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研究   ( 文字:歐千瑜 圖片來源 ;網路圖片 )

 

前言  

客家族群是中華民族中的一支,在語言、地域、經濟、文化等方面具有明顯的特徵與相對獨立性的一支民系。

客家祖先在近千年的遷徙發展的歷史過程中,歷經衝突、調適、融合的社會實踐,在繼承中原漢族文化傳統精神

的基礎上,吸收南方各民族優秀文化而逐步形成的。(客家語分佈圖)

 

近百年來,中外學者長期圍繞著「客家血統問題」而爭論,先是梅耶斯提出「土著與客家差異」的報告,

後來有康普爾實地調查梅縣,發表文章指出「客家是純粹承襲了中國人血統的民族」「客家並非混血種,

而是具有純正血統的漢族,不僅比少數民族優秀,而且比土著漢族優秀,他們是有來歷的中原王朝後裔。」

 

到了三十年代,羅香林先生集其大成,依循歐美學者觀點,進行實地調查,根據誌書、普牒,

先後寫成「客家研究導論」「客家源流考」。

 

由於史料的不易蒐集與紀錄,我在本篇報告中,先以學者所著的論文及有關客家族群的書籍,加以分析、組織,

從中認識了客家族群的遷徙與來台拓墾的情形,現在就將客家族群的來源、遷徙的時代背景、

來台拓墾之背景及分布詳述如後。

 

 

第一章 客家族群的來源      

 

1.客家的發源地

客家人的這一漢族民系,目前在中國大陸主要散佈在華中和華南各省,尤以閩粵贛三省交界地區為集中。

盡管如此,他們卻是客人,他們的祖居地或發源地不在華南。

 

在客家人的姓氏族譜中,對本家族系祖源有詳細的記載。據所收集看到的族譜資料反映,客家人源於漢族。

我們知道,漢族源於華夏族,華夏族源於黃帝、炎帝及夷、黎、戊、苗、狄等族。

在原始社會末期的三皇五帝時代,各族系部落經過多次反覆衝突、融合、分化、再融合,

而形成以黃帝為始祖的華夏族,漢代後改稱漢族。

所以客家也源於各族系部落,但以黃帝族系為最多。三皇五帝是漢族也是客家民系的祖源。

 

客家的先祖們,經過在中原廣袤的土地的廝殺合併,到周朝武王克殷後,分封成71個諸候國,後來這些諸候國人,

或以國名為姓、或以祖先字號及謚為姓,分出許多的姓氏。

在客家姓氏族譜中,對自家姓氏淵源開卷就有明確的記載。

 

統計資料顯示,客家祖先範圍起源或發跡在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地區,尤以黃河流域佔絕大多數。

兩河(江)流域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客家人源於此是不爭的事實。

 

客家學泰斗羅香林先生有言

 

客家先民其先世則多屬於黃河流域以南,

長江流域以北,淮水流域以西,

漢水流域以東等,即所謂中原舊地。

 

有學者更把客家發源地圈定了一個具體的範圍即︰

"北起並州之上黨(即今山西長治縣境),

西界司州之弘農 (即今河南靈寶縣境),

東達揚州之淮南(即今安徽壽縣境),

南至豫州之新蔡(即今河南新蔡縣)。

 

過去還有種傳統說法,

認為客家來自河南的光山、固始兩縣。

 

由於現在客家人問題

已引起世界廣泛的重視和多方面研究,

 

普遍的觀點認為客家民系在其社會宗法制度、

文化生活習俗、信仰崇拜、

風水迷信等方面類於舊中原。

 

舉一淺例,舊時客家婦女流行大襟衫,

現在一些偏僻的客家山村中,

 

老年婦女仍穿著大襟衫,

其服飾與古代中原尤其宋代時期

中原婦女的衣衫有極類似之處。

綜上所述,客家發源地在黃河流域以南、長江流域以北,即古稱中原地區。 

2.客家名稱的由來

所謂客家人,如字面上所示的意思,就是「做客的人們」,也就是「不是土著,是從外地來的人」。

據說他們本來就不是中國南方的人,而是為了逃避歷代中原戰亂,集體南下的北方民族。

經過多次遷徙,最後才遷到嶺南「作客」的。

 

在五胡亂華中原人民輾轉南遷的時候,已有「給客制度」。

南齊書州郡志云:『南兗州,鎮廣陵。時百姓遭難,流移此境,流民多庇大姓以為客。

元帝大興四年,詔以流民失籍,使條民上有司,為給客制度』。

 

可知客家的「客」字,是沿襲晉元帝詔書所定的。其後到了唐宋,政府簿籍,乃有「客戶」的專稱。

而客家一詞,則為民間的通稱,宋朝製作戶籍時,當時將自古以來即居住在該地的土著稱為「主」,

以後從外地遷來的即稱作「客」﹔客家一詞於此誕生。

 

客家名稱的由來,雖然出自晉元帝「給客制度」的詔書。

但是這裡所說的「客」,應該是廣義的「客」而不是單純地指今日客家人的「客」。

這種廣義的「客」,一部份演化為「越海系」,一部份演化為「湘贛系」。各系演化後,各有各的專有名稱。

 

宋以前,越海、閩海、湘贛、南海各系,已經形成,初雖為「客」,然長久居住後,已不自知其為客,在此情形下,

便把宋以後由其他地區遷來的漢人,稱之為「客」了。因此,客家的由來,是在各民系形成之後。

 

五胡亂華以後,直到唐末黃巢之亂,這一時期,客家民系尚未形成;

客家名稱尚未確立。從黃巢之亂後,客家先民避難遷徙到閩粵贛三角地區,經過五代紛爭,及宋太祖的統一中國,

客家民系才由其他民系的演化而自成一系;所謂「客家」的名稱,就在這個時候確立。

     

梅乾菜扣肉

竹筍燜香菇 東江活跳魚
釀頭腐 煲仔東江豆腐

 

左邊這塊

東江豆腐

已經列名

金氏

世界記錄

是全世界最大豆腐

 

  第二章 客家族群遷徙的時代背景  

 

  1.客家族群南遷的時代背景

 

客家並不是中國南方的土著,他們原本是北方的漢人,歷史上漢民族為逃避戰亂、飢荒和政治不安

而發生了幾次的大遷徙,這些通常是以有豐富糧產的中國南部為目的地。 

客家人南遷大致上可分為六個時期:

 

第一時期:

秦始皇併吞六國統一中國。

秦代為防止異族入侵,乃派遣大軍到廣東北部駐守,秦始皇死後他們也無法回到中原,

其留下的後代子孫即被稱為『北江客人』或『先客』。

 

 

第二時期:

東晉永嘉以後,五胡亂華,『冠帶紳耆』的貴族,紛隨東晉政府南遷,這批相率南遷的漢人當時稱為『流人』。

 

第三時期:

唐朝末年,因藩鎮割據,黃巢作亂而受到迫害的人遷移到江西省西部、福建省西部與南部及廣東東部與北部。

 

第四時期:

南宋時期,金人南下及元人的入侵而入主中原,客家先民迫於外患,再次南遷。

 

第五時期:

明末流寇之禍,清兵入侵,許多客家的節義之士紛紛投入抗清行列,有些客家人因此隨著明鄭部隊遷至台灣。

 

第六時期:

至清政權穩定之後的乾、嘉年間,客家人做了最後一次大規模的族群遷徙,這次遷徙的理由卻和以往恰恰相反,

而是生活安定之後,人口激增,山區的耕田本來就有限,因此,許多人只得向外發展,紛紛渡海至南洋或台灣,

建立全新的勢力範圍。 

客家族群每一次遷徙理由雖然都不同,但卻有著相同的不妥協、不屈服、獨立自尊的精神。

 

2.客家族群遷臺背景

根據現有的文獻記載,閩粵客向台灣的遷移,最早始於明代中後期。

民末清初,民族英雄鄭成功在把荷蘭殖民者趕出台灣之後,又把這裡作為反清復民的根據地,

故而大量招募大陸人民入台,開荒墾殖。

正是從這時候起,閩粵兩省的居民開始大規模的遷移台灣,而大本營地區的客家人也隨之進入台灣。

 

不過,最早來臺的客家人,雖是跟隨鄭成功的部隊入臺,但人數並不多,明鄭覆亡後,大都被清廷遣回原籍,

對臺灣的開拓並沒有產生什麼影響,接著又是清初的禁止移民渡臺政策,主要的理由是防止臺灣再度成為反清復明

之地,對客家人禁絕更嚴,因此客家人較大規模的移民,則是清康熙中葉以後的事了。

 

由於舊日鄭氏部眾,多半逃亡到南洋群島,全台空虛,再加上閩粵沿海人民因生活所迫,大陸沿海居民乃不斷冒險

偷渡來台墾殖。

早期客家人的來台,大約在清廷平定台灣之後二、三年間(即康熙二十五、六年)那時海禁初開,閩、粵人民

因受生活環境所迫,大量東移來台謀生。

 

只是閩南人因佔地利,人和的關係,自較居優勢;而粵東客家人一則來台較遲、二則受各種政令限制的關係,

自較占下風。那時候,客家人渡海來台,想在府治(今台南市)附近拓殖,而府治附近已為閩南人占有,無餘土可闢,

乃於東門外墾闢菜園,以維生計。

 

康熙二十七年,清廷續遣部隊之中,有一隊是由嘉應州徵募的客家兵,他們在安平、台南、阿公店服役四年後解隊,

被安置在濫濫莊(今屏東縣萬丹鄉)從事屯田。

 

康熙三十年左右,客家人聞屏東下淡水溪東岸,有大量未墾荒埔,乃冒著瘴癘、番害的侵襲,相率前往開墾。

至康熙三十五年,施琅死後,禁止潮惠人民來台的政令漸弛,粵東客家人,乃聞風接踵而至,於是人口驟增,

墾區日擴。

 

第三章 客家人在台灣分布的情形  

 

客家人在向台灣的遷移過程中,一方面由於遷入地人口及經濟發展狀況的不同,

另一方面也由於其大本營向台灣遷移的路線的差異,從而導致其在台灣各地的分布及形成村落的時間也不盡相同。

大致而言,客家人在台灣的分布,經歷了一個以台南為中心,繼續向南開發,然後再向北發展的先南後北的過程。

 

客家人移民來台,最初也散佈在台灣西部,後因受到福佬勢力的影響,部分被同化,部分聚集山區,形成方言島。

早期的客家人從原鄉來台,大都在打狗港、下淡水港或東港登陸,然後沿著下淡水溪入據屏東竹田、萬巒、高樹、

高雄美濃……一帶,稍晚之後才有其他的客家人從鹿港、草港登陸,墾拓彰化、雲林及南投等地,

或從崩山港、大安港登陸,入墾大甲、豐原、東勢;或從房裡溪、吞霄溪上岸,墾拓房裡、通宵、白沙屯等地區;

或從中港、後瀧港登岸,散居在苗栗一帶;或從竹塹港、紅毛港登陸,開發新竹地區;

或從南港、觀音登陸,成為桃園主人的客家人…..

故以目前的現象來看,台灣的客家區可分為北、中、南、東四地區。

 

1.北部地區的客家人:

大都指桃、竹、苗三縣的客家人而言。

桃園縣南境的龍潭、平鎮、楊梅、觀音、新屋、八德以及半個中壢市均屬於客家庄;

新竹縣除五峰之外,其餘全為客家人的居地;

苗栗則以海山線劃分,海線為福佬人的聚落,山線的頭份、苗栗市、卓蘭、公館、大湖、銅鑼、三義、頭屋、南庄、

西湖、三灣、獅潭、、泰安,都是純客家人居住的地方。

 

2.中部地區的客家人:

初期包括現今的清水、神岡、豐原、潭子、石岡、新社、東勢及台中南屯一帶,

後來受到閩籍移民的壓力,部分留在原地被同化為福佬客,多數則往內山遷移,或者落腳在新社、東勢地區,

或者翻山越嶺,進入埔里盆地,最後流落至南投縣的國姓、水里、信義等地區。

彰化平原一帶,也曾有過客家人的腳蹤,彰化的埤頭、員林、和美、田尾、永靖,都是客家人墾拓過的地區,

原墾的客家人,由於人少勢單,大都被同化為福佬客。

雲林沿海的崙背、麥寮,還有少數的部落仍保有操客家話的鄉親。

 

3.南部地區的客家人:

一般都稱為六堆客家人,此乃因朱一貴起事時,聚居高屏溪沿岸的客家人組織成鄉勇,以居住地為單位,

分成六堆以進行保鄉為里的重任,此組織後來繁衍為平常的團練組織,六堆乃漸轉化為地域的稱呼。

六堆共分為中堆、前堆、後堆、左堆、右堆以及先鋒堆;

中堆位於現今的屏東縣竹田鄉,前堆包含長治、麟洛兩鄉,後堆則在內埔鄉境,左堆涵括最南的新埤、佳冬,

右堆為高樹及高雄縣的美濃鎮,屏東的萬巒位於這些堆的大後方,鄉勇留在當地無用,大都被徵調為先鋒部隊,

故稱先鋒堆。

 

4.東部地區的客家人:

在本省東部縱谷地帶,也有不少客家人聚居期間,但他們大多數是在後期由西部「客庄」遷移過去的,

很少從大陸原籍直接遷入該地。

 

日據時代,日本人為了增加種植甘蔗與製造蔗糖的人力,於是從台灣西部招來漢佃來花蓮從事勞力工作,

其中大部分是來自新竹的客家人。

 

此外,日本人為了擴建花蓮港,也徵招不少西部的客家人從事勞力的工作,這些都是當時較具規模的族群遷移。

移居東部的客籍先民,也曾在富庶的蘭陽平原近山地區留下痕跡,當地十餘座的三山國王廟便是證明。

六堆地區的客家人,也有不少受迫於生活壓力,移居花東地區,如今台東的池上、鹿野、關山以及花蓮的鳳林、瑞穗、

吉安、玉里、壽豐、富里、光復等鄉鎮,有散居人數不少的客家人。

     

  結    論  

 

客家族群是中華民族中的一支,是屬於漢民族中的客家民系。隨著東晉時期的五胡亂華,

客家民系居住地一帶兵荒馬亂,客家族群開始南遷,因此展開了客家人千百年來族群的遷移序曲。 

 

「客家」,這個處處為客處處是家的族群,千百年來墾拓遷移,無論所遷移的環境如何險惡,

客家的語言與文化依舊「硬頸」的傳承與堅持著。 客家民系為尋求生活環境的安定,

不斷的自中國大陸中原地區向南遷徙,長期下來鍛鍊出堅忍的毅力 與硬頸的精神,來向大自然生存法則挑戰。

 

客家人在大陸原鄉,大多居住在丘陵地帶,由於地理因素及明、清政權交替之際的「海禁」政治因素,

使得客家人遷移來台的時間較泉州、漳州族群移民慢。 平原一帶肥沃的土地,已先被泉州、漳州籍移民開發,

因此客族在台開墾的地區大多集中在南台灣的六堆地區、 中台灣的東勢地區以及北台灣的桃、竹、苗地區。

客家先民胼手胝足開墾建設,把荒漠變成良田,把原野變成村莊,為後代子孫建設新家園。 

 http://www.ktps.tp.edu.tw/hakka/report/re-2.htm

 

土樓的種類

1.殿堂式圍屋
  早期的多以生土夯築而成,永定現存的不多。它內設上下廳堂、天井、後室、橫屋、巷道等。

無論是二堂二橫還是三堂四橫的殿堂式圍屋,中軸線分明,整體呈方形,橫屋只有一層或二層。

這種酷似中原府第殿堂式的民居,源自黃河流域的傳統建築文化。

在河南、陝西等地,文獻記載和考古發掘的殿堂建築和遺址都十分豐富。

殿堂式圍屋與府第式方樓相比,雖同一淵源,但規模較小,結構較簡單,橫屋明顯高於廳堂、後樓。

2.五鳳樓
  屋脊飛簷多為5層疊,猶如展翅的鳳凰,故名。其形制與殿堂式圍屋和府第式方樓相似,內設廳堂、橫屋等

(有的沒有設中堂,簡化成兩堂兩橫),但最大區別在於五鳳樓前低後高,逐級升高,後側主樓最高,

頂瓦呈層疊式。如若地基為山地斜坡,則樓內廳堂、橫屋都隨地勢而呈階梯式升高,樓內地面亦呈階梯形。

永定縣高陂鎮虎嶺村的裕隆樓和古竹鄉的福裕樓皆屬前者。

3.府第式方樓
  三堂二橫式結構,又稱三堂屋,建築平面與五鳳樓相似,但一般規模較大,各種設施較齊全,

門坪外還築有圍牆。在中軸線上的3座樓房,前低後高,間隔天井,天井兩邊為廂房。前座樓設前廳,

出口為大門,中座樓設中廳,或稱大廳,系全樓公共活動中心,後座為主樓,設正堂。

中軸線兩側建前低後高的兩落橫屋,互相對稱,橫屋的房門均朝中軸線,與三堂相呼應。

三堂與橫屋之間分別有一長方形天井,前後以走廊與廳堂連接。

 

前堂大門兩側廊廳分別設一小門作為橫屋的進出口。天面為小青瓦漢代九脊屋頂。

主樓高,出簷大,主次分明。永定縣的永隆昌,占地11519平方米,

2座府第式方樓組合而成的龐大的土樓民居建築群,主樓高達五層、六層,共有92個廳、

624個房間、144道樓梯、水井7口、曬坪8處,可見其規模之龐大。

4.方形樓

  這類土樓在永定為數最多,結構較簡單,或封閉式,或開放式(所有門朝外,店式,一字形),

或正方形,或長方形,或二三層,或四五層,或面闊二三間,或面闊多達十幾間,

或單獨呈字形,或字形。通廊式平面。

5.走馬樓
  大多倚山而築,錯落有致。形式有一字形、曲尺形、凹字形和回字形,其中凹字形、

回字形走馬樓系由方形樓演變而成。這種樓以2層樓為多數,一層為臥室、倉庫。

其有一個共同特點:在二樓的外部以木料架設一條外伸懸空的走廊。

 

這種土樓是永定客家人在南遷過程吸收了南方土著幹欄式民居的優點、

創造性地運用中原先進的夯土技術構築而成的,它能適應山區的複雜地形和多雨潮濕的氣候,

且簡單易建、省工省料。還不一種是依山建造的一字形土樓,在樓正面及左右兩側築起轉牆,

大門設於圍牆一側,全樓形似鎖頭,因而被稱為鎖頭樓

6.五角樓
  樓體與圍牆均隨地形而建,呈五角形,不規則;木質窗框、窗欄挑出。

此外,永定湖坑鎮還有八角樓。這類土樓設計巧妙,形制新穎。

7.紗帽樓
  或在溪邊的石砌牆上挑出木制挑廊、小木屋,以木板圍護,後側連著高大的土樓;

或半圓土樓與方形土樓組合,依地勢前低後高。兩者形似古代官員的烏紗帽,故名。

8.吊腳樓
  多為商業店面,沿街構築,後傍河流;以木質地板挑出的木樓與前向的土樓連成一體,

以木板圍護,開窗,懸崖處以木柱支撐。

9圓土樓
  又稱環形樓,舊時稱圓寨,是永定客家土樓中最出名的一種。有的是一環樓,更多的是2環以上的多環同心圓樓。

多環同心圓樓外高內低,樓內有樓,環環相套。據粗略調查,永定縣現存的圓樓就有360多座。

其中有年代最久、環數最多的承啟樓;以富麗堂皇著稱的振成樓;直徑最長的永福樓;直徑最短的如升樓;

圓中有方的永康樓和衍香樓;單無式的集慶樓等等。  


http://www.guxiang.com/zhuanti/renwendili/tulou/files/zhonglei.htm

九龍牛池灣 三山國王廟

 

乘車經過觀塘道坪石邨時,會看見一座紅牆綠瓦、屋頂有陶瓷像的廟宇,

 

廟前石額上刻有「三山國王」四字,這正是三山國王廟。 

 

  三山是指廣東潮州的三座名山:獨山、明山和巾山。

 

關於三山國王的傳說有很多,其中一個說法是宋太祖趙匡胤得三山神助,

平息劉張之亂,於是封三山為三山國王。 

 

  廣東客家人奉尊三山國王,客家移民所到之處都興建廟宇供奉。

這座三山國王廟經多次重修,廟前空地於歲晚會設置小型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