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學通史   上一頁     下一頁

 

十二、《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作者不詳,刊行於1156年,書前有宋朝和安大夫特差判太醫局何大任序,稱其京藏該書六十年,

於紹興二十六年(1156)獻出,由太醫局刊行。明.弘治二年(1489)朱臣刊刻時,改名《保幼大全》,

又稱《保嬰大全》,後經黃蕭民重校,仍恢復原名,現主要版本有1958年上海衛生出版社鉛印本等。

 

全書共二十卷,載證論一百條。卷一,首列「醫工論」,對醫生提出「正已」、「正物」的要求:次列「稟受論」、

「初生論」等,論述小兒生理稟賦。新生兒不乳、臍風等病之證治。卷二,闡述嬰兒調護,小兒色澤、

指紋診斷及五色臟主病等問題。卷三,論述小兒變蒸、脈理、身熱論等生理特性。卷四至卷十六,

分別論述小兒內科各類親病證治。卷十七至卷二十闡述外科、五官科等常見病的證治。

 

該書較全面、系統地論述了小兒生理、病理、診斷、治療、預防、護理等問題,總結了南宋以前兒科學發展的一些突出成就,

不僅對於一些常見病如驚癇、諸痢、諸疳等證,論述詳細、匯方豐富,而且彙集了一些新的認識和經驗。

 

十三、《三因極一病證方論》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原題《三因極一病源論粹》,簡稱《三因方》,宋.陳言撰於淳熙元年(1174)

 

本書現存主要版本有:南宋刻配補元麻沙復刻本,元刻本,日寬文二年刊本,日光祿六年(1693)越後刊本,

《四庫全書》本,清光緒二十三年青蓮花館刊本,1934年上海鴻章書局石印本,1957年人民衛生出版社鉛印本。

 

《三因方》全書18卷,180門。內容涉及內、外、婦、兒、五官各科,載方1050餘首。

該書雖以載方為主而屬方書一類,但基論內容也占很大比重。按因類證、因證列方、先論後方、方論結合,

是該書編纂體例的重要特點。書中不僅病證之下設「敘論」,討論病因病機問題,而且有不少專題醫論,

闡述生理、病理、病因、診斷、運氣等內容,讀來頗受啟發。

 

陳言強調「凡治病,先須識因」,指出「其因有三:曰內,曰外,曰不內外。內而七情,外則六淫,不內不外,乃背經常。

陳氏認為三因可以單獨致病,也可相兼為病,在三因致病的過程中,還可產生瘀血、痰飲等新的致病因素;

在這種病因理論指導下,陳氏按病因對疾病進行了分類:先列中風、中寒、中暑、中濕、四氣兼中、痹證、癘節、

腳氣、傷風、傷寒、傷暑、傷濕、疫病、瘧疾等病,為外所因;次列臟腑寒熱虛實病證,為內所因;

再次列飲食、勞倦、外傷等因素所致的出血、瘀血等病證,屬於不內外因,這種按病因歸類病證的方法,

對加深病因病機認識,加強選方用藥的針對性具有一定意義。

 

十四、《醫說》

 

《醫說》:南宋張杲(季明)撰。杲,新安(今安徽歙縣附近)人。該書初稿撰於公元(1189年淳熙十六年)

至杲晚年定稿,初刊於(1224年嘉定十七年),共10卷,分門。首卷述宋以前著名醫京120餘人,

繼述古代醫書、本草、針灸之由來,以及史書記載之神醫、神方、診法之事迹,採取邊述邊議形式,廣開見聞。

其次,論述各類病證,包括傷寒、諸風、勞瘵、吐血、頭風、眼疾、口齒喉舌耳、骨哽、

喘嗽等內外婦兒各類疾病治療驗案,富實際臨床參考意義,其它尚包括論中毒、解毒、奇疾、食忌、服餌、

藥忌、養生、金石藥戒等論述,保存了許多當時的文人或醫家的見解,在醫生應重視醫德方面,

本書有較多論述,但其中以「醫功報應」等迷信之說加以渲染,是其不足。

 

十五、《集驗背疽方》

 

《集驗背疽方》1卷,宋.李迅撰於慶元二年(1196)。李氏家族有積方濟人之風,所傳背疽方凡百餘首,

李迅獨擇曾用而經驗者錄為《集驗背疽方》刊行,該書原本久佚,今傳本系自《永樂大典》中輯出,

現主要版本有《四庫全書》本、《十萬卷樓叢書)》、《三三醫書》本。1930年上海國醫書局鉛印國醫小叢書本,

199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據文淵閣《四庫全書》影印本,

 

《集驗背疽方》篇幅短小,內容精鍊,以論為綱,以方為目,方論結合,簡要論述了癰疽的發病之原、內外證鑒別、

用藥原則、預後、戒忌,以及自初起至收口各個階段的主要治法和方藥,書中所收20餘方,皆簡便易得,且療效顯著,

對居於窮鄉僻壤缺醫少藥或家貧無力購藥者尤為有益。

 

十六、《歷代名醫蒙求》

 

《歷代名醫蒙求》2卷,醫史著作,南宋周守忠(榕庵)撰。該書自上古迄於宋,將歷代文史和醫籍中所載名醫事迹,

醫錦典故,加以彙集,用韻語形式,上下各以四字為聯,每聯下加註材料出處。

對於了解我國醫學歷史之發展,頗資參考。如該書首聯為「神農百草,慮羲九針」,

前者以《史記》記載炎帝神農氏「始嘗百草,始有醫藥」為依據;

後者則以《帝王世紀》記述之慮羲氏「制九針,以拯夭枉」為資料來源,使人讀韻語便於記誦,

讀注文又頗便了解名醫事迹,故名《歷代名醫蒙求》。

 

十七、《針灸資生經》

 

《針灸資生經》簡稱《資生經》,宋.王執中撰。該書撰成後,由王氏自己首刊於澧陽(今湖南澧縣),時間不詳。

繼刻于海陵(今江蘇泰州市)。至紹定四年,上述兩版均不復存,朝散郎澧陽郡丞趙綸為廣其傳,再次重刊。

 

本書現在主要版本有:元廣勤書堂刻本,明正統十二年(1447)葉氏廣勤書堂副本,

日寬文九年(1669)村上氏刻本,《四庫全書》本,1959年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點校本。

 

本書共7卷;第1卷論腧穴名稱、位置、主治、刺灸法,腧穴排列方法與《銅人腧穴灸圖經》略同。

所記載的督俞、氣海俞、風市等腧穴,以及眉沖、明堂、當陽、百勞等21個民間行之有效的別穴,

均為《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所未載,對魄戶、大檜、巨骨、照海、申脈、肓門、鳩尾諸腧穴的辯誤

及對足三里取穴方法的考證,都有一定價值。第2卷論針灸注意事項和一般理論問題,如「針灸須藥」、「針忌」、

「忌食物」、「同身寸」、「論壯數多少」等等,強調針灸藥並用的治療原則。該書在前人經驗基礎上,

明確提出「男左女右手中指第二節內庭兩橫紋相去為一寸」的同身寸法,一直沿用到現在,是公認的針灸取穴標準。

37卷論述各科疾病的辨證取穴及具體的刺灸方法,因證配穴,內容豐富,尤其體重各種灸法的運用,

《資生經》對宋以前的針灸學成就進行了全面系統的總結,對後世針灸學有重要影響。

 

十八、《婦人大全良方》

 

《婦人大全良方》,又名《婦人良方大全》、《婦人良方集要》、《婦人良方》,宋.陳自明撰於嘉熙元年(1237)

陳氏出身於世醫家庭,精於歸產科,採摭諸家之善,增以家傳驗方,編成《婦人大全良方》24卷,由「勤有書堂」刊行。

 

本書現存版本,有熊宗立補遺本《婦人良方補遺大全》2種和薛己校注本《校注婦人良方》5種。

1958年科技衛生出版社鉛印本。

 

本書24卷,原分門,見260餘論。薛己《校注婦人良方》增刪了部分內容,分為10門,每論之下,都加按語,

並大多附以治驗和新方。本書引述了多種醫書,《內經》和《諸病源候論》是其基本的理論淵源。

書中首列「調經」、「眾疾」、「求嗣」三門論婦科,其中「調經」門論述月經正常生理及諸種月經病證和治療;

「眾疾」門論述一婦科病及婦人意思的一些內科病和肛腸病;「求嗣」門論述求於方法及不孕、不育症的治療,

次列「胎教」、「候胎」、「妊娠」、「產難」、「產後」諸門論產科,分別對胎兒發育狀態、妊娠診斷、

孕期衛生、孕婦用藥禁忌妊娠期特有疾病、各種難產、產褥期護理及產後病證,都作了詳細的論述,

該書是對前人成就及作者臨床經驗的總結,內容豐富,在理論上和實踐上形成完整的體系,學術價值和實用價值很高,

可以說是我國第一部完善的婦產科專著,它的流傳為促進我國中醫婦科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十九、《洗冤集錄》

 

《洗冤集錄》系法醫學著作,五卷,南宋.宋慧撰。刊於淳祐七年(1247),宋刻本已失。明《水樂大典》曾收此書,

清《四庫全書》又據大典本輯為二卷。

 

現在最古的版本是元刻《宋提刑洗冤集錄》,藏於北京大學圖書館善本書室,

清代孫星衍曾於嘉慶十二年(1807)依元刻本校刊。題為《洗冤集錄》,刊入岱南閣叢書。

後又為吳於嘉慶十七年(1812)收入袖珍本《宋元檢驗三錄》。1937年商務印書館將岱南閣仿元本重刊,編入叢書集成初編。

解放後,有法律出版社重刊本,楊奉琨校譯本,羅時潤與田一民譯釋本和賈靜濤的繁體字校注本。

1981年,美國馬克奈特(McKnight B.E.)據無槧重刊本譯成《The Washing Away of Wrongs》。

 

《洗冤集錄》是世界上現存第一部系統的法醫學專著,比歐洲第一部系統法醫學著作《醫生的報告》

意大刊費德羅(Fortunato Fedele)著,刊於1598年要早三百餘年。

 

本書的主要內容有:宋代關於驗屍的法令;驗屍的方法與注意事項;屍體現象,各種機械性窒息死,各種鈍器損傷、

銳器損傷,古代的交通事故,高溫致死,中毒,病死與猝死,屍體發掘等,涉及列法醫病理學中心內容的大部分,

 

其主要成就有:屍斑的發生與分布;腐敗的表現和影響條件;屍體現象與死後經過時間的關係;棺內分娩的發現;

縊死的繩套分類;縊溝的特徵及影響條件;勒死的特徵及與自強的鑒別,溺死與外物壓塞口鼻死的屍體所見,

 

窒息性玫瑰齒的發現;骨折的生前死後鑒別,各種刃傷的損傷特徵;生俞死後傷及自、他殺的鑒別;

致命傷的確定;各種死亡情況下的現場勘驗方法等。

 

此書系統總結屍體外表檢驗經驗,集宋慈以前法醫學屍體檢驗經驗之大成,是一部系統指導屍體外表檢驗的法醫學。

其內容流傳朝鮮、日本、越南等國,直到十九世紀末,也一直是這些國家屍體檢驗的依據。

 

二十、《外科精要》

 

《外科精要》又名《外科寶鑒》宋陳自明(良甫)撰,約刊於景定四年(1263),是宋代有代表性的外科著作。

陳氏三世業醫,臨床經驗豐富,曾任建康府明道書院醫學教授,他廣輯古今醫家之「得效方論」,並結合個人經驗,

撰成《外科精要》3卷,該書較早見於明《文淵閣書目》,傳於世者有熊宗立校本與薛己注本,陳氏著書暢發心得,

在論述治療癰疽必須重視病因、病機、診斷、預後之同時,反對拘泥熱毒內攻之說,以及選用寒涼藥物治療之法。

強調重視分辨善惡形證之法、調補氣血養護之理,以及灸法治療癰疽之必要。全書共有五十五論,選方七十餘首,

均有參考價值。但該書流傳較少,目前流傳者多為薛己校注本,薛已在校注本書同時,又增補了個人治驗並錄一卷,厘為4卷。

 

二十一、《濟生方》

 

《濟生方》又名《嚴氏濟生方》。宋.嚴用和撰。成書於宋寶祐元年(1253)。原書共十卷,有論治70篇,方的400首;

咸淳三年(1267)又寫成《續方》,收前書未備之醫論24篇,方90首。二書後均散佚,現在版本為輯複本:

一是清紀曉嵐從《永樂大典》中輯出的八卷本《濟生方》,有醫論56篇,收方240餘首,內容或缺論,或缺方,或少藥,

或論不對題,殘缺較甚,1956年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一是根據《醫方類聚》、《普濟方》等多種醫書,

並參照日刊本《濟生方》等重新整理,將《濟生方》與《續方》合二為一的輯複本,有醫論85篇,方520首,

內容較前一版本充實完整,基本接近原貌。1980年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名《重訂嚴氏濟生方》。

 

嚴氏撰著該書,據其多年心得,結台臨床實際、廣采古人可用之方,兼收已驗之效方,以雜病各門為綱,下列總論,

病源,病機,再附主方,每方詳述主證,組方,炮製,服法等,條分縷析。綱目清晰,方論結合,議論豐正。

 

書中收方廣泛,漢、唐、宋以來諸家名方及民間驗方均有採錄,其中尤重《和劑局方》、《三因極一病證方》二書方論,

對所摭常用古方善於化裁,如仲景治療腎虛的腎氣丸,經嚴氏加味牛膝、車前子後,擴大了原方適應範圍,

腔之成為治療虛(腎虛)(水濕)挾雜證的名方——濟生腎氣丸。嚴氏創製新方,講究剛柔相濟,佐使合宜,

用藥平正穩妥。如歸脾湯、小薊飲子等,由於制方既切實用,又不峻猛。柔中有剛,兼顧全面,故很受後世醫家推重。

 

二十二、《仁齋直指方論》

 

《仁齋直指方論》,又名《仁齋直指》、《仁齋直指方》,宋.楊士瀛撰於景定五年(1264)。原刊本久佚,現存主要版本有:

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朱崇正刊本、明刻本、兩種日本抄本、《四庫全書》本、1989年福建科學技術出版讓校注本。

 

《仁齋直指方論》凡26卷,第1卷為「總論」,論述陰陽五行、榮衛氣血等基礎理論,第2卷為「證治提綱」,論述病因、

治則及多種病證的診斷治療,多屬雜論之類,第319卷論內科病證治;第2021卷論五官病證治;第2224卷論外科病證治;

25卷論諸蟲所傷;第26卷論婦人傷寒等,該書將諸科病證分為72門,每門之下,均先列「方論」,述生理病理、

證候表現及治療概要,次列「證治」、條陳效方、各明其主治、藥物組成及修制服用方法,條理清晰,多灼見。

對體表癌腫特徵作了形象地正確描述。

 

二十三、《配方百篇》

 

這是一部傳自印度古代配方的著作,全書是對臨床常見雜病的簡單治療方書,著作者署名龍樹。

此書後來傳入西藏地區,由塔巴地區的譯師尼瑪堅資全文譯成藏文,並被收入藏文大藏經的《丹珠爾》(《注蔬部》)中,

成為大藏經中最早的一部醫學著作。根據全書內容分析,譯者在翻譯過程中,可能對原文作了一些小的調整相增刪,

加入藏區一些較常用的藥物及常用配方,如用乳酪炒紅花,藏醫常用的三果(訶子、毛訶子、余甘子)

五靈脂等在方中已經常用,可見譯者業已做了一些加工。此書對於後來藏醫學的發展有一定影響。

 

兩宋時期軍事醫學 

 

宋代的軍隊由禁軍、廂軍(各州的鎮兵)、鄉兵和蕃兵組成。禁軍是宋軍的重要組成部份,由朝廷直接統領。

 

一、部隊醫生的派遣

 

宋代部隊中的醫生都由太醫同派遣,當時擔任京師部隊醫療工作的有太醫局的醫學生和醫官。

 

神宗(10681085)時規定太醫局的上捨生和內捨生應輪流治療三學(大學、律學及武學)學生和各營將士的疾病。

紹興元年(1131),因東京差到太醫局學生九人,判太醫局樊彥端奏請,按照祖宗舊法,專一醫治殿前馬步軍、

三司諸軍班直,遇有緩急病患,依照太醫局歷來立定條法差撥,逐處醫治。

由此可以看出當時軍醫教育與一般醫學教育相通的史跡。後來全國各地駐泊醫官,多由太醫局選派。

宋太醫局分科與教學課程,有瘡腫兼傷折、金瘡書禁等,均與軍醫特別軍陣外科醫生的培養密切相關。

 

太醫局醫官也擔任京師部隊的軍醫工作,如1093年四月,因在京軍民疾患,令太醫局選派醫生,

按照班值軍醫坊巷,分認地段診治,由開封府郡官提舉合藥待疾患稀少時停止此類史例尚有很多。

 

宋代駐屯內地與邊防的駐泊(常駐)醫官,也由太醫局指派。大觀三年(1109)尚書省會同太醫令裴宗無上書,

請派在京七百餘名醫官到各地擔任駐泊醫生,並提出派遣的具體措施。將醫學分為大方脈、瘡腫等科,

並將州郡也分等(計分三京7人,帥府6人,上州4人,中下州各3人,次遠州及遠州各2)

依照科別及考試成績分配,以解決地方駐軍醫生的不足。

 

宋代內地與邊防的駐泊軍醫,經過這次補充調整有一定的改進,但北宋全盛時代有23326州七百餘名翰林醫官,

加上原有駐泊醫官,仍不過八百多名,每州還分配不到三名,何況還要為州府的吏民醫療。

 

二、「醫藥院」(地方軍醫院)的設立

 

地方軍醫的組織始於宋代,仁宗景祐三年(1036)已載有在廣南地區為兵民設置醫藥的事。

比較具體而確屬地方設立的軍醫院,為河北磁州知州趙將之設立的「醫藥院」。靖康元年(1126)金人大舉進攻南宋,

北方州郡先後多被殘破,軍民遭受嚴重的傷害。在磁州(河北磁縣)由趙將之首先創立「醫藥院」收容潰散的傷病員。

趙將之向朝廷提出各州郡應設立地方軍醫院,原是一個很好的建議,可惜當時北宋已頻於覆亡的前夕,

雖然政府同意這一建議,但不久汴京淪陷,徽宗、欽宗被虜。除在磁州設立外,並未見其它路府州郡實行。

但趙將之所設醫藥院,可以說是由地方設立軍醫院之始。

 

三、預防中毒、飲水選擇及軍糧保管

 

戰爭中為了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是不擇任何手段的。投毒及中毒的事時有發生,

所以防毒與解毒也是古代軍醫的一項重要任務。除飲水外,也有在食物中置毒的。

因此,歷代兵書多記載:凡為行軍指揮官,在駐紮敵人下游之地,或佔領敵人城池之前,首先應發出的號令就是防毒。

 

《武經總要》提出:「凡敵人遺飲饌者,受之不得輒食;民間沽賣酒肉脯醢麩豆之類,亦須審試,方可食之」。

《虎鈴經》對水土美惡,水泉的來源,和四周環境都極注意:「領軍之地,水流而清澈者,食之上也;

水流而黃未有沙者,食之次也;五之黑者,食之下也(原註:水黃黑以膠投之,可以得清)。

設或水停而不流者,勿食,食者病。水上有狗彘之屍者,勿食。如無水可良,當於其側(鑿井)以汲」。

 

對於軍糧的保管,正史上很少記載。但在北宋時,因政府準備征伐契丹,將許多軍隊移駐北方邊境,為了保證軍食的充裕,

每年命令藏有糧秣的軍隊負責人認真領導曝晒軍糧,政府派大員監視。每年曝晒及除舊換新的保管政策,

對軍糧營養價值的保存及防止霉爛的確是一項重要措施。

 

四、部隊疫病的防治及藥物的供給

 

《虎鈴經》在卷十中專門列有「疫氣統論」,指出駐紮卑濕之地,水土不服及飲食不宜三者,是軍隊發生疫病的主要原因。

 

為了防治部隊疫病的發生,宋代在夏秋或疾病流行季節,常由太醫局定方,配置夏藥、瘴藥及臘藥,或令惠民和劑局支付,

發給各軍常備藥物,並在疫情嚴重時,由太醫局派遣醫官治療,如慶曆六年(1046)六月,因湖南徭族起事,兵卒久留該地,

夏秋之交常苦瘴霧之疾,令醫官院命方和藥,遣使以給。又如紹興三十二年(1162)二月二十八日詔:建康(南京)、鎮江府、

太平江,池州屯戊軍兵,多有疾病之人。令逐路轉運司支破系省錢物,委逐州守臣修合要用藥餌,差撥職醫,分頭拯救,

務在實惠,不得滅裂。荊、襄、四川准此。」這次軍隊傳染病流行地區,包括江蘇、安徽、湖北、四川等省,

竟佔南宋國土一半以上,疫情極為嚴重。

 

至於諸路將帥、統制、統領等,則常由皇帝派使臣宣諭賜藥,如紹興九年(1139)賜陝西六路帥臣銀盒藥,

紹興二十七年(1157)詔知全州王彥,與賜夏、臘藥等等。

 

宋代對部隊傳染病及地方病的防治,除進行醫療外,在軍事行政上還採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將軍隊成員的駐地作適當的調整,將不習慣炎瘴的北方部隊,從南方調到北方;而將不能耐寒的南方部隊,

從北方調到南方;其次,將部隊從傳染病或地方病高發區移至低發區,或其他地區休息;其三,屯駐部隊兩年一代;

其四,規定每年八月至二月出戊等辦法,以減少屯戌部隊疫病的流行。

 

五、傷病員的醫療與運送

 

《武經總要》已提出根據傷病員病勢輕重,結合當時戰爭環境,決定隨軍留治或送地方醫療,並規定每日本隊將校親巡醫藥,

專知官以所疾申(),大將間往臨視(即隨軍醫治)」。「如棄置病人,並養飼失所主者,皆量事決罰。氣未絕而埋瘞者,斬」。

此外,只要條件允許,對死亡戰士的掩埋,死者家屬的安撫,都應儘力作好,否則,「求士死力,不可得也。」

 

當時對詐病者也有懲罰條例。《武經總要》規定:「敢有詐病推避者,給以軍法」其後《虎鈴經》卷二在「軍令第九」中,

更嚴厲指出:「托傷詭病,以避艱難,扶傷舁死,因而之,此謂詐軍,如此者,斬之。」

 

《虎鈴經》還有專章討論金瘡、疫氣及皸瘃的治療,以及營地與水源的選擇等醫療衛生問題。在「金瘡統論」

中總結了金瘡八忌(嗔怒、喜笑、大言、勞力、妄想、熱羹粥、飲酒、咸酸),九不治(傷腦戶、囟門、臂中跳脈、

髀中陰投、心、乳、鳩尾、小腸、五臟),和四絕症(腦髓出、腦破而咽喉中沸聲啞及目直視、疼不在瘡處、

出血不止前赤後黑或肌肉腐臭寒冷)等經驗;這說明兩宋在處理金瘡時,對其證候、治療及預後有了一定的認識。

該卷中還列舉了不少治金瘡的方藥。如金瘡方、金瘡中風痙口不語方、中毒箭方、箭鏃出後服食方、

及萬槍破腹腸胃突出方等。以上關於金瘡的統論色及方藥,代表了宋代軍醫和軍陣外科的診斷與治療水平。

 

兩宋時期醫學家傳記

 

一、劉翰

 

劉翰(919990),宋初滄州臨津(今河北滄縣)人,世醫出身。曾任護國軍節度巡官,後周顯德二年(955)

因進獻《經用方書》30卷、《論候》10卷、《今古治世集》20卷等醫學著作,被周世宗柴榮任命為翰林醫官。

其書交由交館收藏。宋大祖北征時,劉翰曾奉命隨軍從行。建隆初年(960),加升朝散大夫、鴻臚寺丞。

 

建德初(963),太常寺考核翰林醫官醫療技術,絀除技術不精者20餘名,而劉翰考核成績最優。

開寶五年(972),未即位的宋太宗患病,劉翰、馬志奉命診視,痊癒後劉翰遷轉尚藥奉御,並賜錢物。

開寶六年,奉詒與道士馬志、醫官翟照、張素、吳復圭、王光祐、陳昭遇等同編《開寶新詳定本草》20卷。

後又與馬志修定、李昉、王祐、扈蒙等審校,完成《開寶重定本草》20卷。加官檢校工部員外郎。

太平興國四年(979),命為翰林醫官使,再加檢校戶部郎中,雍熙二年(987),因誤斷滑州劉遇疾病預後,坐責,

降為和州團練副使。端拱初(988)起為尚藥奉審御。淳化元年(990)復任翰林醫官使,同年去世,年72歲,

 

二、孫用和 孫奇 孫兆

 

孫用和(生卒年不詳),原籍宋代衛州(今河南汲縣),後客居河陽(今河南孟縣)。孫氏原為民間儒醫,通曉經學,尤其精於醫道,

善於用張仲景法治傷寒,遠近聞名。北宋仁宗的光獻皇后入宮前,曾隨其做官的叔父在河陽居住。

有病時常請孫氏治療而得愈,入宮後,一次有病,大醫治療無效,經她舉薦,仁宗召孫用和治療而獲愈。

孫用和被授以宣德郎尚藥奉御、太醫令充醫師等職。仁宗在位期間(10231063),孫氏曾為醫師講授醫經達十數年。

著有《傳家秘寶方》3卷。另外見於書目載錄的《孫尚藥方》、《傳家秘寶脈證口訣並方》各3卷等,

疑均為《傳家秘寶方》的異名。孫用和醫著在宋代《證類本草》與金代場用道《廣肘後方》等書中多有引用,

國內現存日本影抄本《傳家秘寶脈證口訣並方》殘本3卷。

 

孫奇為孫用和長子,與其弟孫兆都是進士出身,孫奇官尚書部官員外郎,孫兆官將仁郎守殿中丞,尚藥奉御丞等,

均通曉醫道,仁宗嘉祐二年(1057),設「校正醫書局」,孫奇與孫兆均為主要成員,參與校正的醫書有《傷寒論》、

《金匱要略》、《金匱玉函經》、《千會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等。

 

三、洛欽.仁欽桑布

 

洛欽.仁欽桑布(9581055)藏族著名翻譯家,兼通醫學,於藏曆第一鐃窮的土馬年,

即公元958年生於阿里古格地區恰娘汪拉納,其父名耶協畏。仁欽桑布幼即聰穎,十七歲時到印度留學,達十年久。

他拜納洛達巴等學者為師,學問大增,學到了各種佛學知識,包括講述、辯論、著作及翻譯的技巧,各種知識都十分純熟。

回藏後,他就從事翻譯工作。開始時,主要是譯各種佛經,成為藏傳佛教後弘期的屈指可數的大譯師。

 

當時,他受到學者拉桑的鼓勵,將印度的著名的論師馬鳴(梵名阿濕傅窶沙)所著的《八支集要》一書和克汁米爾迦濕彌羅學者

班欽達瓦文戛哇對該書的注本《八支要要廣注》、《詞義月光》(簡稱《月光》)兩部醫學書譯成藏文,影響很大。

 

四、王惟一

 

王惟一,或名惟德,約生活於9871067年間,里貫無可考。曾任翰林醫官、殿中省尚藥奉御等職,並在太醫局教授醫學,

王惟一精於針灸,《宋史.藝文志》載有王氏《明堂經》3卷,惜未傳世,天聖四年(1026),宋政府再次徵集、校訂醫書,

王惟一奉詔竭心,考訂針灸著作。仁宗以為「古經訓慶至精,學者執封多失,傳心豈如會目,著辭不若案形,

復令創鑄銅人為式。」(王惟一《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夏竦序》中國書店影印本,1987),於是王惟一負責設計,

政府組織工匠,於天聖五年(1927)以精銅鑄成人體模型兩具,王氏新撰針灸著作遂名為《銅人腧穴針灸圖經)

該書由政府頒行全國,與針灸銅人相輔行世。

 

作為官書問世的《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對宋代以前的針灸學成就進行了一次系統的總結,

對宋代及後世針灸學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針灸銅人的設計和製造,更是醫學史上的一大創舉,

兩具銅人作為最早的人體模型和針灸直觀教具,在醫學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王惟一為此做出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

 

五、許希

 

許希生卒年不詳。宋.河南開封人,初以行醫為業,擅長針灸,後來補入翰林醫學,景祐元年(1034),宋仁宗患病,

侍醫屢次進藥無效。冀國大長公主聽說許希的名聲,就推薦他診治。許氏認為應針別心下包絡之間,

經針刺三次而仁宗病癒。於是許希被任命為翰林醫官,賜緋衣、銀魚及金幣。許氏用所得賞賜,

在開封城西隅修建「扁鵲廟」,並在廟中從事醫學教育工作,當時很多人紛紛隨他學習醫術。

後來,朝廷就把太醫局設在廟旁,許希後官至殿中省尚藥奉御。著有《神應針灸要訣》1卷行於世,今佚。

 

六、掌禹錫

 

掌禹錫(9921068),字唐卿,北宋許州郾城(今河南郾城縣)人,天禧進士,歷官道州司理參軍、尚書屯田員外郎、

井州通判、集賢院校理、崇文院檢討、光祿卿、直秘閣學士。官至太子賓客,博學多聞,好儲書,於《易經》、

地域、醫藥諸學均有研究,著述頗多,曾參與編修《皇祐方域圖志》、《地理新書》著有《郡國手鑒》等,

嘉祐二年(1057),奉敕與林億、蘇頌、張洞等共同修訂《開寶本草》。掌禹錫等又會同醫宮嘉宗古、朱有章等,

以《開寶本草》為藍本,參考諸家本草進行校正補充,編撰《嘉祐補註神農本草》20卷,於嘉祐五年(1060)成書。

 

七、林億

 

林億,生卒年不詳。里貫失考,官朝散大夫,光祿卿直秘閣,精於醫術,嘉祐二年(1057)宋政府設立校正醫書局,

林億為主要校正者之一,他先與掌禹錫,蘇頌等校定《嘉祐補註神農本草》20卷,熙寧年間(10681077)又與高保衡、

孫奇、孫兆等人共同校定和刊印《黃帝內經素問》、《傷寒論》、《金匱玉函經》、《脈經》、《針灸甲乙經》、

《諸病源候論》、《千金要方》、《千金冀方》、《外台秘要》等唐以前的重要醫著。

 

八、郭雍

 

郭雍(11061187),字子和。祖籍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出身儒門,其父師事程頤,對《周易》研究頗深,

郭雍能傳其父學,通於世務。隱居峽州(今湖北省宜昌),游浪長楊山谷間,自號白雲先生。乾道年間(11651173)

經湖北帥張孝詳薦於朝,旌召不就,賜號沖晦處士。孝宗知其賢,常對輔臣稱道他,並命所在州郡歲時致禮存問,

後又封為頤正先生。郭氏篤好仲景之書,研究日深,因感於《傷寒論》已有殘缺,於是采《素問)、《難經》、

《千金方》、《外台秘要》諸書所論,及朱肱、龐安時、常器之等諸家之說予以補充,於1181豐撰成《傷寒補亡論》20卷。

 

九、陳承

 

陳承,生卒年不祥,北宋元祐間(10861093)以醫術聞世。祖籍閬中(今四川閬中),為宋初名相陳堯佐曾孫。

陳承幼年喪父,與母移居遼淮間,靠行醫持家。臨證多奇效,喜用涼藥,遠近聞名。陳承曾將《嘉祐補註神農本草》、

《圖經本草》合併,附以古今論說和個人聞見,於元祐七年(1092)編成《重廣補註神農本草並圖經》23卷,

陳承還參加了大觀年間(11071110)《印劑局方》的校正增補工作,官至將仕郎措置藥同檢閱方書。

 

十、唐慎微

 

唐慎微,約生活於1112世紀間,字審元。原籍蜀州晉陽(今四川崇慶),出身於世醫家庭,對經方深有研究,知名一時。

元祐年間(10861094)應蜀帥李端伯之招,至成都行醫,居於華陽(當時成都府東南郊),遂為華陽人。唐氏雖語言樸訥,

容貌不揚,但睿智明敏,醫術精湛,醫德高尚。患者不分貴賤,有召必往,風雨無阻。為讀書人治病從不收錢,

只求以名方秘錄為酬,因此學者喜與交遊。每於經史諸書中得一方一藥,必錄而相咨。從而積累了豐富的藥學資料。

為唐氏編撰《經史證類備急本草》增廣見識,提供了有利條件。10821083年間,尚書左亟蒲傳正看過該書初稿後,

要保薦唐氏做官,但唐氏拒而不受,繼續修訂增補自己的本草著作,約於1098年以後定稿。完成全書31卷,

反映了宋代藥物學的發展水平。唐慎微以個人之力完成如此宏偉精湛的藥學巨著,刊行之後,產生了重大的國內外影響。

 

十一、龐安時

 

龐安時(10421099),字安常,自號蘄水道人,蘄水(今湖北浠水縣)人。出身於世醫家庭,自幼聰明好學,讀書過目不忘。

取黃帝、扁鵲脈書研讀,不久即通曉其說,並能闡發新義,時年不滿20,後安時病耳聾,進一步鑽研《靈樞》、《太素》、

《甲乙經)等醫籍,經傳百家與醫藥有關者,亦無不涉獵,融會貫通。龐安時醫術精湛,能急病人之急,行醫不謀私利,

常讓來診者在自己家裡住下親自照料,直至治癒送走,他晚年參考諸家學說,結合親身經驗。撰成《傷寒總病論》6卷,

對仲景思想做了補充和發揮。其突出特點是著意闡發溫熱病,主張把溫病和傷寒區分開來,這對外感病學是一大發展。

 

龐氏對《難經》非常推崇,著有《難經辨》數萬言,惜未傳世。另外,還著有《主對集》、《本草補遺》,均已散佚。

 

十二、韓祗和

 

韓祗和,生卒年不詳,約生活於10301100年間。據《傷寒微旨論》病案記載,韓氏曾於「邢磁二郡」(今河北邢台磁縣)

「懷衛二郡」(今河南泌縣、汲縣)及「滏陽」(在今河北境內)等地行醫,或可推斷韓氏原籍在今河北、河南兩省交界地區。

 

韓氏對外感熱病研究精深,他研習仲景《傷寒論》30餘年,於1085年撰成《傷寒微旨論》2卷,兩萬餘字,

宏揚仲景思想又富有創新精神。韓氏倡用辛涼解表之法,所制方劑多用柴胡、簿荷、石膏、知母等辛涼清解之品。

這不僅在醫生習用溫藥普治外感病的當時具有補偏救弊之功,對於後世溫病學的形成也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十三、朱肱

 

朱肱(約11世紀至12世紀間),字翼中,號無求子,晚號大隱翁,因曾官奉議郎,人稱朱奉議。

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元祐三年(1088)進士,但無意為官,退而釀酒著書,其間對《傷寒論》深有研究,

值朝廷重視醫學,遍求精於醫術之人,朱肱遂被征為醫學博士,後因書蘇東坡詩獲罪,被貶於達州(今四川達縣),

次年還為朝奉郎提點洞霄宮。

 

朱肱研究傷寒最重經絡,認為不識經絡,則猶觸途冥行,不知邪氣所在。

在用經絡循行部位和生理特點解釋傷寒傳變的同時,還特彆強調脈證合參以辨別病證的表裡陰陽。

他對外感熱病分類命名,施以不同方藥,在鑒別診斷和治療方面具有獨到見解。

 

朱肱先於大觀二年(1108)著成《傷寒百問》一書,流傳過程中漸有殘缺。至大觀五年(1112),

張蕆據朱肱親傳繕本予以修訂增補,終成20卷,改稱《南陽活人書》。除此之外,還輯有《內外二景圖》。

 

十四、蘇頌

 

蘇頌(10201101),字子容。原籍為泉州同安縣(今屬廈門市)。因同安舊屬南安縣,故有稱其為南安人。

蘇頌之父蘇紳是仁宗朝有名的文字侍臣。曾為官潤州丹陽(今屬江蘇),死於任上,蘇頌因隨父徒居丹陽,故亦自稱丹陽人。

 

蘇頌幼承家教,勤於攻讀,深通經史百家,學識淵博,舉凡圖緯、陰陽、五行、星曆、山經、本草無不鑽研。

慶曆二年(1042)中進士。蘇頌作為歷史上的傑出人物,其主要貢獻是對科學技術方面,特別是醫藥學和天文學方面的突出貢獻。

 

蘇頌在館閣期間,曾與掌禹錫等人奉詔校注《開寶本草》,在編修過程中,蘇頌等建議編撰繪有藥圖的本草書與

《嘉祐本草》並行。這一建議很快得到朝廷批准,仁宗敕命由蘇頌主持其事。蘇頌學識淵博,治學嚴謹,

他考慮到「考證群書,資眾見則其工易就;論著文字,出異手則其體不一」,對全書關於形態描述的均予著錄,

其中雖有與舊說相背的,但亦予保留。若與文獻有聯繫者,即以形類相假而歸附之。還搜集了許多民間習用藥,

附在功用相同的藥物條件之下,終於在嘉祐六年(1061)編成此書。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