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是指從36歲到60歲這段時期。
一、生理和心理特點
《靈樞.天年》云:「人生……三十歲,五臟大定,肌肉堅固,血脈盛滿,故好步;
四十歲,五臟六腑十二經脈,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榮華頹落,髮鬢斑白,平盛不搖,故好坐。
五十歲,肝氣始衰,肝葉始薄,膽汁始減,目始不明」。
這段論述概括了中年人的生理、心理特點。中年是生命歷程的轉折點,生命活動開始由盛轉衰。
現代研究表明,人類在30歲以後,大約每增加一歲,功能減退1%。
中年是心理成熟階段,情緒多趨於穩定狀態。但隨著臟腑生理功能的變化,心理也有相應的變化。
有些人對生理逐步老化缺乏應有的認識和理解,常有不同程度的疑病傾向。
中年又是「多事之秋」,要承擔來自社會、家庭等多方面的壓力和重任,心理負擔沉重。
衰變、嗜欲、操勞、思慮過度是促使早衰的重要原因,也是許多老年慢性病的起因。
《景岳全書.中興論》強調:「故人於中年左右,當大為修理一番,則再振根基,尚余強半」,
說明中年的養生保健至關重要。如果調理得當,就可以保持旺盛的精力而防止早衰、預防老年病,可用延年益壽。
二、養生指導
(一)精神少慮
中年是承上啟下的一代,肩負社會、家庭的重擔,加上現實生活中的諸多矛盾,易使思想
情緒陷入抑鬱、焦慮、緊張的狀態。長此以往,必然耗傷精氣,損害心神,早衰多病。
《養性延命錄》強調;「壯不競時」、「精神滅想」,就是要求中年人���精神暢達樂觀,不要為瑣事過分勞神。
不要強求名利、患得患失。中年人的精神調攝,應注意合理用腦;
有意識地發展心智,培養良好的性格,尋找事業的精神支柱。
工作、學習之餘.可以聽音樂、看電視,與子女嬉笑談心,共享天倫之樂。
也可以澆花養魚、作畫習字、美化儀容儀錶,使自己裝束趨向年輕化,以振奮精神,增添生活樂趣;
或者寧心靜坐、百事不思半小時,使大腦得以充分休息,使自己跳出緊張的思慮氛圍,生活在愉悅舒緩、充滿活力的環境里。
當憂慮焦躁情緒不佳時,可對親朋好友傾吐自己的苦悶,或適當參加文體活動,
使焦慮情緒聚集於體內的能量釋放出來,緩解心理上的壓力。
在社會實踐中,塑造出有利社會和個性發展的性格特徵。這對中年人調整神經系統功能,防止早衰是極為重要的。
(二)切勿過勞
中年人年富力強,而被委以種種重任,又擔負著贍養老人、撫養子女和家庭生活安排等多項工作,
要注意避免長期「超負荷運轉」,防止過度勞累,積勞成疾。
在保證充分營養的前提下,要善於科學合理地安排工作,學會休息。
休息的方式多種多樣,適當地調節工作可謂積極地休息方式。
對於繁多的事物,宜分清輕重緩急、主次先後、有節奏有步驟地逐一完成。
要根據具體情況,切整生活節律,建立新的生活秩序。
要善於忙裡偷閒,利用各種機會進行適當地運動。如做工間操、上樓下摟、騎車走路,室內踱步等等;
利用等車、坐車時間,做一些叩齒、咽津、提肛等鍛煉。
也可以採用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之間的交換,或改變一下作業姿勢,如坐與站立交替。
體育鍛煉、文娛活動同樣是積極的休息方式,如太極拳、八段錦、五禽戲等中國傳統健身功法
以及游泳、登高、對奕、垂釣等,既可怡情養性,又可鍛煉身體,如能持之以恆,必收益無疑。
睡眠是重要的休息方式。中年人必須保證睡眠時間,不可因工作繁忙經常開夜車,切忌通宵達旦地工作。
〔三)節制房事
人到中年體力下降,加之工作緊張,家務繁忙,故應節制房事。如果房事頻繁,勢必使身體過分消耗,損傷腎氣。
中年人應根據各人的實際情況,相應減少行房次數,以適應人體臟腑功能。
《泰定養生主論》指出:「三十者,八日施泄;四十者,十六日施泄,其人弱者,又宜慎之」,
「人年五十者,二十日施泄。……能保持始終者,祛疾延年,老當益壯」,這是經驗之談,可以參考。
人體於60歲以後進入老年期。
一、生理和心理特點
《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說:老年人「精耗血衰,血氣凝泣」,「形體傷憊……百骸疏漏,風邪易乘」。
《靈樞.天年》早有「六十歲,心氣始衰,苦憂悲,血氣懈惰,故好臥;七十歲,脾氣虛,皮膚枯;
八十歲,肺氣衰,魄離,故言善誤,……」的說法。
人到老年,機體會出現生理功能和形態學方面的退行性變化。
其生理特點表現為臟腑氣血精神等生理機能的自然衰退,機體調控陰陽協和的穩定性降低。
再加社會角色、社會地位的改變,退休和體弱多病勢必限制老人的社會活動。
狹小的生活圈子、孤陋寡聞帶來心理上的變化。常產生孤獨垂暮、憂鬱多疑、煩躁易怒等心理狀態,
其適應環境及自我調控能力低下,若遇不良環境和刺激因素,易於誘發多種疾病,較難恢復。
老年保健應注意這些特點,有益於祛病延年。
二、養生指導
(一)知足謙和,老而不怠
《壽世保元.延年良箴》說:「積善有功,常存陰德,可以延年」,又說:「謙和辭讓,敬人持己,可以延年」。
《遵生八箋.延年卻病箋》強調:「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要求老年人明理智,存敬戒,生活知足無嗜欲,做到人老心不老,退休不怠惰,熱愛生活,保持自信,勤於用腦,進取不止。
經常讀書看報、學習各種專業知識和技能。根據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多做好事,充分發揮餘熱,為社會做出新的貢獻。
如此可減慢肺功能的衰退,領略工作學習的樂趣。寓保健於學習、貢獻之中。
處世宜豁達寬宏、謙讓和善,從容冷靜地處理各種矛盾,從而保持家庭和睦、社會關係的協調,有益於身心健康。
宋代陳直《壽親養老新書.卷一》提出:「凡喪葬凶禍不可令吊,疾病危困不可令驚,悲哀憂愁不可令人預報」、
「暗昧室不可令孤,凶禍遠報不可令知,輕薄婢使不可令親」,要求老年人應迴避各種不良環境、精神因素的刺激。
又於《萬壽丹書.養老》中提出:「養老之法,凡人平生為性,各有好嗜之事,見即喜之」。
老年人應根據自己的性格和情趣怡情悅志,如澄心靜坐、益友清談、臨池觀魚、披林聽鳥等,使生活自得其樂,有利康壽。
老年人往往體弱多病,應樹立樂觀主義精神和戰勝疾病的信心,參加一些有意義的活動和鍛煉,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同時,應積極主動地配合治療,可以儘快地恢復健康。還須定期進行體檢,及早發現一些不良徵兆,及時進行預防或治療。
(二)審慎調食
《壽親養老新書.飲食調節》指出:「高年之人,真氣耗竭,五臟衰弱,全仰飲食以資氣血」。
故當審慎調攝飲食,以求祛病延年。反之「若生冷無節,飢飽失宜,調停無度,動成疾患」則損體減壽。
老年人的飲食調攝,應該營養豐富,適合老年生理特點。
1、食宜多樣
年高之人,精氣漸衰,應該攝食多樣飲食,使谷、果、畜、萊適當搭配,做到營養豐富全面,以補益精氣延緩衰老。
老年人不要偏食,不要過分限制成過量食用某些食品,又應適當補充一些機體缺乏的營養物質,使老年人獲得均衡的營養。
例如,老年人由於生理機能減退,容易發生鈣代謝的負平衡,出現骨質疏鬆症及脫鈣現象,也極易造成骨折。
同時,老人胃酸分泌相對減少,也要影響鈣的吸收和利用。
在飲食中選用含鈣高的食品,適當多補充鈣質,對老年人具有特殊意義。
乳類及乳製品、大豆及豆製品是理好的食物鈣來源,芹菜、山楂、香菜等含鈣量也較高。
針對老年人體弱多病的特點,可經常食用蓮子、山藥、藕粉、菱角、核桃、黑豆等補脾腎益康壽之食品,
或輔食長壽藥膳進行食療。
2、食宜清淡
老年人之脾胃虛衰,消納運化力薄,其飲食宜清淡。
多吃魚、瘦肉、豆類食品和新鮮蔬菜水果,不宜吃濃濁、肥膩或過鹹的食品。
要限制動物脂肪,宜食植物油,如香油、玉米油。現代營養學提出老年人的飲食應是「三多三少」,
即蛋白質多、維生素多、纖維素多;糖類少、脂肪少、鹽少,正符合「清淡」這一原則。
3、食宜溫熱熟軟
老年人陽氣日衰,而脾又喜暖惡冷,故宜食用溫熱之品護持脾腎,勿食或少食生冷,以免損傷脾胃,
但亦不宜溫熱過甚,以「熱不炙唇,冷不振齒」為宜。
老人脾胃虛弱,加上牙齒鬆動脫落,咀嚼困難,故宜食用軟食,忌食粘硬不易消化之品。
明代醫家李梃於《醫學入門》中提倡老人食粥,
曰「蓋晨起食粥,推陳致新,利膈養胃,生津液,令人一日清爽,所補不小」。
粥不僅容易消化,且益胃生津,對老年人的臟腑尤為適宜。
4、食宜少緩
老年人宜謹記「食飲有節」,不宜過飽。《壽親養老新書》強調:
「尊年之人,不可頓飽,但頻頻與食,使脾胃易化,谷氣長存」。
主張老人少量多餐,既保證營養供足,又不傷腸胃。
進食不可過急過快,宜細嚼慢咽,這不僅有助於飲食的消化吸收,還可避免「吞、嗆、暄、咳」的發生。
(三)謹慎起居
老年人的氣血不足,護持肌表的衛氣常虛,易致外感,當謹慎調攝生活起居。
《壽親養老新書》指出:「凡行住坐臥,宴處起居,皆須巧立制度」。
老年人的生活,既不要安排得十分緊張,又不要毫無規律,要科學合理,符合老年人的生理特點,這是老年養生之大要。
老年人的居住環境以安靜清潔、空氣流通、陽光充足、濕度適宜,生活方便的地方為好。
首先要保證良好的睡眠,但不可嗜臥,嗜臥則損神氣,也影響人體氣血營衛的健運。
宜早臥早起,以右側屈臥為佳。注意避風防凍,但忌蒙頭而睡。
老年人應慎衣著,適寒暖。要根據季節氣候的變化而隨時增減衣衫。要注意胸、背、腿、腰及雙腳的保暖。
老年人的腎氣逐漸衰退,房室之事應隨增齡而遞減。年高體弱者要斷欲獨臥,避忌房事。
體質剛強有性要求者,不要強忍,但應適可而止。
老年人機體功能逐漸減退,較易疲勞,尤當注意勞逸適度。
要儘可能做些力所能及的體力勞動或腦力勞動,但切勿過度疲倦,
以免「勞傷」致病,盡且做到「行不疾步、耳不極聽、目不極視、坐不至久,臥不極疲」,」
量力而行,勿令氣之喘,量力談笑,才得歡通,不可過度」(《壽親養老新書》)。
《保生要錄》指出:「養生者,形要小勞,無至大疲。……
欲血脈常行,如水之流……頻行不已,然宜稍緩,即是小勞之術也」,
這些論述都說明了勞逸適度對老年保健的重要性。
老年人應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面宜常洗,發宜常梳,早晚漱口。
臨睡前,宜用熱水洗泡雙足。
要定時排便,經常保持大小便通暢,及時排除導致二便障礙的因素,防止因二便失常而誘發疾病。
(四)運動鍛煉強身心
年老之人,精氣虛衰,氣血運行遲緩,故又多瘀多滯。
積極的體育鍛煉可以促進氣息運行,延緩衰老,並可產生一種良性心理刺激,使人精神煥發,
對消除孤獨垂暮,憂鬱多疑,煩躁易怒等情緒有積極作用。
老年人運動鍛炕熒遵循因人制宜、適時適量,循序漸進、持之以恆的原則。
參加鍛煉前,要請醫生進行全面檢查,了解身體健康狀況及有無重要疾病。
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恰當的運動項目,掌握好活動強度、速度和時間。
一般來講,老年人之運動量宜小不宜大、動作宜緩慢而有節律。
適合老年人的運動項目有太極拳、五禽戲、氣功、武術、八段錦、慢跑、散步、游泳、桌球、羽毛球、老年體操等。
鍛煉時要量力而行,力戒爭勝好強,避免情緒過於緊張或激動。
運動次數每天一般宜1~2次,時間以早晨日出後為好,晚上可安排在飯後一個半小時以後。
老年人忌在惡劣氣候環境中鍛煉,以免帶來不良後果。例如盛夏季節,不要在烈日下鍛煉,以防中暑或發生腦血管意外。
冬季冰天雪地,天冷路滑,外出鍛煉,要注意防寒保暖,防止跌倒。
大風大雨天氣,不宜外出。還須注意不在飢餓時鍛煉。
老年人應掌握自我監護知識。
運動時,要根據主觀感覺、觀測心率及體重變化來判斷運動量是否合適,酌情調整。
必要時可暫時停止鍛煉,不要勉強。
鍛煉三個月以後,應進行自我健康小結,總結睡眠、二便、食慾、心率、心律正常與否。
一旦發現情況,應及時就診,採取措施。
(五)合理用藥
老年人由於生理上退行世改變,機體功能減退,無論是治療用藥,還是保健用藥,都不同於中青年。
一般而言,老年人保健用藥應遵循以下原則:宜多進補少用瀉;藥宜平和,藥量宜小;注重脾腎,兼顧五臟;
辨體質論補,調整陰陽;掌握時令季節變化規律用藥,定期觀察;多以丸散膏丹,少用湯劑;
藥食並舉,因勢利導。如此方能收到補偏救弊,防病延年之效。
一、生理和心理特點
婦女在解剖上有胞宮,在生現上有月經、胎孕、產育、哺乳等特點,其臟腑經絡氣血活動的某些方面與男子有所不同。
婦女又具有感情豐富、情不自製的心理特點,精血神氣頗多耗損,極易患病早衰。
《千金要方》中說:「婦人之別有方者,以其始妊生產崩傷之異故也」,
又說:「女人嗜欲多於丈夫,感病倍於男子,加以慈戀愛憎嫉妒憂恚……所以為病根深,療之難瘥。
故養生之家,特須教子女學習此三卷婦人方,令其精曉」。
做好婦女的衛生保健,有著特殊重要的意義。他們的健康不僅影響自身壽命,還關係到子孫後代的體質和智力發展。
為了預防並減少婦女疾病的發生,保證婦女的健康長壽,除了注意一般的衛生保健外,
尚須注重經期、孕期、產褥期、哺乳期及更年期的衛生保健。孕期保值已在本章胎孕保健中介紹,不再複述。
二、養生指導
(一)經期保健
《景岳全書.婦人規》論月經病的病因時說:
「蓋其病之肇端,則或思慮,或由郁怒,或以積勞,或以六淫飲食」。
可見,經期應當於飲食、精神、生活起居各方面謹慎調攝。
1、保持清潔
行經期間,血室正開,邪毒易於入侵致病,必須保持外陰、內褲、月經帶、墊紙的清潔,勤洗勤換內褲、月經帶,
並置於日光下晒乾,月經紙要柔軟清潔、勤換。洗浴宜淋浴,不可盆浴、游泳,嚴禁房事、陰道檢查。
如因診斷必須做陰道檢查者,應在消毒情況下進行。
2、寒溫適宜
《女科經論》說:「寒溫乖適,經脈則虛,如有風冷,虛則乘之。
邪搏於血,或寒或溫,寒則血結,溫則血消,故月經乍多乍少,為不調也」。
指出經期宜加強寒溫調攝,尤當注意保曖,避免受寒,切勿涉水、淋雨、冒雪、坐臥濕地、下水田勞動。
嚴禁游泳、冷水浴,忌在烈日高溫下勞動。否則,每致月經失調.痛經、閉經等證。
3、飲食宜忌
月經期間,經血溢泄,多有乳房脹痛,少腹墮脹,納少便溏等肝強脾弱現象,應攝取清淡而富有營養之食品。
忌食生冷、酸辣辛熱香燥。多食酸辣辛熱香燥之品,每助陽耗陰,致血分蘊熱,迫血妄行,令月經過多。
過食生冷則經脈凝澀,血行受阻,致使經行不暢、痛經、閉經。
也不宜過量飲酒,以免刺激胞宮,擾動氣血,影響經血的正常進行。
4、調和情志
《校注婦人良方》指出:「積想在心,思慮過度,多致勞損。……
蓋憂愁思慮則傷心,而血逆竭,神色失散,月經先閉。……
若五臟傷遍則死。自能改易心志,用藥扶持,庶可保生」,強調情志因素對月經的影響極大。
經期,經血下泄,陰血偏虛,肝失濡養,不得正常疏泄,每產生緊張憂鬱、煩悶易怒之心理,
出現乳房脹痛、腰酸疲乏、少腹墮脹等症。
因此,在經前和經期都應保持心情舒暢,避免七情過度。
否則,會引起臟腑功能失調,氣血運行逆亂,輕則加重經間不適感,導致月經失調,重則閉經、患癆瘵等症。
5、活動適量
經期以溢瀉經血為主,需要氣血調暢。適當活動,有利於經行暢利,減少腹痛,
但不宜過勞、要避免過度緊張疲勞、劇烈運動及重體力勞動。
若勞倦過度則耗氣動血,可致月經過多,經期延長、崩漏等證。
(二)產褥期保健
產後6~8周時間內屬產褥期。由於分娩時耗氣失血,機體處於虛弱多瘀的狀態,需要較長時間的精心調養。
《千金要方.求子》指出:「婦人產訖,五臟虛羸」,
「所以婦人產後百日以來,極須殷勤、憂畏,勿縱心犯觸,及即便行房,若有所犯,必身反強直,猶如角弓反張,名曰蓐風」,
產後調援對於產婦的身體恢復、嬰兒的哺乳具有積極意義。
1、休息靜養,勞逸適度
產後充分休息靜養,有利於生理功能的恢復。
產婦的休息環境必須清潔安靜,室內要溫暖舒適、空氣流通。
冬季宜注意保暖,預防感冒或煤氣中毒。夏季不宜緊閉門窗、衣著過厚,以免發生中暑。
但是,不宜臥於當風之處,以免邪風乘虛侵襲。
產後24小時必須臥床休息,以恢復分娩時的疲勞及盆底肌肉的張力,
不宜過早操勞負重,避免發生產後血崩、陰挺下脫等病。
睡眠要充足,要經常變換臥位,不宜長期仰臥,以免子宮後傾。
然而,靜養絕非完全臥床,除難產或手術產外,一般順產可在產後24小時起床活動,並且逐漸增加活動範圍,
以相進惡露暢流、子宮復元,恢復腸蠕動,令二便通暢,有利於身體康復。
2、增加營養,飲食有節
產婦於分娩時,身體受到一定耗損,產後又需哺乳,加強營養,實用必要。
然而,必須注意補不礙胃、不留瘀血。
當忌食油膩和生冷瓜果,以防損傷脾胃和惡露留滯不下,也不宜吃辛熱傷津之食,預防大便困難和惡露過多。
產婦的飲食宜清淡可口、易於消化吸收,又富有營養及足夠的熱量和水分。
產後1~3天的新產婦可食小米粥、軟飯、炖蛋和瘦肉湯等。
此後,凡蛋、奶、肉、骨頭湯、豆製品、粗糧、蔬菜均可食用,但需精心細做,水果可放在熱水內溫熱後再吃。
另外,可輔佐食療進補,以助機體恢復。如脾胃虛弱者可服山藥扁豆粳米粥,腎虛腰疼者食用豬腰子菜末粥,
產後惡露不暢者可服當歸生薑羊肉湯或益母草紅糖水、(米勞)糟等。
飲食宜少量多餐,每日可進餐4~5次,不可過飢過飽。
3、講究衛生,保持清潔
產褥期因有惡露排出,產後汗液較多,且血室正開,易感邪毒,故宜經常擦浴淋浴,更需特別注意外陰清潔,預防感染。
每晚宜用溫開水洗滌外陰,勤換會陰墊。如有傷口,應使用消毒敷料,亦可用藥液熏洗,有利於消腫止痛。
內衣褲、月經帶要常洗曬,產後百日內嚴禁房事。
產後四周不能盆浴,以防邪毒入侵引發其他疾病,不利於胞宮恢復。
產褥期應注意二便通暢。分娩後往往缺乏尿感。應設法使產婦於產後4--6小時排尿,以防脹大的膀胱影響子宮收縮。
如若產後4~8小時仍不能自解小便,應採取措施。
產後因臥床休息,腸蠕動減弱,加之會陰疼痛,常有便秘,可給番瀉葉促使排便。
此外,產婦分娩已重傷元氣,需給予關心體貼,令其情懷舒暢,可以防止產後病的發生。
(三)哺乳期保健
哺乳期的婦女處於產後機體康復的過程,又要承擔哺育嬰兒的重任,該期保健對母子都很重要。
1、哺乳衛生
產後將乳頭洗淨,在乳頭上塗抹植物油,使乳頭的積垢及痂皮軟化,然後用肥皂水及清水洗淨。
產後8--12小時即可開奶。每次哺乳前,乳母要洗手,用溫開水清洗乳頭,避免嬰兒吸入不潔之物。
哺乳後也要保持乳頭清潔和乾燥,不要讓嬰兒含著乳頭入睡。
如仍有餘乳,可用手將乳汁擠出,或用吸奶器吸空,以防乳汁淤積而影響乳汁分泌或發生乳癰。
剛開始哺乳時,可出現蒸乳反應,乳房往往脹硬疼痛,可作局部熱敷,使乳絡通暢,乳汁得行,也可用中藥促其通乳。
若出現乳頭皸裂成乳癰,應及時醫治。
哺乳要定時,這樣可預防嬰兒消化不良,有利於母親的休息。
一般每隔3~4小時一次,哺乳時間為15~20分鐘。哺乳至十個月左右可考慮斷奶。
2、飲食營養
《類證治裁》說:「乳汁為氣血所化,而源出於胃,實水谷之精華也」。
產後乳汁充足與否、質量如何,與脾胃盛衰及飲食營養密切相關。
乳母應加強飲食營養,增進食慾,多喝湯水,以保證乳汁的質量和分泌量。
忌食刺激性食品,勿濫用補品。如乳汁不足,可多喝魚湯、雞湯、豬蹄湯等。若乳汁自出或過少,需求醫診治。
3、起居保健
疲勞過度,情志鬱結,均可影響乳什的正常分泌。乳母必須保持心情舒暢,起居有時,勞逸適度。
還要注意避孕。用延長哺乳動作為避孕的措施是不可靠的。最好用避孕工具,勿服避孕藥,以免抑制乳汁的分泌。
4、慎服藥物
許多藥物可以經過乳母的血循環進入乳汁。例如,乳母服大黃可使嬰兒泄瀉。
現代研究表明,阿托品、四環素、紅霉素、苯巴比妥及磺胺類,都可從乳腺排出。
如長期或大量服用,可使嬰兒發生中毒。因此,乳母於哺乳期應慎服藥物。
(四)更年期保健
婦女在45~50歲進入更年期。
更年期是女性生理機能從成熟到衰退的一個轉變時期,亦是從生育機能旺盛轉為衰退乃至喪失的過渡時期。
由於腎氣漸衰,沖任二脈虛憊,可致陰陽失調,出現頭暈目眩、頭痛耳鳴、心悸失眠、煩躁易怒或憂鬱,月經紊亂、
烘熱汗出等症,稱為更年期症候群,輕重因人而異。
如果調攝適當,可避免或減輕更年期症候群,或縮短反應時間。更年們的婦女應注意幾個問題。
1、自我穩定情緒
更年期婦女應當正確認識自己的生理變化,解除不必要的思想負擔,排除緊張恐懼、消極焦慮的心理和無端的猜疑。
避免不良的精神刺激。遇事不怒。心中若有不快,可與親朋傾訴宣洩。
可根據自己的性格愛好選擇適當的方式怡情養性。
要保持樂觀情緒,胸懷開闊,樹立信心,度過短暫的更年期,又會重新步入人生坦途。
2、飲食調養
更年期婦女的飲食營養和調節重點是顧護脾腎、充養腎氣,調節恰當可以從根本上預防或調治其生理功能的紊亂。
更年期婦女其腎氣衰,天癸將竭,月經頻繁,經血量多,經期延長,往往出現貧血,
可選食雞蛋、動物內臟、瘦肉、牛奶等高蛋白食物以及菠菜、油菜、西紅柿,桃、橘等綠葉蔬菜和水果糾正貧血。
患有陰虛陽亢型的高血壓患者,可攝食粗糧(小米、玉米渣、麥片等)、覃類(蘑菇、香菇等)、
芹菜、蘋果、山楂、酸棗、桑椹、綠葉茶等以降壓安神,應當少吃鹽,不要吃刺激性食品,
如酒、咖啡、濃茶、胡椒等。平時可選食黑木耳、黑芝麻、胡桃等補腎食品。
3、勞逸結合
更年期婦女應注重勞逸結合,保證睡眠和休息。但是過分貪睡反致懶散萎靡,不利於健康。
只要身體狀況好,就應從事正常的工作,還應參加散步、太極拳、氣功等運動量不大的體育活動及力所能及的勞動,
以調節生活,改善睡眠和休息,避免體重過度增加。要注意個人衛生。
4、定期做好身體檢查
對於更年期症候群患者,除了注意情志、飲食、起居、勞逸外,適當對症合理用藥是必要的,可以改善症状。
尤其要注意定期檢查。女性更年期常有月經紊亂,也是女性生殖器官腫瘤的好發年齡,
若出現月經來潮持續10天以上仍不停止,或月經過多而引起貧血趨勢時,則需就醫診治。
若絕經後陰道出血或白帶增多,應及時就診做有關檢查,及時處理。
在更年期階段,最好每隔半年至一年做一次體檢,包括防癌刮片,以便及早發現疾病,早期治療。
體力勞動者的健康,與勞動條件和勞動環境有看密切的關係。
體力勞動者以筋骨肌肉活動為主,其特徵是消耗能量多,體內物質代謝旺盛。
不同工種的勞動者在進行生產勞動時,身體需腔保持一定體位,採取某個固定姿勢或重複單一的動作,
局部筋骨肌肉長時間地處於緊張狀態,負擔沉重,久而久之可引起勞損。
故《素問.宣明五氣篇》有「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是調五勞所傷」之論,
體力勞動者的保健應注意不斷改善生活勞動條件和勞動環境。
對於某些職業損害,應根據不同工種,因人因地制宜,採用相應的方法進行積極防護。
如設法控制噪聲、放射性物質,高溫以及鉛、汞、苯、甲醇、乙醇、有機磷、粉塵等職業危害因素,防止職業病的發生。
一、合理的膳食
熱量是體力勞動者能進行正常工作的保證,其膳食首先要保證足夠熱量的供給。
為此必須注意膳食的合理烹調和搭配、增加飯菜花樣,提高食慾,增加飯量以滿足機體對熱量及各種營養素的需要。
此外尚需根據不同工種選食相應的食物,可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或解除有害因素的危害。
如從事高溫作業的工人,因出汗甚多,體內損失的無機鹽和水分多,因此除了較多地補充蛋白質及總熱量外,
還要注意補給含鹽飲料、維生素B、C等。
在冷凍環境下的體力勞動者,增加總熱量時,應注意增加脂肪的比重,
在礦井、地道、水下等不見陽光的環境下作業的人員,要注意補充維生素A、D。
長期接觸苯的勞動者,膳食中應提高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C的攝入量,限制脂肪的攝入量。
二、運動鍛煉
不同工種的工人,採用不同的某種固定姿勢或一定的體位進行生產勞動,身體某一部分肌肉持續運動,
而另一部分肌肉處於栩對靜止狀,身體的肌群不能得到均衡發展,
這樣既應根據自己的工種而選掙相應的體育運動項目進行鍛煉。
如商店營業員、車工等,長時間處於站立姿勢,腰腿肌肉緊張疲勞,常感精疲力盡,腰腿痠痛,還容易發生駝背、腰肌勞損。
又因重力作用,血液循環迴流不暢,容易發生下肢靜脈曲張。
因此,平時可多做些散步、慢跑、打拳、擺腿、體操等活動。
鐘錶裝配工、雕刻工、打字員等,長時間地坐著工作,可選擇全身性活動,特別是球類運動,
有助手指、手腕的靈巧、敏感,並可健腦益智,改善微循環。
從事高溫作業的工人,體力消耗大。
平時可多做散步、慢跑、擊劍和醫療保健體操等等,以提高機體對高溫的適應與耐受力。
技工如司機、紡織擋車工、縫紉工人及連續流水作業工人,其勞動技術性強,既耗體力又費腦力,
他們的勞動環境複雜,大腦神經高度緊張,易患失眠、頭痛、神經性高血壓等病,
宜選擇運動量小、動作柔和的運動,如太極拳、保健氣功等中國傳統健身功法。
這些功法都要求靜息、安神、動形,既可放鬆精神,又可行氣舒筋活血。
如果想提高身體快速靈巧的反應能力,也可參加一些球類及器械體操運動。
三、科學地工作與休息
體力勞動者上班時應嚴格遵守勞動紀律和操作規程,認真執行勞動保護措施,防止工傷事故發生。
下班後,應保證充足的睡眠,可以放鬆精神,解除筋骨肌肉的緊張與疲勞,這對於夜班工人尤為重要。
除此之外,不同工種的工人可採取不同的休息方式。
首先要根據條件和可能調劑工作時間,或與其它體位的工作穿插進行。
如站立工作2小時,其他體位工作2小時。也可以工作1~2小時後休息幾分鐘。
不能離開站立工作崗位時,可讓左右兩隻腳輪換承受身體重心。
或者可以每隔0.5--1小時,活動一下頸、背、腰等部位。
其次,每天都要有一定的自我鬆弛的時間,如下班後可跳舞、聽音樂、觀魚賞花、洗溫水浴等,或做自我按摩。
井下工作者要加強戶外活動,多曬太陽。長期站立的工人,應穿矮跟或中跟鞋,以便使全腳掌平均受力,減輕疲勞。
還可在下肢套上彈力護腿或打綁腿,以減輕腿部疲勞,預防靜脈曲張。
四、合理用腦
古代養生家說:「神強必多壽」,強調腦力活動是保證人體健康長壽不可缺少的一個方面。
人體臟腑器官都是用進廢退的。要保證大腦充盛,健康長壽,體力勞動者也要勤用腦。
要培養自己的學習興趣,結合職業特點選修不同的課程。
如學習園藝、烹調、縫紉、繪畫等,並有意識地鍛煉記憶力,下班後多讀書看報,
也可以參加—些動腦筋的遊藝活動:如棋弈、猜謎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