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麝香
麝香
麝香為雄麝的肚臍和生殖器之間的腺囊的分泌物,乾燥後呈顆粒狀或塊狀,有特殊的香氣,
有苦味,可以製成香料,也可以入藥。是中樞神經興奮劑,外用能鎮痛、消腫。簡稱“麝”。
傳統製作過程
就是把林麝雄獸麻醉了或者綁住,人工往麝囊裡添加飛蟲,然後在把林麝雄獸放走,
等過幾個月在把它抓住,取出固化了的麝香,這就是麝香的製作過程。
功能主治
本品具有芳香開竅、通經絡、消腫止痛等作用,能擴張冠狀動脈,抗心絞痛作用與硝酸甘油近似。
一般用藥後在2~5分鐘內見效。
適用症狀
1.用於閉證神昏
麝香辛溫,氣極香,走竄之性甚烈,有極強的開竅通閉醒神作用,為醒神回蘇之要藥,最宜閉證神昏,
無論寒閉、熱閉,用之皆效。治療溫病熱陷心包,痰熱蒙蔽心竅,小兒驚風及中風痰厥等熱閉神昏,
常配伍牛黃、冰片、朱砂等藥,組成涼開之劑,如安宮牛黃丸、至寶丹、牛黃抱龍丸等;
用治中風卒昏,中惡胸腹滿痛等寒濁或痰濕阻閉氣機,蒙蔽神明之寒閉神昏,
常配伍蘇合香、檀香、安息香等藥,組成溫開之劑,如蘇合香丸。
2.用於瘡瘍腫毒
咽喉腫痛,本品辛香行散,有良好的活血散結,消腫止痛作用,內服,外用均有良效。
用治瘡瘍腫毒,常與雄黃、乳香、沒藥同用,即醒消丸,或與牛黃、乳香、沒藥同用;
用治咽喉腫痛,可與牛黃、蟾酥、珍珠等配伍,如六神丸。
3.用於血瘀經閉,徵瘕,心腹暴痛,跌打損傷,風寒濕痹等證。
本品辛香,開通走竄,可行血中之瘀滯,開經絡之壅遏,以通經散結止痛每週一次,2週一療程,療效滿意;
用治痹證疼痛,頑固不愈者,可與獨活、威靈仙、桑寄生等祛風濕藥同用。
4.用於難產,死胎,胞衣不下。
本品活血通經有催生下胎之效。常與肉桂為散,如《張氏醫通》香桂散;
亦有以麝香與豬牙皂、天花粉同用,蔥汁為丸.外用取效,如《河北醫藥集錦》墮胎丸。
此外,近代臨床報導用人工麝香片口服或用人工麝香氣霧劑治療心絞痛,均取得良好效果:
由麝香、豬牙皂、白芷等製成麝香心絞痛膏,分別敷于心前區痛處及心俞穴,24小時更換一次,治療冠心病、心絞痛,
用麝香注射液皮下注射,治療白癜風,均有顯效;用麝香埋藏或麝香注射液治療肝癌及食道、胃、直腸等消化道腫瘤,
可改善症狀、增進飲食;對小兒麻痹症的癱瘓,亦有一定療效。
【用法用量】
入丸散,每次0.06~0.1克。外用適量。不宜入煎劑。
保護資源
“麝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由於殺麝取香的傳統方式,我國雄麝僅存5萬餘頭,屬瀕危狀態。
每頭雄麝可取香10克,即使全部捕殺僅產麝香0.5噸。”課題組第一完成人、
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天然藥物化學研究室于德泉院士告訴記者,目前我國麝香的年需求量超過15噸,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百姓用藥需求滿足不了,動物資源無法保護,這樣下去不行!”
於德泉回憶說,為此,1975年,衛生部、中國藥材公司組建了由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牽頭、
山東濟南中藥廠和上海市中藥研究所參加的課題組,要解決麝香代用品問題,以“絕密”專案開展人工麝香研製。
這是一項從零開始的研究。
最難得的是原料:僅有的1公斤天然麝香。
要用這1公斤天然麝香完成對其化學成分、有效物質、藥理作用、配方原則等全面分析研究,其中的困難可想而知。
於德泉說:“我們結合化學實驗和動物實驗一起做。
70年代設備也不先進,量又特別少,我們必須精打細算,用微量方法做研究。”
儘管原料短缺、設備有限,在課題組的合力攻關下,新成果不斷湧現:
發現天然麝香中關鍵藥效物質—抗炎多肽蛋白質類成分,確定天然麝香中各類成分的相對含量及比例;
製備了多種來源的樣品,進行跟蹤篩選,發現並研製出天然麝香中關鍵藥效物質的替代品-芳活素,
合成了重要原料麝香酮、海可素……
課題組還設計出獨特的人工麝香配製處方,成功研製出人工麝香,
經臨床證實了人工麝香的可替代性,終於在1993年獲得中藥一類新藥證書。
“要知道,人工麝香的成功研製和推廣使用,相當於少獵殺900萬頭雄麝。”課題組完成人之一,
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副所長庾石山說。
傳承瑰寶
在《神農本草經》中,麝香被列為上品,在古書《醫學入門》《名醫別錄》
以及李時珍著《本草綱目》等醫學著作中也均有記載。
其具有開竅、辟穢、通絡、散淤等諸多功效,主治中風、痰厥、驚癇、中惡煩悶、心腹暴痛、
跌打損傷、癰疽腫毒。且麝香的香味濃郁,經久不散,對人的心理和生理系統都有極其顯著的影響。
在北京聯馨藥業有限公司,記者看到了這種傳奇的藥物——一種棕黑色粉末狀的物質。
對於非專業人士而言,幾乎看不出人工麝香和天然麝香的差別。
除了外觀相似,經臨床研究表明,人工麝香主要藥理作用與天然麝香基本相同,臨床藥效確切,可與天然麝香等同使用。
除了影視劇中常被誇張化的活血通絡之用,麝香還有開竅醒神、消腫止痛等功效。
據統計,麝香配伍的中成藥處方占《全國中成藥處方集》11%以上。其中,不乏急救良藥安宮牛黃丸、局方至寶散等國寶級中成藥。
于德泉告訴記者,人工麝香自1994年上市以來,已在全國760家企業應用。
目前含麝香成分的433種中成藥中,有431種完全用人工麝香替代了天然麝香,替代率達99%以上。
“天然麝香每公斤50萬元左右,價高量少,品質也參差不齊。而人工麝香每公斤不到6萬元,據估算,至少能降低藥價30%-50%。”
庾石山說,目前,人工麝香累計銷售超過90噸,年用藥病患者超1億人次,不僅滿足了群眾用藥需求,
還保證了國寶級中成藥品種的傳承。
麝
麝自1988年定為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後,
又在2003年將麝科的所有種類調整為一級野生保護動物。
麝主要分佈于東北、華北及陝西、甘肅、青海、
四川、西藏、雲南、貴州、廣西、湖北、
河南、安徽、河北等地。
西藏主要產馬麝,體形較形林麝大,吻較長,
全身呈棕色,通常僅頸部有少量模糊黃點,
頜頸下和腹部呈黃白色。
雄麝上頜犬齒發達,露出唇外,向下微曲,
俗稱“獠牙”;臍部有香腺囊,囊內包含
香。
雌麝上頜犬齒小不外露,也無香腺囊。
麝(shè)香為雄麝的肚臍和生殖器之間的
腺囊的分泌物,乾燥後呈顆粒狀或塊狀,
有特殊的香氣,有苦味,
可以製成香料,也可以入藥,是中樞神經興奮劑,
外用能鎮痛、消腫。
麝香也是十分名貴的藥材,含有豐富的營養成份。
含水22.66%、灰分8.62%(其中含鉀、鈉、鈣、鎂、氯、硫酸根、磷酸根等)、
含氯化合物(中含碳酸銨1.1%、銨鹽中的氨1.89%。尿素0.4%、氨基酸氮1.077%,總氮量6.16%)、
膽甾醇2.19%、粗纖維0.59%、脂肪酸5.15%、麝香酮1.2%。
麝香性辛、溫、無毒、味苦。入心、脾、肝經,有開竅、辟穢、通絡、散淤之功能。
主治中風、痰厥、驚癇、中惡煩悶、心腹暴痛、跌打損傷、癰疽腫毒。
許多臨床材料表明,冠心病患者心絞痛發作時,或處於昏厥休克時,
服用以麝香為主要成分的蘇合丸,病情可以得到緩解。
古書《醫學入門》中談:“麝香,通關透竅,上達肌肉。內入骨髓……。”
《本草綱目》雲:“……蓋麝香走竄,能通諸竅之不利,開經絡之壅遏。”
其意是說麝香可很快進入肌肉及骨髓,能充分發揮藥性。
治療瘡毒時,藥中適量加點麝香,藥效特別明顯。西藥用麝香作強心劑興奮劑等急救藥。
http://baike.baidu.com/view/554552.htm
麝香酮
(Muscone)
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二年級姜佳昀/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化學科詹莉芬老師修改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葉名倉教授責任編輯
命名與結構
麝香酮,學名為3-甲基環十五烷酮(3-methylcyclopentadecanone),分子式C16H30O。
基本性質
1.
天然產生的麝香酮:均為左旋體,常溫常壓時為無色油狀液體,
熔點-15℃,沸點:328℃,密度:0.9221克/立方公分。
2.合成產生的麝香酮:屬於內消旋體,常溫常壓時為白色針狀晶體,
熔點6.3℃,沸點120℃,密度0.924克/立方公分,折射率1.4798。
麝香酮不溶於水,但可溶於乙醇,具有十分特殊的香氣。
發現過程
麝香,來自於林麝、馬麝、原麝……等麝科動物,成熟雄體香囊中的乾燥分泌物,
其主要芳香成分即是約佔百分之二左右的麝香酮。
西元1906年,麝香酮首次由沃巴姆(Walbaum)成功自天然麝香中分離出來。
1926年,由諾貝爾化學獎1939年得主---瑞士科學家鲁兹卡(Leopold
Stephen Ruzicka)確定其環十五烷酮結構。
特殊應用層面
1.
香水工業上,由於麝香酮具有甘甜的濃烈香氣,能與其他各種香料作良好調和。
香氣閾值極低(0.001ppm-0.01ppm),留香持久穩定,可作為極為有效的定香劑。
2.
藥理上,早由中國古籍《神農本草經》開始,即記載了麝香之「開竅醒神、活血止痛、催產下胎」藥性,
幾千年來一直被視為相當名貴的中藥材。
3.
近代研究更明確指出,正是其中的麝香酮具備對動物生理上許多影響:
有刺激神經中樞系統、呼吸中樞的功能,小劑量會造成亢奮,大劑量卻有抑制神經興奮、
延長睡眠的效用,為治療睡眠、心理疾病的重要藥物。
4.
於心血管疾病治療上,麝香酮具有擴張冠狀動脈及增加冠脈血流量的作用,
因此能活血、消腫、止痛,對心絞痛的療效與硝酸甘油略相近似,
一般於用藥(舌下含服、噴霧吸入)後5分鐘內即能見效
5.
麝香酮可促進、增強子宮平滑肌收縮的作用,故孕婦忌用。
備製方法
再利用乙醚粹取,並製成縮氨脲,然後精製、
分解,最後,以蒸餾法取得麝香酮。
因此,許多研究正積極開發麝香酮的人工合成。
其中,以丁二烯為原料是現在較為主流、
較獲肯定的方法之一。
再經過多步反應便可得到麝香酮,收集率可達到40%。
http://highscope.ch.ntu.edu.tw/wordpress/?p=8585
2016车1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