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學通史 上一頁     下一頁

 

十五、錢乙

 

錢乙(約10321113),字仲陽,原籍錢塘(今浙江杭州)。曾祖時起定居鄆州(今山東東平)。

姑父呂氏亦曉醫術,錢乙稍長即隨呂氏習醫。他先學《顱囪方》,專攻兒科,以此醫名大振。

元豐年間(10781086),因治癒長公主女兒之病,被授予翰林醫官。次年,皇子儀國公患著瘛瘲,國醫治之不效,

經長公主推薦,錢乙以「黃土湯」治癒。遂提升為太醫丞並賜紫衣金魚袋。此後上自達官貴人,下至平民百姓,

都願請錢乙診病。錢乙診務繁心,幾無虛日,不久因病辭職。後,哲宗皇帝又詔錢乙入禁中,留之日久,

而終以疾病告歸鄉里。晚年左手足攣痹不用,壽終家舍。享年82歲。

 

錢乙博學多識,雖以兒科最為知名,但治病各科皆通,遣方不泥古人,用藥靈活善變而自有法度,

著有《傷寒指微》5卷,《嬰孩論》百扁,惜已散傀,他的臨症經驗由門人閻孝忠輯成《小兒藥證直訣》三卷傳世。

成為指導中醫兒科理論和實踐的重要專著。

 

十六、楊介

 

楊介,字吉老,生卒年不詳,泗州(今江蘇盱眙)人。出身於世醫家庭,曾為太醫生。楊氏治病每多奇效。

相傳宋徽宗苦脾疾,即以理中湯冰煎獲愈,當時運氣學說盛行,楊氏卻反對根據運氣巡方用藥。

崇寧年間(11021063)泗州處決犯人,郡守李夷行遣醫生及畫工解剖胸腹,察驗臟腑,並一一繪製成圖。

楊介取此圖參校古書,又取煙蘿子所畫,整理訂正益以十二經圖,撰成《存真環中圖》(又名《存真圖》)一卷,可借已佚。

 

十七、董汲

 

董汲,字及之,生卒年不詳;北宋東平(今山東東平縣)人。是著名兒科專家錢乙的同鄉晚輩,幼年學儒,

進士落第後急於養親,加上自幼體弱多病,放棄功名而從事醫學。他廣泛讀《素問》、《靈樞》及各種方書、

本草著作,治療多獲奇效。董汲醫術高明尤重醫德,「凡人之疾苦,如己有之」。往來於病者之家,

雖嚴寒酷暑亦不辭辛勞,遇有貧困患者還常出錢資助周濟。編寫《小兒斑疹備急方論》一卷。

《腳氣治法總要》2卷。此外還撰有《旅舍備要方》一卷。

 

十八、陳師文

 

陳師文,生卒年不詳,宋代臨安(今浙江杭州)人。曾任朝奉郎、尚書庫部朗中、提轄措置藥局等職。

精於醫術,與斐宗元齊名,大觀年間(11071110),陳師文等建議朗廷修訂方書。不久宋徽宗詔准這一請求,

並施陳師文,陳承、裴宗元等對和劑局配方進行校訂。陳師文等多方搜集資料,嚴格校訂,「校正七百字,

增損七十餘方」成《和劑局方》5卷,對後世影響極大。

 

十九、許叔微

 

許叔微(10791154),字知可,宋代真州(今江蘇儀征縣)人,幼年家貧,11歲時其父母於百日內相繼病逝,

紹興三年(1133)考中進士。以曾任集賢院學士,故又被稱為許學士。

 

許氏對《傷寒論》研究頗深,著有《傷寒百證歌》、《傷寒發微論》、《傷寒九十論》等書。

許氏對雜病辨證亦有獨到之處,所著《普濟本事方》,載方390餘首,對不少相似病證提出了較為可靠的鑒別方法,

在理論上,許氏對脾與腎的關係提出了獨到見解,他認為補脾須先補腎,若腎氣不足,真氣虛衰,自不能消化食物。

對後世臟象學說的發展有重要影響。

 

許氏除傳世的《傷寒百證歌》、《傷寒發微論》、《傷寒九十論》、《普濟本事方》外,還撰有《仲景三十六脈法田》、

《傷寒類論》、《治法》、《辯類》等,但均已散佚。

 

二十、宇陀薩瑪.元丹貢布

 

宇陀薩瑪,一譯新宇陀、後宇陀或小宇陀(11261202),藏族傑出醫學家,生於藏曆第二個繞窮的火馬年,

即公元1126年,家鄉是年堆.閣希—熱塘,是吐蕃時期宇陀寧瑪(老宇陀)的第十三世後代。

 

據傳,他從小聰敏,八歲即開始攻讀醫學典籍,不久就開始行醫。十四歲時,他曾治好一學者繞頓.貢卻金的象皮病,

該學者後來也學了醫學,並在前藏地區得到衛巴達札的進一步醫治,且獲得他授予的一部《四部醫典》。

為了報答宇陀薩瑪蘇病之恩,他將此經典著作轉贈給宇陀,同時贈與的還有他自己對此經典的註疏。

宇陀如獲至寶,悉心鑽研,十八歲起,他先後六次赴印度、尼泊爾、斯里蘭卡等地學習,拜當地許多賢達為師,

學到古印度不少醫學典籍,豐富了自己的知識。

 

宇陀薩瑪的醫學著作十分豐富,其中較重要的有《大小八支集要》、《馬鳴醫學集總注.觀察寶鑒》、《切脈學五章》、

《實用小卷》、叫《小續甘露精要》、《秘方三紙卷》、《驗方小卷》。但其主要貢獻在於對《四部醫典》的釐定,

在此之前,老宇陀著成《四部醫典》後,並未曾流行,而是被王室秘藏,後被人發現而流入民間。

經貢卻覺獻給小宇陀後,又回到手陀家族手中,他把自己的經驗與原書相結合進行徹底的修定,

不全的予以補充,把《月王藥治》中有關脈診、尿診、五行生剋、茶碗等內容補充進去,對原書的注文、

正文都作了校正,把全書分成十八支。這才使《四部醫典》定型而流傳於後世。

 

二十一、施發

 

施發(1190∼?),字政卿,永嘉(今浙江省永嘉縣)人,青年時代攻讀醫學並舉子業,專心致力醫學研究,

對疾病診斷理論及技術用力尤勤,取《內經》、《族經》、《甲乙經》之說,與有關脈學、診法論著相互參正,

分門別類,撰成《察病指南》3卷。書中以脈診內容為主,沿用「七表八里道」24脈分類法,

創造性地繪製了33幅脈象圖,是現存較早的一部診斷學專著。並撰成《續易簡方論》6卷,

另外,還撰有《本草辨異》一書,今佚。

 

二十二、宋慈

 

宋慈(11861249),南宋法醫學家。字惠父,建陽(今屬福建)人,自幼勤奮攻讀,好學不倦。入太學之後,

成了理學家真德秀的學生。嘉定十年(1217)登進士第,他曾任長汀縣令、福建路邵武軍,替人民作了許多有益的事。

 

嘉熙三年(1239),宋慈升充提點廣東刑獄。嘉熙四年,移任江西提點刑獄兼知贛州。淳祐元年(1241),知常州軍州事。

淳祐五年(1245),開始收集編寫《洗冤集錄》資料,淳祐七年(1247),除宋慈直秘閣,提點湖南刑獄,

兼大使行府參議官,協助處理軍政要務。

 

宋慈在長期從事提點刑獄工作中,認為檢驗乃是關係整個案件「死生出入」、「幽枉曲坤」的大事(《洗冤集錄.宋慈序》),

因此自己對於獄案總是「審之又審,不敢萌一毫慢易心」;通過認真審慎的實踐,宋慈總結出一條重要的經驗:

錯案、冤案與檢驗經驗不足有密切關係。於是博採近世所傳諸書,自《內恕錄》以下凡數家,會而萃之,厘而正之,

增以已見,總為一編,名曰《洗冤集錄》。刊於湖南憲治,供省內檢驗官吏參考,籍經達到「洗冤澤物」的目的。

這部法醫名著一經問世迅速傳遍全國各地,並成為後世眾多檢驗書籍的祖本。

宋慈死後,理宗為了表彰他的功績,曾為其御書墓門。

 

二十三、陳文中

 

陳文中,字文秀,生卒年不詳,宿州符籬(今安徽省宿縣)入。家鄉為金人攻佔後逃歸南宋。

曾任和安郎判太醫同兼翰林良醫等職。精通內科、兒科。在江蘇漣水一帶行醫15年,救治病人很多。

集家傳己驗之方,於1254年撰成《小兒痘疹方論》一卷,對痘疹進行了專門論述:除《小兒痘診方論》之外,

陳氏還撰有《小兒病證方論》四卷,論敘小兒的保養和發育,小兒指紋及面部形色望治,並論驚風及痘疹證治,

附列方藥。1958年商務印書館將陳氏二書合刊,名為《小兒病源痘疹方論》。陳氏學術以重視脾胃、善用溫補為重要特點。

 

二十四、楊士瀛

 

楊士瀛,字登父,號仁齋,生卒不詳,三山(今福建省福州市)人,出身於世醫家庭,自幼習醫,對《內經》、《難經》、

《傷寒論》等古典醫籍及歷代醫學名著研究頗深,在脈學、傷寒、兒科及內科雜病方面有一定成就,

所撰《傷寒類書活人總括》7卷,乃總括張仲景《傷寒論》及朱肱《類證活人書》,並參附自己的學術見解而成,

每條都冠以歌訣,便於後學記誦,其《仁齋直指方論》26卷,融會前人效方及自家經驗,據證釋方,

對內科雜病證治作了綜合論述,示讀者以規矩準繩。後世將以上三書合刊,名為《楊仁齋著作三種》。

除此之外,楊氏還撰有《醫學真經》、《察脈總括》等,今佚。

 

遼夏金元時期醫學

 

遼、夏、金、元是我國歷史上以少數民族掌握最高權力的政權,

公元1013世紀間,在元朝建立以前,遼、夏、金與兩宋之間,互相對峙和戰爭。遼國前身稱「契丹」,

始由耶律阿保機統一紛爭各部,於公元916年至公元947年改國號為遼,建立政權,國號契丹,有時稱遼。

契丹建國後採取「以國制契丹,以漢制待漢人」的政策,一度國勢興盛。疆域東至日本海,西接阿爾泰山,

北達臚朐河(今蒙古克魯倫河),南抵白溝(今河北省新城縣東自北而南的白溝河)

 

遼朝後期,內部鬥爭加劇,加之北方崛起的女真族完顏阿骨打統兵南下,1125年天祚帝被俘,遼亡。

1124年,遼皇族耶律大石率一部分人西遷至天山南北及中亞一帶,重建政權,稱「哈刺契丹」,即西遼,

定都虎思斡耳朵(今吉爾吉斯托克馬克附近)。遼享國300餘年。

 

夏是以党項族為主體的民族政權,元昊為党項族首領。1038年,元昊稱帝建國,定都興慶府(今寧夏銀川市)

國號大夏,史稱西夏。疆域東據黃河,西界玉門,南臨蕭關,北控大漠,經十世歷190年始被元滅亡。

西夏前期與北宋、遼,後期與南宋、金形成鼎足之勢,視其強弱以為向背。

在政治上、經濟上、文化上,相互密切聯繫著、交融著,而又各有其特點。

 

金是以女真族為主體的民族政權。女真族分散聚居在今黑龍江和松花江流域,契丹族興起後受遼的統治。

1115年女真人在阿骨打領導下的反遼戰爭中建立了金朝。他即位稱帝,為太祖。金建國後繼續抗遼鬥爭,

1125年滅遼,再兩年,滅北宋。自1115年太祖至1234年末帝哀帝,經十世,歷時120年。

 

金初期推行女真文化,熙宗時(11361149),政府建立譯經所,用女真文字翻譯漢文經史,儒學廣泛發展和興盛起來。

金代的科學技術也有一定的發展,醫學名家輩出,如成無己、張元素、劉完素、張子和等,他們的成就影響深遠,

在中國醫學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1206年,鐵木真統一了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國,確立分封制度,尊稱他為成吉思汗。此後,成吉思汗及其後繼者,

經過一系列征戰,成為橫跨歐亞大陸的汗國。

 

成吉思汗孫忽必烈,在與阿里不哥的鬥爭中於1260年繼承汗位(世祖)。即位後,仿效中原王朝建元中統,

至元八年(1271)又將蒙古國號改為大元,翌年遷都大都(今北京)。至元十六年(1279)滅南宋,

結束了長達三四百年的藩鎮割據和諸民族政權並存的分裂同面,全國統一。

 

忽必烈在政權方面由奴隸制轉化為中央集權封建統治。中央和地方行政機構的設置,

特別是行省制度的確立,使中央集權從政治制度上得到保證,鞏固了國家統一。

 

從而農業生產得到恢復和發展。政治的穩定、社會經濟的復甦,使文化、科學技術有了新發展。

科學家郭守敬在天文、曆法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貢獻。王楨的《農書》是一部農業科學的專著,代表了元代農業發展的新水平,

醫學方面則有朱震亨的《格致餘論》、《丹溪心法》等,發揮滋陰學說,與金代名醫劉完素、張從正、李杲被譽為金元四大家。

 

遼、夏、金、元各朝,不但在政治制度上逐漸接受了漢族統治經驗,漢化的趨向,在文化上也深受漢族的廣泛影響。

醫學作為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或直接引用漢族醫學,或在自己民族固有醫學的基礎上,借鑒、融匯漢族醫學有所創新,

成為這一時期醫學發展的特點。

 

各民族醫學的交融:契丹族在原始社會時期,人患疾病主要以巫術治療,

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機稱帝後,契丹族醫學在與漢族、回鶻等醫學交流中得到了提高。

遼滅後晉之後,由汴京掠去醫官,方技圖書、銅人等,對契丹醫學發展有著重要作用。

党項族建立夏之前,政治、經濟、文化不發達,當人患疾病時,多不請醫治療,

由巫師占筮、驅鬼,建立西夏後,在漢族文化影響下,逐漸改變了舊俗,吸取漢族先進的中醫藥學,開始建立西夏的醫學。

 

學術爭鳴與創新:金元時期戰爭頻仍,人民經歷著長久的戰亂,生活極端痛苦,疫病廣泛流行,過去對病因、

病機的解釋和當時盛行的經方、《局方》等醫方,已不能適應臨床需要,當時一些醫家產生了「古方不能治今病」

的思想。劉完素、張元素、張從正、李杲、王好古、朱震亨等醫學家相繼興起,

他們從實踐中對醫學理論作出新的探討,闡發了各自不同認識,創立成各具特色的理論學說,

形成以劉完素為代表的河間學派和以張元素為代表的易水學派,展開了學術爭鳴。

他們在醫學理論和醫術方面,勇於創新,各成一家,風之所被,延續至明清兩代,開拓了中醫學發展的新局面。

 

遼夏金元醫事制度與醫學教育

 

一、醫事制度

 

()宮廷的醫事制度與醫政設施

 

1、醫療機構遼採取「官分南北」二元制度。北面官:設太醫局,由局使,副局使及都林牙(林牙意為翰林學士)

總領醫政事務。南面官:設翰林院,有提舉翰林醫官、翰林醫官,掌供奉醫藥及承詔治遼眾疾。

醫官的編製及品佚空載不詳。

 

金代設置太醫院,屬宣徽院。太醫院的名稱始於金代。置提點、院使、副使、判官,掌管醫藥,領導太醫院工作。

又設管勾、正奉上太醫、副奉上太醫、長行太醫寺職,還設有太醫教官。太醫的品秩凡25階。

 

王室的醫官:太后兩宮,設有醫令、醫丞,皇后位下設有掌饌、奉饌各1員,掌飲食湯藥酒醴蔬果事宜。

醫官由尚藥局、太醫院太醫兼任,東宮太子位下設有侍藥、奉藥,承奉醫藥。宮人女官設司藥、典藥、掌藥、女史各2人,掌醫藥。

 

元代太醫院為獨立的最高醫事機構,秩正二品,掌宮中醫藥事宜,領導所屬醫職,其職額,自中統元年(1260)以來,

屢經變更,至治二年(1322)乃定置院使12員、同知2員、儉院2人、同儉2員、院判2員、經歷2員、都事2員、

照磨兼承發架閣庫1員,又有令史8員,譯史2員,知印2員,通事2員、宣使7員。

至元二十年(1283)太醫院改為尚醫監(正四品),二十二年(1285)復為太醫院。

 

典醫監,隸詹事院。領導東宮大醫,配製供進太子的藥物,至元十九年(1282)置典醫署(正五品)。天曆二豐(1329)

仍改為典醫監(正三品),設達魯花赤2員,卿3員、太監2員、亟2員、經歷、知事各1員、吏屬凡18員。

下屬機關設有廣濟提舉局、行典藥局和典藥局。

 

此外,在一些中央機關也設有醫官,掌管本單位的醫療保健工作,如中書省設有省醫3人,樞密院議院醫2人,

御史台置台醫2人,江南諸道行御史台也置台醫,大宗正府置醫人1人。

 

2、藥政機構,遼北面官。著賬戶司所隸屬的承應小底局,設湯藥小底,供奉皇室用藥事宜。

南面官,內侍省設湯藥局,置都提點,勾當湯藥等職。

 

金代藥政機構置尚藥局和御藥院,均隸日於宣徽院。尚藥局,掌宮中湯藥茶果事宜,按其職能並非藥事專門機構。

設置提點、局使、副使、直長、都監、果子部監、同監等職。

 

御藥院,掌進御湯藥,明昌五年(1194)置,設提點、直長,以親信內侍人充任,又有都監、同監等職。

 

元代藥政機構置御藥院,至元六年(1269)設立,掌管各路及藩國進貢藥品、藥物的製劑和煮藥。

醫官置有達魯花赤1員、大使2員、副使3員、直長1員、都監2員。

 

行典藥局和典藥同為詹事院典醫監所屬,兩局都是管理東宮太子的藥物機構,前者掌供奉,後者掌製劑。

 

此外,至大元年(1308)設立御香局,掌調製御用各種香藥。

 

元代統治階級所用的藥物由各地鄉貢,每年依照產地科收。

 

()地方的醫事制度與醫政設施

 

1、醫政管理機構

 

遼金史籍缺乏地方醫事組織的記載。元代在河南、江浙、江西、湖廣、陝西五行省及一些路於至元二十五年(1288)

設醫官提舉司,五行省及路大者置提舉、同提舉、副提舉各1員。路小者置提舉,副提舉或提學,

掌管醫戶差役訴訟等事務,其餘各省置太醫散官,凡15階。

 

2、藥政設施

 

元代至元十年(1274)設立御藥局掌管大都(北京)和上都(多倫)的行醫藥物。置達魯花赤、局使、副使,

大德九年(1305)御藥局只掌管上都藥倉事宜。行篋藥物由御藥局分設的行御藥局掌管、置達魯花赤、大使、副使等職。

 

()醫療機構與賑濟設施

 

1、各類醫療機構

 

金代在一些路、州設有醫療機構,置醫正、醫工,顯然是為地方官員所設。

 

廣惠司和回回藥物院是採用阿拉伯醫學的醫療機構。至元七年(1270)設立廣惠司,隸太醫院,聘用阿拉伯醫生,

專管加工炮製御用回回藥物和調劑治療各宿衛士以及居住大都的貧孤。設提舉工員等,其職官名額屢經變更,

後定為11人。至元二十九年(1292)又在大都和上都各設立一回回藥物院,掌回回藥事。至治二年(1322)撥隸廣惠司。

定置達魯花赤10員、大使2員,副使1員。

 

2、賑濟組織

 

金代仿照宋制設惠民局,屬禮部,掌製劑發賣湯藥,施醫藥於平民。各地寺廟也設有藥局,施醫給藥,救濟貧病百姓。

元代的貧民醫療機構,設有廣濟提舉司和惠民局。廣濟提舉司,隸詹事院典醫監,掌藥物製劑,施給貧病民眾。

置達魯花赤1員,提舉、同提舉、副提舉各1員。

 

元世祖中統二年(1261)設置惠民局於大都,中統四年(1268)在上都設立了惠民司。後來各路也設有惠民局,

為貧民免費醫病給藥,經費依民戶多寡分為等級撥結。以上措施,由於吏治腐敗或多名存實亡。

 

二、醫學教育

 

()中央的醫學教育機構與制度

 

1、醫學教育機構 金化太醫院為醫學教育機構。元代太醫院不再具有醫學教學職能,

只具有醫學管理及規章制度之頒發等,元代中央醫學教育機構,史未見載,似無此設置。

 

2、醫學分科 金代醫學分科,詳細情況無可稽考。元代醫學分為13科:大方脈、雜醫科、小方脈科、風科、產科、

眼科、口齒科、咽喉科、正骨科、金瘡種科、針灸科、祝由科、禁科。

 

3、考核獎懲制度 金代醫學生,每月考試一次,依成績優劣給予獎懲,甚至於開除學籍。太醫考試三年一次,

醫學生學習成績優良者,經考查也可替補,民間良醫聽其試補。

 

元代對醫學生及教學人員的考查、考核,則由醫學提舉司每年擬定13科疑難題目,呈報太醫院轉發各路醫學教授,

令醫學生依式每月學習醫義一通,年終時造冊呈報醫學提舉司,以考查醫學生學習成績。

此外,本醫學的教授就所下發的題目解答3道,年終時另行造冊,呈報太醫院,以考核其是否稱職。

 

()地方醫學教育機構

 

1、行政管理機構,元至元九年(1272)設立醫學提舉司,專門負責管理醫學教育,其職能是考查各路醫學生的課業學習成績、

考核太醫教官教學效果、校勘名醫撰述文字、辨認藥材、教導太醫於弟、領導各處醫學,設置提舉1員、副提舉1員,

醫學提舉司的設立,顯示了元代統治者重視醫學教育,也反映了醫學教育管理制度日臻完善。

 

2、地方醫學校,金代在各州、府設有醫學校,醫學生員額較少,如大興府30人,其餘京府20人,散府節鎮16人,防禦州10人。

 

元世祖忽必烈嗣立不久,即在中統三年(1262)重建久已廢弛的各路醫學教育,各路醫學設教授1員,由朝廷委任,

學錄、學正各1員。上、中、下州備設學正1員,由太醫院委任。各縣設學諭1員,由各路醫學教授選聘,

各科醫學生公共課程有《素問》、《難經》、《神農本草經》。又按不同專業學習《聖濟總錄》中的不同卷數,

並加習《傷寒論》及《千金翼方》,大德九年(1305)規定學醫必須精通四書。凡不精熟本科經書者,不得行醫,

並將程試定為考試制度。

 

遼夏金元衛生保健 

 

古人早已養成良好的洗浴習慣。至元代,人們不僅懂得溫浴的衛生價值,而且懂得冷浴對健康的意義。

《馬可波羅遊記》第76章則載杭州「一些街道有冷浴澡堂,由男女服務員為您服務,這些澡堂的男女顧客從小時候起。

就習慣於一年四季洗冷水浴,認為這對身體健康大有裨益。」冷水浴對增加肌體抵抗力是有益的。

 

環境衛生方面,元代繼承前代的優良傳統,仍然重視河水的保護,曾定期疏浚河道,

元代使用痰盂的範圍較漢代專供皇帝有所擴大,這對於防止病菌傳播是有意義的。

 

這一時期,統治者提倡佛教,尤其是信奉喇嘛教和禪宗。民間也有不少佛教信徒,他們死後都實行火葬。

據考古發現,瀋陽、山西大同、北京等地都有遼金元火葬墓。據《馬可波羅遊記》記載,北京、契丹省南部哈寒府、

景州、西州、寶應州、襄陽、常州、太平府、泉州等地居民,死後多實行火葬。

 

《馬可波羅遊記》還記載:「在皇帝陛下左右伺候和辦理飲食的許多人,都必須用美麗的面紗或綢巾,遮住鼻子和嘴,

防止他們呼出的氣息,觸及食物,」這種用來遮住口鼻以防傳染的面紗或綢巾,

實際上起到現代口罩的作用,可視為口罩的濫觴。

 

金元時期,李東垣、宋丹溪、忽思慧等醫學家對飲食衛生提出許多新的見解。忽思慧撰寫的《飲膳正要》

是我國現存的第一部營養學專著。本書以正常人的膳食為標準,制定了具有營養學價值的食譜,

書中強調飲食在保健延壽中的價值,認為「飲食為養生之首務」,並列出飲膳的製作方法和滋補藥的形態、

性味、功效以及飲食禁忌等等。另一部營養學專著是元末賈銘的《飲食須知》。書中選取食物250餘種,

簡述其性陳宜忌,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於房室衛生,元代李鵬飛將前人關於性衛生的論述加以收集、整理,撰成《三元延壽參贊書》。

提出一系列頓有見地的主張。李氏認為男女相需合乎自然之道,提出「欲不可絕」。同時,又總結出節慾三論:

辨證地提出性生活的適度、節制,於人體有著重要的養生意義。

 

氣功養生方面,金元時期出現了以王重陽為始祖的道教北宗煉養派。他們主張性命雙修,先性後命,這一道派,

又稱全真道或全真教,王重陽把斷絕「酒色財氣,攀緣愛念,憂愁思慮」作為修道的根本法則,這種「清修」思想,

對後世道教養生者有一定影響。

 

遼夏金元醫學基礎理論的研究

 

 

一、《內經》研究

 

金元諸醫家主要採取兩類方法研究《內經》。

一是抽取其中部分理論作專題研究,二是依據《內經》某一基本觀點,結合實際進行發揮,形成一種系統的創新理論。

第一類著作主要有劉完素的《內經運氣要旨論》(),《素問玄機原病式》,佚名《運氣圖解》(),鄧炎《運氣新書》()

曹大本《運氣考定》(),呂復《運氣圖說》()等,這一類著作主要吸取《素問》「七篇大論」中運氣學說,

結合疾病發生、發展機理予以闡發,惜多數亡佚。其中最有成就的為劉完素,他認為「不知運氣而求醫無失者鮮矣」,

故他以《素問》「五運六氣」理論及病機學說為基礎,通過比物立象、推演歸納,建立了一套認識疾病證候特性的分類模式:

五運主病,六氣主病,並從「火熱論」角度予以系統闡發,這一專題研究成就,不單使運氣學說本身得到了發展,

而且促使了中醫各類理論問題的深化研究。

 

此後,諸醫家多本著不拘泥一詞一句的注釋,而求古人意理所在,聯繫實際予以發揮的態度對待《內經》,

建立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理論學產。重視臨床實際研究,應用《內經》已在金元時期成為一種崇尚的醫風。

劉完素的《素問宣明論方》是這樣,張元素的《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也是如此。

 

除上述醫家及有關著作外,金元時期還有不少《內經》研究專著。如劉完素的《圖解素問要旨論》(八卷),

《素問要注》(),元代薛時平的《新刊注釋素問玄機原病式》,李季安的《內經旨()要》()等。

現存比較有成就的注釋整理《內經》的著作為滑壽《讀素問鈔》(九卷)及《補遺》(一卷),受到後代醫家的重視。

 

二、《難經》研究

 

這一時期《難經》研究取得了一定成就。金代醫家紀天錫,精加訪求十餘年寫成該書,其後不久,

著名醫家呂復時該書力辨前人之非,註解謹密的特色給予了較高評價,張元素也曾撰有《潔古注難經》

一書(又稱《藥注難經》)。該書的特點是闡發《難經》奧理,復隨其疾證附以禁忌方論述經解。

惜流傳至元末,便失傳了。李駉(子野)《黃帝八十一難經纂圖句解》七卷。李氏深感世人對《難經》理解不深,

遂「隨句箋解」,以宋時流傳的前代呂廣等十先生補註之說為宗,言言有訓、字字有訓,撰成該書。

 

這一時期《難經》研究成就最大的是滑壽的《難經本義》(1366)。他追本溯源,考之《靈樞》、《素問》,

又及仲景、叔和,以繹其緒,凡諸說善者,均予吸收,並詳細闡發前人未明之旨。該書首列諸圖,後疏本義,

辨疑正誤,使全書辭達理明,條分縷解。所以該書誕生後,為後世眾多醫家所重視,成為元代以前《難經》

研究方面最重要的一部著作。其他《難經》研究著作還有陳瑞孫《難經辨疑》;王少卿《難經重玄》;

袁坤厚《難經本旨》;謝紹孫《難經說》;李駉的《難經註解》(四卷)等,後均亡佚。

 

三、《傷寒》的研究

 

這一時期的《傷寒論》研究與兩宋時期相比要薄弱一些,但也不乏有影響的著作,

如在後世《傷寒論》研究中流行最廣的成無已《註解傷寒論》便出現於這一時期。

 

金元時期,醫學界的學術空氣比較活躍,出現了不少新的學術見解,形成不同的學術流派,

在《傷寒論》研究中也反應了這種傾向,例如宋雲公的《傷寒類證》將仲景397法,分證50門,派生出484法,列表倍分述。

吳恕的《傷寒圖歌活人指掌》針對《傷寒論》,《南陽活人書》增輯若干圖表編纂而成,都是著重於論述傷寒諸證的。

王好古的《陰證略例》則提出傷寒陰證的新見解。而馬宗素《傷寒醫鑒》,鎦洪《傷寒心要》以及舊題劉完素撰的

《傷寒直格》均以「傷寒」題名,也言六經,也談仲景方,實際上卻是論述溫熱病為主。

此外,杜本《敖氏傷寒金鏡錄》專論舌象,並附有簡圖對後世的影響也比較大。

 

()成無己首注《傷寒論》

 

成無己的代表作是《註解傷寒論》,他是全面逐條註解《傷寒論》第一家。

此書一出,流傳甚廣,超過了《傷寒論》的任何一個其他版本,因而影響也很大。

成氏的註解有兩個特點,其一是以「經」釋「經」,即引用《內經》、《難經》的原文來解釋《傷寒論》的醫理,

追溯其學術源流。由於中國古代具有崇古尊經的傳統,因而以「經」釋「經」的方法是相當具有說服力的,

成氏這一注釋法很受後世注律《傷寒論》者仿效。

 

其二,成氏的註解著重於時病因病機及組方意義的發揮,它的註解中幾乎為傷寒各證每一症状都註明病機,

每一方劑都說明方義。成氏的這種註解方法條理比較清晰、說理比較明了,使讀者易於理解,使用者便於化裁。

因此為後世醫家廣泛效用,已遠不限於《傷寒論》的註解。

 

成無己的另一部著作是《傷寒明理論》。此乃成氏在註解之餘發揮本人對《傷寒論》的理解。

前三卷對《傷寒論》條文進行橫向聯繫,提出發熱、惡寒等五十個傷寒病中的常見症状,

對每一症都進行陰陽表裡寒熱虛實的分析,實際上是傷寒有關症状的鑒別診斷。卷四為「傷寒方論」,

成氏從113方中精選出20首,闡發其配伍關係及方藥效用,大多是他的經驗之談,頗值一讀。

 

()王好古對傷寒陰證學說的發揮:

 

自宋以降,各家研究《傷寒論》往往詳於三陽證而疏於三陰證。王好古曾與李東垣同學於張潔古門下,

在張氏重視臟腑虛損的啟示下,又受到李氏脾胃氣虛理論的影響,盡十餘年的心力鑽研《內經》,

《傷寒論》的陰陽脈例,並廣泛參照王叔和、朱肱、許叔微、韓祗和等有關陰證陰脈的闡述,

提出了一系列對於傷寒陰證的新見解。

 

他首先指出,傷寒是人之大疾,病情最急,而陰證尤為嚴重。因為陰證准辨而難治,鑒於陰證之難辨,

王氏分析了陰證的各種變證和假象,闡明病機及鑒別要點。他指出如陰證表現為一身陽氣內消、身表涼、四肢冷、

脈沉細則易辨認,若表現為陽從外泄,身表熱,四肢溫、頭重不欲舉,脈浮弦,按之全無力,此類陰證則容易誤診,

若用解表發汗之法,會使三焦氣絕造成危證,辨證時,李氏非常強調以診脈為鑒別標準,鑒於陰證之難治,

王氏提出「三陰可補」之法,主張「藥當從溫」,尤其強調了溫腎助陽的重要。

 

在眾多《傷寒論》研究著作中,《陰證略例》從陰證入手,打破了治外感與治內傷的界限,

用六經辨證的原則把傷寒與雜病的治療聯繫起來,可謂是獨樹一幟。雖說其本身在溫陽與養陰的問題上存在一定偏面性,

但作為對《傷寒論》一個方面的探討,顯然不可能求全責備。王氏對傷寒陰證的發揮對後世更加全面地理解《傷寒論》很有補裨。

 

四、診斷學研究

 

金元時期診斷學研究成就突出地反映在脈學和舌診上。有些見於有關專著中,有些散在於一些綜合性著作里:

 

()脈學:

 

這一時期最突出的脈學專著為滑壽的《診家樞要》(1341),該書集元以前諸家脈學理論為一體,結合個人認識,

詳述脈診體系及辨脈法,共論及浮、沉、遲、數等29種脈象及主病。並闡析了婦人、小兒脈法,內容豐富,

尤其在小兒診察指紋方面,認識較前人又更進了一步。

 

張元素的《潔古注脈訣》也是一部內容豐富的脈學專著。該書收有張元素、張壁父子的脈學認識。

其特點是詳論脈理,隨脈辨證,隨證附方,兼集諸家之善,適於臨床依脈辨證施治。

惜流傳到元代,只存提名張壁的二部節本著作。其他脈學著作還有張壁《脈談》,李杲的《脈理玄微》(疑託名李杲)、

佚名《東垣脈訣》(1251),託名朱丹溪的《脈決指事病式圖說(又有稱為李杲作),姚宜仲的《診脈指要》()

鼓起宗撰、明代汪機補訂的《脈訣刊誤集解》以及已佚的呂復《脈系圖》等著作。

 

()舌診:

 

這一時期舌診取得了突出成就,出現了我國現存最早的驗舌專著《敖氏傷寒金鏡錄》(1341)

該書原書名《金鏡錄》,內載辨別傷寒舌法十二首,附舌象圖十二幅,惜後漸失傳,1341年,杜本在上書基礎上,

增補24幅舌象圖,共計36幅舌圖,並載方治於圖下。其中24幅專論舌苔,4幅專論舌質,8福兼論舌苔與舌質。

舌色有淡紅、紅、青三種,苔色有白、黃、灰、黑四種,舌面有紅刺裂紋等變化,舌質變化有平滑澀刺等,

基本包括各種主要病理現象。各圖下附文字說明,並結合脈象,分辨寒熱虛實、內傷外感,論述證治方藥及病證發展、預後。

 

另外,其他著作也有不少有價值的記述,如成無己的《傷寒明理論》辟「舌上苔」篇,

對有關傷寒病舌象作了專門論述,內容豐富。李杲的《脾胃論》分析了舌乾的各種證候,豐富了察舌辨證的診斷理論。

 上一頁     下一頁