例如下丘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整合部位,在體溫調節、攝食、水平衡以及發怒、恐懼等情緒反應的整合中,
都起著重要的作用。這些反應都包含有相應的心血管活動的變化。
大腦的一些部位,特別是邊緣系統的結構,如顳極、額葉的眶面、扣帶回的前部、杏仁、隔、海馬等,
能影響下丘腦和腦幹其他部位的心血管神經元的活動,並和機體各種行為的改變相協調。
大腦新皮層的運動區興奮時,除引起相應的骨骼肌收縮外,還能引起該骨骼肌的血管舒張。
刺激小腦的一些部位也可引起心血管活動的反應。
例如刺激小腦頂核可引起血壓升高,心率加快。頂核的這種效應可能與姿勢和體位改變時伴隨的心血管活動變化有關。
(三)心血管反射
當機體處於不同的生理狀態如變換姿勢、運動、睡眠時,
或當機體內、外環境發生變化時,可引起各種心血管反射,
使心輸出量和各器官的血管收縮狀況發生相應的改變,動脈血壓也可發生變動。
心血管反射一般都能很快完成,其生理意義在於使迴圈功能能適應於當時機體所處的狀態或環境的變化。
1.頸動脈竇和主動脈弓壓力感覺反射 當動脈血壓升高時,
可引起壓力感受性反射,其反射效應是使心率減慢,外周血管阻力降低,
血壓回降。因此這一反射曾被稱為降壓反射。
(a)動脈壓力感覺器:
壓力感受性反射的感受裝置,是位於頸動脈竇和主動脈弓血管外膜下的感覺神經末梢,稱為動脈壓力感受器。
動脈壓力感覺器並不是直接感覺血壓的變化,而是感覺血管壁的機械牽張程度。
當動脈血壓升高時,動脈管壁被牽張的的程度就升高,壓力感覺器發放的神經衝動也就增多。
在一定範圍內,壓力感覺器的傳入衝動頻率與動脈管壁擴張程度成正比。
(b)傳入神經和中樞聯繫:
頸動脈竇壓力感受器的傳入神經纖維組成頸動脈竇神經。
竇神經加入舌咽神經,進入延髓,和孤束核的神經元發生突觸聯繫。
主動脈弓壓力感受器的傳入神經纖維行走於迷走神經幹內,然後進入延髓,到達孤束核。
兔的主動脈弓壓力感受器傳入纖維自成一束,與迷走神經伴行,稱為主動脈神經。
(c)反射效應:
動脈血壓升高時,壓力感受器傳入衝動增多,通過中樞機制,使心迷走緊張加強,
心交感緊張和交感縮血管緊張減弱,其效應為心率減慢,心輸出量減少,外周血管阻力降低,故動脈血壓下降。
反之,當動脈血壓降低時,壓力感受器傳入衝動減少,使迷走緊張減弱,交感緊張加強,
於是心率加快,心輸出量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增高,血壓回升。
(d)壓力感受性反射的生理意義:
壓力感受性反射在心輸出量、外周血管阻力、血量等發生突然變化的情況下,
對動脈血壓進行快速調節的過程中起重要的作用,使動脈血壓不致發生過分的波動,
因此在生理學中將動脈壓力感受器的傳入神經稱為緩衝神經。
2.心肺感受器引起的心血管反射 在心房、
心室和肺循環大血管壁存在許多感受器,總稱為心肺感受器,
其傳入神經纖維行走於迷走神經幹內。
引起心肺感受器興奮的適宜刺激有兩大類。
一類是血管壁的機械牽張。
當心房、心室或肺循環大血管中壓力升高或血容量增多而使心臟或血管壁受到牽張時,
這些機械或壓力感受器就發生興奮。
和頸動脈竇、主動脈弓壓力感受器相比較,
心肺感受器位於循環系統壓力較低的部分,故常稱之為低壓力感受器,
而動脈壓力感受器則稱為高壓力感受器。
在生理情況下,心房壁的牽張主要是由血容量增多而引起的,
因此心房壁的牽張感受器也稱為容量感受器。
另一類心肺感受器的適宜刺激是一些化學物質,
如前列腺素、緩激肽等。有些約物如藜蘆堿等也能刺激心肺感受器。
3.頸動脈體和主動脈體化學感受性反射 在頸總動脈分叉處和主動脈弓區域,存在一些特殊的感受裝置,
當血液的某些化學成分發生變化時,如缺氧、CO2分壓過高、H+濃度過高等,可以刺激這些感受裝置。
因此這些感受裝置被稱為頸動脈體和主動脈體化學感受器。
化學感受性反射在平時對心血管活動並不起明顯的調節作用。
只有在低氧、窒息、失血、動脈血壓過低和酸中毒情況下才發生作用。
4.軀體感受器引起的心血管反射 刺激軀體傳入神經時可以引起各種心血管反射。
反射的效應取決於感受器的性質、刺激的強度和頻率等因素。
5.其他內臟感受器引起的心血管反射 擴張肺、胃、腸、膀胱等空腔器官,擠壓睾丸等,
常可引起心率減慢和外周血管舒張等效應。這些內臟感受器的傳入神經纖維,行走於迷走神經或交感神經內。
6.腦缺血反應 當腦血流量減少時,心血管中樞的神經元可對腦缺血發生反應,引起交感縮血管緊張顯著加強,
外周血管高度收縮,動脈血壓升高,稱為腦缺血反應。
(三)血管升壓素
血管升壓素是下丘腦視上核和室旁核一部分神經元內合成的。
這些神經元的軸突行走在下丘腦垂體束中並進入垂體後葉,
其末梢釋放的血管升壓素作為垂體後葉激素進入血循環。
血管升壓素的合成和釋放過程也稱為神經分泌。
血管升壓素在腎集合管可促進水的重吸收,
故又稱為抗利尿激素(見第八章)。
血管升壓素作用於血管平滑肌的相應受體,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縮,
是已知的最強的縮血管物質之一。
在正常情況下,血漿中血管升壓素濃度升高時首先出現抗利尿效應;
只有當其血漿濃度明顯高於正常時,才引起血壓升高。
這是因為血管升壓素能提高壓力感受性反射的敏感性,故能緩衝升血壓效應。
血管升壓素對體內細胞外液量的調節起重要作用。在禁水、失水、失血等情況下,血管升壓素釋放增加,
不僅對保留體內液體量,而且對維持動脈血壓,都起重要的作用。
(四)血-腦脊液屏障和血-腦屏障
腦脊液主要是由脈絡叢分泌的,
但其成分和血漿不腦脊液中蛋白質的含量極微,
葡萄糖含量也較血漿為少,
但Na+ 和Mg2+的濃度較血漿中的高,K+、HCO3-和Ca2+的濃度
則較血漿中的低。
可見,血液和腦脊液之間物質的轉運並不是被動的過程,而是主動轉運過程。
另外,一些大分子物質較難從血液進入腦脊液,
仿佛在血液和腦脊液之間存在著某種特殊的屏障,故稱之為血-
腦脊液屏障(blood-cerebrospinal fluid barrier)。
這種屏障對不同物質的通透性上不同的。
例如O2、CO2等脂溶性物質可很容易地通過屏障,但許多離子的通透性則較低。
血-腦脊液屏障的基礎是無孔的毛細血管壁和脈絡叢細胞中運輸各種物質的特殊載體系統。
血-腦脊液屏障和血-腦屏障的存在,對於保護腦組織周圍穩定的化學環境,和防止血液中有害物質侵入腦內具有重要的生理意義。
( 文字 李雲霞 姚泰) (10月30日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