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學通史   上一頁     下一頁

 

兒童口腔醫學

 

近年來,對學齡前兒童大量開展局部氟化物塗擦和窩溝封閉,並試用矽膠、中藥製劑防齲。

此外,用雷射幅照封閉溝隙防齲也取得一定的效果。

 

口腔預防保健

 

我國口腔預防保健近十年來有技快的發展,

1983年北京醫大口腔學院研究所被任命為「世界衛生組織預防牙醫學科研培訓中心」,

建立了我國口腔衛生工作與世界衛生組織的聯繫,與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2000年人人享有衛生保建」相呼應。

該組織與世界衛生組織合作,培養了一批骨幹,在建立適合中國國情的城鄉口腔保健工作,發揮積極作用。

1983年我國首次使用世界衛生組織標準在10餘萬名中小學生中進行全齲病、牙周病流行病學的抽樣調查,

為我國開展口腔疾病預防工作提供了參考資料。1989年在北京舉辦了第二屆世界預防口腔醫學大會,

同年成立了全國牙病防治指導組的顧問組,指導組已制定出2000年我國口腔衛生保健的規劃目標第三次修改稿,

待有關方面的批審實施。19899月由全國九個部委聯合發起每年920日在全國開展「愛牙日」宣傳活動。

 

()口腔基礎醫學科學研究的發展

 

在基礎醫學科研方面,近十年來不斷創造、引進先進技術和實驗方法。在口腔生理學,病理學、免疫學、結構學、

生物力學、材料學、路學、雷射技術、組織化學、生物醫學工程等學科中,都取得了許多有較高學術價值的成果,

其中的些已達到或超過國際水平。

 

口腔醫學研究所的設立,最早為華西醫大口腔醫學院於1958年經衛生部批准建立,下設17個研究室,

在齲病和牙周病的病因研究取得顯著成果。該院於1989年經衛生部批准建立「衛生部口腔生物醫學工程重點實驗室」,

對國內外開放以加強和促進口腔醫學研究的發展。此外有北京口腔醫學院、西安第四軍大口腔醫學院、

上海第二醫大口腔醫學院等也相繼成立口腔醫學研究所,招收培養碩士、博士研究生,進行各種高科技的專題研究。

 

我國口腔基礎醫學研究項目繁多,比較突出的成果在口腔解剖生理學方面有對正常人面部各器官形態及其間距離的測量數據,

有修復頜面部畸形的參考價值。對面前靜脈內毗靜脈瓣膜的解剖觀察比較和對成人顱紇頦孔、頰脂墊解剖、頸外動脈主要分枝的觀察。

 

十三、精神病學

 

1949年至1959年我國精神病學的發展狀況和取得的成就從1950年開始精神病學教學工作使受到重視,

在醫學院校中作為單獨課程進行講授。1954年統一了教學大綱,並進行教學實習,擴大教學基地。

五十年代初期,因限於人力,只有約三分之一的醫學院校正式成立了精神病學或神經精神病學教研組,

1958年全國大多數醫學院校建立了專門的教學組織。19531958年,衛生部、民政部在南京、上海等地培養了高、

中級專業醫師數百人;全國各大區基礎較好的精神病院也對各級醫師採取了多種方式進行了培訓和提高。

 

1958年,新建的精神病防治機構達62處,遍及全國21個省市,床位總數為1949年前五十年中總數的十四倍。

 

治療方面除原有的胰島素、電休克、發熱療法外,還逐漸開展了睡眠療法和各種藥物療法

(包括鹽酸氯丙嗪、中藥驗方、眠爾通等),各種綜合療法、針灸、電針、刺激神經療法等在許多醫院得到應用。

由於當時抗精神病藥物治療尚不普及,故在許多醫院新老療法並存。由於社會制度的改革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由於吸毒、梅毒、傳染病和營養不良等相起的精神病大大減少,至五十年代末,有的甚至完全消滅。

這是本時期內我國精神病學取得的巨大成就之一。至五十年代後期,

由於疾病譜的改變,有些療法(如發熱療法)已不復使用,以氯丙嗪為主的藥物療法輔以心理治療已在臨床醫療中佔主導地位。

 

中華醫學會於1954年年立了神經精神科學會,許英魁任主任委員,19553月創刊了中華神經精神科雜誌,初為季刊,

19582月改為雙月刊,許英魁為總編輯,馮應琨、伍正誼、王慰曾、張沅昌為副總編輯。

 

19601977年我國精神病學發展狀況從19601966年初,我國的精神病學教育事業迅速發展,

由四川醫學院主編的編編教材《精神病學》於1960年正式出版,英國《臨床精神病學》中譯本在上海於1963年出版,

在此期間南京也出版了一本《精神病學》。中華神經精神科雜誌雖於1959年下半年因故停刊,

但於1963年復刊。在此期間我國精神病學教育事業有了進一步發展。

但從19661976年,精神病學由於受到「文革」干擾而幾乎停頓,學術著作及刊物極少。

1974年湖南醫學院出版了《國外醫學·精神病學分冊》期刊,1975年廣州中山醫學院出版了《新醫學》雜誌的

《神經精神疾病副刊》,後改名為《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誌》;1976年長沙出版了一本《精神病學》中型書籍。

19601977年,《中華神經精神雜誌》一直處於停刊狀態。

 

19601965年,精神病防治機構和床位增加,除一兩個地區之外,全國各省市、自治區都建立了規模較大的精神病醫院。

儘管如此,精神病防治工作在這期間還是取得了一定成績。許多省市建立了以省、市精神病院為中心的防治網,防治網的設置大都分為三級。

 

六十年代以後,精神分裂症的比例明顯升高。當時的主要療法以藥物治療為主,包括氯丙嗪、泰爾登、奮乃靜、苯乙肼等。

胰島素昏迷療法因為精神藥物的出現,在六十年代以後絕大數醫院已經停用。電休克治療在「大躍進」及「文革」

時期由於政治原因被迫停用,但因為無法控制木僵狀態及嚴重的抑鬱症自殺,故不久又重新恢復應用至今。

 

精神病的實驗研究及臨床研究在19601965年間有一定發展,

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學調查從五十年代末就在幾個主要大城市進行,有些城市完成了初步的發病率及患病率的調查。

上海還對精神分裂症的家族遺傳史作了大規模調查,所獲得的數據被我國精神醫學教科書廣泛應用。

在臨床研究方面夏毓芬等人對一組與月經周期有明顯關係的精神病進行了研究;陶國泰等人對兒童精神病問題也進行了某些研究。

 

19781989年我國精神病學發展狀況自1979年以來,全國醫學院校除加強精神病學教育外,

已有46所院校開設醫學心理學課程。

 

1980年衛生部還指定北京、上海、湖南、華西、哈爾濱等醫科大學及北京市安定醫院及南京神經病防治院等

作為全國精神科醫生繼續教育中心。1982年在北京、上海兩地建立了世界衛生組織精神衛生研究所和培訓中心。

自八十年代實行學位制以來,許多醫學院校的精神科都設立碩士研究生點。北京、上海、湖南、華西醫科大學的精神科

還授予培養博士研究生資格。八十年代以來,上述四個單位已畢業碩士及博士研究生160餘人,

其中湖南醫科大學培養數量最多。第一批博士導師為夏鎮夷、沈漁村。另外,北京、湖南、華西醫科大學

近年來還建立了精神衛生系。在此期間,精神病學出版物較多,影響較大的有《精神醫學叢書》、《精神病學》、

《中國醫學百科全書·精神病學分冊》等。

 

八十年代以來,精神衛生醫療機構迅速增加。1986年在上海召開了第二次全國精神衛生工作會議。

會議資料顯示,截至1985年為至,全國已有精神病院348所,床位60000多張。到1989年,又發展到80000多張。

1990年華西醫科大學編寫的《全國精神衛生醫療、教學、科研機構名錄》稱,當時全國有精神衛生機構803家。

床位規模最大的是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和北京市安定醫院。

 

這一時期的科研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神病學流行病學研究:

1982年在世界衛生組織協助下完成了全國12個地區關於精神疾病發病率、患病率的研究,

是這10餘年中流行病學研究最大的成果。

 

2)精神疾病病因學的研究:

主要是遺傳、生物化學、電生理、CT等方面的研究,但至今未有突破性發現。

 

3)心理量表的應用研究:

這一研究發展很快,但有待於進一步規範化、標準化。

 

4)診斷和分類研究:

1958年曾提出過一個精神病分類草案,但未正式公布執行;1978年又提出了一個修訂草案進行討論。

參照美國DSM-III和國際疾病分類第9版和第10(ICD-9ICD-10),結合我國的實際,

我國在1989年出版了《中國疾病的分類和診斷標準》(第二版),成為我國的「官方」診斷分類。

 

5)老年和兒童精神疾病的研究:

在這10餘年裡得到了廣泛重視,在南京和福州,成立了一定規模的兒童精神衛生研究機構,在一些大醫院裡,

還成立了研究老年精神疾病的病房。6)治療學研究:主要是心理治療和對精神藥物的試用研究。

80年代後期創刊的《中國心理衛生雜誌》對心理治療有許多研究報導。

對精神藥物的研究主要針對新型抗抑鬱藥、卡馬西平、氯氮平的藥效研究。

 

學術交流:

1978年恢復了全國性學術交流。197874日至10日在南京召開中華醫學會第二屆全國神經精神科學術會議。

會議期間召開了第三屆學會委員會議,宣布了主任委員為夏鎮夷,副主任委員為馮應琨、伍正誼、黃克維、黃友歧、

於清漢。第三屆全國神經精神科學術會議於198663日∼7日在重慶召開,進行了廣泛的學術交流,

選出了第四屆學會委員會成員,陳學詩任主任委員,周孝達、沈漁村任副主任委員。

 

1980年後,由中華醫學會組織的全國性學術交流基本上231次,每次交流事先定出主題,內容相對集中,

在此期間,學會下面還成立了一些學組,各個學組也都定期組織全國性學術交流。

1985年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成立,陳學詩任第一屆理事長。

 

十四、神經病學

 

()初創階段

 

五十年代初期使先後在北京、南京、上海、長沙、天津等處大量培養醫學進修人員。

1952年,成立了中華醫學會神經精神科學會。在38個醫學院中,有30個開設有神經病學課程。

1965年,我國除教學醫院有較齊全的人員配備外,省市級醫院和部分縣級醫院也有了神經科專業醫師。

 

流行性日本乙型腦炎,19481955年間,此病在一些地區曾有較大流行。經過十五年的努力,對本病的流行病學,

免疫學,臨床和病理各方面均有深入研究。自1955年起,北京市兒童醫院以中醫治療為主,西醫為輔,

治療腦炎取得顯著療效。病死率逐漸降低,到1958年由原來的25.2%降至5.90%。寄生蟲感染所致的腦型血吸蟲病,

肺吸蟲病及腦囊蟲病的診斷和治療有較大進展。中樞神經系統梅毒與維生素缺乏所的社經炎已明顯減少。

 

根據上海第一醫學院及北京協和醫院的資料,癲癇的發病率在上海和北京分別為15.6%9.79%

十五年間,對癲癇的病因,症状,診斷,分類,預後及治療的研究均取得一定進展。

在對癲癇患者腦脊液氨含量的研究中,發現其平均值為0.25微克,癲癇發作時腦脊液氨含量增加二、三倍,

癲癇持續狀態時氨含量更高,幾乎24小內還不能恢復正常水平。用咖啡因可治療小發作,而苯巴比妥或苯巴比土,

溴化鉀合劑及苯妥英鈉對大發作有明顯療效。

 

()艱難曲折的發展階段

 

1966年到1976年之間,多數醫院的神經科被取消而併入內科。《中華神經精神科雜誌》被迫停刊,

神經科學術活動被取消,專業研究工作處於停頓,半停頓狀態。

 

1970年以來,各地區均有暫稱「散多性腦炎」的報導,對該病的病因、神經精神症状、全身情況、血清學、免疫學、

腦脊液、腦電圖檢查等做了大量研究,提高了診斷水平。對急性多發性神經根神經炎進行了大宗病例臨床分析並提出病因學說。

北京、上海對該病患者進行神經運動傳導速度測定,結果顯著減慢。結合肌電圖檢查,說明電生理改變能反映本病病理生理特點。

 

上海第一醫學院華山醫院自1974年以來,在血液流變學方面作了深入研究,測定血液粘度,聚集性,

凝固性等項血液流變學指標,發現血液流變學異常是缺血性中風的發病先兆之一,並可作為區別於出血性中風的診斷參考,

也是治療該病的一個動態觀察指標。河北醫學院應用腦超聲波鑒別腦出血與腦血栓形成具有一定的經驗。

 

在治療方面,上海第一醫學院發現二磷酸腺苷(ADP)對缺血性中風病人血小板電泳有明顯減緩作用,

丹參有改善血小板抗ADP聚集的作用;吉林等地開始應用國產尿激酶治療腦血栓形成有一定療效。

此外,各地對腦出血手術治療和對缺血性腦血管病的顱內——顱外血管吻合術積累了不少經驗。

 

()飛躍發展階段

 

1978年《中華神經精神科雜誌》復刊,同年7月在南京召開了第二屆全國神經精神科學術會議。

從此,神經病學無論在醫療、教學與科研都有了很大的發展,對國外的學術交流頻繁,目前,神經科病床已增至20000張左右。

一些院校一級的研究所和神經科方面的專科人員培訓中心相繼成立。

研究生制度的建立,為促進我國神經病學的發展也起了重要作用。到1995年,全國共設神經病學博士點9個,導師26名,

共招收博士生94名,已畢業79名,碩士生點40個,導師106名,招收碩士生486名,已畢業446名。

國內定期出版的神經病學方面的雜誌發展到十餘種。出版的書籍130餘部。各項研究獲衛生部所頒發的醫藥衛生科學技術進步獎20餘項。

 

在中華醫學會神經精神科學學會下的學組學術活動活躍。自1984年到1991年先後成立了9個學組。

這些學組對促進我國神經病學的發展,專業人才的培養都做出了許多貢獻。

 

綜合國內報告,對「散發性腦炎」的研究表明它實際上包括病毒感染及急性脫髓鞘兩大類疾病。

故不再用「散發性腦炎」一詞。感染性多發性神經根神經炎發病率仍高,對本病病因的研究,大多認為與機體自身免疫有關,

細菌及病毒感染為始動因素。對腦脊液及外周血淋巴亞群的觀察,發現腦脊液T細胞明顯增高,N細胞下降,周圍血則相反,

腦脊液中IgG亦升高,故認為本病是免疫障礙所致的由T細胞介導的免疫性脫髓鞘病。寄生蟲感染已大為減少。

 

自七十年代末,引進第一台CT機起,我們診療技術有了較大的變化,提高了對卒中的性質,部位,範圍等的確診率,

由於檢查方法簡單,安全、迅速、準確,一定程度上代替了腦血管造影。

腦血管造影技術由單支動脈穿刺發展到逆行定嚮導管選擇性腦動脈造影,較廣泛開展。

 

更安全,簡便的數字減影腦血管造影(DSA)亦在少數地方應用。

腦血流速度檢測,氚吸入或氫離子清除法測量局部腦血液等也在國內一些地區開展。

核素腦血管造影,都卜勒超聲檢測,頸動脈,椎動脈的顱外段及腦血管病變等在少數地方也有應用。

 

視、聽及體感誘發電位,腦電地形圖,神經心理檢查等有助於客觀地了解腦血管病所致的腦功能障礙。

各種實驗性腦血管病動物模型的建立,有利於對各型腦血管病的病理,病理生理,生化改變等進行研究。

發表了很多有關腦血管病患者或實驗動物的不同時期的酶,中樞神經介質,神經肽,前列腺素,環核苷酸及自由基,

 

維生素E水平等的研究報導。與診斷手段相比,腦血管病的治療尚無重大突破。

對缺血性卒中,除傳統的擴容稀釋療法外,用蛇毒治療的報告稱療效在80%以上,

對出血性腦血管病的治療仍以綜合措施,中西醫結合等為主。

 

對癲癇的病因和該病機理研究涉及多方面。癲癇的遺傳學問題,引起了廣泛注意,在流行病學調查中,

發現遺傳性癲癇患者率為219/10萬。對雙生子患癲癇的研究亦表明了遺傳的易感性存在。

 

腦電圖及遺傳免疫學研究亦發現癲癇家系成員,尤其一級親屬中,腦電圖異常率及免疫球旦白異常率都較正常人高。

 

關於遺傳方式,多數人認為屬多基因遺傳,但亦有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及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家系報告。

對癲癇發病機理的探討,如對癲癇患者及實驗動物模型的腦脊液中單胺介質代謝物,胺基酸介質,酶,環核苷酸等的觀察,

都有研究報告發表。血微量元素改變,免疫功能改變等亦有報導,但確切機制尚待研究。

 

十五、營養與飲食學

 

()我國公共營養事業的發展

 

我國1936年首次提出「中國民眾最低限度的營養需要」未列入維生素的需要量,

1949年後前中央衛生研究院營養學系在編輯包括維生素含量在內的《食物成分表》時,提出了一個

「我國的膳食營養素需要量推薦標準」。

1962年召開中國生理科學會營養專業會議時,正式發表了我國膳食營養素供給量推薦標準。

以後中國營養學會在大量實驗研究和實際調查的基礎上,於1981年和1988年進行了兩次修訂,

修訂後的標準所包括的營養指標已由最初的10項增加至15項,人群的年齡劃分也由最初的11個增加至21個年齡段。

 

1988年修定時,我國營養工作者在熱能需要量方面已對各主要工種的勞動項目及各兵種測出熱能消耗率;

對我國的穀類、豆類等消化率,植物蛋白質的生理價值及營養效果的影響因素,蛋白質的互補作用,多種維生素、

無機鹽和微量元素的營養效用及影響因素等方面都作了大量的工作。

 

()食物與營養工作的發展

 

1952年由中國預防醫學科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研究所的前身——中央衛生研究院營養學系,

測定了北京300種食物中5種維生素的含量,並編製出版了我國第一本較完整的《食物成分表》,

該表包括有約300餘種食物中15種營養素的含量。

 

八十年代以來我國還進行了一些食物營養成分分析方法的研究和建立工作,

1986年由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研究所編寫了我國第一本「食物營養成分測定方法」一書,

該書既考慮了最新儀器設備,又兼顧有益於普及的一般方法,對全國不同地區食物分析方法的統一起到了很大作用。

 

1986年在王光亞和沈治平兩位研究員的主持下,組成了有15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有關單位參加的

「全國食物成分測定工作協作組」,經過數年的共同努力,1989年完成了各地區食物中多種營養素的測定工作。

經過四十年來對各種食物成分分析數據的不斷積累,食物成分表也進行了數次修定,

 

1991年再次修訂出版的食物成分表中分析項目已達28大類,包括3282種食物中的24種一般營養素含量,

1388種食品中的18種胺基酸含量,932種食品中26種脂肪酸含量和962種食品中的膽固醇含量。

這表明了我國的營養分析工作在建國以來的40年中已取得重大發展。

 

五十年代初曾對市場上58種嬰兒代他食品做了營養成分分析,動物生長試驗以及氮、鈣、磷代謝觀察等研究,

結果發現大多數食品的營養成分比例都不適合營養素供給量要求,維生素均低於標準,經研究改進,

提出了「5410」配方代乳品,向全國幾個大城市推廣生產,取得了較好效果。

 

七十年代後期,在全國的南北地區因地制宜研製了多種代乳品配方,並彙編成冊向全國推廣介紹。

八十年代以「5410」配方為基礎,加以補充、改進工藝過程,研究、試製了適宜於16個月嬰兒食用的「嬰兒營養粉」

6個月以後的斷奶食品「寶寶樂」,其營養效果均不低於以乳為主食的嬰兒代乳品。在衛生部及輕工業部組織領導下,

對嬰幼兒配方乳粉,斷奶期配方食品、斷奶期補充食品及某些嬰兒強化食品都制定了營養衛生標準。

 

八十年代以來,國際上對母乳餵養的優越性有了更科學的認識,同時對孕婦、乳母的營養狀況與乳汁分泌的質和量,

以及對胎兒生長發育的關係等進行了大量研究。

 

()營養與疾病的研究工作

 

1985年在衛生部、教育部的支持下,浙江醫科大學和中山醫科大學分別成立了營養專業和臨床營養專業,

開始了臨床營養醫師的培養。八十年代以來,臨床營養工作的隊伍不斷得到擴大,衛生部也曾委託幾所醫學院校

開辦過短期臨床營養進修班。1986年由關桂梧主編出版了「營養學基礎與臨床實踐」,

1990年由顧景范、邵繼智主編出版了「臨床營養學」,這兩部臨床營養學專著的出版,

彌補了我國臨床營養學專著的空白,對我國臨床營養工作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我國營養與疾病研究較多的是地方病和老年常見病。我國醫學人員經長期研究,首先發現克山病的發生與膳食中缺硒有關,

大規模預試驗證實,亞硒酸鈉可以預防急性克山病的發生,並因此獲得了克勞斯施瓦茨國際獎。

近些年來,我國在老年營養需要和衰老與營養方面進行了大量工作,發現營養與促進老化程度的自由基有著密切的關係。

適當限制進食(主要限制能量),而蛋白質充裕時,能抑制脂質過氧化作用,維生素AECB、胡蘿卜素、硒

等能提高機體抗自由基作用,因此有利於延緩衰老。研究認為癌症、心腦血管疾病、骨質蔬松、白內障、糖尿病等

 

一些老年多發病均與飲食習慣和營養狀況有密切關係。如食鹽過多與高血壓的發生有密切關係,

某些營養素攝入過高或過低以及某些飲食習慣的食物中含有較多的致癌物質,均與癌症的發生有密切關係。

並且研究篩選出了大蒜、中華獼猴桃、沙棘、富硒麥芽粉、蔬菜、香菇、茶葉等一些具有抗癌防癌作用的食物,

在合理膳食搭配防治這些老年常見病的研究方面取得不少成果。此外,我國兒童缺鐵性貧血的患病率很高,

認為與膳食中鐵的攝入、吸收和利用有關,目前正在開展防治研究,已研製出一些由血紅素型鐵製做的食品和製劑,

有較好的作用。對兒童缺鈣和維生素D引起的佝僂病、缺鋅引起的生長發育遲緩和異食癖等也正在研究中。

 

十六、放射醫學

 

1956年,謝志光教授、汪紹訓教授,創造了汪一謝氏公式,測量國人心臟表面面積的預計值。

這一研究,是國內應用最廣泛的研究成果之一。此外有一些作者分析總結了支氣管肺癌的漏誤診原因,其中X線表現不典型,

肺結核合併肺癌,發生於炎症或結核瘢痕之上的瘢痕癌,隱匿型肺癌等。由於CT的普及,使得縱膈病變的定位更加準確。

 

八十年代後期,設備的進步,HRCT出現,使人們能在活體上觀察到肺小葉的結構,

因而對於肺瀰漫性病變的研究受到人們的重視。李鐵一教授在關於胸部影像病理基礎的研究中,

在國內首先介紹了完全復原肺標本的固定方法,對X線,CT檢查進一步的認識病變的發生、發展、發生部位

以及解釋影像學表現等方面起到促進作用。

八十年代中期,戴汝平教授在國內開展了冠狀動脈內溶栓治療急性心肌梗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與此同時,開展的項目還有肺A栓塞治療先天性肺動脈瘺,動脈導管未閉栓堵術,經皮穿刺球囊擴張瓣膜成形術治療二夾瓣狹窄,

肺動脈瓣狹窄和主動脈狹窄。這些新技術的應用,廣大了傳統放射醫學的范籌,其發展和水平,幾乎與國際發展水平相當。

在研究主動脈夾層的影像學綜合診斷中,發現我國人群中,主動脈夾層慢性病例(78%),明顯多於急性和亞急性,

其中又以Ⅲ型夾層(66%)明顯的多於Ⅰ型和Ⅱ型。

 

1964年,王雲釗教授等首創了中國墨汁骨血管造影的實驗研究方法。

提出了血源性感染的好發部位,擴展方向及侵入關節的解剖學基礎。

此後又對骨折進行微血管研究,提出骨痂形成主要來源於膜內和軟骨成骨的兩種方式。

深入地探過了血管與成骨之間的關係,地方病是解放後的研究重點。

 

錢致中教授於1955年提出了大骨病的X線分型,此分型對以後的大骨節X線診斷具有重要的意義。

王雲釗、莫東旭教授等詳細的研究了大骨節病軟骨壞死的病理形態和X線徵象的演變規律,並根據大骨節病的546塊骨的X線,

病理所見,概括地總結出大骨節病的20個基本X線徵象。這些研究,使我國的大骨節病研究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在氟骨症的研究中,提出氟骨症的六種基本X線表現。如骨質硬化,疏鬆、軟化、關節退變、韌帶鈣化和間斷性地生長障礙線等。

關於佝僂病的早期診斷問題,王雲釗教授提出尺橈遠側干骺端邊角突出,

先期鈣化帶部位出現紊亂骨小梁等是佝僂病早期診斷的定性徵象,修正了以往延用的X線診斷標準。

與此同時,我國學者在骨關節腫瘤等方面的研究也最得了令人注目的進展。

 

神經放射學是伴隨神經外科發展和進步而發展的。在六十年代中期以前,國內主要開展了頭顱,五官的X線研究,

腦血管、腦室造影等研究。這些研究與國外同期開展的工作相差不大。到八十年代中期以後,

隨著CTMRIDSA等大型醫療設備的引進,國內的神經放射學發展迅猛,基本上與國外神經放射學發展同步。

在推動國內神經放射學發展方面,吳恩惠教授等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於六十年代初,消化道的檢查方法,主要以傳統的粘膜法,充盈法和壓迫法主為。

進入七十年代後,雙對比造影法的廣泛應用,使顯示胃腸道粘膜面的細微結構成為現實,其檢查範圍包括咽部、

食道、胃、十二指腸、小腸和結腸,大大地提高了病變和腫瘤的檢出率。目前該檢查方法已基本普及到了基層。

 

關於雙對比成像原理及其胃腸道粘膜面細微結構的研究方面,採用模型實驗,儀器測量等方法,對胃腸道的、

結腸粘膜的正常、異常形態及臨床意義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研究。除此之外,還發現了亞小溝、次小溝、蠶形小區、

跨過線等現象,指出在臨床診斷中對小凹、小溝應較小區形態、大小更應予以重視。有人將異常胃小區分為增生型、

萎縮型、糜爛型、破壞型等四種類型。這些研究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腹部放射學的另一貢獻是首次可用放射解剖學方法,

獲得了肝三角韌帶將左肝區域分隔為左肝上前,上後兩個間隙,澄清了國外學者對此問題的長期爭論。

 

在此基礎上有關左膈下膿腫的新的分型和各型的X線特徵,診斷原則及標準。又首次提出網膜囊的解剖變異,

是由腹膜反褶形成的隔膜,是導致網膜囊腫局限於下部分或上部分重要解剖基礎,此項研究受到國內、外專家的重視。

並為發展新興的邊緣學科——腹部放射解剖作出重要的貢獻。

近年來,影像技術的發展,CTMRIDSA等不斷地被應用於消化道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關於肝腫瘤的微血管結構和血供研究,林貴教授在國內外首次提出門靜脈參與肝癌血供的問題,

對肝癌的診斷和治療有重大價值。在血管的介入性治療方面,主要研究熱點集中在肝癌的治療方面,

其中化療 栓塞治療中晚期肝癌已達國際先進水平。此外,腹部的血管成形術,出血與外傷的介入治療,

非血管性和介入診斷治療等都有了長足的發展。

在腹部的實驗性研究方面,國內應用自漢的X一氰基丙酸做了實驗性動脈栓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並應用中藥做為腎血管的栓塞劑進行了實驗和臨床研究受到一致好評。

 

十七、護理學

 

1950年夏,我國召開了第一屆全國衛生會議,有全國各地護士參加,大會對護理專業發展作了統一規劃,

將護理專業定為中專,護校招收初中畢業生,學製為3年。

 

195712915,北京召開了中華護士學會理事會,到會代表137,討論並肯定了舉辦正規高等護理教育的必要性,

指出這是鞏固護理事業必不可少的措施之一。

 

19661979,十年動亂期間,護理教育倍受摧殘,校址被佔用,教師被解散。

 

19797月為加強整頓護理教育發出《關於加強護理教育工作的意見》的通告。

 

19808,為進一步加強中等專業教育,衛生部發出關於試行《中等衛生學校三年制醫士、護士、藥劑專業學生

基本技能訓練項目(草案)》。其中護士專業學生基本訓練項目包括基礎護理、

內科、外科、婦產科、小兒科、五官科、針灸、推拿等211項技術操作。

 

198062日,受中央衛生部和總後衛生部的委託,在中華護理學會和江蘇省分會幫助下,

南京軍區後勤衛生部與江蘇省衛生廳共同舉辦了南京醫學院高級護理進修班,這是1949年後舉辦的第一次高級護理進修班。

 

198411215日在天津,國家教育部和衛生部聯合召開了高等護理專業教育座談會,教育部黃辛白副部長,

衛生部郭子恆副部長及兩部負責高級教育的同志及天津醫學院、上海第一、第二醫學院,中山醫科大學、首都醫科大學、

北京醫學院等單位的院長、副院長、教務長和護理系主任以及有關的護理專家參加了座談會,黃、郭兩位副部長發言,

指出舉辦高等護理教育的重要意義。

 

198451416日,天津舉辦了中華護理學會高等護理教育研究班,學員52名,

邀請美國李式鸞教授及國內護理專家講課,這次學習班對開展高等護理教育教學內容有促進作用。

 

1984年在國家衛生部領導下成立了高等醫學院校教材編審委員會,在委員會內分設各專業編審小組,

組織編審了《護理學基礎》、《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婦產科護理學》、《兒科護理學》五本教材,

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為開展護理本科教育提供了教材。

 

1987年,北京市開展高等護理專修科自學考試,並逐步開展至全國有些大城市。中華護理學會、衛生部和人民衛生出版社

共同組織編審了系列《護士晉陞自學叢書》共26個分冊,主要提供給具有中專以上文化程度護士自學培訓使用,

為開展自學考試提供了教材。

 

1989年,已形成適合我國國情的護理教育體系,全國設有本科護理系的醫學院校八所(協和醫科大學、北京醫科大學、

天津醫學院、山東醫科大學、南京醫學院、上海第一醫科大學、上海第二醫科大學、上海第二軍醫大學、廣州中山醫科大學、

瀋陽中國醫科大學、西安醫科大學),護理大專專修科教育30所,中等護士學校500所,比1949年增加了2.6倍。

1987年一些大城市開展了護理專修科自學考試、證書班考試,1988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軍醫學校對全軍開展了護理大專函授教育。

 

中國護士會於1922年在日內瓦加入國際護士會,為第11名會員國,從此中國護士在國際上取得了應有的榮譽和地位。

 

1950年護理學會總會開始國際學術交流,如請在京蘇聯護士講課和撰文,與南斯拉夫、日本、冰島等國家

進行護理工作間學術活動和友好活動。

1980713日在世界衛生組織支持下,中國護理學會總會理事王懿、安之璧、呂式媛、嚴渭然四位同志組成的護理考察團

對菲律賓、澳大利亞、紐西蘭三個國家進行的訪問。

19844月,林菊英理事長應美國加州大學及舊金山一些醫院護校邀請訪問並介紹了中國護理事業的發展。

198642053日英國皇家學院邀請王秀瑛副理事長訪問兩周,參加英國428日在黑池召開的七十周年慶祝大會

並授予王秀瑛和其它國家五位護士英國皇家護理學院榮譽校友的證書和證章。

198861624日學會理事長林菊英、副秘書長李逸華應加拿大護士會邀請,去該國商談合作事宜。

626272日,林菊英理事長應西歐科研會的邀請參加該會第四次論文交流會。

 

十八、臨床腫瘤學

 

()病因學

 

我國自五十年代以來,對研究癌的指導思想工作從局部到整體,從個體到群體,

根據臨床基礎理論研究和對環境中化學性致癌的研究,認為肯定性致癌的根據是:

流行病學調查確定為人體致癌物,臨床醫師和科學工作者都承認這些物質對人和實驗動物有致癌作用,

對多種動物或同一種動物有致癌作用小劑量即可引起一個或幾個臟器發病者為強致癌物,現知對人類具有肯定致癌物有:

砷、鉻、鎳氮芥、芳香胺中的2-秦胺、聯苯胺、各種燃料不完全燒燃物及潤滑油、煤焦油中所含某種多環芳烴:

2-苯芪,石棉、氯乙烯等。

 

物理性致癌因素有:

 

放射能:放射能可引起癌症,較高劑量的放射能在無防護的情況下,長期接觸,可引起接觸部位的皮膚癌,胃腫癌和白血病。

長期吸入放射性粉塵可致肺癌。因此對接觸放射性物質及工礦人員加強衛生防護措施,對防治腫瘤極為重要。

2.紫外線的過多照射引起皮膚癌。3.熱與機械刺激:長期的熱與機械性損傷也可引起腫瘤,

如食管癌。據祖國醫學記載:噎膈與「好熱飲」「過飲熱酒」有關。

據河南、河北、山東、山西等省的調查表明,食管癌病人好熱飲者佔5070%,熱食溫度高達70%

因此改進飲食習慣對預防食管癌有一定意義。又如壞牙齒對口腔內的某一部位長期不斷的磨擦,加上口腔的不衛生,有可能發生舌癌。

 

生物性致癌物有:

 

病毒:我國腫瘤工作者發現對病毒是作為動物腫瘤發病的因子之一,已是完全肯定。

對核糖核酸病毒反向轉錄酶的研究為生物學上一重大發現。EB病毒與人類患淋巴瘤,鼻咽癌及其它惡性腫瘤的關係,

受到國內外學者及研究機構的重視。另外核糖核酸病毒與人類白血病有關。人腺病毒中的幾個不同血清型毒株中,

其中有3個毒株在體外有致癌作用,6個毒株有弱誘發腫瘤作用,

並在人體乳腺癌組織和乳汁中發現核糖核酸的病毒顆粒。在宮頸癌細胞中發現單純泡疹Ⅱ型病毒,

在部分肉瘤中發現C型病毒的結構與動物肉瘤病毒相似。

 

除人的白血病細胞外,乳腺癌患者存有腫瘤病毒核糖核酸,在肺癌消化道腫瘤及腦腫瘤中亦有腫瘤病毒核糖核酸。

黴菌毒素:致癌性黴菌毒素有多種,霉變的「黃變米」及其中提出的毒素引起小鼠和大鼠的肝腺病和肝癌。

 

現已知黃曲霉素其衍生物有十餘種,其中致癌作用最強的是B1,其次為G1B2M1

據統計鈂-1對大鼠的致肝癌強度比奶莞大900倍,比二甲基亞硝胺大75倍。根據我國腫瘤流行病學調查發現,

黃曲霉素污染重,實際攝入量多的地方,肝癌發病率也高。黃曲霉素對糧食的污染,我國南方較北方為多。

 

玉米花生被污染的機會和程度較大米、麥、豆類為重。如我國某肝癌高發區與低發區對比調查,

前者糧食污染黃曲霉素的程度尤重。寄生蟲:據臨床觀察,患大腸癌與血吸蟲病有關。

我國南方患肝癌病人與患中華枝睾吸蟲病有一定關係。患肺癌在我國西北部地區與肺包囊蟲病有關。

 

其他如慢性感染,經久不愈的潰瘍,可引起組織增生而發生腫瘤,如胃潰瘍引起癌變,下肢老爛腳引起下肢的皮膚癌,

慢性中耳炎引起中耳癌等。還有如遺傳因素,營養因素,激素失調均可與腫瘤形成有關。

 

()發病率、預防、生長方式及轉移途徑

 

根據1988年上海市民居患惡性腫瘤發病率:

氣管、支氣管和肺癌已超過胃癌,占常見十大惡性腫瘤發病率第一位,胃為第二位,

以下為肝臟和肝內膽管癌、食管、乳房、大腸、直腸,直腸乙狀結腸連合和肛門、胰腺、白血病、膀胱為上海地區

最常見十大惡性腫瘤,死亡率肺癌占第一位,胃癌占第二位,上海是我國最大城市之一,工業發達,大氣污染嚴重。

 

尤其是交通擁擠、車輛繁多,所以引起呼吸道惡性腫瘤,如氣管、支氣管、肺癌等逐年增多,因此癌症的預防尤為重要。

癌症的預防可分為三級,

一級預防是針對癌症病因的預防,通過改善環境,消除或減少可能致癌因素,降低人群對危險因子的暴露水平以防止癌症發生。

二級預防是指癌一旦形成,如何在其早期階段發現它,以予治療,從而防止其繼續發展,以提高其生存率。

所謂三級預防即對症治療措施,當腫瘤已不可逆轉時,應儘可能減少病人痛苦,延長生命,

 

癌症的三級預防,在我國取得可喜成就,盡量做到早預防,早診斷,早治療,大大提高對癌症防治效果,

制定2000年控制腫瘤死亡率目標。對我國幾種主要癌症的危險因素進行調查,

如食管癌與亞硝胺及其毒素,微量元素有關;肝癌與飲水污染,B肝感染與黃曲霉素攝入有關,

鼻咽癌與EB病毒及亞硝基化合物有關,肺癌與吸煙,空氣污染有關。

我國防治重點是肺癌、胃癌、乳腺癌、大腸癌、肝癌、食管癌、宮頸癌、鼻咽癌和白血病。

 

()診斷和治療

 

目前統計表明腫瘤患者如能早期發現和立即進行適當治療,有5%以上可以治癒,而且五年生存率可達80.9%

1986年我國衛生部門制定了我國腫瘤防治指導思想,戰略目標和對策。

我國對癌症臨床分期,也根據國際統一的惡性腫瘤臨床分類——惡性腫瘤的TNM分類法,

用三個大寫字母表示。

T-PrimaryTumor(原發腫瘤)N-RegionaLymph(區域淋巴結)M-DistantMetastases(遠處轉移)

我國目前對惡性腫瘤的診斷有下列幾種診斷方法及手段:

1.X線診斷,2.內窺鏡檢查及診斷,3.細胞學診斷,4.病理學診斷,5.放射同位素診斷,

6.超聲音像診斷,7.免疫學診斷等七種方法,已達到國際水平,特別近幾年來我國在免疫學上的診斷技術,突飛猛進。

應用甲胎旦白免疫測定診斷原發性肝癌,陽性率可達7090%,為了適應農村普查的需要,在方法上也有不少改進:

簡化了標本採集方法,如耳血法,紙片吸血法等,改進了檢測技術,提高了靈敏度。

 

腫瘤治療:

近十幾年來我國有主張對手術中發現的,無法完整切除的癌瘤,只要能切除其大部份,且不致增加手術後併發症,

仍應採取手術切除,為術後殘留癌的藥物和免疫治療建立有利條件,又可以補充對放射線較敏感的惡性腫瘤治療如肺癌、

肝癌、乳腺癌等術後在殘留腫縮區補充放射線和介質治療,提高其療效。

 

近年來我國對早期(Ⅰ∼Ⅱ)乳腺癌,採用改良式根治術或擴大根治術,保留胸大肌、胸小肌,

但腋下淋巴結及乳內淋巴結與原發灶的癌瘤一起切除,並與原來的Holstla直切口,改為橫切口,

既外觀美觀又效果良好,對於較早期的乳房患者,可考慮作改良式乳房癌根治術或擴大根治術,

和原來根治術相比較,其生存率沒有降低,基本相似,但其生活質量大大改善。

如需要可再施行人工乳房再造術,外觀與正常相似。

 

放射治療

根據腫瘤性質,分別進行單純放療或綜合治療,根治性放療,手術前放療,手術後補充放療,還是姑息性治療等,

並可在治療過程中隨著患者全身情況,腫瘤變化可調整治療方案,

我國在鼻咽癌,宮頸癌及淋巴瘤的治療中在世界上取得先進地位。

 

藥物治療

30年來我國對腫瘤藥物治療有較迅速發展,尤其是與其他綜合手段應用,使常見腫瘤臨床治癒率有了一定程度提高,

目前藥物治療已成為腫瘤的重要手段之一。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