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學

 

止嗽散

《醫學心悟》

 

    [組成]桔梗炒  荊芥  紫菀蒸  百部蒸  白前蒸,各二斤(lkg)    甘草炒,十二兩(375g)   陳皮水洗去白,一斤(500g)

    [用法]上為末。每服三錢(9g),食後、臨臥開水調下;

初感風寒,生薑湯調下(現代用法:共為末,每服6-9g,溫開水或姜湯送下。

亦可作湯劑,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

    [功用]宣利肺氣,疏風止咳。

    [主治]風邪犯肺證。咳嗽咽癢,咯痰不爽,或微有惡風發熱,舌苔薄白,脈浮緩。

    [方解]本方治證為外感咳嗽,經服解表宣肺藥咳仍不止者。

風邪犯肺,肺失清肅,雖經發散,因解表不徹而其邪未盡,故仍咽癢咳嗽,

此時外邪十去八九,故微有惡風發熱。

 

治法重在理肺止咳,微加疏表之品。方中紫菀、百部為君,兩藥味苦,都入肺經,

其性溫而不熱,潤而不膩,皆可止咳化痰,對於新久咳嗽都能使用。

 

桔梗味苦辛而性平,善於開宣肺氣;白前味辛甘性亦平,長於降氣化痰。

兩者協同,一宣一降,以複肺氣之宣降,增強君藥止咳化痰之力,為臣藥。

 

荊芥辛而微溫,疏風解表,以祛在表之餘邪;陳皮理氣化痰,均為佐藥。

甘草調和諸藥,合桔梗又有利咽止咳之功,是為佐使之用。

綜觀全方,藥雖七味,量極輕微,具有溫而不燥、潤而不膩、散寒不助熱、解表不傷正的特點。

正如《醫學心悟》卷 3中所說:“本方溫潤和平,不寒不熱,既無攻擊過當之虞,大有啟門驅賊之勢。

是以客邪易散,肺氣安寧。”故對於新久咳嗽,咯痰不爽者,加減運用得宜,均可獲效。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為治療表邪未盡,肺氣失宣而致咳嗽的常用方。

臨床應用以咳嗽咽癢,微惡風發熱,苔薄白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若外感風寒初起,頭痛鼻塞,惡寒發熱等表證較重者,加防風、紫蘇、生薑以解表散邪;

濕聚生痰,痰涎稠粘者,加半夏、茯苓、桑白皮以除濕化痰;

燥氣焚金,乾咳無痰者,加瓜蔞、貝母、知母以潤燥化痰。

   

3.現代運用  本方常用於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百日咳等屬表邪未盡,肺氣失宣者。

 

 4.使用注意  陰虛勞嗽或肺熱咳嗽者,不宜使用。

 

第二節  辛涼解表

 

銀翹散

《溫病條辨》

 

    [組成]連翹一兩(30g)  銀花一兩(30g)  苦桔梗六錢(18g)    薄荷六錢(18g)    竹葉四錢 (12g)  生甘草五錢(15g) 

芥穗四錢(12g)  淡豆豉五錢(15g)  牛蒡子六錢(18g)

    [用法]上杵為散。每服六錢(18g),鮮葦根湯煎,香氣大出,即取服,勿過煎。

肺藥取輕清,過煎則味厚入中焦矣。病重者,約二時一服,日三服,夜一服;

輕者,三時一服,日二服,夜一服;病不解者,作再服(現代用法:作湯劑,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

    [功用]辛涼透表,清熱解毒。

    [主治]溫病初起。發熱,微惡風寒,無汗或有汗不暢,頭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紅,苔薄白或薄黃,脈浮數。

    [方解]溫病初起,邪在衛分,衛氣被鬱,開合失司,故發熱、微惡風寒、無汗或有汗不暢;

肺位最高而開竅於鼻,邪自口鼻而入,上犯於肺,肺氣失宣,則見咳嗽;

風熱搏結氣血,蘊結成毒,熱毒侵襲肺系門戶,則見咽喉紅腫疼痛;溫邪傷津,故口渴;

舌尖紅,苔薄白或微黃,脈浮數均為溫病初起之佐證。

 

治宜辛涼透表,清熱解毒。方中銀花、連翹氣味芳香,既能疏散風熱,清熱解毒,又可辟穢化濁,

在透散衛分表邪的同時,兼顧了溫熱病邪易蘊結成毒及多夾穢濁之氣的特點,故重用為君藥。

 

薄荷、牛蒡子辛涼,疏散風熱,清利頭目,且可解毒利咽;

荊芥穗、淡豆豉辛而微溫,解表散邪,此二者雖屬辛溫,但辛而不烈,溫而不燥,配入辛涼解表方中,增強辛散透表之力,

是為去性取用之法,以上四藥俱為臣藥。

蘆根、竹葉清熱生津;桔梗開宣肺氣而止咳利咽,同為佐藥。

 

甘草既可調和藥性,護胃安中,又合桔梗利咽止咳,是屬佐使之用。

本方所用藥物均系清輕之品,加之用法強調“香氣大出,

即取服,勿過煎”,體現了吳氏“治上焦如羽,非輕莫舉”的用藥原則。

    本方配伍特點有二:

一是辛涼之中配伍少量辛溫之品,既有利於透邪,又不悖辛涼之旨。

二是疏散風邪與清熱解毒相配,具有外散風熱、內清熱毒之功,構成疏清兼顧,以疏為主之劑。

    [運用]

    1.辨證要點  《溫病條辨》稱本方為“辛涼平劑”,是治療外感風熱表證的常用方。

臨床應用以發熱,微惡寒,咽痛,口渴,脈浮數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渴甚者,為傷津較甚,加天花粉生津止渴;

項腫咽痛者,系熱毒較甚,加馬勃、玄參清熱解毒,利咽消腫;

衄者,由熱傷血絡,去荊芥穗、淡豆豉之辛溫,加白茅根、側柏炭、梔子炭涼血止血;

咳者,是肺氣不利,加杏仁苦降肅肺以加強止咳之功;

胸膈悶者,乃夾濕邪穢濁之氣,加藿香、郁金芳香化濕,辟穢祛濁。

    3.現代運用  本方廣泛用於急性發熱性疾病的初起階段,

如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扁桃體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麻疹、流行性腦膜炎、乙型腦炎、

腮腺炎等辨證屬溫病初起,邪郁肺衛者。皮膚病如風疹、蕁麻疹、瘡癰癤腫,亦多用之。

    4.使用注意  凡外感風寒及濕熱病初起者禁用。因方中藥物多為芳香輕宣之品,不宜久煎。

    [文獻摘要]

    1.原書主治  《溫病條辨》卷1

“太陰風溫、溫熱、溫疫、冬溫,初起惡風寒者,桂枝湯主之。但熱不惡寒而渴者,辛涼平劑銀翹散主之。”

    2.方論選錄  吳瑭《溫病條辨》卷1

“本方謹遵《內經》‘風淫於內,治以辛涼,佐以苦甘;熱淫於內,治以鹹寒,佐以甘苦’之訓;

又宗喻嘉言芳香逐穢之說,用東垣清心涼膈散,辛涼苦甘。

 

病初起,且去入裡之黃芩,勿犯中焦;加銀花辛涼,芥穗芳香,散熱解毒;

十蒡子辛平潤肺,解熱散結,除風利咽;皆手太陰藥也。

……此方之妙,預護其虛,純然清肅上焦,不犯中下,無開門揖盜之弊,有輕以去實之能,用之得法,自然奏效。”

    [臨床報導]

    黃氏用銀翹散加減治療小兒發熱30例。以發熱,舌質紅,苔黃,脈數或指紋青紫為主症。

病在衛分者8例,衛氣分者12例,氣分者10例。

結果:服藥後退熱時間最短為3小時,最長為5天,其中顯效19例,有效8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0%。

[黃舒.銀翹散加減治療小兒發熱30例。中國中醫急症20009(3)102]

    [實驗研究]

銀翹散的藥效及毒理研究表明其具有解熱、抗菌、抗病毒、抗炎、抗過敏、鎮痛、增強免疫等作用,且無明顯的毒副作用。

為闡明銀翹散抗流感病毒作用的物質基礎,石氏等運用現代分離技術,

對銀翹散抗病毒有效部位群(EFY)進行了系統、深入的研究,發現其中含有大量的黃酮類物質。

 

黃酮類物質是抗流感病毒的活性成分之一,可以抑制流感病毒唾液酸酶的活性和抑制膜融合。

因而推測黃酮類成分可能為銀翹散抗流感病毒作用的主要物質基礎之一。

 

為此,對銀翹散抗流感病毒有效部位群總黃酮的含量進行了測定。

通過對各單位藥相應部位總黃酮的測定,可以看出9味藥對EFY均有不同程度的貢獻,

其中以連翹、薄荷、荊芥和金銀花貢獻為大,

說明銀翹散抗病毒活性中連翹、薄荷、荊芥和金銀花可能起著較為重要的作用。

[石鉞,等.銀翹散抗病毒有效部位群總黃酮含量的測定。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  200124(2)44]

 

桑菊飲

《溫病條辨》

 

    [組成]桑葉二錢五分(7.5g)  菊花一錢(3g)  杏仁二錢(6g)  連翹一錢五分(5g)  薄荷八分 (2.5g) 

苦桔梗二錢(6g)  生甘草八分(2.5g)  葦根二錢(6g)

    [用法]水二杯,煮取一杯,日二服(現代用法:水煎溫服)

    [功用]疏風清熱,宣肺止咳。

    [主治]風溫初起,表熱輕證。咳嗽,身熱不甚,口微渴,脈浮數。

    [方解]本方證為溫熱病邪從口鼻而入,邪犯肺絡,肺失清肅,故以咳嗽為主症;

受邪輕淺,可見身不甚熱,口渴亦微。治當疏風清熱,宣肺止咳。

 

方中桑葉甘苦性涼,疏散上焦風熱,且善走肺絡,能清宣肺熱而止咳嗽;

菊花辛甘性寒,疏散風熱,清利頭目而肅肺,二藥輕清靈動,直走上焦,協同為用,以疏散肺中風熱見長,共為君藥。

薄荷辛涼,疏散風熱,以助君藥解表之力;

杏仁苦降,肅降肺氣;桔梗辛散,開宣肺氣,與杏仁相合,一宣一降,以複肺臟宣降而能止咳,

是宣降肺氣的常用組合,三者共為臣藥。

 

連翹透邪解毒;蘆根清熱生津,為佐藥。甘草調和諸藥為使。

諸藥相伍,使上焦風熱得以疏散,肺氣得以宣降,則表證解、咳嗽止。

    本方從“辛涼微苦”立法,其配伍特點:

一以輕清宣散之品,疏散風熱以清頭目;

一以苦辛宣降之品,理氣肅肺以止咳嗽。

    銀翹散與桑菊飲都是治療溫病初起的辛涼解表方劑,

組成中都有連翹、桔梗、甘草、薄荷、蘆根五藥。

但銀翹散用銀花配伍荊芥、豆豉、牛蒡子、竹葉,解表清熱之力強,為“辛涼平劑”;

桑菊飲用桑葉、菊花配伍杏仁,肅肺止咳之力大,而解表清熱作用較銀翹散為弱,故為“辛涼輕劑”。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是主治風熱犯肺之咳嗽證的常用方劑。

臨床應用以咳嗽,發熱不甚,微渴,脈浮數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若二三日後,氣粗似喘,是氣分熱勢漸盛,加石膏、知母以清解氣分之熱;

若咳嗽較頻,是肺熱甚,可加黃芩清肺熱;若咳痰黃稠,咯吐不爽,加瓜蔞、黃芩、桑白皮、貝母以清熱化痰;

咳嗽咯血者,可加白茅根、茜草根、丹皮涼血止血;若口渴甚者,加天花粉生津止渴;

兼咽喉紅腫疼痛,加玄參、板藍根清熱利咽。

    3.現代運用  本方常用於感冒、急性支氣管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急性結膜炎、

角膜炎等屑風熱犯肺或肝經風熱者。

    4.使用注意  本方為“辛涼輕劑”,故肺熱甚者,當予加味後運用,

否則病重藥輕,藥不勝病;若系風寒咳嗽,不宜使用。由於方中藥物均系輕清之品,故不宜久煎。

    [文獻摘要]

    1.原書主治  《溫病條辨》卷1:“太陰風溫,但咳,身不甚熱,微渴者,辛涼輕劑桑菊飲主之。”

    2.方論選錄  吳瑭《溫病條辨》卷1

“此辛甘化風、辛涼微苦之方也。蓋肺為清虛之臟,微苦則降,辛涼則平,立此方所以避辛溫也。

 

今世僉用杏蘇散通治四時咳嗽,不知杏蘇散辛溫,只宜風寒,不宜風溫,且有不分表裡之弊。

此方獨取桑葉、菊花者,桑得箕星之精,箕好風,風氣通於肝,故桑葉善平肝風;

春乃肝令而主風,木旺金衰之候,故抑其有餘。

 

桑葉芳香有細毛,橫紋最多,故亦走肺絡而宣肺氣;

菊花晚成,芳香味甘,能補金、水二臟,故用之以補其不足。

風溫咳嗽,雖系小病,常見誤用辛溫重劑,銷鑠肺液,致久嗽成勞者,不一而足。

聖人不忽于細,必謹於微,醫者於此等處,尤當加意也。”

    [臨床報導]

    余氏用本方加減組成的止嗽桑菊方治療54例咽喉源性咳嗽,療效滿意。

其基本方是:桑葉、菊花、蟬衣、杏仁各10g,百部、金沸草、牛蒡子、蘆根、連翹各9g

桔梗、甘草各 6g水煎服,每日1劑。服藥期間忌食肥甘厚膩、溫燥炙煿之品,並用淡鹽水頻漱咽口部。

結果:痊癒48例,好轉4例,無效2例。 

[餘傳星,等.止嗽桑菊方化裁治療咽喉源性咳嗽。中醫藥研究  199814(5)19]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傷寒論》

 

    [組成]麻黃去節,四兩(9g)    杏仁去皮尖,五十個(9g)    甘草炙,二兩(6g)    石膏碎,綿裹,半斤(18g)

    [用法]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現代用法:水煎溫服)

    [功用]辛涼疏表,清肺平喘。

    [主治]外感風邪,邪熱壅肺證。

身熱不解,咳逆氣急,甚則鼻煽,口渴,有汗或無汗,舌苔薄白或黃,脈浮而數者。

    [方解]本方證是表邪入裡化熱,壅遏於肺,肺失宣降所致。

風熱襲表,表邪不解而入裡,或風寒之邪鬱而化熱入裡,邪熱充斥內外,故身熱不解、汗出;

口渴、苔黃、脈數;熱壅於肺,肺失宣降,故咳逆氣急,甚則鼻煽。

 

若表邪未盡,可因衛氣被郁,毛竅閉塞而無汗;苔薄白,脈浮亦是表證未盡之征。

治當辛涼透邪,清熱平喘。方中麻黃辛溫,開宜肺氣以平喘,開腠解表以散邪;

石膏辛甘大寒,清泄肺熱以生津,辛散解肌以透邪。

 

二藥一辛溫,一辛寒;一以宣肺為主,一以清肺為主,且俱能透邪於外,合用則相反之中寓有相輔之意,

既消除致病之因,又調理肺的宣發功能,共用為君。

 

石膏倍於麻黃,使本方不失為辛涼之劑。麻黃得石膏,宣肺平喘而不助熱;

石膏得麻黃,清解肺熱而不涼遏,又是相制為用。

 

杏仁味苦,降利肺氣而平喘咳,與麻黃相配則宣降相因,與石膏相伍則清肅協同,是為臣藥。

炙甘草既能益氣和中,又與石膏相合而生津止渴,更能調和于寒溫宣降之間,為佐使藥。

 

四藥合用,解表與清肺並用,以清為主;宣肺與降氣結合,以宣為主。共成辛涼疏表,清肺平喘之功。

本方配伍嚴謹,用量亦經斟酌,學時應用心體會。

    麻杏甘石湯與麻黃湯俱用麻黃、杏仁、甘草而治喘咳,但前方主治之喘咳。

證屬表邪入裡化熱,壅遏於肺,故以麻黃配石膏,清熱宣肺為主,兼以解表祛邪;

後方主治之喘咳系風寒束表,肺氣失宣所致,故以麻黃配桂枝,相須為用,發汗解表為主,兼以宣肺平喘。

二方僅一藥之差,功用及主治證病機卻大相徑庭,仲景精於遣藥配伍,於此可窺其一斑。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為治療表邪未解,邪熱壅肺之喘咳的基礎方。

因石膏倍麻黃,其功用重在清宣肺熱,不在發汗,所以臨床應用以發熱、喘咳、苔薄黃、脈數為辨證要點。

    《傷寒論》原用本方治療太陽病,發汗未愈,風寒入裡化熱,“汗出而喘”者。

後世用於風寒化熱,或風熱犯肺,以及內熱外寒,

但見邪熱壅肺之身熱喘咳、口渴脈數,無論有汗、無汗,皆可以本方加減而獲效。

    對於麻疹已透或未透而出現身熱煩躁、咳嗽氣粗而喘屬疹毒內陷,肺熱熾甚者,亦可以本方加味。

    2.加減變化  如肺熱甚,壯熱汗出者,宜加重石膏用量,並酌加桑白皮、黃芩、知母以清泄肺熱;

表邪偏重,無汗而惡寒,石膏用量宜減輕,酌加薄荷、蘇葉、桑葉等以助解表宣肺之力;

痰多氣急,可加葶藶子、枇杷葉以降氣化痰;

痰黃稠而胸悶者,宜加瓜蔞、貝母、黃芩、桔梗以清熱化痰,寬胸利膈。

    3.現代運用  本方常用於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氣管炎、支氣管肺炎、

大葉性肺炎、支氣管哮喘、麻疹合併肺炎等屬表證未盡,熱邪壅肺者。

    4.使用注意  風寒咳喘,痰熱壅盛者,非本方所宜。

 

柴葛解肌湯

《傷寒六書》

 

    [組成]柴胡(6g)  幹葛(9g)  甘草(3g)  黃芩(6g)  羌活(3g)  白芷(3g)  芍藥 (6g)  桔梗(3g)   (原書未著用量)

    [用法]水二盅,加生薑三片,大棗二枚,槌法加石膏末一錢(3g),煎之熱服

(現代用法:加生薑3片,大棗2枚,石膏12g,水煎溫服)

    [功用]解肌清熱。

    [主治]外感風寒,鬱而化熱證。

惡寒漸輕,身熱增盛,無汗頭痛,目疼鼻幹,心煩不眠,咽幹耳聾,眼眶痛,舌苔薄黃,脈浮微洪。

    [方解]本方證乃太陽風寒未解,而又化熱入裡。

外感風寒,本應惡寒較甚,而此惡寒漸輕,身熱增盛者,為寒鬱肌腠化熱所致。

·因表寒未解,故惡寒仍在,並見頭痛、無汗等症。

 

陽明經脈起於鼻兩側,上行至鼻根部,經眼眶下行;

少陽經脈行於耳後,進入耳中,出於耳前,並行至面頰部,到達眶下部;

入裡之熱初犯陽明、少陽,故目疼鼻幹、眼眶痛、咽幹耳聾。

 

熱擾心神,則見心煩不眠;脈浮而微洪是外有表邪,裡有熱邪之佐證。

此證乃太陽風寒未解,鬱而化熱,漸次傳入陽明,波及少陽,故屬三陽合病。

 

治宜辛涼解肌,兼清裡熱。方以葛根、柴胡為君。

葛根味辛性涼,辛能外透肌熱,涼能內清鬱熱;

柴胡味辛性寒,既為“解肌要藥”(《明醫指掌》卷1),且有疏暢氣機之功,又可助葛根外透鬱熱。

羌活、白芷助君藥辛散發表,並止諸痛;黃芩、石膏清泄裡熱,四藥俱為臣藥。

 

其中葛根配白芷、石膏,清透陽明之邪熱;柴胡配黃芩,透解少陽之邪熱;

羌活發散太陽之風寒,如此配合,三陽兼治,並治陽明為主。

桔梗宣暢肺氣以利解表;白芍、大棗斂陰養血,防止疏散太過而傷陰;

生薑發散風寒,均為佐藥。甘草調和諸藥而為使藥。諸藥相配,共成辛涼解肌,兼清裡熱之劑。

    本方的配伍特點:溫清並用,側重于辛涼清熱;表裡同治,側重於疏泄透散。

它和一般辛涼解表以治風熱表證之方,當有區別。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是治療太陽風寒未解,入裡化熱,初犯陽明或三陽合病的常用方。

臨床應用以發熱重,惡寒輕,頭痛眼眶痛,鼻幹,脈浮微洪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若無汗而惡寒甚者,可去黃芩,加麻黃增強發散表寒之力,值夏秋可以蘇葉代之;

熱邪傷津而見口渴者,宜加天花粉、知母以清熱生津;

惡寒不明顯而裡熱較甚,見發熱重、煩躁、舌質偏紅者,宜加銀花、連翹,並重用石膏以加強清熱之功。

    3.現代運用  本方常用於感冒、流行性感冒、牙齦炎、急性結膜炎等屬外感風寒,邪鬱化熱者。

    4.使用注意  若太陽表邪未入裡者,不宜使用本方,恐其引邪入裡;若裡熱而見陽明腑實(大便秘結不通)者,亦不宜使用。

 

第三節  扶正解表

 

敗毒散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柴胡去苗  前胡去苗,洗  川芎  枳殼去瓤,麩炒  羌活去苗  獨活去苗  茯苓去皮  桔梗  人參去蘆  甘草三十兩(各900g

    [用法]上為粗末。每服二錢(6g),水一盞,加生薑、薄荷各少許,同煎七分,去滓,不拘時服,

寒多則熱服,熱多則溫服(現代用法:作湯劑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

    [功用]散寒祛濕,益氣解表。

    [主治]氣虛,外感風寒濕表證。

憎寒壯熱,頭項強痛,肢體酸痛,無汗,鼻塞聲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滿,舌淡苔白,脈浮而按之無力。

    [方解]本方證系正氣素虛,又感風寒濕邪。

風寒濕邪襲於肌表,衛陽被遏,正邪交爭,故見憎寒壯熱、無汗;

客於肢體、骨節、經絡,氣血運行不暢,故頭項強痛、肢體酸痛;

風寒犯肺,肺氣郁而不宣,津液聚而不布,故咳嗽有痰、鼻塞聲重、胸膈痞悶;

舌苔白膩,脈浮按之無力,正是虛人外感風寒兼濕之征。

 

治當散寒祛濕,益氣解表。方中羌活、獨活發散風寒,除濕止痛,羌活長於祛上部風寒濕邪,

獨活長於祛下部風寒濕邪,合而用之,為通治一身風寒濕邪的常用組合,共為君藥。

 

川芎行氣活血,並能祛風;柴胡解肌透邪,且能行氣,二藥既可助君藥解表逐邪,

又可行氣活血加強宣痹止痛之力,俱為臣藥。桔梗辛散,宣肺利膈;

枳殼苦溫,理氣寬中,與桔梗相配,一升一降,是暢通氣機、寬胸利膈的常用組合;

 

前胡化痰以止咳;茯苓滲濕以消痰,皆為佐藥。生薑、薄荷為引,以助解表之力;

甘草調和藥性,兼以益氣和中,共為佐使之品。

 

方中人參亦屬佐藥,用之益氣以扶其正,一則助正氣以鼓邪外出,並寓防邪複入之義;

二則令全方散中有補,不致耗傷真元。

綜觀全方,用羌獨活、芎、柴、枳、桔、前等與參、苓、草相配,構成邪正兼顧,祛邪為主的配伍形式。

扶正藥得祛邪藥則補不滯邪,無閉門留寇之弊;祛邪藥得扶正藥則解表不傷正,相輔相成。

    喻嘉言用本方治療外邪陷裡而成之痢疾,意即疏散表邪,

表氣疏通,裡滯亦除,其痢自止。此種治法,稱為“逆流挽舟”法。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是一首益氣解表的常用方。

臨床應用以惡寒發熱,肢體酸痛,無汗,脈浮按之無力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若正氣未虛,而表寒較甚者,去人參,加荊芥、防風以祛風散寒;

氣虛明顯者,可重用人參,或加黃芪以益氣補虛;濕滯肌表經絡,肢體酸楚疼痛甚者,

可酌加威靈仙、桑枝、秦艽、防己等祛風除濕,通絡止痛;

咳嗽重者,加杏仁、白前止咳化痰;

痢疾之腹痛、便膿血、裡急後重甚者,可加白芍、木香以行氣和血止痛。

    3.現代運用  本方常用於感冒、流行性感冒、支氣管炎、風濕性關節炎、痢疾,

過敏性皮炎、濕疹等屬外感風寒濕邪兼氣虛者。

 

    4.使用注意  方中藥物多為辛溫香燥之品,外感風熱及陰虛外感者,均忌用。

若時疫、濕溫、濕熱蘊結腸中而成之痢疾,切不可用。

 

第二章 瀉下劑       參考資料

 

 

第一節  寒下

 

大承氣湯

《傷寒論》

 

    [組成]大黃酒洗,四兩(12g)    厚朴去皮,炙,半斤(24g)    枳實炙,五枚(12g)    芒硝三合(9g)

    [用法]上四味,以水一鬥,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內大黃,更煮取二升,去滓,內芒硝,

更上微火一二沸,分溫再服。得下,餘勿服(現代用法:水煎,先煎厚樸、枳實,後下大黃,芒硝溶服)

    [功用]峻下熱結。

    [主治]

    1.陽明腑實證。大便不通,頻轉矢氣,脘腹痞滿,腹痛拒按,按之則硬,

甚或潮熱譫語,手足濺然汗出,舌苔黃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脈沉實。

    2.熱結旁流證。下利清水,色純青,其氣臭穢,臍腹疼痛,按之堅硬有塊,口舌乾燥,脈滑實。

    3.裡熱實證之熱厥、痙病或發狂等。

    [方解]本方為治陽明腑實證的主方。

其成因系由傷寒之邪內傳陽明之腑,入裡化熱,或溫病邪入胃腸,熱盛灼津,

燥屎乃成,邪熱與腸中燥屎互結成實所致。

 

實熱內結,胃腸氣滯,腑氣不通,故大便秘結不通、頻轉矢氣、脘腹痞滿脹痛;

燥屎結聚腸中,則腹痛拒按,按之堅硬;裡熱熾盛,上擾神明,故譫語;

四肢皆稟氣于陽明,陽明經氣旺于申酉之時,熱結于裡,郁蒸於外,故潮熱、手足濺然汗出;

舌苔黃燥或焦黑燥裂,脈沉實是熱盛津傷,燥實內結之征。

 

前人將本方證的證候特點歸納為“痞、滿、燥、實”四字。所謂“痞”,即自覺胸脘悶塞不通,有壓重感;

“滿”,是脘腹脹滿,按之有抵抗感;“燥”,是腸中燥屎幹結不下;

“實”,是實熱內結,腹痛拒按,大便不通,或下利清水而腹痛不減,以及潮熱譫語,脈實等。

 

至於“熱結旁流”證,乃燥屎堅結於裡,胃腸欲排不能,逼迫津液從燥屎之旁流下所致。

熱厥、痙病、發狂等,皆因實熱內結,或氣機阻滯,陽氣受遏,不能外達於四肢;

或熱盛傷津劫液,筋脈失養而攣急;或胃腸濁熱上擾心神,神明昏亂等所造成。

 

證候表現雖然各異,然其病機則同,皆是裡熱結實之重證,法當峻下熱結,急下存陰,釜底抽薪。

方中大黃苦寒通降,瀉熱通便,蕩滌胃腸實熱積滯,是為君藥。

芒硝鹹寒潤降,瀉熱通便,軟堅潤燥,以除燥堅,用以為臣。

硝、黃配合,相須為用,瀉下熱結之功益峻。

 

實熱內阻,腑氣不行,故佐以厚樸下氣除滿、枳實行氣消痞,合而用之,

既能消痞除滿,又使胃腸氣機通降下行以助瀉下通便。

四藥相合,共奏峻下熱結之功。本方峻下熱結,承順胃氣之下行,故名“大承氣”。

吳瑭《溫病條辨》說:“承氣者,承胃氣也……曰大承氣者,合四藥而觀之,可謂無堅不破,無微不入,故曰大也。”   

 

    熱結旁流,治以大承氣湯,是因“旁流”為現象,燥屎堅結才是本質,

故用峻下,使熱結得去,“旁流”可止,乃屬“通因通用”之法。

    熱厥,治以大承氣湯,是因四肢厥冷為假像,裡實熱結是本質,所謂“熱深者,厥亦深”,

四肢雖厥寒,但必見大便秘結、腹痛拒按、口乾舌燥、脈滑實等實熱證候,

故用寒下,使熱結得下,氣機宣暢,陽氣敷布外達,而厥逆可回。

這種用寒下之法治厥冷之證,亦稱為“寒因寒用”。

    本方煎服方法為先煎枳、樸,後下大黃,芒硝溶服。因大黃生用、後下則瀉下之力峻,

久煎則瀉下之力緩,正如《傷寒來蘇集·傷寒附翼》所說:“生者氣銳而先行,熟者氣鈍而和緩。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為治療陽明腑實證的基礎方,又是寒下法的代表方。

臨床應用以痞、滿、燥、實四症,及舌紅苔黃,脈沉實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若兼氣虛者,宜加人參以補氣,以防瀉下氣脫;兼陰津不足者,宜加玄參,生地等以滋陰潤燥。

3.現代運用  本方常用於急性單純性腸梗阻、粘連性腸梗阻、蛔蟲性腸梗阻、急性膽囊炎、

急性胰腺炎、幽門梗阻,以及某些熱性病過程中出現高熱、神昏譫語、驚厥、發狂而見大便不通、苔黃脈實者。

4.使用注意  本方為瀉下峻劑,凡氣虛陰虧、燥結不甚者,以及年老、體弱等均應慎用;孕婦禁用;注意中病即止,以免耗損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