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溫的場理論
庫爾特·勒溫(Kurt
Lewin)在柏林大學期間,與韋特墨、苛勒和考夫卡等人一起從事格式塔心理學的研究。
雖說他比三位奠基人晚了幾年,但他很快就成為柏林學派中的一位朝氣蓬勃和極富創造性的成員,
並迅速證明自己有能力加入格式塔心理學的主要代表人物的行列。
勒溫的興趣在一些方面不同與前三者。
韋特墨等人關註的是知覺、認知和思維方面的問題,而勒溫感興趣的是動機、個性和社會心理。
傳統格式塔心理學探討學習的問題時,認為學習者"渴望達到某些目的"是理所當然,因而關注的是通過知覺重組達到目的的途徑;
而勒溫則把注意力集中在"渴望"和"目的"本身上,並把它們與個性聯繫起來研究。
勒溫由此而形成的理論體系,主要不是一種學習理論,而是一種描述系統。
當然,在一個系統內可以討論學習、動機、個性和社會行為等問題。
勒溫對行為主義刺激-反應的公式持否定的立場。他認為,人是一個場(field),人的心理活動是在一種心理場或 生 活空間里發生的。
生活空間(1ife space,簡稱Lsp)包括個人及其心理環境。一個人的行為(B)取決於個人(P)和他的環境(E)的相互作用,
也就是說,行為取決於個體的生活空間
(LsP)。這樣,勒溫的基本公式就是:
B=f(P*E)=f(L*S)
式中:B代表個人行為的方向和向量;F代表某個函數關係;P代表個人的內部動力;E代表環境的刺激。
也就是說,生活空間(LS)包括了人(P)與其環境(E),行為發生在這種生活空間之中,它既是人與環境的函數,也是生活空間的函數。
根據勒溫的理論,外部刺激是否能夠成為激勵因素,還要看內部動力的大小,兩者的乘積才決定了個人的行為方向,
如果個人的內部動力為零,那麼外部環境的刺激就不會發生作用;
如果個人內部動力為負數,外部環境的刺激就有可能產生相反的作用。
生活空間以對人的行為發生實際影響者為存在標準,將主體和客體融合一個共同整體,並表現著整體所具有的格式塔性,
即其中任何一部分的變化都必將引起其它部分的變化。這樣,場的意義充分體現在生活空間中,
並通過勒溫的努力研究而延伸到社會空間,成為勒溫傳統的社會心理學理論的基石。
場理論的特點
勒溫動力場理論有以下特點:
動力觀、整體觀、系統觀、心理取向、整合傾向、建構法和數學表達。場理論的特點基本上也就是勒溫心理學的主要特征。
勒溫反對行為主義把學習簡單化為嘗試錯誤、或刺激反應的直接聯結,他認為學習是頓悟式學習。
勒溫用動力場來解釋頓悟學習,認為有效學習必須具備的三個條件是:領悟,②目標,③認知結構。
目標是人們注意的結果和客體。個人一旦知道了吸引他的目標,就試圖尋找得到它的方法,並據此調節自己的行為。
頓悟的產生則是生活空間的認知結構的形成或改變引發。
勒溫認為學習是由四種變化構成的:
1.認知結構的變化;2.動機的變化;3.團體屬性和思想意識的變化;4.肌肉的隨意控制及熟練的長進。
而認知結構的變化是具有特殊意義的概括或領悟。
他認為在認知範圍內,學習就是一個獲得新的認知結構或改變舊的認知結構的過程。
在勒溫的系統中,"場"這個術語的內涵與一般的解釋略有不同。
"場"不僅僅指知覺到的環境,而且還包括認知意義。它既包括物質環境中的某些事件(即被知覺到的物質環境),
也包括個人的信念、感情和目的等。簡言之,勒溫探討的是認知場和知覺場。
他之所以借用場理論的概念,是因為他認為它是一種分析關係的起因和建立科學體系的方法。
勒溫的場理論旨在預測個體的動機行為。他認為,答案就在"生活空間"這個概念中。
如前所述,生活空間包括個體以及他的心理環境,生活空間是"決定個體在某一時間裡的行為全部事件的總和"。
對生活空間的理解,關鍵在於如何理解"心理環境"這個概念。
"心理環境"這個概念比初看起來要複雜些。我們一定不要把它同物質世界混淆起來。
心理環境不只是指物質世界,也不是指他人的世界,而是括影響某個個體行為的世界。
因此,個體沒有覺察到的、因而對他的行為沒有影響的客體,不在他心理環境之內,儘管從物質上來講,這些客體可能離他很近。
同樣地,這個個體認為存在的東西,並好像它存在著一樣地作出行為反應,那麼即便這種東西在物質上是不存在的,
它也是在他心理環境之內的東西。例如,一個小孩以為有一隻老虎在他床上,並作出驚怕的反應,
那麼這隻"老虎"就是他心理環境的一部分,儘管其他所有人都堅持認為這純粹是幻覺。
參考資料:
MBA智庫百科/勒溫的場動力理論
心理學大師經典學術精華彙編
場理論的延伸
作者對勒溫場理論的發現是非常欣賞,但是卻跟心理學家所欣賞的領域不同;
最大不同的地方是場理論應用在佛法修持範圍,可以擴張般若佛法的學說,可以產生巨大的實用價值。
場理論可以把地圖畫在紙張上,再以一個橢圓形的圖案把畫中的事物圈住,
當這個橢圓形的圖形畫在任何圖案或文字上上,即可以用來診斷土地、建築物、或者生活在土地上的人物。
原因是被圖形圈住的人物、非生物、甚至任何潛意識中的靈體、它們都害怕被這個力量套住、一旦被圈住就逃不了?
一旦被這個生活空間的橢圓形圈住,從這些能量的衝撞反應上,就可以診斷出這些空間有什麼問題存在!
這種圖案上的運用方法,是可以用在真實的情境空間中,應用在宗教的結界、鎮妖除魔上都有很實際的威力。
這種力量是超出於心理學界所能使用的範圍。
無以名之、唯一能表示的話就是:值得勒溫大師受世人尊敬的偉大人物。 (6月
21日完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