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非他命
苯丙胺,又名苯異丙胺。俗稱安非他命或安非他明。
苯丙胺是一種中樞興奮藥(屬苯乙胺類中樞興奮藥)及抗抑鬱症藥。
因靜脈注射或吸食具有成癮性,而被大多數國家列為毒品,
即使供藥用時亦列為管制藥品。
苯丙胺由化學方法合成,純品為無色至淡黃色油狀鹼性液體,
其鹽酸鹽或硫酸鹽為微帶苦味之白色結晶體粉末。
可作為霧化劑吸入,用於解除鼻炎的阻塞症狀。副作用有疲乏、抑制、頭痛等。反覆應用1個月至3個月左右即可出現中毒症狀。
歷史
兩千多年前,在中國就有利用麻黃鹼來治療哮喘的先例,1885年,日本人長井長義從麻黃中發現了苯丙胺。
安非他命首次合成是在1887年,由一位羅馬尼亞化學家Lazăr
Edeleanu在德國柏林完成的。
直到1927年安非他命還未有作藥物使用的記載,第一位實驗了它的是精神類藥物學家Gordon Alles,
他合成了安非他命並以自己試驗,只是為了尋找麻黃鹼的替代品。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安非他命被廣泛用於前線士兵以抑制疲勞和增加警覺度。
毒性傷害
若長期使用後停止使用,無法感到任何快樂。嚴重蛀牙,安非他命會破壞唾液的生成。
中毒症狀包括多話、頭痛、錯亂、高燒、血壓上升、盜汗、瞳孔放大、食慾喪失。
大劑量使用引起精神錯亂,思想障礙,類似妄想性精神分裂症(思覺失調症),多疑、幻聽、被害妄想等,
長期使用導致器官性腦症候群。有高血壓及腦中風之危險。
停用之脫癮症狀包括精神呆滯、昏睡、易怒、煩躁不安、憂鬱,有自殺之傾向。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B%AF%E4%B8%99%E8%83%BA
可待因(Codeine),化學式為C18H21NO3,是一種鴉片類藥物(opioid),有止痛、止咳和止瀉的藥效,
它的硫酸鹽或磷酸鹽常用於藥品中。可待因是一種存在於鴉片中的生物鹼,含量約佔0.7-2.5%。
它可從鴉片中提取,也可用化學方法自嗎啡製造。
用途
可待因在市場上有時會與撲熱息痛
(paracetamol,美國稱acetaminophen)混合成co-codamol
(在北美常見的商品名為「Tylenol 3」),
與阿司匹靈混合成co-codaprin,或是與異丁苯丙酸(布洛芬)混合,
這些混和藥劑提供比其它藥劑更好的止痛效果。
不良反應
常見之不良反應有:痕癢、噁心、嘔吐、昏睡、口乾、瞳孔縮小、姿態性低血壓(orthostatic hypotension)、
小便不暢、便秘。長期使用時,身體可對可待因產生耐藥性,令藥效減弱,並有可能產生依賴性。
與其它鴉片類藥物一樣,可待因的其中一個潛在的嚴重不良反應是壓抑呼吸,通常與服用過量有關,可引致死亡。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F%AF%E5%BE%85%E5%9B%A0
甲基苯丙胺或甲基安非他命(methamphetamine),其鹽酸鹽或硫酸鹽又稱冰毒,微帶苦味,呈白色或無色,
為結晶體或粉末狀,易溶於水,是一種人工合成的興奮劑。屬苯乙胺類。
甲基苯丙胺可使機體產生強烈快感,並具成癮性。此物質呈對映異構現象,分別爲左、右旋甲基苯丙胺。
歷史
甲基苯丙胺與苯丙胺的化學結構非常相似。甲基苯丙胺是由日本化學家長井長義於1893年自麻黃鹼成功合成。
1919年由緒方章完成了結晶化。在近代,苯丙胺的用途及社會評價由輕視轉變至具爭議性到現在的嫌惡。
甲基苯丙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分別由同盟國與軸心國以Pervitin之註冊名稱分發予前線,
納粹軍廣發甲基苯丙胺予士兵以作興奮劑之用,特別是在蘇德戰爭時的黨衛隊人員及德意志國防軍。
希特勒亦曾注射甲基苯丙胺。
日本曾給士兵服用冰毒以提高戰鬥力。
1941年武田製藥與大日本製藥(日本住友製藥)曾出產市販品,以及提供必須超長時間工作的軍需工廠工人使用,
故在日本本土、臺灣、及日佔區都遺留下許多成癮患者。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美國政府頒布法令將甲基苯丙胺規定為處方藥,
根據1951年出版的Arthur Grollman所著的《病理與藥理學》一書,
它可用於治療嗜睡、後腦炎、帕金森綜合症、酒精中毒,以及肥胖症。
1960年代,製造甲基苯丙胺的地下工廠開始普遍;1962年,冰毒首次作為一種違法毒品,
被舊金山的摩托車黑幫製造出來,並在美國太平洋沿岸四處分發。
這個黑幫很快便有了大批仿效者:製作冰毒所需要的原料非常普通,並且容易得到,
比如外用酒精、鹼液、麻黃鹼和偽麻黃鹼;最後一種當時作為非處方藥供應。
於是,作坊式實驗室曾經生產了大量的違法甲基苯丙胺;墨西哥黑幫把大量廉價品帶進了墨西哥。
可以放進導管中抽吸的結晶甲基苯丙胺塊在20世紀80年代的夏威夷出現,並很快蔓延到美國大陸地區,
成為最受歡迎的毒品種類。及至1980年,非醫療使用激增。
醫用
d-甲基安非他命,藥品商標
Desoxyn®,醫療上用於治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嗜睡症以及極端的肥胖症等。
它的右旋異構體(S-異構體)可以用於治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但不帶甲基的安非他命更常用。
它的右旋異構體藥品商標為Desoxyn,可以用於治療嗜睡症及肥胖。
當安非他命和甲基安非他命致使患者太多副作用時,Desoxyn作為次選藥物。
在精神方面的作用上,右旋的R(+)構型是左旋的S(-)構型的5倍。
病理原理
甲基苯丙胺的耐受性隨長期使用而增加。初次吸食者,30毫克即引起中毒。
長期濫用者,為了達到初期使用時的欣快效應,會將劑量增至2000毫克,引起急性中毒,可造成驚闕、昏迷甚至死亡。
中毒反應
過量使用可導致急性中毒。嚴重者出現精神混亂、性慾亢進、焦慮、煩躁、幻覺狀態、死亡。
長期濫用可造成慢性中毒、體重下降、消瘦、潰瘍、膿腫、指甲脆化、夜間磨牙、齲齒、死亡。
靜脈注射可引起各種感染合併症,包括肝炎、細菌性心內膜炎、敗血症和愛滋病等。
高劑量或反覆使用可產生中毒性精神病,表現有被害妄想、幻視,也可能出現聽幻覺和觸幻覺。亦稱苯丙胺精神病。
合成過程
甲基苯丙胺與甲卡西酮(methcathinone)、苯丙胺、以及其它興奮劑的結構相似,
可以用化學還原方法從麻黃鹼或偽麻黃鹼製得。
大多數製備的原料屬於日用品或可以從商店直接買到。因此合成甲基苯丙胺顯得簡單易行。
在網路上可以找到許多轉化合成方法,通常不大可信。
最有經驗的行家或求教於化學課,或從那些生產安非他命的人員那兒學來。
幾乎每一種方法都要用到高度危險的化學品和流程。
大多數的生產方法涉及到將麻黃鹼/偽麻黃鹼分子中羥基的氫化。
在美國最通常的方式用到紅磷和碘,形成氫碘酸。
另一個日漸普遍的方法是使用Birch還原法,用一次性鋰電池中的金屬鋰替代金屬鈉(金屬鈉較難獲得)。
Birch還原法是極其危險的,因為鹼金屬和無水液氨都有極高的反應性。
而且當加入反應物時,液氨的溫度使其極易爆沸。
另一種方法是苯基丙酮與甲胺的還原胺化反應(Borch還原),所用的都是美國緝毒局的I級化學品。
其他較不常見的方法使用其他的氫化法,比如用氫氣和催化劑。
理化性質
甲基苯丙胺爲人工合成,結構與苯丙胺和MDMA(搖頭丸)近似,比起其他毒品,結構較簡單,分子量較小。
上癮
甲基苯丙胺是一種高度心理上癮的毒品,對於上癮的人來說,在精神上和社會交際上放棄使用很難。
對於大多數上癮的人來說,再次復發是很常見的。
為了不再沉溺其中,許多被挽回的上癮者參加了十二步項目,比如CMA(一個幫助戒掉甲基苯丙胺的組織)。
作用
短期內增強精神力,動力和大腦活力
體重減輕(可能產生不利作用,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副作用
使用甲基苯丙胺的其他一般副作用包括:
心臟血管:高血壓;內分泌:體溫升高;眼睛:瞳孔放大;腸胃體統:痢疾,噁心,嘔吐;神經:
思想偏執和精神分裂,特別是同大麻一起使用;神經:興奮之後緊接著心理抑鬱;
皮膚:皮疹,蟻走感(感覺螞蟻在身體里鑽爬);
生殖:勃起功能障礙;牙齒:牙齦破損;感染:葡萄球菌感染;
其他:厭食症,失眠症,狂躁不安,體重減輕;
長時間使用的嚴重副作用:安非他命精神病、臨床的抑鬱症、腎臟損壞、肝功能損傷。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94%B2%E5%9F%BA%E8%8B%AF%E4%B8%99%E8%83%BA
氯胺酮(英語:Ketamine),俗稱K仔、K粉、K他命、克他命、愷他命,在台灣,經常被稱為褲子
(相對於衣,衣代表的是
Ecstasy
的第一個字母)、下面(相對於穿在上面的衣服),一種非鴉片系麻醉藥物。
日常所見的氯胺酮產品的主要成份是鹽酸氯胺酮,化學式為C13H
它在常溫常壓之下呈白色粉末狀固體物質。熔點為266度、不燃性。pH值3.5∼5.5,水溶液呈酸性。
由於藥理跟鎮咳藥物右甲嗎喃、麻醉鎮靜劑環烴六胺(俗稱天使塵)相似,對人類的副作用較為大,通常為獸醫採用作麻醉用途。
近年一些歌舞廳等娛樂場所中發現了K粉的濫用跡象,在許多國家中皆列為管制性藥品。
濫用K他命最為人知的副作用是導致膀胱纖維化,而不自主排尿。
歷史
氯胺酮由韋恩州立大學(Wayne
State University)克
於1962年交由派克-戴維斯(Parke-Davis)藥廠(目前為輝瑞的子公司)開發,作為較安全的麻醉藥,
以取代當年副作用大的天使塵(PCP,
phencyclidine),如產生幻覺、神經中毒及癲癇發作等。
首次廣泛應用是派發予參加越戰的美國士兵。除了麻醉作用外,氯胺酮亦因其鎮痛作用強,直至目前仍廣泛應用。
目前本藥也被獸醫廣泛使用,並在發展中國家被用作麻醉劑。
氯胺酮在70年代普遍作為精神科藥物及科研對象,直到1978年達到頂峰後,
開始有科學家發表服用氯胺酮後的中毒現象報告,當中包括約翰·立利(John
C. Lilly)等。
接近世紀末,氯胺酮的應用開始變質,它成為了狂野派對及其他類似活動裡常用的迷幻藥物。
各國開始收緊對其的應用,並將其列為危險精神科藥物等名錄以加強監控。
當中包括美國、英國及加拿大、中國等。
適用症
在醫學上,氯胺酮是一種短效的麻醉劑,在各種小手術或診斷操作時,可單獨使用本產品進行麻醉。
也可以作為其他全身麻醉的誘導劑,輔助麻醉性能較弱的麻醉劑,或與其他全身或局部麻醉複合使用。
此外,注射低劑量的K他命,能夠快速改善憂鬱症。
藥理作用
按藥理學的分類,氯胺酮是一種分離性麻醉藥物。它透過對大腦邊緣部的作用,影響大腦皮層的選擇作用。
在一般醫學用途裡,氯胺酮只會以水劑處方,作靜脈注射或肌肉注射,而不會以固態狀處方。
屬於妊娠B類,在美國屬於第三類受管制藥物。在中國大陸,氯胺酮按第一類精神藥品管理,
氯胺酮原料藥,只由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指定藥品生產企業定點生產。
靜脈注射後首先進入腦組織,腦內濃度為血漿濃度的6.5倍。
氯胺酮為新型非巴比妥類靜脈麻醉劑,先阻斷大腦聯絡徑路和丘腦向新皮層的投射,部分意識存在,痛苦顯著消失;
隨血藥濃度升高而抑制整個中樞神經系統。作用快速但短暫,能選擇地抑制大腦及丘腦,靜注後約30秒鐘
(肌注後約3∼4分鐘)即產生麻醉,但植物神經反射並不受抑制。麻醉作用持續約5∼10分鐘(肌注者約12∼25分鐘)。
一般並不抑制呼吸,但可能發生短暫的呼吸頻率減緩和潮氣量降低,尤以靜脈注射較快發生。
氯胺酮在人體內的代謝半衰期約為3小時,可引起喉痙攣,易通過胎盤屏障。
氯胺酮可減弱呼吸抑制,從而使接受麻醉的病人可以自行呼吸。
原理是透過刺激交感神經,從而使支氣管擴張及提升血壓。故對於有腦血管障礙、虛血性心臟病及高血壓患者應禁止使
毒性比較
資料來自權威醫學期刊:The
Lancet關於常見管制藥品其傷害性及成癮性比較,
包括煙、酒。
正常服用氯胺酮會刺激嘔吐中樞、誘發病者嘔吐。亦會使病者發惡夢。
濫用氯胺酮會產生分離性幻覺,並會引致後遺症及腦部永久損害。
氯胺酮經常是在世界各地的夜店,如舞廳、迪斯可、狂野派對場所內被人使用,使用後會使人對周圍環境失去警覺性。
K他命會破壞膀胱粘膜,可能導致膀胱縮小。
患者會因此極度頻尿(一天30至50次),生活大受影響,甚至「拉K一時,尿布一世」。
根據香港於2005年所作的一項有關青少年濫用氯胺酮的研究顯示,長期吸食氯胺酮會對腦部造成永久損害。
這些損害顯現出來的病徵主要如下:
藥物依賴性、記憶力及智力衰退、失眠、說話迷糊、口齒不清、情緒不穩定、行動機能受損、
呼吸/心臟機能受損、背部和後頸會長出痕癢的毒瘡,俗稱「茄瘡」。
長期服用者會:尿頻,尿急,尿少,尿痛,胃痛,流鼻血
濫用途徑
濫用氯胺酮,俗稱「拉K」或「索K」,因為毒癮深的吸食者多數會將粉末狀的毒品,並採取以鼻吸食的使用方式,
利用截短了的飲管或摺成管狀的鈔票從鼻孔吸食毒品,以避過胃部消化液的破壞,而由鼻部微血管吸收。
在台灣,通常稱為「拉K」,透過去除頭尾的筆管,或者剪短的吸管,透過鼻部微血管吸收;
或者混雜於煙草中,在抽煙的同時吸收,稱為「抽K煙」,由於有很濃厚的味道,很容易被識別。
吸收前的準備工作俗稱「顏K」及「刮K/介K」,「顏K」是吸食者利用硬質卡片將氯胺酮轉為細粉狀的過程。
「刮K/介K」則是將氯胺酮佈置成一直線。之後,吸食者會拿起吸管,一頭放進鼻子深處,一頭對準呈一直線的「K粉」,
用力從頭到尾將一直線的「K粉」吸光。亦有吸毒者將氯胺酮粉末置於手背或卡片上,直接對準鼻孔吸氣吸收。
不過,在2009年香港發生正生事件後,不少正生的學生被香港傳媒問及當地中學生吸毒的問題時,
披露不少學生其實就只用一隻外賣的膠湯匙盛起K粉來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