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學通史     上一頁     下一頁

()中成藥質量的研究

 

完善中成藥質量標準,提高中成藥療效

 

1985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收載的207種中成藥中,近80%的品種已有顯微和化學的定性鑒別,

已有10種有化學定量含測,提高了中成藥的質量。中藥製劑質量檢測的研究,正在逐步改變「丸散膏丹,神仙難辨」的狀態。

近年來運用顯微鑒別、分光光度、薄層層析掃描、氣相色譜、高效液相、高速離心沉澱等儀器分析方法,

對不少中成藥進行定性以至定量的質量控制,《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990年版已頒布執行。

 

其一部主要收載中藥材、提取物、單味製劑和復方製劑。共收載品種784種,其中藥材509種、成方製劑275種。

品種上和1985版相比,刪去藥材和製劑5種,新增6種;其中成藥刪去1種,新增41種。

這版藥典修改和補充內容較多,新的檢驗方法和手段規定比較具體,收載含量測定的藥材及單味製劑種、成藥種。

 

中成藥製劑的質量檢測研究

 

中藥製劑大多數為復方,其中成分複雜,有效成分不明確,且含量甚微,相互干擾,故檢測困難。

近來採用現代的分析技術和儀器,中成藥製劑中某一有效成分的含量測定研究已取得顯著進展,

目前已應用的方法有化學分析方法和儀器分析方法等,仍可收到靈敏、準確、快速的效果。

如採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燈盞花中有效成燈盞素、銀黃注射液中的黃芩甙;

用薄層層析-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了南五味子中的主要成分總木脂素和酯甲;

用紙層析-紫外分光度法測定銀黃注射液中的綠原酸。

 

中成藥體外釋放度研究

 

中成藥釋放度測定是研究固體製劑以及半固體製劑處方組成、輔料品種和性質、生產工藝等對製劑質量統一性的方法。

中藥固體製劑的釋放度試驗可以評價中成藥質量,如相同的藥物不同劑型,

不同廠家或不同批號的相同中成藥品種質量的優劣,考察和篩選製劑處方、工藝、輔料等,從而提高中藥製劑的內在質量。

 

片劑、膠囊劑、顆粒劑或混懸口服液在到達生物膜被吸收前,必須經過崩解、溶出後才能被吸收。

由於固體藥物製劑除表面外不能與胃腸液接觸,所以固體製劑的藥物溶出,由其表面的濕潤過程所決定。

 

體內吸收及分布規律的研究

 

近年來,隨著微量分析方法的發展、同位素的應用及中藥有效成分的不斷闡明,在中藥製劑的研究中,

開始運用現代科學理論和技術研究藥物及其劑型在體內的吸收、分布、代謝與排泄過程,闡明藥物的劑型因素,

用藥對象與藥效三者的關係,為正確評價中藥製劑質量,合理用藥提供理論依據。

 

七、中藥藥理學研究

 

()中藥藥理研究方法學的發展

 

七十年代後期至八十年代以來,單味藥的研究進入了一個旺盛時期,研究中藥達500種以上。

按傳統中藥分類或現代分類進行了藥理學篩選及研究,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並發現了大批有效的中草藥,

如毛冬青、牡荊、滿山紅、山楂葉、穿心蓮、四季青等,大大豐富了祖國醫藥學寶庫,

對單味藥的研究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把復方研究及活性成分的研究緊密地聯繫起來。

中藥化學成分是治療疾病的物質基礎,近年來從250餘種中草藥中分離出很多有效成分。

 

中藥(特別是復方)的藥代動力學研究相當困難,有效成分明確的中藥製劑,

可以一種或幾種主要有效成分或代表性成分進行研究,1949年以來先後對86種中草藥成分進行了藥代動力學研究,

而有效成分不明或缺乏定量分析方法的中藥製劑,則採用了(1)藥理指標法,(2)藥物體內積累法,(3)微生物指標法進行。

 

據初步統計約有114種單味藥,77個復方和42種中草藥注射劑報導有各種毒副反應或過敏反應。引起的因素有:

藥量過大、蓄積中毒、個體差異、過敏素質、配伍反應、製劑粗糙、炮製失宜等。

目前,對各種中草藥製劑必須按「新藥審批辦法」進行毒理學研究,正日益引起各有關方面的重視。

 

()藥性理論研究進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集中反映中藥理論研究的成就:1953年版僅收載少數中藥,但基本是西藥的形式和內容,

沒有中藥的特色;1963年版分為一、二兩部,一部以中藥為主體,

第一次收載中藥的炮製工藝、品種,中藥的性味、功能、主治、十八反、十九畏、妊娠藥忌和部分服藥禁忌;

1977年版一部開始收載民族藥,改變十八反、十九畏的稱法,規定中藥的毒劇藥;

1985年版第一次記載中藥的歸經。《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已經有了鮮明的中藥特色。

 

歸經、引經和升降浮沉的研究

 

關於歸經的研究。六十年代初,開始進行實驗探索。歸經理論的研究,於八十年代才逐步開展。

1984年全國第一次中藥歸經理論專題學術會議上提出了32篇論文,超過這以前歸經論文總和的三倍。

內容涉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來中藥歸經理論研究的基本情況,歸經、引經的理論基礎和實踐依據,以及應用經驗等。

 

有的提出以經絡理論為基礎的穴位半導全器件特性是歸經現象的主要實質;

有的通過對口服生大黃家兔體表及器官多種物理信息的計算機分析或冷光測定計算機處理,

繪製各種「地形圖」探索歸經的實質,證明藥物作用具有明顯的區域性。

 

但也有部分學者認為,中藥有效成分在體內的分布是歸經的基礎。

有的曾以某些中藥成分在臟器中選擇性富集,作為歸經的指證;有的則主張有效成分的選擇性分布是歸經的依據,

而不完全取決於分布量的多少;有的認為藥物所含微量元素及其配位化合物對組織器官的親合、富集是歸經的主要實質。

 

十八反、十九畏的藥理研究

 

十八反、十九畏是特殊的藥性理論,近年來從文獻、臨床到實驗研究進行了大量的工作,

這些中藥配伍禁忌的藥理正在從正常機體上的研究,轉向深入到病態條件下的觀察,

許多的中獸醫學臨床和基礎工作者參加十八反、十九畏的研究。取得了初步的進展。十八反的實驗研究報告,

累計已經超過50篇,也是藥性理論實驗研究中最多的。在十八反歌訣中,所有的相反的組成藥物對都有兩篇以上研究報告,

甚至還有蔥與蜂蜜、藜蘆與党參,已超出傳統十八反歌訣的範圍。

十九畏的研究比十八反要少一些。

最為突出的是十八反的研究報告中,研究結論互不一致,沒有一個組對是絕對的配伍禁忌,許多學者注意到,

十八反實驗研究的結果與製劑方法、種類、配伍比例、給藥途徑、動物種類、機體狀況等有關,

在沒有深入研究之前,十八反還不能輕易否定。

 

妊娠禁忌藥的藥理研究

 

已有不少實驗報告:半夏、冰片、穿心蓮、丹皮酚、甘遂、貫眾、薑黃、雷公藤、駱駝蓬、莪術、麝香、水蛭、雪蓮、

尋骨風等多種中草藥或其提取物可以中止實驗動物妊娠,其中許多是傳統的妊娠禁忌藥。

然而除少數例外,許多都在臨床用於妊娠而不致流產、墮胎的報告。爭議最多的是半夏,由於大量的臨床應用不礙胎的報告,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963年版列為妊娠慎用,1977年版、1985年版已經取消限制,但有關半夏蛋白終止小鼠早期妊娠、

半夏影響小鼠胚胎髮育和誘致胎鼠畸形的研究報告,尚待進一步研究,才能最後作出結論。

 

早期,對於妊娠禁忌藥的研究主要是以是否流產、墮胎為指標,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實驗研究注意到終止妊娠以外的生物效應,染色體畸變,姊妹染色體互換、

微核試驗以及致突變試驗等方法、技術都用來研究妊娠禁忌藥的意義,預期會在較短時間內對妊娠禁忌藥有較完整、全面的了解。

 

古代對於妊娠禁忌藥沒有明確區別,五十年代,有人就提出禁用、忌用、慎用的3個等級,大致禁用藥包括劇毒藥、

峻瀉藥和子宮收縮藥:忌用藥包括一般祛瘀通經藥和激惹藥;慎用藥包括一些香竄藥、消導藥和利尿藥,

這樣區別的等級和概念已經被普遍接受,也收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963年版以後各版。

 

()配伍藥理研究

 

七十年代,採用現代藥理學的指標研究中藥配伍原則,提示了七情的本質。

 

協同與拮抗作用:以離體家兔子宮的收縮頻率、收縮幅度和張力改變為指標,觀察了各藥配伍水煎劑的作用,

水蛭配虻蟲、乳香配沒藥、三棱配莪術、蒲黃配五靈脂、升麻配柴胡、杜仲配續斷都呈一定程度的協同作用,

但並不全是,而附子配甘草、白芍配甘草則顯桔抗作用。

 

附子與甘草、乾薑配伍變化:熟附片經口給藥LD5017.42g/kg、與甘草、乾薑配伍後,乙醯基含量減少,

LD5071.78g/kg,毒性明顯降低。有人觀察四逆湯對低血壓麻醉家兔影響,與單味藥相比較,

4個主要血液流動力學指標中,只有降低心率作用呈協同作用,而增高頸動脈壓增大脈壓差方面則是相加作用;

對心臟收縮幅度,甘草、乾薑都使之略減,附子則使之增加,3藥配伍後,較附子作用又有增加,

對於附子的作用來講是增效作用,對於甘草、二姜的作用來講,則是拮抗作用。

 

()功能和治法的藥理學研究

 

五十年代以來,逐漸發展為解表、清熱、瀉下、祛風濕、溫里、活血祛瘀、補虛藥等《中藥學》的分類內容。

《中藥方劑學》也按功能和治法分為解表、清熱、祛寒、瀉下、表裡雙解、祛濕、利水滲濕、治風、消導、理氣、

理血、補益、固澀、安神、開竅、驅蟲、催吐等門。功能和治法,事物的兩個方面。

藥的功能是藥性的特點,是藥性應用的具體化;治法是中醫基礎理論思維的具體化。

功能和治法都以具體藥物為銜接點。根據中藥傳統分類的功能和治法的藥理研究,

 

自六十年代初對腎的研究開始,開展了補腎研究。隨而對脾、氣、血、陰、陽等補法都進行了大量探索,

特別是內分泌系統、呼吸系統、血液系統以及骨傷科疾病等的防治,取得可觀的成就,影響所及幾乎囊括了臨床各科。

圍繞著大量補劑的藥物和方劑進行了不同程度的藥理學研究,並對扶正固本、滋陰、益氣等功能和治法

也開展了多方面的藥理學探索。七十年代以來,有了較大的進展,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七十年代以來,活血化瘀、清熱解毒以及攻里通下等治法,以藥理學為主體的研究相繼展開。

 

清熱解毒藥的藥理研究

 

清熱解毒藥是中醫治療溫熱病的主要藥物。常用於癰腫、瘡毒、毒痢等證。清熱解毒藥是一類具有寒涼性質的藥物,

以清熱、瀉火、涼血、解毒治療溫熱病表現的熱證、火證、毒證。大量的藥理研究證明,這類藥物具有抗病原微生物、

增強機體防禦功能及消炎解毒作用。如貫仲、七里香、螃蜞菊等,對流感病毒或乙腦病毒有顯著抑制作用。

許多清熱解毒藥體外實驗無抑菌作用,但臨床效果都非常好。

 

清熱解毒藥的床用途與現代醫學中的化療藥物相似。與抗菌素相比,清熱解毒藥抗菌效能一般不如抗菌素,但毒性小。

 

活血化瘀藥的藥理學研究

 

六十年代,對活血化瘀藥物的藥理作用進行了初步研究。

進入七十年代,則採用了先進技術和方法,通過臨床觀察,結合藥理及病理研究,證明這類藥物具有不同程度擴張冠狀動脈、

增加冠脈流量及心肌營養、改善微循環等作用。經實驗證明,有的活血化瘀藥物具有免疫抑制作用,有的則具有免疫增強作用。

八十年代以來,進一步開展了對活血化瘀藥物的藥理作用的研究,已證明這類藥物能影響物質代謝,

具有抗感染、鎮痛、鎮靜等作用,從而也闡明了這類藥在臨床實踐中能治療冠心病、心絞痛、急性心肌梗塞、急性腦血栓、

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子宮外孕、硬皮病、燒傷瘢痕等多種病的原理。

 

活血化瘀專業委員會1986年在全國性學術會議上制定了傳統活血化瘀的範圍,認為:

凡以疏通血脈、祛瘀通滯而令血流暢達為主要功能的藥物稱活血化瘀藥;

凡傳統認為能和血、活血、散血、行血、破血、逐瘀血、主惡血的藥物,均屬此類藥範圍,共36種。

並按其藥物作用程度分為和血、活血、破血三類,以免濫稱和濫用。

 

扶正固本與補益藥物的藥理學研究

 

這一方面的研究已引起了世界的關注。

近年來中醫與中西醫結合對在治療神經、內分泌、心血管、血液、消化、代謝、免疫等方面的疾病以及防治早衰、

延年益壽和提高機體適應性等方面的臨床和實驗研究都比較活躍,且取得一定成績和進展。

補益藥都有較好的療效。近年來對人蔘、党參、黃芪、當歸、生脈散、玉屏風散等約50餘種方藥進行了研究。

 

延緩衰老藥物的藥理

 

近年研究較多的為補益類中藥,其延緩衰老作用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調節神經系統功能:如人蔘、五味子、刺五加等。

 

(2)調節內分泌系統功能:如甘草、當歸、白朮、人蔘、何首烏、三七、巴戟肉、鹿茸、補骨脂、蛇床子等。

 

(3)調節代謝作用:大多數補益藥如人蔘、黃芪、茯苓、大棗、靈芝、生地、枸杞子等

可促進多種臟器和組織的核酸和蛋白質合成,提高CAMP水平,調節CAMP/CGMP平衡,降低血脂,提高糖代謝機能等。

 

(4)調節免疫功能:如提高網狀內皮系統的吞噬功能,促進抗體生成等。

 

通里攻下藥

 

通里攻下方藥是一類不同於西藥瀉下藥而具有廣泛的藥理活性和獨特療效原理的一類中醫方藥。

常用於治療急腹症、乙腦、病毒性肝炎,急性菌痢、感染中毒性休克等急症。

目前對大黃的研究較為深入,證實它具有瀉下、抗感染、利膽、止血、抗腫瘤、保肝、降低膽固醇、影響消化酶、

免疫抑制等方面藥理作用。近年來利用大承氣東加減治療急腹症有較大進展。

並發現大承氣湯具有促進腸蠕動、抗炎、擴張血管改善腸壁血液循環,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促進膽囊收縮,利膽抗菌等作用。

 

中西醫結合醫學的基礎理論 

 

 

一、陰陽五行學說研究

 

(一)陰陽學說的研究

 

方法論意義的陰陽學說研究:自西醫學傳入我國,陰陽學說作為方法論在近現代對中醫學是否還具有意義,在學術界就有爭議。

五十年代,在中醫科學化的背景下,這一問題更發展成為一場較大規模的爭論。

「文革」中,有關教材對陰陽學說大多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樸素唯物主義和自發的辯證法給予定位。

「文革」後,隨著新的文化「啟蒙」運動,國外自然科學界的最新觀念被迅速介紹,

在中醫界這一事件被作為重新認識中醫的契機。

以多學科(如高能物理、模糊數學、系統論、資訊理論、控制論、耗散結構理論、混沌理論等)研究中醫為名義,

對陰陽學說的意義有趨於積極方向的評價。至九十年代,工作仍在繼續。

 

作為生理、病理、診療模式的陰陽學說研究:陰陽的對立統一模式,

在中醫臟象、生理、病理、診斷、治療、預後等方面均有明確的運用。「人生有形,先別陰陽。」

「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陰陽的對立消長,依存互根,相互轉化規律在以前易被認為只是一種思辯理論。

陰陽模式的現代研究開展較多的是從cAMP/cGAP來研究其物質基礎。

 

1973年,國外學者Goldbeig首先提出人體信息傳遞的第二信使系統cAMP/cGAP兩種環核苷酸之間存在著類似陰陽的關係,

一般以cAMP為陽,cGAP為陰。上海內分泌研究所鄺安坤1978年在《中華內科雜誌》上發表「陽虛病人內分泌,

免疫和環核苷酸變化的初步觀察」,經20多種疾病的研究,證實了這一學說,從而引起對陰陽學說關係模式的重新肯定。

 

1979年上海第二醫學院夏宗勤在《中醫雜誌》發表「中醫『虛證』理論的初步探討

(陰虛和陽虛病人血漿環核苷酸含量變化的比較)」一文,指出陰虛時,cAMP含量明顯增高,

cAMP/cGAP比值無明顯降低;而陽虛病人,cGAP含量明顯增高,cAMP/cGAP比值明顯降低。

 

1980年陳奇在江西中醫藥雜誌上發表「cAMPcGAP與中醫陰陽學說」的文章。隨後在各類證候如陰陽虛證,

氣血虛證,寒熱證等開展了與cAMP/cGAP變化的相關研究。在對臨床辨證為陰虛、陽虛的病人所作大量工作表明,

陰虛時主要為cAMP升高;陽虛時主要為cAMP/cGAP的比值降低。

 

作為有特定生理、病理、診療含義的陰陽學說的研究:即一般稱為陰氣、陽氣的研究。

這方面又有整體的陰氣陽氣和具體臟腑的陰氣陽氣的區別,後者可參見證候研究部分。

二者的本質是一致的,從具體的研究內容看,整體的陰氣陽氣和具體臟腑的陰氣陽氣之分往往只是見仁見智之別。

此外,寒熱的研究與陰陽學說研究也有密切關係,可參照。

 

(二)五行學說研究

 

五行學說的研究主要是著眼於其方法論意義,而作為生理、病理、診療模式和有特定生理、病理、診療含義的

五行學說的研究較少。其發展歷程與陰陽學說同步。五、六十年代對五行學說的研究主要也在於闡述其哲學意義,

但已有從控制論角度論述五行學說的論文,如當時的《中醫--世界科學史上的奇蹟》一文在八十年代有較大影響。

在「文革」後的多學科中醫研究中,有關控制論原理與五行學說原理的研究是這一熱潮的肇基,也是其重點。

 

1978年劉冠軍在浙江中醫學院學報上發表「從控制論看中醫五行學說」,

這一研究的結果之一是出現了對計算機中醫診療系統的大量研究。並形成了如宋瑞玉的《控制中醫學》等系統性著作。

吉林省中醫中藥研究院王慶文90年代運用計算機控制論原理探討五行學說的科學內涵及在辨證論治中的應用。

 

二、臟象經絡研究

 

臟象,即「藏於內,象於外」之意,臟象學說也即中醫的生理學說。

中醫學的特點是治療學較病理學完善,病理學又較生理學完善,因此,生理學說雖有其自身內容,

而大量的是從病理學說(證候學說)甚至治療學說逆推的部分,可參見證候學說、治則研究章節。

但要注意此二者的研究內容往往名同實異。廣義而言,中醫生理學研究還包括解剖學,心理學,體質學等的研究。

經絡是中醫生理學的另一重要方面。從學科結構而言,生理學是中醫學的前沿。

 

(一)臟象學說研究

 

臟象學說研究總論:

 

李聰普1955年在《新中醫藥雜誌》上有系列的「中醫生理學研究」。

七十年代季鍾朴形成現代中醫生理學的學科框架,認為中醫生理學的指導思想有四個方面:

即陰平陽秘——對立統一觀;五行生剋乘侮——聯繫整體觀;天人相應——機體與環境統一觀;

司外揣內——宏觀生理學的方法論。系統地論述了中醫生理學的基本原理,基本框架和研究方法。

 

現代醫學的應激學說在中醫生理和病理研究中一直發揮重要作用。

八十年代,美國生理學家坎農1928年提出的穩態學說被引用於說明中醫的陰陽穩態學說,而有陰陽穩態、自穩態、

自組織穩態等多種學說提出。1991年季鍾朴主編出版《現代中醫生理學基礎》一書,

分總論,中醫「氣血」理論的生理學基礎,中醫「心脈」理論的生理學基礎,中醫「脾胃」、

「肝膽」理論的生理學基礎,中醫「腎」的生理學基礎,中醫整體論的生理學基礎六篇論述。

山東中醫學院張穎清提出生物全息胚學說。

 

臟象學說的解剖意義研究

 

我國古代的人體生理解剖學至奴隸制社會的末期和封建社會的初期就處於滯緩狀態。

聶青保提出中國在公元前就在解剖上與西方不同,且一直未形成嚴格科學意義上的人體解剖學。

侯寶璋《中國解剖史》認為:「以整個解剖言之,實極幼稚。」因而中醫臟象學說中有關解剖部分出於揣摩者居多,

甚至有中醫臟器是「功能性臟器」之說。

較早對中醫解剖學及生理學進行現代意義的探討的是劉廣州,在1955年《中醫雜誌》上有「祖國醫學對解剖及生理學的認識」

系列文章。黃勝白1955年也在《中醫雜誌》發表「二千年前中國的人體解剖學」。

後,對古籍中中醫臟器僅有的解剖學記載與現代人體解剖學的臟器多有比較,有用於探討古代解剖的科學性,

更用於探討二者的真實聯繫與區別。如對脾與胰腺關係的研究。

 

1977年廣州中醫學院王建華從脾虛證候實質研究結果認為脾臟與消化、神經、內分泌及免疫系統等有關。

北京中醫研究所危北海1980年分析80例中醫肝病,其中急慢性肝炎12例,說明中西醫學對肝臟解剖位置、

生理功能有一些共同認識等。黃鐸香1982年前後在《泰山醫學院學報》發表系列文章,論述中醫五臟的解剖生理學基礎。

中醫臟腑的解剖定位討論從時間來看以六十年代為主,尤以三焦的爭論更突出,如「三焦有形和無形問題」,「關於三焦之我見」等。

 

三、氣血研究

 

(一)氣血虛證的研究

 

1964年上海醫學院附屬廣慈醫院舌象研小組建立慢性失血氣虛證模型。

劉亞光1979年在浙江中醫學院學報發表「從分子生物學角度探討「氣」的本質」,產生了較大影響。

湖南中醫學院王明輝對「氣」的本質也有較多理論研究。

 

北京中醫研究所1980年對發現慢支氣虛患者紅細胞電泳率明顯降低。在氣虛證與第二信使系統(cAMP/cGMP)相互關係的研究中,

多數作者報導血漿及局部組織的cAMP含量下降。宋崇順1981年對部分心肺疾病的氣虛證病人,

以及模擬氣虛動物模型進行血液流變學測定,發現其血粘度增高。

鮑延熙等1981年對冠心病研究發現氣虛患者以血液動力學改變為主,與血瘀病人之全血比粘度改變為主不同。

 

丘洪發等1981年從肝粒線體氧化磷酸化的角度研究其本質。廖家珍等1982年從血漿及心肌細胞cAMP含量角度研究。

1982年上海第一人民醫院氣血研究室報導氣虛患者存在心血管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以及對副交感和交感神經功能有不同程度影響。

北京中醫學院陳文為1983年等提出從生物能學和血液學角度研究氣的本質的思路。

 

李冰星1983年對氣虛病人脈圖參數作觀察。羅陸一等1986年報導了與血清銅、鋅、銅鋅比值、錳、鉻含量的研究。

 

韓明向等1987年報導氣虛患者全血比粘度、體外形成血栓的長度和重量均明顯增加,說明了氣虛可致瘀。

呂志平等1987年觀察了氣虛患者的甲皺微循環變化。在氣虛證與微量元素研究方面。

山東省中醫藥研究所鄭俐利1989年報導氣虛患者血漿cAMPcGMP均下降。

1990年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第九人民醫院中醫科胡國慶等對氣虛證與甲皺微循環關係進行研究。

1991年周光耀等探討了氣虛證的能量代謝研究。

 

(二)活血化瘀治則和血瘀證實質研究

 

活血化瘀是中醫治療血瘀證的重要治則。活血化瘀的研究開始於五十年代末,

對活血化瘀方「冠心Ⅱ號」復方及芳香溫通復方寬胸氣霧劑進行了抗心肌缺血及其機理研究。

 

「文革」中,隨著中西醫結合治療冠心病、宮外孕研究的開展,活血化瘀治則的機理研究漸受重視,

並進一步發展為對血瘀證實質的研究。這一研究已成為我國治法和證候研究中最為活躍的領域。

研究方法上,在明確血瘀證診斷標準的基礎上,臨床與動物實驗同步研究,在血瘀證動物模型研究已取得長足進展。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成立了活血化瘀研究專業委員會,出版了《血瘀證及活血化瘀研究》等專著。

 

活血化瘀治則研究:在活血化瘀法對心血管系統及免疫功能的影響,對血液流變性、血液系統的作用,對腫瘤的影響,

活血化瘀的抑菌抗炎作用,對疼痛的作用,降脂作用,對急性肝損傷的保護作用的研究上,作了大量的工作,

取得不少成果。如1982年中醫研究院鑒定的成果「中西醫結合益氣活血注射液治療急性心肌梗塞臨床及實驗研究」。

 

活血化瘀治則研究始於1960年,用固定方劑通脈靈治療硬皮病系列工作。

19601964年以通脈靈為主進行辨證加減治療全身性硬皮病104例、局限性硬皮病84例,絕大多數病人有一定療效,

治療後皮膚變軟,少數病人皮膚形態學顯示不同程度的好轉,血液循環特別是微循環有明顯改善。

 

按異病同治的原則,治療燒傷瘢痕(23例)、象皮病(10多例)等,均收到一定的效果。

1971年,有單位成立了全院性活血化瘀研究協作組,從臨床、藥物、理論三方面作了較系統的研究。

山西中醫研究所內科腎炎組1975年報導運用活血化瘀藥物為主的「益腎湯」具有抗變態反應性炎症的作用。

 

七十年代根據中醫辨證論治原則,採用活血化瘀治則,選用冠心Ⅱ號、川芎等藥物,對冠心病尤其是心肌梗塞,腦卒中,

高血壓急症及血栓形成,具有較好療效。在臨床實踐的基礎上,對冠心Ⅱ號、川芎、丹參、赤芍、紅花、益母草、蒲黃、

莪術、當歸等活血化瘀藥進行了生化、藥理、心肌血小板超微結構的實驗研究。

初步闡明活血化瘀一些作用原理,活血化瘀藥物的抗血栓形成、溶血栓、改變血栓結構、

降低纖維蛋白血栓穩定性作用及抗心肌缺血和壞死作用等。

 

血瘀證實質研究:「七五」期間,國家攻關項目「對血瘀證的證候特異性,證候引起的機體內部形態、

生理功能的變化及證候發生機理研究」。包括血瘀證診斷研究、血小板功能改變與血瘀證辨證關係的研究、

肝鬱氣滯血瘀的臨床和實驗研究、血郁證實驗動物模型的研製,活血化瘀方藥的研究五部分內容。

 

北京醫院呂秉仁1995年歸納血瘀證的病理包括:

①血液循環障礙,特別是靜脈血和微循環障礙造成的缺血、瘀血、出血、血栓、水腫等病理變化;

②炎症所致的組織滲出、變性、壞死、萎縮、增生病理變化;

③代謝障礙引起的組織病理變化。

 

四、寒熱虛實的研究

 

寒熱虛實的研究實質上是中醫「八綱」研究的主要內容。國內研究較早見於侯燦1962年在《廣東中醫雜誌》上發表

「八綱作為機體典型反應狀態學說對現代醫學的理論實踐意義」,1964年在《中醫雜誌》發表「『八綱』病理生理學初步探討」,

1965年在《中醫雜誌》上發表「關於八綱病理生理學的一些實驗研究」等系列文章。

徐上林1962年在《廣東中醫》發表「對『寒熱虛實』實質的初步探討」文章。

以及重慶醫學院新醫病理研究小組1973年重慶醫學院新醫病理學研究小組在《新醫藥學雜誌》發表「虛損之病機探討」,

1975年在《新醫藥學雜誌》發表「『八綱』之病理解剖學基礎初探」。

其後,寒熱研究主要見於北京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謝竹藩、梁月華等的研究。

 

寒熱是八綱的兩個重要方面。寒熱含義有二:病因與病證。1962年徐上林報導,寒證患者基礎代謝率偏低。

寒證患者神經類型多為抑制型,熱證患者偏於興奮型。

1963年林果為報導虛寒證患者受冷刺激後血壓不升高反而降低,恢復也慢,虛熱證患者相反。

1963年嚴守正報導虛熱證患者基礎代謝率偏高者佔30%

侯燦於八綱病理生理學基礎初步探討中已提出「寒」或「熱」也許可以看作是以熱量不足或熱量過剩

為其共同發病學原因的一種機體典型反應狀態。病理形態上,

1975年重慶醫學院報導,寒證患者多為慢性炎症病變,血管充血已不十分明顯,滲出的炎性細胞以淋巴細胞、

大單核細胞為主,熱證患者則多為急性炎症。

 

北京中醫研究所1975年證明虛寒證患者皮膚電位減弱,是交感神經活動減弱的表現。虛寒證患者基礎代謝率偏低。

1978年桑木崇秀研究寒涼藥和溫熱藥的作用,他選擇健康人於分別服熱藥和寒藥後觀察冷水刺激皮膚的復溫過程。

1979年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提出脾胃虛寒患者基礎代謝率偏低者佔56.2%

 

北京醫科大學1979年在《中華醫學雜誌》上發表「中醫寒熱本質的初步研究」,

注意到寒證患者與大鼠模型尿17-羥明顯減少,熱證患者及模型則排出量增多。

並證明熱證患者交感神經-腎上腺系統機能活動加強。寒證患者則降低。

為了客觀地綜合反映整體的植物神經平衡狀態,北京醫學院1979年用因子分析方法製成了回歸方程式。

 

1979年北京中醫研究所用熱性中藥喂飼動物建立陰虛模型;

李樹毅、郭永惠1981年報導有虛寒表現的脾陽虛患者尿17-羥排量下降。

1982年張萬岱提出脾胃虛寒者中樞抑制過程增強。趙偉康等1982年發現虛寒證的甲亢患者尿17-羥也低下。

 

1982年起北京醫學院梁月華經多次改進,用寒涼藥、溫熱藥建立寒證、熱證動物模型;

並在以後對造型方藥作不斷簡化、改進;在動物模型基礎上進行了腎上腺皮質功能、卵巢功能、體溫調節、消化系統等的研究。

1982年北京醫學院也證明了寒證時中樞抑制佔優勢,熱證時中樞興奮性增強。

1984年劉光旦報導有虛寒表現的腎陽虛患者月經周期錯後者(大於38天)比虛熱證患者多一倍。

 

葉雪青1984年證明月經失調的熱證患者交感神經功能偏亢,虛寒證者大多交感神經功能減弱或副交感神經功能亢進。

謝竹藩等1986年發表「從尿中兒茶酚胺及cAMPcGMP的排出探討中醫寒證、熱證本質」;

梁月華1988年從動物實驗上對此提出進一步根據。

 

1989年起上海中醫學院匡調元、張偉榮等開始從動物實驗角度研究寒熱體質。

1991年張偉榮報導以體表溫度為標準篩選自然寒體和熱體動物;

1991年北京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建立補氣法實熱證動物模型;

1994年匡調元建立熱體加五三粉法內燥模型;寒體加蜂蜜豬油法內濕模型;

1995年江西蕪州中醫學校何曉暉建立辛溫燥熱食物法陰虛內熱證模型。

 

多種研究表明,熱證時機體的物質代謝特別是分解代謝亢進,能量代謝升高,產熱效應加強。

寒證則相反,神經系統功能活動、內分泌系統、環核苷酸、前列腺素進行的研究。

從神經系統方面,早年即有報導寒證患者的神經類型多為抑制型,熱證患者偏於興奮型。

早年從植物神經系統功能活動研究「證」的本質大多是結合陰虛和陽虛進行的。

 

虛實的研究多見於各臟腑虛實證的研究,可參見證候研究一節。

虛勞的研究中與血液病相關的「血勞」研究較多,如中日友好醫院梁貽俊1995年對血勞與紅細胞免疫功能關係的研究。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