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是中國明朝皇帝的墓葬群,
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區境內的燕山山麓的天壽山。
這裡自永樂七年(1409)五月始作長陵,
到明朝最後一帝崇禎葬入思陵止,
其間230多年, 先後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
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監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
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
三十餘名妃嬪、一位太監。
明十三陵簡介
明十三陵 Bright Ming tombs
明十三陵坐落于天壽山麓。總面積一百二十餘平方公里。
距離北京約五十公里。
十三陵地處東、西、北三面環山的小盆地之中,
陵區周圍群山環抱,中部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
山明水秀,景色宜人。
十三座皇陵均依山而築,
分別建在東、西、北三面的山麓上,形成了體系完整、
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的陵寢建築群。
明代術士認為,這裡是"風水"勝境,絕佳"吉壤"。
因此被明朝選為營建皇陵的"萬年壽域"。
該陵園建於1409∼1644年,距今已有300∼500多年歷史。
陵區占地面積達40平方公里,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規模最大、帝后陵寢最多的一處皇陵建築群。
明代時,於途中的沙河鎮北,建有七孔石造"朝宗橋"。在鎮東,則築有壯麗的"鞏華城"。
該城原為嘉靖皇帝祭陵時中途休息的行宮,現僅存遺址。
明十三陵是明朝遷都北京後13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寢的總稱,依次建有
長陵(成祖)、獻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憲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
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慶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故稱十三陵。
景區已開放景點有長陵、定陵、昭陵、神路。 明十三陵是中國歷代帝王陵寢建築中保存得比較好的一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政府為了保護這一文物古跡,從解放初期就開始進行維修,
並將十三陵作為全國重點文物加以保護。
1957年,北京市政府公佈十三陵為北京市第一批重點古建文物保護單位。
1961年,十三陵被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2年,國務院公佈八達嶺-十三陵風景區為全國44個重點風景名勝保護區之一。
1991年,十三陵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之一。
1992年,十三陵被北京旅遊世界之最評選委員會評為“是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
明朝十六帝為何只有十三陵?
十三陵是明朝十三個皇帝的陵墓。
明朝歷經十六帝,為什麼叫十三陵呢?這要追述一下明朝的歷史。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建都于南京,死後葬于南京鐘山之陽稱“明孝陵”。
第二帝朱允文(建文帝)因其叔父朱棣以“靖難”為名發兵打到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終。
有人說出家當了和尚,總之是下落不明(這在明朝歷史上是一個懸案),所以沒有陵墓。
第七帝朱祁鈺,因其兄英宗皇帝被瓦剌所俘,在太后和大臣的旨意下即了帝位。
後英宗被放回,在心腹黨羽的策劃下,搞了一場“奪門之變”,英宗復辟,又坐了皇帝。
朱祁鈺被害死,英宗不承認他是皇帝,將其在天壽山區域內修建的陵墓也給搗毀了。
而以“王”的身份將他葬於北京西郊玉泉山。
這樣,明朝十六帝有兩位葬在別處,一位下落不明,其餘十三位都葬在天壽山,所以稱“明十三陵,
建文帝最終是自焚還是從秘密隧道中逃走,至今還是個迷。
陵區特色
十三陵是一個天然具有規格的山區,其山屬太行餘脈,西通居庸,北通黃花鎮,南向昌平州,
不僅是陵寢之屏障,實乃京師之北屏。 太行山起澤州,蜿蜒綿亙北走千百里山脈不斷,
至居庸關,萬峰矗立回翔盤曲而東,拔地而起為天壽山(原名黃土山)。 山崇高正大,雄偉寬弘,主勢強力。
明末清初著名學者顧炎武曾寫詩描述這裡的優勝形勢:
“群山自南來,勢,若蛟龍翔;東趾踞盧龍,西脊馳太行;後尻坐黃花(指黃花鎮),前面臨神京;
中有萬年宅,名曰康家莊;可容百萬人,豁然開明堂。”這一優美的自然景觀被封建統治者視為風水寶地。
明十三陵,既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各陵又自成一個獨立的單位,陵墓規格大同小異。
每座陵墓分別建於一座山前。陵與陵之間少至半公里,多至八公里。 除思陵偏在西南一隅外,
其餘均成扇面形分列於長陵左右。
在中國傳統風水學說的指導下,十三陵從選址到規劃設計,都十分注重陵寢建築與大自然山川、
水流和植被的和諧統一,追求形同"天造地設"的完美境界,用以體現"天人合一"的哲學觀點。
明十三陵作為中國古代帝陵的傑出代表,展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
這種依山建陵的佈局也曾受到外國專家的讚賞,如英國著名史家李約瑟說: 皇陵在中國建築形制上是一個重大的成就
它整個圖案的內容也許就是整個建築部分與風景藝術相結合的最偉大的例子。 他評價十三陵是“最大的傑作”。
他的體驗是“在門樓上可以欣賞到整個山谷的景色,在有機的平面上沉思其莊嚴的景象,
其間所有的建築,都和風景融匯在一起,一種人民的智慧由建築師和建築者的技巧很好地表達出來。”
英國城市規劃家愛德蒙 培根也高度評價了明十三陵的藝術成就,
他認為“建築上最宏偉的關於‘動’的例子就是明代皇帝的陵墓。”
他指出:依山而建的陵墓建築群的佈局“它們的氣勢是多麼壯麗,整個山谷之內的體積
都利用來作為紀念死去的君王。”他們形象生動地描繪了明陵建築與自然景觀的有機結合。
2003年明十三陵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明清皇家陵寢依照風水理論,精心選址,將數量眾多的建築物巧妙地安置於地下。
它是人類改變自然的產物,體現了傳統的建築和裝飾思想,闡釋了封建中國持續五百餘年的世界觀與權力觀。
神路
神路是明十三陵的第一個景點,由石牌坊,大紅門,碑樓,石像生,龍鳳門等組成。
石牌坊 為陵區前的第一座建築物,建於1540年(嘉靖十九年)。
牌坊結構為五楹、六柱、十一樓,全部用漢白玉雕砌,在額枋和柱石的上下,刻有龍、雲圖紋及麒麟、獅子等浮雕。
這些圖紋上原來曾飾有各色彩漆,因年代久遠,現已剝蝕淨盡。
整個牌坊結構恢巨集,雕刻精美,反映了明代石質建築工藝的卓越水準。
過了石牌坊,即可看到在神道左、右有兩座小山。東為龍山(也叫蟒山),形如一條奔越騰挪的蒼龍;
西為虎山(俗稱虎峪),狀似 一隻伏地警覺的猛虎。中國古代道教有“左青龍,右白虎”為祥瑞之兆的傳 說,
“龍”、“虎”分列左右,威嚴地守衛著十三陵的大門。
大紅門 坐落于陵區的正南面,門分三洞,又名大宮門,為陵園的正門。
大門兩旁原各豎一通石碑,上刻"官員人等至此下馬"字樣。
凡是前來祭陵的人,都必須從此步入陵園,以顯示皇陵的無上尊嚴。
大門兩側原設有兩個角門,並連接著長達80華里的紅色圍牆。
在蜿蜒連綿的圍牆中,另設有一座小紅門和十個出入口,均派有重兵駐守,是百姓不可接近的禁地。
現在這些圍牆都早已坍塌,有些殘跡尚依稀可辨。
大紅門後的大道,叫神道,也稱陵道。
起于石牌坊,穿過大紅門,一直通向長陵,原為長陵而築,但後來便成了全陵區的主陵道了。
該道縱貫陵園南北,全長7公里,沿線設有一系列建築物,錯落有致,蔚為壯觀。
碑亭 位於神道中央,是一座歇山重簷、四出翹角的高大方形亭樓,為長陵所建。
亭內豎有龍首龜趺石碑一塊,高6米多。
上題"大明長陵神功聖德碑",碑文長達3500多字,是明仁宗朱高熾撰文,明初著名書法家程南雲所書。
該碑碑文作於1425年(洪熙元年),碑石卻是1435年(宣德十年)才刻成的。
在碑陰面還刻有清代乾隆皇帝寫的《哀明陵十三韻》。碑文詳細記錄了長、永、定、思諸陵的殘破情況。
碑東側是清廷修明陵的花費記錄。西側是嘉慶帝論述明代滅亡的原因。
碑亭四隅立有4根白石華表,其頂部均蹲有一隻異獸,名為望天吼。
華表和碑亭相互映襯,顯得十分莊重渾厚。 在碑亭東側,原建有行宮,為帝后前來祀陵時的更衣處,現已無存。
石雕群 是陵前放置的石雕人、獸,古稱石像生(石人又稱翁仲)。
從碑亭北的兩根六角形的石柱起,至龍鳳門止的千米神道兩旁,整齊地排列著24只石獸和12個石人,
造型生動,雕刻精細,深為遊人所喜愛。其數量之多,形體之大,雕琢之精,保存之好,是古代陵園中罕見的。
石獸共分6種,每種4只,均呈兩立兩跪狀。將它們陳列於此,賦有一定含義。
例如,雄獅威武,而且善戰;獬豸為傳說中的神獸,善辨忠奸,慣用頭上的獨角去頂觸邪惡之人。
獅子和獬豸均是象徵守陵的衛士。麒麟,為傳說中的"仁獸",表示吉祥之意。
駱駝和大象,忠實善良,並能負重遠行。駿馬善於奔跑,可為坐騎。
石人分勳臣、文臣和武臣,各4尊,為皇帝生前的近身侍臣,均為拱手執笏的立像,威武而虔誠。
在皇陵中設置這種石像生,早在兩千多年前的秦漢時期就有了。
主要起裝飾點綴作用,以象徵皇帝生前的儀威,表示皇帝死後在陰間也擁有文武百官及各種牲畜可供驅使,仍可主宰一切。
欞星門 又叫龍鳳門。
由四根石柱構成三個門洞,門柱類似華表,柱上有雲板、異獸。
在三個門額枋上的中央部分,還分別飾有一顆石雕火珠,因而該門又稱“火焰牌坊”。
龍鳳門西北側,原建有行宮,是帝后祭陵時的歇息之處。
長陵
明長陵位於天壽山主峰南麓,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文皇帝朱棣(年號永樂)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寢。
在十三陵中建築規模最大,營建時間最早,地面建築也保存得最為完好。
它是十三陵中的祖陵,也是陵區內最主要的旅遊景點之一。
長陵的陵宮建築,占地約12萬平方米。其平面佈局呈前方後圓形狀。其前面的方形部分,由前後相連的三進院落組成。
第一進院落,前設陵門一座。
其制為單簷歇山頂的宮門式建築,面闊顯五間,簷下額枋、飛子、簷椽及單昂三踩式斗拱均系琉璃構件;
其下辟有三個紅券門。陵門之前建有月臺,左右建有隨牆式角門(已拆除並封塞)。
院內,明朝時建有神廚(居左)、神庫(居右)各五間,神廚之前建有碑亭一座。
神廚、神庫均毀於清代中期,碑亭則保存至今。
第二進院落,前面設殿門一座,名為祾恩門。
據《太常續考》等文獻記載,天壽山諸陵陵殿名為“祾恩殿”,殿門名之為“祾恩門”,
始於嘉靖十七年(1538年),是世宗朱厚熜親易佳名。
其中,“祾”字取“祭而受福”之意,“恩”字取“罔極之恩”意,
長陵棱恩門,為單簷歇山頂形制,面闊五間(通闊31.44米),進深二間(通深14.37米),正脊頂部距地面高14.57米。
簷下斗拱為單翹重昂七踩式,其平身科斗拱耍頭的後尾作斜起的杆狀,與宋清做法俱不相同。
室內明間、次間各設板門一道,稍間封以牆體。
其中明間板門之上安有華帶式榜額,書“祾恩門”三金字。“稜”字系後世修葺時誤寫。
門下承以旱白玉欄杆圍繞的須彌座式台基。其欄杆形制,為龍鳳雕飾的望柱,和寶瓶、三幅雲式的欄板。
台基四角及各欄杆望柱之下,各設有排水用的石雕螭首(龍頭)。
台基前後則各設有三出踏跺式臺階。其中路臺階間的禦路石上雕刻的淺浮雕圖案十分精美:
下面是海水江牙雲騰浪湧,海水中寶山矗立,兩匹海馬躍出水面淩波賓士;
上面是兩條矯健的巨龍在雲海中升降飛騰,追逐火珠,呈現出一派波瀾壯闊的雄偉景象。
祾恩門兩側還各有掖門一座,均作隨牆式琉璃花門,門上的斗拱、額枋,門頂的瓦飾、椽飛均為黃綠琉璃件組裝,
在紅牆的映襯下格外分明。 院內,北面正中位置建有高大巍峨的祾恩殿。
這座大殿在明清兩代,是用於供奉帝后神牌(牌位)和舉行上陵祭祀活動的地方。
定陵
定陵地宮明定陵是明代第十三帝神宗顯皇帝朱翊鈞(年號萬曆)的陵墓。這裡還葬有他的兩個皇后。
該陵坐落在大峪山下,位於長陵西南方,建於1584∼1590年(萬曆十二年至萬曆十八年)。
主要建築有祾恩門、祾恩殿、寶城、明樓和地下宮殿等。
占地182000平方米。它是十三陵中唯一一座被發掘了的陵墓。定陵地宮可供遊人參觀。
明定陵地面建築的總佈局,呈前方後圓形,含有中國古代哲學觀念"天圓地方"的象徵意義。
定陵早在萬曆帝生前就開始營建,萬曆十二年(西元1584年)開工,歷時6年方完成,耗銀八百萬兩。
陵墓建成時皇帝只有28歲,直到1620年才正式啟用,該陵墓整整閒置達30年之久。
定陵成為十三陵中最大的三座陵園之一。
它的地面建築共占18萬平方米,前有寬闊院落三進,後有高大寶城一座。
陵正門前方是三卒漢白玉石橋。過了橋是高大的碑亭。亭周圍有祠祭署、宰牲亭、定陵監等建築物300多間。
再往後就是陵園最外面的圍牆-外羅城(圍牆外的圍牆)。
陵宮的總體佈局亦呈前方後圓之形。其週邊是一道將寶城、寶城前方院一包在內的“外羅城”。
城內面積約18萬平方米。清梁份《帝陵圖說》對這道外城成作過這樣的描述:
“鋪地牆基,其石皆文石,滑澤如新,微塵不能染。
左右長垣琢為山水、花卉、龍鳳、麒麟、海馬、龜蛇之壯(狀),莫不宛然逼肖,真巧奪天工也。”
又謂:“覆牆黃同瓦瓦,刻磚為斗拱,簷牙玲瓏嵌空,光瑩如玉石。
甲申之變,寸寸毀之,而不能盡毀也。”
外羅城僅前部正當中軸線位置設宮門一座,即陵寢第一道門。其制,黃瓦、朱扉、設券門三道。
外羅城內,偏後部位為寶城。寶城之前,在外羅城內設有三進方形的院落。
第一進院落,前設單簷歇山頂式陵門一座,制如外羅城門,為陵寢第二道門,又稱重門。
其左右各設有隨牆式掖門一道。
院落之內無建築設施,院落之前(外羅城之內)左側建有神廚三間,右側建有神庫三間。
第二進院落,前牆之間設祾恩門。其制面闊五間(通闊26.47米),進深二間(通深11.46米),下承一層須彌座式台基。
台基之上龍鳳望柱頭式的石欄杆及大小螭首設置齊備。前後還各設有三出踏跺式臺階。
第三進院落,前牆間建有陵園最主要的殿字——祾恩殿。
其形制為重簷頂,面闊七間(通闊50.6米),進深五間(通深28.1米),下承須彌座式台基一層,圍欄雕飾同祾恩門。
台基前部出有月臺。月臺前設三出踏跺式臺階,左右各設一出。
殿有後門,故台基的後面亦設踏跺式臺階一出。
其中,後面一出踏跺及月臺前中間一出踏跺設有禦路石雕。刻龍鳳戲珠(左升龍,右降鳳)及海水江牙圖案。
祾恩殿左右各設隨牆式掖門一座。院內沿中軸線設有兩柱牌樓門(欞星門)一座、石幾筵一套。
牌樓門的兩柱作出頭式,白石雕成、截面為方形,頂部雕坐龍,前後戧以石抱鼓。
石幾筵,由石供案和石供器組成。
石供案作須彌座式,石供器由香爐(一座)、燭臺(二座)、花瓶(二座)組成。形制如長、永等陵。
由於寶城的隧道門設於寶城牆的右前方,帝后棺槨在享殿(祾恩殿)內舉行“安神禮”後,
必須途經外羅城內能進入寶城的隧道門入葬玄宮,同時考慮到建築設計的對稱性,
在第三進院落左右兩牆又對稱地設有隨牆式掖門各一座。
此外,定陵外羅城之前,左側還建有宰性亭、祠祭署,右側建有神宮監、神馬房等附屬建築。
定陵衛的營房則建於昌平城內。其中,定陵祠祭署的建築佈局是,中為公座(辦公用的正廳),後為官舍,前為門。
神宮監有重門廳室,房屋多至300餘間。
新中國成立後,為進行歷史科學研究,試掘了定陵。墓中有各種珍貴物品三千餘件。
昭陵
明昭陵位於大峪山東麓,是明朝第十二帝穆宗莊皇帝朱載垕(年號隆慶)及其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寢。
昭陵是目前十三陵中第一座大規模復原修葺的陵園,也是陵區正式開放的旅遊景點之一。
昭陵陵園建築面積為35000平方米,現存有完整的祾恩門、祾恩殿及其東西配殿,和方城、明樓、寶頂等。
這裡埋葬有明朝第十二帝穆宗朱載垕和他的三位皇后。
穆宗,年號隆慶(1537∼1572),在明朝16帝中是個平庸的皇帝,登基6個月便不願過問政務,
在位6年從未公開發表過自己的政治主張。
穆宗雖不關心政務,但大臣們的建議與作法也不反對,例如歷史上著名的"隆慶議和",
就是在大臣們的支持下促成的。
隆慶議和發生于隆慶五年(1571),從此漢蒙兩族二十多年沒有發生大的戰爭。
無字碑 石龜負碑,豎立於祾恩門前的碑亭內,空白無字,可能因皇帝功過難評之故。
遊人至此喜摸石龜,民諺道:摸摸烏龜頭,一生不發愁;摸摸烏龜腚,永遠不生病。
明朝滅亡後,昭陵先後遭到兩次破壞。西元1644年,戰亂中明樓遭火焚;
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三月五日,大雨滂沱,列顛交加,陵恩殿和兩廡配殿又遭雷擊起火,
陵卒拼命撲救,只救下了兩廡配殿,陵恩殿被徹底燒毀。
隨著歲月的推移,到了乾隆年間,兩廡配殿和陵恩門又相繼殘壞。
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1785-1787年),清政府為緩和民族矛盾,重新修葺明十三陵。
昭陵也在修葺之中。從遺址分析,當時修葺的項目只有明樓、棱恩門、棱恩殿三項工程。
這次重修,雖然使陵園制度稍趨完備,但卻改變了原有建築的規制。
明樓的斗拱,依明朝制度各陵均為上簷單翹重昂七踩斗拱,下簷重昂五踩斗拱。
而修葺後的昭陵卻變成了上下簷均為單翹單昂五踩斗拱。明樓內還增加了條石券頂。
棱恩門、棱恩殿雖然重建時間數沒有大的變動,但都縮小了尺度。
棱恩殿,原制面闊五間(30.38米),進深四間(16.77米);
清代重建後,面闊間數沒有改變,尺度卻縮小為23.3米。進深改為三間,尺度縮小為11.92米。
棱恩門,原為面闊三間(18.44米),進深二間(8.04米);清代重建後面闊縮小為12.52米,進深縮小為6.77米。
陵內的兩廡配殿和陵前的神功聖德碑亭不僅沒有重建,而且殘垣斷壁也被拆除。
只在碑石周圍舊亭基上修建了一周宇牆。此後,長達200年的時間裡一直沒有修繕。
昔日壯麗的陵園建築滿目淒涼,只剩下殘壞的明樓和陵牆了。
為了加強對文物的保護和利用,開闢新的旅遊景點,豐富旅遊內容,經有關部門批准,
十三陵特區從1985年6月開始籌備昭陵的復原修繕工程,1987年4月正式動工。
修繕的主要工程有:
明樓木架結構和瓦飾的更換,棱恩殿、棱恩門、兩廡配殿、神功聖德碑亭、宰牲亭、神廚、神庫的復原修建等。
1990年8月,完成了宰牲亭、神廚、神庫以外的全部工程,9月1日,做為旅遊景點正式對外開放。
1992年,宰牲亭、神廚、神庫也相繼竣工。
按《昌平山水記》:“十三陵各有宰牲亭,在陵恩門之左,西向,廳五間,廂各三間,亭一座,有血池。
外有周垣黃瓦,惟長陵止一亭,無廳廂。”遺址清理的情況表明,昭陵宰牲亭、神廚、神庫的規制與文獻記載一致。
其中,廳五間即神廚正房,廂即神庫。
《大明會典》記昭陵以前各陵神庫“或二座,或以左”,昭陵則為兩座。
重修後的昭陵建築宏偉,金碧輝煌,具有陵制完整的特點。
棱恩殿內還舉辦有“明昭陵秋季復原陳列”,昭陵石橋與新複建的神功聖德碑亭再現了明代秋祭時殿內供品豐潔、
樂器齊備的隆重場面。左右配殿分別有“明昭陵帝后史料陳列”和“明代皇族墓葬史料陳列”
介紹埋葬在昭陵內的隆慶皇帝和孝懿、孝安、孝定三皇后的有關情況,以及明代親王、妃嬪的墓葬規制。
永陵
明永陵位於陽翠嶺南麓,是明朝第十一帝世宗肅皇帝朱厚熜(年號嘉靖)及陳氏、方氏、杜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寢。
永陵的營建在世宗皇帝登極後的第十五年。系其在位時營建的“壽宮”。
但其蔔選陵址卻是在嘉靖七年(1528)皇后陳氏去世之時。
當時,世宗命輔臣張璁及兵部員外郎駱用卿等人為陳皇后選擇陵地。
同時,也秘密選好了自己的陵地。
駱用卿在嘉靖年間以通曉風水術聞名,他來到天壽山后,外觀山形,內察地脈,為世宗選擇了橡子嶺和十八道嶺兩處吉壤。
隨後,世宗就帶領從臣和欽天監官員到駱用卿為他選定的兩處吉壤察看。
看後,覺得十八道嶺風水最佳,決定在那裡建陵。
但還不放心,又派人到江西一帶找來著名風水師楊筠松、曾文迪、廖三傳的後人再次察看。
最後十八道嶺被確定為建陵地點。世宗嫌十八道嶺山名不雅,下詔更名為“陽翠嶺”。
嘉靖十五年(1636年)四月二十二申時,浩大的陵工開始了。
世宗皇帝親自主持了祭告長陵的典儀,武定侯郭勳、輔臣李時奉命總理山陵營建事宜。
在這一天動工的還有其他七陵的修繕工程、長陵神道甃石以及石像生加護石台等工程。
在營建過程中,世宗打算按照長陵的規制進行營建,卻有不好把話說明,就虛情假意地對大臣們說:
“陵寢之制,量仿長陵之規,必重加抑殺,絨衣瓦棺,聯所常念之。”
大臣們對世宗的話心領神會,送給世宗御覽的陵寢設計圖只比長陵規模略小,因此很快得到世宗同意。
大約經過7-11年的經營,永陵營建大體告成。
建成後的永陵與前七陵相較,確有獨特之處。
首先,是規模宏大。在古代,陵園規模的大小,取決於陵園殿廡、明樓及寶城規則。
按照《大明會典》的記載,永陵寶城直徑為81丈,裬恩殿為重簷七間,左右配殿各九間,
其規制僅次於長陵,而超過獻、景、裕、茂、泰、康六陵制度。
其裬恩門面闊五間則與長陵相等,其後僅定陵與之同制。
另外,永陵的方院和寶城之外,還有一道前七陵都沒有的外羅城,其制“壯大,甃石之縝密精工,長陵規畫之心思不及也”。
外羅城之內,左列神廚,右列神庫各五間,還仿照深宮永巷之制,建有東西長街。
《帝陵圖說》曾記載這座外羅城的由來:“永陵既成,壯麗已極,為七陵所未有。
帝登陽翠嶺顧工部曰:‘朕陵如是止乎?’
部臣倉皇對曰:‘外尚有周垣未作'。於是周遭甃砌,垣石堅厚,壯大完固。雖孝陵所未嘗有,其後定陵效之。”
當然,這段文字系出自傳聞。
因為按《明世宗實錄》卷一八七的記載,當時夏言等人擬定的永陵陵寢制度,是按照世宗的旨意,
把皇妃從葬之式與陵園制度一體考慮的。
更確切的說,世宗皇帝是想把自己的妃子們也葬在自己的陵園內(雖然不是一個玄宮內),
於是,夏言等人設計了外羅城,以便將皇妃們埋葬于外羅城之內,其布葬的位置則擬在"寶山城之外,
明樓之前",亦即明樓前左右宮牆之外,左右相向,依次而袝。
後來,世宗的皇妃們的墓窒雖然沒有按原議定的方案,修在外羅城內,但外羅城則按原定計劃修建了。
永陵的磚石結構的明樓,造型新穎的聖號碑,別具一格的寶城城台設計,以及寶城牆花斑石壘砌的城垛,
裬恩殿、裬恩門“龍鳳戲珠”圖案的禦路石雕也都是以前各陵沒有的,這些作法後來為定陵所效法。
由於永陵用料考究,規制宏闊,明隆慶《昌平州志》稱其“重門嚴邃,殿宇宏深,樓城巍峨,松柏蒼翠,宛若仙宮。
其規制一準於長陵,而偉麗精巧實有過之”。永陵的建成,耗費了大量國庫銀兩。
據《明世宗實錄》記載,當時參加營建永陵的三大營官軍有4萬人,
再加上嘉靖十六年(1537年)正月陵區內新行宮和聖跡亭的興工,以及皇宮內外工程,每月費銀不下30萬兩。
但當時工部庫貯之銀僅有百萬兩,修陵經費十分困難。
為此,世宗只得採納大臣們的意見,用廣納事例銀的辦法,以濟陵工。
清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1785—1787年),朝廷修葺十三陵時,永陵也得到了修整。
當時永陵的裬恩門和裬恩殿雖然“頭停椽望盡屬破壞,柁、檁、枋、墊亦有糟朽”,但由於其大木構架尚無大損。
負責修陵的大臣金簡(工部尚書)、曹文埴(戶部侍郎)等人本應建議按原制修繕,
可是,鑒於十三陵修繕範圍較大,至乾隆年間楠木已經“採伐殆盡”,
若“仍照舊式修整,則長陵、永陵兩處購求大木更難辦理”的情況,經過商議,提出了這樣一個拆大改小的建議:
“擬將永陵享殿等處拆卸,一切柱木大件先盡長陵均勻配用。其永陵宮門、享殿,再將拆下兩廡各座木料配搭,
按照各陵規制建造享殿五間、宮門三間。”
“如此轉移籌辦,不獨長陵規模可仍其舊,輪奐維新,即永陵殿宇亦得與諸陵一律繕治整齊,觀瞻並皆宏敞”。
乾隆皇帝下令修繕十三陵,目的在於懷柔漢滿兩族關係,以維護大清王朝的統治,其政治目的是居於首位的。
只要政治目的達到,陵園是否符合原制並不重要。而按照這一建議實施,則會壓低修陵的經費。
所以,金簡等人的奏摺呈到宮廷內,乾隆皇帝很快就准奏了。
永陵的裬恩門、裬恩殿因此全部被縮小規制建造: 裬恩殿由面闊七間(通闊50.65米)、進深五間(通深27.72米)。
縮為面闊五間'(通闊25.91米)、進深三間(通深14.4米),殿頂由重簷式改建為單簷歇山式;
裬恩門,由面闊五間(通闊26.26米)、進深二間(通深11.26米),縮為面闊三間(通闊12.3米)、
進深三間(通深8.7米),單簷歇山頂的形制未變。
民國年間,乾隆時期改建的裬恩殿、裬恩門相繼塌毀。至今台基上還完整地保留著改建後門、殿的柱礎石。
明代門、殿的柱礎石保留不多,但可以看出其體量明顯大於改建後的柱礎石。
其中, 裬恩殿現存明代重簷金柱柱礎石鼓鏡部分直徑達1.2米,比長陵的僅少2釐米。
可以想像明朝時永陵裬恩殿的楠木柱也是十分粗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