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氈工廠巡禮 

送完蒙兀兒花園之後,地陪之嚮導帶著大家到一家地氈工廠之中參觀喀什米爾的地氈工廠,並且開始血拼一番,

廠商指出一般地氈之編織手法每一平方吋上上可以編織到450結,而喀什米爾的波斯地氈是可以編織到600結以上,甚至更多。

 

 中華阿逸多學會-參訪印度克什米爾毛氊介紹

波斯地毯

波斯地毯至少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據說是在中世紀的時候,伊朗高原上的遊牧民族為了禦冬而用羊毛編織而成。

但是波斯地毯的出現到底是在什麼時候,雖然有許多種傳說和版本,但是人們仍然對此知之甚少。

最早的手工打結地毯出現在西元前45世紀,這並不是波斯地毯的起源時間。

也有一種說法,手工打結編織技術是在11世紀的時候,由塞爾柱王朝入侵時帶來的(突厥遊牧民建立的塞爾柱王朝)。

關於波斯手工地毯在史籍中未有記載的局面一直持續到16世紀手工地毯的黃金時期,從少量遺留下的珍品中可以推斷出,

最美麗的波斯地毯是薩法維王朝時期(1499-1722)生產出來的,這時手工地毯編織工藝經過充分發展而日臻完美。

 

材料

波斯地毯通常融合了羊毛、棉、真絲、金絲和銀絲等多種材料。羊毛是編結波斯地毯的主要原料。

放牧山區的陰冷氣候使得羊毛纖維柔軟細長,質地優於其它溫暖地區所產的羊毛。

814個月羔羊身上的羊毛是最優質的,這樣的羊毛叫考克。高品質、多結的波斯地毯通常採用考克作為原料,

這樣的地毯手感細膩、平滑而且柔軟。棉通常作為地毯背面的經線原料。

 

圖案

風景、花卉、動物圖案也叫曲線寫實圖案,據國外有關東方地毯的書籍記載,

這一類地毯圖案是在十六世紀初才在波斯地毯圖案中出現,並成為流行的圖案流傳到現在。

單位面積打結毛紗數量的多少,是衡量地毯品質好壞的主要標準,打結數量越多,地毯的花紋越精緻細密。

這種標記法雖然反映了單位面積中的打結數量,代表了地毯的編織密度和地毯的內在品質,但沒有正確表示出地毯經、緯方向的實際打結數。

 

手工織造

手工編結是純正波斯手工地毯的最基本要求。純手工地毯的須邊是經線束的自然延長,是地毯整體結構的一部分。

波斯地毯強調手工編織,編織一張波斯地毯需要極大的耐心。儘管現在地毯製作工藝已經發展到了車間批量生產階段,

但是製作波斯地毯仍然需要若干能工巧匠幾個月甚至幾年的辛勤勞作才能完成。據說編織一條手工波斯地毯,

專業織工要從七八歲開始學起,直到適婚年齡才能完全掌握。由於強調手工織造,因此花上1418個月才能完成一塊傳統波斯地毯。

 

染色技藝

地毯美觀與否,很重要的因素在於顏色的搭配。大多數波斯地毯都是使用當地農田或山區生長的農作物來染色的,

這種獨特的色彩是波斯地毯價值體現的一個重要因素。顏色運用越多,地毯的價值越高。

波斯地毯非常注重使用天然顏料,以致於歷經百年仍然色彩鮮豔如故。羊毛顏色本身多種多樣,有黑色、米色、棕色、黃色,

尤其是羊頸部和腹部剪下來的毛,更是鮮亮。需要染色時,多使用植物的根、莖、皮提取的染料,如從石榴皮提取淡黃色,

從核桃皮提取赭色,而紅色則往往用一種黑色的小昆蟲染成。使用明亮的色彩來體現地毯複雜的設計是製作地毯的一個重要特色。

蠶絲地毯特色

  我們的地毯均來自克什米爾,全部為取材純蠶絲作為經緯編線之全手工,以高編織密度與結數編織之地毯/壁毯,

編織一條手工的克什米爾純蠶絲地毯,專業織工從七八歲開始上手,直到到適婚年齡的例子比比皆是。

不但提高了克什米爾純蠶絲地毯的珍貴性,也加深了手工織品的神祕色彩。

由於強調手工織造,因此花上十四到十八個月才能完成一塊傳統克什米爾純蠶絲地毯,是相當普遍的工時,

除了耗時費工,完全取材蠶絲作為經緯編線,也是蠶絲地毯高人一等的地方。   

因此傳統手工之技術,不易養成,而當地現代的年輕人,無耐心從事學習這種精細的手工藝,因此產量日減,

此傳統手工藝將漸漸失傳而成本相對年年提高。

 

    

蠶絲地毯輕薄柔軟, 天然的光澤會隨著光線不同角度的照射,泛出美妙色彩的華麗感,

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不同的色澤產生是絲毯的最大特色,許多使用者甚至宣稱可感受到其有無法形容的能量!

因此又有魔毯之稱! 

   

一般來說,傳統克什米爾純蠶絲地毯的圖案,以象徵天堂的繁花蔓枝、各種清真寺廟建築、浩大的宮庭和狩獵場面,

以及宗教圖騰最具代表。克什米爾純蠶絲地毯是用從天然植物、礦物中提取的染料印染後編織而成,

因此歷經百年之後仍能光彩艷麗,色澤不減,堪稱一絕 ! 好的傳統克什米爾純蠶絲地毯可保存50~~60年之久,

而悉心保存的頂級地毯甚至可以流傳200年到300年之譜。

因為剛好碰上當地回教徒的齋戒月的前一天,廠商必須盡可能出貨賣出存貨,所以可以下殺到底價,

團員買到地氈的人都賺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