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體電路

 

積體電路integrated circuit)是一種微型電子器件或部件。

採用一定的工藝,把一個電路中所需的電晶體、電阻、電容和電感等元件及佈線互連一起,

製作在一小塊或幾小塊半導體晶片或介質基片上,

然後封裝在一個管殼內,成為具有所需電路功能的微型結構;

其中所有元件在結構上已組成一個整體,使電子元件向著微小型化、低功耗、智慧化和高可靠性方面邁進了一大步。

它在電路中用字母“IC”表示。

 

為什麼會產生積體電路?

我們知道任何發明創造背後都是有驅動力的,而驅動力往往來源於問題。那麼積體電路產生之前的問題是什麼呢?

我們看一下1942年在美國誕生的世界上第一台電子電腦,它是一個占地150平方米、重達30噸的龐然大物,

裡面的電路使用了17468只電子管、7200只電阻、10000只電容、50萬條線,耗電量150千瓦 

 

顯然,佔用面積大、無法移動是它最直觀和突出的問題;

如果能把這些電子元件和連線集成在一小塊載體上該有多好!

我們相信,有很多人思考過這個問題,也提出過各種想法。

 

典型的如英國雷達研究所的科學家達默,他在1952年的一次會議上提出:

可以把電子線路中的分立元器件,集中制作在一塊半導體晶片上,一小塊晶片就是一個完整電路,

這樣一來,電子線路的體積就可大大縮小,可靠性大幅提高。

 

這就是初期積體電路的構想,電晶體的發明使這種想法成為了可能,1947年在美國貝爾實驗室製造出來了第一個電晶體,

而在此之前要實現電流放大功能只能依靠體積大、耗電量大、結構脆弱的電子管。

電晶體具有電子管的主要功能,並且克服了電子管的上述缺點,

因此在電晶體發明後,很快就出現了基於半導體的積體電路的構想,也就很快發明出來了積體電路。

傑克·基爾比(Jack Kilby)和羅伯特·諾伊斯(Robert Noyce)在1958~1959期間分別發明了鍺積體電路和矽積體電路-

 

講完了歷史,我們再來看現狀。

積體電路已經在各行各業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現代資訊社會的基石。

積體電路的含義,已經遠遠超過了其剛誕生時的定義範圍,但其最核心的部分,仍然沒有改變,那就是“集成”,

其所衍生出來的各種學科,大都是圍繞著“集成什麼”、“如何集成”、“如何處理集成帶來的利弊”這三個問題來開展的。

 

矽積體電路是主流,就是把實現某種功能的電路所需的各種元件都放在一塊矽片上,所形成的整體被稱作積體電路。

對於“集成”,想像一下我們住過的房子可能比較容易理解: 

很多人小時候都住過農村的房子,那時房屋的主體也許就是三兩間平房,發揮著臥室的功能,

門口的小院子擺上一副桌椅,就充當客廳,旁邊還有個炊煙嫋嫋的小矮屋,那是廚房,

而具有獨特功能的廁所,需要有一定的隔離,有可能在房屋的背後,要走上十幾米……

後來,到了城市裡,或者鄉村城鎮化,大家都住進了樓房或者套房,一套房裡面,

有客廳、臥室、廚房、衛生間、陽臺,也許只有幾十平方米,卻具有了原來占地幾百平方米的農村房屋的各種功能,

這就是集成。

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積體電路  

佛法積體電路

 

把現代科技的積體電路的概念溶入佛法之中修行,對於一般人來說那當然是難度很高的想法?

但是對於方老師之研究來說從來就沒有對難字低頭,因此是劫在必行的一種研究走向!

 

有些人會想問:

元素醫學的出現,對於一般社會人士己經出現難以理解的情形,再弄出一個積成電路的佛法,豈不是更加難以令人相信嗎?

 

但是方老師的想法跟大家不一樣的地方就是:

「勇往前進不要退步;要讓敵人被擠壓、被動、和被迫之下認識我們;

而不是讓自己假扮成對方認識、對方熟悉的事物和人物來跟對方打交道!」

 

因為元素醫學之介面、剛巧是處在人類能力可以做到的境界、而不需特別神通能力亦可以勉強奏一腳的功夫;

IC醫學的科技觀應用在靈學上使用時,對方只能承認他們不知、他們不懂、他們無法理解的高科技佛法。

 

元素醫學的門檻比較低、所以會有人想透過辯論方式討一點便宜;進入IC醫療體系之後,人類只有承認自己是笨瓜,

才能夠有機會接受到最新的高科技佛法招待。

 

只有把靈療的技術推進到IC這個地步、所有的一般閒雜人士才會閉嘴不敢亂講話。

因為那是非人類之所能做到的事實

 

基本程序

 

1.      挑選本身擁有外星人血統的人才培養一些基本佛法常識和操作技術。

2.     更換身上重要的IC、消除猴子基因、切換成外星系統的人類體質

3.     更換基礎能源提高人體之發電瓦數升高一千倍把全身陳舊IC晶片直接燒毁

4.     悉數舊晶片毁滅轉換再生能源和晶片

5.     練習如何適應新的理環境和能力

6.     研發如何使用全新能力、進入醫療臨床系統中使用。

 

2017717日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