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鬼穴
前言
古代治療癲狂等精神疾患的十三個經驗效穴。出《千金要方》。
因舊說精神疾患由鬼神作祟所致,治療穴位均冠“鬼”字爲名,又以其數爲十三,故稱十三鬼穴。
歷代文獻記載略有差异,今多指人中(鬼宮)、少商(鬼信)、隱白(鬼壘)、大陵(鬼心)、申脉(鬼路)、
風府(鬼枕)、頰車(鬼床)、承漿(鬼市)、勞宮(鬼窟)、上星(鬼堂)、男會陰女玉門頭(鬼藏)、
曲池(鬼腿)、海泉(鬼封)等十三穴。參見各該條。
另有南北朝時期徐秋夫所言的十三鬼穴。
孫真人針版
百邪顛狂所爲病,針有十三穴須認,凡針之體先鬼宮,次針鬼信無不應。
一一從頭逐一求,男從左起女從右,一針人中鬼宮停,左邊下針右出針,
第二手大指甲下,名鬼信刺三分深,三針足大指甲下,名曰鬼壘入二分,
四針掌後大陵穴,入針五分爲鬼心,五針申脉爲鬼路,火針三下七鋥鋥,
第六却尋大椎上,入發一寸名鬼枕,七刺耳垂下五分,名曰鬼床針要溫,
八針承漿名鬼市,從左出右君須記,九針勞宮爲鬼窟,十針上星名鬼堂,
十一陰下縫三壯,女玉門頭爲鬼藏,十二曲池名鬼臣,火針仍要七鋥鋥,
十三舌頭當舌中,此穴須名是鬼封,手足兩邊相對刺,若逢狐穴只單通,
此是先師真妙訣,狂猖惡鬼走無踪。
相關解釋:
一針鬼宮,即人中,入三分。二針鬼信,即少商,入三分。三針鬼壘,即隱白,入二分。
四針鬼心,即大陵,入五分。五針鬼路,即申脉(火針),三下。
六針鬼枕,即風府,入二分。七針鬼床,即頰車,入五分。八針鬼市,即承漿,入三分。
九針鬼窟,即勞宮,入二分。十針鬼堂,即上星,入二分。
十一針鬼藏,男即會陰,女即玉門頭,入三分。十二針鬼臣,即曲池(火針),入五分。
十三針鬼封,在舌下中縫,刺出血,仍橫安針一枚,就兩口吻,令舌不動,此法甚效。
更加間使、後溪二穴尤妙。
男子先針左起,女子先針右起。單日爲陽,雙日爲陰。陽日、陽時針右轉,陰日、陰時針左轉。
徐秋夫版
人中神庭風府始,舌縫承漿頰車次,少商大陵間使連,乳中陽陵泉有據,
隱白行間不可差,十三穴是秋夫置。
注:摘自《針灸聚英》
十三鬼穴療法適用于一切精神疾患,如癔病、精神分裂症、癲狂等,也可用于由高熱所致的狂躁不安等證。
現在多用孫思邈的十三鬼穴。
古代多有祟病的記載,即古人認爲有鬼怪寄存在人體中不肯離去,使得人出現一系列异常表現。
注意事項
刺入鬼穴時,醫者即當大聲向病人呵斥;何妖何鬼爲禍?!
病人自說來由,用筆一一記錄,言盡狂,方宜退針。
又有人言,應用十三鬼穴禁忌很多,
一是施針者的生辰八字至少占2個寅時;二是要用銀針,以引鬼出身;
三是以勸說爲主,不要扎完13針,最多6∼7針,驅走妖鬼即可,不要趕盡殺絕,
否則醫者會自找麻煩。針灸醫生當慎用之。
|
事由
十三鬼穴的研究原本不在方老師的研究領域,那是方老師在湖南中醫藥大學唸博士班時,
另外一位台灣的博士班研究生的博士論文題目,後來是否成功方老師也不知道其後事如何?
今天早上方老師身體感受體內一些不舒服的空間領域時,「十三鬼穴」的名詞就突然間出現?
方老師試用空氣神針刺淚十三鬼穴時,功效並沒有太大的效果,後來就想到南北朝時代的孫思邈大師,
其十三鬼穴的作用是單純在針灸學上留下的記錄,還是會另有化意?
經過多種方式去猜謎或者重組,
發現這種設計似乎是在於給病者加強身體對外來的侵入者,產生強烈的排斥作用下引導出人體的免疫功能,
但是真正的作用還是很有限度?
自我反省
方老師體內不舒服的位置,確實是有一個窩穴的空間,空間之內的鬼氣反應非常強烈,
似乎是一種集體潛意識的反應,由於數量龐大而組成池甚至海一樣的結構。
所以無論是人體穴道刺激反應,或者採用空氣神針,射中諸多鬼怪身上,都無法把這種空間鬼物消除?
後來進入禪定思維之中尋找方法時,出現一個完整的答案靈感!
若果以符號描述鬼物時,人屬於陽
+ 、鬼屬於陰-;陰的負值也代表了缺乏,缺少,缺憾等等,
鬼的感覺只有視覺、聽覺、聽覺、味覺等的四種感覺,而缺少了身體的觸覺,
處在鬼池或鬼海之中的眾多鬼物,他們的共同點是缺少了身體各種肉體和功能,
因此、改用施捨人體的各種肉體(皮肉筋骨)和內臟(心肝脾肺腎等等)
,
結果功效卓著,鬼空之中的空間從鬼池張開,擴大空間變成鬼海甚至不見邊際的海洋,
獲得施捨的鬼物出現大量的升華顥化,這樣的反應才符合方老師的要求標準,
因此,十三鬼穴方老師給予的重新定義是:「窩藏鬼物的次元空間,治療方法可以另行定議。」
2021年1月21日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