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學通史   上一頁     下一頁

 

四、1978年三中全會以來在曲折中深入發展

 

粉碎「四人幫」以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及全國科學大會的召開,給我國科學工作帶來了春天,

也給中醫、中西醫結合工作帶來了無限生機。1978年中央56號文件下達後,中醫系統撥亂反正,做了大量恢復重建和整頓工作,

1980年,衛生部召開全國中醫與中西醫結合工作會議,會議根據形勢的發展,

提出「中醫、西醫和中西醫結合這三支力量都要大力發展,長期並存,團結依靠這三支力量,推進醫學科學現代化,

發展具有我國特點的新醫藥學。」從此,中西醫結合開始作為與中醫、西醫並列的一支醫藥衛生力量,

活躍在我國醫藥衛生界,12屆人大政府工作報告及1985年中央書記處對衛生工作的指示,都強調要堅持中西醫結合的方針。

 

1996年,由黨中央召開的全國衛生工作會議上,江澤民總書記為大會作了報告,報告中指出:

「各級黨委和政府要繼續加強對中醫藥事業的領導。要正確處理繼承與創新的關係,既要認真繼承中醫藥的特色和優勢,

又要勇於創新,積極利用現代科學技術,促進中醫藥理論和實踐的發展,實現中醫藥現代化,更好地保護和增進人民健康。

中西醫工作者要加強團結,相互學習,相互補充,促進中西醫結合。」

 

李鵬總理在大會所作報告中也指出「中醫藥是我國醫學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正確處理繼承與發展的關係,

善於學習和利用現代科學技術,促進中醫理論和實踐的發展,在中西醫結合上有新的進展。」

重申黨的中西醫結合方針,表明了黨和政府對我國中醫、中西醫結合工作的親切關注與殷切期望。

 

20年來,在中西醫結合方針指引下,中西醫結合工作不斷深入開展,

儘管1982年衛生部在衡陽召開的全國中醫醫院和高等中醫教育工作會議及其以後的一些作法,

給中西醫結合工作造成幾乎毀滅性的打擊,但事物的發展並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科學總是沿著自身的發展規律前進的。

全國的中西醫結合工作衝破重重阻力,頑強地掙扎求生存,曲折發展,至今,工作不斷深入,成績卓著。

 

據目前不完全統計,全國已有省市一級中西醫結合醫院39所,中西醫結合研究所17所,

包括一些著名醫學院校也成立中西醫結合研究所,如上海醫科大學、北京醫科大學、同濟醫科大學、湖南醫科大學、

中山醫科大學等,儘管一些省市的中西醫結合基地技術設置及設備還有待充實、加強,但畢竟已初具規模。

此外,西醫科研、教學、醫療單位及中醫的科研、教學、醫療單位也開展中西醫結合工作,

因此,中西醫結合的基地是相當廣泛的。

 

雖然這一時期,由於種種原因,培養西醫學習中醫的工作處於低潮,中西醫結合陷入嚴重的後繼無人的境地,

1980年前培養的西學中人員通過多年的實踐,已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有較高的水平。

1978年以來,全國設有28個中西醫結合博士點,87個中西醫結合碩士點,還有少數的博士後點,

培養了1200餘名中西醫結合的博士、碩士,這些都是中西醫結合的新生力量。至目前為止,據不完全統計,

全國約有西學中人員五萬八千餘名,其中脫產一年以上系統學習中醫的有二萬名,脫產二年半的約五千名。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即原中國中西醫結合研究會)成立於1981年,是國家一級學會。現有會員三萬五千餘名。

目前除台灣外,各省市自治區均成立了分會,有的省轄市也成立分會。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下設30餘個專業委員會成員組。

 

1981年創辦的中西醫結合雜誌,即現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是由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與中國中醫研究院聯合主辦的,

是一本全國性綜合性醫學期刊(月刊),目前月發行量3萬冊。訂閱範圍達五大洲20多個國家與地區,

是唯一全面反映我國中西醫結合工作的雜誌,隨有論著英文摘要,其編輯方針為,

以提高為主,兼顧普及,側重臨床,重視實驗研究。其主要論著均被MedlilltIndexMedicus所收錄。

 

據不完全統計,較普遍採用中西醫結合診療的病種達300種,絕大多數病種的療效較單純一種方法治療的為高。

這種結合已遍及城鄉,尤其在農村基層,多數醫生能掌握兩法治療。

 

在醫療上普遍開展中西醫結合的基礎上,科研工作也取得了顯著成績。據不完全統計,

1978年以來,各省市級成果數以千計,中西醫結合成果獲國家發明獎者達5項。

這一時期科研工作的特點是在辨病與辨證分型相結合的基礎上,比較普遍實行臨床研究與實驗研究相結合,

宏觀與微觀結合,進行多學科、多層次的綜合研究,引進大量新技術新方法,使研究水平有所提高。

 

綜觀40年的中西醫結合工作,儘管道路曲折,但成績卓著,主要表現在:

 

中西醫結合為防治疾病提供了一條新的有效途徑,提高了醫療水平。由於中西醫結合是集中西醫之優點長處,

取長補短,對疾病的認識、診斷更為全面細緻,所採取的治療方法針對性更強,因而,提高了療效及醫療水平。

 

發展了中醫理論,擴大了辨證內涵,豐富了現代醫學內容。通過幾十年的大量臨床與基礎的研究,

總結出許多新的理論與概念,如在骨折治療中提出「動靜結合」,急腹症的治療研究中提出「通里攻下」等,

又如近年來總結出的「生理性腎虛」、「脾虛症候群」、「隱潛性證」、「急性病證」、「急瘀證」、「高原瘀血症」、

「血瘀臨界狀態」、「瘀滯期闌尾炎」、「蘊熱期闌尾炎」、「熱毒期闌尾炎」、「菌毒並治」、「皮層—內臟—經絡論」等。

這些概念發展了中醫理論及辨證內涵,不僅富有中西醫結合特質,而且還切實指導臨床實踐,

提高臨床療效,甚至豐富了現代醫學內容。

 

擴大了中藥應用作用,促進新藥研製與開發。如抗瘧的研究,研製出青蒿素,不僅證實了傳統用青蒿治瘧的經驗,

而且擴大應用於肝炎等疾病的治療。對心血管疾病的研究,發現了川芎有效成份川芎嗪,且擴大應用於腦血管病等等,

無數事例均說明中西醫結合的研究,擴大了中藥的應用範圍,促進了新藥開發。

 

為中醫藥走出國門與國際系統架設橋樑。由於中西醫結合工作與現代醫學有共同的語言,可以應用現代醫學的指標、

名詞術語介紹解釋一些中醫藥的內容,讓國外了解中醫藥學,起到交流作用。如國外對我國針灸針麻的關注,

就是通過中西醫結合研究針麻的成果的介紹而了解的。

 

中西醫結合40年的實踐,成績是卓著的,當然,道路也是曲折的,但我們堅信,只要堅持貫徹中西醫結合方針,

前途是無可限量的,中西醫結合必將對我國醫學科學的及人類醫藥科學作出更大的貢獻。

 

現代針灸與經絡研究

 

一、 針灸研究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針灸的發展大體上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即五十年代,主要是推廣普及針灸學基礎知識,辦針灸學習班,編寫針灸讀物和一般性的針灸臨床總結時期。

第二階段為六十年代,比較廣泛地進行針灸臨床及針麻臨床研究,並且開展了一般性的針灸治病原理與針麻原理的研究。

第三階段為七十年代,進入了大規模有組織地廣泛而深入開展針麻臨床和針刺鎮痛機理的研究時期;

第四階段為八十年代,針灸臨床與機理的研究和針麻臨床與機理的研究。

進入更加有領導有組織有計劃的鞏固發展與提高的階段。

 

19766月,19848月,先後在北京召開過兩次全國針灸針麻學術討論會。

198711月,在北京召開了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暨第一屆世界針灸學術大會。在這三次學術大會上,

我國代表發表的論文多達1745篇,基本上比較全面地反映了我國針灸、針麻和經絡的科研成就。

 

(一) 針灸臨床研究

 

七十年代以來,針灸臨床在治療一般痛症的基礎上,逐漸擴展到針刺治療冠心病心絞痛、膽石症、膽絞痛、

急性菌痢、急性黃膽型傳染性肝炎、艾灸至陰交穴矯正胎位不正等病症,且取得較好的療效。

 

六十年代中期以來,在毫針療法的基礎上還出現了許多新針療法,主要有:梅花針療法、耳針療法、頭針療法、

面針療法、眼針療法、鼻針療法、口針療法、手針療法、足針療法、腕踝針療法、水針療法、穴位埋線療法、

電針療法、蜂針療法、穴位雷射照射療法、穴位磁療法、穴位微波針療法等等。

 

穴位雷射照射療法

 

始於七十年代,主要是用小功率的氦~氖雷射照射穴位治療各種疾病,

如高血壓、哮喘,各種感染、創傷、遺尿症、面神經麻痹、近視眼以及婦科疾病等。

實驗研究表明,雷射照射穴位能促進微血管開放增多,血管直徑增大,血流加快,穴位雷射照射還能增加人體細胞的免疫功能。

穴位雷射照射療法的適應症較廣,對支氣管哮喘(照射天突、肺俞等穴)、高血壓(照射人迎)、闌尾炎

(照射闌尾穴)等有效率分別為89.9%75.3%94%

 

穴位磁療法

 

八十年代以來臨床上已廣為應用。如對各種淺表性疼痛、慢性腹瀉、遺尿等病症都有明顯的療效。

有人對14種常見病治療觀察,總有效率達85%

 

微波針療法

 

是毫針針刺穴位結合微波輻射的治療方法,對冠心病、心絞痛、半身不遂、三叉神經痛、坐骨神經痛、

風濕性關節炎、痛經、扭傷等20多種病症療效較好。

 

穴位超聲療法

 

本法治療挫傷、肌肉關節疾病、胃腸道疾病、神經痛、肩周炎、過敏性鼻炎等有效率在98%以上。

 

(二) 針刺麻醉的研究

 

針刺麻醉手術創始於五十年代末,最初的報導是用針刺鎮痛代替藥物麻醉成功摘除13例扁桃體手術。

 

1959年底,全國12種公開發行的醫學雜誌報導了30篇針刺麻醉手術的文章。

針麻手術涉及臨床各科90餘種病症,初創階段(19598月∼19662月)開展針麻手術的城市

主要有上海、北京、西安等14個城市,涉及到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頸部、胸外科、腹部外科、婦產科、骨科等。

 

在經歷了初創期之後,由1967年進入了發展時期,持續到1979年到1972年,針麻手術已達到60餘萬例。

針麻臨床取得了新進展,如將針刺麻醉手術用於休克、危重病人手術方面。

針刺麻醉下為三聯症病人行體外循環心內直視手術230例,充分發揮了針刺對生理功能紊亂的調整作用。

 

第二階段為鞏固階段,從1980年以來,在對過去的針麻手術病例的認真細緻的總結基礎上,

為了解決針刺麻醉手術的針刺鎮痛不全的缺點,1980年創用了針藥複合麻醉方法,即以針刺鎮痛為主,

再輔以小劑量藥物進行手術,從而提高了手術成功率。

 

19821-1987年,計有8種針麻手術通過部級科研成果鑒定,進入常規麻醉手術行列。

 

已通過鑒定的針麻手術有:前顱窩手術、頸椎前路手術、甲狀腺手術、撥牙術、剖腹產手術、

肺切除手術、腹式輸卵管結紮術、腹式全子宮切除術。

 

各種針麻手術中使用的穴位數已大為精減。如肺切除術,過去要選刺40幾個穴位,

現在發展到只選用一穴即三陽絡透郗門,效果比用多經穴還好P0.01

 

通過2120例督脈針麻進行腹部手術的研究,發現神道、至陽、脊中三穴可以分別克服上、中、下腹部

針麻手術的疼痛與牽拉反應,進一步提高了針麻效果。

 

二、經絡的研究

 

(一) 經絡現象的研究

 

1972年至1978年,全國有20多個省、市、自治區的30多個單位按著統一的標準和方法進行的循經感傳現象調查結果發現,

循經感傳是客觀存在的。在華北、東北、西北、華東、中南、西南六地區調查的64702人中,有13123人出現循經感傳現象,

出現率為19.5%20.6%,其中顯著型206人,佔0.3%0.4%

 

循經感傳的重要特徵之一是其速度緩慢。據對80名顯性感傳者的感傳速度的1100多次觀察結果發現,絕大部分受試者,

在針刺四肢遠端穴位時,感傳都可以上達頭面部。用電刺激穴位引起的感傳,在大多數情況下,

循經感傳速度都在20厘米/秒以內(75%),其中毫米級的佔25%,超過20厘米/秒者為極少數。

同一受試者的感傳速度基本穩定。循經感傳的潛伏期長短不一,長者可達幾秒,十幾秒或更長。潛伏期長者其感傳速度慢。

 

艾灸穴位也可出現循經感傳現象。據對249例病人用不同艾灸方法刺激1201穴次的觀察結果,

出現循經感傳現象的佔75.5%(其中敏感者0.98%,較敏感者74.27%)。灸法感傳氣至病所率為19%,並有趨病病灶現象。

 

應用電提針儀系列結合傳統的針刺手法和接力刺激可以激發循經感傳。

3045條經激發感傳觀察結果,其感傳陽性率為85%,氣至病所率為88.7%,循全經率為21.9%

而對照組的2052460條經的感傳陽性率為48.20%,循全經及氣到病所率為0.9%,兩組差異性顯著。

證明激發方法可以提高循經感傳的陽性率、氣到病所率和效應率。

 

入靜可以提高循經感傳率。14例經過氣功鍛煉的病人中感傳出現率為50%,而未練氣功的正常人對照組為20.3%

125例患哮喘病的兒童,採用入靜誘導結合壓穴的方法,誘發循經感傳,成功率達85%以上,顯著型者佔71%

 

有些單位報告,截癱患者的感傳出現率遠較正常人高,但另一些單位的報告則相反,

認為截癱患者的感傳出現率雖然比健康人高,但下肢的感傳出現率卻低於上肢。

64例脊髓完全橫斷損傷者,則無一例出現循經感傳,說明脊髓的完整性在循經感傳現象發生中是不可缺少的一環。

 

偏癱患者感傳出現率比正常人高。小兒麻痹症患者的感傳出現率也較正常兒童高,而且患肢高於健肢。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感傳出現率也比正常人高。四例癔病性患者均無感傳,而且暗示也不能出現感傳。

 

經脈穴位處的針感,主要形成於深部組織中。在觀察的足三里等14個穴位的44個針感點的形態結構,

可以發現在所觀察的穴位處普遍存在有神經干、支,血管(管壁的神經裝置)和游離神經末梢。

其中神經干、支、血管為100%;游離神經末梢在54%以上。在肌肉豐厚處的穴位中,

還可以見有肌梭,僅次於游離神經末梢。說明血管、神經干、支、游離神經末梢三者與穴位所在部位為主的感受器,

共同組成針感的形態學基礎。

 

據對281例感傳直達疼痛部位的觀察報告,針刺的鎮痛效果都很好,其中即效者174例,

顯著者79例,有效者26例,無效者2例。

 

另幾個單位對2700餘例疼痛病人的循經感傳觀察資料,也證明感傳與針刺的鎮痛效果有密切的關係。

病人感傳顯著的鎮痛效果都比較好。與感傳不顯著組比較,差異性非常顯著。

 

(二)經絡實質的研究

 

應用分層大體解剖方法,觀察十二經脈和任脈324個穴位在針刺周圍內的神經分布的情況結果,

發現有腦神經或脊神經支配的共323個穴位,佔99.6%,說明經絡穴位與周圍神經具有密切的關係。

穴位處的神經分布基本上都屬於相同脊髓節段,或在該臟器所屬的神經節段範圍內。

各對陰陽表裡經的神經分布都屬於脊髓的相同節段,而有關神經的側支也有重疊和吻合的現象。

 

有的學者曾用各種方法研究經絡實質,結果在經絡穴位上並未見到特異組織結構,也未見到經絡線上有獨立於神經、

血管以外的特異組織,而經絡穴位的配布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同神經節段支配關係一致,有其相應一致的規律性。

尤其在軀幹腹、背側兩種形式的吻合更為典型。十四經穴的主治證候(尤其在四肢部),

絕大部分同節段反射聯繫是一致的。四肢遠側的穴也符合這一規律。

經脈穴位是內臟病理狀態在體表的機能感應點。軀體內臟神經的節段性聯繫,則可能是其物質基礎。

 

用組化熒光方法研究人和動物的內臟器官(心、胃、肝、膀胱等)和軀體淺、深結締組織中的結構的資料,

都可看到小血管周圍分布有腎上腺素能和膽鹼能神經末梢。它們分布在小動脈、細小動脈和毛細血管前動脈這些阻力血管上,

而不分布到容量血管上。在小血管壁上的這些神經末梢,絕大部分屬於交感節後纖維。

 

脊髓、大腦是經絡實質的重要部分。根據臨床觀察資料,循經感傳出現率則因脊髓損傷程度而異。

64例完全橫貫損傷者無一例發現有循經感傳;38例不完全橫貫損傷者,循經感傳出現率為9.5%

事實說明,脊髓在循經感傳現象發生中是不可缺少的一環。7例經手術及X線拍片證明,脊髓完全橫斷者,

針刺下肢穴位均不出現循經感傳。一例脊髓後二分之一橫斷患者,未影響循經感傳。

 

經脈穴位處的組織結構的觀察研究資料,發現除與神經有密切關係以外,也與血管有較為密切的關係。

十二經脈上的309個穴位中,穴位旁有動脈和靜脈乾的262個,佔84.36%。另有學者認為,經絡的形態學依據是脈管。

經脈與淋巴管有關,而絡脈指的是血管,督脈、任脈和帶脈與淋巴收集叢有關。肺經、胃經、心經、脾經

和膀胱經幾乎與分布在該處的淺深淋巴管完全一致。缺盆、雲門、極泉、沖門、維道、氣沖、急脈、

承扶和秩邊等穴則分別與鎖骨上、下淋巴結,腋淋巴結、腹股溝淋巴結和臀淋巴結有關。

 

三、文獻學研究

 

() 奠基階段(19491966)

 

1955年底,在衛生部的領導下,建立中醫研究院,其下設立偏審室。除編審室外,在上海還有中醫文獻館,

也是肩負相似任務的另一個中醫文獻的整理和研究基地。這兩個機構是我國文革前兩個中醫文獻研究中心,

做了大量中醫文獻整理研究工作。

 

六十年代初,經過數年的努力,對全國中醫圖書進行了一次全面的調查摸底。參加這項工作的包括省、市、自治區、

省轄市的公共圖書館、醫藥研究機構、高等醫藥院校、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的圖書館等共五十九家圖書館,

由中醫研究院和北京圖書館帶頭,對我國現存的古今的中醫藥圖書進行了普查,並分類編目,

1961年編成並出版了《中醫圖書聯合目錄》。全書計收入中醫藥圖書7661種,分為醫經、藏象骨度病源、

診斷、本草、方書、傷寒金匱、溫病、臨症各科、針灸、養生護理按摩、綜合醫書、叢書全書、醫案醫話醫論、

醫史、法醫、獸醫、工具書等十多類書。這是對我國現藏中醫古籍寶藏的收藏情況,包括收藏單位,版本情況,

促進中醫圖書研究,具有積極的作用。

 

() 停滯及緩慢發展階段(19661976)

 

1966年開始的「文化大革命」對中醫文獻研究來說,如其他的科研工作一樣,陷於停頓狀態。

 

直到七十年代初期,這方面的工作以一些科研工作者對中醫名詞術語的整理研究為標誌。

由中國中醫研究院和廣州中醫學院(現廣州中醫大學)的科研工作者合編的中醫工具書《中醫名詞術語選釋》

1973年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此書選中醫常用名詞術語4285個,收藏了除中藥、中醫人物、經穴之外

其他各科常用名詞術語。這是中醫文獻工作恢復的先聲,也為後來中醫藥大型工具書出版工作的繁榮打下了基礎。

 

在這一階段的末期,值得著重提出的是對一些出土的古代醫書的整理研究。

1972年,在甘肅省武威柏樹公社旱灘坡的漢墓中,出土了一批漢代醫學簡牘計92片。

經研究,其時代約為秦漢或更早一些。這一批簡牘計載治病方劑約百首,故又名《治百病方》,

對該簡牘的排列次序進行了研究,得到了較好的復原。對簡牘中的醫學理論,臨症各科辨證,方劑配伍、

藥物性能及用途以及有關治療方法的章句注釋,出處考證等,均做了較深入的研究,

 

並於1975年整理成書,由文物出版社出版《武威漢代醫簡》。

1973年,又在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幕出土了一大批帛書或竹簡古醫書,經研究,該墓葬系公元前168年營造,

而這一大批古醫書之著作年代則為秦漢之際。其中的醫書經鑒定研究並予以命名,計有《五十二病方》、

《足臂十一脈灸經》、《陰陽十一脈灸經》、《脈法》、《陰陽脈死候》、《卻穀食氣》、《導引圖》、《養生方》、

《雜療方》、《胎產書》、《十問》、《合陰陽》、《雜禁方》及《天下至道談》等十餘種。

其中的《五十二病方》在這一階段得到充分的研究和闡發,該書在七十年代末也由文物出版社出版。

 

1976年中,由衛生部組織的「西藏醫學文獻調查小組」進藏,對由於文革衝擊而被束之高閣的大量藏醫古文獻進行調查,

其重點調查研究了《四部醫典》及八十幅彩色醫學湯卡系列。這一工作為其後藏醫文獻以至於藏醫學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蓬勃發展階段(1977∼至今)

 

建立文獻研究機構

 

1980年,醫史文獻研究室升格建所,成為我國第一個文獻研究所,其下設立基礎文獻研究室及臨床文獻研究室,

以不同角度對我國的中醫文獻開展研究工作。

 

除上海市中醫文獻館恢復於1982年設制外,全國各地中醫藥院校、中醫藥研究機構均先後建置文獻研究部門。

到九十年代初,已在全國建立約四十個中醫文獻專業單位,包括所、室、館,其中有北京,上海的老機構,

也有以後陸續設置的的機構。其中,基礎較好、力量較強的除中國中醫研究院及上海中醫文獻館基礎雄厚外,

還有北京中醫學院中醫文獻教研室,上海中醫學院中醫文獻研究所。

 

1994年在中國中醫藥會之下建立了中醫文獻會,這一學術團體的建立,

標誌著我國中醫文獻研究進入了一個更有組織、更加繁榮的發展時期。

 

為了有計劃地培養我國中醫文獻的研究人才,經衛生部批准,

1983年開始,委任中國中醫研究院醫史文獻研究所為培訓我國醫史、文獻專業人員的基地,向全國招生。

其中文獻專業已先後主辦兩期,每期一年,由這裡培訓的文獻研究人員,返回原單位後,均已成為中醫文獻研究的骨幹,

為在我國進一步開展文獻專業研究,發展中醫文獻事業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另一條培養文獻專業的高級人才是研究生。

1979年開始,各科研單位,中醫院校招收並培養文獻專業的研究生,北京中醫學院(現為北京中醫藥大學)等單位主辦中醫文獻專業班。

 

文獻工具書及檢索類作品:

 

1949年後的四十多年,尤其是十年動亂以後,中醫藥工具書有極大的發展,

如在「文革」末期完成的《中醫名詞術語選釋》一書的基礎上,由原班編著者作了進一步的工作,

組織全國十一個中醫院校共同編成《簡明中醫辭典》,此書於1979年編成,出版後,影響較大,在短短七年間,

重複多次,印數達31萬冊,對於普及中醫知識,促進中醫學術的普及和提高,有較好的作用,評價較高。

1995年出版了合訂本《中醫大辭典》,成為我國有史以來最大的一部中醫辭典。

 

另一部影響較大的辭典是《中藥大辭典》,該書於1977年出版,全書收藥5767味,其中植物藥4773味、動物藥740味、

礦物藥82味、傳統加工的單味藥172味。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影響最大、資料最齊全的一部中藥物學工具書,

在台灣、香港均有翻印本,現也有日文譯本。

 

還有相當多其他類型的工具書出版,其中有地方性中醫人物詞典,

有一般中醫藥工具書及半工具書性質的參考書,還有民族醫學類工具書等。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第一部醫學百科全書的出版。此套全書蘊釀於六十年代初,文革期間中斷。

十年內亂結束不久,於1978年,即開始組織。全套書以學科分類,計劃共九十三卷於八十年代,開始陸續出版。

 

中醫藥的檢索工具,是新中國文獻學研究工作的一項新工作。五、六十年代開始有些零星的索引類的著作出版。

七十年代末開始,各類索引性的工具書,開始陸續出版。如索引性期刊有定期的,也有不定期的。

 

五十年代初期,曾計劃對全國中醫類圖書進行普查,組織全國各有關圖書館共同編製了一部聯合目錄,在此基礎上,

又經近十年的辛勤工作,在1991年正式出版了《全國中醫圖書聯合目錄》(中醫古籍出版社),

此書收編了全國115家圖書館收之的1949年以前出版的中醫書籍計12124種,對各種書收藏情況。

版本、刊刻年代等均有詳細記載;其後陸續出版的各別圖書館館藏圖書,如中國中醫研究院的《館藏中醫線裝書目》,

上海市醫學院的《中醫圖書目》等,均有一定的文獻學價值。

 

為便於編製中醫藥檢索性工具書及分類標引方法引進中醫藥學,另制科學的主題詞已經成為當務之急,

為此而編製成我國第一部中醫藥學的《主題詞表》也業已出版。

 

現代中藥學的發展

 

現代中藥事業發展的歷程

 

一、五十年代初期的分散經營(19491954

 

1949年到1954年,中藥主要是私人經營,據商業部門1954年統計,全國私營中藥商有10.4萬餘戶,

為西藥商6600萬戶的15倍多,中藥從業人員有27萬多人,私營業起主要作用。

 

1954年毛澤東主席對中醫工作明確指出「中藥應當很好的保護與發展,我國的中藥有幾千年的歷史,是祖國極寶貴的遺產,

如果任其衰落下去,那是我們的罪過。所以,對各省主產藥材應加以調查保護。鼓勵生產,便利運輸,改進推銷。

對中藥研究光做化學分析是不夠的,應進而做藥理實驗和臨床實驗,特別上對中藥的配合作用更應注意」。

 

毛澤東這一重要指示,對中藥事業的發展有極為重要的意義。由於中藥涉及多部門,為了便於協調進行工作,分工負責,

由中央衛生部、商業部、農業部、林業部、中國科學院、全國合作總社等單位組成了中藥管理委員會。

由衛生部負主要責任,統一管理中藥的生產和研究工作。

 

二、中藥農工商一體、產供銷結合的體制形成與發展(19551985

 

195531日,商業部成立了中國藥材公司。

中國土產公司、中國醫藥公司和全國供銷合作社總社的中藥業務同時移交中國藥材公司。

 

19557月,鑒於中藥材生產和供應對象主要是分散在廣大農村,為了加強中藥經營,有利於生產及市場的統籌安排,

74日起中國藥材公司由商業部移交全國供銷合作總社領導,更名為全國供銷合作總社中藥材管理總局。

 

1956年,為便於對私營中藥商的社會主義改造,

4月份起中藥業務由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移交商業部領導,恢復了中國藥材公司。

 

1957年,國務院副總理陳雲指出:「中藥材是技術性較多的商品」。

「我們是全國產、供、銷安排的,著眼第一點是生產,只有這樣才能有物質基礎」。

「農業部門主要抓糧食,藥材生產,由經營部門兼管」。之後,藥材生產也由中藥行業統管,

各級藥材公司不僅負責中藥材的購銷經營管理,並負責中藥材的生產管理和科學研究,

形成農、工商一體,產、供、銷結合的專業公司。

 

1958年,國務院在關於各地充分利用野生植物原料的通知中,提出了有多種用途的交叉商品「首先保證藥用」的原則。

在「大躍進」期間,中藥材生產收購一度出現不顧藥用需要,盲目發展的趨向,造成部分品種大量積壓。

 

1959年,衛生部全國藥政會議研究解決某些緊缺藥材的措施,提出「首先保證飲片配方的供應」、

「先飲片、後成藥」以及「先人用、後獸用」等供應原則。這些原則至今仍是中藥供應工作的準繩。

 

1960年到1963年,根據衛生部發出《關於普查野生藥源的通知》,在全國開展了第一次野生藥材資源普查工作。

 

1964年,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批轉衛生部、商業部《中西藥品、醫療器械經營管理體制的報告》,

恢復了中國藥材公司,建制在商業部,以商業部為主,與衛生部共同領導。

 

1969年,中國藥材公司與中國醫藥公司合併為商業部醫藥組,後擴建為商業部醫藥局。

 

1971年周恩來總理指示衛生部、商業部、燃化部在北京聯合舉辦了全國中草藥新醫療法展覽會,

展出2.3萬多件展品,其中有新鮮植物藥430種。

 

1977年,商業部與衛生部國家計量局協作,經過調查研究作出決定,從1978年起,對中藥的計量單位由舊制改為分制,

中醫處方計量改錢為克,並統一了全國中藥計量單位,改變了幾千年來中藥計量習慣。

 

三、貫徹調整、改革、整頓、提高方針階段(19781990

 

1979年起,中藥又由商業部移交國家醫藥管理總局管理,恢復了中國藥材公司的建制。

 

198210月,民主建國會中央委員會主席胡厥文,全國工商聯主任委員胡子昂,農工民主主席季方共同向中共中央提交了

《關於扶持振興中藥事業的建議書》,要求進一步解決中藥供應緊缺,飲片質量下降和中藥後繼乏人的問題。

根據中共中央對《建議書》的批示,1983年,國家醫藥管理局組織力量,進行了調查研究,並召開全國建立中藥工作會議。

為了加快飲片生產機械化的進程,國家投資扶持全國44個重點飲片廠開展了技術改造。

 

國家醫藥管理局1984年、1985年連續召開了兩次全國飲片工作會議,開展了飲片質量的評比、檢查,

加強了飲片的質量管理,飲片的質量逐步有了改善。

 

1987年國家中醫管理局成立後,改變了過去中醫中藥多年互相分離的管理和中藥的從屬地位,

發跡改變中藥工作與社會不相適應的狀況,推動中醫藥事業同步發展和振興。

 

198947日,國務院召開會議研究中藥工作形勢,對中藥的管理體制、治理整頓中藥市場,

以及給中藥以一定的優惠政策問題,要求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在同有關地方協商後,選擇幾個省、

市進行中醫藥統一管理的試點工作,要求各地人民政府加強對中藥工作的領導,

支持中藥事業的發展糾正有的地方對中藥機構採取更名撤併等削弱中藥事業的作法。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