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病學派

 

溫病學派是吳門最具地方特色和科技優勢的一大流派,從某種意義上講是吳門醫派主流。

明清時期達鼎盛階段,並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居世界科技領先的地位。

 

歷史淵源

 

溫病學派是中國明代末年以後,在南方逐漸興起的,以研究外感溫熱病為中心的一個學術派別。

明清之際,溫疫流行猖獗,尤以江浙一帶為著,且該地區氣候溽暑,熱病盛行,

客觀上促使江浙諸醫家對溫熱病進行研究,並由此逐漸形成一個學派。

繼明末清初吳有性著《瘟疫論》(1642)闡發疫病流行之特點、治療之法當與《傷寒論》有所不同後,

江浙地區又相繼出現了一些相關的新理論與治療方法。

其共同特點是認為“溫熱病及瘟疫非傷寒”,故後人稱其為“溫病學派”,

葉天士(1667—1746)乃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其後又有在學術上毫無門派之見的吳鞠通(1758—1836),在全面研究上迄《素問》、張仲景,下至吳有性、葉天士的相關學說後,

把溫病傳變與臟腑病機聯繫起來,提出將溫病分為上焦(肺與心)、中焦(胃與脾)、下焦(肝與腎)三個階段,

即所謂“三焦辨證”的理論體系。

 

產生原因

溫病學派產生成熟于明清兩代的我國南方地區有著其特殊的社會歷史原因。

首先,明清兩代由於城市的發展和人口的集中,流行性疾病成為了當時醫學界面臨的新問題。

據有關文獻統計,明代276年中大疫流行64次,清代266年中大疫流行74次,

如明永樂六年,江西建昌,浙江杭州,福建建甯、紹武等地死者七萬八千四百餘人,

由於傳統的傷寒法治這些瘟疫效果並不理想,這使當時的醫家不得不尋找新的出路來治療這些瘟疫,

這便為溫病學說的產生創造的積極的條件。

 

另外,溫病學派產生于我國南方地區也和中國南方特殊的地理環境有關,

中國南方特別是江南地區湖河渚泊,地處卑濕,水資源豐富,一年四季氣候分明,較之北方多溫,

這也造成了江南多溫病的自然條件。

 

這也使江南醫家有了更多的治療溫病的實踐機會,這也是溫病學派產生于中國南方特別是江南地區的一個重要原因。

除此以外,前代醫家的不斷探索也為溫病學派的產生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和實踐基礎。

在這些原因的共同作用下溫病學派也就應運而生了。

 

吳有性所處的時代,是明朝末年,當時政治腐敗,清兵入侵,瘟疫大流行,人民生活極度困苦。

 

據《吳江縣誌》載:“一巷百餘家,無一家僅免;一門數十口,無一口僅存。”

吳有性目睹當時的慘狀,深有感慨地說:“守古法不合今病……醫者徬徨無錯,病者日進危篤,病癒急,投藥愈亂。

不死於病,乃死於醫……”他痛心憂慮,感到一個醫生的責任重大,為了治病救人,他全力投入到傳染病的治療中,

不顧個人安危,深入疫區,進行細緻觀察和比較。

 

他在六十歲時將自己平生治療溫病的心得體會和經驗編著了一部論述傳染病學的重要著作《瘟疫論》,

取得了創造性的成就,充實了中醫理論中關於傳染病的內容,在中國醫學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特色

溫病學派是吳門最具地方特色和科技優勢的一大流派,從某種意義上講是吳門醫派主流。

明清時期達鼎盛階段,並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居世界科技領先的地位。

溫病學派的特色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在治療外感病方面逐步擺脫傷寒學說的羈絆而形成的一大學派。

2、溫病家有強烈的崇實創新精神。通常被稱為"時醫" 處方用藥以"輕、清、靈、巧"見長。

3、以衛氣營血辨證論治典型的溫病。以逆傳心包、濕溫、伏氣溫病理論治療非典型溫病。

4、重視預防及潛伏期和初期治療,病程中注意存津救液、保護元神。

5、驗齒察舌、辨斑疹白瘖等陽性體證檢查被普遍採用,提高了中醫診斷水準。

 

影響及貢獻

溫病學派對後世中醫學的發展產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和貢獻,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完善了中醫學的理論

溫病學派將溫病從傷寒中獨立出來,糾正了前人的錯誤,補充了前人在理論上的空白,

使溫病的治療擺脫了《傷寒論》的束縛,在臨床上也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效果。

 

2.初步建立了中醫傳染病學

吳有性創造性地提出“戾氣”通過口鼻侵犯人體,使人感染瘟疫,科學地預見了傳染病的主要傳播途徑是從“口鼻而入”。

這些都為傳染病學的防治提供了理論基礎和實踐指導,使中醫傳染病學得到了初步的建立。

 

3.對傳統辨證論治的補充

溫病辨證論治的綱領衛氣營血辨證補充了傳統的“六經辨證”或“八綱辯證”的內容,為中醫診斷學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4.注重實踐的傳統

溫病學派醫家注重實踐,敢於突破創新的精神也深深地影響了後世中醫的發展。

綜上所述,溫病學派作為中國醫學史上一個重要的學術流派,它完善了中醫基礎理論,

同時也開創了中醫傳染病學的先河,為中醫學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重要歷史人物

吳有性

吳有性(15611661),字又可。

吳縣(今江蘇蘇州)洞庭東山人,明代多次溫疫流行,是推動吳氏研究溫疫的客觀動因。

當時醫學界「守古法不合今病」、「以今病簡古書」以致投劑無效的現象,強有力地推動他思考,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使他決心探索溫病。

瘟疫流行,「時師誤以傷寒法治之,未嘗見其不殆也」,有因失治不及期而死者,有妄用峻補、攻補失序而死者。

有醫家見不到,急病用緩藥、遷延而死者「比比皆是」,使吳氏痛心疾首於1642年寫成《瘟疫論》

 

瘟疫論中所載傳染病、包括傷寒、感冒、瘧疾、痘疹(水痘、天花)、絞腸痧(霍亂)、疙瘩瘟(腺鼠疫)、蝦蟆瘟(腮腺炎)

大頭瘟、探頭瘟、大麻風、鼠痿(頸淋巴結核)、流火丹毒、目赤腫痛(眼結膜炎、砂眼)、病癉發黃(肝炎、黃疸)、斑疹、

咽腫、瘡疥療腫等,內容廣泛,是他親歷瘟疫流行,臨床經驗的總結。

 

《瘟疫論》是中醫發展中一次重大突破,為以後溫病學派開闢了道路。他的創新精神受到廣泛讚揚。

吳有性實際上已走到細菌病原說的面前,他所謂的戾氣,有質、有特異性、有偏中性、有特殊致病性,

只須沿著它再前進,尋找出這種物質本體,便會作出歷史的突破。

一則受當時物質技術條件的限制,二則受傳統思維方式的影響,他的後繼者們在這方面部明顯退步了。

吳氏尚有《傷寒實錄》,已佚。又有《溫疫合璧》系清代王嘉謨在吳氏原著基礎上,增刪補輯而成。

 

薛雪

薛雪(16611750)字生白,號一瓢,又號槐雲道人、磨劍道人、牧牛老朽。江蘇吳縣人,與葉桂同時而齊名。

早年游於名儒燮之門,詩文俱佳,又工書畫,善拳技。後因母患濕熱之病,乃肆力於醫學,技藝日精。

薛雪一生為人,豪邁而復淡泊,年九十歲卒。

 

故也知薛雪並非專一業醫者,但他於濕熱證治特稱高手,所著《濕熱條辨》即成傳世之作,於溫病學貢獻甚大。

又嘗選輯《內經》原文,成《醫經原旨》六卷(1754)。唐大烈《吳醫匯講》錄其《日講雜記》八則,闡述醫理及用藥;

另有《膏丸檔子》(專刊稿)、《傷科方》、《薛一瓢瘧論》(抄本)等,亦傳為薛氏著作。《

薛生白醫案》、《掃葉庄醫案》則系後人所編。

 

葉桂

葉桂(16671746),字天士,號香岩,別號南陽先生、晚號上津老人。江蘇吳縣人,居上津橋。

祖父葉時、父葉朝采皆精醫,尤以兒科聞名。葉佳十二歲始從父學醫,十四父歿,遂師事父親門人朱某,所聞言即解,

但見每出師之上,乃更加窮精醫經。

博覽群書,並能虛懷若谷,聞某醫善治某症,即往執弟子禮。至十八歲,凡更十七師。

於家傳兒科之外,兼通各科。先後得過王子接、周楊俊等名醫指點。

 

懸壺於世,診疾能深明病源,立方不拘成法,投藥每有奇效,治療之術常多變通,故一時名滿天下,

為眾醫之冠,民間轟傳的「天醫星下凡」。

葉天士於溫熱病研究貢獻特大,於痘麻斑疹(天花、麻疹、猩紅熱等)類疾病治療尤為高手。

其對歷代名家溫熱病理論研究的根柢頗深,其溫病衛氣管血辨證綱領所之緣起,

即在於對病程初、終、轉、變規律的認識,以此乃使溫病學說、溫病學派卓然超拔,脫穎而出,

故為溫病學理論奠基人物。

今傳《溫熱篇》、《臨證指南醫學》、《葉案存真》、《未刻本葉氏醫案》等,

多為門人記其口授或生前留下醫案記錄整理而成。顧景文、華岫雲等為尤著功者。

題為葉氏所作尚有《幼科心法》、《本事方釋義》(有乾隆十年自序)等。

 

吳瑭

吳瑭(17581836),字配珩,又字鞠通。江蘇淮陰人。

少習儒,十九歲而父病亡,哀痛欲絕,遂廣購方書讀之。至張仲景《傷寒論.序》「外逐榮辱,內忘身命」之論,

乃慨然棄舉子業,專攻方術。乾隆癸卯〔1783〕秋,赴京師,參與抄寫檢校《四庫全書》,得讀吳又可《溫疫論》,頓開茅塞。

 

癸丑歲(1793),京師流行溫疫,友人強起之治,但所見大抵皆已因誤治而成壞病者,吳瑭治之,尚存活數十人,而死於世俗凡醫之手不可勝數。

 

吳瑭因而著成《溫病條辨》,前後化了六年時間,提出「三焦辨證」理論,故為溫病學派之圭臬。

此後吳氏以醫為業,孜孜汲汲四十餘年,屢起沉症。晚年著《醫醫病書》(1831)二卷,針砭時醫弊端,闡論醫德,

亦為世人所重。其醫案得後人彙輯整理成《吳鞠通先生醫案》(一名《吳氏醫案》)五卷(一作四卷),亦醫家喜讀之書。

 

余霖

余霖(十八世紀),寧師愚,江蘇常州人。少業儒,屢試不第,遂改攻醫,博覽醫書。

乾隆(17361795)中寓居桐城,以其父染時疫,為群醫誤治而亡,乃歸里奔喪。檢視所用者,皆治傷寒方。

因之熱研本草,臨證三十年,經驗豐富,乃著《疫疹一得》兩卷(1785),著重論述疫疹證治,

與吳又可《溫疫論》稍有異同。其所倡導「非石膏不足以治熱疫」之說,豐富和發展了疫疹治法。

 

王士維

王士推(1808)867),字孟英,號夢隱(一作夢影),又號潛齋,別號半痴山人,睡鄉散人、隨息居隱士、海昌野雲氏(又作野雲氏)

祖籍浙江海寧鹽官,遷居錢塘(杭州)

曾祖王學權精於醫,著《重慶堂隨筆》即為士雄之誕年,樂而作之。

其思想開放,接受西說,作匯通之論,後亦影響及於士雄。

 

祖父王國祥、父親王升亦業醫,但士雄早年失怙,十四歲喪父,歷經貧困,二十餘至金華充任鹽行會計。

因酷嗜醫學,稍有餘暇輒披閱方書,故亦精於家學。後寓常山縣,道光十年(1830)以醫問世。

 

初習《景岳全書》,療病多采溫補,經其母俞氏訓誡,孟英受其啟迪,遂習用清滋之法,故治溫病,藥極平談而多奇中。

遠近求治者車馬塞途,活人無算,屢起大症。

道光十七年(1837),江浙因戰亂疫癘流行,愛女死於霍亂,乃於次年(1838)撰《霍亂論》。

咸豐中定居上海,益潛心於溫病研究及臨證,纂《溫熱經緯》五卷,(《自序》)書成於1852年,蓋成溫病學說之集大成者。

1862年,作《隨息居重訂霍亂論》1852年,刊定曾祖王學權《重慶堂隨筆》;1857年,撰作《歸硯錄》四卷;

1861年,刊《隨息居飲食譜》一卷;1853年,輯《潛齋簡效方》一卷(後附《潛齋醫話》)

1854年,纂《四科簡要方》四卷,並有《彙刊經驗方》等。

《王氏醫案》即《回春錄》《仁術志》合編,仿編年之例,自1824年至1857年,為初、續、三等三集,

《歸硯錄》卷四則為醫案第四編。其所評註之書,有《女科輯要》《言醫選評》《古今醫案選》等,

傳另有《雞鳴錄》《聖濟方選》《舌辨》《柳州醫話注》《願體醫話評註》等。

* 溫病學派的供獻非常大,所以在明年開春的元霄法會之中,方老師會助他們升格進入天庭佛國,接受人間的供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