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臨床醫學的發展   上一頁     下一頁

 

一、物理診斷學

 

1950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由黃大有編譯的《物理診斷學》一書,奠定了我國物理診斷學教學的工作基礎。

19512月陳鏘翻譯了卡博特《物理診斷學》第十三版,由東北醫學圖書出版社出版,

197712月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了由黃大有,黃萃庭主編的《物理診斷學》一書,該書的出版,是我國物理診斷學發展的里程碑,

是我國1949年以來第一部結合國人資料具有中國特色的內容較為詳盡系統的物理診斷學專著,填補了我國在這一領域的空白。

 

1949年以來,我國在理學診斷儀器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其不斷地完善和充實豐富了物理診斷學,並對一些早期的,

隱匿的疾病提高了診斷水平。

1.心電圖機是一種直接描述人體在心臟搏動時體表電位變化波形的診斷儀器,在臨床上被廣泛地用來檢測心臟的機能,

1958年我國研製成功了409型電子管心電圖機,結束了心電圖機完全依賴進口的歷史。

 

1969年又試製成功的68722型心電圖機,是由電子管向電晶體過程的新一代產品,

七十年代後,心電圖機又歷經了多次更新換代,由電晶體發展為集成電路,

八十年代初,又採用微處理技術,生產出多道心電圖機和用於心音,頸動脈及心尖搏動,動靜脈血壓等多種型號的心電圖機。

 

2.超聲診斷技術是將雷達技術與聲學原理結合起來應用於臨床的一種診斷儀器。 

1949年,HowryBaliss研製成世界上第一台超聲成像系統,五十年代A型超聲診斷儀問世,六十年代,M型超聲診斷儀研製成功,

到七十年代,由於動態成像技術迅速發展,心臟切面顯儀被研製出來,B超診斷儀,相控陳式超聲診斷儀相繼問世,

明顯地改進了超聲醫學診斷技術。在我國其發展和應用是1958年研製成A型超聲波診斷儀器以來已有30餘年歷史。 

產呂逐步發展到M型、B型和利用超聲的都卜勒效應製成的許多品種,產品的使用已普及到縣級醫療單位,

不少鄉鎮衛生院等基層醫療單位已配備有超聲診斷儀。

 

3.纖維內窺鏡檢查,五十年代,國際上出現了光導纖維技術,

應用這種新技術製成各種醫用光導纖維內窺鏡代替了過去的硬管式內窺鏡,大大減輕了病人痛苦,

1965年,我國研製成功纖維胃鏡,此後,不斷地改造技術,現已日臻成熟,並得到了普及應用。

 

4.醫用電子儀器是為臨床提供診斷依據的有效工具,尤其對常見的心臟病,腦血管病,腫瘤等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

七十年代開始,全國醫用電子儀器更新換代快,開發了多種多用途的電子儀器,如心音圖、腦電圖、肌電圖等等。

 

新中國建立後,體溫計生產實現了半機械化,機械化,不僅擴大了產量,而且質量有了明顯提高,

1985年,年產量達到了1614萬支,滿足了臨床的需要。

電子血壓計是利用微音器檢測出血管音,再經電子線路將聲能變成閃光,從而反映出血壓的數值,

尤適用於較頻繁測量血壓者,其克服了醫務工作者因判斷標準不同而引起誤差,還減輕了醫務人員的負擔。

血壓、脈搏監護儀,這種儀器結構更為先進,使用方便,結果更為客觀準確,儀器可自動發光、聲報警,

自壓數據由字顯示。聽診器,分為硬質聽診器,軟質聽診器,袖珍聽診器,產科聽診器及電子聽診器。

 

二、實驗診斷學

 

光譜技術是臨床化學檢驗中最常用的檢測技術。

 

五十年代初期,國內使用的多為杜氏目測比色計,五十年代後期引進了光電比色技術,

最初使用的是581型光電比色計以後發展為分光光度計,二者主要不同在於光電比色計的光波由瀘光報分離出近似於單色光的光波帶。

 

光譜技術的又一發展是分子熒光光譜技術在化學檢驗中的使用。

 

六十年代初用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血清和尿中鈣和鎂離子以來是光譜技術的又一發展並得到廣泛應用,

火焰光度法是一種將試樣流液噴入火焰引起原子激發的光譜分析法,常用於測定血中鉀、鈉離子、矽金屬的分析。

 

七十年代到入電位分析法,亦稱離子選擇性電報法,由於新型電化學感測器——膜電報的出現,

製成了許多具有良好選擇性的指示電報,伴隨而來的是一系列鉀、鈉離子測定儀器和血氣分析儀,

使臨床搶救危重病人時迅速了解患者電解質和血氣變化,及時得到合理治療。

 

電泳技術用於蛋白質的研究具有重要地位,五十年代以區節電冰為主,以後逐漸發展了移動界面電泳,等建電泳,

等電聚焦電泳等,至對電泳載體進行多種改進,從單純的瀘緘,瓊脂,聚內烯醯胺凝膠到醋酸纖維素膜,

使電泳技術應用更為廣泛。

 

核酸分子雜交技術是七十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生化分析技術,具有靈敏度高,專一性強的特點,已廣泛用於遺傳性疾病,

腫瘤寄生蟲病的診斷以及病毒、細菌感染的檢測。

 

五十年代前幾乎研究微生物的工作統稱細菌學。以後發現除細菌外的其他微生物如病毒,立克次體等在醫學上的重要地位,

均歸屬微生物學,細菌的分類一直以伯捷氏(Bergey)分類法的傳統分類,由於電鏡,分子生物學,免疫化學等新技術的應用,

對細菌的超微結構,化學組成,生物學性狀及種系發生上的親綠丟侄有了新的認識。

 

五十年代醫學微生物學實驗技術比較簡單,

六十年代後逐漸推出新的實驗技術。在細菌分離培養鑒別技術方面,

由原單一的37℃培養到以後根據各種細菌生長特性推出35℃∼36℃、42℃、22℃以及4℃培養孵菌,並推出二氧化碳孵箱,

在厭氧菌培養方面,除厭氧箱的不斷改進外,還發明了厭氧袋,厭氧缸的培養法,

在細菌的生化鑒定試驗中逐步形成了一套較完整的細菌生物化學試驗。

 

七十年代後,用理化方法進行分析,其基礎是光散射機發光技術,色譜技術,電子技術,免疫及放射技術等,

從而發展了許多自動化儀器,利用光散射自動化和半自動化儀器可以進行藥物試驗,革蘭氏陰性桿菌的鑒定及過速過篩細菌尿。

 

氣相色譜技術在細菌檢驗中主要用於分類鑒定和快速診斷二個方面,電阻抗技術主要用了微生物的鑒定,

臨床標本的快速檢查,阻抗法用於菌血症和菌尿症以及鏈球菌感染等的快速檢查,

對血培養中常見的生長迅速的細菌一般於1015小時培養後即可檢出,

尿標本一般在24小時內即能出現有意義的阻抗變化,這一技術的應用大大縮短了細菌鑒定的時間。

細菌檢驗微量化反應系統是近幾年推出的新的實驗技術,它由1024項生化指標組合而成,通過對一系列標準菌株的生化測定,

編寫成編碼系統,把待測細菌的生化反應進行編碼,從標準編碼系統查出相應細菌從而作出鑒定。

 

支原體是一群介於細菌與病毒之間的原核生物,國內在七十年代初對支原體進行了系統研究,

八十年代已從人泌尿生殖道分離到支原體,到九十年代初已建立較完整的支原體分離培養和鑒定方法。

 

免疫學實驗技術是實驗診斷學近幾年來發展較快的一門技術,五十年代初免疫學檢驗主要是血清學檢驗,

六十年代後,免疫學理論有了飛速發展,尤其對體內淋巴細胞的種類和功能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在細胞系選擇學說理論推動下,免疫學實驗技術得到迅速發展。

 

血凝技術是免疫實驗較常用的一種檢測技術,

六十年代已廣泛地用於病毒血凝和間接血凝中,反向血凝檢驗測定抗原始於1956年,但發展不快,

自七十年代開始,反向血凝技術在國內逐漸問實際應用發展,並獲得較好結果,

如測定原發性肝癌患者的甲胎蛋白,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患者的流腦抗體,

傳染性肝炎患者的肝炎表面抗原,以及血吸蟲病患者的血吸蟲抗原等,在我國城鄉被廣泛應用。

 

免疫酶技術是六十年代發展起來的免疫實驗技術,現已廣泛用於臨床,B型肝炎標記物的測定,A型肝炎抗體測定,

C型肝炎抗體測定,使傳染性肝炎病原學診斷、治療、預後以及對傳染性的判斷均有很大作用。

 

淋巴細胞表面標誌的檢測,免疫球蛋白及補體系統組分檢測,淋巴細胞增殖等一系列測定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的測定技術問世,

為免疫診斷學的深入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礎,組織相應性抗原或稱人類蛋白細胞抗原(l lA)的發現與測定為人類器管移植的成功

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條件。

 

血液學實驗技術是實驗診斷的基本組成部份,它包括血細胞形態學,各種貧血的實驗診斷技術,

出版與血液有關的實驗診斷技術以及血型與血實驗技術,近幾十年來均有較大的發展,

血細胞形態採用直接觀察血細胞數量和形態變化的方法是很早就用以研究造血器官的結構和造血功能。

 

各種凝血因子檢測技術,為診斷因凝血障礙所致的出血性疾病,捷供診斷依據,

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是一複雜的病理生理過程,七十年代形成的一系列實驗診斷技術,

使諸如休克,感染,創傷等引起的出血表現,針對其出血機制給予及時合理的治療提供重要依據。

 

三、傳染病學與寄生蟲病學

 

1949以來,開展群眾性種痘運動,每隔6年複種一次。1960年雲南發生最後一例天花患者,

19797月全球消滅天花驗證委員會主席Fenner教授在世界衛生組織天花科Breman博士陪同下來我國考察,確證我國已無天花。

197912月在日內瓦全球委員會會議上,我國代表提供了材料並作說明,委員會同意我們的結論,在中國天花已被消滅。

 

19615月以來,由埃爾托霍亂弧菌引起的第七次世界霍亂大流行,肆虐全球,我國也未能倖免。

19617月埃爾托霍亂在廣東沿海首先發生,1962年全國發病數達25473例,經全力防治,

1965年全國發病下降至89例,接近消滅,因1966年開始的十年動亂致功虧一簣。此後以每年萬例以上的態勢猖獗流行,

其中1980年高達4萬例以上,動亂之後,經艱苦努力,至八十年代後期發病數又減少至年萬例以下,

 

1990年全國發病639例。1991年國內水災嚴重,但當年發病數僅為221例,完全推翻了「大災之年必有大疫」的傳統論斷。

但自1993年至今埃爾托霍亂再次回升,除疾病本身的若干規律尚待研究外,更值得關注的是我們工作中存在問題。

30餘年之經驗,我們已總結出一整套防治霍亂的策略和措施,關鍵在於「落實」。

 

19935月,在新疆阿克蘇地區柯坪縣發生一起酷似霍亂的腹瀉病流行,經多方鑒定證實為霍亂弧菌0139血清群。

524日第一例至915日末例患者,前後持續115天,報告病例200例,死亡4例,帶菌者225例。

總發病率1.29/10萬,死亡率0.026/10萬,病死率2%,人群感染率2.74/10萬,流行高峰為7月份。

總的分布特徵是散在發生,而且高度分散,但在局部地區或個別戶中也偶有相對集中的現象。

 

()病毒性肝炎作為重點攻關課題

 

我國將病毒性肝炎列入歷次五年計劃的重點研究課題,取得可喜成績。

 

A型肝炎

 

我國為A肝高發區,成人感染率為71.4%。目前鄉鎮、農村為人群免疫高屏區,而一些大城市為低屏區,

呈現高屏區包圍低屏區局面,加之農村傳染源不斷流入城市,使城市低屏區人群處於A肝流行的威脅之中,浙江省醫學科學院,

上海市衛生防疫站研製的減毒A肝活疫苗已開始臨床應用,

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以痘苗病毒作為HAV全序列DNA重組疫苗的表達載體製備的基因工程疫苗,已進入人體試驗觀察階段,

在控制我國A肝流行中做出突出貢獻。

 

B型肝炎

 

七十年代中期開始研製B肝疫苗,八十年代初用於臨床,199211日起在全國推廣B肝疫苗免疫接種,

以新生兒、嬰幼兒和學齡前兒童及有感染HBV危險因素的成人為主要接種對象,逐步納入兒童計劃免疫,

這將對在我國控制B肝流行起關鍵性作用。目前以血源性疫苗為主,基因工程疫苗研製已取得可喜成績,

我國學者分別在酵母菌,地鼠卵細胞和痘苗病毒中表達HBsAg製成重組疫苗,並已開始臨床試驗。

 

隨分子生物學進展,檢測方法敏感性提高,尤其是PCR技術的應用,對B肝發病機理的認識和臨床診斷水平極大提高。

駱抗先等以PCR證實B肝血清標誌陰性人群中HBV攜帶率高達3%HBV標誌陰性的慢性肝炎65%HBV所致。

侯金林等對國人2HBsAg陰性,HBVONA陽性感染者的HBVDNAS基因全序列分析的發現,

S基因「a」決定簇前有插入突變。

任紅等為研究HBV免疫逃逸變異株成功地在人肝癌細胞系中表達了一系列共12HBsAg突變體,

為進一步對「免疫逃逸」的臨床試劑製備及治療和預防研究提供了依據,

我國「九五」攻關的重點之一為BHV基因突變與發病機理和臨床的關係。

中醫藥治療肝炎取得可喜成績,強調整體治療和提取中草藥有效成分為研究重點。

國產基因工程干擾素已商品化,如何提高治療反應率,降低複發率為臨床研究的重點。

重症肝炎作為重點課題,多單位協作攻關,明顯降低了病死率。

 

我國自1988年開展有關促肝細胞生長素(PHGF)研究。PHGF是我國首創的治療肝細胞損傷的生化藥,

實踐證明該藥安全,療效可靠,不僅降低了重型肝炎的病死率,而且在治療慢性肝炎,促進肝細胞功能恢復,

阻斷疾病慢性化,甚至阻斷癌變,抗B肝病毒作用等方面有可喜前景,

我國PHGF某些基礎研究和臨床應用方面在國際上仍處於領先地位。目前正在深入探索PHGF的組分與活性,

其誘導腫瘤細胞凋亡和抗纖維化的機制,在PHGF基因工程菌的構建上已取得一些進展。

 

C型肝炎

 

「八五」期間北醫大、同濟醫大承擔的攻關課題已結題,研製了國產C肝診斷試劑,

建立了逆轉錄多聚酶鏈反應(RTPCR)、免疫PCR,原位PCR等檢測技術,對我國HCV感染進行分子流行學調查,

分析了HCV的基因型,取得了可喜成績。

 

丁型肝炎

 

我國為HBV感染高發地區,對HDV感染不容忽視。11個省、市、自治區1027HBsAg陽性肝病患者查抗HDV

陽性率為1.7%17個地區2346份肝組織用直接免疫酶法查HDAg,陽性率為5.33%19.70%

我國HDV感染可能有地方性流行趨勢,北方地區感染率低於西南地區。

北京用國產HDV-ELISA試劑查抗-HD、抗-HDIgMHDVAg結果顯示,

HDV感染對加重B肝患者的肝損傷並促進其慢性化方面起重要作用。B肝疫苗廣泛應用將有益於控制HD流行。

 

戊型肝炎

 

我國用核酸序列非依賴性基因擴大法(Sequence independent single primergeneamplificationSISPA)克隆HEV基因已獲成功。

我國各省市自治區均有HE發生,部分地區曾發生  HE暴發或流行。據不同地區1500餘例急性散發性肝炎血清學檢測,

HE約佔10%HE預防採取以切斷傳播途經為主的綜合性措施,最近,我國學者將HEVORF3CDNA基因片段插入pSVC質體,

純化製成HEVcDNA基因疫苗,動物實驗可引發抗-HEV產生。

 

()我國在流行性出血熱防治

 

研究中貢獻突出19841993年十年中流行性出血熱(EHF)發病占傳染病總數的1.21%,佔總死亡率的10.46%

在自然疫源性疾病中EHF發病佔40.76%,死亡佔20.47%,足見EHF仍然是危害我國人民健康的嚴重傳染病。

我國學者充分證明恙蟎和革蟎可作為傳播媒介,但國際上尚未公認。

我國學者在EHF發病機理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證實除病毒直接作用外,免疫病理反應參與EHF發病。

儘管對某些免疫成分或免疫機制參與EHF發病還有爭議,但是EHF病程中存在嚴重免疫功能障礙和免疫病理損傷已為大家公認,

因此除病毒直接作用外,免疫病理反應亦可能參與EHF的發病。

 

我國學者在EHF治療研究中貢獻突出,提出早期以抗病毒及合理液體治療為主,

對休克、腎功能不全和出血等進行預防性綜合性治療。

 

近年我國學者致力於疫苗研製,並定為「九五」攻關重點課題,已初步研製出三類疫苗:

純化鼠腦疫苗、細胞培養滅活疫苗和基因工程重組痘苗載體()疫苗。

 

EHF實驗室診斷研究一直是比較活躍的領域,近年新的方法不斷推出,病毒基因診斷與分型研究進展較快,已用於臨床標本檢測。

 

()防治愛滋病

 

我國於19856月在來華旅遊者中發現第一例AIDS患者,至199510月共發現HIV感染者2428例,其中AIDS患者67例。

我國政府和衛生行政部門採取了一系列防治對策,先後制定了《全國愛滋病防治規劃》、《愛滋病監測管理的若干規定》、

《中國愛滋病預防和控制中期規劃》等,提出我國防制AIDS的目標和基本策略,

我國AIDS防制工作的目標是預防、控制IHV感染和AIDS的傳播和蔓延;減少IIV/AIDS所致發病與死亡;

減少其對個人、家庭和社會的影響。建立健全防制AIDS蔓延的國家宏觀控制機構和必要的法規管理制度,

以及宣傳教育、衛生保障、監測管理和跟蹤服務相結合的工作網路,到2000年力爭城鄉普及預防AIDS知識,

進一步加強自我防護能力,使我國HIV感染控制在低水平。

 

()寄生蟲病防治研究

 

成瘧疾在全國大部分地區疫情保持穩定和下降趨勢,但南方各省部分地區發病有回升,出現一些瘧疫暴發點。

我國已分別構建了間日瘧原早和惡性瘧原早的基因文庫,改進診斷技術(PCR),篩選出特異抗原用以研製疫苗。

抗瘧藥繼青蒿甲醚、青蒿琥酯之後又製成雙氫青蒿素,青蒿素製劑明顯優於甲氟喹。

 

血吸早病在1949年後經群眾性防治取得顯著成績,目前仍有122個縣()血吸蟲病流行較嚴重,

釘螺面積有36.1億平方米,病人仍有114萬多人。近年應用多學科綜合研究,認為大陸血吸蟲病由雲南、廣西、四川、

皖鄂四個不同分化品系所組成,每一品系具有各自的生物特性,這對疫區開展流行病學監測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我國已構建血吸蟲成蟲基因文庫,獲得單一性抗原蛋白,對研究本病有重要意義,已建立適於現場的簡便快速診斷方法。

 

黑熱病除平原人源型黑熱病區繼續鞏固防治成果外,流行於新疆、甘肅、陝西、內蒙等地的自然疫源黑熱病疫情還很不穩定。

我國已構建了杜氏利什曼原蟲的基因組文庫,並篩選到39kb肽段的克隆,為利什曼病診斷和研製疫苗提供了條件。

 

絲蟲病到199410月全國已達到基本消滅標準,肺吸蟲病分布在21個省的442個縣。對肺型和肺外型診斷時有困難,

近年可建立不同蟲種基因組文庫,製備特異DNA探針用於鑒別蟲種,亦有應用限制性內切酶長度多態性分析輔助蟲種的分類。

華枝睾吸蟲病廣泛分布於全國22個省市自治區,平均感染率0.43%,國內許多單位建立了不同免疫學方法,提高了診斷率,

豬帶絛蟲和囊蟲病分布於27個省市自治區,囊蟲病的嚴重危害已引起重視,在診斷和治療上取得一定進展,

建立了免疫金染色法(Dot-IGGs)查腦脊液中CAg,陽性率達88.1%

敏感性高、特異性強、操作簡單、結果可保存,已開始推廣應用。

 

四、內科學

 

()呼吸系統病

 

五十∼六十年代,國家衛生部開展了以城市工礦為中心逐步擴展至農村的結核病防治工作,建立各級機構,防癆宣教、

接種卡介苗,尤其是異菸肼,利福平高效抗結核藥物的相繼合成,開創了化療的新時代,

使肺結核的患病率與死亡率顯著下降,改善了流行情況。

 

七十年代開始,呼吸病的防治研究有了較全面的發展。

1971年國務院和周恩來總理提出了防治慢性支氣管炎「一抓到底」的指示,

很快在全國範圍內掀起大規模防治慢性氣管炎的群眾運動,1973年起在全國進行了肺心病普查,

 

1977年個別單位開始成立呼吸監護病房,降低了肺性腦病的病死率等,使全國肺心病的防治研究具有較高的水平和特色。

七十年代對哮喘的防治也日益重視,色甘酸鈉、哮喘靈、異內托品(sch1000)等治喘新藥都經試製投產。

六十∼七十年代中我國先後研製成功了苯唑青黴素、先鋒黴素(Ⅰ、Ⅱ)等抗生素60餘種,

對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治療起到很有效的作用。纖維支氣管鏡的應用提高了肺病的診斷水平。

呼吸病的學術交流在七十年代開始活躍,1978年召開了全國結核病學術交流會;

19789月《中華結核和呼吸系疾病雜誌》創刊,這本專業性刊物的誕生為全面的學術交流開闢了廣闊的天地。

 

19841985年我國又進行了第二次結核病流行病學調查,結果表明疫情下降較緩慢,與防癆先進國家相比差距較大。

八十年代以來呼吸系病種也日益增多和複雜,間質性肺疾病、結節病、卡氏肺囊蟲病、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

肺泡蛋白沉著症等均有研究或報導,肺與全身疾病的關係也受到了重視。

 

()消化系病

 

1953年後我國初步應用胃鏡、直腸鏡、乙狀結腸鏡和腹腔鏡診斷消化道系疾病,

七十年中期纖維內窺鏡進入了臨床,並以其亮度大、視野清、盲區少、直觀和操作簡便等優點取代了舊式內窺鏡。

1983年後電子攝象和電子內窺鏡相斷問世,兩年以後又出現超聲內窺鏡。至此,內窺鏡幾乎包攬了上、下消化道、

膽道和腹腔疾病的診斷。1980年人工合成多肽-胃泌素和組織胺應用於胃酸分泌試驗,不僅完善了胃酸分析方法,

而且在上消化道某些疾病,如反流性食管炎、消化性潰瘍、慢性萎縮性胃炎和胃癌等診斷中具有輔助診斷價值。

 

七十年代末,放射免疫測定方法的廣泛應用,推動了消化內分泌研究的進展,血清胃泌素、生長抑素、血管活性腸肽、

胰多肽和胰泌素等10餘種消化道激素可以進行準確地定量分析,並在其相關的內分泌腫瘤診斷中具有較高的特異性,

胰腺疾病的診斷也不再單純依賴早期使用的血、尿澱粉酶測定方法,

八十年代初推出了許多新的診斷方法,如胰泌素試驗、Lundh試驗、胰功肽試驗。

1980年以後,多種腫瘤標誌物如:CEACA19-9POAAS-AMG7Ag等應運而生,

它們在胃、結腸和胰腺等腫瘤患者的體液和組織學診斷中發揮了一定的作用。

此外,隨著影象學診斷技術的日益增多和完備,提高了消化系疾病診斷的準確性。

從六十年代僅有的A型超聲波和胃腸道鋇劑造影術,發展到八十年代以後的B超、CTECTERCPPTC

選擇性腹腔動脈造影術和核磁共振檢查等多種影象技術。

 

在藥物治療方面也取得新的進展,特別是在消化性潰瘍藥物治療中,五十年代的異煙肼、利特類和抗膽鹼能藥物,

七十年代的甲氰咪胍,八十年代初的雷尼替丁,至目前已具有胃酸中和劑、H2受體拮抗劑、質子泵抑制劑、

粘膜保護劑和抗HP類抗生素等作用機制不同的10餘種藥物,消化性潰瘍的內科治癒率顯著提高、複發率、

手術率和死亡率明顯降低。在肝膽疾病治療中,八十年代以後,應用去氧鵝膽酸與熊去氧膽酸治療膽結石,

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治療重症肝炎,乳果糖肝性腦病,多巴胺與速尿腹內注射、腹水濃縮或直接回輸治療頑固性腹水,

經皮肝穿胃冠狀靜脈栓塞術治療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等。

近年來,靜脈高營養療法也逐漸應用於某些由於疾病不能進食患者的治療,為臨床治癒某些急、慢性重症疾病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心血管系統病

 

五十年代中期開始了二階梯雙倍運動試驗,六十年代開始了心電向量圖,

七十年代開始活動平板運動心電圖,提高了某些心臟病如冠心病的診斷率。

七十年代開始的動態心電圖對於難捕性心律失常的診斷有特殊意義。無創傷性心功能檢查已用於危重患者治療前後的自身監測等。

1980年逐步應用食道心臟電生理檢查技術,現已普及到縣、鄉醫院,形成了具有我國特色的心臟電生理學。

近年開始記錄心室晚電位,用於預測某些心律失常及心性猝死。

 

我國是較早應用超聲診斷心臟病的國家之一,六十年代初,已研製超聲心動圖儀,並用於臨床診斷性研究。

經歷了M型,二維超聲心動圖儀,近年已應用二維都卜勒超聲心動儀。在核素檢查方面,

七十年代開始逐步應用r心功能儀(核聽診器)r閃爍照相。特別是1988年國內試製成功新的心肌顯象劑,

甲氧基異丁基異脂(qqmTc-MIBI),及開始使用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提高了冠心病的無創傷性診斷水平。

 

在介入性檢查中,開展心導管檢查已有40年的歷史,19501951年,北京、上海即已開展了右心導管檢查,

1954年又開展了左心導管檢查,1973年開展了選擇性冠狀動脈造影,開展了心異管記錄心內希氏束電圖,

1979年開始竇房結電圖的記錄。八十年代開展了心內膜心肌活檢。

 

在心臟病治療技術方面,六十年代已應用直流電復律技術。1963年開始研製心臟起搏器,並於64年應用於臨床。

經過20餘年發展,在臨床已應用了所有類型的起搏器,起搏器的研製和發展也有了突破。

近年心臟病介入性治療發展迅速,1981年上海開始應用泡沫塞子堵塞未閉動脈導管,

1984年西安、蘇州開始應用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PTCA)治療冠心病,南京開始直流電消融術治療室上性心動過速。

1985年廣州開展經皮肺動脈瓣球囊成形術和球囊二尖瓣成形術治療肺動脈瓣和二尖瓣狹窄。

1986年西安、北京開始了冠狀動脈腔內溶栓術治療急性心肌梗塞。

1987年及1989年,北京開展了經皮冠狀動脈腔內雷射成形術及冠脈腔內斑塊旋切術治療冠心病。

 

()泌尿系統病

 

我國從七十年代中期以來,各地腎臟病學專業得到較大發展,目前已成為國內最活躍的臨床醫學三級學科之一。

 

中華腎臟病學會成立於198012月,為內科和兒科腎臟病學專業的全國性學術領導機構。

該學會在普及和提高國內腎臟病診療和科研水平,促進國內外腎臟病學界學術交流,推動和發展我國腎臟病學專業等方面,

起到了指導和組織推進作用。

 

在學科建設和專業人員培養方面,近年來相繼推出一批有較高學術價值的腎臟病學專著,

其中代表性著作有1982年出版的由石毓澍、馬騰驤主編的《臨床腎臟病學》;

1983年出版的由王寶淋主編的《小兒腎臟病學》;1987年出版的由王叔咸、吳階平主編的《腎臟病學》等。

 

從八十年代以來,我國腎臟疾病科研和診治水平顯著提高,與國際社會差距日見縮小。

各種腎臟疾病動物模型的建立和免疫組化、電鏡、微量成份分析和細胞及分子生物學技術的應用,

增進了人們對腎小球和小管間質疾病發生髮展過程中各種炎症成份,細胞及細胞外基質所起作用的了解,

為進一步拓寬腎臟疾病診治手段奠定了基本條件。

 

急性腎衰是目前情況下為數不多的能夠完全恢復的腎臟疾病之一。國內一些單位,已常規採用血尿肌酐比值、尿鈉濃度、

腎衰指數、濾過鈉排泄分數、指趾甲肌酐含量及B超、CT檢查等診斷急性腎衰,

與已往僅靠血肌酐水平變化判定急性腎衰性質和程度比較,明顯提高了急性腎衰診斷的準確性。

國內近年來在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腎臟移植方面進展很快,對於腎臟損傷難以遞轉的慢性腎衰患者,

這些替代治療手段有效延長了患者存活年限,並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生存質量。

 

()內分泌代謝病學

 

自六十年代以來,內分泌代謝病專業在我國逐漸發展起來。

1961年劉士豪教授創辦了我國第一個內泌專科——協和醫院內分泌科,

隨後於1978年和1979年分別由朱憲彝教授和鄺安教授創建了天津市內分泌研究所及上海市內分泌研究所,

從而形成了我國內分泌代謝病學的三大中心。

1981年成立了內分泌代謝病專業全國性學術領導機構——中華內分泌代謝病學會,

1991年成立了中華糖尿病學會,專職於領導全國糖尿病專業的學術研究。

 

1949年以來,一批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內分泌代謝病學專著相繼出版,具有代表性的有劉士豪於1955年編著的

《生物化學與臨床醫學的聯繫》、鄺安堃和陳家倫主編於1979年出版的《臨床內分泌學》、

朱憲彝主編1993年出版的《臨床內分泌學》,鍾學禮和朱禧星主編1989年出版的《臨床糖尿病學》,

以及池芝盛主編於1992年出版的《內分泌學基礎與臨床》。

在專業人材培養中,現全國已形成了比較完善的碩士、博士、博士後多層次內分泌代謝病專業人才培養體系。

 

我國科研工作者於1965年在世界上首先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並於1971年又完成了豬胰島素晶體分子結構細節測量工作。

五十年代末規劃、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完成的全國地方性甲狀腺腫的流行病學調查和防治工作,取得重大成就,

現已基本控制缺碘地區甲狀腺腫和克汀病的發生。在糖尿病方面,

1980年和1993年分別進行30萬人和20萬人的全國性糖尿病普查工作,

此對於我國糖尿病的流行病學研究和制定正確的糖尿病防治策略,有重要意義。

 

()免疫系統病

 

我國從七十年代初以來,在免疫系統疾病實驗研究和臨床診治工作上取得較大進展。

 

中國免疫學會成立於198912月,其前身為中國參加國際免疫學會聯合會聯合委員會,為免疫學專業全國性學術領導機構。

19852月創刊的《中國免疫學雜誌》為學會會刊。

 

我國目前僅少數醫院設有臨床免疫科,各種原發和繼發性免疫缺陷症患者常以主要受累器官表現就診於相關科室。

以先天性B淋巴細胞功能障礙為原因的各種免疫球蛋白缺陷症和TB淋巴細胞功能均有異常的聯合免疫缺陷症,

在我國均有發現,並對其發病機理進行了具有一定深度的探討。

因腫瘤、感染等疾病和因使用廣譜抗生素、糖皮質激素、細胞毒藥物等引起的繼發性免疫缺陷症,

已引起我國臨床工作者高度重視,及時診治繼發性免疫缺陷症成為防治感染性疾病的重要環節。

 

我國愛滋病毒感染者和愛滋病患者數量亦呈逐年增多趨勢,199111月底我國確診的愛滋病毒感染者已達607例;

199512月份健康報載我國有26個省市發現愛滋病疫情,估計實際感染愛滋病毒的人數多達510萬。

 

變態反應病是我國常見病,1949年後黨和政府非常重視其防治工作。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協和醫院於1956年設立新中國第一個臨床變態反應科,目前國內大中城市一些醫院相繼建立變態反應科,

對我國常見變態反應病的致敏原、發病機理、診斷和防治,從事這一領域實驗和臨床研究的有關人員,

做了大量調查研究和實驗分析,目前用於診斷和治療的多種致敏原均由自己採集和製備。

自身免疫性疾病在治療方面,除引進國外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外,並開發了一些前景較好治療用藥如雷公藤等。

 

()血液病進展

 

紅細胞病

 

描繪出各省異常血紅蛋白分布圖,共有64種類型,並發現17種新類型,為我國首次報導。

我國還對一些重症β地中海貧血作了基因分析,在我國人群中已發現8種β地中海貧基因突變。

應用α基因探針進行限制性內切酶譜分析對α地中海貧血進行產生診斷。

應用5-氮雜胞苷,使已不表達的γ肽鏈基因進行表達從而產生γ肽鏈,取得一定療效,近年來應用基因轉換,

基因治療及骨髓移植取得了可喜的結果。

 

對原發再障的病因研究已考慮毒感染的可能,在發病原理方面從造血幹細胞,造血微環境和造血調控等三方面探討。

免疫機理已受到重視。我國對慢性再障的遠期療效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對急性型的治療,在應用抗胸腺(抗淋巴)細胞球蛋白為主的綜合治療後,扭轉了過去必死的局面,有效率達4050%

 

白細胞病

 

我國已採用了FAB的形態學分類,並把我國首先報導的亞急性粒細胞型白血病列為M26

近年來診斷分型已從形態學、細胞化學進一步發展到形態學(M)、免疫學(I)細胞遺傳學(C)結合,即MIC分型,對治療有價值。

對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採用了分子生物學技術檢測BCP/ARLmRNA基因的相互作用的結構與分子基礎,

對該病的分型與預後有重要意義。對急性白血病的治療從五十年代的單一藥物治療發展到七十年代的聯合化療。

 

血栓與出血性疾病

 

已提純蛋白c(pc),蛋白s(ps)和血栓調節蛋白,製成了抗血清。在國內首次發現遺傳性ps缺乏所引起的血栓。

對血友病患者進行脾移植治療。對生物定向溶栓劑和尿激酶藥代動力學進行了研究,有助於血栓的治療。

在我國臨床開始試用的噻氯匹啶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對早期視網膜靜脈阻塞有一定療效。

對我國首次發現的「沈迪氏病」的臨床及基礎進一步研究並參粘多糖的作用。

 

骨髓移植

 

八十年代以來在免疫遺傳和移植免疫學進展基礎上,同種骨髓移植取得重大發展。

我國的獨生子女政策使HCA相合供者很難找到,所開展的胎肝移植及HCA半相合移植取得了好成績。

應用不同方法體外靜化骨髓的自身骨髓移植,已使急非淋白血病的5年生存率達38%,急淋白血病達60%

 

單株抗體

 

在血液學領域中廣泛應用,如血型鑒定;HCA抗原系統的研究;急性白血病免疫學分型;分離和濃縮造血幹細胞;

製成生物飛彈治療急性白血病或淋巴病;單抗導向溶栓治療;清除T細胞減輕骨髓移植時的GvkD等。

 

造血功能與造血因子

 

造血的研究近年來發展較快,主要有造血幹細胞、造血微環境和造血調控三個方面。

 

()運動系統病

 

在我國先後建立了抗核、抗雙鏈DNA、抗組蛋白等諸抗核抗體的測定。抗原約系國產。

對強直性脊柱炎開展了HLAB27的檢查,其陽性率約90%。抗磷酯抗體在我國系統性紅斑狼瘡的陽性率為42.948%

在其他結締組織病中也有一定的陽性率。抗磷酯抗體與血小板減少、血管栓塞及流產有密切關係。

抗神經原抗體陽性者多有神經精神症状。抗著絲點抗體陽性的病人,多表現有瀰漫性硬皮病和()SC170抗體陽性。

我國藥物性狼瘡也不少見。檢測的方法已由免疫熒光,對流免疫電泳,免疫擴散等向酶聯免疫吸附測定過渡。

 

近幾年來的一般非甾類抗炎藥,抗風濕藥如青黴胺,金諾芬等,免疫抑制劑如甲氨喋呤等進行了臨床應用研究。

甲基強地松龍衝擊療法,抗胸腺細胞球蛋白、血漿置換乃療法均取得了一定療效。

中藥雷公藤治療風濕性疾病取得一定效果,它是我國獨具特色的新抗風濕藥物,

雷公藤多甙片治療風濕關節炎確有較好效果,它既有抗炎作用也有免疫抑制作用,既對巨唑細胞有作用,

也對淋巴細胞有作用,值得進一步研究。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