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學通史  上一頁     下一頁

 

七、口腔科

 

宋代隨著分科的日趨精細,口齒病的認識與治療也不斷有所進步。

《太平聖惠方》和《聖濟總錄》中反映了這方面的主要成就。

《太平聖惠方》卷3436專論口、齒、唇、舌,載醫方500餘首。《聖濟總錄》內更以五卷的篇幅專論口腔疾患。

 

()口齒疾患認識之深化

  

如口瘡一證宋以前多注重清瀉心脾實熱。嚴用和用冷鹽水送黑錫丹和養正丹以鎮墜寧心,治療虛熱上攻之口瘡,

開後世治療虛證口瘡的先河。《蘇沈內翰良方》還注意到失眠與口瘡發病的關係,

指出:「風口瘡不可失睡一夜,失睡口瘡頓增」,(宋.蘇軾、沈括:《蘇軾內翰良方》卷七,光緒仿知不足齋刊本),

現代醫學出認為複發性口腔潰瘍的發病中,神經精神因素為誘因之一。

 

()口齒保健

 

宋著名學者蘇東坡提出茶葉對預防齲齒的作用,現代醫學實驗證實茶葉中含有較多的氟,故有防齲、防口具、殺菌消炎之功。

此外,《太平聖惠方》指出刷牙匠早晚行之。《太平聖惠方》還載有藥膏藥齒法:柳枝,槐枝,桑枝煎水熬膏,入薑汁,

細辛,等每用擦牙,此可謂今之藥物牙膏的雛型,在宋代已有植毛牙刷。

.周守中《養生類纂》:「蓋刷牙子皆是馬尾為之」。在歐洲,約500年後所記述的植毛牙刷與周守中的記錄相同。

 

()醫療技術進步

 

牙齒再植技術

 

《聖濟總錄》有治牙齒搖落,復安令著,堅齒散方:「齒才落時,熱粘齒槽中,貼藥齒上,五日即定,

一月內,不得咬硬物。」這是我國已知最早的關於植牙處方及手術的記載。

 

義齒修復

 

陸遊(11271209)詩《歲晚幽興》中有:「卜冢治棺輸我快,染須種齒笑人痴」之句。

並自注云:「近聞有醫以補墮齒為業者」。與陸遊同時代的樓鑰(11371213)在《功媿集》中有

《贈種牙陳安上》文,其中有「陳生術妙天下,凡齒之有疾者,易之以新,才一舉手,使人終身保編貝之美」之句。

這是我國最早的有關義齒修復的記載。

 

骨移植術

 

.洪邁《夷堅志》載:晏肅之妻,因下頜患疽久不愈,致下頦與下齶脫落。醫生為其做了移植手術,術後又活了20餘年。

這是我國最早的有關骨移植手術的記載。

 

八、針灸科

 

針灸學在兩宋時期有很大發展,是我國針灸發展史上一個新的里程碑。在此時期出現了聞名中外的針灸銅人和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兩宋的針灸文獻專著有影響者近10種,綜合性醫書之論針灸者更多,

如《聖濟總錄》在統一經穴排列順序,為經穴理論的條理化、系統化、規範化奠定了基礎;

而針灸專家和一般醫學家兼長針灸者更多,其中影響較大影響者有王惟一、許叔微、王執中、竇村、庄綽、

聞人耆年等諸多醫家,他們對針灸學之貢獻,使兩宋發展到一個階段。

 

()針灸學說與理論的發展

 

王惟一在針灸臨床和教學中,十分重視經穴的規範化,公元1206年他撰寫成《銅人腧穴針灸圖經》一書,

次年又主持鑄造了針灸銅人兩具。《銅人腧穴針灸圖經》三卷,共記載腧穴657個,

其中青靈、厥陰俞、膏盲俞、靈台、陽關等穴是新增加的穴區,穴位排列兼采《針灸甲乙經》

和《千金方》之長,即有按十四經脈循行排列者如卷1、卷2亦有四肢按十二經次序排列,

其餘穴位則將人體分為偃、伏、側、正四個面進行敘述,頭部、面部、肩部、側頸項、側肢,側肋等,

則按部位論述。根據文獻記載,銅人體同成年男性,青銅鑄成,軀體外殼可以拆卸,胸腹腔能夠打開,

 

腔內五臟六腑可見;體表則刻14條經絡循行路線,且經絡上穴位悉備,穴位與體腔相通,教學時,

是針灸學生等學習針灸經絡穴位的依據;考試時,體表塗蠟,使穴位、經絡被覆癧之後,孔穴亦即被蠟所堵,

再向體內注入水銀(一說注入水),令被試者選穴針刺,若取穴有誤,則針不能入,

如果取穴正確,則水或水銀從撥針後之針眼中射出。能使針灸得到普及推廣,

他還將《鋼人腧穴針灸田經》刻於石碑,鑲於仁濟殿四壁,每壁一卷,剩餘一壁則另刻《穴腑都數》一卷補入,

立於大相國寺以廣傳播。

 

王執中撰有《針灸資生經》他很注重經穴考證,死孔穴的、部位、取法、針刺深度、

刺灸禁忌以及少數經外奇穴等都運用古籍記載加以分析比較,並提出自己的觀點。王氏對經穴規範化也作出了貢獻。

 

《聖濟總錄》雖非針灸專著,但作者對經穴排列順序、經絡與腧穴關係作了較大調整,不僅將354腧穴全部歸屬十四經脈,

並根據《靈樞,經脈》的記述,依經脈行走方向作了重新編排,對奇經八脈除任督脈以外的六脈所屬穴位逐一作了說明,

儘管尚有部分經穴的排列次序與經脈循行分布不符,但總的來看,為經穴的系統化、規範化奠定了基礎,對後世影響較大。

 

()臨床針灸術之發展

 

王執中在《針灸資生徑》中共收載各科疾病195種及其附屬各症,並發揚了唐代孫思邈的針藥並重思想,

書中有關疾病治療針藥兼用者比比皆是。王執中對灸法敘述亦頗豐富,有四花穴法、灸痔法、灸腸風法等。

 

此外,宋代醫家中有偏重灸法者和專精灸術者,因而擴展了灸法在臨證治療中的應用。如許叔微在其陰證用灸、

灸補腎陽等理論指導下,對陰病轉腹痛、陰毒漸深候、陰毒沉困候專用灸治取得良好療效,

南宋醫家竇材是偏重於灸的醫家。他臨床注重溫補脾腎,慣於灸命關、關元以補脾腎,目的是扶陽,

將灸法灼艾提到了相當的高度。此外他也將灸法用到了預防保健,提出常灸關元、氣海、命關、中脘以保健攝生。

 

兩宋期間以灸法為主較著名的醫家尚有庄綽和聞人耆年。聞人耆年著有《備急灸法》,

記述了二十二種病證如癰疽、腸癰、疔瘡、突發心痛、小便不通、溺水、自縊等的灸治法

將灸法推廣到急證治療方面,因而很有特色,且各病灸法均附有插圖,對推廣灸法有積極作用,

其中如難產灸至陰一法,現已擴大應用到治孕婦胎位不正,有較高的轉胎率,說明其實用價值之可靠。

 

()推拿術在民間流傳

 

宋代,由於受封建禮教之束縛,按摩術不如唐代興盛,在宋太醫局中還取消了按摩科,更影響其術之發展。

但由於按摩術之驗、便、廉,受到人們之信賴,因而在民間流傳仍廣,特別是自我按摩術受到重視,

此期按摩術開始在兒科治療中發展,這也反映到官方和私人著作中。

 

如宋代《聖濟總錄》、《太平聖惠方》中均有關於按摩術之記載,前者記述了以膏摩法治療小兒疾病,

後者對按和摩二者之差異及適應證作了詳述。民間流行之導引、按摩資料亦頗豐富,

如名醫龐安常用手法拊摩配合湯溫腰腹間處理一難產七日產婦,使產婦順利產下一子,並母子平安;

另一民間醫生趙三翁以按摩為業,往往為人「……按摩,疾病立愈」等。

在《醫說》中記載了民卒藉助一竹管自我按摩,每坐則置竹管於地舉足搓滾,

治癒了骨折至腳筋攣縮不能伸之後遺症,此外如按摩湧泉穴法,使身體健康不染瘴疫,以及摩擦兩手掌,

使熱以摩面、拭目、摩發,「令人光澤,皺斑不生」,「發不白」等,亦為民間常用之自我按摩保健法。

 

兩宋時期中外醫藥交流

 

 一、中朝醫藥交流

 

兩宋時期,中朝醫藥交往更加廣泛,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1016)和天禧五年(1021)高麗使者郭元、

韓祚各自回國時,宋真宗親自贈送《太平聖惠方》1000卷(金斗鍾《韓國醫學史》118119頁碼韓國探求堂1966年版);

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高麗使者任懿、白可信回國時,徽宗贈送《太平聖惠方》1000卷和《神醫普救方》1100卷;

同年,「王嘏、吳延寵還,自宋帝賜王《太平御覽)壹千卷」。

 

兩國之間醫人來往更加頻繁。據史書記載宋朝曾8次共116人赴朝從醫或教醫,其中絕大多數是朝庭遣派的醫官如。

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時,宋醫江朗東隨宋泉州商黃文景、蕭宗明去高麗旅居在高麗從醫;

宋英宗治乎五年(1068),宋開封人慎修及陳潛古、儲元賓等人赴高麗,慎修頗有學識,尤精於醫,

曾以參知政事致仕,其子慎安之也善醫,從醫教醫。宋神宗熙寧五年(1072),宋遣醫官王愉和徐光赴高麗,七年(1074)

宋又遣揚州醫助教馬世安等八人赴高麗,元豐三年七月(1080),馬世安再度赴高麗,受到神宗的嘉獎,

神宗元豐元年(1078)。高麗文宗帝因患風痹症向神宗帝請求派醫,翌年神宗帝遣翰林醫官邢慥、朱道能、沈紳、

邵倫及等八十八人,帶百種藥材趕高麗為文宗治病。兩國醫人的來往,直接促進了兩國醫學的發展。

 

醫事制度方面,宋化之初,高麗仿照唐制設置機構,授與職銜,實施醫學教育和醫業科舉制度;

置大醫監、尚藥局等機構和大醫監、監、小監、丞、博士、醫正、御醫、直長等職銜;三京十道設醫學博士,教授醫學;

實施醫業科舉,考試科目為《素問)、《甲乙經》、《明堂經》、《脈經》、《針經》、《劉涓子方》、《癰疽論》、

《本草經》等中國醫書,後又增加《和劑局方》等;另外,為百姓醫療設立了「惠民局」。

 

宋代,中國向朝鮮贈送的藥材品種很多,數量較大。南方熱帶產藥材如天竺黃、安息香等亦經宋商人傳入高麗,

朝鮮藥材輸入到中國者也多宋代《證類本草》里收裁的高麗產藥材有10餘種。

 

宋代,朝鮮還積極發展了中國醫書的刊行工作。公元1058(宋仁宗嘉祐三年),朝鮮忠州牧翻刻中國醫書《

黃帝八十一難經》等。公元1059年,安西都護府使都官及外郎異善貞也新雕《肘後方》等3種。

這些醫書的刊行,直接促進了朝鮮醫學的進一步發展。高麗高宗十三年(1226),朝鮮醫學家崔宗峻以中國的《本草經》、

《千金方》、《素問》、《太平聖惠方》相《聖濟總錄》為基礎,撰寫了《御醫撮要方》,促進了朝鮮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

 

宋代,由於中朝醫藥交流較廣泛,朝鮮所收藏的中國醫書善本較多。高麗宣宗帝於宋哲宗元祐八年(1093)

遣黃宗慤來中國呈送《黃帝針經》善本9卷。當時,中國《針經》已亡佚,宋朝以此《黃帝針經》為底本重新頒行。

這無疑是朝鮮對中國醫學的一大貢獻。

 

二、中日醫藥交流

 

與唐代中日交流頻繁的狀況不同,北宋中日醫藥的交流大為衰落,甚至趨於停頓,南宋時期,中日醫藥交流又有所發展。

但這些交流終因局限於兩浙等地,來往亦以貿易商人和僧人為多,故整個兩宋時期,中日醫藥交流的成績不是很大。

 

大抵日本輸入中國的貸物中硫磺和珍珠,可為藥用。從中國運送到日本的藥物,主要為香藥。

包括麝香、丁香、沉香、熏陸香、珂黎勒、石金青、光明硃砂等藥品。

 

醫事的往來見載不多。康定二年(1041),宋惠清到日本鎮西行醫;同年奉藤原清賢命至宋求治眼方。

此外,尚有數條零星記載,但無屬於官方互派的記載。

 

宋代印行醫籍甚眾,日人來華攜去醫藉亦不少。據記載,淳佑元年(1241),圓爾辯圓從宋帶回典籍數干卷,

書目著錄於《三教典籍目錄》中,惜此書已佚。據藏有這些典藉的普門院《藏書目錄》記載,

其中醫學典籍有三十餘部,內有《魏氏家藏方》十一冊,即是寶應三年(1227)的刊本。

 

與醫藥相關而影響最大者,當推茶種引入日本。這是丹波家族榮西的功勞。早在奈良朝時,中國茶傳入日本,

並專供藥用。嵯峨天皇時亦曾命種植茶樹,每年用作稅收,但此後喝茶風氣似漸衰落,

以至在《延喜式》中已不列稅收。宋朝鋼茶之風甚盛,榮西於仁安三年(1168)第一次入宋,即將茶籽帶回日本種植。

他贈送給高辨(明惠上人),高辨將之種于山城拇尾。拇尾一度為日本第一產茶地。所產稱「本茶」,最為珍貴。

 

值得大書一筆的是在日本醫界內部,在相當於中國五代末宋初之期。產生了一部極為重要的著作:《醫心方》。

此書始撰於982年,984年成。作者丹波康賴(911995),其先祖傳為漢靈帝五世孫阿留王。

抵日後封為大和國檜隈郡使主。其子志努轉居丹波國,賜姓丹波。《醫心方》計本草及用藥各1卷、俞穴及針灸療法1卷、

內科9卷、外科及皮膚病6卷、五官科1卷、婦產科4卷、小兒科1卷、服石2卷、養生3卷、食療2卷,引用晉唐醫書約150種。

7000餘條,尤以《諸病源候論》、《千金方》、《葛氏方》等為大宗,體例亦仿之,其中所引如《范汪方》、

《集驗方》、《經心錄》、《刪繁方》、《崔泉餳食經》、《產經》、《如意方》等,皆今之所佚,

全書顯為唐代傳日醫學與日本醫生本土經驗綜成之作,為中日醫藥交流一偉大結晶。

 

三、中國與東南亞諸國的醫藥交流

 

兩宋時期,東南亞許多國家仍保持著與中國進行醫藥交流的傳統。交趾國(越南北部)輸入中國的藥物有犀角、玳瑁、

乳香、沉香、龍腦、檀香、胡椒等。占城(越南南部)也有豆蔻等多種香藥輸入中國。南宋時,

安南國(越南一帶)一方面獻蘇合香、硃砂、沉香、檀香等,另一方面選送醫生來華學習,從中國引進位藥技術。

 

1001年,丹眉流國(今泰國,丹眉流一說為馬來半島)遣使臣打吉馬等入貢木香千斤、蘇木萬斤,還有紫草、象牙、胡黃連等。

 

地處今加里曼丹、爪哇島、蘇門答臘島、馬來西亞半島等地的渤呢國於977年遣使施努等進頁大片龍腦,二等龍腦,

三等龍腦,蒼龍腦、田香等(元.脫脫《宋史、勃泥國傳》第248,中華書局點校本,1977)。992年,

婆國(印尼蘇門答臘島和爪哇島)進貢檳榔、珍珠、檀香、玳瑁、龍腦、紅花、蘇木、硫磺、丁香藤等。

980年佛齊國(印尼蘇門答臘島巨港附近)商人李甫誨載香藥、犀角等至海南,後至廣州進行貿易。

983年又遣使蒲押陀羅贈送犀角、象牙和香藥,之後又多次送薰陸香、龍腦香等。

當時,從中國泉州港出口的大宗川芎,運往盛產胡椒的東南亞國家,對防治那裡采椒人的頭痛病起到良好的作用。

 

四、中國與阿拉伯諸國的醫藥交流

 

隨著宋代中國與阿拉伯之間交通的進一步發達,海外貿易及通使等活動的頻繁,當時對阿拉伯的醫藥知識有了更多的了解。

關於所產藥物,宋.趙汝適記載較詳:「大食……土地所出,真珠、象牙、犀角、乳香、龍涎、木香、肉豆寇、安息香、

蘆薈、沒藥、血竭、阿魏、膃肭臍、……梔子花、薔微水、」一些宋代書籍中還具體記載了某些阿拉伯所產藥物的功用、採制方法等。

 

兩宋時期中國與阿拉舊藥物交流的主要途徑是通過海路。19738月,幅建泉州灣發掘了一艘宋代海船,

船艙中有大量藥物,其中多有阿拉伯地區出產者。

由於宋時藥物貿易在中國與阿拉伯的海運貿易中佔有相當大的比重(其中多數是香藥),所以有學者認為,

「阿拉伯與宋代的商業交通路線,也可以說是『香藥之路』」。

 

宋代來自阿拉伯地區的藥物不但品種繁多,進口的數量也相當巨大,如「大食蕃客羅辛販乳香直三十萬緡,」

(《宋史.食貨志下》),這些進口香藥價格亦極昂貴,「諸香中龍涎最貴重,廣州市直每兩不下百千,次等五、

六十千,系番中禁榷之物,出大食國。」

 

除了對外貿易,阿拉伯地區還通過貢的方式選來不少藥物。據不完全統計,自宋太祖開寶四年(971)至南宋孝宗乾道三年

(1167)238年間,大食進貢凡49次,其中明確記載有藥物者10次,這在《宋史》卷490「外國列傳.第六」

中有較為集中的記載:大食國人花茶、李亞勿、蒲希密、婆羅欽三摩尼、陁羅離等先後進送的藥物

或可供藥用的物品有揀香、白龍腦、薔薇水、象牙、乳香、膃內臍、龍鹽、眼藥、舶上五味子、舶上褊桃、白沙糖、

千年棗、真珠、缶香、琥珀、犀角及都爹、無名異等。進獻的數量也很可觀,如一次進獻乳香達千八百斤,

象牙五十味,薔薇水百瓶,龍腦一百兩等。

 

大食國所產薔薇水在宋代時曾輸入我國,除《宋史.外國列傳》外,這在成書於南宋初年的《鐵圍山叢談》中

也有明確記載(見蔡文:《鐵圍山叢談》卷5,知不足齋叢書,清乾隆道光長壙鮑氏刊)。

在我國,先秦以來仙家道士進行的煉丹活動,在客觀上就對蒸餾法的原理有所應用。

在醫藥中有重要應用的燒酒亦系經蒸餾法製成;北宋時田錫的著作中已記載了燒酒及其製法。

而南宋時張世南《遊宦紀聞》卷五則有我國永嘉(今浙江溫州)一帶用柑花進行水氣蒸餾以制柑花香露的詳細記載,

大食薔薇水等此類製劑的輸入,促進了露劑藥物在我國的迅速傳播與普遍應用。

直接導致了中藥製劑中多種花露劑的出現,並提高了酒利在醫藥運用中的效用。

 

阿拉伯名醫阿維族納(Avicenna9801037)的名著《醫典》一書(約成書於11世紀初)中有用金、銀箔做藥劑丸衣的記載,

這在當時是比較先進的醫藥技術,它不僅對藥物能起到防腐等作用,對提高藥劑療效也有一定作用。

這種技術在宋時傳入我國後得到進一步的發展與應用,促進了我國丸衣劑型的多樣化。

由於這種丸劑當時在我國尚屬新奇,故北宋時有中國藥商經營硃砂丸而成巨富。

 

除藥物外,一些阿拉伯方劑宋時也在我國流傳。如《太平聖惠方》的眼科方中載有「大良歷胡商灌頂油法」,

另外,宋代《崇文總目》載有安文恢(一名安堰)所著《萬全方》(一作《萬金方》)3卷。

有學者認為此方可能是阿拉伯人所撰的醫方(范行准:中國與阿拉伯醫學的交流史實《醫史阿志》4,(21101952)。

 

從阿拉伯等地輸入的大量外來藥物中,香藥佔有很大的比重。香藥的輸入,增加了當時對阿拉伯醫藥的了解,

促進了臨證中時香藥的應用,甚至造成了一種偏好這類藥物的風習。對當時的處方用藥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這種情況,在宋代醫藥著作對香藥的收錄及臨證應用的記載中有明顯的反映。

 

在阿拉伯醫藥學傳入中國的同時,中國醫藥學在宋代也外傳阿拉伯地區。據《宋會要輯稿》記載,

宋代經市舶司由大食商人外運的中國藥材近60種,包括人蔘、茯苓、川芎、附子、肉桂等47種植物藥及硃砂、

雄黃等礦物藥。這些藥材除被轉運至歐洲等地外,也有一部分輸布至阿拉伯地區。在阿維森納的《醫典》中,

載有大黃等中國藥物及其運用的內容。波斯人阿布.曼蘇爾.穆瓦法克(AbuMansur Muwaffaq)約於975年所著的

《醫藥概要》一書中,也記述了肉桂、土茯苓、黃連、大黃、生薑等中國藥物。一般認為,

中國的煉丹術約於12世紀時經阿拉伯傳到歐洲,對世界製藥化學起有積極的影響。

 

在《醫典》中,除藥物外,還有一些診斷、治療方法和經驗與中國醫學有密切的淵源關係。

我國的脈學在10世紀時已傳入阿拉伯,《醫典》中載有48種脈象,主要是吸收我國醫家王叔和所著《脈經》一書中

對脈象的載述演化而成。其它如糖尿病患者的尿甜;根據麻疹病人的出疹來判斷其預後,重病患者「循衣摸床」、

「撮空理線」的死征;治療上的水蛭吸毒法(我國醫籍稱為「蜞針」),用烙鐵燒灼狂犬病人的傷口,

以及吸角法、灌腸術等,反映了對中國醫學有關內容的吸收。

 

兩宋時期醫學著作

 

 

一、《太平聖惠方》

 

《太平聖惠方》簡稱《聖惠方》,100卷,北宋王懷隱等奉敕編纂。太平興國三年(978)

宋太宗詔命翰林醫官院諸太醫各獻家傳經驗方,共得方萬餘首,加上太宗即位前親自搜集的經驗效方千餘首。

命翰林醫官使王懷隱,副使王佑、鄭奇(一作鄭彥)、醫官陳昭遇等「參對編類」。

王懷隱等對眾多醫方進行了認真細緻的整理歸類,根據疾病證候劃分為1670門,每門之前都冠以巢元方

《諸病源候論》有關理論,次列方藥,以證統方,以論系證。全書之首還詳述診脈及辨陰陽虛實諸法,

次列處方,用藥基本法則,理、法、方、藥俱全,全面系統地反映了北宋初期以前醫學發展的水平。

 

由於各門按類分敘各科病證的病因、病理、證候以及方劑的宜忌、藥物的用量,方隨證設,藥隨方施,

臨床應用頗為便利實用,全書收方16834首,內容涉及五臟病證、內、外、骨傷、金創、胎產、婦、兒、丹藥、

食治、補益、針灸等。這部大型方書,編纂經歷了十四年時間,至淳化三年(992)才告完成。

 

本書最早刊本為淳化三年五月刊本,久已失傳,1959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排印本系很據四種抄本校勘而成。

因本書卷帙過大,不易流傳,北宋中期福建何希彭曾節取本書內容編成《聖惠選方》60卷,載方6096首,今已失傳。

 

二、《養老奉親書》

 

《養老奉親書》,或稱《奉親養老書》、《壽親養老書》、《養老全書》,

.陳直(一作陳真)撰於11世紀中葉,該書原刊本久佚,現存主要版本有:明萬曆二十一年(1593)虎林氏文會堂刻本、

經鈕堂抄本、民國初年唐成之家藏抄本、1988年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訂正評註本。

 

《養老奉親書》1卷,由上下兩部分組成。上部共16篇,160條,論述老年常見內科病及耳目病的食療方法,所列方劑,

多從《千金要方》、《食醫心鑒》、《食療本草》、《詮食要法》、《諸家法撰》及《太平聖惠方》中精選而來,

簡便易得,切於實用。下部共13篇,46條,主要論述老年醫學理論及藥治、護理要點。

另外,卷末還附有「簡妙老人備急方」及「養老奉親書續添」,分述急用單方及老人起居用藥宜忌,對前述內容有所補充。

 

三、《經史證類備急本草》

 

《經史證類備急本草》,簡稱《證類本草》,宋.唐慎微撰。其初搞完成於1082年,最後定稿時間約在1098年。

 

《證類本草》是在掌禹錫《嘉祐本草》和蘇頌《本草圖經》基礎上,收集民間驗方,各家醫藥名著以及經史傳記、

佛書道藏中的有關本草學記載,整理編著而成的。全書共31卷,第12卷為序例,以後各卷,將藥物分為

玉石、草、木、人、獸、禽、蟲魚、果、米穀、菜(以上又各分為上、中、下三品),有名未用、圖經外草類、

圖經外木蔓類,凡13類,敘述藥物別名、藥性、主治、產地、採集、炮灸,辨析、附方等。本書內容豐富,

收載藥物1746種,其中增加藥物660種,有藥圖294幅,分類較有系統,論述也較周詳。

 

書中引述了大量文獻資料,據統計,共引經史方書240餘家(《重修經史證類備用本草》在曹孝忠序後,

列「《證類本草》所出經史方書」凡247家,含《本草衍義》)。一些重要本草著作如《開寶本草》、《日華子本草》、

《嘉祐本草》等早已散佚,其內容幸賴《證類本草》保存下來,這是唐慎微的一大功績。本書增加方論1000餘條,

各藥之後共附古今單方3000餘首。總之,《證類本草》對宋以前的本草學成就進行了系統的總結,

在《本草綱目》問世之前流行500餘年,一直是本草學研究的範本,在本草上具有重要地位。

 

現存《政和本草》主要版本有:蒙古定宗四年(1249)平陽張存惠晦明軒刊本,明成化四年(1468)原傑氏刊本。

明萬曆九年(1582)富春堂刊本。《四庫全書》本,《四部叢刊》本。1597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影縮印本,

1964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影印原大線裝本。

 

現存《大觀本草》主要版本有:元大德六年(1302)崇文書院刊本,明嘉靖間刊本,明萬曆五年(1577)陳瑛刊本,

日安永四年(1775)望草玄刻本。

 

現存《重刊經史證類大全本草》主要版本有:明萬曆五年(1577)宣郡王大獻尚義堂刊本,

明萬曆二十八年(1600)籍山書院重刊王大獻本,明萬曆三十八年(1610)山西官刻本。

 

《紹興本草》在國內早已失傳,但很早就流傳到朝鮮、日本等國。現有若干種手抄本尚存。

 

四、《月光》

 

藏醫藥著作,全名《集要廣注.詞義月光》,是對古印度醫藥著作《八支集要》的註疏本。

 

《八支集要》是印度壽命吠陀醫學重要醫家伐八他(Vagbhata)的著作,伐八他梵名帕郭,也稱馬鳴,

是公元二世紀左右的印度哲學家,在醫學上,他集古代吠陀醫學的精要,著成《八支集要》等書,

並著有自注書《醫學八支論自注》。公元八世紀,迦濕彌羅(今譯克什米爾)學者達瓦拉嘎瓦(Candran-andana)

《八支集要》進行了註疏,著成其注釋本《集要廣注.詞義月光》簡稱《月光》。

 

這兩部著作為十一世紀左右的藏族哲學家、醫家洛欽.仁欽桑波介紹到西藏,並全文譯為藏文醫著,在譯成藏文時,

仁欽桑波作了一些註疏和發揮,使其成為藏醫學作品,其藏醫的八支即是全身病支、兒童病支、婦女病支、

魔邪病支、創傷支、中毒支、返老支及壯陽支,這些譯著在藏醫中具有較大的影響,

部分內容被隨後的宇陀薩瑪在修定《四部醫典》時所吸收。

 

五、《史載之方》

 

《史載之方》又名《指南方》,宋史堪撰,1068年成書,1085年列行,主要版本有《十萬卷樓叢書》本,

1955年商務印書館《宋人醫方三種》鉛印本等。

 

全書上、下二卷,31門,每門下列醫論若干篇。書末附治療諸方數十首。上卷首論四時正脈及運氣生病,

次述大府泄、大府秘、身熱;頭痛、脹滿、喘等病證,再論傷寒,診失精、汗脈、室女、婦女諸脈、黃疸等,

附有關方劑;下卷載述診胃脈、治方、為醫總論,治涎、痢,五運六氣有關理論等。

該書重視運用五運六氣理論解釋疾病發生、發展、變化的機理,臨證診治,強調診脈的重要性,

以大量篇幅闡發各類疾病的脈象特點及內在機理,常以脈辨證定性和施治。

 

六、《小兒藥證直訣》

 

《小兒藥證直訣》又名《錢氏小兒藥證直訣》、《錢氏小兒藥證》、《錢氏小兒方》,宋.錢乙撰,由閻季忠編輯而成。

 

閻季忠,一作孝忠,6歲時患「驚疳癖瘕」,蒙錢乙治癒,對錢氏頗為尊崇,珍藏家傳錢乙方10餘首。

大觀初年(1107)季忠初為官時,於親友間得錢乙關於病證的論述10條;後6年又獲錢氏晚年雜方若干首;

至京師後又見到錢乙著作傳本,但歷次所得雜亂無章,各有得失,因而相互參校,重新編次,刪其重複,

正其訛謬,改其俚語,編成《小兒藥證直訣》一書,於宣和元年(1119)刊行。

 

本書原到本已佚,現存版本主要有:照宋重刻本4種。四庫館纂修本3種及薛己加註本。

另外,還有1983年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的點注本(《中醫古籍小叢書》本)

 

《小兒藥證真訣》分上、中、下3卷。上卷記脈證治法,包括「小兒脈法」、「變蒸」、「五臟所主」、「五臟病」等81篇,

論述小兒生理病理特點及各種常見疾病的辨證治療。對瘡疹、驚風、諸疳等兒科重要病證辨察尤為詳盡,

如把瘡疹區分為水皰、膿皰、斑、疹、變黑5種,分屬於肝、肺、心、脾、腎五臟,

其中前4種實際分別指水痘、天花、斑疹、麻疹,早在12世紀即能對其進行鑒別,實屬可貴,

本書卷中記「嘗所台病二十三證」,是錢乙治療驗案的彙集。下卷為「諸方」,列錢乙所制方劑110餘首。

 

既有化裁精當的古方,也有獨創巧妙的新方,其中治療小兒心熱的「導赤散」,治療腎虛的「地黃丸」等,

都是佳效名方,至今仍為臨床醫生所常用。本書基本上反映了錢乙的學術思想,總結了他的兒科臨床經驗,

是一部理論結合實際,突出臟腑辨證思想的兒科專著,對宋以後兒科學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七、《聖濟總錄》

 

《聖濟總錄》又名《政和聖劑總錄》,200卷。北宋末年政府主持醫家編纂,以宋徽宗名義頒行。

政和年間(11111118),徽宗趙佶詔令徵集當時民間及醫家所獻大量醫方,又將內府所藏的秘方合在一起,

由聖濟殿御醫整理彙編而成。全書包括內、外、婦、兒、五官、針灸、養生、雜治等,共66門,

而把運氣內容列於全書之首,這與宋徽宗崇信五運六氣學說有關。「運氣」之下還有「敘例」、「治法」等篇,

相當於全書的總論部分,自「諸風」起至「神仙服餌」各門,相當於全書的各論部分。

 

每門之中部有論說,詞簡義賅,總括本門,其下又分若干病證。凡病因病機、方藥、炮製、服法、禁忌等均有說明。

全書共收載藥方約2萬首,既有理論,又有經驗,內容極為豐富。在理論方面,除引據《內經》《傷寒論》等經典醫籍,

亦注意結合當時的各家論說,並加以進一步闡述,在方藥方面,以選自民間經驗良方及醫家秘方為主,療效比較可靠。

本書較全面地反映了北宋時期醫學發展的水平、學術思想傾向和成就。

 

《聖濟總錄》是宋徽宗仿宋太宗詔編《太平聖惠方》之意的產物,但《聖濟總錄》

在編排上已較《太平聖惠方》有明顯進步。如疾病分為66門,每門之下再分若干病證,

就較《太平聖惠方》分余門清晰明了,許多疾病的歸類也比較合理。其所錄方劑中,丸、散、膏、丹、

酒劑等明顯增加,充分反映了宋代重視成藥的特點。

 

本書鏤板後未及刊印即被金兵掠運北方,南宋反未見本書。較早的刊本有金大定年間(11611189)和元大德四年

(1300)刊本,其後,日本有文化十年(1813)集珍本,1962年,人民衛生出版社根據現存善本和元刻殘本互校,

刪去個別章節,標點鉛印出版。

 

八、《普濟本事方》

 

《普濟本事方》,又名《類證普濟本事方》、《本事方》。宋.許叔微撰。約刊行於紹興二年(1132)

該書成於許氏晚年,為其生平歷驗有效之方、醫案和理論心得的彙集之作,取名「本事」,

意其所記皆為親身體驗的事實。現存主要版本有《四庫全書》本,1959年上海科技出版社鉛印本等。

 

全書10卷,分為23門。包括中風肝膽筋骨諸風,心小腸脾胃病,肺腎病等臟臟常見病。

及其他內科雜病,外科、婦科、兒科、五官科諸證,傷寒時疫證等,每門分列數證,證下系方若干,

每方均簡述主證、病因、病機、用藥、炮製及眼法,或載有關醫論、病案、灸治、煨治法等內容。

 

該書文字簡明,列證、輯方切於臨床。如對各類積證,除用纏金丹等治療外,

又依病情分為:酒、肉、血、氣、水、涎、食六類病候,分別治療;對陰毒證,由淺入深分為始得、漸深、沉困三候,

而以正元散、玉女散、灼艾臍中等方藥分別治療。該書許多方、論為後世醫家吸取或借鑒,

如治療中風的豨薟丸被《壽世保元》、《蘭台軌範》、《成方切用》等書收錄;

治療腸風的槐花散流傳至今,已成為治療痔疾的名方。

 

九、《雞峰普濟方》

 

《雞峰普濟方》30卷,宋代醫著,今傳本不注撰人及初刊年代,只記「馮翊賈兼重校定」。

 

《雞峰普濟方》原刊本已佚,現存版本有清道光八年(1828)汪士鍾復南宋刻本。

1987年上海樹學技術出版社將此本影印出版。

 

《雞峰普濟方》30卷中,第2368卷在汪氏重刻時即已缺失(68巷目錄尚存),另外尚有零星缺頁。

本書第1卷為「諸論」,總述多種病證的病因病機、藥物炮炙、處方法則等;第427卷則按腳氣,傷寒、補虛、

脾胃、泄痢、婦人、消渴、小兒等分門臚列證治效方,第2829卷列舉丹藥製法相功用;第30卷收錄民間常用備急驗方。

 

《雞峰普濟方》系綜合擇錄宋以前醫療經驗而成,涉及內、外、婦、兒各科,共載方3000餘首,每列一方,

均詳述所治病證、藥物組成、修制及用法,有方有論,內容翔實。除方藥外,書中還載有某些病證的導引、

針灸療法,言簡意賅,便於實用。該書言辭精鍊,文風樸實,所載方劑,有許多用至今而仍有卓效,

是一部具有較高實用價值的醫方著作。

 

十、《幼幼新書》

 

《幼幼新書》,宋.劉昉(萬明)撰。

 

《幼幼新書》原刊本早佚。明.陳履端重到本書時,曾多方尋求,力得其全。《幼幼新書》現存主要版本有:

明萬曆十四年(1586)陳覆端副本、又明萬曆間刊本、又明萬曆間刻本(顯微膠捲)、明抄本、日本據宋墨書真本抄本,

中醫古籍出出版社1981年影印陳履端副本。

 

《幼幼新書》凡40卷。第13卷為總論部分,包括求子及小兒調理、用藥和診察特點;

45卷論新生兒護理及新生兒常見病證的治療;第6卷論先天稟賦不足所致的發育遲緩等病證;

712卷論忤、狂、驚、癇等精神神經方面的病證;第1317卷論風寒時氣、咳、瘧諸病;

18卷論斑疹麻痘;第1922卷論熱、痰、汗、疸、寒逆諸病;第2326卷論疳證;第2730卷論霍亂、

泄痢、血證、痔、淋等;第3132卷論蟲病、疝瘕、水飲;第3334卷論五官病;

3139卷論癰疽、瘡疥、丹毒、外傷;第40卷為「論藥敘方」,主要記述常用藥物的別名(或突出特性)

所引書目及拾遺方,全書共分門,每門先引《諸病源候論》等書論其病理病證,後列諸家方藥詳述治療,

曾參考宋以前160多家書著作,取材廣博,內容豐富,是一部總結宋以前經驗的兒科全書。

 

書中所引資料,基本都註明出處,不僅切於臨床實用,且有重要的文獻價值。

書中保存了多種已佚唐宋兒科著作的部分佚文,對了解唐宋兒科發展文具有重要意義。

 

十一、《蘇沈良方》

 

《蘇沈良方》,又名《蘇沈內翰良方》,原書15卷。是北宋末年(一說為南宋)佚名編者根據沈括的《良方》(又名《得效方》、

《沈氏良方》、《沈存中良方》)10卷與蘇軾的《蘇學士方》(又名《醫藥雜說》)整理編撰而成的醫學書籍。

現流行本為10卷。本書近似醫學隨筆的體裁,廣泛論述醫學各方面問題,卷1為脈說、臟腑、本草及灸法;

25介紹內科雜病及治療方藥;卷6為養生及煉丹;卷710論述五官科、外科、兒科、婦科疾病及治療方藥。

 

各種疾病多附以驗案,對本草性味、採集、配伍、劑型的論述也很精闢。治療方藥多經作者耳聞目睹後所輯,

簡便易行而較為可靠,有一定臨床參考價值。卷6所載秋石一藥的「陽煉法」、「陰煉法」,

是人工提取較純淨的性激素的方法,是製藥化學的一大成就參見《生理學年鑒》(1971)。

本書現存最早版本為明代嘉靖刊本;清代有多種刊本,主要有四庫全書本、六醴齋醫書本等,

人民衛生出版社1956年有影印本出版。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